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及人类基因组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2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优秀教案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优秀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遗传与变异现象,理解区分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
2、观察生物的特征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相对性状。
3、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关注转基因技术。
重点难点与易混点1、重点:性状与相对性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2、难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3、易混点:性状与相对性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我们先来看一张照片。
是一张电影明星成龍和他的儿子的相片,请同学们找找看,孩子的什么地方长得像爸爸?学生:相互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象同学们看到的那样,孩子有些地方像爸爸,有些地方不像。
引导学生总结得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教师:又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你能从这两句话里,总结出有什么生物现象?学生:生物学上把这种亲子间的相似性称为遗传,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做变异。
二、生物的性状教师:发砂糖橘和桔子,引导学生观察砂糖橘和桔子的特征,找区别。
学生: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味道不同…教师: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特征,我们给它一个生物学的名称:性状。
仅凭肉眼的观察或简单的测量,就知自身所有性状?那人体上有没有形状呢?学生:观察自己或同学,小组讨论是否有耳垂?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能否把舌由两侧向中央卷曲?能否使拇指向背侧弯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性状进行调查,并展示本组的调查结果。
组长总结调查结果。
教师:同学们知道了很多生物的特征,那谁能给性状下个定义呢?到底什么叫性状?性状包括哪些方面?什么是相对性状?教师: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归纳出来,可以多个同学补充。
学生:小组讨论,结合调查和课本归纳出相关概念:任何生物体都有许许多多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等都是生物的性状。
基因组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引言基因组是生物体内的全部遗传信息的集合,它影响着生物的性状与表现。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组如何控制生物性状,本教学设计旨在提供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基因组的概念以及基因组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学生应能够:- 理解基因组的定义和组成- 掌握基因组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机制- 通过案例和实践活动,加深对基因组控制生物性状的理解- 培养科学观察和实验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1. 基因组的定义和组成- 引导学生了解基因组的含义:基因组是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集合。
- 讲解基因组的组成:基因、DNA、染色体等概念。
2. 基因组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机制- 解释基因组对性状的影响:基因组中的基因编码了生物体的性状。
- 引导学生了解基因表达和遗传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基因组的生物体性状差异。
3. 案例和实践活动- 提供一些基因组相关的案例,如人类的唇裂与基因组的关系等,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或调研,研究不同基因组对某一性状的影响。
-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基因组控制生物性状的规律。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小测、实验报告或课程总结等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应包括学生对基因组的理解程度、基因组对生物性状的认识,以及实践活动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结论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清晰的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组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机制。
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基因组和遗传学的相关概念。
姓名,年级:时间: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理解中心法则的内容及应用。
(重、难点)2.阐述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重点)3。
了解细胞质遗传及其特点。
1。
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过程。
2.结合实例,阐述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种方式。
3。
通过与细胞核遗传比较,了解细胞质遗传及特点。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1.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内容(1)提出者:克里克。
(2)中心法则内容(3)图解:2.中心法则的发展发展内容信息流动举例RNA自我复制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 RNA病毒RNA逆转录合成DNA遗传信息从RNA流向DNAHIV病毒、致癌的RNA病毒.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条途径(1)基因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①实质: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②举例:①实质: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举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3.细胞质基因(1)分布: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2)功能:①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
②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3)遗传方式:人的细胞质基因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 )2.正常情况下,真核生物细胞内可发生中心法则的每个过程。
( )3.RNA病毒都能进行逆转录。
()4.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一对一的线性关系。
( )5.生物性状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控制的。
()6.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提示:1。
×DNA病毒中没有RNA,但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仍遵循中心法则,包括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三个过程。
2.×正常情况下,真核细胞内只发生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RNA复制和逆转录的过程发生在某些被病毒侵染后的细胞内。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教案模板第1篇:《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案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最近电视上有一个很火的亲子节目,叫做《爸爸去哪儿》,其中你们最喜欢谁啊?不管你们喜欢谁,你们会发现一个问题,他们长得……学生:相互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像同学们看到的那样,孩子有些地方像他们的父亲、母亲,有些地方不像父母。
生物学上把这种亲子间的相似性称为遗传,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做变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教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遗传和变异的实例,我们一起来判断下。
展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变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遗传);科学家把千年古莲子培育出莲花,这些莲花跟现代莲花有相同地方,又有差异.(遗传和变异)。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亲子间的相似性(遗传)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教师: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是从性状开始的,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师: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产生了那些疑问呢?学生:讨论后阐述疑问。
教师:这些疑问,希望在我讲完新课后,你们能互相做出解答。
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特征,我们给它一个生物学的名称:性状。
学生:小组讨论人体有没有性状啊?1、耳朵有无耳垂?(2)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的?(3)有无酒窝?(形态结构特征)(1)能否把舌由两侧向中央卷曲?(2)能否使大拇指向背侧弯曲?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以上的形态结构特征的性状。
教师:除了人体形态结构特征的性状,还会其他性状吗?引导学生理解行为方式(使用左右手习惯、大雁南飞)和生理特性(血型、砂糖橘的味道)的性状。
教师:同学们知道了很多生物的性状,那谁能给性状下个定义呢?到底什么叫性状?教师: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归纳出来,可以多个同学补充。
学生:任何生物体都有许许多多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等具有的各种特征就是生物的性状。
生物人类遗传病试题1.(原创)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近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在成千上万的精子向卵子求爱的过程中,畸形精子竟然能够打败健康精子,拨得头筹。
人类的疾病中有一种虽然数量较少但却颇有特色的阿帕特综合征,症状是尖头,指、趾呈蹼状。
研究人员发现,大龄父亲的后代患阿帕特综合征的居多,原因在于引起这种病的两种变异基因都存在于精子中,从而影响体内Z受体蛋白的结构。
根据提供信息,下列关于该病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该病是一种只能通过父亲传给后代的遗传病B.因为致病基因出现在精子中,后代男孩中的发病率一定比女孩高C.患者Z受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或空间结构与正常人不同D.Z受体蛋白基因突变的概率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答案】B【解析】据题中信息分析,该病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属于遗传病;且致病基因出现在精子中,通过父亲传给后代,A正确;从图示信息中,不能确定致病基因在哪条染色体上,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B错误;患者Z受体蛋白的结构受到影响,这与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及空间结构改变有关,C正确;大龄的父亲容易产生患阿拉帕特综合征的小孩,说明该病的发生与年龄有关,D正确。
2.(9分)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且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研究备受关注,依据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内容:(1)有遗传病的患者体细胞中(一定/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的应用,可通过基因检测来进行产前诊断,来减少遗传病的的发生,检测胎儿是否患有白化病时,需要用种基因探针完成检测。
(2)右图表示取自某男性精巢的某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基因,白化病基因为a,此细胞的名称是,图中所示的染色体中共含有个DNA分子。
从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分析,此细胞既发生了,又发生了。
(3)一对同卵胞胎姐妹分别与一对同卵双胞胎兄弟结婚,其中一对夫妇第一胎所生的男孩红绿色盲,第二胎所生的女孩色觉正常;另一对夫妇第一胎生的女孩患红绿色盲,第二胎生的男孩色觉正常,若该对夫妇再生第三胎,正常概率为。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优秀教案篇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举例说出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三、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四、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内容。
遗传和变异使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内因。
生物的遗传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的,生物的性状是遗传物质在发育中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以,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应从比较亲子代的各种特征开始,然后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
五、学情分析: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知识知之甚少,初一时学的克隆羊多利,也仅仅说明遗传信息在细胞核里。
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丰富的性状、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做成ppt。
(2)拍摄同学们熟悉的老师和同学的照片做性状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关于转基因生物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一、遗传和变异生物界普遍地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
利用最近火热的《爸爸去哪儿》节目成员照片,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遗传是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克隆牛为什么长得都一样?几乎没有差异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是从性状开始的,什么是生物的性状?二、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一)性状的概念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图中展现的是生物的什么特征。
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直发和卷发、有无酒窝、有无耳垂等。
这些都是人的外形特点(形态结构特征)。
教师举例说明,血型、血压??等是人的生理功能特点(生理特性)。
高中生物基因相关知识点基因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由DNA分子组成。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基因相关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因的定义: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能够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 DNA的结构:DNA是双螺旋结构,由两条长链组成,每条链上由核苷酸单元组成,核苷酸包含一个磷酸基团、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含氮碱基。
3. 遗传密码:DNA上的碱基序列通过转录过程形成mRNA,mRNA上的碱基序列(密码子)决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4. 基因表达: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转录是DNA信息转变成mRNA,翻译是mRNA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5.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改变,可以是碱基的替换、插入或缺失,突变可能导致遗传病或生物的进化。
6. 基因型与表现型:基因型是指个体的遗传组成,而表现型是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表现型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
7.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独立定律,描述了生物性状遗传的基本规律。
8. 连锁与重组:连锁遗传是指某些基因因为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而倾向于一起遗传,而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
9.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以实现特定的生物学功能或生产特定的产品。
10. 基因组学: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全部基因的科学,包括基因的序列、功能、表达调控等。
11.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治疗手段,通过将正常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以修复或替换有缺陷的基因,治疗遗传性疾病。
12. 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国际性的科学研究项目,旨在完整地确定人类基因组的DNA序列,并识别所有人类基因。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高中生物课程中基因相关的主要内容,对于理解生物体的遗传机制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使用年级:高一 学科:生物(必修二) 班别: 组号: 姓名:
高一生物必修二 导23 第1页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第2课时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及人类基因组计划
编号:23
【目标展示】
1.解释中心法则 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中心法则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教学难点】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课前预习】
1. 基因的主要功能
基因作为遗传物质,其主要功能是把________转变成为由特定的氨基酸按一定顺序构成的________和________,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性状
生物体的性状包括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____________。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①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是性状表现必须具备的内在因素。
②生物体的一个性状有时还受____________的影响。
3. 人类基因组计划
⑴主要内容:完成人体________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⑵意义:能够使人类认识自身的______________,给整个生命科学甚至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
【课堂探究一】
1.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
⑴ a 、b 、c 、d 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 、 、 和 。
⑵ 以DNA 为遗传物质的信息流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以RNA 为遗传物质的信息流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RNA 的自我复制和逆转录在正常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能发生吗?
【课堂探究二】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影响因素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间接作用:基因 ___________ 细胞代谢 性状
(2)直接作用:基因 ___________ 细胞结构 性状
【检测反馈】
1. 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每一个性状都只受一个基因控制
B.蛋白质的结构改变能导致生物体的性状改变
C.蛋白质的合成是受基因控制的
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使用年级:高一 学科:生物(必修二) 班别: 组号: 姓名: 高一生物必修二 导23 第2页
2. 将猪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鲇鱼的受精卵中,在鲇鱼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产生了生长激素,使鲇鱼比同种正常鱼增大3~4倍。
此项研究所遵循的原理是 ( )
3. 下列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就一定相同 B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 C .基因型不同,表现型肯定不同
D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因,表现型是外因
4. 人体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体,玉米体细胞中共有20条染色体,要测定人类基因组和玉米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分别需要测定的染色体数为 ( ) A.46,20 B.23,10 C.22(常)+X +Y,10 D.22(常)+X +Y ,11
5. 如图所示:红色面包霉(一种真菌)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
据图分析,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若基因a 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B.若基因b 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C.若基因b 不存在,则瓜氨酸仍可以由鸟氨酸合成 D.基因c 不能控制酶c 的合成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