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横位
- 格式:docx
- 大小:14.81 KB
- 文档页数:4
各胎位缩写如下自从孕妇Aunty A宣布怀孕以来,她沉浸在忙碌的准备中。
从医生的检查到孩子的名字,每个细节都需要认真对待。
在与其他妈妈交流的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个问题:各种胎位缩写。
于是,Aunty A决定整理一份有关各种常见胎位缩写的指南,以帮助其他妈妈更好地了解这些术语。
1. ROA(Right Occiput Anterior,右枕前位)这是婴儿头部朝向母体右侧,枕骨前方朝下的一种常见胎位。
ROA胎位对于自然分娩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姿势。
2. LOA(Left Occiput Anterior,左枕前位)与ROA相反,LOA胎位中,婴儿头部朝向母体左侧,枕骨前方朝下。
这种胎位也是比较理想的分娩姿势。
3. ROP(Right Occiput Posterior,右枕后位)在ROP胎位中,婴儿头部朝向母体右侧,但枕骨朝向母体的后方。
这种胎位可能会导致分娩过程中的一些困难。
4. LOP(Left Occiput Posterior,左枕后位)与ROP相似,LOP胎位中,婴儿头部朝向母体左侧,但枕骨朝向母体的后方。
这种胎位同样可能导致分娩的困难。
5. LOT(Left Occiput Transverse,左枕横位)在LOT胎位中,婴儿头部朝向母体左侧,但枕骨位于母体的侧面。
这种胎位会增加分娩的复杂性,因为婴儿头部可能无法正确进入骨盆。
6. ROT(Right Occiput Transverse,右枕横位)与LOT相反,ROT胎位中,婴儿头部朝向母体右侧,但枕骨位于母体的侧面。
同样地,这种胎位也可能导致分娩的困难。
虽然这些胎位缩写看起来可能令人困惑,但对于医生和产科护士来说,它们是常见的术语。
通过这些缩写,医疗专业人员可以更轻松地交流和理解胎位的具体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作为准妈妈,了解这些胎位缩写也对你有好处。
当你和医生交流时,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医生的建议和解释。
此外,了解你宝宝的胎位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做好分娩的准备。
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诊断与处理
陈惠池;付凌婕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年(卷),期】2005(012)011
【摘要】在分娩过程中,胎头大多数以枕横、枕后位衔接,在下降过程中,强大的宫缩使多数胎儿头枕部向骨盆前方旋转90°或135°至枕前位而自然分娩.如果产程中活跃晚期(宫口开≥8 cm)胎头枕骨仍位于母体骨盆侧方、后方,称为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国内外报道其发生率均为5%.
【总页数】3页(P8-10)
【作者】陈惠池;付凌婕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妇产科,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妇产科,沈阳,1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
【相关文献】
1.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早期诊断及处理 [J], 钱玉珠;董春梅
2.徒手旋转胎头术在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产程处理中的作用 [J], 杨敬梅
3.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诊断依据及处理方法探讨 [J], 吕金兰
4.徒手旋转胎头术在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J], 胡冬梅
5.临产后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处理 [J], 汤建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纠正枕横(后)位,有效降低剖宫产摘要】持续性横(后)位,可导致剖宫产率升高.在活跃期,通过采取“纠正枕横(后)位法”,能促使胎方位转正,缩短产程,提高自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轻母婴危害,利国惠民,操作方便易掌握. 【关键词】纠正;胎方位;降低;剖宫产【中图分类号】R7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16-02目前,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高达50﹪左右,居世界首位(1).持续性枕横(后)位是造成剖宫产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而剖宫产,不但影响母子近远期健康,而且成为重大卫生问题.因此对枕横(后)位的处理校正,是产科提高质量,转化难产为顺产,降低剖宫产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我科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在活跃期查出的枕横(后)位的进行校正,逐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纠正枕横(后)位法”,效果良好.现将2013年1月—10月对64例活跃期查出枕横(后)的产妇采用“纠正枕横(后)位法”进行纠正,与同期60例活跃期查出枕横(后)位未纠正的产程效果进行比较,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10月入院分娩,进入活跃期阴道检查确诊为枕横(后)位的其中64例采取处理措施为试验组,60例未进行处理的为对照组. 二组均无明显头盆不称、无胎儿宫内窘迫、无早产、异常出血等合并症、并发症,无膀胱充盈.年龄、孕周、胎儿大小无统计学差异. 1.2纠正方法1.2.1除外头盆不称的基础上,行人工破膜,使胎头下降,压迫宫颈,增强宫缩,推动胎头内旋转.1.2.2维持有效宫缩,保持在宫缩间隔2—3分钟,持续40—60秒.出现宫缩乏力的可使用缩宫素,2.5U 缩宫素加入5%葡萄糖500ML内点滴.据宫缩情况调整滴数.1.2.3采取同侧侧俯卧位(2).身体俯卧向一侧,腹壁尽量贴近床面下腿自然伸直,上腿膝部向前,与产妇脊柱纵轴成90°.如为枕左横、枕左后位,取左侧侧偏卧位,如为枕右横位、枕右后位,取右侧侧偏卧位.保持卧位此1—2小时,进产房再次严格消毒后内诊检查,确认胎方位是否转正.未转正的转正行徒手旋转胎方位.1.2.4徒手旋转胎方位.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在宫缩时进行.右手食指与中指分开,成45—50°角,食指放到枕骨部位,左枕后位以逆时针向前旋转90°, 右枕后位顺时针旋转90°,左枕横位以逆时针向前旋转45—60°,右枕横位以顺时针旋转45—60°,动作轻柔,同时左手(或助手)放在孕妇腹部推动胎儿背部, 协助胎儿旋转,保证枕部与脊柱在同一水平上.当旋转至枕前位时,继续固定胎头,等待几次宫缩至胎头下降固定不再恢复时,将手抽出.纠正中严密监测胎心,特别是胎心监护出现重度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基线变异减小等,对症处理不能好转者,改行剖腹产. 2结果2.1两组胎头转正率对比3讨论3.1研究表明,剖宫产对母婴带来的近远期危害越来越清晰.而正常分娩在产前和产时无法界定,只能在分娩后才能确定分娩是否正常.产程中,胎头多以枕横(后)位入盆.枕横(后)位使胎头通过骨盆径线增加引起的广义头盆不称含有可变性.产程进展主要取决于产力、产道、胎儿,其中产道、胎儿是不变的因素,而胎头位置和产力是可以改变的(3),通过人为纠正,有望转为正常. 3.2胎头内旋转是在活跃期完成,因此活跃期查出枕横(后)位,排除头盆不称后,一方面行人工破膜,使胎头下降,压迫宫颈,维持有效宫缩,推动胎头内旋转,使枕部受到强有力产力的推动从而转正;另一方面,采用同侧侧卧位,使产妇腹部放松,胎儿背部(胎儿的重心在胎儿背侧)在羊水浮动和胎儿重力形成的偶力作用下,会向产妇腹部前方的方向移动,同时带动胎儿头部向前旋转, 使胎头自然转正.胎头旋转仍受阻,徒手旋转借助手指力量帮助胎头内旋转, 一旦转成枕前位,通过骨盆的径线缩小,头盆不称即不存在.产程缩短,自娩率提高,剖宫产低,母婴危害小.3.3潜伏期胎头下降不明显,活跃期下降加速(4).宫口开大<4㎝时,是胎头下降的潜伏期,先露尚高处于S—1以上,胎儿头高易滑动,此时行徒手旋转胎方位操作困难,不易成功,不是徒手旋转枕横(后)位的最佳时机,此时,可采用同侧侧俯位使胎儿自然旋转.据胎先露下降与宫颈扩张有相关性,宫口开大5㎝时,胎先露达坐骨棘水平,目前国际上也倾向于宫口开大6㎝作为活跃期的起点(5).若此时通过同侧侧卧位仍没有转成枕前位,就可以施行徒手旋转胎方位.如果宫口开得较大或产程延长,胎头压迫盆底时间太长,易并发胎儿宫内缺氧及新生儿窒息和产道缺血坏死,因此在宫口开大5—6㎝时施行徒手旋转容易成功. 总之,活跃期尽早内诊检查,明确胎方位,一旦确定枕横(后)位,适时使用“纠正枕横(后)位法”能提高胎方位的转正率,缩短产程,提高自娩率,降低剖宫产,减轻母婴危害,利国惠民,操作方便安全易掌握,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在校正过程中如何做好产妇心理护理,如何更有效减少产妇的痛苦,尚有待商榷.参考文献[1]黄醒华.对剖宫产的思考〔J〕中国实用妇产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7):[ 38—388 [2]赵萍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的观察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52J 3]饶惠玲、曹玉莲头位分娩评分法在头难产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4):209. [4]凌萝达、顾美礼.头位难产〔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240 [5]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9。
枕横位
什么是枕横位
胎方位是指胎儿先露部位和产妇骨盆前、后、左、右的关系,简称胎位。
而产妇的盆骨可分为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左横及右横六个部分。
正常胎位多为胎儿头部俯曲,枕骨(头颅骨的后部分)在产妇骨盆前,呈现“头下臀上”姿势。
由于胎儿浸泡在羊水中可自由翻转,在孕30周后,胎儿头部位置基本固定。
在孕36周后,胎儿入盆,此时正常胎方位的胎儿头部会俯曲,头部最先伸入产妇骨盆。
部分胎儿虽然头部朝下,但枕部仍位于产妇骨盆侧方,以枕横位的方式入盆,称为枕横位。
胎头偏左盆骨侧为左枕横位,胎头偏右盆骨侧为右枕横位,其中左枕横位发生率较右枕横位高。
产妇在正式临产时,枕横位的胎儿多数能在强有力的宫缩下,向前转90°或135°,即转为正常胎方位,产妇可自然分娩。
仅有5%~10%的胎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直至分娩后期仍位于产妇骨盆后方或侧方,导致产妇发生分娩困难,称为持续性枕横位,属于胎方位不正的一种表现。
在胎方位不正中,持续性枕横位发生率最高,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骨盆形态及大小异常、胎儿头部过大的产妇中。
枕横位可通过阴道检查、B超检查确诊。
无论是左枕横位还是右枕横位都相当于给产妇有限的分娩通道增加障碍,也是导致难产的原因之一。
临床上常使用催产素、产钳、剖宫产等方法帮助产妇分娩,降低难产的发生率,所以又是难产发生率较轻的胎方位不正。
枕横位的原因
枕横位的原因和产妇盆骨的形状大小、胎儿头部大小、分娩时宫缩的强弱有关,无论是左枕横位还是右枕横位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骨盆因素、胎儿因素及产力因素。
1、骨盆因素。
临床统计发现,扁平骨盆(骨盆入口面前后距离小,多见,我国女性约占23.2%-29%)及男型骨盆(骨盆入口形如三角状,少见,我国女性仅占1-3.7%)较容易出现持续性枕横位。
主要是因为这两种类型的骨盆比较狭窄,胎头常以左枕横位或右枕横位的嘎斯入盆,此时加上中骨盆横径小,在尝试阴道分娩时,胎头也难以转至正常姿态,继而持续处于枕横位。
2、胎儿因素。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高质化,产妇在妊娠期间摄取的营养增多,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也增加至3. 4~3. 5kg,胎头平均双顶径(头部左右两侧之间最宽部位的长度)从以往的9.3cm增加至9.5cn以上的情况十分常见。
在胎头比较大的情况下,胎头在中骨盆有限的空间内难以旋转,即使子宫收缩有力,胎头也无法向前旋转,造成持续处于左枕横位或者右横位的状态。
3、产力因素。
在胎儿头部大小正常的情况下,枕横位的胎头要完成骨盆内的旋转主要依靠宫缩力和骨盆底肛提肌阻力。
宫缩力主要作用于迫使胎头下降,通过和骨盆底肛提肌阻相互作用,把胎头枕部推到阻力小、部位宽的骨盆前方。
胎头向前旋转45°~90°,使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之前后径相吻合。
如果产妇分娩时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或受麻
醉药的影响,在活跃期(从宫口扩张3cm开始至宫口开)发生子宫收缩乏力,可影响向下推力,胎头无法完成内旋转。
胎头长期停留在左枕横位或右枕横位而无法娩出。
此外,胎头俯屈不良导致胎头经过产道的径线增大,胎儿整体较大等因素也可影响到胎头旋转下降,造成持续性枕横位的发生。
枕横位的表现
无论是左枕横位还是右枕横位在产前检查中可发现,临床上主要通过腹部检查、肛门或阴道检查、B超检查发现胎头的位置。
此外,枕横位产妇在分娩时常可发现产后胎头衔接较晚、宫缩无力、自觉肛门坠胀、产程进展缓慢等临床表现。
1、腹部检查。
检查时可在宫底部触及到胎儿臀部,胎儿背部偏向产妇身体的的后方或侧方,在产妇腹部对侧可以明显触及到胎儿肢体。
如果胎头已经在骨盆位衔接,有时腹部检查可在产妇侧耻骨联合上方摸到胎儿的颏部。
监测胎心时,在脐下偏外侧听得最响。
2、肛门或阴道检查。
肛查时,若产妇宫颈部分扩张或开全时,可查到胎头矢状缝在产妇骨盆横径上,后囟在产妇骨盆左侧方时,则为左枕横位,如果在右侧则为右枕横位。
若胎儿存在头部水肿、颅骨重叠等情况,确定胎头位置时还要通过阴道检查。
主要是通过胎儿耳廓及耳屏位置及方向来判定胎方位,如果若耳廓朝向骨盆侧方,即为枕横位。
3、B型超声检查。
通过仪器图像,根据胎头颜面及枕部的位置,能够准确探清胎头位置判断胎头为左枕横位及右枕横位的情况。
枕横位的影响
枕横位的影响主要是胎头临接较晚及俯屈不良,先露部难以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常影响宫缩,给分娩增加难度。
同时由于胎头枕骨持续位于骨盆后方,可压迫产妇直肠,容易出现宫颈前唇水肿和导致疲劳,容易造成滞产。
1、枕横位对产妇的影响:由于胎方位异常多数需要进行手术助产,软产道容易受到损伤,增加产后出血及感染的危险。
若由于枕横位,胎头长时间压迫产妇的软产道,可导致缺血坏死脱落,导致生殖道与肠道或泌尿道出现异常通道,常导致产后尿频。
2、枕横位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是在第二产程中,出现产程延长,加上手术助产的增多,常出现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现象的发生,使围生儿死亡率升高。
枕横位怎么办
对于枕横位入盆的产妇,在分娩时如果胎头不是头部大或产妇骨盆不会特别小的情况下可尝试阴道分娩,如果阴道分娩失败则进行剖腹产。
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对产程进行严格的观察和对特殊情况进行处理。
1、第一产程:严密观察。
(1)该产程中医护人员会对胎头下降情况、宫颈扩张程度、宫缩强弱、胎心有无改变等进行观察。
(2)根据产妇的情况估计产程,如果产程较长,会让产妇保证充分的营养与休息。
(3)产妇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朝向胎背的对侧方向侧卧。
这样能够帮助胎头枕部转向前方。
此时若宫缩乏力,会进行静脉滴注催产素。
(4)在宫口开全之前,产妇要注意不要过早屏气用力,以免造成宫颈前唇水肿而影响产程进展。
(5)如果在第一产程中,产程无明显进展,出现胎头较高或出现胎儿窘迫等征象,医生一般会建议进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2、第二产程:产程缓慢处理。
(1)如果第一次分娩的产妇已经近2小时,经产妇已近1小时的情况下,视为产程进展缓慢,应进行阴道检查。
如果胎头双顶径已达坐骨棘平面或更低时,医护人员会用手将横为胎儿转向前方再进行分娩。
(2)阴道助产(低位产钳术或胎头吸引术)。
在手动转胎方位困难的情况下,可向后转成正枕后位,再以产钳助产。
必要时可做阴侧切。
(3)如果胎头位置比较高。
疑有头盆不称,可以剖宫产术。
第三产程注意宫缩。
由于产程的延长容易出现宫缩乏力。
在胎盘娩出后医护人员会对产妇肌注子宫收缩剂,防止产后出血。
对于软产道裂伤产妇会进行及时修补。
对于新生儿应重点监护以免有软产道裂伤及感染的情况。
枕横位可以顺产吗
胎儿是否可以顺产要综考虑胎儿的大小、产力情况、产妇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判断,在有利于阴道分娩的情况下才进行顺产。
对于胎儿枕横位入盆的产妇,如果在没有头盆不称(胎头大小和产妇骨盆大小不相适应)的情况下,可进行尝试性顺产。
试产过程中,医护人员会通过产程图,严格观察产妇的宫缩、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情况,一旦发现异常产程,会进行及时处理,让保持产妇保持良好的产力。
经过充分的试产后,如果胎头始终不能衔接或产妇宫口不能完全扩张时,应该及时进行剖宫产。
如果胎头顶骨在坐骨棘平面上2cm或以下时,可以通过阴道徒手向前旋转胎头成正常姿态时,使用产钳助产,也可利用胎头吸引器帮助胎头旋转成正常姿态,再牵引胎头娩出。
在胎头吸引器牵引2~3次失败后,应改行剖宫产,此时不主张使用产钳术,以免导致胎儿颅内损伤。
左枕横位、右枕横位怎么调整
无论是左枕横位还是右枕横位在许多产妇的怀孕期间都曾经发生过,但绝大部分产妇到
了妊娠末期都能够自行纠正,因此不用过于焦虑。
此外,也可以通过一下方法进行调整。
1、产妇在妊娠期,最好不要久坐或久卧,要增加诸如散步、揉腹、转腰等轻柔的活动。
2、忌寒凉性及胀气性食品,如:西瓜、山芋、豆类、奶类等。
3、保持大便畅通,最好每日大便。
上述方法若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异常胎方位转正固然很好,如果转不了也不必因此紧张,在预产期前1~2周住院待产,由医生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决定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