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主题班会课 文明如厕
- 格式:ppt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40
第1篇时间:2023年4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学生一、班会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公共厕所的文明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文明素养,营造一个和谐、卫生的校园环境,本次班会以“文明如厕,从我做起”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维护校园的清洁与美观。
二、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张老师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2. 观看文明如厕宣传片播放了一段关于文明如厕的宣传片,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感人的故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文明如厕的重要性。
3. 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代表小李同学分享了她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文明如厕的经验,强调了以下几点:(1)保持厕所清洁,不乱扔垃圾;(2)使用厕所后,主动洗手,保持个人卫生;(3)排队如厕,不拥挤,不插队;(4)爱护公共设施,不损坏厕所内的物品。
4. 分组讨论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围绕以下话题进行讨论:(1)你认为目前校园厕所存在哪些问题?(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3)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到文明如厕?各小组讨论热烈,同学们积极发言,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5. 总结发言张老师对同学们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提高文明意识,自觉遵守公共秩序;(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3)爱护公共设施,不损坏厕所内的物品;(4)积极参与校园文明创建活动,共同营造和谐、卫生的校园环境。
6. 宣誓仪式全体同学起立,庄严宣誓:“我承诺,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做到文明如厕,为创建文明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三、班会总结本次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文明如厕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营造一个和谐、卫生的校园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后续行动1. 学校将组织志愿者对校园厕所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厕所的清洁与卫生;2. 在校园内张贴文明如厕宣传标语,提高同学们的文明意识;3. 定期开展文明如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文明如厕班主任发言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负责文明如厕的班主任。
在今天的班会上,我想和大家谈一谈关于文明如厕的话题。
首先,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觉得什么是文明如厕呢?请举手发言。
很好,大家的回答都很中肯。
文明如厕是指我们在使用厕所的时候,要注意卫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今天,我来告诉大家一些文明如厕的常识和技巧。
首先,当我们使用马桶时,要注意将座圈放下,以免污物溅到其他地方,影响他人的使用。
使用完毕后,要将马桶冲洗干净,并确认厕纸没有留在马桶中。
同学们,大家知道吗,马桶的冲水量调节钮通常有两个档位,大档用于大便,小档用于小便。
正确选择档位可以减少浪费水资源。
此外,在清洁个人部位时,也应使用适量的厕纸,以减少纸张的浪费。
另外,当我们使用坐便器时,要注意避免将纸张、卫生巾等杂物扔进马桶,这样很容易造成马桶堵塞。
为了保持马桶的畅通,我们可以提前准备一个专用的小垃圾桶,将卫生纸等杂物放入其中。
除了马桶的使用外,公共卫生间的整洁也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
进入公共卫生间之前,我们要尽量避免拖鞋等物品接触地面,以免带来细菌。
在公共卫生间使用时,要注意不乱扔纸屑、卫生巾等杂物,保持厕所干净整洁。
另外,同学们在排队等候使用厕所时,也需要遵守一些规则。
要尊重每个人的使用权利,不插队也不夺队,排队时保持有序,不要嘈杂急躁。
如果发生厕所故障或者有特殊急迫情况,可以向老师或者其他负责人寻求帮助。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我到一个公共卫生间上厕所,发现地面非常干净,没有任何纸屑或者污渍。
令我惊讶的是,卫生间旁边还放了几本书,供大家在排队等候时阅读。
这种细心的举动让我感到很温暖,也提醒了我,文明如厕不仅仅是个人行为,也应该成为我们共同关注和努力的目标。
同学们,文明如厕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
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可以营造一个更加干净、整洁、卫生的校园环境。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树立文明如厕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文明如厕、保持卫生。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看似平常,实则非常重要的主题——文明如厕。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而文明如厕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细节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明如厕的世界,共同提高我们的文明素养。
首先,我们要明确文明如厕的重要性。
厕所,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一个干净、整洁、卫生的厕所,可以让我们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明的力量。
反之,一个脏乱不堪的厕所,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可能引发疾病传播。
那么,如何做到文明如厕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总结的几点建议:一、遵守公共秩序。
在厕所内,我们要自觉排队,依次使用,避免拥挤、插队现象。
同时,在等待时,要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
二、爱护公共设施。
厕所内的设施是我们共同使用的,我们要爱护它们,不随意损坏、乱扔垃圾。
在使用过程中,如遇设施损坏,请及时告知管理员。
三、保持卫生。
在使用厕所时,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厕所的整洁。
如厕完毕后,请将手纸投入垃圾桶,并冲洗干净。
四、节约用水。
厕所是用水量较大的场所,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避免长时间冲水,做到节约用水。
五、讲究礼仪。
在厕所内,我们要保持文明礼貌,不大声说话,不吸烟、不玩手机,不随意堆放物品。
同学们,文明如厕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是我们学校、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志。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建议我们开展以下活动:1. 定期开展文明如厕主题班会,提高同学们的文明素养。
2. 在厕所内设置文明标语,提醒大家文明如厕。
3. 组织志愿者进行厕所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鼓励同学们互相监督,共同维护厕所的卫生和秩序。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够把文明如厕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为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4月1日主题班会之南宫帮珍创作
“如厕文明,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礼仪现在有人说,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最好看看那个国家的茅厕;要想证明一个国家是否注重环境清洁,也去看看茅厕。
一个人的素质如何也能通过上茅厕体现出来。
一、班会内容:
1、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体验,揭示出不文明如茅厕带来的问题。
例如在茅厕里躲猫猫;人为破坏茅厕门、水笼头、拖把池;洗手后没关紧水笼头;把茅厕当聊天室;便后手纸乱扔;便池周围满是污渍;将果皮垃圾扔进便池内;拖把乱甩等。
2、通过同桌、全班之间热烈地讨论,从思想上充分认知文明如厕的重要性。
3、制定班级文明如厕公约,采取学生间互相提醒,互相监督文明如厕,各班级每周评比一批文明如厕的好孩子。
二、文明如厕要求:
1、爱护公物,节约用水。
爱护所有卫生设施,不将垃圾丢入洗手池、拖把池、便坑内,以防管道堵塞。
2、大小便入坑,手纸入篓。
男生正确使用小便池,不要把小便撒在地面上、纸篓里、墙上,不克不及把大便解在小便池里,不克不及用脚踩小便池。
3、坚持茅厕洁净。
脏水倒入便坑里,不要泼洒、滴落在地面上,以免地面打滑、邋遢。
拖把一定放在拖把池里清洗,洗好后拧
干,不克不及乱甩,以免溅污四周。
洗手池洗抹布、毛笔等请把水关小,洗完后把池子四周的污渍擦一擦。
4、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在茅厕里不打闹、不喧哗,稳定涂乱画,坚持墙面洁净。
第1篇日期:2023年4月15日地点:XX中学多功能厅主讲人:班主任李老师参与人员:八年级全体学生一、班会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公共厕所的文明使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为了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我校决定开展“文明入厕”主题班会活动。
二、班会目标1. 提高学生对文明入厕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厕所使用观念。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倡导文明社会风尚。
三、班会过程1. 开场致辞班主任李老师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她强调,文明入厕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尊重。
2. 主题讲座李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1)厕所卫生的重要性:厕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场所,保持厕所卫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整洁。
(2)文明入厕的基本要求:排队等候、使用卫生纸、保持厕所整洁、不乱扔垃圾、不乱涂鸦等。
(3)校园厕所现状分析:通过展示校园厕所存在的问题,如异味、乱扔垃圾、涂鸦等,引导学生反思自身行为。
(4)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如洗手、使用卫生纸、保持厕所整洁等。
3. 互动环节(1)案例分析:李老师选取了几个典型的校园厕所不文明现象,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文明入厕倡议书签名:全体学生纷纷在文明入厕倡议书上签名,表示自己将自觉遵守文明入厕规范。
4. 总结发言李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她强调,文明入厕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营造一个干净、整洁、和谐的校园环境。
四、班会效果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文明入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将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维护校园环境卫生。
以下是班会效果的几个方面:1. 学生对文明入厕的认识得到了提高,普遍认为文明入厕是每个人的责任。
第1篇时间:2023年4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李老师参会人员:全体同学一、班会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公共厕所的文明使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为了提升同学们的文明素养,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决定开展“文明如厕”主题班会。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班主任李老师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2. 主题演讲由学生会主席张同学进行主题演讲,他强调了文明如厕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讲述了不文明如厕带来的负面影响。
3. 案例分析班主任李老师通过PPT展示了多起因不文明如厕引发的矛盾和纠纷,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文明如厕的必要性。
4. 小组讨论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如何做到文明如厕”这一主题进行讨论。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代表上台分享讨论成果。
5. 专家讲座邀请学校后勤部门负责人就公共厕所的使用规范和卫生标准进行讲解,使同学们对文明如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6. 互动环节组织同学们进行文明如厕知识问答,巩固所学知识,并奖励积极参与的同学。
7. 总结发言班主任李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文明如厕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希望大家从自身做起,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班会内容1. 文明如厕的重要性- 文明如厕是体现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
- 文明如厕有利于维护公共卫生,预防疾病传播。
- 文明如厕有助于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2. 文明如厕的具体要求- 进入厕所时,排队等候,不拥挤。
- 使用厕所时,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
- 使用完毕后,及时冲水,保持厕所卫生。
- 不乱扔垃圾,不随意涂鸦。
3. 文明如厕的实际行动- 在校园内设立文明如厕宣传栏,普及文明如厕知识。
- 开展文明如厕主题班会,提高同学们的文明素养。
- 定期组织卫生检查,确保厕所卫生。
四、班会总结本次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同学们对文明如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卫生的校园环境。
第1篇时间:2023年4月15日上午10:00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学生及班主任班会记录如下:---一、班会开场(10:00)班主任张老师走上讲台,微笑着向大家打招呼:“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如厕教育班会,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二、班会主题介绍(10:00-10:05)张老师:“首先,让我们明确今天班会的主题——如厕教育。
如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如厕习惯不仅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我们个人的卫生和文明素养。
今天,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如厕的相关知识。
”三、如厕卫生知识讲解(10:05-10:20)张老师:“首先,我们要了解如厕卫生的基本知识。
正确的如厕姿势是什么?如何保持厕所的清洁?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讲解。
”1. 正确如厕姿势:张老师示范了正确的如厕姿势,并强调保持身体平衡,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蹲坐。
2. 厕所清洁:张老师介绍了保持厕所清洁的方法,如使用厕所纸巾、及时冲洗、不乱扔垃圾等。
3. 个人卫生:张老师提醒大家,如厕后要洗手,保持手部卫生。
四、案例分析(10:20-10:35)张老师:“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案例来了解不良如厕习惯可能带来的后果。
”1. 案例分析一:某同学因如厕后不洗手,导致细菌感染,引发皮肤病。
2. 案例分析二:某同学在厕所内乱扔垃圾,导致厕所环境脏乱,影响他人使用。
五、学生互动环节(10:35-10:50)张老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如厕卫生的基本知识,接下来,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保持如厕卫生的。
”同学们积极参与,纷纷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做法。
六、如厕礼仪教育(10:50-11:05)张老师:“除了卫生知识,我们还要学习如厕礼仪。
良好的如厕礼仪不仅体现个人素质,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1. 排队等候:张老师强调,如厕时要排队等候,不插队,不拥挤。
2. 保持安静:在厕所内要保持安静,不喧哗,不影响他人。
文明如厕主题班会活动一、活动目标1.了解如厕行为对卫生环境的影响,培养文明如厕的意识和习惯;2.提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3.引导同学们尊重他人隐私,形成文明的公共卫生习惯。
二、活动内容1.活动开场(10分钟)a.主持人简要介绍班会主题,引起同学们的兴趣;b.播放相关的视频、音频等素材,展示不文明如厕行为的后果;c.向同学们征集文明如厕行为的标准,以便在后续的活动中进行讨论。
2.游戏环节(30分钟)a.分组进行小组活动,每组由5-6人组成;b.游戏1:问题解答。
每个小组按轮流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比赛,问题涉及文明如厕的知识和技巧;c.游戏2:卡片配对。
每个小组将文明如厕的标准写在一张卡片上,然后将标准与不文明如厕的行为进行配对;d.游戏3:模拟情景。
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创作一个关于文明如厕的小剧场,以活跃气氛,加深对文明如厕的理解。
3.讲座与讨论(40分钟)a.请卫生专家或老师进行专题讲座,介绍文明如厕的重要性以及正确如厕的方法;b.通过讨论的方式,向同学们征集在学校的文明如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c.鼓励同学们提出相关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形成班级共识,共同解决文明如厕问题。
4.制定班级守则(20分钟)a.根据同学们在讨论中的建议和解决方案,综合整理出班级文明如厕的守则;b.以班级为单位,制作文明如厕宣传标语和海报;c.每个同学签署承诺书,表明将遵守班级的文明如厕守则。
5.文明如厕实践推广(30分钟)a.在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和海报;b.通过班级公告栏、微信群等方式,向全校师生宣传文明如厕的重要性;c.在班级里开展投票活动,选出文明如厕行为最佳的同学,进行表彰。
三、活动总结1.回顾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检视活动的效果;2.学生代表分享活动所带来的收获和体会;3.展望未来,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文明如厕的意识和习惯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并积极影响他人。
四、活动评估与总结本次班会活动主题紧紧围绕文明如厕展开,通过游戏、讲座、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同学们在玩中学、在学中懂。
文明如厕教案教案名称:文明如厕教案教案编写人:Turing Language Model一、教学目标:1.了解如厕的基本常识和礼仪,培养学生的文明如厕习惯。
2.掌握正确的如厕姿势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共同营造整洁的如厕环境。
二、教学内容:1.如厕的基本常识和礼仪:(1)了解如厕对健康的重要性和卫生习惯的培养。
(2)学习正确使用厕所设施和清洁如厕的方法。
2.正确的如厕姿势和方法:(1)介绍正确的坐便姿势和蹲便姿势。
(2)教授正确使用卫生纸和洗手的方法。
3.团队合作,营造整洁的如厕环境:(1)强调如厕后要及时清理和冲洗。
(2)鼓励学生合力清理厕所,并保持卫生清洁。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问:“大家平时如厕时有遇到哪些不好的经验?”并让学生交流讨论。
2.如厕的基本常识和礼仪(10分钟):(1)通过图片及文字说明,向学生介绍如厕对健康的重要性和卫生习惯的培养。
(2)向学生展示正确使用厕所设施和清洁如厕的方法。
3.正确的如厕姿势和方法(15分钟):(1)介绍正确的坐便姿势和蹲便姿势,并讲解其优点。
(2)教授正确使用卫生纸和洗手的方法,并强调洗手的重要性。
4.团队合作,营造整洁的如厕环境(15分钟):(1)强调如厕后要及时清理和冲洗,防止污染和臭气扩散。
(2)组织学生一起清理厕所,并讨论如何保持卫生清洁的方法。
5.总结(5分钟):回顾今天的内容,强调文明如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如厕习惯。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通过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测试学生对如厕常识和礼仪的理解程度。
3.通过团队清理厕所的活动,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卫生清洁意识。
五、教学资源:1.图片和文字说明的PPT或教案材料。
2.卫生纸和洗手液等实物。
六、教学延伸:1.让学生制作文明如厕的宣传海报,宣传文明如厕的重要性。
2.组织学生参观周边环境文明如厕的示范厕所,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
文明如厕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明如厕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公共卫生意识。
3.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维护公共环境,提升社会公德心。
二、教学内容:1. 文明如厕的定义与意义2. 正确如厕的方法与步骤3. 公共厕所的使用规范4.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5. 维护公共环境的责任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维护公共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明如厕的定义、意义、方法与步骤。
2. 演示法:示范正确如厕的方式,让学生跟随操作。
3. 讨论法:组织学生交流公共厕所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4.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体验文明如厕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文明如厕的相关图片、文字等信息。
2. 教学视频:示范正确如厕的方式。
3. 实践场地:安排一个公共厕所供学生实践。
4. 注意事项:准备一些关于公共厕所使用的提示牌。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公共厕所的不文明现象,引发学生对文明如厕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文明如厕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文明如厕的重要性。
3. 示范演示:播放正确如厕的示范视频,让学生跟随操作,掌握正确的如厕方法。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就公共厕所的使用规范展开讨论,交流注意事项。
5. 实践体验:安排学生前往公共厕所进行实践,体验文明如厕的过程。
6.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如厕过程中的行为,认识到尊重他人、维护公共环境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文明如厕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庭、学校、公共场所践行文明如厕。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阐述文明如厕的定义与意义。
2. 学生能够演示正确的如厕方法。
3. 学生在公共厕所使用中能遵守规范,尊重他人。
4. 学生能够主动维护公共环境,提升社会公德心。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开展“文明如厕宣传周”活动,提高全校师生的公共卫生意识。
2. 邀请公共卫生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公共卫生知识。
《文明如厕讲卫生》教学设计(共5则)第一篇:《文明如厕讲卫生》教学设计《文明如厕讲卫生》教学设计人每天都会进食,人体对食物消化吸收营养后,会产生一定的废物,这些废物包括尿液和粪便。
这些废物如果在身体中存留的时间过长,会对身体不好,所以要每天有规律地从体内排出,保持身体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成长。
每个学生要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会自理大小便,主动维护公共厕所整洁。
做到文明如厕,共同维护好公共卫生。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知道排便对人体的重要性,认识男女厕所标志,知道如厕的基本卫生常识。
(二)技能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会自理大小便,主动维护公共厕所整洁。
(三)态度知道在厕所打闹、嬉戏是不文明的行为。
二、教学重点(一)知道排便对人体的重要性,认识男女厕所标志,知道如厕的基本卫生常识。
(二)会自理大小便,主动维护公共厕所整洁。
三、教学内容(一)文明如厕公约文明礼让,人多排队;来也匆匆,去也冲冲;便后洗手,注意卫生;文明如厕,请勿喧哗。
小便入池,大便纸入篓;墙面干净,不乱写乱画;节约用水,不在厕所嬉戏玩耍;不将水瓶、糖纸类杂物丢入便池。
(二)如厕的最佳时间人体对水分的吸收和排泄是有规律的,膀胱一般有约400毫升尿液时,人们就有了便意。
为了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专家指出:睡前小便,晨起大便为最佳时间。
白天如厕的时间尽量错开上课学习和工作的时间,所以我们学生利用课间十分钟时间上厕所时最佳选择!第二篇:《文明如厕讲卫生》教学设计《文明如厕讲卫生》教学设计海洋岛学校张广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排便对人体的重要性,认识男女厕所标志,知道如厕的基本卫生常识。
(二)技能目标: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会自理大小便,主动维护公共厕所整洁。
(三)情感态度目标:知道在厕所打闹、嬉戏是不文明的行为。
二、教学重点(一)知道排便对人体的重要性,认识男女厕所标志,知道如厕的基本卫生常识。
(二)会自理大小便,主动维护公共厕所整洁。
4月1日主题班会之袁州冬雪创作
“如厕文明,从我做起”养成杰出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礼节现在有人说,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最好看看阿谁国家的厕所;要想证明一个国家是否注重环境清洁,也去看看厕所.一个人的素质如何也能通过上厕所体现出来.
一、班会内容:
1、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体验,揭露出不文明如厕所带来的问题.例如在厕所里躲猫猫;人为破坏厕所门、水笼头、拖把池;洗手后没关紧水笼头;把厕所当聊天室;便后手纸乱扔;便池周围尽是污渍;将果皮渣滓扔进便池内;拖把乱甩等.
2、通过同桌、全班之间热烈地讨论,从思想上充分认知文明如厕的重要性.
3、制定班级文明如厕公约,采取学生间互相提醒,互相监督文明如厕,各班级每周评比一批文明如厕的好孩子.
二、文明如厕要求:
1、爱护公物,节俭用水.爱护所有卫生设施,不将渣滓丢入洗手池、拖把池、便坑内,以防管道堵塞.
2、大小便入坑,手纸入篓.男生正确使用小便池,不要把小便撒在地面上、纸篓里、墙上,不克不及把大便解在小便池里,不克不及用脚踩小便池.
3、坚持厕所干净.脏水倒入便坑里,不要泼洒、滴落在地面上,以免地面打滑、肮脏.拖把一定放在拖把池里清洗,
洗好后拧干,不克不及乱甩,以免溅污四周.洗手池洗抹布、羊毫等请把水关小,洗完后把池子四周的污渍擦一擦.
4、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在厕所里不打闹、不喧哗,稳定涂乱画,坚持墙面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