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最新完整版)
- 格式:xls
- 大小:3.43 MB
- 文档页数:63
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23引言企业绩效评价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
为了解决企业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问题,制定了《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23》。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该标准值的制定背景、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以及相关应用和推广。
制定背景企业绩效评价是衡量企业绩效优劣的重要方法,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不同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行业差异,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往往无法准确地评估企业的绩效水平。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具有普适性的绩效评价标准值非常必要。
评价指标《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23》采用了一系列经典的评价指标,包括:1.财务绩效指标:包括利润率、资产回报率、销售增长率等。
2.运营绩效指标:包括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库存周转率等。
3.市场表现指标:包括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品牌知名度等。
4.创新能力指标:包括研发投入比例、新产品上市率、专利申请数量等。
这些指标综合考虑了企业的财务状况、运营效率、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绩效水平。
计算方法《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23》采用综合评价法计算企业的绩效标准值。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和加权。
2.根据评价指标的权重和企业的实际指标值,计算得到每个指标的评价得分。
3.将各个指标的评价得分加权求和,得到企业的绩效标准值。
绩效标准值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了不同指标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绩效水平。
应用与推广《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23》适用于各类企业,在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
该标准值可以用于:•帮助企业进行内部绩效评估,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作为投资者、股东和金融机构评估企业绩效的参考依据,辅助决策和风险控制。
•用于企业间的比较和排名,帮助企业确定自身在行业中的位置和竞争力。
《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23》的推广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宣传推广:通过行业媒体、专业研讨会等渠道宣传标准值的制定背景和应用价值。
国资委-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
国资委(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经济效益: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考察企业的产出、销售收入、利润、利润率等指标,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等。
2. 资产效益:评价企业的资产效益主要考察企业的资产投资利润率、资本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以及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固定资产利用率等。
3. 社会效益:评价企业的社会效益主要考察企业的纳税额、就业人数、员工工资福利、科技创新能力等,以及企业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等。
4. 市场竞争力:评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主要考察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情况、品牌影响力等指标,以及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和产品创新能力等。
5. 发展潜力:评价企业的发展潜力主要考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战略规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以及企业的市场前景和行业地位等。
这些评价指标和标准值会根据企业所属行业、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阶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并由国资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
定和调整。
企业根据这些评价标准值,可以对自身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
2023年度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一、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评价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2023年度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中,盈利能力主要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价:1.净资产收益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数值越高,说明盈利能力越强。
标准值设定为10%。
2.总资产收益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收益水平,数值越高,说明盈利能力越强。
标准值设定为8%。
3.销售净利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数值越高,说明盈利能力越强。
标准值设定为5%。
二、资产质量资产质量是企业资产的管理、使用和维护状况,是评价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2023年度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中,资产质量主要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价:1.资产周转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数值越高,说明资产质量越好。
标准值设定为1.2次。
2.固定资产成新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数值越高,说明资产质量越好。
标准值设定为70%。
三、债务风险债务风险是企业负债状况及其风险状况,是评价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2023年度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中,债务风险主要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价:1.资产负债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数值越低,说明债务风险越低。
标准值设定为60%。
2.流动比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数值越高,说明偿债能力越强。
标准值设定为1.5。
四、经营增长经营增长是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等方面的增长状况,是评价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2023年度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中,经营增长主要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价:1.营业收入增长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情况,数值越高,说明经营增长越快。
标准值设定为15%。
2.利润增长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增长情况,数值越高,说明经营增长越快。
标准值设定为10%。
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给出了各个行业企业绩效水平的参考值(优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较低值、较差值),此为国内最权威、最全面的衡量企业管理运营水平评价标准。
本标准以《企业绩效评价行业基本分类》为基本依据,并根据评价工作需要,对以前
年度单独列示的科研、高速公路、投资公司、大旅游、地方铁路、机场等行业(其中大旅游包括旅行社、景区、宾馆等行业),列人相应行业作为子行业列示,此外增加测算了“内部金融企业”行业标准值。
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行业划分包括11个大类、47
个中类和97个小类。
对于一些小行业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时,可从附录三《企业绩效评价行业基本分类与代码对照表》中查找被评价企业的所属行业,以准确选择评价标准。
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一、盈利能力状况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净资产X100%总资产报酬率(%)=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X100% 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资本收益率(%)= (净利润÷平均资本)×100%二、资产质量状况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应收账款周转率(次)=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不良资产比率(%)=年末不良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100%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X100%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X100%三、债务风险状况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带息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总额/负债总额*100%或有负债比率(%)=或有负债余额/股东权益总额*100%四、经营增长状况销售(营业)增战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年初所有者权益+年末利润) /年初所有者权益x 100%销售(营业)利润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五、补充资料存货周转率(次)=资本积累率(%)=三年资本平均增战率(%)=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不良资产比率(旧制度)(%)=13.33%(即(2亿元/15亿元)*100%)。
意义公司获利能力就比较适宜。
如果说净资产收益率的年度目标值是2.8%,目前至4月末,净资产收益率为1.6%合理;净资产收益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假定各月净利润均为正数)。
企业效绩评价评议指标参考标准一、背景介绍1.1 企业效绩评价的重要性企业效绩评价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表现的客观评价,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企业效绩的评价,可以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1.2 企业效绩评价评议指标的制定意义企业效绩评价评议指标的制定对于企业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评价指标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推动企业发展。
二、企业效绩评价评议指标参考标准2.1 财务指标1) 营业收入增长率:反映企业销售业绩的增长情况。
2) 利润增长率: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情况。
3) 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资产的融资情况和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
4) 现金流量比率:反映企业现金流动性状况。
5) 成本控制率:反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能力。
2.2 客户指标1) 客户满意度:反映客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
2) 客户忠诚度:反映客户对企业的忠诚程度和二次购买意愿。
3) 客户投诉率:反映客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不满程度。
2.3 品质指标1) 产品合格率: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平。
2) 售后服务满意度:反映企业售后服务质量和客户对售后服务的满意程度。
3) 消费者投诉率:反映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不满程度。
2.4 员工指标1) 员工满意度:反映员工对企业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的满意程度。
2) 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反映员工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
3) 员工流失率:反映企业员工留存情况和员工稳定性。
2.5 社会责任指标1) 社会公益活动参与度:反映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2) 环保指标:反映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实际行动。
三、总结企业效绩评价评议指标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的整体表现。
企业在制定和使用评价指标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目标进行调整,不断完善和优化评价指标体系,以实现对企业的科学管理和持续发展。
注:划分企业类型时其下限必须同时满足两条件,上限至少满足一个条件,农林牧渔业与其他未列明行业除外。
本规定适用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
准
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