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其实,女性常按三阴交穴有助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保证女人的魅力。三阴交穴对女人、对人体究竟有什么神奇作用呢?

1、保养子宫和卵巢

保养子宫和卵巢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的经气都同起于胞宫(子宫和卵巢)。其中,任脉主管人体全身之血,督脉主管人体全身之气,冲脉是所有经脉的主管。

每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每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左右,能保养子宫和卵巢。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女人只要气血畅通,就会面色红润白里透红,睡眠踏实,皮肤和肌肉不垮不松。

2、紧致脸部肌肉,防止胸部下垂

饮食无节制,喝酒无节制,伤了脾,脸部现在松弛得非常明显,老态骤然显现。如果想在40岁之后,还能对抗地球的引力,保证脸部和胸部不下垂。除了饮食要规律之外,还要经常在晚上9点左右,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健脾,因为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哦。

3、调月经,去斑,去皱,祛痘

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其中,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肝藏血,肾精生气血。女人只要气血足,那些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不来月经等统称为月经不调的疾病都会消失。

4、调治肌肤过敏、湿疹等

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把人体的水湿浊毒运化出去。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能把身体里面的湿气、浊气、毒素都给

排出去。皮肤之所以有过敏、湿疹以及荨麻疹等毛病,都是体内的湿气、浊气、毒素在捣乱。只要按揉三阴交,把这些讨厌的调皮鬼赶出去,不出一个半月,皮肤就能恢复光洁细腻,干净无暇了。

5、保持血压稳定

三阴交是一个智能调节穴位。当你血压过高或过低,每天中午11点—13点,心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坚持两三个月,能把血压调理至正常值。

另外,三阴交还能调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白带过多,子宫下垂,全身水肿,眼袋浮肿,小便不利,脚气,失眠等症。

保养秘诀

保持心情愉快,饮食清淡,适量运动,充足的睡眠,每天按揉三阴交。每条腿的三阴交至少按揉或用经络锤敲打10分钟以上。三阴交穴是个比较敏感的穴位,一般用手按摩能够很快感觉到。当身体有气血不通的情况时,按揉三阴交穴往往会感觉到疼痛,这时一定不要放弃,按揉的力度可小一点,时间稍稍延长,这样坚持一段时间,有打通经络,活跃气血的功效。

三焦不通老病缠身教你打通三焦的简单方法

三焦不通,老病缠身!教你打通三焦的简单方法三焦,是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属脏腑中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脏。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在五行属火,其阴阳属性为阳。三焦的解剖形态对三焦解剖形态的认识,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之争。即使是有形论者,对三焦实质的争论,至今尚无统一看法。但对三焦生理功能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致的。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惟三焦最大,无与匹配,故有“孤府”之称。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三焦关于三焦的形态,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可以进一步探讨,但是,这一问题对脏象学说本身来说并不是主要的。因为脏腑概念与解剖学的脏器概念不同,中医学将三焦单独列为一腑,并非仅仅是根据解剖,更重要的是根据生理病理现象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功能系统。总观三焦,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脏,按其部位来说,应划归中焦,但因它与肾关系密切,故将肝和肾一同划归下焦。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的总体。三焦的生理功能1.通行元气:元气(又名原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根源于

肾,由先天之精所化,赖后天之精以养,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通过三焦而输布到五脏六腑,充沛于全身,以激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所以说,三焦是元气运行的通道。气化运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三焦能够通行元气,元气为脏腑气化活动的动力。因此,三焦通行元气的功能,关系到整个人体的气化作用。故曰:“三焦者,人之三元气也,……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调内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中藏经》)。2、疏通水道:“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能“通调水道”(《医学三字经》),调控体内整个水液代谢过程,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体水液代谢是由多个脏腑参与,共同完成的一个复杂生理过程。其中,上焦之肺,为水之上源,以宣发肃降而通调水道;中焦之脾胃,运化并输布津液于肺;下焦之肾、膀胱,蒸腾气化,使水液上归于脾肺,再参与体内代谢,下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三焦为水液的生成敷布、升降出入的道路。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三焦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之为“三焦气化”。三焦通行水液的功能,实际上是对肺、脾、肾等脏腑参与水液代谢功能的总括。3.运行水谷:“三焦者,水谷之道”(《难经.三十一难》)。三焦具有运行水谷,

第二节___我们怎样学地理(地图三要素)练习题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地图三要素)练习题 ⒈地图上的比例尺及其三种表示方法;比较各图幅地图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大小及其与地图详略的关系;比例尺的有关计算。 ⒉地图上方向的三种确定方法及其实际应用;在地图上确定风向、河流的流向或其他两项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方向。 ⒊地图上的图例及常见图例的识别;地图上的注记及其标注方法;用图例和注记指导正确地读图。 一.选择题 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适应看地图的情况是() A、所有地图 B、不带经纬网、指向标的地图 C、带经纬网的地图 D、带指向标的地图 2、杭州位于西安的东南方,则西安位于杭州的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3.当你到一个城市旅游时,你选择那种地图较为合适()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城市地形图 D、城市旅游交通图 4.下列有关地图论叙不正确的是() A、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B、地图是对地理环境原封不动的缩小 C、地图三要素是指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D、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5.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绘制中国地图比山东省地图比例尺大,内容较为详细 B、绘制山东省地图是,同中国地图相比范围小了,比例尺大了 C、绘制泰安市地图时,图的内容较山东省地图更为简略 D、绘制泰安一中中学地图,比例尺最小,内容最详细 6.比例尺为1:30000000的“中国政区和交通图”上,量得山东与北京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 A、150千米 B、600千米 C、1500千米 D、6000千米 7. 地图是认识地理的重要工具,识别比例尺是基本技能之一,下列比例尺中,比例尺最 大的是() A.1:10 000 B.十万分之一 C.1:1000 D.1:1 000 000 8. 将数字式比例尺1:20000改写成文字式比例尺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千米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2千米

人体五脏六腑位置图详细介绍

人体五脏六腑位置图详细介绍 人体五脏六腑中何为脏何为腑呢? 脏包括肺、肝、心、脾、肾五脏. 腑包括大肠、胆、小肠、胃、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地五个腑,但是有六腑是怎 么回事呢?因为将人体地胸腔和腹腔分为下焦、中焦、上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b5E2R。 下面是一张人体五脏六腑位置图,从图中你可以清楚地看见各个器官地位置. 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卫护其外.是人体地生命主宰. 《内经》认为,心有三大主要生理功能: 其一,主血脉.即心推动血液运行和促使脉管跳动.若心跳停止,脉跳亦停,血液不流,人体各组织器官就“断炊”而死亡.p1Ean。 其二,主神明.“神明”指人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功能正常,就表现神志清晰、对外界反应灵敏;若心有病变,则出现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等“心神不宁”地症状.中医认为,血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地物质基础.临床上接受心脏移植地人,其性格、爱好、兴趣、爱憎都有倾向于授予脏器者倾向,足以说明心脏是人地主宰.DXDiT。 其三,开窍于舌.开窍,是指心脏与体表五官九窍地特定联系.透过舌质地淡红、淡白、紫暗,可知血地亏损和血中有热,此皆与心紧密相连.《灵枢.脉度》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能知五味矣.”RTCrp。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中医认为肺为国之宰相.肺有四大生理功能: 其一,主气司呼吸.全身气机(即气地升降出入运动)随着呼吸而动.肺也是人体吸入清气地场所;清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地重要物质.修炼瑜珈功法,除“调身”、“调心”外,更重要地是“调息”,只有配合腹式呼吸才能达到真正地功效.5PCzV。 其二,主宣发、肃降.“宣发”可呼出浊气,把脾胃吸收地水谷精华宣发至全身;“肃降”可吸入清气,把吸入地清气和脾转输来地水谷精华向下布散.jLBHr。 其三,通调水道.由于肺地宣肃作用,可将水津宣发至体表化为汗液排出体外,并通过呼吸,化山水汽,呼出体外,同时使水液肃降下行,化为尿液,这样使水液内外上下畅通而行,故中医治疗水肿病,往往采取治肺之法.xHAQX。 其四,朝百脉.即人体地“百脉”之血都聚会于肺.经过气体交换以后.又朝向百脉,而使血液正常运行.也就是说,肺朝百脉可辅助心脏维持正常地血液循环.LDAYt。 宰相之谓贴切至极. 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肋之内.中医认为肝为刚脏,性如将军. 肝有四大生理功能: 其一,主藏血,可储藏血液,调节血量,而防止出血和保持一定地循环血量.如人在发怒时,易出现咳血或吐血.这是因为怒使肝气疏泄太过而上逆,使肝藏血功能失职,

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 其实,女性常按三阴交穴有助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保证女人的魅力。三阴交穴对女人、对人体究竟有什么神奇作用呢? 1、保养子宫和卵巢 保养子宫和卵巢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的经气都同起于胞宫(子宫和卵巢)。其中,任脉主管人体全身之血,督脉主管人体全身之气,冲脉是所有经脉的主管。 每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每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左右,能保养子宫和卵巢。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女人只要气血畅通,就会面色红润白里透红,睡眠踏实,皮肤和肌肉不垮不松。 2、紧致脸部肌肉,防止胸部下垂

饮食无节制,喝酒无节制,伤了脾,脸部现在松弛得非常明显,老态骤然显现。如果想在40岁之后,还能对抗地球的引力,保证脸部和胸部不下垂。除了饮食要规律之外,还要经常在晚上9点左右,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健脾,因为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哦。 3、调月经,去斑,去皱,祛痘 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其中,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肝藏血,肾精生气血。女人只要气血足,那些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不来月经等统称为月经不调的疾病都会消失。 4、调治肌肤过敏、湿疹等 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把人体的水湿浊毒运化出去。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能把身体里面的湿气、浊气、毒素都给

排出去。皮肤之所以有过敏、湿疹以及荨麻疹等毛病,都是体内的湿气、浊气、毒素在捣乱。只要按揉三阴交,把这些讨厌的调皮鬼赶出去,不出一个半月,皮肤就能恢复光洁细腻,干净无暇了。 5、保持血压稳定 三阴交是一个智能调节穴位。当你血压过高或过低,每天中午11点—13点,心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坚持两三个月,能把血压调理至正常值。 另外,三阴交还能调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白带过多,子宫下垂,全身水肿,眼袋浮肿,小便不利,脚气,失眠等症。 保养秘诀

地图的三要素

《地图的三要素》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全书的入门部分。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生认识社会、生活于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必备工具之一。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平面图,初步掌握地图的三要素;熟悉地图上的一般定向法及比例尺的计算;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用地图的习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能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掌握地图上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必备条件之一,且学好这一知识点能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把方向的辨别作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之一。 关于比例尺,重点是计算。因为学生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做好这一点,将有助于其对后面综合探究中大小比例尺问题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的采用: 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合作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老师很希望能和你们成为好朋友。为了更多、更快地了解同学们,过几天,老师想到同学们家里走走,同学们欢迎吗?(学生肯定会说“欢迎!”) 可老师不知道同学们“家住哪里” 呀! 要不这样,你们给老师画一幅“学校──我家”的路线图,老师看着你们画的路线图不就能顺利地找到你们的家了吗? 同学们画平面图,挑选两幅同学的平面图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请一位同学结合自己画的平面图来介绍一下自己家的大致方位。 (总结、引导):怎样才能向别人清楚、准确地介绍自己家所在的位置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懂得地图的“语言”,用地图的语言说话。地图的语言有哪些呢? (二)重、难点的突破: 1、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首先提出问题: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吗?(学生能说出一些)地图上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告诉我们方向呢? 给出一幅校园平面图,思考:这幅平面图有没有告诉我们方向呢?(学生能够找到图上的指向标,教师总结得出指向标定向法)地图上除了指向标定向法外,还有其他表示方向的方法吗?(学生看有经纬网的地图)对于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展示地球仪图片,简单介绍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即可。)

-三焦不通,老病缠身!教你打通三焦的简单方法

三焦不通,老病缠身!教你打通三焦的简单方法 三焦,是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属脏腑中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脏。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在五行属火,其阴阳属性为阳。三焦的解剖形态对三焦解剖形态的认识,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之争。即使是有形论者,对三焦实质的争论,至今尚无统一看法。但对三焦生理功能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致的。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惟三焦最大,无与匹配,故有“孤府”之称。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三焦关于三焦的形态,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可以进一步探讨,但是,这一问题对脏象学说本身来说并不是主要的。因为脏腑概念与解剖学的脏器概念不同,中医学将三焦单独列为一腑,并非仅仅是根据解剖,更重要的是根据生理病理现象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功能系统。总观三焦,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脏,按其部位来说,应划归中焦,但因它与肾关系密切,故将肝和肾一同划归下焦。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的总体。三焦的生理功能1.通行元气:元气(又名原气)是人体最根本

的气,根源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赖后天之精以养,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通过三焦而输布到五脏六腑,充沛于全身,以激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所以说,三焦是元气运行的通道。气化运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三焦能够通行元气,元气为脏腑气化活动的动力。因此,三焦通行元气的功能,关系到整个人体的气化作用。故曰:“三焦者,人之三元气也,……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调内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中藏经》)。2、疏通水道:“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能“通调水道”(《医学三字经》),调控体内整个水液代谢过程,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体水液代谢是由多个脏腑参与,共同完成的一个复杂生理过程。其中,上焦之肺,为水之上源,以宣发肃降而通调水道;中焦之脾胃,运化并输布津液于肺;下焦之肾、膀胱,蒸腾气化,使水液上归于脾肺,再参与体内代谢,下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三焦为水液的生成敷布、升降出入的道路。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三焦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之为“三焦气化”。三焦通行水液的功能,实际上是对肺、脾、肾等脏腑参与水液代谢功能的总括。3.运行水谷:“三焦者,水谷之道”(《难经.三十一难》)。三焦具有运行水谷,协助输布精微,排泄废物的作用。其中,

(完整版)地图三要素练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地图三要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赤道的长度应该是下列中的() A、20厘米 B、40厘米 C、80厘米 D、10厘米 2、实际距离为1200千米,图上距离为2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A、1:6000000 B、1:600000 C、1:12000000 D、1:12000 3、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A、1:10000000 B、1:1000000 C、1:100000 D、1:10000 读图,完成4~5题。 4.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比例尺甲大于乙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5.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 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6、某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8000000,若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一半,缩小后的地图比例尺是() A、1:4000000 B、1:16000000 C、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距20米 D、1:24000000 7.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沈阳到西安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5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A.1:30000000 B.1:3000000 C.1:300000 D.1:30000 8.下列四幅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②④①③ B. 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 D. ③①④② 9、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10.比例尺为1:1000 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为3.5厘米,该地的实地距离为()A. 350千米B. 35千米 C.3500千米D. 3500000千米 11.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地图,你认为下列对地图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A.旅游时带好旅游交通图 B.查找山脉时用地形图 C.网上查找公交线路用电子地图 D.绘制学校地图采用小比例尺 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16题. 12.图中比例尺的类型是() A.线段式B.文字式C.数字式D.表格式 13.图中山峰有() A. 1座B. 2座C. 3座D. 4座 14.甲地的海拔是()

阴阳图五脏六腑位置图

阴阳图五脏六腑位置图 阳(清)升火↓南夏热 中气↑木土→ 金↓东中西春温土秋凉 阴(浊)降水↙北冬寒 火(升炎) 心(火) 木(发散) 土(濡湿) 金(收敛) ↑肝(木)←脾(己土) 胃(戊土)→肺(金)↓水(降润) [血/营] 肾(水) [气/卫] 心(丁火) 小肠(丙火) 神(心) 胆(甲木) 肝(乙木) 脾(己土) 胃(戊土) 肺(辛金) 大肠(庚金) 魂(肝) 魄(肺) 肾(癸水) 膀胱(壬水) 精(肾) 五脏/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五体:筋、脉、肉、皮、骨 五华:爪、色、唇、毛、发 五官/窍:目、舌、口、鼻、耳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色(肝):青、赤、黄、白、黑 五臭(心):臊、焦、香、腥、腐 五味(脾):酸、苦、甘、辛、咸 五声(肺):呼、笑/言、歌、哭、呻 五液(肾):泣/泪、汗、涎、涕、唾 五气:风、热、湿、燥、寒 五志:怒、喜、思/忧、悲、恐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音:角、徵、宫、商、羽

原文地址:转-五脏六腑位置图作者:随新所遇 五脏六腑位置图

黄元御气机升降图 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

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肾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的基本要素》 一、教材分析: 《地图》是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这一节内容分为二课时,第一课时是地图的基本的要素,第二课时是地形图的判读。地图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传递工具,在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广泛的用途。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科学素质。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又为下面学习等高线地形图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 ②学会运用比例尺计算,以及在地图上辩认方向。 过程与主法目标: 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地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应用地图中的基本要素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地图三要素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故确定比例尺的运用和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中辨别方向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和学法: 本节课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方法为主,最终达到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教具准备:各式地图(学生每人自带)、直尺、米尺、地球仪。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或“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各城,浑身绚丽多彩”,学生猜地球仪或地图。 再设问:假如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旅游,在没有导游的情况下,为了不迷路,你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比较地球仪和地图的优缺点。 这样引入新课的目的是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2、新课教学 关于图例和注记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认识图例。我设置了一个小组竞赛的活动,我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常见的图例,然后我用课件展示一些图例让学生说出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记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关于地图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 创设情境:播放视频《“桑美”台风的威力》,观察“桑美”的台风路径图。 思考:(1)、台风现在位于福建的哪个方向?

肝经胃经脾经重要穴位图及说明

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几个穴位的位置与功能肝经的穴位比较少,就14个,有很多还根本不好找。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没必要用那么多,一般能使用其中四五个,就对身体非常有好处了。肝经一般不太容易找准确,这里有一个很好办法,就是做个劈叉动作,用个手指去摸大腿根,有一根硬筋,顺着硬筋往下走就是肝经了。肝经上的穴位,有的可以一带而过,了解一下名称即可,有的则需要每天反反复复地揣摩、深思。因为,有的穴位会像您最亲的人一样,不离不弃地伴随您一生。 穴位中称:大敦穴(井木穴)治崩漏、月经过多等出血症:艾灸大敦穴“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 中医讲肝藏血,所以肝经上的大敦穴能治疗出血症,且主要是下焦出血,像崩漏、月经过多等。处理大敦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是艾灸。 穴位位置:在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一分。 主治疾病:大敦是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1。古代的医家一致认为此穴是治疗疝气的特效穴位。《玉龙歌》“七般疝气取大敦。”《胜玉歌》“炙罢大敦除疝气。” 2。疏肝理气的作用最强,善治因气郁不舒引起的妇科诸症,如闭经、痛经、崩漏,更年期综合症。 3。同时也是治疗男子阳痿、尿频、尿失禁的要穴,用指甲轻掐此穴还有通便之效 4。此穴还是治疗肝脏慢性病必不可少的治疗和保健要穴 最佳方法:此穴用艾炙效果最好

穴位名称:行间穴(荥火穴) 出现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心火旺的症状:揉行间穴。 穴位位置:在脚的大拇趾和第二趾根部之间的中央起,稍靠近大指趾侧之处,在脚的表面交接处上就是行间穴。 主治疾病:“荥主身热”,行间属火,行间是散心火的,为肝经的子穴,最善治头面之火,如目赤肿痛、面热鼻血等,眼睛胀痛掐此穴尤为显效。《类经·图翼》“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木气自下。” 还治心里烦热,燥咳失眠。 因肝经环绕阴器,行间还善治生殖器的热症,如阴囊温疹、小便热痛、阴部瘙痒等。 对痛风引起的膝踝肿痛,点掐行间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使用体会:施压,会强痛。肝硬化、脂肪肝和酒精肝则用香烟或艾柱每天炙20次。 穴位名称:太冲穴(俞木穴) 排毒:揉太冲穴 穴位位置:在行间上二寸,第一二趾骨结合部的凹陷中。 独特功能:肝为人体异常重要的器官,而太冲官尤如保肝护肝的将军,时时保护着我们的身体,而且是有求必应。---当我们感到头晕脑胀(如高血压),太冲穴会让我们神清气爽;当我们感到有气无力时(心脏供血不足),太冲穴会给我们补充气血;当我们心慌意乱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志定神安;当我们怒气冲天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心平气和。它不怒而威,能量无穷。 主治疾病: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 治疗失眠的最佳穴位。 也是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位。 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

((完整版))地图三要素练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指示 方向 经纬线定向法:纬线指示 方向,经线指示 方向 1、比例尺的含义 (注意单位的统一,1千米 = 厘米)2、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来表示: 数字式:如1:10 000 000 或是1/10 000 000 线段式:0 100 200 300 400千米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3、比例尺大小比较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 。4、比例尺大小、图幅大小与内容详略、实际范围之间的关系(1)若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 ,内容越 ;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 ,内容越 。 规律: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区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图例:符号;注记:文字说明 【小试牛刀】 1.在1∶10 000 000的中国政区图上,测量长江的长度为63厘米,那么长江的长度( ) A .63 000千米 B .630千米 C .630 000千米 D .6 300千米 2、在比例尺为1∶200000的地图上,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是( )A .20千米 B .0.2千米 C .200千米 D .2千米 3、下列四幅地图的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1/100000 B .l∶10000000 C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D . 4、在表示某一地区的四幅地图中,当图幅大小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A .1∶5 000 000 B .1/500 000 C .1/50 000 D .1∶50 000 000 5、读图,回答问题。 (1)若图中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城区面积最大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若图中四幅地图,表示同一个城市,则图中内容最详细的应该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 ) A .菏泽市地图 B .山东省地图 C .中国地图 D .世界地图 7、绘制一幅学校平面图,下列比例尺中最适宜的是( ) 3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20千米 8、 菏泽到曹县的实地距离约为45千米,在某张地图上两城市的图上距离是0.45厘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 A .1:100 000 B .1:10 000 000 C .1:1 000 000 D .1:10 000 9、图l 为四幅区域示意图,按比例尺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

老中医:一个小动作,疏通三焦,调和阴阳

春分平分了昼夜,是一年里最“中正”的节气,也是一个平衡的开始。这一天,阴阳各半,天地万物处于阴阳相对平衡状态,人也理应借助大自然这股平和的气机,好好地调养起来。 《素问·至真要大论》讲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人体本身也应该处于一个阴阳平衡的状态,若是哪一方多了,或是少了,都会导致人生病。 好比如我们受了寒邪,或是喝多了冷饮,伤了阳,人就容易四肢冰凉、拉肚子; 若是受了燥邪,或是运动过猛,大汗淋漓,耗损身体津液,伤了阴,人就容易觉得口干舌燥、烦热、出虚汗。这就是阴阳不协调导致的一些小毛病。 所以寻求身体的阴阳平和,阴平阳秘,也是春分养生的重要一课。那么如何调和阴阳呢? 时珍曰∶“上焦主纳,中焦腐化,下焦主出。三焦通利,阴阳调和,升降周流,则脏腑畅达。” 三焦贯通人体上下,心和肺位于上焦,敷布气血,灌溉全身脏腑组织;而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下焦肾,大小肠,膀胱则藏精纳气,传导糟粕。 形象的说,三焦就是在人体躯干上走的双向八车道。

三焦上有一个地方不通,浊恶的阴气不降,清纯的阳气不升,则阴阳混乱。三焦通利,升降和周流自如,则阴阳调和,脏腑畅达,气血充足。 所以疏通三焦,也可以帮助我们平衡身体阴阳,调气血、养内脏。这里推荐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小动作,出自八段锦中的一个动作,叫做“两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要领: ①左脚开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微微下蹲,呼几次,使身心平顺; ②两臂自然松垂身侧,两掌心向上捧于腹前。两手手指相叉,双腿伸直,两掌上托于胸前,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然后手掌停一停,目视前方; ③膝关节微屈,两臂下落,两掌心向上捧于腹前。如此反复多遍。通过往上提拉胸腹、拔伸腰背,系挂于脊柱和三焦上的五脏六腑都被提拉起来了,有助于通利三焦; 还能通过对脊柱的对拉拔伸,激活背部督脉及两旁膀胱经,助身体阳气生发。 闲来无事的时候做一做,或是当作晨练,把三焦疏通,清清爽爽地迎接春天的下半曲。

人教版高中地理总复习地图的三要素知识讲解

高考总复习 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 : :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复习建议 掌握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及其应用; 掌握比例尺的计算、缩放及其应用; 了解常用图例、注记 知识清单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或注记。 2.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方法:一般情况下,面对地图上北下南、________;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向________方,与之相反的是________方;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确定。 3.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________、文字式和线段式。 4.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________,表示的范围愈大,内容愈粗略;比例尺的分母愈小,比例尺愈________,表示的范围愈小,内容愈详细。 参考答案 2.左西右东、北、南、东西 3.数字式 4.小、大。 考点聚焦 地图上的比例尺 比例尺的概念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 比例尺= 注意: ①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而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 ②比例尺的本身是没有单位的,但数字式比例尺中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均以厘米为单位,直线式比例尺的实地距离一般以千米为单位; ③学会应用比例尺的变形公式。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 高考总复习 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00:18:57——00:25:22■ 【典型例题】 (2015年 河南·新野三高·月考)在某幅地图上,60°N 上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两地的时差为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为 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米 B. 1∶15000000 C. 1/30000000 D. 0 400千米 800千米

第二讲 地图三要素及地形图(答案)

第二讲 地图 地图是按照一定数学法则,用规定的图式符号和颜色,把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有选择地缩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如中国政区图、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等。 一、地图的三要素 (一)比例尺 1.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示形式: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例1:在一张地图上,60°N 纬线上有两地,其图上距离为11.1cm ,经度相差30°。则此图的比例尺是 A 、1:15000000 B 、1:1000000 C 、1:30000000 D 、1:1500000 3 例2:A 乙图上一厘米代表的水平距离是甲图的2倍B 乙图表示的范围比甲图广,内容比甲图详细 C 甲图表示的范围比乙图广,内容比乙图详细 D 甲图表示的范围比乙图小,内容比乙图粗略 4、比例尺的放大与缩小 ①比例尺放大: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或原比例尺×( 1+放大倍数)。 例如:将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 比例尺变大。 ②比例尺缩小: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或原比例尺×(1-缩小倍数) 例如:将1/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1/160000, 比例尺缩小。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例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例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2,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4 注意:比例尺缩放只是对距离的缩放,而不是对图的缩放。 地图图幅放大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倍数的平方。 例3: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新图比例尺为1:2000 B 、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 、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 、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5.比例尺大小的选定 (1)给自己家绘制一张新居布置平面图选用:选用大比例尺 (2)在一张边长为104cm 的白纸上绘制中国政区图,边上各留2cm 的边框,问下列比例尺中最合适的是: A .1:5000000 B .1:5700000 C .1:6000000 D .1:5300000

五胀六腑功能图

五脏六腑的功能 五脏:心、肺、脾、肝、肾心包 六腑: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 心脏的功能:心脏位于人体胸腔中间偏左的部位。通过不停地跳动,把血液输送到全身,供给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肝脏的功能包括: 第一,解毒功能。有毒物质(包括药物)绝大部分在肝脏里变得无毒或者低毒。 第二,代谢功能。其中包括了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能量代谢。 第三,分泌胆汁。肝细胞生成胆汁,由肝内和肝外胆管排泌并储存在胆囊,进食时胆囊会自动收缩,通过胆囊管和胆总管把胆汁排泄到小肠,以帮助食物消化吸收。 第四,造血、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新生儿的肝脏有造血功能,长大后不再造血,但由于血液通过两根血管(门静脉和肝动脉)流入肝脏,同时经过另一根血管(肝静脉)流出肝脏,因此肝脏的血容量很大,肝脏的血容量相应地也很大 第五,免疫防御功能。 脾的主要功能是 1 主运化(运化食物,运化水液). 2 主统血,统摄血液在脉管内运行,防止溢出脉外.大肠的功能: 大肠长约1.5m,在空、回肠的周围形成一个方框。根据大肠的位置的特点,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部分。

(1)盲肠为大肠起始的膨大盲端,长约6~8cm,(2)阑尾形如蚯蚓,又称蚓突,一般长约7~9cm (1)升结肠长约15cm,是盲肠向上延续部分,自右髂窝沿腹后壁的右侧上升,至肝下方向左弯形成结肠右曲,移行于横结肠。升结肠后面借结缔组织附贴于腹后壁,故活动性较小。 (2)横结肠长约50cm,起自结肠右曲,向左横行至脾处再向下弯成结肠左曲,移行于降结肠。横结肠全部被腹膜包被,并借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后壁,其中部下垂,活动性较大。 (3)降结肠长约20cm,从结肠左曲开始,沿腹后壁的左侧下降,至左髂嵴处移行于乙状结肠。降结肠后面借结缔组织附贴于腹后壁,所以活动性也小。 (4)乙状结肠长约40-45cm,平左髂嵴处接续降结肠,呈“乙”字形弯曲,至第3骶椎前面移行为于直肠。 直肠 : (1)直肠的位置及毗邻直肠为大肠的未段,长约15-16cm,位于小骨盆内 (2)直肠的形态直肠在盆膈以上的部分称为直肠盆部,盆部的下段肠腔膨大,称为直肠壶腹。 (3)直肠的构造直肠壶腹内面的粘膜,形成2~3条半月状的直肠横襞,其中位于前右侧壁的一条,大而恒定,距肛门约7cm,相当于腹膜返折的水平。 大肠的运动形式:

地图三要素教案

初二地理专题复习三 地图第一部分(地图三要素) 一、中考目标要求: 1、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2、知道比例尺大小及其意义 3、知道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能在地图上判断方向 4、能根据常用比例,正确识别地理事物并会两算其距离 二、基础知识回顾: 1、(1)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人,身着白色长袍,头戴头巾,主要是因为那里气候炎热干燥。头巾和长袍能挡住风沙对身体的袭击,宽松的白色长袍能反射阳光,又能很好的透气。 (2)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导游图等。(根据需要选择地图) 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考点一: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1、一般地图: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方向。 2、有指向标的地图:箭头指向______。(平移、延长、旋转) 3、有经纬网的地图: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方向。南极点周围都是正方,北极点周围都是正方。)

(注意:有经纬网的地图要充公根据经纬线定向,一定要沿着经线和纬线做出指向标,再定向。在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属于_______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属于______时针方向。)(野外定向的方法有哪些?P8) 考点二:比例尺 1、比例尺概念、公式:比例尺= 。 已知图上距离为5厘米,实际距离为200千米,则比例尺为。 已知图上距离为4厘米,比例尺为1:10000000,则实际距离为。 已知实际距离为100千米,比例尺为1:5000000,则图上距离为。 (注意:实际距离单位是千米,由厘米换成千米,小数点前移5位;图上距离单位是厘米,由千米换成厘米,小数点后移5位。即1千米=100000厘米)。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_________式;________式;________式。(可互化) 3、比例尺大小比较(一般统一化为数字式): 比例尺用分数表示,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分母愈小,比例尺愈。

肝经,脾经,肾经,胃经上的几个重要穴位的位置与功能

肝经的穴位比较少,就14个,有很多还根本不好找。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没必要用那么多,一般能使用其中四五个,就对身体非常有好处了。肝经一般不太容易找准确,这里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做个劈叉动作,用个手指去摸大腿根,有一根硬筋,顺着硬筋往下走就是肝经了。肝经上的穴位,有的可以一带而过,了解一下名称即可,有的则需要每天反反复复地揣摩、深思。因为,有的穴位会像您最亲的人一样,不离不弃地伴随您一生。 穴位中称:大敦(井木穴) 治崩漏、月经过多等出血症:艾灸大敦穴 “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 中医讲肝藏血,所以肝经上的大敦穴能治疗出血症,且主要是下焦出血,像崩漏、月经过多等。处理大敦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是艾灸。 穴位位置:在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一分。 主治疾病:大敦是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古代的医家一致认为此穴是治疗疝气的特效穴位。《玉龙歌》“七般疝气取大敦。”《胜玉歌》“炙罢大敦除疝气。” 疏肝理气的作用最强,善治因气郁不舒引起的妇科诸症,如闭经、痛经、崩漏,更年期综合症。 同时也是治疗男子阳痿、尿频、尿失禁的要穴 用指甲轻掐此穴还有通便之效 同时,此穴还是治疗肝脏慢性病必不可少的治疗和保健要穴 最佳方法:此穴用艾炙效果最好

穴位名称:行间(荥火穴) 出现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心火旺的症状:揉行间穴。 穴位位置:在脚的大拇趾和第二趾根部之间的中央起,稍靠近大指趾侧之处,在脚的表面交接处上就是行间穴。 主治疾病:“荥主身热”,行间属火,行间是散心火的,为肝经的子穴,最善治头面之火,如目赤肿痛、面热鼻血等,眼睛胀痛掐此穴尤为显效。《类经·图翼》“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木气自下。” 还治心里烦热,燥咳失眠。 因肝经环绕阴器,行间还善治生殖器的热症,如阴囊温疹、小便热痛、阴部瘙痒等。 对痛风引起的膝踝肿痛,点掐行间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使用体会:施压,会强痛。肝硬化、脂肪肝和酒精肝则用香烟或艾柱每天炙20次。 穴位名称:太冲(俞木穴) 排毒:揉太冲穴 穴位位置:在行间上二寸,第一二趾骨结合部的凹陷中。 独特功能:肝为人体异常重要的器官,而太冲官尤如保肝护肝的将军,时时保护着我们的身体,而且是有求必应。当我们感到头晕脑胀(如高血压),太冲穴会让我们神清气爽;当我们感到有气无力时(心脏供血不足),太冲穴会给我们补充气血;当我们心慌意乱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志定神安;当我们怒气冲天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心平气和。它不怒而威,能量无穷。 主治疾病: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

高考总复习: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 知识讲解

高考总复习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 编稿:王艳欣审稿:李永华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复习建议 掌握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及其应用; 掌握比例尺的计算、缩放及其应用; 了解常用图例、注记 知识清单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或注记。 2.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方法:一般情况下,面对地图上北下南、________;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向________方,与之相反的是________方;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确定。 3.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________、文字式和线段式。 4.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________,表示的范围愈大,内容愈粗略;比例尺的分母愈小,比例尺愈________,表示的范围愈小,内容愈详细。 参考答案 2.左西右东、北、南、东西 3.数字式 4.小、大。 考点聚焦 地图上的比例尺 比例尺的概念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 比例尺= 注意: ①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而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 ②比例尺的本身是没有单位的,但数字式比例尺中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均以厘米为单位,直线式比例尺的实地距离一般以千米为单位; ③学会应用比例尺的变形公式。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高清课堂高考总复习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00:18:57——00:25:22■ 【典型例题】 在一幅地图上,北纬60°纬线上甲乙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A.1:15000000 B.1:1000000 C.1:30000000 D.1:1500000 解析:在本题中,图上距离已经给出,主要是要求出实际距离。要求出实际距离就必须知道三个知识点:一是地方时相差一小时经度相差15°,二是纬线圈长度的变化规律:纬线圈的长度与纬度的余弦成正比。三是赤道上经度相差1对应的弧长是111千米。根据地方时相差4小时可以求出两地的经度差是15°/小时×4小时=60°。根据知识点二和三求出60°N纬线上1°对应的弧长是111/2千米。然后算出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11/2千米×6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