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三要素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地图三要素是什么地图都有哪些功能地图的三个要素是比例、方向、图例和注释。
地图具有认知、模拟、加载和传输的功能。
地图的三要素1.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2.方向怎么在地图上辨别方向(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法:箭头通常指北(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3.图例和注记图例表明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说明地理事物的数字和文字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按一定的比例运用线条、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状况的图形。
随着科技的进步,地图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将地图看成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形象、符号模型”,地图是“空间信息的载体”、“空间信息的传递通道”等。
地图的功能(1)认识功能:①可以组成整体、全局的概念,也就是确立地理信息明确的空间位置。
②获得物体所具有的定性及定量特征。
③建立地物与地物或现象与现象间的空间关系。
④易于建立正确的空间图像。
(2)模拟功能:形象模型是运用思维能力对客观存在的简化和概括。
符号模型是运用符号和图形对客观存在进行简化和抽象的过程。
(3)载负功能直接信息是地图上表示的地理信息,如道路、河网、居民区等,直接用图形符号表示。
间接信息是通过分析和解释获得的关于现象或事物规律的信息。
(4)传递功能地图在传递信息时,在传递方式上是分等级的、平行的,甚至是空间的。
它比线性传输方式具有更宽的传输通道和更高的传输效率。
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知识讲解)考纲解读考点提示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复习建议把握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及其应用;把握比例尺的运算、缩放及其应用;了解常用图例、注记知识清单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或注记。
2.地图上方向的判定方法:一样情形下,面对地图上北下南、______ __;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向________方,与之相反的是_______ _方;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依照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确定。
3.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________、文字式和线段式。
4.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________,表示的范畴愈大,内容愈粗略;比例尺的分母愈小,比例尺愈________,表示的范畴愈小,内容愈详细。
参考答案2.左西右东、北、南、东西3.数字式4.小、大。
考点聚焦地图上的比例尺比例尺的概念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注意:①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而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②比例尺的本身是没有单位的,但数字式比例尺中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均以厘米为单位,直线式比例尺的实地距离一样以千米为单位;③学会应用比例尺的变形公式。
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典型例题】在某幅地图上,60°N上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两地的时差为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为()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米B. 1∶15000000C. 1/300000000400千米800千米D.解析:在本题中,图上距离差不多给出,要紧是要求出实际距离。
要求出实际距离就必须明白三个知识点:一是地点时相差一小时经度相差15°,二是纬线圈长度的变化规律:纬线圈的长度与纬度的余弦成正比。
三是赤道上经度相差1对应的弧长是111千米。
由两地相差两个小时可知两地经度相差30度,在北纬60度的纬线上经度相差30度,相当于赤道上对应的15个经度度的间隔,因此实际距离为15×111千米,两地图上距离为11.1厘米,则比例尺为11.1/15×11100000,故选B。
地图三要素有哪些?有关地图的作用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需要持续坚持,才能受益良多,想要了解地图三要素有哪些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地图三要素有哪些?有关地图的作用”,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地图三要素有哪些?构成地图的基本内容,叫做地图要素。
它包括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整饰要素(亦称辅助要素),所以又通称地图“三要素”。
(1)数学要素,指构成地图的数学基础。
例如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坐标网、高程系、地图分幅等。
这些内容是决定地图图幅范围、位置,以及控制其它内容的基础。
它保证地图的精确性,作为在图上量取点位、高程、长度、面积的可靠依据,在大范围内保证多幅图的拼接使用。
数学要素,对军事和经济建设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2)地理要素,是指地图上表示的具有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因此,又可分为自然要素(如水文、地貌、土质、植被)和社会经济要素(如居民地、交通线、行政境界等)。
(3)整饰要素,主要指便于读图和用图的某些内容。
例如:图名、图号、图例和地图资料说明,以及图内各种文字、数字注记等。
地图的作用地图具有以多种方式表达现实世界的独特功能。
地图可以识别在某一位置上有什么东西。
在地图上,指向图上任何位置,都能够知道这个地方或对象的名字以及其它相关的属性信息。
地图可以标明你所处的位置。
如果你的地图可以实时地输入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数据,你就能看到你在哪里、以多快的速度在旅行并且你的旅途目的地在何方。
地图可以让你识别用其它方式不能体现的空间分布、关系和趋势。
人口统计学家通过比较过去编制的城区地图和现在的城区地图,可以支持公共决策。
流行病学家通过把罕见疾病爆发地点与周围环境因素相关联便可以找出可能的病因。
地图可以将不同来源的数据集成到同一地理参考坐标系中。
《地图的三要素》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全书的入门部分。
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生认识社会、生活于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必备工具之一。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平面图,初步掌握地图的三要素;熟悉地图上的一般定向法及比例尺的计算;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用地图的习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能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掌握地图上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必备条件之一,且学好这一知识点能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把方向的辨别作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之一。
关于比例尺,重点是计算。
因为学生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做好这一点,将有助于其对后面综合探究中大小比例尺问题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的采用:
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合作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老师很希望能和你们成为好朋友。
为了更多、更快地了解同学们,过几天,老师想到同学们家里走走,同学们欢迎吗?(学生肯定会说“欢迎!”)
可老师不知道同学们“家住哪里” 呀!
要不这样,你们给老师画一幅“学校──我家”的路线图,老师看着你们画的路线图不就能顺利地找到你们的家了吗?
同学们画平面图,挑选两幅同学的平面图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请一位同学结合自己画的平面图来介绍一下自己家的大致方位。
(总结、引导):怎样才能向别人清楚、准确地介绍自己家所在的位置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懂得地图的“语言”,用地图的语言说话。
地图的语言有哪些呢?
(二)重、难点的突破:
1、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首先提出问题: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吗?(学生能说出一些)地图上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告诉我们方向呢?
给出一幅校园平面图,思考:这幅平面图有没有告诉我们方向呢?(学生能够找到图上的指向标,教师总结得出指向标定向法)地图上除了指向标定向法外,还有其他表示方向的方法吗?(学生看有经纬网的地图)对于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展示地球仪图片,简单介绍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即可。
)
展示一幅地图,提出问题:如果地图上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我们怎么来确定方向呢?(学生很快找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一般定向法。
)
『活动』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一般定向法,可以设计一个游戏——“我来辨方向”。
要求:八个学生分别站在八个方位上,下面的同学快速喊出一个方位,站在这个方位上的同学迅速举手。
看谁做的又快又准。
(增强趣味性,帮助学生迅速识记所学知识,并能快速达到运用的目的)
2、比例尺:
『活动』用尺子量出某图中两地的直线距离,并计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学生计算完毕后,顺便引出比例尺的表示方法:线段式、文字式和数字式。
(对于三种表示方法的换算,可以课堂演练,对后面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有帮助。
)
【比较活动】展示出三幅图幅大小相当,比例尺完全不同的地图。
(1)比较这三幅图,哪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
(2)哪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
(3)再比较这三幅地图的比例尺的大小?
(4)由此,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得出结论: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地图比例尺大,要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反之,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大,内容就简略。
3、图例和注记:
引入:大家知道,地图上的地面景物是用不同符号表示的,除了符号还有一些文字和数字注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因此,要利用好地图,必须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注记。
【学生活动】(1)阅读常用的图例,自己想办法,如何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
(2)动手画一画一些常用图例;
(3)分类观察比较,它们有什么区别?
(4)将一些常用的图例画在硬纸板上,出示,学生抢答并由其他学生评价。
〖总结〗读懂地图的方法和步骤:先阅读地图的名称,了解比例尺的大小,确定地图上的方向,再根据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要的信息。
【反思】
在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句醒目的名言: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它充分说明了动手、动脑的价值。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开手脚,组织学生课堂活动讨论、自己小结,教师在整堂课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