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三要素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地图三要素是什么地图都有哪些功能地图的三个要素是比例、方向、图例和注释。
地图具有认知、模拟、加载和传输的功能。
地图的三要素1.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2.方向怎么在地图上辨别方向(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法:箭头通常指北(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3.图例和注记图例表明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说明地理事物的数字和文字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按一定的比例运用线条、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状况的图形。
随着科技的进步,地图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将地图看成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形象、符号模型”,地图是“空间信息的载体”、“空间信息的传递通道”等。
地图的功能(1)认识功能:①可以组成整体、全局的概念,也就是确立地理信息明确的空间位置。
②获得物体所具有的定性及定量特征。
③建立地物与地物或现象与现象间的空间关系。
④易于建立正确的空间图像。
(2)模拟功能:形象模型是运用思维能力对客观存在的简化和概括。
符号模型是运用符号和图形对客观存在进行简化和抽象的过程。
(3)载负功能直接信息是地图上表示的地理信息,如道路、河网、居民区等,直接用图形符号表示。
间接信息是通过分析和解释获得的关于现象或事物规律的信息。
(4)传递功能地图在传递信息时,在传递方式上是分等级的、平行的,甚至是空间的。
它比线性传输方式具有更宽的传输通道和更高的传输效率。
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知识讲解)考纲解读考点提示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复习建议把握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及其应用;把握比例尺的运算、缩放及其应用;了解常用图例、注记知识清单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或注记。
2.地图上方向的判定方法:一样情形下,面对地图上北下南、______ __;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向________方,与之相反的是_______ _方;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依照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确定。
3.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________、文字式和线段式。
4.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________,表示的范畴愈大,内容愈粗略;比例尺的分母愈小,比例尺愈________,表示的范畴愈小,内容愈详细。
参考答案2.左西右东、北、南、东西3.数字式4.小、大。
考点聚焦地图上的比例尺比例尺的概念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注意:①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而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②比例尺的本身是没有单位的,但数字式比例尺中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均以厘米为单位,直线式比例尺的实地距离一样以千米为单位;③学会应用比例尺的变形公式。
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典型例题】在某幅地图上,60°N上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两地的时差为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为()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米B. 1∶15000000C. 1/300000000400千米800千米D.解析:在本题中,图上距离差不多给出,要紧是要求出实际距离。
要求出实际距离就必须明白三个知识点:一是地点时相差一小时经度相差15°,二是纬线圈长度的变化规律:纬线圈的长度与纬度的余弦成正比。
三是赤道上经度相差1对应的弧长是111千米。
由两地相差两个小时可知两地经度相差30度,在北纬60度的纬线上经度相差30度,相当于赤道上对应的15个经度度的间隔,因此实际距离为15×111千米,两地图上距离为11.1厘米,则比例尺为11.1/15×11100000,故选B。
地图三要素有哪些?有关地图的作用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需要持续坚持,才能受益良多,想要了解地图三要素有哪些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地图三要素有哪些?有关地图的作用”,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地图三要素有哪些?构成地图的基本内容,叫做地图要素。
它包括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整饰要素(亦称辅助要素),所以又通称地图“三要素”。
(1)数学要素,指构成地图的数学基础。
例如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坐标网、高程系、地图分幅等。
这些内容是决定地图图幅范围、位置,以及控制其它内容的基础。
它保证地图的精确性,作为在图上量取点位、高程、长度、面积的可靠依据,在大范围内保证多幅图的拼接使用。
数学要素,对军事和经济建设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2)地理要素,是指地图上表示的具有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因此,又可分为自然要素(如水文、地貌、土质、植被)和社会经济要素(如居民地、交通线、行政境界等)。
(3)整饰要素,主要指便于读图和用图的某些内容。
例如:图名、图号、图例和地图资料说明,以及图内各种文字、数字注记等。
地图的作用地图具有以多种方式表达现实世界的独特功能。
地图可以识别在某一位置上有什么东西。
在地图上,指向图上任何位置,都能够知道这个地方或对象的名字以及其它相关的属性信息。
地图可以标明你所处的位置。
如果你的地图可以实时地输入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数据,你就能看到你在哪里、以多快的速度在旅行并且你的旅途目的地在何方。
地图可以让你识别用其它方式不能体现的空间分布、关系和趋势。
人口统计学家通过比较过去编制的城区地图和现在的城区地图,可以支持公共决策。
流行病学家通过把罕见疾病爆发地点与周围环境因素相关联便可以找出可能的病因。
地图可以将不同来源的数据集成到同一地理参考坐标系中。
三、地图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也叫缩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2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2.方向: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图例和注记二、地图的种类一等值线图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以等高线图为例;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基本概念a.海拔高度也即绝对高对: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b.相对高度:两个任意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是一个相对概念;c.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等高线除陡崖外都不能交叉;d.等高距:地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同一幅地图中,等高距都相同;2地形类型及其等高线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的地形;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3等高线与坡度之间的关系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读华北基地地形图图1,据图判断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A.①<③B.①<②C.①>②D.③=④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4常见地形等高线的形状特征a.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b.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注意: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示坡线通常绘在沿山脊及山谷线的方向上,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通过识坡线区别山地和盆地;c.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d.山谷和山脊:等高线弯曲时,凸高为谷,凸低为脊e. 陡崖: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的地方;陡崖相对高度计算方法:n-1d ≤ΔH<n+1dn 表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 表示等高距例:如图所示 崖顶的海拔:250 ≤ H < 300崖底的海拔: 100 < H ≤ 150陡崖的相对高度: 100 ≤ H < 2002、地形剖面图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1地形剖面图的画法步骤简介2地形剖面图判读方法: a.识别地形剖面图的水平、垂直比例大小; A.确定水平和垂直比例尺B.确定基线高程C.作基线的平行线D.量出交点的距离并标出并做基线垂线;b.根据题目条件和图像形态或区域位置信息,判断经纬度位置;c.与相关的分布图、特征示意图的知识进行联系,分析作答;例如:读沿我国北回归线所作的剖面图,回答1下列对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区的水能、铁矿及太阳能资源丰富B.a、b两处是我国重要的油菜、天然橡胶、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C.c所在的山脉蕴藏丰富的金、铜等金属矿D.b 处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最集中的地区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修建的穿过该剖面的铁路线是①焦柳线②南昆线③京九线④京广线A.③B.①③C.②④D.②③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水电站建设大坝:选址在峡谷处;水库:选址在盆地处;关键点:大坝建设后,应和有关等高线形成闭合的区域作为库区范围;1、下图中干流的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2、河流上流段四大支流画法错误的是:;理由是 ;3、该地拟建一水库请选出大坝的坝址;AB两个村庄需要搬迁的是 ;2交通干线的建设一般要求与等高线平行好处:坡度缓,工程难度小,而且安全3与河流的关系: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地形处,山脊一般是河流的分水岭4通视情况:人的视线为一直线,要求在视线以上无地形障碍;方法:将两点连成直线作为剖面线,先作地势高低起伏的简单判断,再以地形剖面图示意,可作精确判断;例如: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___;4、分层设色地形图陆地上海拔从高到低依次为上褐色、浅褐色、浅绿色、绿色,海洋部分按深度的增加由浅到深的蓝色;课后训练:1.若下列四幅地图图幅面积相同,那么比例尺最大的是A.亚洲政区图B.中国政区图C.江苏省政区图D.学校平面图读下图,四图等高距相等,回答2-4题:2.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A、甲B、乙C、丙D、丁3.关于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四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B、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C、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D、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4.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丙甲乙丁C、丁乙甲丙D、丙丁甲乙5.读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B. 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 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该图是我国某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读图回答;6.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论何处的绝对高度永远大于相对高度B、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均为相对高度C、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褐色比黄色代表的高度要高D、注记就是地图上的符号,可以表示山脉、河流、城市等读下面“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8-9小题;8.图中a、b、c、d四点中,可能形成小溪的是:A.a B.b C.c D.d9.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初中地图三要素练习题1、在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赤道的长度应该是下列中的A、20厘米B、40厘米C、80厘米D、10厘米2、实际距离为1200千米,图上距离为2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A、1:6000000B、1:600000C、1:D、1:120003、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A、1:B、1:1000000C、1:100000D、1:100004、在一张边长为104cm的白纸上绘制中国政区图,边上各留2cm的边框,问下列比例尺中最合适的是:A.1:5000000 B.1:5700000C.1:6000000 D.1:53000005、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A.澳大利亚B.日本C.法国D.新加坡6、、某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8000000,若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一半,缩小后的地图比例尺是A、1:4000000B、1:C、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距20米D、1:甲、乙两图为世界着名的三角洲图;读图回答7~8题;7.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的A.东南 B.西南C.东北 D.西北8.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C.甲乙相同 D.无法判断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据此回答9~10题;9.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A.一百万分之一B.一千万分之一C.五百万分之一D.五千万分之一10.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A.20厘米B.40厘米C.60厘米D.80厘米10、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什么方向A.正南方向B.正北方向C.正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11、读图2-1-7中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岛在乙岛的方向,乙岛在哪个半球:、;2 图的比例尺大, 图的实际面积大;3甲岛南北两端图上距离是3.2厘米,乙岛南北两端图上距离是3.4厘米,两岛南北距离相差千米;读下图,回答12~13题;12.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A.①B.②C.③D.④13.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A.①所在方格B.②所在方格C.③所在方格D.④所在方格。
高考地理总复习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考纲解读考点提示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复习建议掌握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及其应用;掌握比例尺的计算、缩放及其应用;了解常用图例、注记知识清单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或注记。
2.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方法:一般情况下,面对地图上北下南、________;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向________方,与之相反的是________方;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确定。
3.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________、文字式和线段式。
4.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________,表示的范围愈大,内容愈粗略;比例尺的分母愈小,比例尺愈________,表示的范围愈小,内容愈详细。
参考答案2.左西右东、北、南、东西3.数字式4.小、大。
考点聚焦地图上的比例尺比例尺的概念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注意:①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而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②比例尺的本身是没有单位的,但数字式比例尺中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均以厘米为单位,直线式比例尺的实地距离一般以千米为单位;③学会应用比例尺的变形公式。
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高清课堂高考总复习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00:18:57——00:25:22■【典型例题】(2015年河南·新野三高·月考)在某幅地图上,60°N上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两地的时差为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为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米B. 1∶15000000C. 1/300000000400千米800千米D.解析:在本题中,图上距离已经给出,主要是要求出实际距离。
要求出实际距离就必须知道三个知识点:一是地方时相差一小时经度相差15°,二是纬线圈长度的变化规律:纬线圈的长度与纬度的余弦成正比。
地图三要素及其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地图,作为地理学科中重要的工具和信息载体,对于我们理解和探索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地图的构成离不开三个关键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图例。
深入了解这三要素,并掌握它们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获取地理信息,提升地理学习的效果。
一、地图三要素的概述1、方向方向是地图上指示地理位置关系的重要元素。
常见的方向表示法有三种: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指向标定向法,通过地图上的指向标来明确方向,箭头通常指向北方;经纬网定向法,利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在实际使用地图时,我们需要根据地图所提供的方向信息来准确判断地理位置和相对方向。
2、比例尺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例如,1:10000 的比例尺意味着地图上的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 10000 厘米(即 100 米)。
比例尺的大小决定了地图所表示内容的详细程度和范围大小。
大比例尺地图,如1:5000 ,能详细展示较小区域的地理信息,但涵盖的范围相对较小;小比例尺地图,如 1:1000000 ,能呈现较大的区域,但地理信息相对简略。
3、图例图例是地图上各种符号、颜色和线条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说明。
通过图例,我们可以明白地图中不同的符号代表着什么,比如蓝色通常表示水域,绿色表示平原,等高线用于表示地形的起伏等。
图例是解读地图的关键,没有它,地图就可能成为一堆难以理解的线条和颜色。
二、地图三要素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1、帮助建立空间概念地理学习中,空间概念的建立至关重要。
通过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我们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围和相互关系,从而形成清晰的空间认知。
例如,在学习世界地理时,通过地图了解各大洲、大洋的位置和相对方向,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比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空间结构。
2、提高地理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地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而地图三要素是我们获取和解读这些信息的关键钥匙。
什么是地图三要素
地图的三要素是指比例尺、图例和指向标。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图例则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他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指向标是指示地图上的方向。
地图是按照一定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地图的三要素是指向标、比例尺、图例。
1、指向标,指示地图上的方向。
2、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一般来讲,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
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
3、图例:图例是集中于地图一角或一侧的地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所代表内容与指标的说明,有助于更好的认识地图。
它具有双重任务,在编图时作为图解表示地图内容的准绳,用图时作为必不可少的阅读指南。
考点热度★★★☆☆一、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1)定义:比例尺又叫缩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方法:a.线段式:在地图上面一条线段,并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b.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
如:1:100或1/1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厘米,即1米。
c.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m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50千米。
2.地图的方向(1)方向的种类:从方向的种类来看,地图上主要有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还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特殊方向。
(2)方向的表示方法:a.一般定向法:在既无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时,一般遵循“上北下南,左西有东”的原则。
b.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所指的方向一般是北方,根据北方分别确定其他方向。
c.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地图的图例和注记(1)图例: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2)注记: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文字,叫做注记。
(3)图例和注记的作用:图例和注记可以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二、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与等深线(1)等高线①等高线:在地图上,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高线上一般都标m高度,单位是米。
②等高线的特点a.同一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b.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高差相等。
c.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2)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地图的三要素是指比例、方向、图例和注释。
接下来分享一下地图三要素的具体内容,供大家参考。
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2.方向怎么在地图上辨别方向(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法:箭头通常指北;(3)经纬定向法:经表示南北,纬表示东西。
3.图例和注记图例表明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说明地理事物的数字和文字。
地图的构成要素1.图形元素:根据地图学的要求,地图所表达的内容。
包括notes和地球科学基金会。
2.数学要素:用来确定地学要素的空间相关位置,起着地图内容“骨架”的要素。
3.辅助要素:说明地图编制的状况和为方便地图应用而必须提供的内容。
4.补充说明:主题图的内容和形式辅以地图、统计图、剖面图、照片和文字。
它可以根据需要布置在主图上的适当位置。
地图的分类按照地图的一般分类方法,中国地图可分为行政地图、地形图、自然地理图、人文地理图和卫星影像图。
中国行政地图:表示中国行政区划的地图,一般用边界线加质基法表示。
属于下面的人文地理专题图,但是因为太普通太多,所以分了一类。
中国行政区地图最常见的是各省地图,偶尔也能看到中国行政区地图分为地级或县级行政区划。
中国地形图:显示中国地形的地图。
一般用等高线和分层着色表示,也有用底纹和分层着色表示的。
它属于下面的自然地理专题图,但由于它在所有地图要素中的重要性极高,所以被划分为一类。
中国自然地理专题图:显示一个或多个自然地理要素在中国的分布情况的地图。
比如中国地质图,中国气候带分布图,中国地貌区划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等等。
中国人文地理专题图:显示一个或多个人文地理要素在中国的分布情况的地图。
比如中国交通地图,中国各省经济构成图,中国各省人口密度图,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等等。
中国卫星影像图:有卫星影像(真彩色影像、假彩色合成影像等)的地图。
)以中国全境为地理底图,并以适当的地图符号和注记来表示中国境内的地理要素。
《地图的三要素》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全书的入门部分。
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生认识社会、生活于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必备工具之一。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平面图,初步掌握地图的三要素;熟悉地图上的一般定向法及比例尺的计算;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用地图的习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能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掌握地图上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必备条件之一,且学好这一知识点能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把方向的辨别作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之一。
关于比例尺,重点是计算。
因为学生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做好这一点,将有助于其对后面综合探究中大小比例尺问题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的采用:
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合作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老师很希望能和你们成为好朋友。
为了更多、更快地了解同学们,过几天,老师想到同学们家里走走,同学们欢迎吗?(学生肯定会说“欢迎!”)
可老师不知道同学们“家住哪里” 呀!
要不这样,你们给老师画一幅“学校──我家”的路线图,老师看着你们画的路线图不就能顺利地找到你们的家了吗?
同学们画平面图,挑选两幅同学的平面图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请一位同学结合自己画的平面图来介绍一下自己家的大致方位。
(总结、引导):怎样才能向别人清楚、准确地介绍自己家所在的位置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懂得地图的“语言”,用地图的语言说话。
地图的语言有哪些呢?
(二)重、难点的突破:
1、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首先提出问题: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吗?(学生能说出一些)地图上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告诉我们方向呢?
给出一幅校园平面图,思考:这幅平面图有没有告诉我们方向呢?(学生能够找到图上的指向标,教师总结得出指向标定向法)地图上除了指向标定向法外,还有其他表示方向的方法吗?(学生看有经纬网的地图)对于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展示地球仪图片,简单介绍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即可。
)
展示一幅地图,提出问题:如果地图上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我们怎么来确定方向呢?(学生很快找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一般定向法。
)
『活动』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一般定向法,可以设计一个游戏——“我来辨方向”。
要求:八个学生分别站在八个方位上,下面的同学快速喊出一个方位,站在这个方位上的同学迅速举手。
看谁做的又快又准。
(增强趣味性,帮助学生迅速识记所学知识,并能快速达到运用的目的)
2、比例尺:
『活动』用尺子量出某图中两地的直线距离,并计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学生计算完毕后,顺便引出比例尺的表示方法:线段式、文字式和数字式。
(对于三种表示方法的换算,可以课堂演练,对后面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有帮助。
)
【比较活动】展示出三幅图幅大小相当,比例尺完全不同的地图。
(1)比较这三幅图,哪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
(2)哪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
(3)再比较这三幅地图的比例尺的大小?
(4)由此,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得出结论: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地图比例尺大,要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反之,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大,内容就简略。
3、图例和注记:
引入:大家知道,地图上的地面景物是用不同符号表示的,除了符号还有一些文字和数字注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因此,要利用好地图,必须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注记。
【学生活动】(1)阅读常用的图例,自己想办法,如何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
(2)动手画一画一些常用图例;
(3)分类观察比较,它们有什么区别?
(4)将一些常用的图例画在硬纸板上,出示,学生抢答并由其他学生评价。
〖总结〗读懂地图的方法和步骤:先阅读地图的名称,了解比例尺的大小,确定地图上的方向,再根据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要的信息。
【反思】
在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句醒目的名言: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它充分说明了动手、动脑的价值。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开手脚,组织学生课堂活动讨论、自己小结,教师在整堂课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