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年吉林省舒兰一中高二化学导学案5.2《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新人教版选修5)(1).doc
- 格式:pdf
- 大小:292.16 KB
- 文档页数:3
-年高中化学选修五--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教案————————————————————————————————作者:————————————————————————————————日期:2019-2020年高中化学选修五5-2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教案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通过“三大合成材料”的实例,分别说明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结构、性能和用途过程与方法了解“三大合成材料”典型代表物的有关聚合反应,聚合物的结构、性能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课研究、学习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关注和爱护自然,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三大合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难点“三大合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探究建议:①阅读与交流:常见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应用与合成。
②实验:区别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③阅读与交流:高分子膜、导电塑料、可降解塑料、医用高分子、高分子涂料、液晶显示材料(LCD)的性能与应用。
④实验:聚苯乙烯的解聚,酚醛树脂的合成。
课时划分:两课时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一、塑料1.塑料的组成:合成树脂、添加剂2.塑料的主要性能热塑性。
树脂为线型结构,有热塑性。
热固性。
树脂为体型结构,有热固性。
3.几种常见塑料的性能和用途4.简介几种具有特殊用途的塑料:工程塑料、增强塑料、改性塑料等。
二、合成纤维1.纤维的分类2.“六大纶”的性能和重要用途3.几种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合成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耐辐射纤维、光导纤维和防火纤维。
三、合成橡胶1.橡胶的分类2.合成橡胶的性能和主要用途3.使用合成材料的负面作用及对策教学步骤、内容[引入]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成功为人工合成材料开辟了新的道路,改变了只能依靠天然材料的历史。
合成材料品种很多,按用途和性能可分为合成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其中,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应用最为广泛。
第一章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一、学习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2.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重点:能够说出有机物的官能团并能够根据官能团识别有机物的类别难点:能够说出有机物的官能团并能够根据官能团识别有机物的类别二、课前预习: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2. 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3.什么叫芳香族化合物,什么叫芳香烃?什么叫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4. 如何给有机物进行分类?分类依据又是什么?预习检测1、下列表示的是有机化合物结构式中的一部分,其中不是官能团的是(D)A.-OH B.C C C.C=C D.C-C 2、下列关于官能团的判断中说法错误的是(B)A.醇的官能团是羟基(-OH)B.羧酸的官能团是羟基(-OH)C.酚的官能团是羟基(-OH)D.烯烃的官能团是双键3、下列有机物是按照碳的骨架进行分类的是(C)A.烷烃B.烯烃C.芳香烃D.卤代烃三、课堂导学:【探究一】按碳的骨架分类1.按碳的骨架有机物是如何分类的?2.脂环化合物与芳香化合物有什么不同?3.按碳的骨架给烃进行分类。
(烃:只含有C 、H 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练习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B C )【探究二】按官能团分类1. 乙烯(CH 2=CH 2)、乙醇(C H 3CH 2OH )、乙酸(CH 3COOH )分别属于什么类别?官能团分别是什么?2. 区分和 ,二者分别属于哪一类。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3. 甲烷与甲醇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思考与交流 :课本P 5学与问。
四、达标检测:1.四氯化碳按官能团分类应该属于 ( )A .烷烃B .烯烃C .卤代烃D .羧酸2.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氰化钾(KCN )B .氰酸铵(NH 4CNO )C .尿素(NH 2CONH 2)D .碳化硅(SiC ) 3.下面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 A .OH — B .—Br C .—NO 2 D .4.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类的是( )5. 下列基团中:—CH 3、—OH 、—COOH 、—C 6H 5,任意取两种结合可组成的有机物有(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6.请同学们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第三章 第一节 醇 酚一、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2.探究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掌握结构推断性质的方法。
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难点:理解苯酚化学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二、课前预习:1、定义: 的化合物,叫酚。
(注意与醇的区别) 【对比】 的化合物,叫芳香醇。
举例说明哪些物质属于芳香醇 。
最简单的酚: (结构简式: );所有原子 一个平面上。
思考:相同碳原子个数的芳香醇与酚类是什么关系?试推导饱和一元酚的通式 ,并思考符合此通式的还有什么物质? 2.苯酚(俗称是________)的物理性质:(自主学习能力)⑴易被氧化:放置于空气中现象是什么?⑵弱酸性:⑶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此反应有何应用?预习检测:1..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A .将苯酚晶体放入少量水中,加热至全部溶解,冷却至50℃形成悬浊液B .苯酚可以和硝酸发生取代反应C .苯酚易溶于Na OH 溶液中D .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强,比醋酸弱练习2..丁香油酚是一种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它的结构简式是, 丁香油分不具有的性质是 ( C ) A .与金属钠反应 B .与NaOH 溶液反应 C .与Na 2CO 3反应放出CO 2 D .能发生加聚反应三、课堂导学:探究一:苯酚的弱酸性1.如果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可以用酒精洗涤,再用水冲洗,能否用NaOH 溶液或热水洗涤?2.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实验的装置图,验HO CH 2CH=CH 2 3证醋酸溶液、二氧化碳水溶液,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顺序是CH 3COOH >H 2CO 3>C 6H 5OH 。
(1)利用图所示的仪器可以组装实验装置,则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 接_________ 。
(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结】 通常的酸性顺序:HCl (H 2SO 4)>RCOOH >H 2CO 3>HCO 3->CH 3CH 2OH3. 苯酚为什么显弱酸性?使用时应注意:1.具有弱酸性,可以与活泼金属钠反应; 2.酸性弱, 使指示剂变色;3.比碳酸弱,比碳酸氢根强,因此可以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4.向苯酚钠中通入二氧化碳,只生成碳酸氢钠,与通入的二氧化碳多少无关。
高中化学《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命名规则。
2. 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认识到高分子材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 通过对高分子材料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高分子材料的定义与分类2. 高分子材料的命名规则3. 高分子材料的特点4. 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5. 常见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高分子材料的命名规则。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应用。
2. 利用实验法,让学生观察高分子材料的性质。
3.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高分子材料样品,如塑料、橡胶、纤维等。
2. 准备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试管等。
3.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制品,如塑料瓶、橡胶轮胎等,引发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兴趣。
2. 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和特点,结合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高分子材料。
3. 进行高分子材料性质的实验,如观察塑料的熔点、橡胶的弹性等,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高分子材料性质的认识。
4. 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命名规则,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正确命名高分子材料。
5. 探讨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高分子材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七、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对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应用的理解。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应用。
2. 强调高分子材料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进一步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
3. 培养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高分子材料的定义与分类2. 高分子材料的特点3.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4. 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5. 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的发展状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特点、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
2. 教学难点: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高分子材料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应用。
3.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详细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特点、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
3. 案例分析:分析实例,展示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分享心得体会。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高分子材料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对高分子材料定义、分类、特点、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精神、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对于高分子材料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的理解深度。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通过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动态和前沿技术。
第三章第一节醇酚一、学习目标:1.能区分醇和酚2.掌握乙醇的组成、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3.掌握醇类的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的原理。
重点:醇类的化学性质难点:乙醇催化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原理二、课前预习:(1)如何判断醇和酚?(2)如何给醇命名?要注意哪些问题?(3)醇的分类和醇类的物理性质?饱和一元醇的通式?预习检测:1.下列物质属于醇类的是:①②⑤⑥;属于酚类的是:③④⑦①②③④⑤⑥⑦2(B )A.乙醇的分子量比含相同碳原子的烷烃的分子量大B.乙醇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C.碳原子与氢原子的结合没碳原子与氧原子的结合的程度大D.乙醇是液体,而乙烷是气体3.写出下列醇的名称(1)CH3CH(CH3)CH2OH (2) CH3CH(OH)CH2CH3(3)(CH3)2CH C(OH)CH2 CH3三、课堂导学:探究一:醇的化学性质1.消去反应——实验室制取乙稀(重点)(1).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根据断键位置,分析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在结构上除了拥有羟基外,还应具备什么特点?(重点规律)(2).溴乙烷与乙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它们有什么异同?CH3CH2Br CH3CH2OH反应条件化学键的断裂化学键的生成反应产物(3)【思考交流]①.放入几片碎瓷片作用是什么?②.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③.酒精与浓硫酸体积比为?④.温度计的位置?⑤为何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⑥混合液颜色如何变化?为什么?⑦有何杂质气体?如何除去?⑧为何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探究二、乙醇的催化氧化(1)乙醇在铜或银催化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醇能不能被其他氧化剂氧化呢?(2)、什么样的醇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产物是什么?(重点规律)化学性质:类比乙醇,以1-丙醇为例完成化学性质方程式(要能够举一反三)四、达标检测:1.某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氢气与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该醇可能是(C)A.甲醇 B.乙醇 C.乙二醇 D.丙三醇2.既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又能被氧化成醛的物质是(A)A.2—甲基—1—丁醇 B.2,2—二甲基—1—丁醇C.2—甲基—2—丁醇 D.2,3—二甲基—2—丁醇3..催化氧化产物是的醇是(A)5.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铜片质量增加的是(C )A.硝酸B.稀盐酸C.Ca(OH)2溶液D.乙醇6.下列乙醇的化学性质不是由羟基所决定的是 ( B)A.跟金属钠反应B.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C.在浓H2SO4存在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D.当银或铜存在时跟O2发生反应,生成乙醛和水7.由2—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时,经过的反应为( B )A.加成—消去—取代B.消去—加成—取代C.取代—消去—加成D.取代—加成—消去8.今有组成为CH4O和C3H8O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脱水反应,可能生成的有机物的种数为(C)A.3种B.4种C.7种D.8种9.分子式为C5H12O的所有醇中,被氧化后可产生饱和一元醛最多有( C)A.2种 B.3种 C.4种 D.5种10.有下列四种物质:(1)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烯烃的是C,写出消去产物的结构简式:。
高中化学《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领域。
3. 培养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兴趣,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高分子材料的定义与分类2. 高分子材料的特点3. 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4. 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5. 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特点、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2. 难点: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领域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高分子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2. 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4. 设置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制品,引发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兴趣。
2. 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3. 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5.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高分子材料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6.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高分子材料制品,提高其实践能力。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出疑问。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对高分子材料定义、分类、特点、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收集学生的调查报告,评价其对高分子材料的关注度和探究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高分子材料的特点、制备方法和应用实例。
2. 实物材料:展示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制品,如塑料、橡胶、纤维等。
3. 实验器材: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实验操作。
4. 调查表:用于学生调查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制品。
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用红笔标注重点、疑点,查找相关资料理清重要知识点;2.独立完成学案内容,自主思考探究问题,并尝试解决疑难问题。
【学习目标】1.了解合成材料的性质和用途2.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质量方面的贡献【学习重点和难点】高分子化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自主预习一、合成材料的分类:按性质和用途分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粘合剂、涂料等)___________(高分子分离膜、液晶高分子、导电高分子、医用高分子、高吸水性树脂等)___________ 其中称为三大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塑料1.塑料:(1)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类:①__________塑料:可反复加热熔融加工如:___________②_________塑料:不能反复加热熔融加工,只能一次成型如:_____________2.常见的塑料(1)聚乙烯(2)酚醛树脂①概念:酚醛树脂是用_______和________在酸性或碱性催化下相互缩合而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②形成:在酸性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醛和苯酚反应形成的_________结构高分子,其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碱性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醛和苯酚反应形成的____ _____结构高分子三、合成纤维:1.纤维的分类____________纤维:如羊毛、棉花、蚕丝等纤维__________纤维____________纤维__________纤维2.六大纶(1)六大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被称为人造棉花,因分子含有______而具有较好的吸湿性(2)合成纤维中目前产量占第一位的是___________,其制备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合成橡胶1.合成橡胶(1)合成:如顺丁橡胶是以____________为原料经聚合得到以顺式结构为主____________,其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与硫磺等硫化剂混炼而成的(2)性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性能2.天然橡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单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探究一】塑料1、塑料的分类:根据塑料加热时的表现可把塑料分为和塑料两大类。
【学习目标】1.理解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的含义。
2.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知道化学键的含义及其分类,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教学重点】理解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的含义【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自主预习】(一)、共价键1、共价键叫做共价键①成键微粒:②成键本质:③成键条件:注意:(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即若存在离子键,一定为离子化合物)(2)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单质的双原子分子中,共价化合物和某些离子化合物中(如NaOH、Na2O2)。
2、共价键的表示方法①电子式:H2 Cl2 N2 O2CO2 CH4 HCl H2O NH3②结构式(用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H2 N2 HClH2O NH3 CO2 CH4 Cl2(二)、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H2:HCl:例1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CO2:H2O:(三)、共价键的分类:①非极性键:在双原子单质分子中,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两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共用电子对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电性。
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可见非极性键是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
如:H-H键,Cl-Cl键,Na2O2中的O-O键等。
②极性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不同种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的一方,所以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显电性,吸引电子能力弱的一方显电性。
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可见极性键是不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
如:H-Cl键,NaOH中的O-H 键等。
【自学检测】1.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2.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3.已知乙醇分子内含有C—C键,则固体乙醇分子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是 (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范德华力4.下列分子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A.C02 B.PCl3 C.CCl4 D.N025.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 ( )A.一定是离子键 B.一定是共价键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预习疑问】【课堂探究】探究(一)、共价键1、共价键是怎样形成的?请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第一章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一、学习目标:1.掌握碳原子的成键方式,理解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掌握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重点:有机物的成键特点,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正确书写。
难点: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正确书写。
二、课前预习:1.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甲烷分子中的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有分别有几种结构?是否都是正四面体结构?如何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结构?2. 观察乙烯、乙炔及苯的结构,总结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3.你是如何理解同分异构现象?试着辨析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概念。
4.写出C5H12的三种同分异构体,如何准确书写结构简式?如何避免同分异构体“重写”和“漏写”?预习检测1、写出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B.有机物只含有碳、氢两元素C.有机物不但存在于动植物体内,而且可以通过人工的方法合成D.烃是指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0的有机物3、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O2和O3 B.CH2=CHCH2CH3和CH3CH=CHCH3C.CH3CH2CH3和CH3(CH2)2CH3D.CH3CH2OH和CH3OCH3三、课堂导学:【探究一】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探究二】有机物结构的书写方法1.阅读课本P10资料卡片,思考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有什么区别?2.某有机物的键线式为“=”,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练习1、正戊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CH3分别写出正戊烷的结构式、键线式2、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式3、①CO(NH2)2②NH4CNO ③CH3CH2CH3④CH3CH2CH2CH3其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思考】你如何理解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从字面看,你认为判断有机物之间是否为同分异构体应具备那2个条件?【探究三】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1、烷烃同分异构体书写方法(减碳法):试写出C6H14的同分异构体:(共有5种)2、基元法:试写出一氯丁烷的同分异构体3、替代法:4、对称法(等效氢法)5、定一移二法(二元取代)试写出二氯丙烷的同分异构体【特别提醒】书写同分异构体时的顺序是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位置异构逐一考虑,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和漏写。
第五章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合成高分子材料化学性质和用途
2、了解合成高分子材料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重点:合成高分子材料化学性质
难点:高分子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二、课前预习:[阅读课本P104-110自主梳理]
1.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指的是什么?合成高分子材料品种很多,如何进行分类?
按用途和性能可分为_、_______和等。
按结构分类可分成型高分子、型高分子和型高分子
按性质分类可分成性高分子,其可反复受热熔化、冷却固化;性高分子,其加工成型后不能受热熔化。
2..什么是热塑性塑料?什么是热固性塑料?
3、纤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自然界中最纯的纤维是____________。
4.合成纤维中“六大纶”指的是什么?
5.人们常用的合成橡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品种,它们各自在耐磨性、耐油性、耐寒性、耐热性、耐燃性、耐腐蚀性、耐老化等方面有独特的性质。
预习检测:
1.关于天然橡胶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
A.天然橡胶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天然橡胶受空气、日光作用,会被还原而老化
C.天然橡胶能溶于汽油、苯等有机溶剂
D.天然橡胶含有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
2.(1)有机玻璃是线型高分子,具有________(填“热塑”或“热固”)性,按系统命名法,其名称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链节是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填“缩聚”或“加聚”)产物。
(2)下面分别是三种高分子材料:①聚乙烯,②有机玻璃,③硫化橡胶。
它们的微观结构示意图为:
则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导学:
1.完成下表
物质聚乙烯塑料酚醛树脂
结构简式
制法
性质
用途
2为什么高压聚乙烯比低压聚乙烯熔点低,密度也低呢?
3.为什么用碱催化生成的酚醛树脂能形成网状结构?你能画出酚醛树脂的部分网状结构吗?
4.写出聚乙烯、酚醛树脂、涤纶、顺丁橡胶的结构简式。
5.高分子化学反应有什么的特点?
6.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
四、达标检测:
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是(AD)
A.棉花B.塑料C.尼龙D.羊毛
2.酚醛树脂可用苯酚和甲醛反应制得。
实验室制备酚醛树脂时,在酸性条件下,苯酚过量制得的酚醛树脂若不易取出时,则可趁热时加入一些乙醇来取出树脂;在碱性条件下,苯酚过量时,若酚醛树脂不易取出,用加热或加溶剂的方法都很难将树脂取出。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酸性条件制得的是线型酚醛树脂,碱性条件制得的是网状结构酚醛树脂
B.酸性条件制得的是体型酚醛树脂,碱性条件制得的是线型酚醛树脂
C.两种条件下制得的都是线型酚醛树脂
D.两种条件下制得的都是网状结构酚醛树脂
3..航天科学家正在考虑用塑料飞船代替铝制飞船进行太空探索,其依据是(B )
A.塑料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取代反应大量生产
B.塑料生产中加入添加剂可得到性能比铝优良的新型材料
C.塑料用途广泛,可从自然界中直接得到
D.塑料是有机物,不会和强酸强碱作用
4.下列各种高聚物中,具有热固性的是(D )
A.有机玻璃B.聚氯乙烯C.聚丙烯D.酚醛塑料
5.有机玻璃是一种重要的塑料,有机玻璃的单体A(C 5H 8O 2)不溶于水,并可以发生以下变化:
请回答:
(1)B 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B 转化为C 的反应属于________(选填序号)。
①氧化反应②还原反应③加成反应④取代反应
(3)C 的一氯代物D 有两种,C 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 生成B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机玻璃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五、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