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艾尔比的水彩笔教案 北京版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4
六年级语文上册《艾尔比的水彩笔》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分析课文中艾尔比的品质,学会关爱他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2)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分析艾尔比的品质,学会关爱他人。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通过课文分析,引导学生体会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主人公艾尔比。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艾尔比的初步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分角色朗读,增加课堂趣味性。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
(2)解释生字词的含义,让学生学会运用。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艾尔比品质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艾尔比的水彩笔》的内容,学会了关爱他人。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像艾尔比一样,关爱身边的人,让生活更加美好。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艾尔比用水彩笔作画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情节展开想象,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课文中的奥秘。
七、教学步骤1.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31 艾尔比的水彩笔1、选择正确读音。
艾尔比( )A、āiB、ài2、选字填空.平常周()时我们家的电话还真不多。
A 末B 未3、选择“啜”字在词语中的正确意思啜泣()A 饮,吃。
B 哭泣的时候抽噎的样子。
4、本文是按()顺序写的。
A 时间B 事情发展5、“艾尔比见我这样,也很自豪地抬起眼睛,还跟先前骂他的老奶奶扮了个鬼脸儿。
"这句话是对艾尔比的()描写.A 动作B 神态C 动作和神态参考答案1、B2、A3、B4、B5、C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六年级语文上册《艾尔比的水彩笔》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一些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的背景和情节,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和内心活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测和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3)通过课文内容,推测和想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故事情节的推测与想象。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课文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教师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引导学生推测和想象故事的发展。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角色扮演:(1)学生自由分组,选择角色进行扮演。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注意语言表达和表演技巧。
(3)学生表演课文情节,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小练笔,可以是故事情节的续写,或者是角色的内心活动描述。
2. 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故事,并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