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比的水彩笔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63.00 KB
- 文档页数:13
31艾尔比的水彩笔13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教材简析:课文讲述了印度科学家拉曼从地中海轮船上一个小男孩的好奇心中得到启示,从而研究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并从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
表现了拉曼不断探索,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精神.课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写在地中海的轮船上拉曼向一个小男孩解释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第二部分(第9—13自然段)写拉曼对自己向小男孩的解释产生了怀疑,后来研究出海水对阳光进行散射而出现蓝色,从而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写男孩的故事提醒人们:新的发现就在你的“已知"内的“未知"之中.设计理念:本课教学根据议论性散文的特点,紧扣“好奇心”来展开教学。
引导学生读中体验,以读促悟,让学生在研读中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感受拉曼的心路,体会拉曼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2。
了解“好奇心”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树立学生勤学好问的求学观念。
3。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拉曼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4。
帮助学生学会“惰、忌、讳、液”4个会认字和“惰、稚、疚、液”4个会写字,掌握“惰性气体、愧疚、液体、闭目塞听、阳光融融、暖风徐徐、源源不断”等词语。
教学重点:拉曼是如何发现光散射效应的。
思考“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让好奇心成为学生求知的不竭动力。
教学难点:理解拉曼的发现给人的警示,体会课文中给人启迪和教益的句子。
教学准备:1.查找印度科学家拉曼的资料。
2.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提问引入,揭示课题1.海水是蓝色的,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板书课题: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2.印度著名的物理学家拉曼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明了“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原因,由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六年级语文上册《艾尔比的水彩笔》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艾尔比及其水彩笔的神奇功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课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教育学生珍惜友情,与朋友分享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理解艾尔比水彩笔的神奇功能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2)通过课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相关图片或插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封面,引起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含义。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故事大意,教师辅导学生详细描述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艾尔比水彩笔的神奇功能等。
5. 讨论与思考:(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艾尔比水彩笔在故事中的作用。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艾尔比用水彩笔画画的画面。
3.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拥有一支神奇水彩笔后的愿望和经历。
六、教学评估1. 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朗读、生字词学习和课文理解的情况,记录学生的表现。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创造力。
3. 检查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情况,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1艾尔比的水彩笔综合性学习:依依惜别1。
能围绕活动主题,明确活动任务,制订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2。
能撰写一份毕业联欢会的策划书,做到主题鲜明,分工明确,活动流程清楚。
3.能与人合作,筹备并举办毕业联欢会,表达对师友、对母校的惜别之情。
4。
能用书信、毕业赠言等形式表达情感、与人交流。
撰写一份毕业联欢会的策划书,与人合作,筹备并举办毕业联欢会,表达对师友、对母校的惜别之情。
相关课件和视频4课时➢课时目标能围绕活动主题,明确活动任务,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师:同学们,通过“回忆往事"板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大家对于明确活动任务,制订活动计划已经有了初步了解。
今天,我们接着围绕“依依惜别”开展一次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为我们最后的小学时光留下最美好的见证.(板书:依依惜别)二、明确活动任务,制订活动计划1.明确本次活动要完成的任务。
(1)学生默读本部分的“活动建议",想一想在这一部分的活动中要做些什么.(2)学生交流讨论。
预设:写一份毕业联欢会策划书,根据分工筹备并举办毕业联欢会。
2.讨论交流“举办毕业联欢会”.(1)播放毕业联欢会的短视频,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明确举办毕业联欢会的大体步骤:策划—筹备—举办。
师相机强调毕业联欢会要突出“依依惜别”的主题。
(2)讨论活动的参考资料。
①学生浏览“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引导交流:哪些材料能在举办毕业联欢会的活动中为大家提供帮助。
预设1:《毕业联欢会活动策划书》首先指出了策划毕业联欢会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可以为本次活动提供很多帮助;其次,策划毕业联欢会要注意分工明确、流程清晰。
预设2:《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可以作为诗歌朗诵节目在毕业联欢会上演出,也可以作为节目类型的参考。
预设3:《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可以引发对未来中学生活的憧憬与思考,提示大家在举办毕业联欢会时不仅要追忆过去,还应展望未来.演讲这种形式也可以作为一种节目类型安排在毕业联欢会上。
北京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艾尔比的水彩笔》一、《艾尔比的水彩笔》在本单元中的定位: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篇次重点课,在单元中起到巩固重点课所学内容的作用。
二、课文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既贴近学生生活又非常感人,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这篇略读课文以叙事为主。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受到爱的洗礼,懂得感恩;同时把理解课文与默读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法体现: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再加上课文比较浅显易懂,所以放手让学生自学。
具体实施如下:1、通过默读,使学生从较长的篇幅种找出事情的主干,然后再按一定的顺序去划分段落。
2、通过自学、讨论,体会“母亲”对艾尔比的感情及影响。
从而懂得爱的付出与回报都能带给人幸福快乐。
强调:教学中,要继续进行积累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边读边做批注的能力、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并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教学重点:通过自学,体会“母亲”对艾尔比的感情及影响。
五、教学难点:给课文划分段落。
六、目标分布在单元前测部分要完成的本课目标:1、认读本课6个生字。
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
在单元新授部分要完成的本课目标:1、了解“母亲”温暖宽容而充满智慧的爱对艾尔比产生的巨大影响,懂得爱的付出与回报都能带给人幸福快乐。
2、体会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在单元后测部分要完成的本课目标:1、在感知人物的基础上,能够写出对人物的评价。
七、针对目标训练点,具体阐述其所对应的教学策略:(一)、前测部分:目标训练点1:认读本课6个生字。
教学策略1:选择正确读音。
艾尔比1、āi2、ài实施目的:检查学生对本课易读错的二类字字音的落实情况教学策略2:选字填空。
平常周()时我们家的电话还真不多。
1、末2、未实施目的:检查学生对本课涉及到的形近字字形的区分落实情况。
教学策略3:选择“啜”字在词语中的正确意思啜泣1、饮,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