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书信惯用语和祝颂语
- 格式:pptx
- 大小:70.58 KB
- 文档页数:12
书信常用祝颂语书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书形式。
而在书信中,祝颂语的使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祝颂语能够表达出人们对收信人的美好心愿和祝福,让书信更加具有温暖和感染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祝颂语,希望对大家在写书信时有所帮助。
一、问候祝福类1.祝您一切顺利:表达对接受者未来的美好祝愿,让人感到被关心。
2.祝贺您:对接受者的成就进行肯定,抒发出自己的喜悦和激动之情。
3.祝你好运:表达加油鼓励的心情,让人感到被关心和支持。
4.祝福你健康长寿:向接收者表示关心和祝愿,表达出对其身体健康的重视和关注。
二、感谢祝福类1.感谢您的关照:表达对对方关照的感激;2.多谢你的支持:表达对支持者的感激之情,让人感到被重视;3.感激之情难以言表:表达出感激之情的深度和重要性,让人感到被重视和关注。
三、表达情感类1.思念之情:表达出对对方的思念和牵挂,让人感到被关心;2.深深的祝福:表达出祝福的深度和真诚,让人感到被重视;3.衷心的感谢:表达出感谢之情的真诚和重要性,让人感到被重视和关注。
四、礼物赠送类1.谨献上小小的礼物:表达出赠送礼物的真诚和心情,让人感到被重视;2.恭维您的品味:表达对对方品位的欣赏和赞美,让人感到被赞美和肯定;3.希望您能够喜欢:表达出送礼物的目的和希望,让人感到被关心和关注。
五、多种祝福类1.祝这“一生”都幸福:一句简短的话语,表达了永恒的祝福,让人感到自己真的被关心;2.愿每一刻都是美好的:表达出对对方幸福和美好生活的期待,让人感到被关心和支持;3.祝你越来越好:表达出希望对方未来更美好的期望和祝愿,让人感到被鼓励和支持。
以上就是一些常用的祝颂语,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祝福语,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并且让我们在以后的书信中多多运用这些常用的祝颂语,让自己和收信人感到更加温暖和关心。
书信用语中文传统书信写作规范(啸林喷血整理)提称语启辞(开场白)正文结语祝辞署名日常客套一、提称语称谓后一般附提称语,此格式一般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一)一般称谓1.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2.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
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二)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
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
1.垂鉴:含居高临下之义。
2.赐鉴:上给予下叫做赐。
3.钧鉴: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钧宇。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
尊4.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
5.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6.勋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
7.道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
8.大鉴、英鉴、伟鉴、雅鉴: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9.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10.慈鉴:致母亲,可称。
11.爱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
12.双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
13.芳鉴:女子间往来书信。
14.礼鉴:给居丧者信。
15.公鉴、共鉴、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三)席即席位。
1.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2.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
3.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
撰,即著述。
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阅知悉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书信署名及敬语常识称呼,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师长:函文、坛席、讲席、尊鉴、道席、撰席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同学:砚右、文几、台鉴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祝愿语——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平辈:顺祝署名——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对晚辈:字示、白谕正文后的问候祝颂语——正文后的问候祝颂语虽然只几个字,但表示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祝愿、钦敬,也有不可忽视的礼仪作用。
祝颂语有格式上的要求,一般分两行书写,上一行前空两格,下一行顶格。
祝颂语可以套用约定俗成的句式,如“此致”“敬礼”“祝您健康”之类,也可以另辟蹊径,即景生情,以更能表示出对收信人的良好祝愿。
如对尊长,可写“敬请大安”“恭请平安”;给平辈的信,则用“顺颂时祺”,春天可写“敬颂春安”,逢年可写“即请平安”“此请平安”,平时用“敬颂时绥”之类;按对方职业可选用不同的祝颂语,对学界可选用“敬请学安”“撰安”“编安”“文祺”“教安”“会安”;对政界可选用“恭请钧安”“勋安”;对商界可选用“敬请筹安”“筹绥”“商安”“财祺”等。
笺文的最后,要署上写信人的名字和写信日期,为表示礼貌,在名字之前加上相应的“弟子”“受业”;给用人单位领导写信,可写“求职者”或“您未来的部下”。
名字之下,还要选用适当的礼貌敬词,如对尊长,在署名后应加“叩上”“敬亲”“叩禀”“拜上”“敬启”“肃上”等;对平辈在署名后加“敬白”“谨启”“敬上”“拜启”等。
依时令不同,对任何人都可以用:敬请春安、即颂春祺、并颂春禧、顺侯夏祺、此颂暑安、即侯夏安、即清秋安、顺颂秋祺、并请秋安、敬颂冬绥、此请炉安、即请冬安。
中国书信礼仪中的问候祝颂语。
现在的人也很少用笔写信了,即使写信或者写电子邮件也很少使用这些文言词了,一般也就是“恭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之类的祝贺语。
书信的敬祝语书信敬祝语在不同对象和情境中有多种表达:对于祖父母及父母,可使用“恭叩金安、敬请福安、叩请金安、恭祝健康长寿”。
这体现了对长辈的敬重与祝福,表达了希望他们身体安康、幸福长寿的美好愿望。
对亲友长辈,有“恭请福绥、敬请履安、敬叩崇安、只请提安、敬请颐安、虔清康安”等敬祝语。
这些话语传达出对亲友长辈的关心和祝愿,希望他们生活安稳、健康快乐。
写给老师的敬祝语可以是“敬请尘安、恭请道发、肃请海安、虔请讲安”。
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以及对老师传道授业的感恩之情。
对亲友平辈,可用“敬候佳祉、并候近安、顺颂起居、顺侯大安、敬颂台安、顺颂时绥”。
既体现了平等友好的关系,又传达了对彼此生活的关心和祝福。
对亲友晚辈,“即询近佳、即问近好、附颂清安”表达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期望他们茁壮成长的心情。
对于有祖父及父母而在一处者,“敬请侍安、敬颂侍福、并候侍祺”。
强调了对家庭和睦、长辈安康的祝愿。
夫妇同居者可使用“敬请俪安、顺颂双安、敬颂俪祉(祺)”,寓意夫妻恩爱、生活美满。
政界人士可使用“敬请勋安、恭请钧安、只请政安”,表达对其工作的尊重和祝福。
军界人士适用“敬请戎安、恭请麾安、肃请捷安”,体现对军人的敬意和对他们保家卫国的祝福。
学界人士可选用“只颂撰祺、只请著安、顺请、文安、并请学安、即颂文绥、即候文祺”,希望他们在学术领域取得更大成就。
商界人士的敬祝语有“即请财安、敬候筹安、顺颂筹祺”,祝愿他们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旅客可收到“敬请旅安、藉颂旅祺、顺询旅祉”的祝福,希望他们旅途平安愉快。
家居者可用“敬请潭安、并颁潭福、顺颂潭祺”。
贺婚时,“恭请燕喜、恭贺大喜、恭请喜安”表达对新人的祝福。
贺年可用“恭贺年禧、恭贺新禧、即颂岁禧”。
吊唁场合,“此候孝履、顺问苫次、专候素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家属的慰问。
问病时,“敬请愈安、即请卫安、敬祝早痊”传达了对病人康复的期盼。
时令问候也有丰富的敬祝语,如“敬请春安、顺颂春祉、敬请夏安、并颂暑祺、敬请秋安、并候秋绥、敬请冬安、此请裘安、敬请炉安”。
传统书信常用语锦集传统书信常用语锦集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书信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书信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特别方式。
那么,怎么去书写信件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统书信常用语锦集,欢迎阅读与收藏。
称呼后的敬词,又称提称语写给祖父母、父母:膝下、膝前;写给亲朋中的长辈:尊前、尊右、尊鉴、赐鉴;写给老师:函丈、绛帐、帐下、侍侧、坛席、座前、讲席、史席;写给兄弟姐妹:手足、如握、如晤;写给平辈亲朋:阁下、足下、执事、台右、台鉴、大鉴、文览、惠鉴、雅鉴、尊览、道鉴、台览、台前、台照、雾照、丙照、朗照、澄照;写给年龄小于自己的'平辈:青览、青睐、如见、如面、人青、英览;写给同学:砚席、文几、如晤、如面;写给子侄辈:知悉、见悉、收阅、收览、人见、人览、知之;写给女性长辈:靓座、尧览、妆前、彭鉴、侍右;写给文职官员:助览、钧览、钧座、勋鉴;写给武职官员:摩下、摩鉴、幕下、勋座;写给教育界人士:讲席、座右、座次;写给作家:著席、撰席;写给宗教界人士:方丈、道览、清鉴、法览、莲座、仙览、坛次。
署名后面的敬词,又叫启禀词写给尊长:叩、叩上、拜上、叩察、再拜;写给平辈:上、敬上、谨启、鞠启、顿首、亲笔、手肃;写给晚辈:字、示谕、手白、手谕。
信尾常用敬词用于长辈:肃此奉察、肃此敬达、肃呈寸察、特肃察函、叩上寸笺、肃此、敬此、谨此、伏乞恩鉴、伏祈垂察、伏惟崇鉴、充冀助鉴;用于亲友平辈:敬奉寸函、特此奉达、端此奉达、庄修尺素、端此、厅此、草此奉闻、诸维荃照、诸维朗照、统祈爱照、诸维玉用于妇女:伏维彭鉴、绪维芳照、统希玉照;用于申贺:藉申贺意、肃表贺忱、深以为祝、是所欣祝;用于吊唁:恭陈唁意、藉表哀忱、肃此上慰;用于辞谢:敬抒辞意、心领肃谢;用于申谢:肃此敬谢、敬函肃谢、敬申谢意、肃此鸣谢;用于送行:用抒离绪、特诉离宗、藉罄别情、敬抒别情。
常用请安、祝福语用于祖父母、父母:恭叩金安、敬请侍安、敬颂侍福、并候侍棋、敬请福安、肃请金安、察请安好、肃候钧安、恭叩慈安、载叩福安、谨叩康健;用于亲友长辈:虔请康安、敬请颐安、恭请福绥、敬请履安、敬叩崇安、抵叩祺安、谨祝福体安和(福体康吉);用于老师:虔请讲安(讲棋、教安、教棋)、敬请尘安、恭请道安(道绥、道祺)、肃请诲安、载颂讲履安吉(讲坛隆胜、道体康娱、道履绥和);用于夫妇:敬颂俪扯(祺)、敬请俪安、顺颂双安(双祺)、复烦琴棋曼福(俪扯安燕、伉俪双绥);用于亲友平辈:顺颂时绥、敬候佳扯、顺颂起居、并候近安(久安、平安)、顺颂大安、敬颂台安(台祺);用于亲友晚辈:即问近好(近绥、近安)、即询近佳、此候刻好()(百益、无量、进步);用于学界:只颂撰祺(撰述宣勤、撰著益宏)、顺请文安(文扯、文绥)、只请著安(著福、著祺安畅、著作日新)、并请学安(学棋、学扯)、即候文棋(文祺佳吉、文棋茂畅)、即颂吟棋、敬祝编安(编祺、;用于政界:恭请多安(勋安、升安)、只请政安、敬请崇禧(崇安)、敬颂勋履云蒸(勋绩宏丰、勋华日茂)、恭颂升棋晋畅;用于军界:恭请靡安(靡棋)、敬请座安、肃请捷安;用于商界:即请财安、顺烦筹棋、敬候筹安、祁祝生意顺绥(骏业云蒸、财并春臻、财棋迎祥、筹祺协吉、诸务顺怀);用于行旅:敬请旅安(游安、行安、途安)、借颂旅祺、顺请旅扯、并颂旅居燕吉(旅体康安、客邸吉祥、荣行顺畅、旅祺万福、旅棋清嘉、旅址胜常、时棋纳吉);用于家居:敬请潭安、并顷潭福、顺颂潭祺、即颂潭第吉祥(潭祺畅茂、潭社迎祥、潭社凝祥、潭社多佳、潭扯绥和、潭庭安泰、祠第增祥、阖第吉祥);用于贺婚:恭请燕禧、恭请禧安、恭贺大禧;用于贺年:即颂岁禧、恭贺年禧、恭贺新禧(鸿禧、春禧、节禧)、顺贺年安(岁佳、新祺);用于慰问病人:即请卫安、敬祝早痊(痊安);用于吊唁:顺问苫次、专候素履、此候孝履(孝安);用于当日问候:即颂晨安、即请早安、此请午安、即颂晚安、即请刻安、顺候日扯、即候时社;用于时令问候:顺颂春社、敬请春安、敬请夏安、并颂暑祺、敬请秋安、并候秋绥、敬请冬安、此请裘安、敬请炉安;用于祝颂对方亲长:敬请堂上健康(上侍安娱、尊候安吉、侍棋晋吉、慈侍安善)。
书信格式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
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否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多义段了。
③正文。
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
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
“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
“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
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
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
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
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署名和日期。
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
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
再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
书信格式范文:给老师的一封信尊敬的黎老师:您好!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一个学期又快结束了。
通过这一个学期和您的接触,我对您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您是我最最崇拜的老师,您在我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上课时,课文内容讲得很深入、很透彻。
办事情认真到位,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育。
不过,在这些优点中,我觉得您最突出的优点还是上课上得好。
您平时在教课文时,总是让我们推敲每个字的深层意思。
上课绝不会只是了解表面意思。
您善于引导我们从课文的各个角度去探究,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我们“更上一层楼”。
例如,有一次您给我们上第10课《月光曲》中的第6自然段,您从盲姑娘的一句话中推敲出了“这位穷苦的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还能从音乐中听出弹琴的人就是贝多芬。
日常书信敬语大全1、请安:用于祖父母及父母:恭叩金安、敬请福安肃请金安。
用于亲友长辈:恭请福绥、敬请履安敬叩崇安只请提安、敬请颐安、虔清康安。
用于老师:敬请尘安、恭请道发、肃请海安、虔请讲安。
用于亲友平辈:敬候佳祉并候近安、顺颂起居、顺侯大安、敬颂台安顺颂时绥。
用于亲友晚辈:即询近佳、即问近好、附颂清安。
用于有祖父及父母而在一处者:敬请侍安、敬颂侍福、并候侍祺。
用于夫妇同居者:敬请俪安、顺颂双安、敬颂俪祉(祺)。
用于政界:敬请勋安、恭请钧安、只请政安。
用于军界:敬请戎安、恭请麾安、肃请捷安。
用于学界:只颂撰祺、只请著安、顺请、文安、并请学安、即颂文绥、即候文祺。
用于商界:即请财安、敬候筹安、顺颂筹祺。
用于旅客:敬请旅安、藉颂旅祺、顺询旅祉。
用于家居者:敬请潭安、并颁潭福、顺颂潭祺。
用于贺婚:恭请燕喜、恭贺大喜、恭请喜安。
用于贺年:恭贺年禧、恭贺新禧、即颂岁禧。
用于吊唁:此候孝履、顺问苫次、专候素履。
用于问病:敬请愈安、即请卫安、敬祝早痊。
用于时令问候:敬请春安、顺颂春祉、敬请夏安、并颂暑祺敬请秋安、并候秋绥、敬请冬安、此请裘安、敬请炉安。
用于当日问候:即颂晨安、即请早安、此请午安、即颂晚安、即请刻安、顺候日祉、即候时祉。
2、署名下的敬辞:用于祖父母及父母:叩禀、敬禀、拜禀、肃禀、谨禀、叩上。
用于尊长:谨禀、谨上、拜上、谨肃、敬肃、敬启、谨启。
用于平辈:谨启、谨白、手启、手上、顿首、拜启、上言、拜言、启、上、白。
用于晚辈:手谕、手示、手泐、手草、草示、谕。
用于复信:肃复、手复、谨复、复。
用于不具名:名正肃(另具名片)、各心肃、各心印、知恕具、两知。
用于补述:又启、又及、又陈、再及、再陈。
3、附候语:问候尊长:令尊(或令堂)大人前,乞代叱名请安。
某伯前未及另禀,乞即叱名请安。
问候平辈:某兄弟前祈代致候不另。
某兄处未及另函乞代致意。
问候晚辈:顺候令郎佳吉。
并问令郎等近好。
代长辈附候:家父嘱笔问候。
某伯嘱笔问候。
书信常用祝颂语
一、对长辈常用祝颂语
谨祝大安、金安、崇安、荣寿。
敬祝安好、健康、近安、全实平安。
敬叩福安、荣寿、康安、崇祺。
虔请钧安、福绥、慈安、懿安、坤安。
二、对组织或领导常用祝颂语
妥否请批复;并请函复;请批示;
请指示;请指教;请指正;请教正;此致敬礼。
三、对知识界常用祝颂语
敬请道安、文安、撰安、撰祺、著安;
即颂教安、教祺、著福、编安、编祺;
顺候学安、学祺、著丰、新作问世。
四、对商界、军界常用祝颂语
对商界
顺颂筹安;敬候筹绥;并颂财安;顺询筹祉
对军界
谨请勋祺;即颂勋祉;敬问戎安;即颂戎绥
五、贺婚、贺年常用祝颂语
贺婚
祝俪安;敬候俪安;即颂俪祉;恭贺燕喜;顺贺大喜;祝新婚幸福快乐
贺年
恭贺新喜;敬贺岁祺;敬贺年喜;顺贺新祺;并颂春喜;祝新年快乐
六、对平辈或同志常用的祝颂语
此致敬礼;祝你进步;祝你健康;祝你愉快;祝你成功;祝你安好;祝工作顺利;敬颂台安;敬颂大安;顺颂时绥;即颂时祉;此颂近祺;敬候佳祉;即候日祉;顺候起居;顺祝曼福不尽;顺询起居健吉;
七、对晚辈常用祝颂语
祝幸福;祝愉快;祝进步;祝健康;祝工作好;望努力学习;顺询近祉;此询近佳;即问近安;即问日佳;
八、对病、伤人常用祝颂语
祝早日康复、精神愉快、早日痊愈、身体健康、平安快乐。
敬祝康复、痊安、愈安。
从“顺颂商祺”谈一点商务公文小知识“顺颂商祺”的意思顺:顺便;颂:祝愿;商:经商;祺:吉祥;顺颂商祺:顺便祝你工作顺利的意思. 过去多用于信函的结尾.祺有吉祥之意。
对商人(也指生意人、做买卖的人等)的祝愿一类的意思(但一般不是祝贺)。
类似的,还有如“师祺”“文祺”,“近祺”,等.问候祝颂语书信中说完正事之后,向对方表示问候与祝颂,皆属礼貌之举。
常见的问候祝颂语有很多,现代的如“向您全家问好”、“祝身体健康”、“祝你进步”、“祝你成功”等等。
传统的如给长辈写信用“敬请×安”或“敬颂崇棋”;如果给平辈写信,一般则用“即请大安”、“顺颂时棋”,假如给晚辈写信,只用“即颂”、“顺问”即可。
传统请安用语关于祝颂的方式也根据对象的辈分和尊卑有关,如给长辈写信一般用“敬请福安”,“敬颂崇祺”,同样给上级写信一般用“恭请”,“敬请”,“祗请”等,给平辈写信一般“即请大安”,“顺祝商祺”,给晚辈用“顺问”即可。
有好多的词读起来真的好拗口,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文化果然博大精深啊~~;) 虽然拗口,但是现在的职场礼仪中偶而还有人用,这里贴出来给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结尾的敬词:1﹑请安:用于祖父母及父母:恭叩金安、敬请福安肃请金安。
用于亲友长辈:恭请福绥、敬请履安敬叩崇安只请提安、敬请颐安、虔清康安。
用于老师:敬请尘安、恭请道发、肃请海安、虔请讲安。
用于亲友平辈:敬候佳祉并候近安、顺颂起居、顺侯大安、敬颂台安顺颂时绥。
用于亲友晚辈:即询近佳、即问近好、附颂清安。
用于有祖父及父母而在一处者:敬请侍安、敬颂侍福、并候侍祺。
用于夫妇同居者:敬请俪安、顺颂双安、敬颂俪祉(祺)。
用于政界:敬请勋安、恭请钧安、只请政安。
用于军界:敬请戎安、恭请麾安、肃请捷安。
用于学界:只颂撰祺、只请著安、顺请、文安、并请学安、即颂文绥、即候文祺。
用于商界:即请财安、敬候筹安、顺颂筹祺。
用于旅客:敬请旅安、藉颂旅祺、顺询旅祉。
用于家居者:敬请潭安、并颁潭福、顺颂潭祺。
中国传统书信常用语中国传统书信常用语1、中国古代书信格式一、提称语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现将常见提称语解释如下:(一)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二)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
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三)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
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
①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垂,含居高临下之义。
赐,上给予下叫做赐。
钧,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
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
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②勋鉴、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
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
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③慈鉴、爱鉴、双鉴、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
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
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
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④礼鉴给居丧者信,用“礼鉴”。
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⑤公鉴共鉴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四)席,即席位。
道席、讲席、教席、撰席、著席、史席。
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