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续供应的经济订货量模型
- 格式:xls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6
什么是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公式什么是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公式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conomic Order Quantity, EOQ):又称整批间隔进货模型EOQ模型,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最常采用的货物定购方式.该模型适用于整批间隔进货、不允许缺货的存储问题,即某种物资单位时间的需求量为常D,存储量以单位时间消耗数量D的速度逐渐下降,经过时间T后,存储量下降到零,此时开始定货并随即到货,库存量由零上升为最高库存量Q,然后开始下—个存储周期,形成多周期存储模型。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最早由于1915年提出的,该模型有如下假设:(1)需求率已知,为常量.年需求量以D表示,单位时间需求率以d表示.(2)一次订货量无最大最小限制.(3)采购,运输均无价格折扣.(4)订货提前期已知,为常量.(5)订货费与订货批量无关.(6)维持库存费是库存量的线性函数.(7)补充率为无限大,全部订货一次交付.(8)不允许缺货.(9)采用固定量系统.EOQ 经济订货批量EOQ的概念,公式,案例分析,公式推导证明,适用情况,缺陷1.经济订货批量EOQ 的概念经济订货批量是固定订货批量模型的一种,可以用来确定企业一次订货的数量。
当企业按照经济订货批量来订货时,可实现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和最小化。
2.公式为Q* = SQRT(2*DS/C)Q*-- 经济订货批量D -- 商品年需求量S -- 每次订货成本C --单位商品年保管费用3.案例分析仓储的管理很类似于生活中自来水水塔现象:水塔是个蓄水池,不停的漏水,快漏完的时候,就要迅速加水至满,保持平衡。
对于某医药配送企业仓库管理,可以看作它是集中大量采购,然后慢慢销售;快完的时候,在集中大量采购,如此循环;为了便于建模,我们把上面问题看的再理想化些:水塔的水是均匀漏的,加水时是瞬间加满的;该医药配送企业的某种药品的销售也是均匀的已一个固定的速度出库,采购的动作也是瞬间完成的;要解决的问题描述(水塔现象的对照)1.水塔负责的小区居民,一年有1000吨的用水量,每吨水的价格1元,每吨水的保管费用平均为一年元,每次水泵抽水至水塔需要费用2元;那么我们根据这些数据,想到的结论是什么呢?那就是这个水塔要建立多大,每隔多长时间送一次水?一年的总费用是多少?2 .该医药配送企业某种药品一年销售10000箱,每箱进价100元,每箱货的保管费用平均为一年5元,每次供应商送货的手续费170元;根据这个数据,我们想知道:每次采购多少箱?多长时间采购一次?一年的总费用是多少?年费用的计算该医药配送企业一年的总费用计算公式=商品的总进价+全年的保管费+全年订货手续费=每箱进价*销售总箱数+(每箱年保管费/2*销售总箱数)/订货次数+每次订货手续费*订货次数这里有人概念容易误解,就是全年的保管费的计算;很容易让人感觉:全年的保管费=每箱年保管费*销售总箱数;下面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否定上面想法:比如仓库月初进了30箱货,每箱每天的保管费用为1元,那么到月底的时候保管总费用是不是(1元/箱.天)*30箱*30天=900元呢?实际上你要考虑到箱子在均匀出库。
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许多经济决策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确定订货量。
订货量的合理安排对企业的运营和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帮助企业确定最佳的订货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基于一些基本假设和前提条件。
首先,假设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是确定的,并且不会发生变化。
其次,假设企业的订货成本和存储成本是已知的,并且不会发生变化。
此外,假设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率是已知的,并且不会发生变化。
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最佳的订货量。
在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中,有几个关键的概念需要明确。
首先是订货成本,它是企业为了获取所需商品而支付的费用,包括订购货物和运输费用。
其次是存储成本,它是企业为了存储和管理库存而支付的费用,包括仓储费用和管理费用。
最后是销售收入,它是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所获得的收入。
在确定订货量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如果订货量过低,企业可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销售额下降,从而影响利润。
如果订货量过高,企业可能会面临库存积压和存储成本增加的风险。
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最佳的订货量。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成本和收入的关系来进行分析。
首先,企业需要计算每单位商品的订货成本和存储成本,然后通过计算销售收入来确定利润。
接下来,企业可以通过计算不同订货量下的利润来比较不同方案的优劣。
最终,企业可以选择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订货量。
除了利润最大化,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还可以用于其他目标的优化。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订货量来实现成本最小化,以降低订货成本和存储成本。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调整订货量来实现销售最大化,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市场份额。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只是一种理论模型,实际情况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例如,市场需求的波动、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以及竞争对手的行为等因素都可能对订货量产生影响。
经济订货基本模型的扩展
1.再订货点
(1)含义:企业再次发出订货单时应保持的存货库存量。
例入:企业采购材料须从外地采购,往返需要5天,企业生产产品每天需要耗用材料20千克
(2)不考虑保险储备时再订货点的确定
R=L×d=平均交货时间×每日平均需用量
(3)存在订货提前期时经济订货量的确定:与基本模型一致。
订货提前期对经济订货量并无影响。
【例题•计算题】甲公司是一家制造类企业,全年平均开工250天。
为生产产品,全年需要购买A材料250000件,该材料进货价格为150元/件,每次订货需支付运费、订单处理费等变动费用500元,材料的单位变动年储存成本为10元/件。
A材料平均交货时间为4天。
该公司A材料满足经济订货基本模型各项前提条件。
要求:
(1)利用经济订货基本模型,计算A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和全年订货次数。
(2)计算按经济订货批量采购A材料的年存货相关总成本。
(3)计算A材料每日平均需用量和再订货点。
(2014年)
【答案】
(1)A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5000(件)
全年订货次数=全年需求量/经济订货批量=250000/5000=50(次)
(2)A材料的年存货相关总成本==50000(元)
(3)每日平均需求量=250000/250=1000(件)
再订货点=10004=4000(件)。
【例题.判断题】延长提前订货期会使存货经济订货批量提高()
【答案】╳
【解析】订货提前期对经济订货量并无影响
2.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模型
(1)基本原理
设每批订货数为Q,每日送货量为p,每日耗用量d。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经济订货批量是指能够使一定时期存货的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的进货数量。
经济订货批量控制作为最主要的存货控制方法,决定着最佳的订货时间和进货批量,以使存货的总成本最低。
因此,如何建立一个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也就成了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存货成本分析存货的成本由取得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这三部分构成。
(一取得成本取得成本是为取得某种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即TCa 。
它可以细分为订货成本和购置成本两部分。
1.订货成本。
订货成本指的是取得订单的成本,如办公费、差旅费、邮费、电报电话费等支出。
订货成本有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无关,如常设采购机构的基本开支等,这称为订货的固定成本,用F 1表示;另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有关,随订货次数的增加而上涨,如差旅费、邮费、电报电话费等,这称为订货的变动成本。
当用B 表示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用A 表示存货的年需要量、用Q 表示每次的进货批量时,存货的采购次数可以表示为A /Q ,订货的变动成本是A /Q ×B 。
由此,订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为:订货成本=订货的固定成本+订货的变动成本=订货的固定成本+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存货年需要量/每次进货批量=F 1+A /Q ×B2.购置成本。
购置成本是存货本身的价值,通常根据购货数量与单价来确定,即:购置成本=存货的年需要量×单价。
如果用P 表示存货的单价,则存货的购置成本就是AP ,然而这是在没有数量折扣的情况下,该成本这时为一个固定成本。
然而,供应商为了增加销售量,有时会规定当买方购买货物达到或超过某一数量时就会给予一定的数量折扣,这时候的购置成本会随着每次订货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则:购置成本=存货的年需要量×单价×(1-折扣率=A×P×(1-r存货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研究谢海娟陶晓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桂林541004【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存在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然后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尝试建立了这些模型的修正模型,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公式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订货批量(重定向自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又称整批间隔进货模型、EOQ模型目录[隐藏]oo1 经济订货批量概述2 经济订货批量基本公式 2.1 订货费用 2.2 存贮及其他费用3 经济批量的计算4 计算经济订货批量最有效的方法[1]5 EOQ延伸[1]6 间断订货批量[1]7 对经济批量方法的评价[2]8 相关条目9 参考文献[编辑]经济订货批量概述经济订货批量(EOQ),即Economic Order Quantity是固定订货批量模型的一种,可以用来确定企业一次订货(外购或自制)的数量。
当企业按照经济订货批量来订货时,可实现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和最小化。
订货批量概念是根据订货成本来平衡维持存货的成本。
了解这种关系的关键是要记住,平均存货等于订货批量的一半。
因此,订货批量越大,平均存货就越大,相应地,每年的维持成本也越大。
然而,订货批量越大,每一计划期需要的订货次数就越少,相应地,订货总成本也就越低。
把订货批量公式化可以确定精确的数量,据此,对于给定的销售量,订货和维持存货的年度联合总成本是最低的。
使订货成本和维持成本总计最低的点代表了总成本。
上述讨论介绍了基本的批量概念,并确定了最基本的目标。
简单地说,这些目标是要识别能够使存货维持和订货的总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订货批量或订货时间。
购进库存商品的经济订货批量,是指能够使一定时期购、存库存商品的相关总成本最低的每批订货数量.企业购、存库存商品的相关总成本包括购买成本、相关订货费用和相关储存成本之和。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最常采用的货物定购方式.该模型适用于整批间隔进货、不允许缺货的存储问题,即某种物资单位时间的需求量为常D,存储量以单位时间消耗数量D的速度逐渐下降,经过时间T后,存储量下降到零,此时开始定货并随即到货,库存量由零上升为最高库存量Q,然后开始下—个存储周期,形成多周期存储模型。
经济订货批量(重定向自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又称整批间隔进货模型、EOQ模型目录[隐藏]∙ 1 经济订货批量概述∙ 2 经济订货批量基本公式o 2.1 订货费用o 2.2 存贮及其他费用∙ 3 经济批量的计算∙ 4 计算经济订货批量最有效的方法[1]∙ 5 EOQ延伸[1]∙ 6 间断订货批量[1]∙7 对经济批量方法的评价[2]∙8 相关条目∙9 参考文献[编辑]经济订货批量概述经济订货批量(EOQ),即Economic Order Quantity是固定订货批量模型的一种,可以用来确定企业一次订货(外购或自制)的数量。
当企业按照经济订货批量来订货时,可实现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和最小化。
订货批量概念是根据订货成本来平衡维持存货的成本。
了解这种关系的关键是要记住,平均存货等于订货批量的一半。
因此,订货批量越大,平均存货就越大,相应地,每年的维持成本也越大。
然而,订货批量越大,每一计划期需要的订货次数就越少,相应地,订货总成本也就越低。
把订货批量公式化可以确定精确的数量,据此,对于给定的销售量,订货和维持存货的年度联合总成本是最低的。
使订货成本和维持成本总计最低的点代表了总成本。
上述讨论介绍了基本的批量概念,并确定了最基本的目标。
简单地说,这些目标是要识别能够使存货维持和订货的总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订货批量或订货时间。
购进库存商品的经济订货批量,是指能够使一定时期购、存库存商品的相关总成本最低的每批订货数量.企业购、存库存商品的相关总成本包括购买成本、相关订货费用和相关储存成本之和。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最常采用的货物定购方式.该模型适用于整批间隔进货、不允许缺货的存储问题,即某种物资单位时间的需求量为常D,存储量以单位时间消耗数量D的速度逐渐下降,经过时间T后,存储量下降到零,此时开始定货并随即到货,库存量由零上升为最高库存量Q,然后开始下—个存储周期,形成多周期存储模型。
经济订货量模型根据题目的要求,文中不需要再出现题目或其他额外的内容,只需要按照经济订货量模型的格式进行写作。
以下是按照该格式完成的正文内容。
---在供应链管理中,经济订货量模型是一种常用的运算工具,用于确定订货量的最佳值。
该模型基于对需求、成本和存储成本的考量,通过数学方法来最小化总成本,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经济订货量模型的原理和应用。
一、原理经济订货量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平衡订货成本和存储成本来确定最佳订货量。
订货成本包括订货固定成本和单位订货成本,通常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易和配送有关。
存储成本涵盖了仓储、保险和库存报废等方面的费用。
在运用经济订货量模型时,我们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需求的不确定性、订货周期、供应商的可靠性等。
二、模型公式经济订货量模型的公式如下:EOQ = √(2DS/H)其中,EOQ代表经济订货量,D代表单位时间的需求量,S代表订货成本,H代表存储成本率。
三、模型应用经济订货量模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供应链管理场景中。
例如,在零售业中,商家可以利用该模型来确定每次订货的最佳数量,以减少库存成本和运营成本。
在制造业中,使用该模型可以有效控制物料采购成本,并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
此外,服务业也可以通过该模型来优化存货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
通过在实际业务中应用经济订货量模型,企业可以实现多方面的收益。
首先,它能够最小化总成本,使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相同数量的产品。
其次,通过减少库存水平,可以降低资金的占用成本,提高企业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
此外,经济订货量模型还能够优化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减少供应链中的浪费和延误。
综上所述,经济订货量模型在供应链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运用该模型,企业可以实现订货量的最优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型只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衡量工具,实际应用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灵活运用。
经济订货批量(重定向自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又称整批间隔进货模型、EOQ模型目录[隐藏]• 1 经济订货批量概述• 2 经济订货批量基本公式o 2.1 订货费用o 2.2 存贮及其他费用• 3 经济批量的计算• 4 计算经济订货批量最有效的方法[1]• 5 EOQ延伸[1]• 6 间断订货批量[1]•7 对经济批量方法的评价[2]•8 相关条目•9 参考文献[编辑]经济订货批量概述经济订货批量(EOQ),即Economic Order Quantity是固定订货批量模型的一种,可以用来确定企业一次订货(外购或自制)的数量。
当企业按照经济订货批量来订货时,可实现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和最小化。
订货批量概念是根据订货成本来平衡维持存货的成本。
了解这种关系的关键是要记住,平均存货等于订货批量的一半。
因此,订货批量越大,平均存货就越大,相应地,每年的维持成本也越大。
然而,订货批量越大,每一计划期需要的订货次数就越少,相应地,订货总成本也就越低。
把订货批量公式化可以确定精确的数量,据此,对于给定的销售量,订货和维持存货的年度联合总成本是最低的。
使订货成本和维持成本总计最低的点代表了总成本。
上述讨论介绍了基本的批量概念,并确定了最基本的目标。
简单地说,这些目标是要识别能够使存货维持和订货的总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订货批量或订货时间。
购进库存商品的经济订货批量,是指能够使一定时期购、存库存商品的相关总成本最低的每批订货数量.企业购、存库存商品的相关总成本包括购买成本、相关订货费用和相关储存成本之和。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最常采用的货物定购方式.该模型适用于整批间隔进货、不允许缺货的存储问题,即某种物资单位时间的需求量为常D,存储量以单位时间消耗数量D的速度逐渐下降,经过时间T后,存储量下降到零,此时开始定货并随即到货,库存量由零上升为最高库存量Q,然后开始下—个存储周期,形成多周期存储模型。
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的经济订货量:Q*=)dPP(K2KDc-⨯=)Pd-(1K2KDc⨯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公式为:TC(Q*)=)Pd-(12KDKc⨯【扩展】最佳订货次数N*=D/Q*最佳订货周期=1/N*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Q*/2×(1-d/P)×单价【例14-8】某生产企业使用A零件,可以外购,也可以自制。
如果外购,单价4元,一次订货成本10元;如果自制,单位成本3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600元。
每日产量50件。
零件的全年需求量为3 600件,储存变动成本为零件价值的20%,每日平均需求量为10件。
下面分别计算零件外购和自制的总成本,以选择较优的方案。
(1)外购零件TC(Q*)===240(元)TC=DU+TC(Q*)=3600×4+240=14640(元)(2)自制零件TC(Q*)===1440(元)TC=DU+TC(Q*)=3600×3+1440=12240(元)由于自制的总成本(12240元)低于外购的总成本(14640元),故以自制为宜。
【例题17•单选题】某公司生产所需的零件全部通过外购取得,公司根据扩展的经济订货量模型确定进货批量。
下列情形中,能够导致零件经济订货量增加的是( )。
(2010年)A.供货单位需要的订货提前期延长B.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增加C.供货单位每天的送货量增加D.供货单位延迟交货的概率增加【答案】B【解析】供货单位需要的订货提前期延长不会影响经济订货批量;供货单位每天的送货量增加会使经济订货批量减少;供货单位延迟交货的概率增加会增加保险储备,但并不会影响经济订货批量。
【例题18•单选题】某零件年需要量16200件,日供应量60件,一次订货成本25元,单位储存成本1元/年,单位生产成本100元。
假设一年为360天。
需求是均匀的,不设置保险库存并且按照经济订货量进货,则下列各项计算结果中错误的是()。
A.经济订货量为1800件B.最高库存量为450件C.经济订货量平均占用资金为22500元D.与进货批量有关的总成本为600元【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可知是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的模型,日耗用量=16200/360=45(件)最高库存=1800×(1-45/60)=450(件),B正确;平均库存=1800/2×(1- 45/60)=225(件),平均占用资金=225×100=22500(元),C正确;。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财务管理第七章 营运资本管理知识点:最优存货量的确定(二)——经济订货基本模型的扩展● 详细描述:1.再订货点(1)含义:企业再次发出订货单时应保持的存货库存量。
例:企业采购材料须从外地采购,往返需要5天,企业生产产品每天需要耗用材料20千克(2)不考虑保险储备时再订货点的确定R=L×d=交货时间×每日平均需用量(3)存在订货提前期时经济订货量的确定:与基本模型一致。
订货提前期对经济订货量并无影响。
2.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模型(1)基本原理设每批订货数为Q,每日送货量为P,每日耗用量d(2)相关成本(3)基本公式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的经济订货量: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公式为:【例7-12】某零件年需用量(D)为3600件,每日送货量(P)为30件,每日耗用量(d)为10件,单价(U)为10元,一次订货成本(生产准备成本)(K)为25元,单位储存变动成本(Kc)为2元。
要求:计算该零件的经济订货量和相关总成本。
【答案】将例中数据带入相关公式,则:EOQ=367(件)TC(Q)=490(元)例题:1.某公司生产所需的零件全部通过外购取得,公司根据扩展的经济订货量模型确定进货批量。
下列情形中,能够导致零件经济订货量增加的是()。
A.供货单位需要的订货提前期延长B.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增加C.供货单位每天的送货量增加D.每日耗用量减少正确答案:B解析:供货单位需要的订货提前期延长不会影响经济订货批量;选项C、D会使经济订货批量减少。
2.已知某种存货的全年需要量为6000个单位,假设一年工作日为300天,预计不设保险储备情况下的再订货点为500单位,则该存货的订货提前期为()天。
A.12B.15C.25D.30正确答案:C解析:依题意,存货每日耗用量=6000÷300=20(单位/天),则订货提前期=预计交货期内存货的用量÷存货每日耗用量=500÷20=25(天)。
决策变量订货批量订货成本存储成本订储成本年需要量3600150600150750每次订货成本25180500180680单位存储变动成本2210429210639240375240615270333270603决策目标300300300600经济订货量300330273330603最低订储成本600360250360610390231390621420214420634450200450650与存货相关的总成本,包括如下三种:订货成本:指取得订单的成本,如办公费、差等,称为订货的固定成本;另一部分与订货次(1)取得成本:指为取得某种存货而支出的购置成本:即存货本身的价值存储成本也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金的应计利息、存货的破损和变质损失、存货(2)存储成本:指为保持存货而发生的成本(3)缺货成本:指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需要主观估计的商誉损失等。
如果生外购入成本会大于正常采购成本。
存货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的假设条件:(1)企业能够及时补充存货,即订货时可立即取得存货;(2)能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入库(3)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成本(4)需求量稳定,并且能预测(5)存货单价不变(6)现金充足,不会因现金短缺影响进货(7)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不会买不到需要的存货1002003004005006007008000100200300400500成本订货批量订货成本存储成本相关总成本订货成本=订货的固定成本+存货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购置成本=年需要量*单价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存储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储存变动成本=储存固定成本+每次进货量/2*单位储存变动成本存货总成本=订货固定成本+存货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购置成本+储存固定成经济订货量:订货变动成本=储存变动成本,存货总成本最小。
存货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每次进货量/2*单位储存变动成本每次进货量2=2*存货年需要量*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单位储存变动成本存货总成本2=2*存货年需要量*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单位储存变动成本订储成本=存货总成本为取得某种存货而支出的成本,分为订货成本和购置成本单的成本,如办公费、差旅费、邮资、电报电话费等支出。
迄今为止,对经济订货批量(eoq:economic order quantity)的研究已经有了若干成果,主要表现在:随机供应能力下的经济订货批量,考虑价格折扣的经济订货批量,考虑运输费率折扣的经济订货批量。
这些问题均是以需方利益最大化为前提的。
本文在考虑供方利益的同时,结合其运作模式的特点,将其分为备货型生产(mts:make-to-stock)、订货型生产(mto:make-to-order)与延迟制造(pm:postponement manufacture)三种,对不同生产模式下供需双方合作时的最优订货量进行了研究。
一、传统eoq模型传统eoq模型是从需方的角度来对物资进行采购,在考虑需方库存持有成本与订货成本的基础上,使需方企业的总成本最低,从而得出一个最优订货量。
假设s1为需方一次订单处理成本,h1为需方单位产品在单位时间内的库存持有成本,d 为需求总量,q为经济订货批量,则需方企业的总成本为:f(q)=*s1+*h1 (1)对其两边求导,并令df(q)/dq=0,得:q*c=显然,这种做法并未考虑供方的利益,反而会使供方的利益受损。
由于这种小批量多频次的订货操作方式,供方不得不多次小批量运输,从而加大其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这与供方希望大批量一次运输的愿望是大相径庭的。
因此,对于供方而言,实施传统的eoq,一方面其成本在加大,而另一方面,却没有任何的利益补偿。
因此,其参与其中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这也是该模型在许多企业订货实践中缺乏应用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以下内容期望建立一个涵括供方利益的机制,从而充分调动供方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考虑供方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一)条件假设主要包括:(1)供方为生产企业,且其生产方式可分为三种:备货型生产(mts)、订货型生产(mto)与延迟制造(pm)。
(2)供需双方之间的运输费用为f,此为一个与d有关的量,而与一次订货量q无关(即不考虑运输折扣),并假定f由供方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