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订货量模型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6
什么是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公式什么是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公式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conomic Order Quantity, EOQ):又称整批间隔进货模型EOQ模型,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最常采用的货物定购方式.该模型适用于整批间隔进货、不允许缺货的存储问题,即某种物资单位时间的需求量为常D,存储量以单位时间消耗数量D的速度逐渐下降,经过时间T后,存储量下降到零,此时开始定货并随即到货,库存量由零上升为最高库存量Q,然后开始下—个存储周期,形成多周期存储模型。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最早由于1915年提出的,该模型有如下假设:(1)需求率已知,为常量.年需求量以D表示,单位时间需求率以d表示.(2)一次订货量无最大最小限制.(3)采购,运输均无价格折扣.(4)订货提前期已知,为常量.(5)订货费与订货批量无关.(6)维持库存费是库存量的线性函数.(7)补充率为无限大,全部订货一次交付.(8)不允许缺货.(9)采用固定量系统.EOQ 经济订货批量EOQ的概念,公式,案例分析,公式推导证明,适用情况,缺陷1.经济订货批量EOQ 的概念经济订货批量是固定订货批量模型的一种,可以用来确定企业一次订货的数量。
当企业按照经济订货批量来订货时,可实现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和最小化。
2.公式为Q* = SQRT(2*DS/C)Q*-- 经济订货批量D -- 商品年需求量S -- 每次订货成本C --单位商品年保管费用3.案例分析仓储的管理很类似于生活中自来水水塔现象:水塔是个蓄水池,不停的漏水,快漏完的时候,就要迅速加水至满,保持平衡。
对于某医药配送企业仓库管理,可以看作它是集中大量采购,然后慢慢销售;快完的时候,在集中大量采购,如此循环;为了便于建模,我们把上面问题看的再理想化些:水塔的水是均匀漏的,加水时是瞬间加满的;该医药配送企业的某种药品的销售也是均匀的已一个固定的速度出库,采购的动作也是瞬间完成的;要解决的问题描述(水塔现象的对照)1.水塔负责的小区居民,一年有1000吨的用水量,每吨水的价格1元,每吨水的保管费用平均为一年元,每次水泵抽水至水塔需要费用2元;那么我们根据这些数据,想到的结论是什么呢?那就是这个水塔要建立多大,每隔多长时间送一次水?一年的总费用是多少?2 .该医药配送企业某种药品一年销售10000箱,每箱进价100元,每箱货的保管费用平均为一年5元,每次供应商送货的手续费170元;根据这个数据,我们想知道:每次采购多少箱?多长时间采购一次?一年的总费用是多少?年费用的计算该医药配送企业一年的总费用计算公式=商品的总进价+全年的保管费+全年订货手续费=每箱进价*销售总箱数+(每箱年保管费/2*销售总箱数)/订货次数+每次订货手续费*订货次数这里有人概念容易误解,就是全年的保管费的计算;很容易让人感觉:全年的保管费=每箱年保管费*销售总箱数;下面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否定上面想法:比如仓库月初进了30箱货,每箱每天的保管费用为1元,那么到月底的时候保管总费用是不是(1元/箱.天)*30箱*30天=900元呢?实际上你要考虑到箱子在均匀出库。
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公式
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公式是一种用于计算企业经济订货批量的数学模型。
这个模型考虑了许多因素,包括订货成本、存储成本以及需求等。
经济订货批量是指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确定最经济的订货数量。
这个模型的目的是通过最小化总成本来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订货决策。
下面是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的公式:
EOQ = √((2 × D × S) / H)
其中,EOQ代表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D代表单位时间内的需求量,S代表订货成本,H代表存储成本。
这个公式衡量了企业订购数量和订购成本之间的权衡关系。
通过平衡固定成本(订购成本)和变动成本(存储成本),企业可以找到最经济的订货量,从而达到成本最小化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假设需求是稳定且可预测的,并且没有考虑供应的不确定性、订货时间等因素。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正或结合其他模型来进行决策。
总之,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公式提供了企业在进行批量订货时的一个参考依据。
通过使用这个模型,企业可以做出更明智、更经济的订货决策,从而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EOQB(Economic Order Quantity for Basic Inventory Model)模型是一种基于基本库存模型的经济订货量模型,用于计算最小订货量。
该模型考虑了采购成本、持有成本和需求的因素,以最小化总成本为目标,计算出最小订货量。
在EOQB模型中,有两个重要的准则:r和q。
1. r准则
r准则是指,当每次订货时,新的库存单位的成本等于旧的库存单位的成本加上新的库存单位的成本。
具体来说,假设当前库存单位的成本为c1,订货成本为r,需求量为d,则新的库存单位的成本为:
Cnew = c1 + r
如果新的库存单位的成本小于订货成本,则说明当前库存不足,需要进行订货。
反之,如果新的库存单位的成本大于订货成本,则说明库存充足,不需要进行订货。
2. q准则
q准则是指,订货量应该等于需求期内需求量的加权平均值乘以安全库存。
具体来说,假设需求期为t1至t2,安全库存为s,订货提前期为r,则订货量q可以表示为:
q = s * (d1 + d2 + ... + dn) / (r + 1)
其中,dn表示第n个需求量,d1, d2, ..., dn表示需求期内的所有需求量。
通过r和q准则的计算,可以得到最小订货量,进而进行库存管理,最小化总成本。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讲义摘要:1.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定义与含义2.模型的假设条件3.模型的计算方法4.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调整5.模型的优点与局限性正文:一、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定义与含义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conomic Order Quantity, EOQ)是一种用于确定企业一次订货(外购或自制)的数量的模型。
其目的是在满足生产或销售需求的同时,实现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和的最小化。
EOQ 模型适用于整批间隔进货、不允许缺货的存储问题,即某种物资单位时间的需求量为常数,存储量以单位时间消耗数量的速度逐渐下降,经过时间t 后,存储量下降到零,此时开始定货并随即到货,库存量由零上升为最高库存量q,然后开始下一个存储周期,形成多周期存储模型。
二、模型的假设条件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假设条件包括:1.单位时间内的需求量不变,即需求速率均匀且为常量。
2.订货提前期不变。
3.各次订货的订货费相同,与订货批量的大小无关,且没有数量折扣。
4.保管费与平均库存量成正比。
5.单一品种,且资金可用性无限制。
6.全部订货一次到货,且不允许缺货(缺货费用为0)。
三、模型的计算方法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计算方法较为简单,其公式为:EOQ = √[(2DS)/H]其中,D 为一定时期(如一年)的需求量,S 为订货费,H 为持有成本,持有成本包括存储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通常以年为单位。
四、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调整在实际应用中,经济订货批量模型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1.实际生产或销售过程中,需求量可能会有所波动,此时可以采用周期需求量的平均值作为D。
2.订货费和持有成本可能与订货批量有关,此时需要对模型进行相应的调整。
3.在实际生产或销售过程中,可能存在价格折扣等优惠政策,此时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进模型。
4.模型假设一次订货量无最大最小限制,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限制,此时需要对模型进行相应的调整。
五、模型的优点与局限性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优点在于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和的最小化,从而降低库存成本和运营成本。
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公式
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是指在给定期望销售量、订货成本、存储成
本和缺货成本的情况下,为了最大化利润而确定最优批量订货量的模型。
订货量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并对利润产
生显著的影响,因此这一模型在实际生产和运营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中,最优订货量的计算公式为:Q=√2DS/H,其中,Q表示最优订货量,D表示一定时间内的需求总量,S表示单位
成本,H表示单位的存储成本。
在实际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经济订货量模型可实现以下作用:
1. 提高利润
通过计算出最优订货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其资源和能力生产出
最大化利润的产品。
2. 降低订货成本
经济订货量模型可以帮助企业避免过度订货,从而减少订货成本。
3. 降低库存存储成本
经济订货量模型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过高的库存,从而节省存储成本。
4. 避免缺货
经济订货量模型可以帮助企业预测需求量并制定适当的订货量,提高库存水平的同时避免因缺货而造成的销售损失。
综上所述,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公式可以为企业的生产和运营带来重要意义。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此模型,在采购、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公式一、经济订货批量概念介绍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简称EOQ)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按照最优的订货次数和每次订货的数量,使得库存成本最低的订货策略。
它是企业库存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旨在平衡库存成本和订货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
二、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公式推导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是基于存货成本和订货成本的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参数:1.订货成本(S):每次订货所产生的固定成本。
2.库存成本(H):单位时间内库存每增加1单位所产生的成本。
3.需求量(D):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需求量。
4.折扣率(R):采购商品时享受的折扣幅度。
根据这些参数,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公式可以推导如下:EOQ = √((2DS)/(HR))其中,√表示平方根,×表示乘法。
三、公式中各参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1.订货成本(S):通常包括订单处理费、采购费、运输费等,企业在制定采购策略时需要考虑这些成本。
2.库存成本(H):包括仓储费、保险费、库存资金占用成本等。
在计算库存成本时,需要考虑企业对库存资金的最低回报率。
3.需求量(D):可以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市场预测等方法进行估算。
4.折扣率(R):与供应商谈判时争取到的折扣,可以降低采购成本。
四、实例解析与应用假设某企业每次订货成本为100元,库存成本为10元/单位,年需求量为10000单位,供应商给予的折扣率为2%。
求该企业的经济订货批量。
根据公式,可得:EOQ = √((2 × 10000 × 100) / (10 × 10)) = 1000因此,该企业的经济订货批量为1000单位。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订货策略,以实现库存成本和订货成本的最优平衡。
总之,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库存管理方法。
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公式摘要:一、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简介1.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OQ)的局限性2.EOQX 模型的提出与特点二、EOQX 模型公式及参数解释1.公式:Q = √(2DS/C)2.参数解释:Q、D、S、C 的含义与作用三、EOQX 模型的应用场景与意义1.需求率波动的情况2.订货成本和库存成本的权衡3.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与效果正文:一、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简介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OQ)中,企业根据预计的需求量和库存成本来确定经济订货批量。
然而,EOQ 模型忽略了需求率的变化和订货成本的影响,这使得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弥补EOQ 模型的不足,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EOQX)应运而生。
EOQX 模型不仅考虑了商品年需求量(D),还考虑了需求率(d)的变化。
此外,EOQX 模型还考虑了每次订货成本(S)和单位商品年保管费用(C),从而在计算经济订货批量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二、EOQX 模型公式及参数解释EOQX 模型的公式为:Q = √(2DS/C)。
下面分别对公式中的参数进行解释:1.Q:经济订货批量,即企业一次订货的商品数量。
2.D:商品年需求量,表示在一年内商品的需求总量。
3.S:每次订货成本,包括采购、运输等与订货相关的成本。
4.C:单位商品年保管费用,指库存商品每年所需支付的保管费用。
通过EOQX 模型公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经济订货批量,从而更好地平衡订货成本和库存成本。
三、EOQX 模型的应用场景与意义EOQX 模型在以下场景中具有重要意义:1.需求率波动的情况:当商品的需求率不稳定,存在波动时,EOQX 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订货时间和数量。
2.订货成本和库存成本的权衡:EOQX 模型考虑了订货成本和库存成本,有助于企业在降低库存成本的同时,避免因订货次数过多而导致的订货成本上升。
3.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与效果:EOQX 模型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预测需求,合理安排库存和订货,从而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公式摘要:一、经济订货批量的基本模型及公式二、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的假设条件三、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的公式四、举例说明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的应用五、影响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的因素正文:在经济管理的实践中,存货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
其中,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是存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的公式及其应用。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经济订货批量的基本模型及公式。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是在一定假设条件下,通过计算得出的一种最优订货策略。
其基本公式为:Q = SQRT(2DS/C),其中Q代表经济订货批量,D代表商品年需求量,S代表每次订货成本,C代表单位商品年保管费用。
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构建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更多实际因素,包括采购成本、折扣政策、季节性需求等。
在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中,我们仍然假设企业能够及时补充存货,所订购的存货能够一次全额到达,没有缺货成本,没有固定订货成本和固定储存成本。
但与基本模型不同的是,扩展模型考虑了采购成本和折扣政策。
在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中,存货总成本由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和采购成本三部分组成。
存货总成本的计算公式为:TC = 2UDC + CUxD/Q,其中TC 代表存货总成本,U代表每批订货成本,D代表商品年需求量,C代表单位商品年保管费用,Q代表订货量。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以说明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的应用。
假设某企业年需求量为1000件商品,每次订货成本为100元,单位商品年保管费用为50元,采购成本为300元。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出经济订货批量为200件。
这意味着,如果企业每次订货量为200件,其存货总成本将最低。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影响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的因素。
首先,商品年需求量D对经济订货批量有直接影响,需求量越大,经济订货批量也越大。
其次,每次订货成本S和单位商品年保管费用C对经济订货批量也有影响,成本越高,经济订货批量越小。
eoq模型的基本假设EOQ模型的基本假设EOQ模型,即经济订货量模型,是一种用于优化库存管理的数学模型。
它基于一系列假设,以帮助企业确定最佳的订货量和补货时间,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库存成本。
EOQ模型的基本假设是:需求是稳定且可预测的。
这意味着企业能够准确预测产品的需求量,并且需求量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这个假设是EOQ模型的核心,因为它对企业的库存管理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EOQ模型假设企业的订货成本和持有成本是已知的。
订货成本包括与供应商的交互成本,如订购成本和运输成本。
持有成本包括库存的存储成本、保险费用、损耗和过期费用等。
这些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是固定的,可以在计算EOQ时准确考虑。
第三,EOQ模型假设没有折扣或促销活动。
这意味着产品的价格是固定的,不会因为批量购买或促销而发生变化。
这个假设简化了计算过程,使得企业可以更容易地确定最佳的订货量。
第四,EOQ模型假设没有库存问题,如缺货或过剩。
这意味着企业能够精确地控制库存水平,以满足需求,同时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库存。
这个假设在实际情况下可能不太现实,但它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以实现最佳的库存管理。
EOQ模型假设企业的订货和补货时间是固定的。
这意味着企业可以准确地预测供应商的交货时间,并按计划进行订货和补货。
这个假设在实际情况下可能不太现实,因为供应链中可能存在各种延迟和不确定性。
然而,这个假设使得企业能够在理想情况下计算最佳的订货量。
EOQ模型的基本假设包括需求的稳定性、已知的订货成本和持有成本、没有折扣或促销活动、没有库存问题以及固定的订货和补货时间。
这些假设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以优化其库存管理,降低库存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对这些假设进行调整和适应,以实现最佳的库存管理策略。
经济订货量模型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有效的库存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库存过多会占用大量资金,增加存储成本和风险;库存过少则可能导致缺货,影响销售和客户满意度。
经济订货量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库存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优化订货数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一、经济订货量模型的基本原理经济订货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模型是基于一系列假设条件建立的。
它假设需求是稳定且已知的,每次订货的成本固定,单位存储成本固定,并且货物瞬时补充。
在这些假设下,通过数学计算可以得出使总库存成本最小化的订货量。
总库存成本包括订货成本和存储成本。
订货成本是每次订货时发生的固定费用,如采购人员的工资、运输费用等。
存储成本则是与库存数量相关的费用,如仓库租金、保险费、利息等。
EOQ 模型的计算公式为:EOQ =√2×D×S / H其中,D 表示年需求量,S 表示每次订货成本,H 表示单位年存储成本。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得订货成本和存储成本之和最小。
二、经济订货量模型的应用步骤1、确定相关参数年需求量:需要对过去的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以准确估计未来一年的产品需求。
每次订货成本:包括采购人员的差旅费、通信费、订单处理费等。
单位年存储成本:考虑仓库租金、保险费、损耗、资金占用成本等。
2、计算经济订货量将确定好的参数代入 EOQ 公式,计算出经济订货量。
3、考虑实际情况进行调整EOQ 模型是基于理想假设得出的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供应商可能有最小订货量的限制,或者企业为了应对不确定性而希望保持一定的安全库存。
4、监控和评估实施经济订货量策略后,要定期监控库存水平、缺货情况和成本变化,评估该策略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三、经济订货量模型的优势1、降低成本通过优化订货量,减少了订货成本和存储成本,从而降低了总库存成本。
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公式一、经济订货批量概念介绍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简称EOQ)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订单数量达到最优时,库存成本最低的订货数量。
它是企业在库存管理中寻求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对于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公式推导经济订货批量模型起源于经济学家哈利·霍兰德(Harry H.Jerome)在1913年提出的订货批量模型。
在此基础上,经济学家威廉·哈里森(William Harrison)于1926年提出了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
以下是经济订货批量扩展模型的公式推导:1.假设条件(1)需求量稳定,周期内的需求量为D;(2)订货成本为C1,包括下单、采购等费用;(3)库存持有成本为C2,包括仓储、保险、损耗等费用;(4)供应商的送货时间为T;(5)企业对库存的最低限量为S。
2.公式推导(1)总成本TC = 订货成本+ 库存成本(2)库存成本= 库存量× 库存成本率(C2)(3)库存量= 需求量- 送货时间内的需求量(4)送货时间内的需求量= D/T(5)最优订货次数n* = 2 × D × C1 / (C1 + C2 × T)(6)最优订货量Q* = n* × D三、公式中各参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1.需求量D: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需求量,通常通过历史数据统计分析获得。
2.订货成本C1:包括下单、采购等费用,通常与订货次数成正比。
3.库存成本C2:包括仓储、保险、损耗等费用,通常与库存量成正比。
4.送货时间T:指供应商从接到订单到发货的时间。
5.企业对库存的最低限量S:指库存量低于此限量时,企业需要立即订货。
四、实例分析与应用假设某企业某种商品的年需求量为12000件,订货成本为10元/次,库存成本为15元/件,供应商送货时间为10天,企业对库存的最低限量为1000件。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解析:在存货允许缺货的情况下,经济批量=,所以,在存货允许缺货的情况下,与
==400
==447.21
主观题
某公司是一家亚洲地区的套装门分销商,大装门在香港生产后运至上海,预计2008年需求量为15000套,相关购进成本为400元,与定购和储存这些门的相关资料为:(1)去年一共订购22次,总处理成本13400元,其中固定成本10760元,预计未来成本性态不变。
(2)每一次进货入关检查费用为280元。
(3)套装门购进后要进行检查,所以需要雇佣一名检验人员,每月支付工资3000元,每次进货的抽检工作需要8小时,发生的变动费用每小时2.5元。
(4)套装门储存成本为2500元/年,另外加上每套4元。
(5)在储存过程中破损成本平均每套28.5元。
(6)占用资金利息等其他储存成本每套门20元。
(7)单位缺货成本为105元。
要求:(1)计算每次进货费用。
(2)计算单位存货年储存成本。
(3)计算经济进货批量、全年进货次数和每次进货平均缺货量。
(4)计算2008年存货进价和固定性进货费用。
(5)计算2008年固定性储存成本。
(6)计算2008年进货成本。
(7)计算2008年储存成本。
(8)计算2008年缺存成本(9)计算2008年与批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10)计算2008年存货成本。
答案:
(1)每次进货费用=(13400-10760)/22+280+8×2.5=420(元)
(2)单位存货年储存成本=4+28.5+20=52.5(元)
(3)经济进货批量==600(套)
全年进货次数=15000/600=25(次)
每次进货平均缺货量=600×52.5/(52.5+105)=200(套)
(4)2008年存货进价=15000×400=6000000(元)
固定性进货费用=10760+3000×12=46760(元)
(5)2008年固定性储存成本=2500(元)
(6)2008年进货成本=6000000+46760+25×420=6057260(元)
(7)2008年储存成本=变动储存成本+固定储存成本=600/2×52.5+2500=18250(元)
(8)2008年缺货成本=200×105×25=525000(元)
(9)2008年与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变动订货费用+变动储存成本+缺货成本=25×420+600/2×52.5+525000=551250(元)(10)2008年的存货成本=进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6057260+18250+525000=6600510(元)。
解析:
==4800
= =300
==1800
(3)原材料使用率=18000/360=50(千克/天)
(4)再订货点=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50×7+200=550(千克)
(5)平均存货水平=经济进货批量/2+保险储备=1800/2+200=1100(千克)
(6)全年变动性储存成本=平均存货水平×单位年储存成本=1100×10=11000(元)
(7)平均资金占用额=平均存货水平×单位采购成本=1100×100=110000(元)
(8)200=(75×最长的订货提前期-50×7)/2
解得:最长的订货提前期=10(天)
解析:
某企业全年需用A材料360000千克,该材料单价100元,每次进货费用400元,单位材料年储存成本8元,单位缺货成本10元,销售企业规定:客户每批购买量不足8000千克,按标准价格计算,每批购买8000千克以上,10000千克以下的,价格优惠2%,每批购买量高于10000千克的,价格优惠3%。
要求:(1)如果不考虑商业折扣和缺货时,计算下列指标: a、经济进货批量 b、经济进货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 c、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 d、年度最佳进货批次(2)如果考虑商业折扣,但不考虑缺货,计算经济进货批量。
(3)如果不考虑商业折扣但考虑缺货,计算经济进货量和平均缺货量。
答案:
(1)不考虑商业折扣和缺货:
经济进货批量==6000(千克)
经济进货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48000(元)
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6000/2×100=300000(元)
年度最佳进货批次=360000/6000=60(次)
(2)考虑商业折扣,但不考虑缺货:
按6000千克进货,则没有折扣:
存货相关总成本=360000×100+(360000/6000)×400+(6000/2)×8=36048000(元)
按8000千克进货,折扣2%:
存货相关总成本=360000×100×(1-2%)+(360000/8000)×400+(8000/2)×8=35330000(元)
按10000千克进货,折扣3%:
存货相关总成本=360000×100×(1-3%)+(360000/10000)×400+(10000/2)×8=34974400(元)
可见进货批量为10000千克时存货相关总成本最低,因此经济进货批量为10000千克。
(3)不考虑商业折扣但考虑缺货:
经济进货批量==8050(千克)
平均缺货量=8050×=3578(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