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2007-2011年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7.97 KB
- 文档页数:3
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了解乐山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进程,为进一步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在所辖的11个县(市、区)分别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分区后抽取对象,共调查4400名8~10岁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1100份尿碘、3180份盐碘。
结果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2.21%,尿碘中位数为206.4µg/L,小于50µg/L仅占1.45%,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23%。
结论乐山市在2009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为了解乐山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进程,根据卫生部等5部门《关于下发<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方案>的通知》(卫疾控发〔1999〕第58号),2009年对所辖11县(市、区)进行了碘缺乏病现况调查,现将主要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8~10岁学生及家庭主妇。
1.2 抽样方法按分层抽样方法对所辖11个县(市、区)各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抽取1个乡(镇、街道),然后按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从上述的乡(镇、街道)中各抽取1所村小学(无村小学时,抽取乡中心小学),在被抽到的小学中随机抽取80名8~10岁学生(人数不足时从临近的村小学补充)。
1.3 调查内容8~10岁学生的甲状腺大小、家中碘盐情况、尿碘水平、健康教育问卷。
1.4 监测指标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水平、居民户盐碘水平和合格碘盐食用率。
判断标准参照我国《碘缺乏病消除标准》(GB16006-2008)[1]、食用盐标准(GB5461-2000)[2]、甲状腺肿大判定标准(GB16398-1996)[3]1.5 监测方法1.5.1 甲状腺检查采用“触诊法”(WS 276-2007)[4]。
1.5.2 尿碘采用“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107-2006)[5]测定。
1.5.3 盐碘采用仲裁法(GB/T 13025.7-1999)[6]测定。
碘盐检测结果分析[摘要] 目的了解滦县居民食用碘盐的普及情况,掌握当地人群实际盐碘含量水平,为持续有效预防控制及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照《河北省碘盐监测方案》进行样品采集,依据GB/T13025.7-1999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对2010-2011年居民食用盐的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2010年碘盐覆盖率99.7%,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92.4%;2011年碘盐覆盖率97.9%,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92.5%,均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中对碘盐的要求,但有个别乡镇仍有不合碘盐及非碘盐,2011年出现4份高碘盐。
结论积极有效的开展碘缺乏病防治的宣传和教育,特别是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规范碘盐经销部门的合法渠道,使居民了解如何购买、保存、使用和食用碘盐。
同时根据每年的监测结果对重点乡镇加强碘盐的管理。
[关键词] 食用盐;碘盐;碘缺乏病碘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
碘缺乏病,是由于环境缺碘、公民摄碘不足所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和对儿童智力发育的潜在性损伤。
防治碘缺乏病最安全有效的途径是食用加碘食盐,碘盐的含碘量直接影响到防治效果,加强碘盐中碘含量的监测尤为重要。
为了解滦县居民食用碘盐的普及情况,掌握当地人群实际盐碘含量水平,为持续有效预防控制及消除碘缺乏病及制定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保证我县居民食用碘盐的质量,现将2010-2011年居民食用碘盐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资料来自2010-2011年滦县居民食用盐检测上报的结果。
1.2 抽样及检测方法样品抽样按照《河北省碘盐监测方案》进行,按东、西、南、北、中随机抽取9个镇,其中东、西、南、北4个片各随机抽取2个镇,中片随机抽取1个镇,每个镇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2个行政村在镇政府所在地及附近抽取,另外2个在距镇政府5公里以外或非碘盐率较高的村抽取),每个行政村抽取8户居民用盐,检测按照GB/T13025.7-1999[1]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滑县生活饮用水碘含量的检测与结果分析目的探讨滑县各乡镇生活饮用水碘离子的含量,并且通过检测结果分析其含量是否对居民身体产生影响。
方法从2013—2014年,中心实验室人员根据全县地理状况及人口分布在全县选择具有代表性生活饮用水水源进行采样,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推荐的适合缺碘及高碘地区的水碘检测方法—硫酸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中碘化物的含量。
结果该次调查中共采集3070 份水样,2014年检测水碘含量中位数为56.84 μg/L,范围在6~133.45 μg/L 之间;经统计623 份水样碘含量100 μg/L的水样按高浓度水碘(范围:100~600 μg/L)的测定复检[2-3]。
③中浓度水碘(范围:0~100 μg/L)的测定[4-5]分别取碘标准应用系列溶液及水样各一定量置于玻璃试管中,然后加入亚砷酸溶液Ⅱ,充分混匀后置于30 ℃温浴15 min左右。
使用秒表计时,每管间隔15~30 s依顺序,向各管中准确加入硫酸铈铵溶液Ⅱ,然后立即混合均匀,放回水浴中。
待第一管加入硫酸铈铵溶液Ⅱ后准确反应15 min 时,依顺序每管间隔15~30 s检测OD420,测定各管的吸光度。
低浓度水碘的检测需加上样品前处理:分别取碘标准应用系列溶液及水样各一定量置于玻璃试管中,每管加入一定量的过硫酸铵溶液,混匀后置于消化控温加热装置中,在100℃条件下消化20 min,消化后拿出冷却至室温,然后按照上述中浓度水碘含量检测步骤进行检测,采用试剂有所更改。
④样品碘含量的计算:碘浓度C与测得的吸光度A之间的定量关系为C=a+b lnA(或lgA),做出标准曲线的方程,将检测样品的吸光值代入此方程即可求出样品的碘浓度。
1.4 统计方法所有资料录入统一的数据库,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2.1 全县基本情况全县辖10个镇、12个乡、1个产业聚集区,1019个行政村,共从中采集样本3070份,集中水样154份,72份学校水样,其中饮用自来水的有596 个村,占58.5%;饮用井水的有423个村,占41.5%。
附件12010年度全国碘盐监测报告2010年,为全面、系统掌握全国碘缺乏病防治现状,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以下简称《监测方案》)要求,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省份)开展了碘盐监测工作。
现将监测结果通报如下:一、监测范围(一)随机抽样监测。
《监测方案》要求,每年上半年以县为单位开展居民户食用盐随机抽样监测。
2010年,除青海省玉树地区6个县受地震影响正在开展的有关工作外,各省份非高碘县均报送了随机抽样碘盐监测结果,监测覆盖率达到99.8%。
(二)重点抽样监测。
按照《监测方案》要求,未实现和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省份要抽取20%的县开展重点抽样监测;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省份根据本省各县碘盐普及情况,抽取一定数量的县开展重点抽样监测。
2010年,全国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南、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有24个省份在363个县开展了重点抽样监测。
(三)水源性高碘地区居民户食用盐监测。
2010年,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河南8个省份在110个县开展了水源性高碘地区食用盐监测。
二、监测结果(一)碘盐质量。
全国共定量检测非高碘地区居民户食用盐804381份,其中碘盐794875份,盐碘浓度均值为31.1mg/kg,标准差为6.7mg/kg,变异系数为21.5%。
在所有碘盐中,合格碘盐780154份,经人口加权全国碘盐合格率为98.0%。
除西藏自治区外,各省份碘盐合格率均在95%以上。
各省份碘盐中碘含量变异系数在15.8%-35.3%之间,其中有22个省份变异系数高于20%。
见表1。
在14721份不合格碘盐中,有11856份盐样碘含量低于20mg/kg,占80.5%,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湖南、广西、四川6个省份;2865份盐样碘含量高于50mg/kg,占19.5%,主要分布在江西、河南、湖南、四川、云南5个省份,其中有17份盐样碘含量高于100mg/kg。
碘缺乏病的监测结果动态分析
张倩华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2(010)020
【摘要】目的了解那坡县食盐中碘元素的含量情况以及尿碘检测碘含量情况,为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中所制定的评定标准,和按照卫生部2007年颁布的<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碘盐检测采用GB/T13025.71999中直接滴定法,川盐、强化盐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尿碘检测采用WS/T107-2006催化还原分光光度法,合格碘盐判定标准为20~ 50mg/kg,合格尿碘判定标准为>100μg/L.结果 2010年前三年中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和碘盐覆盖率2007年为97.19% 、96.18%、
98.96%,2008、2009年均为100.00%,尿碘含量低于100μg/L的比例不超过20%.结论 2010年经省级考核评估,那坡县碘盐"三率"和尿碘含量均达到了国家碘缺乏病消除目标.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张倩华
【作者单位】那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百色5339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1.1
【相关文献】
1.东营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动态分析 [J], 崔向东
2.长泰县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动态分析 [J], 张丽辉;王英太;黄庆龙
3.仙游县碘缺乏病病情动态分析 [J], 顾俊洪; 陈清海
4.1995—2003年周宁县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动态分析 [J], 叶艺玲;刘景荣;汤宝钗;章武壮
5.南昌市1989~2006年碘缺乏病监测动态分析 [J], 万严冰;凌军;甘仰本;卢祖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生设计性实验论文题目测定食盐中碘元素含量的实验研究姓名王静学号2007121133专业_化学_班级071班_实验课程名称_中学化学实验研究_指导教师及职称张四方实验学期2009至2010学年二学期太原师范学院教务处编印测定食盐中碘元素含量的实验研究王静化学系化学 071班 2007121133摘要碘是合成人体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关系密切,特别是对大脑的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但我国碘缺乏病病区人口有4亿多,因而从1989年开始,在缺碘地区实行“食盐加碘”,推行食用碘盐。
所谓碘食盐,就是将可溶性的碘化物按1:20000到l:50000与食盐(NaCl)均匀混合以供食用。
我国曾经用KI作为食盐添加剂,由于KI具有浓苦昧,易潮解,在常温下久置易分解游离出单质碘而呈黄色,须避光保存等缺点,自1996年我国政府以国家标准的方式规定食盐的碘添加剂是KIO3。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国家规定食用盐中必须加碘,且严格控制碘加入量,因而对于食用盐中碘含量的测定十分重要。
【1】关键词测定,食盐,碘含量1.引言今年5月15日是全国第十个“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的主题是“食用碘盐,保护儿童智力发育”。
据统计,在我国一千多万智力残疾人中,80%的人为缺碘所致。
由于食用加碘食盐,每年有94万新生儿免受碘缺乏症的危害。
缺乏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儿童缺碘会导致智商低下。
用加碘食盐防治碘缺乏病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一种好方法。
食用加碘食盐大于适宜量,对碘敏感的人群存在碘甲亢的危险性。
目前我国在食盐中加碘主要使用碘酸钾,而过去则是碘化钾。
碘化钾的优点是含碘量高(76.4%),缺点是容易氧化,稳定性差,使用时需在食盐中同时加稳定剂。
碘酸钾稳定性高不需要要稳定剂,但含碘量较低(59.3%)。
相比之下,使用碘酸钾优点还是较大的。
因此,90年始我国规定民用食盐的碘的添加剂为碘酸钾。
全民食盐加碘之后,各地甲状腺疾病(如甲抗)的发病率反而增加了。
2012年中国/UNICEF合作项目“碘缺乏病防治”(摘要)1.高碘地区标准及防控措施研究为在高碘地区因地制宜地采用改水、供应不加碘食盐或两者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修订《水源性高碘地区和地方性高碘甲状腺肿病区的划定》标准和制定《水源性高碘地区监测方案》(试行)。
2011年9月在山西召开了<高碘地区标准及防控措施研究>项目启动会,之后陆续在山东、山西、河南和河北采集儿童和孕妇的水样、盐样和尿样,以及孕妇、哺乳和育龄的血样,分析水碘、盐碘、尿碘含量和甲状腺功能。
调查结果表明:在高碘地区,尽管停供了碘盐,在水碘低于100μg/L的地区,单纯以停供碘盐为措施不能满足居民碘营养水平在适宜范围的需求,必须结合改水。
水碘在100μg/L以上的地区尤为紧迫。
在高碘地区,随水碘的升高,儿童的碘营养水平升高,甲肿率也随之升高。
在同样的水碘水平下,山西的儿童甲肿率比其他省份偏高,提示存在水碘类型或碘外因素等其他因素的作用。
2.新疆碘盐评估卫生部疾控局于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7日组织专家,地病中心孙殿军主任任组长,涉及流行病学、临床内分泌学、神经内科学、心理学、实验室检测等方面13名专家参加调查工作,对和田地区洛浦县和克州地区阿克陶县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现况调查。
本次调查在洛浦县、阿克陶县现场临床核实排查8个乡疑似地方性克汀病人27名,采集疑似地方性克汀病病例父母亲尿样12份。
在2个县4个乡B超检查400名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采集400份尿样,测查393名儿童智商,问卷调查169名5年级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入户调查122名育龄妇女,采集食用盐样122份、水样22份。
调查结果表明,新疆自治区南疆地区洛浦县和阿克陶县是严重的碘缺乏地区,新疆自治区在国家支持下通过落实应急补碘措施和碘盐免费供应策略,使洛浦县、阿克陶县碘缺乏病病情大幅度下降。
3.新碘盐标准在三省实施的监测评估2012年7月15日至22日,卫生部疾控局组织国家评估组在福建省翔安区、安徽省金寨县和山东省荣成市3个试点项目县,采取听汇报、部门座谈、查阅资料和入户调查等方式,开展第一阶段现场评估工作。
滑县生活饮用水碘含量的检测与结果分析滑县是中国河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豫东南地区。
生活饮用水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其中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情况下会引发克汀症。
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饮用水质量,滑县对生活饮用水中的碘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首先,滑县采取了一定数量的水样品,从不同的地点和时间段进行采集,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在采集样品时,应选择没有明显污染源的水源,例如自来水管道或自然水源等。
然后,滑县对这些样本进行了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光度法、电化学法和原子吸收法等。
其中,原子吸收法是一种常用的准确性较高的方法,可以利用原子吸收仪测定样品中的碘含量。
在检测中,滑县发现了一些有关滑县生活饮用水碘含量的重要结果。
根据滑县饮用水卫生标准,碘含量的合理范围是每升5-30微克。
滑县的检测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样本的碘含量在合理范围内,符合卫生标准。
然而,滑县也发现了一些异常样本。
其中,一些地下水样本的碘含量偏低,甚至有些样本没有检测到碘的存在。
这可能与滑县的地质特点有关,如滑县地下水中的碘含量本身就较低。
滑县应进一步调研和研究地质特点,针对这些地下水样本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善。
另外,滑县还发现一些农村地区的自来水样品中碘含量超过了合理范围。
这可能与一些地方农民自行养殖的禽类或养殖污染的水源有关。
滑县应加强农村地区水源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农村居民的饮用水质量。
总的来说,通过对滑县生活饮用水中碘含量的检测与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滑县大部分饮用水样本的碘含量符合卫生标准,但也有一些异常样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这对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饮水至关重要,滑县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饮用水质量的监测和管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碘盐监测工作总结篇一:XX年度全国碘盐监测报告附件1XX年度全国碘盐监测报告XX年,为全面、系统把握全国碘缺乏病防治现状,依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以下简称《监测方案》)要求,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省份)开展了碘盐监测工作。
现将监测结果通报如下:一、监测范围(一)随机抽样监测。
《监测方案》要求,每一年上半年以县为单位开展居民户食用盐随机抽样监测。
XX年,除青海省玉树地域6个县受地震阻碍正在开展的有关工作外,各省份非高碘县均报送了随机抽样碘盐监测结果,监测覆盖率达到%。
(二)重点抽样监测。
依照《监测方案》要求,未实现和大体实现排除碘缺乏病时期目标的省份要抽取20%的县开展重点抽样监测;实现排除碘缺乏病时期目标的省份依照本省各县碘盐普及情形,抽取必然数量的县开展重点抽样监测。
XX年,全国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南、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有24个省份在363个县开展了重点抽样监测。
(三)水源性高碘地域居民户食用盐监测。
XX年,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河南8个省份在110个县开展了水源性高碘地域食用盐监测。
二、监测结果(一)碘盐质量。
全国共定量检测非高碘地域居民户食用盐804381份,其中碘盐794875份,盐碘浓度均值为mg/kg,标准差为/kg,变异系数为%。
在所有碘盐中,合格碘盐780154份,经人口加权全国碘盐合格率为%。
除西藏自治区外,各省份碘盐合格率均在95%以上。
各省份碘盐中碘含量变异系数在%-%之间,其中有22个省份变异系数高于20%。
见表1。
在14721份不合格碘盐中,有11856份盐样碘含量低于20mg/kg,占%,要紧散布在河北、山东、河南、湖南、广西、四川6个省份;2865份盐样碘含量高于50mg/kg,占%,要紧散布在江西、河南、湖南、四川、云南5个省份,其中有17份盐样碘含量高于100mg/kg。
(二)碘盐覆盖情形。
滑县2007-2011年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滑县居民户食用碘盐的现状,为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提供
科学依据。
方法按照《河南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及《安阳市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于2007—2011年每年一次对居民户食用盐进行随机抽样监测,每月
一次对碘盐生产加工或分装和批发企业的碘盐进行随机抽样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
行分析。
结果 2007—2011年碘盐分装和批发企业碘盐合格率分别为85.19%、93.52%、92.59%、97.22% 、81.48%,2007—2011年每年进行居民户食用盐监测288份,碘盐合格率分别为90.77%、95.99%、93.33%、95.27%、77.86%,合格碘
盐使用率分别为85.42%、91.32%、92.36%、90.97%、75.69%,非碘盐率分别为
5.90%、4.865%、1.04%、4.17%、3.47%,碘盐覆盖率分别为94.10%、95.14%、98.96%、95.49%、97.57%。
结论滑县居民户合格碘盐使用率呈上趋势,达到消
除碘缺乏病目标要求,但仍需加强碘盐监测和碘缺乏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关键词】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碘缺乏病,可以通过食用碘盐这一简单、安全、经济和有效的补碘措施来预防。
碘盐监测是了解碘缺乏病的重要日常工作,通过监测可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
相应干预措施,保证居民食用合格碘盐。
我们从2007年开始每年对滑县碘盐的
分装和批发企业、居民食用情况进行了连续监测,监测结果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监测内容对滑县碘盐生产加工或分装和批发企业的碘盐每月进行一次随
机抽样监测,对居民户食用盐每年一次进行随机抽样监测。
1.2 方法及依据
1.2.1 抽样方法
对滑县碘盐生产加工或分装和批发企业,每月进行一次抽样检测,每一批盐,都要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抽取9个单位产品,每个单位产品从中
抽取50g以上样品,采得9份盐;居民户食用盐每年一次进行随机抽样监测,按东、西、南、北、中把全县22个乡(镇)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东、西、南、
北片区各随机抽取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在中部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共抽取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在每个被抽中的乡(镇、街
道办事处)中,再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在每个被抽中的行政村(居
委会)中,随机抽检8户居民食用盐,共36个行政村,每村采288户居民盐样。
针对2011年居民户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使用率低于90%的情况,选择非碘盐或不合格碘盐最严重的2个乡镇,每个乡镇重点抽取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
随机抽检15户居民盐样,并在每个行政村当地超市或固定购货点采集2份盐样,共计120份盐样进行了专题调查。
1.2.2 检测方法
所采集到的样品按照国标GB/T1325.7-1999中直接滴定法进行定量测定。
1.2.3 结果判定
合格:碘含量20—50mg/kg;不合格:碘含量5—20mg/kg(不含20mg/kg)
或>50mg/kg:非碘盐:碘含量<5 mg/kg。
2 结果
2.1 滑县碘盐生产加工或分装和批发企业碘盐监测结果
2007—2011年共检测60批次碘盐,540个单位产品,均为碘盐,每2007—2011年碘盐合格率分别为85.19%、93.52%、92.59%、97.22% 、81.48%,每年度
碘盐情况见表1。
表1 滑县2007—2011年碘盐生产加工或分装和批发企业碘盐监测结果
2.2 居民户食用盐监测结果
2007—2011年每年检测居民户食用盐228份,其中,2007年检出不合格碘盐25份,非碘盐17份,2008年检出不合格碘盐11份,非碘盐14份,2009年检出不合格碘盐19份,非碘盐3份,2010年检出不合格碘盐13份,非碘盐12份,2011年检出不合格碘盐62份,非碘盐10份,居民户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使用率均低于90%,2007-2011年居民户食用盐监测结果见表2。
表2 2007—2011年居民户食用盐监测结果
2.3 专题调查
因为2011年居民户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使用率仅为77.86%、75.69%,又
进行了专题监测,本次调查共检测120份盐样,检出合格盐107份,不合格盐7份,非碘盐6份,碘盐覆盖率为95.00%、碘盐合格率为93.86%,合格碘盐使用
率为89.17%。
3 讨论
碘是人体的必需营养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
有足够的碘元素在体内人
体才能保持健康,摄入不足时,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障碍。
人体缺碘不仅能发生
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等病情复杂、危害严重的地方病,还可以引起妇
女不孕、流产、死胎、先天畸形等,此外胎儿在围生期和婴儿期的死亡率也会相
应增高,儿童出现智力发育障碍、体格发育障碍、单纯聋哑等症状。
碘缺乏还是
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损伤的最主要、最多见的原因。
碘缺乏已成为当今世界
上发展中国家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食盐加碘是消除碘缺乏病危害行之有效、简易、安全的措施,每天使用5—10g合格碘盐,即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碘量
3.1 监测结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连续的监测结果表明,滑县碘盐生产加工或分装和批发企业的碘盐含量
偏低<90%,要求生产企业从源头查找原因,要么是加碘量不够,要么是加碘过
程中因搅拌不匀致碘含量低。
3.2 合理解决问题
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障销售的碘盐是符合要求的。
监测结
果显示,2008-2010滑县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使用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2011年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使用率由往年的90%以上降至80%以下,由此进行的碘盐专题调查结果表明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只有合格碘盐使用率稍低。
分析其中的原因,其一是日本海啸,食盐抢购,流动
盐贩在农村沿街叫卖不合格碘盐,少数的居民户购买私盐。
其二滑县是国家级贫
困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低,不合理的膳食习惯,居民对碘盐
存放不当,用敞口容器盛放、储存食盐,使碘挥发所致。
由于碘缺乏是因人类生存环境中缺碘所引起的地球生物化学性疾病,因此,
推广食盐加碘的措施不是权宜之计,需要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持续发展。
为继
续做好碘缺乏病控制工作,保证居民都能食用合格的碘盐,建议国家政策支持,
落实专项经费,保证合格碘盐的生产和碘盐监测网络系统的有效运转。
4 结束语
今后应加强政府领导,多部门协作,加大工作力度;加强食盐营销市场的管理,严厉打击非碘盐的冲销,保证合格碘盐供应。
加强碘缺乏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应有针对性的对重点乡镇、重点人群进行宣传,强化学校健康教育使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家喻户晓,增加对碘盐的识别能力,长期自觉的坚持使用合格的碘盐,巩固全县碘缺乏病防治成果,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晓君,刘国胜,贾广喜.2003-2005年莱州市城乡居民碘盐使用情况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06,32(2):80.
[2] 黎碧坚.肇庆市鼎湖区2004-2005年居民食用盐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06,32(2):68.
[3] 赵宝军,夏丽娟,李伟,等. 易县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7,33(1):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