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 1.3.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
- 格式:doc
- 大小:263.00 KB
- 文档页数:7
揭阳第三中学教案表高中政治答题技巧政治作为文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知识点也是让同学们头疼的。
哲学,制度等知识点让同学们背坏了头。
但是一切学习都是有方法的,备考政治是要有“工匠精神”我们在学习中要注重积少成多,积累知识,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式。
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些答题技巧及好用的教辅书。
1经济意义的题描述国内经济意义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3、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4、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1、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2、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2政治意义的题对国家的政治意义国内有关活动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3、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对外交往活动1、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2、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对党的政治意义(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于高一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5篇关于高一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会遇到教案编写的情况。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一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高一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二)能力目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分析材料,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意识。
【教学重点】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教学方法】1、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设置情景,充分利用资料、图片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下主动思考、自主感悟【教学过程】列举日常生活的各种现象,让学生指出其中哪些是属于文化现象。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1)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2)参加学校运动会(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4)旁听一次听证会(5)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6)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7)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8)某国议员竞选高一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篇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文化的内涵,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探究,使他们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的内涵2、教学难点:文化的内涵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阅读课本思考本课主要内容如果说经济生活的主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文化生活的主题就是精神家园的耕耘。
高中政治必修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教学预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问方面:识记消费心理的种类,学会评价各种消费心理,理解四大消费原则。
2、力量方面:着重培育同学的分析、比较、概括力量和参加生活实践的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树立节省、环保和绿色消费理念,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养成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等消费习惯,培育同学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勤俭节省、艰苦奋斗原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进展和收入增加,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影响人们消费的除了客观因素以外,还有消费心理等主观因素。
今日我们就从熟悉几种常见的消费心理入手,通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如何做到理性消费。
(推动新课)3-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板书)组织同学看书,简洁的了解教材框架体系一. 消费心理面面观(板书)幻灯片展现:情境(一)“人家穿什么,我也穿什么”设置问题:这是一种怎样的消费心理呢?同学回答略老师归纳:这是一种从众心理。
(幻灯片展现)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评价及态度幻灯片展现:情境(二)“看我的发型潮不潮?”设置问题: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引发的消费?同学回答略同学分三组分别争论爸爸、小明和妈妈的消费心理老师归纳:这是一种求异心理。
(幻灯片展现)2.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评价及态度幻灯片展现:情境(三)“展现明星们的豪华婚礼”设置问题:这是一种什么消费心理呢?同学回答略老师归纳:这是一种攀比心理。
(幻灯片展现)3.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评价及态度幻灯片展现:情境(四)“展现一个对话情景材料”设置问题:这是一种怎样的消费心理呢?同学回答略老师归纳:这是一种求实心理。
(幻灯片展现)4.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特点、评价及态度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过渡)通过以上学习,大家已经了解了影响消费行为的几种常见的消费心理,其中有科学的,有非科学的,在生活消费中要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必需坚持科学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3.2树立正确消费观【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理解从众、求异、攀比及求实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
2、知识如何评价从众、求异、攀比及求实消费心理。
3、理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等基本消费原则。
(二)能力目标1、正确评价和对待各种消费观和各种消费行为的能力。
2、概据主观条件设计主观消费方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科学的求实的态度对待消费。
2、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原则。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联系有关实例,让学生感悟、理解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在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消费及其类型,不妨先回顾一下。
请大家列举一下,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师:大家回答得很好。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购买方式、商店位置、售后服务等因素也是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
我还想再问你们一个问题,在消费的时候,你们有没有过犹豫不决,徘徊不定这么一个状态?(学生回答)师:从你这一次消费过程来看,说明消费除了受客观因素影响之外,人的心理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犹豫徘徊到狠狠心,就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
因此我们说消费心理影响消费,不同的消费心理带来不同的消费行为。
健康的消费心理才会使消费行为正确。
那么,具体来说,有哪些消费心理呢?我们又该怎样正确地消费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二)进行新课消费心理面面观师:我们刚刚说到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那么什么是消费心理呢?消费心理是指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会思考消费什么,如何消费,消费多少以及消费后的感觉如何,这些伴随着消费者消费过程的复杂的思维活动的总和我就将其称为消费心理。
对于消费心理这一概念我们只作简单理解不做重点把握,那人们的消费心理都有哪些呢?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说上句你们接下句,要想皮肤好生:……师:牙好?生:……师:农夫山泉生:……师:这些都是什么呀?生:……师:对,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广告。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知识⽬标 ①通过学习,使学⽣识记主要的消费⼼理,并理解应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理。
②学⽣准确理解四⼤消费原则 ③运⽤所学知识,模拟⼀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为,说说怎样才算⼀个理智的消费者 2、能⼒⽬标 ①培养学⽣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 ②培养学⽣全⾯看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分析问题能⼒ ③提⾼学⽣参与经济⽣活的能⼒。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标 克服消极的消费⼼理因素,树⽴正确的消费观念,做⼀个理智的消费者。
⼆、重点难点 重点:树⽴正确的消费观的原则 难点:从众⼼理、求异⼼理、攀⽐⼼理的的不同表现及危害 三、教学过程 (⼀)导⼊新课 ⾸先导⼊课我通过歌曲<我赚钱了>进⾏导课,让同学们知道我们每个⼈都要消费,我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应树⽴起怎样的消费观?从⽽导出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树⽴正确的消费观》。
这样导⼊能调动学⽣的兴趣。
(⼆)授新课 (1)消费⼼理⾯⾯观 【⽣活观察】⼿机购买指导 1.购买品牌最流⾏,最时尚,⼤家都在买的苹果4.(从众⼼理) 2.尽显⾃我,有个性的⼿机(求异⼼理) 3.买⾼档的,最新的如:苹果6(攀⽐⼼理) 4.根据实⼒,买实⽤性的(求实⼼理) 探究活动⼀:这些消费⼼理引发的消费有什么特点,评价(利,弊),态度? 经过学⽣讨论,⼩组代表争先发⾔,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完成了这个表格。
⾃主探究: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下⾯的提⽰,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学和预习。
相信你⼀定⾏! 消费⼼理 特点 评价及态度 [在讲到消费⼼⾥⾯⾯观的内容时,主要采取例⼦,让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问题,然后教师进⾏指导,归纳的⽅式来进⾏。
高中课程新课标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学科长审查签字: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及求实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知道如何正确评价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及求实消费心理;知道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基本消费原则。
2.能力目标:正确评价和对待各种消费观及消费行为的能力;提高在消费实践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能力;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理性消费方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待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原则,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难点:适度消费二、预习导学(一)知识梳理问题2:做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1)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2)评价:那些支出物价花,为了撑面子不惜举债消费而不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的行为,是缺乏理智的。
过于紧缩消费会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生产的发展。
(3)提倡:消费要适度。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求: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1)正确做法:我们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学会合理消费,共同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2)绿色消费的内涵: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3)特征:人们形象地把绿色消费概括为“5R”。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合作探究一:1.每逢新年,同学之间免不了互送小礼物。
前几年送贺卡,现在送的礼物价格越来越高。
家长无奈地表示“这样过节,对家庭有压力。
但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我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矮半截、抬不起头来。
”问题1:这是一种什么消费心理?问题2:这种消费心理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心理?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点评:2.小林的服装怪怪的:裤子上左一个大兜右一个小兜,兜上还有很多铁环,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别小看他这身服饰,价格可高啦!问题1:是什么消费心理驱使小林购买这套服装?问题2: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的消费行为?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点评:3.一些同学的手机、电脑、电子词典等“现代化设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长。
这种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问题:这种风气在你们学校存在吗?应该怎样看待这种消费现象?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点评: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4.“货比三家”、“追求实惠”体现了什么消费心理?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点评: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消费者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很多因素:价格是否便宜,质量好不好,服务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齐全,操作是否简便,等等。
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教师小结:练习内化:1.有位准备买汽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开始贬值。
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
”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A.攀比心理 B.求实心理C.适度消费 D.盲目从众答案:B教学过渡:这四种消费心理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所以我们应该如何消费呢——做理智的消费者。
合作探究二:1.你听说过“百万负翁”、“月光族”、“卡奴”吗?这些称号给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点评:“百万负翁”是指收入不是很高,住豪宅,开靓车,负债百万,往往只能以方便面度日的人;“月光族”就是一到月底就把零用钱用光光、花光光的人。
他们工作稳定,月薪数千上万却仍入不敷出;卡奴,卡是指信用卡,奴,奴隶。
一个人使用大量的现金卡、信用卡,但负担不出缴款金额或是以卡养卡、以债养帐等方式永远都是一身债,一直在还利息钱。
就变成信用卡、现金卡的奴隶,就可称为卡奴。
“百万负翁”、“月光族”、卡奴的消费属于超前消费,给我们的启示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那些支出物价花,为了撑面子不惜举债消费而不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的行为,是缺乏理智的。
过于紧缩消费会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生产的发展。
所以,我们提倡消费要适度。
2.一项调查表明,近4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只用一时便不再用的东西。
这些商品往往是一时冲动而购买的,很快就被闲置一旁,造成浪费。
问题:你曾因一时冲动或随大流买过东西吗?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历。
教师总结:别人都买的东西,不一定适合自己的需要。
随大流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是不理智的。
所以我们应该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人可能没有想到,我国每年生产800亿双一次性筷子,如果按没双筷子长20厘米、宽1厘米计算,这些筷子可铺满363个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许多人纷纷呼吁“筷子革命”:外出就餐尽量自带餐具,餐馆尽量不提供一次性餐具。
问题:你愿意支持“筷子革命”吗?请说明理由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评:面对资源约束趋势、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应该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学会合理消费,共同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做到“5R”。
4.有人认为,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几个菜,吃完后一定要有剩余。
如果盘子里的菜被吃光了,主人就很没面子。
问题1: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问题2:你或你的家人外出就餐时有没有“舌尖上的浪费”?请就如何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与同学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教师点评:从历史的角度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从现实国情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临人口、资源压力;从个人成长看艰苦奋斗能够克服困难成就事业,所以我们应该坚持勤俭节约、艰困奋斗,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练习内化:1.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拼族中出现了各种拼消费。
拼消费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现代模式的精打细算——拼车、拼饭甚至拼房。
拼车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等等。
这种时尚()①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②应成为每一个消费者追求的目标③有助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④不利于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A.①②B.③ ④C.①③D.② ④答案:C课堂小结:四、目标检测1.在世界杯赛场上,著名足球明星贝克·汉姆的发型引起广大球迷的关注,许多理发店利用球迷追星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汉姆发型”,大大发了一笔财。
对广大球迷而言,这种“汉姆发型”消费属于()A.攀比心理消费B.从众心理消费C.求实心理消费D.求异心理消费答案:B2.目前,在欧美一些国家,人们崇尚绿色消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绿色消费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具有仿效性和盲目性B.绿色消费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利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C.绿色消费是一种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符合实际,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的质量,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推广和提倡D.人们对绿色消费的崇尚具有从众性,不可能是基于对科学认识的统一性而引发的答案:C3. 近几年来,青少年中肥胖者日益增多。
这主要表明()A. 生活消费必须与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B.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C. 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方式、观念,提高消费合理性D.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大吃大喝答案:C4.近几年来,在许多大城市居民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念夜大、电大,给自己充电蔚然成风,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大幅增长。
城市居民的这种消费趋势()A.是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B.看到了知识就是力量,是发财致富的根本途径C.是从众心理的体现,具有盲目性D.懂得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答案: D五、分层配餐(一)选择题A组1.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 5S在国内市场上的售价最开始高达万元,即使这样,“果粉”们仍然趋之若鹜。
一些“果粉”表示:能在第一时间用上iPhone 5S很有面子,这是促使他们购买iPhone 5S的主要原因。
这些“果粉”的行为( )A.主要是受攀比心理影响的结果B.没有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C.表明价格对需求具有调节作用D.促使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答案:A2.有位准备购买轿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就开始贬值,越用越贬值。
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
”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A.攀比心理B.求实心理C.适度消费的心理D.盲目从众的心理答案:B解析:“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这说明消费者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选B项。
此题易误选C项,适度消费是一种消费行为,而此题设问是要求从消费心理角度作答。
3.现在每个大学校园里都不乏追“新”族,追求时尚、追寻潮流,随之而来的是追求奢华消费。
不少大学生上学时拿着父母给的“工资”花得非常潇洒,消费方式明显由“生存型”向“享乐型”发展。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要坚决杜绝贷款消费B.要坚持绿色消费C.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D.要贯彻国家鼓励消费的政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从题干可以看出,应该选择适度消费。
B、D两项虽然也是应该坚持的正确消费观,但不符合题意。
A项说法错误,对贷款消费不能一味摒弃,应该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个人的收入水平量力而行。
4.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其核心是( )A.可持续性消费B.健康消费C.多元化消费D.适度消费答案:A解析:由题中关键词“节约资源”可以看出,绿色消费在注重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种可持续性消费。
故应选A项。
B组5.某市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具体规定为:以用户为单位的居民每月生活用水在30立方米以内的,每立方米水价为1.5元,超过30立方米的,每立方米水价为2元。
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 )①能够引导人们绿色消费②说明水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③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④是运用价格杠杆来调节水资源的配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供求关系只能影响商品的价格,而不能决定商品的价格,所以②的说法是错误的,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