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案:必修二第五课+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5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学法指导】1、课前15分钟,依据自学指导,通研课本内容,把握教材体系,掌握重点内容,发现问题。
2、课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互相交流探讨,充分展示,互相点评,分层次达成目标。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了解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
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能够运用事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具体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重点难点】1.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及职权2.人大代表的性质地位和职权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一框题: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自主预习】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______________,由他们组成_______________,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_______________,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__________,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______________。
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________________,它们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了我国______________的完整体系。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__________、任免权、__________。
肩负人民的重托1、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_________的组成人员。
人大代表由__________产生,每届任期五年。
2、人大代表的权利包括_________权、_______权、_________权、_________权。
3、人大代表的义务:①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___________;②协助________和_________的实施;③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___________的意见和要求。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章概述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某某政治的本质。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某某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新课程学习5.1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2、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人民代表大会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本框题内容涉及人大的活动,知识点较多,内容较陌生,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运用调查方式等,感悟、体验、探究人大政治活动的具体程序和要求。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知道,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那么,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呢?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进行新课一、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1、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4页,联系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内容,思考、讨论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宣称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必修2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课标再现】一、教学目标略二、教学重难点1.人民代表大会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当家作主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权利,能参与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等丰富多彩的政治生活,那么这些权利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得到保障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正文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学生活动:“忆一忆”:在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是如何体现的呢?(物质、法律和制度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充分)(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学生活动: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呢?(图示:直接选举+间接选举──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其他国家机关)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了解全国人大的主要职权,并对照本课第一组图片简单分析。
(立法权:图4、决定权、任免权:图2、监督权:图1)(1)主要职权A.立法权──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立法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地方法规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只有普通法律的立法权,基本法律(如宪法、基本法)的立法权和国家领导人任免权归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既是最高权力机关,又是最高立法机关。
地方各级人大对同级地方政府实施监督,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不能等同于法律。
地方人大不是立法机关,只是地方权力机关。
B.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的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举例:三峡工程、国庆阅兵、是否申办奥运会等C.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举例:国家总理、副总理、最高检察长、部长D.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课标要求研学导航1.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和机关。
2.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类型、地位、权力、组成、任期、会议、常设机关、专门委员会。
3.阐释人大代表的产生、地位、权利、义务。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1)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机关: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方式: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权力:国家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3)组成: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4)任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
(5)代表:按照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
(6)会议①频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
②任务: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表决议案;依法选举、决定任免国家机关组成人员。
(7)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8)专门委员会: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常性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各专门委员会。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今天我所说的这节课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高一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第五课的第一个框题:《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说明:一、说教材(一)说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时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2008年3月第3版《思想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课时。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了公民的政治生活和为人民服务两个单元,本单元在内容上是前两个单元的延伸和深化,也是政治生活的核心内容;本课题的学习也是为后一框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铺垫。
由于人民代表是人民代表的基础,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⑴识记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及我国的权力机关体系,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力和义务,从而达到是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的能力。
⑵在上课后,要学生观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资料,体验人大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收集和分析材料的能力。
⑶在课堂上,通过创设人民代表工作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结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我国的国情,充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⑵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根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联系十一届一次人大专题会议,分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职权。
⑶通过创设情境,从而让学生从实际中分析和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以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力和义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是学生认同人大的权威,也增强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最后也让学生了解基层,从而增强其参与和服务基层人大工作的热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及其依据1、重点: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及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
依据: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课标的要求,确定人民代表大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高中政治教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该熟知的政治制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教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中政治教案:第五课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一、教材分析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且有制度和法律的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的权利有了制度的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四、学情分析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接触的较多一些,而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接触相对较少,有些学生对它认识很少,这样在教学中就有了一定的难度,需要对基础知识逐个分析以达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和全面了解,以便解释生活中政治现象。
五、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六、课前准备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2、导学案的编写与印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导入新课,展示目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人民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决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务的。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5教案全集第一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教学目标: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概念,明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 教学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职权。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 教学资源:教材、PPT、相关案例。
- 教学评价: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个人总结。
第二课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教学目标:明确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和作用。
- 教学内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和种类,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 教学资源:教材、PPT、相关案例。
- 教学评价: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个人总结。
第三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职能作用。
- 教学内容: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职能作用,国家机构的权力制衡与民主监督。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 教学资源:教材、PPT、相关案例。
- 教学评价: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个人总结。
......(省略部分内容)第十三课国家安全- 教学目标:了解国家安全的内涵和重要性,掌握保障国家安全的手段和措施。
- 教学内容:国家安全的内涵和重要性,国家安全的保障手段和措施。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 教学资源:教材、PPT、相关案例。
- 教学评价: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个人总结。
第十四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
- 教学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基本特点和作用。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 教学资源:教材、PPT、相关案例。
- 教学评价: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个人总结。
......(省略部分内容)以上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5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