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猴子种果树 (2)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7
课题22 猴子种果树(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教具及
多媒体
课件
教学插图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从什么地方看
出来的?
2、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讨论:猴子听谁的话种了些什么树?
结果怎么样?
2、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
(1)理解:“农谚”、“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
三樱二”等词。
(2)“等不及”说明什么?
(3)“就这样”指就哪样?
(三)体会感悟。
1、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猴子种果树为什么什么树也没种成?
2、汇报交流。
三、表演课本剧。
板书设计
22 猴子种果树
猴子种果树
梨树“梨五杏四”杏树“杏四桃三”桃树“桃三樱二”樱桃树
什么树也没种成
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反思
《猴子种果树》第二课时的教学中,重难点是课文中涉及到的几个农谚:“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由于大多数学生都缺乏这方面的小常识,所以把顺序难免混淆。
我采用了鼓励组织学生分小组在课后排演课本剧的方法,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进行记忆。
猴子种果树续写_小学生续写作文篇一:猴子种果树续写[200]春天来了,一只猴子种下了好多果树,有梨树、杏树、桃树、樱桃树……他想:“过几年,我就可以吃很多水果了。
”正如小猴子所愿,第二年的夏天还没到,小猴子就吃到了樱桃,于是小猴子就看着杏树、桃树、梨树发愁,为什么它们还不接果呢?于是,小猴子到处去请教为什么,终于有一天,小猴子遇到了一位农民伯伯,农民伯伯告诉他一句农谚:“梨五杏四,桃三樱二,樱桃好吃树难栽。
”这时候小猴子才恍然大悟,于是回家继续好好施肥、浇水,等待果实的成熟。
篇二:猴子种果树续写[200]猴子吧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没种成果树的原因了,于是,猴子就又种了一棵梨树苗,过了几天,那只乌鸦又飞来了,他“哇哇”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又种起梨树了?难道你不觉得梨结果的时间太长了吗?”猴子说:“小乌鸦,我已经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耐心,什么事情都能做,所以我请你别再来打拢我种梨树了”,乌鸦听了,拍拍翅膀飞走了。
过了五年,梨树结果了,猴子吃着自己种的梨子,心里想:“看来,对于别人说的话要思考思考再做决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听取别的建议时,也要有自己的主见。
篇三:猴子种果树续写[300]自从小猴种果树失败后,它很伤心。
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它决心改掉坏毛病,重新种果树。
它想,我们全家人都喜欢吃桃子,就种桃树吧。
小猴把桃树苗种在土里,天天浇水,不久桃树就成活了。
小猴一边精心伺候着小树苗,一边学习,他要科学种树。
他先去科学院向专家请教,再去图书馆借有关科技的书,然后上网查资料;他还建了一座玻璃房,造了个小太阳,装了根可以下雨的管子,还有一个监控器,如果小树冷了,小太阳就可以发出光芒,如果小树渴了,管子就会下起小雨。
小树天天喝着小猴配制的营养液,在小猴精心培育下长成了大树。
第二年,桃树就开花结果了。
桃树上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桃子。
小猴高兴极了,他摘下几个又大又红的桃子给爸爸、妈妈吃,然后他一边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一边说:“以后做事一定要一心一意,要有耐心,有主见,还要讲科学,才能成功!”篇四:猴子种果树续写[300]很久以后的猴子才知道自己做事没有耐心,可他又能责怪谁呢?现在是滴水成冰、地冻天寒的冬天,猴子一直在家里想这件事。
再读。
文中还有一句农谚(出示:樱桃好吃树难栽)指名读。
懂吗?“树难栽”是什么意思?齐读。
6、齐读所有农谚。
7、(出示词语:乌鸦、喜鹊、杜鹃、哇哇、喳喳、咕咕)指名读。
8、下面我们把这些词语横过来读,注意哦,每一行里都有一个小故事,齐读。
三、听故事,讲故事,了解课文内容1、读得熟,才能记得住。
下面就听王老师给你们讲故事,好吗?听王老师讲故事,听着听着,你们也会讲故事。
这个故事的题目叫——猴子种果树。
2、师:有一天,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他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
过了一天,他又来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
过了一天,他又来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小朋友们真聪明,也会讲故事了。
3、猴子种了梨树苗后,它天天就干两件事,第一件是——(浇水),第二件是——(施肥)。
4、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
范写“浇”。
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尧。
左边换成火字旁是什么字?(烧)用水浇,用火烧。
我们的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表意思,声旁表读音。
范写“施肥”,注意方子旁的笔顺。
“肥”是什么偏旁?(“月”,演示古字写法,像一块挂着的肉,月字旁与肉有关系。
肉多就是“肥”。
)5、齐读“浇水”、“施肥”。
6、(出示第一小节)下面自己读读故事的开头。
7、下面老师接着给大家讲故事(读课文第二、三小节),这回猴子又做了两件事——拔掉梨树,改种杏树。
板书“拔掉”、“改种”,范写“拔”、“改”,学生书空。
8、齐读“拔掉”、“改种”。
9、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二、三小节,相信大家很快也会讲这小段故事。
10、指名读。
评价。
11、随文识字:“想”,怎么记住这个字?加一加的方法真好。
通过“一想”这个词,你发现了什么?“耐”这个生字,我们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
此时,你们能替猴子回答乌鸦的话吗?——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12、分角色朗读二、三小节。
13、故事到这还没有结束,接下来猴子又遇到了谁,又种了什么树?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老师给你们三分钟时间,自己讲一讲,会讲那你们就是不得了。
《猴子种果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
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猴子种下梨树苗,等着吃梨子。
第二至八自然段,写猴子轻信乌鸦、喜鹊、杜鹃的话不断改种果树。
第九自然段写猴子总是拔了种,种了拔,结果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课文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农谚,并理解文中的农谚。
3.理解课文寓意,懂得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2-8小节。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知猴子的急于求成、无主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初步认识农谚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猴子种果树》(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指名读。
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樱桃好吃树难栽3.“梨五杏四”是什么意思?“杏四桃三”呢?“桃三樱二”呢?4.这些词语是属于什么类型的词语?(课件出示词语“农谚”)5.“农谚”是什么意思?(“农谚”是农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我们再来看几条农谚吧!6.课件出示一些农谚。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春不种,秋不收。
人靠饭养,稻靠肥长。
燕子低飞要落雨。
这些农谚既通俗易懂,又体现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
可是,如果你在做某件事时,有些朋友用这些充满智慧的谚语来劝告你,他们是一片好心,但是意见却不同甚至相反,这时你该听谁的呢?你又该如何做呢?我们从今天课文的主人公——这只小猴子身上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
二、细读第1自然段1.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读。
2.(出示画面)启发想象:一开始的时候,猴子种下的是一棵梨树苗。
小猴子一边浇水、施肥,一边对梨树苗说:()。
是啊,小猴子多么想早一点儿吃到梨子啊,所以他“天天”给梨树浇水、施肥,其实梨树成活需要每天都浇水施肥吗?你从“天天”这个词中可以看出什么?(从中可以看出猴子心情很急切)。
小学二年级语文《猴子种果树》教材教案〔共13篇〕篇1:小学二年级语文《猴子种果树》教材教案一、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区别。
3、让学生从猴子种果树失败的教训中懂得做事要有耐心。
二、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猴哥拔掉浇水耐心梨树改种施肥成功(二)精读课文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门很聪明,已经解决了许多自己提出的问题,但上节课我们还留了个大问题,没能解决,你们还记得吗?生:猴子种了那么多果树,为什么吃不到果子?出示自读要求:1、读读课文,划出课文中关键的词语、句子,议一议。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为什么猴子种了果树吃不到果子?分小组读课文并讨论。
师指导。
师:猴子(图)先后种了哪些树?(梨树、杏树、桃树、樱桃树图)开场种梨树,他是怎么种的?(水壶、铲子图) 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怎么会种了那么多果树,吃不到果子呢?汇报讨论结果:(三组汇报)第一组:正当梨树成活时,谁来了?(乌鸦图)他说了些什么?(谁做乌鸦,读乌鸦的话,学生做猴子,读猴子的话)是什么使猴子拔掉梨树,改种杏树?(生答)板书:梨五杏四比拟: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没有这个耐心。
哪句更能加强语气?(生答)分角色读,男女生对读。
第二组、第三组同第一组师引读第九自然段师:同学们,那吃不到果子,该怪谁呢?乌鸦、喜鹊等有没有错?农谚有没有错?(生答)说理三、教学完毕:布置作业1、课后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2、搜集一些农谚和谚语。
篇2:小学二年级语文《猴子种果树》教材教案教学目的: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有耐心,坚持不懈,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寓意。
教具准备:1.词语卡片2.小动物图片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只特别爱吃水果的猴子。
22猴子种果树本文是关于22猴子种果树,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22猴子种果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具准备:生字卡片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挂图)这是谁呀?(一只小猴)它在干什么呢?(它在种果树)二、2、猴子是怎样种果树的?结果怎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词语:猴子浇水施肥哇耐心拔掉改种喜欢喜鹊桃三樱四(1)自由读。
(2)这课中,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的读音?(3)开火车读词,指名读,齐读。
(4)去拼音读。
3、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
4、指名分段读课文。
5、默读课文,勾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
6、讨论交流:(1)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施肥:给植物上肥料。
7、再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注意停顿看谁读得最通顺。
8、读了这篇课文,谁能告诉老师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
)三、指导生字。
1、出示生字。
2、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这些字?3、学生描红。
4、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四、作业设计:1、朗读课文,以及田字格中的生字。
2、抄写生字,各组词一个。
3、你除了知道“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这些农谚外,你还知道哪些农谚,请写下来。
22猴子种果树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不要盲目地听从别人的话。
二、教具准备:教学挂图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浇水施肥耐心拔掉改种等不急不着急2、默读课文,思考:猴子最后有没有吃到自己种的果子呢?为什么?你是从哪个小节看出来得?二、新授1、指名读,齐读。
2、从这里我们知道猴子拔了梨树种杏树,拔了杏树种桃树,拔了桃树种樱桃,到头来什么树也没种成。
《猴子种果树》说课二《猴子种果树》说课二《猴子种果树》说课二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25《猴子种果树》说课二一、教材简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课本第四册的第22课《猴子种果树》。
这是一篇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的童话故事。
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也没有主见,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
整篇课文围绕猴子种果树展开情节,先写猴子怎样种果树,再写猴子种果树的结果,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表演,从中理解深刻的道理。
二、设计理念和目标【感谢您浏览xx!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依据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体系的理念,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1、列在首位的是以文悟情的情感价值目标。
让孩子在反复诵读表演中懂得做事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2、其次是技能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赏词读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边读边想,体悟处事的方法;并培养学生探究学习、互动学习的能力。
3、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课文中要求掌握9个一类字,2个二类字,这个智能目标是必不可少的。
三、设计特色以读为主,培养语感渗透学法,自主探究四、教学设计我打算先识字后学文,分3课时完成。
下面我具体说说第二课时学文的教学设计。
这个过程,我安排了四大板块。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课始,我先出示顽皮可爱的小猴子的图片,谈话激趣: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认识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一起跟它打个招呼吧!接着我问:你知道这只猴子种了哪些树?结果怎样?这时学生的思维已经打开,也已进入课文情境,于是,我因势利导:猴子怎么会什么树也没种成呢?让我们到课文中找答案。
低年级的孩子都很喜欢小动物,于是我以小猴子的图片导入,符合孩子心理特点,能很好地唤起学生的兴趣,接着提出问题既是对上节课的复习,又让他们产生读书探究的欲望,促进主体的发展。
小学二年级语文《猴子种果树》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猴子种果树》一文。
该文为第五章第三节内容,主要讲述了猴子种果树的过程中,因心急而频繁更换树种,最终一事无成的故事。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如:猴、树种、心急、持之以恒等。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急于求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与理解。
难点:理解故事的寓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引出本节课主题,板书课题《猴子种果树》。
2. 新课导入(15分钟)(1)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
(3)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字音、语调、停顿等。
3. 课文解析(2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讲解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例题讲解(10分钟)(1)选取一道关于课文理解的题目,进行讲解。
(2)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5.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插图。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2)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猴子种果树》2. 生字词:猴、树种、心急、持之以恒等。
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道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3)思考故事中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心得体会。
2. 答案:(1)略。
(2)略。
(3)示例:我觉得做事要像猴子种果树一样,不能急于求成,要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