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猴子种果树
- 格式:doc
- 大小:130.00 KB
- 文档页数:8
【导语】语⽂是语⾔和⽂化的综合科。
语⾔和⽂章、语⾔知识和⽂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字能⼒和知识,⽂化知识的统称。
也可以说,语⽂是⼝头和书⾯的语⾔和⾔语的合称,是语⾔规律和运⽤语⾔规律所形成的⾔语作品的⾔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猴⼦种果树》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猴⼦种果树》原⽂ 春天的早晨,⼀棵⾦⾊的⼩树在树林⾥⾛来⾛去。
⼩鸟看见了,好奇地问:“你能让我到你⾝上坐⼀坐吗?” “当然可以。
来吧!”⼩树带着⼩鸟玩了好⼀会⼉,才把⼩鸟送回家。
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鸟。
⼩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终于有⼀天,⼩鸟长⼤了,她向棵树告别,飞住远⽅…… 第⼆年春天,⼩鸟⼜回来了。
⼀头美丽的⼩⿅⾛了过来,⾦⾊的⾓在阳光下显得特别好看。
“你也是⼀棵会⾛路的树吗?”⼩鸟问。
“对呀,⼈们都叫我驯⿅。
”⼩驯⿅抬起头来,“你⼤概就是我爸爸常常提起的那只⼩鸟吧?” “去年的那棵树,原来是你的爸爸呀!”⼩鸟叫起来。
“是的!是的!”⼩驯⿅也激动起来。
他让⼩鸟停在他⾦⾊的⾓上,向⾃⼰的家快步⾛去。
【篇⼆】⼩学⼆年级语⽂《猴⼦种果树》教案 教学⽬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课本剧的表演,故事的续编理解课⽂内容,训练学⽣的表演能⼒以及想象、说话能⼒,从中教育学⽣做事要有耐⼼、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内容,编排课本剧。
教学难点:表演中的细节部分,如语⽓、表情、动作等。
教具准备:猴⼦、乌鸦、喜鹊、杜鹃头饰各⼀只。
教学过程: ⼀、复习导⼊。
1、⼩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开始学习了《猴⼦种果树》这篇童话故事,课⽂讲了猴⼦种了⼀棵什么果树?(猴⼦种了⼀棵梨树苗)种后怎么做的呢?(天天浇⽔、施肥,等着将来吃梨⼦) ⼆、学习第九⼩节。
1、猴⼦最后有没有吃到梨⼦呢?(没有)课⽂的。
哪⼀⼩节告诉我们猴⼦没有吃到梨⼦?(打开书本,指名读第九⼩节) 2、激疑过渡:猴⼦为什么会什么树也没种成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22、猴子种果树(第一课时)(精品教案)整理者:滕紫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重点】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寓意。
【前置性作业】1、常规预习。
2、搜集两条农谚。
课前交流:你喜欢吃水果吗?说说看,为什么在我们安镇实验小学里就种着许多果树,板书:果树。
我们来欣赏一下。
课前板书:猴子种果树一、导入1、有一只小猴子特别喜欢吃水果,它就自己种果树。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猴子种果树,“种”是个生字,谁来记一记?评价2、来,再一起响亮地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一看课题我们就知道,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不过要了解他的具体内容还得读课文,把书翻到124页,自己读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个别指导。
2、文中的词都会读了吗?考考你!1)(出示词语:梨树、桃树、杏树、樱桃树)指点:杏、樱是后鼻音。
你能读得更准吗?2)这些都是果树,但它们结果的时间不一样,农民伯伯总结下来很多经验。
(1)我们来看看第一条经验,(出示:梨五杏四),谁来读。
你懂吗?评:哦,“五、四”代表五年、四年,表示果树从种下到结果的时间。
一起读。
(2)再看第二条,(出示:杏四桃三)读。
懂意思了吗?杏树结果要——,桃树要——。
(3)再往下看,(出示:桃三樱二),樱桃树结果要?(用手势)这些就是农民伯伯种树的经验,叫——(农谚)大声读,再读。
像这样的农谚还有很多,瞧,这一条也是出示:樱桃好吃树难栽。
)“树难栽”懂吗?齐读。
这些农谚很关键,再读一读。
3)(出示词语:乌鸦喜鹊杜鹃)这些都是鸟儿的名称,你会读吗?(师补充:乌鸦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鸟,但大家似乎都不太喜欢它,因为它的叫声难听,听——)出示:“哇哇”,我们常常用这个词来表示乌鸦的叫声,你能读准它吗?评:你读得真准。
课题22 猴子种果树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谚、鹊、喳、樱、着”,认识并正确书写生字“种、浇、施、肥、耐、想、拔、改、喜”,根据汉字的不同特点,学习识字的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轮流读课文以及互评生字,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弄清楚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4.继续练习默读的方法,读懂课文中的反问句。
并学习课文中的“农谚”,了解一些果树生长的自然规律,并能积累这些农谚。
5.感受课文的寓意。
懂得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
6.分成不同的小组,演一演这个故事,在感知人物语言、行为的同时,深化理解故事寓意。
7.发挥想象,续写故事“猴子又种果树”。
教学准备学情分析1.第八单元的主题是感受“真善美”,通过儿童诗、童话、散文诗等教育小朋友们在生活中要展开丰富的想象。
《猴子种果树》是一篇童话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没有主见,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
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
2.这篇课文有两条主线,一是猴子不断改种果树的过程,二是三只小鸟劝说猴子改种果树的语言。
猴子自己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是一个理解的重点,同时,三只小鸟的不断劝说,猴子缺乏主见导致最终一事无成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要让学生感悟不同角色的对话语言,懂得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3.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课前预习的能力。
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组讨论自学。
同时,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小动物,童话故事更能吸引他们,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从童话故事中获得的深刻道理,并在互助合作学习中增强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1.教学课件2.有关农谚的句子。
3.群文阅读材料课前预习要求1.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字。
2.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不添字漏字。
3.自学生字笔顺,按笔顺在语文书中描红。
4.结合课文理解4条农谚的意思,并收集2-3条农谚。
课题22 猴子种果树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重难点1、理解“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的意思。
读好人物的对话。
2、初步感知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复备一、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22 猴子种果树》。
2、读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我想小朋友一定很想知道猴子是怎样种果树?结果怎样?同学们是不是很想读课文啦?打开书读一读吧!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读生字大家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这几个生字的读音:(1)“施肥”的“施”是翘舌音,请跟老师读!(2)“樱”是后鼻音,我们一起读读看!(3)小朋友发现这里的多音字了吗?你能做小老师教教大家吗?(现场活动读一读)4、练一练:(1)这些生词你掌握了没有?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耐心浇水拔掉施肥等不及喜鹊樱桃哇哇改种不着急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2)你发现了吗?这些词语很有特点。
读读看!(PPT 出示:)哇哇喳喳咕咕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樱桃好吃树难栽5、你能把这些问句读好吗?“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杏树四年才能结果,你能等得及吗?”“种桃树再短也得三年才结果,你不着急吗?”6、请小朋友默读课文,想想猴子种了几次树?先后种了哪些树?结果怎么样?(PPT出示:)7、为什么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我们去书中找找答案吧!三、理解课文,感悟寓意(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天天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
2、我们都知道,果树是不需要天天浇水、施肥的。
过多的水分会伤害到果树的根部。
可是猴子却天天浇水、施肥,它想干什么?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你能不能读出小猴子的着急?(现场活动读一读)(二)学习第二~八自然段1、猴子这么着急想吃到果子,吃到了吗?让我们课文2~8自然段,找找原因。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2猴子种果树》精品版2020年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2猴子种果树》精品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2.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
全文共有九个自然段,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有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领悟猴子为什么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课时安排:本课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教学难点: 生字词语的掌握教具学具: 本课挂图、生字卡片一、谈话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吃的是水果是哪来的吗?(生:农民伯伯种的)小猴子看见了,也想种果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猴子种果树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认读生字“猴”。
2.猴子最后吃到果子了吗?读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
3.小老师领读、指名读、开火车、齐读,师纠正发音、指导识记易错字和难记字。
4.把生字带到课文中再读,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读熟课文,初步了解文意(一)指名分段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猴子种了哪几种果树?结果怎样?(二)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梨树、杏树、桃树、樱桃树。
(三)教师小结:猴子先后种了四种果树,但是因为总是听信别人的话,结果什么树也没种成。
(四)这个故事既有趣有含有深刻的道理,让我们来齐读全文。
四、指导书写生字(一)指导识记。
1.“浇”:换偏旁记忆。
2.“施”:下面是个“也”。
3.“拔”:与“拨”字比较记忆。
4.“喜”用儿歌记忆(十个豆子一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