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305186135S】后衣片过肩省道转移教学模具【专利】
- 格式:pdf
- 大小:157.46 KB
- 文档页数:3
专利名称:成年女子衣身原型省道转移模具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关丽,宋浪萍
申请号:CN201520828027.X
申请日:20151022
公开号:CN205125189U
公开日:
2016040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成年女子衣身原型省道转移模具属于服装专业教学用具,是在文化式成年女子衣身原型上设置预期省道,将省道转移的方法(量取法、旋转法、剪开法)“三位一体”,通过合并基础省道,以胸高点B.P点为省道旋转圆心,旋转打开预期,完成省道转移过程。
本模具适合服装专业学习使用,轻而易举攻破难点,很轻松完成操作过程,模具采用塑料材质,经久耐用,是人手一副、学习服装必备的好帮手,极具市场推广价值。
申请人:关丽
地址:314200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街道南市路351号平湖职业中专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专利名称:一种衬衫后片腰省的成型模具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李森辉,代伟,王永芬
申请号:CN201822144415.2
申请日:20181220
公开号:CN209383932U
公开日:
2019091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衬衫后片腰省的成型模具,其包括:底板对称设有第一导针槽和第二导针槽;界定板翻转连接于底板的其中一表面,以用于压合衬衫后片左、右省道之间的面料,其两侧边分别设有由丝状物平铺而成的梳状的支撑部且其中每根丝状物的宽度小于针头直径;衬衫后片的两侧面料分别以两侧支撑部的侧边为界定线翻折至界定板上;压板组件用于压合界定板上的两侧面料,并设有第一走针槽和第二走针槽。
采用上述相关的成型模具所制得衬衫后片腰省,其左右省道顺直、对称、面料平整、不起皱,吃量均匀、省尖无“酒窝”现象;其成型后腰省的工艺简单、操作效率高,人工成本更低,有利于企业的生产效益的提升。
申请人:福建柒牌时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英林镇柒牌时尚产业园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林显木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外观设计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30209296.1
(22)申请日 2019.04.30
(73)专利权人 福鼎市尚尚品服饰有限公司
地址 355200 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山前街
道铁塘工业区1号3楼
(72)设计人 赖玉玲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11429
代理人 张磊
(51)LOC(12)Cl.
02-07
(54)使用外观设计的产品名称
后跟贴(A02款)
设计1主视图
图片或照片 12 幅 简要说明 1 页CN 305533255 S 2020.01.07
C N 305533255
S
设计1主视图设计1后视图设计1左视图设计1右视图
设计1俯视图
设计1仰视图
设计2主视图
设计2后视图
外观设计图片或照片1/2页
2 CN 305533255 S。
斜裁服装中的省道转移方法丁锡强【摘要】摘要分析了斜裁服装中纸样(衣片)上某个省道转移到同一纸样(衣片)其他部位的方法。
有选择地将文化式女上衣原型或斜裁女上衣原型纸样的前、后衣片按侧缝并排摆放,在此基础上建立斜裁框架,然后进行斜裁省道定位和省道转移,最终完成斜裁衣身转移构成。
以文化式女上衣原型作为斜裁框架,主要介绍了斜裁服装中最基本的省道转移方法。
在斜裁应用实例中,以斜裁女上衣原型作为斜裁框架,通过斜裁锥领花瓣袖女上衣实例分析,介绍进行斜裁省道转移以及完成纸样结构设计等方法。
【期刊名称】纺织学报【年(卷),期】2010(031)011【总页数】7【关键词】关键词服装;斜裁;省道;女上衣;纸样结构设计省道是改变服装款式造型构成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服装之中。
省道转移是把纸样(衣片)上某个省道转移到同一纸样(衣片)的其他部位,其省道转移后服装的尺寸与适体度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由于斜裁服装必须以原型纸样作为基本参照模型,因此斜裁纸样(衣片)中的省道与原型纸样(衣片)上的省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本文以文化式女上衣原型或斜裁女上衣原型为研究对象,利用省道转移方法,对影响斜裁省道定位、转移前后的省道长短和省道量等进行转移优化。
通过省道转移处理并最终缝纫后收掉衣片上的斜向省道,既能使斜裁服装穿着时合体适身,又能使斜裁服装外表产生斜向、圆弧等分割线条后所带来视觉美感的变化,尤其是在女性斜裁服装的胸、腰与臀等部位。
1 斜裁省道转移基本方法斜裁服装(上衣)选用的纸样原型主要有2种:一是文化式女上衣原型[1],由于文化式女上衣原型缺少前后衣长、臀围等尺寸,背长尺寸只至腰节线,还不能完整地反映人体其他部位所需尺寸(见图1);二是在文化式女上衣原型基础上作进一步修改,增加前后衣长、臀围、下摆等部位尺寸,另行设计出斜裁女上衣原型(见图2)。
1.1 斜裁框架建立文化式女上衣原型与斜裁女上衣原型都可作为建立斜裁服装(上衣)框架的模型,在这2个原型上所进行的斜裁省道转移方法基本相同。
针织全成形服装工艺转换模型构建与应用作者:巫晓雯詹必钦丛洪莲吴光军来源:《丝绸》2022年第11期摘要:為实现服装版型快速精准转换为全成形针织工艺,文章分析全成形工艺转换模型,包括大身、肩宽、袖身连接和领口工艺尺寸转换规律及方法,并以全成形双层结构针织服装实现为例,探讨其从初样到封样工艺尺寸转换实现,研究双层连接处工艺转换,验证转换方法可行性。
研究表明,采用折线色块转换法实现全成形工艺尺寸转换,即以折线段为基准实现线段左侧转换、线段右侧转换、线段上侧转换、线段下侧转换四种方向转换;针对双层结构服装,双层连接处采用收放针法或叠针法实现工艺转换,可为服装版型快速转换成尺寸精确的全成形工艺版型提供方法与指导。
关键词:全成形;针织服装;工艺转换;工艺尺寸;双层结构;横编中图分类号: TS186.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7003(2022)11-0082-07引用页码: 111111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2.11.011(篇序)全成形针织服装为一体成形编织,编织过程无需经过传统织片缝合,其花型及编织工艺设计与传统毛衫工艺设计有较大不同。
全成形针织服装在其对应的花型设计软件上进行版型及编织花型图工艺设置,当版型设置不能通过程序式尺寸生成步骤完成时,需通过服装工艺单—服装版型—全成形工艺压缩图—全成形工艺展开编织工艺图,绘制流程进行工艺转换修正。
工艺转换及尺寸修正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成衣尺寸的准确度,同时还要考虑肩袖、身袖、领部等部位配伍编织稳定性,需综合考虑全成形身袖收放针、肩袖比率编织、领部局部编织等工艺原理。
目前针对全成形研究当中,常见于全成形编织工艺原理[1-3]及款式成形研究[4-6],也有部分专门针对肩袖或腋下拼角工艺设计研究[7-9],而针对工艺图设计过程中,工艺转换方法的研究较少。
本文基于四针床全成形电脑横机及其配套的SDS-ONE APPEX设计系统,研究设计系统中全成形针织工艺图绘制中工艺转换方法,以全成形双层结构针织服装工艺转换修正为例,分析肩袖、身袖、领子、连接处等关键部位在花型设计系统中进行工艺设计时尺寸转化及修正方式,验证了研究可靠性,以期为全成形针织服装工艺尺寸转换提供方法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