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济南版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7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时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几种不同食物热价的差异,说明食物中含有能量。
(重点难点)2、通过分析相关资料,理解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以及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重点)3、认同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了解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呼吸作用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但不同食物的热价及人体内能量的供给过程,既复杂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本节课从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完成“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从探究中了解不同食物的热价是不同的,并让学生自主选择、制作主要实验器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顺利解决了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然后通过学生对相关资料的分析,理解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以及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培养了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本节知识合理膳食,以维持能量的摄取与消耗之间的平衡,保持身体的健康发育,从而恰如其分地落实本节课的情感教学。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探究不同食物热价的实验器材:试管、锥形瓶、石棉网、试管夹、铁架台、解剖针、温度计、量筒、酒精灯、蒸馏水、称量好的花生、核桃、玉米、小麦种子等。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进行预习,查阅常见食物的热价,并自制“小火炉”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快乐闯关6分钟快乐闯关题目分ABC三档,小组计分,评比红旗小组。
A类:1、呼吸系统的组成2、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课上狂读,进行两分钟快速复习比复习旧知,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3、人体呼吸的全过程B类:1、描述呼吸运动的原理及过程2、描述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原理及过程C类:(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中_______的进入肺泡,肺泡内的_________进入血液。
(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中________的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的________ 进入血液。
(3)人体内的两次气体交换都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1.通过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能够自主探究几种不同食物的热价。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素材,能够解释体内能量是释放的过程。
3.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素材,能够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探究几种不同食物的热价;解释人体内能量释放的过程。
一、导入新课登山时,高处的空气越来越稀薄,我们常有心慌、气短的感觉;饥饿时,我们会感到全身乏力。
你能解释这其中的道理吗?这些现象都与人体能量的供给有关。
那么,人体是如何利用能量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二、新课讲授1.能量的摄取我们平常所吃食物的配餐丰富,目的是从不同的食物获取营养和能量,那么不同的食物所含能量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共同探究。
请大家阅读课本P30-P31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实验内容,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主探究。
提出问题:不同食物的热价有没有差异?提示:探究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
做出假设:引导学生做出假设制定计划:1.根据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讨论并制定计划。
2.小组展示交流,完善实验计划。
实施计划:实施计划:1号(组长) :用量筒取30毫升水倒入锥形瓶或试管,并测量水温。
组装实验装置(合作完成)。
2号:取已称好的一粒花生米(或核桃仁等),将其点燃后迅速移至锥形瓶或试管下方,完全燃烧后,测定锥形瓶内加热后水的温度。
3号:记录各项数据利用公式并在表格中进行最后的计算(合作完成)。
得出结论:表达交流:1.食物在燃烧过程中能够释放热量,这说明了什么?2.不同食物的热价为什么有较大的不同?3.你所测出的食物的热价和实际热价符合吗?为什么?总结归纳:食物所含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都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经测定糖类:17.15千焦/克蛋白质:17.15千焦/克脂肪:38.91千焦/克2. 能量的释放你所获取的这些能量是如何利用的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2能量的释放内容,播放相关视频及课件,据图3.2-12,展示人体如何利用能量的。
2.2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a与b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B.气体c代表二氧化碳,气体d代表氧C.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多层细胞构成2.如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B.C过程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C.图中的血管都是毛细血管D.图中氧气浓度最低的是肺泡3.图中①和②表示的气体分别是()A.氧气、氧气B.氧气、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氧气D.二氧化碳、二氧化碳4.如图是人体肺泡处气体交换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B.人体内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C.经此处气体交换后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5.图中①~④表示人体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a、b代表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b高B.①③过程通过呼吸运动完成C.②④过程通过气体扩散完成D.组织细胞处的氧含量最高6.如图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1]表示的血管是肺动脉,里面流的是动脉血B.[2]表示的血管是肺静脉,里面流的是动脉血C.[3]表示的气体是氧气D.把气体[4]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7.下列关于人体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人体一次呼吸过程中,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B.通过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氧增多,二氧化碳减少C.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大于二氧化碳的浓度D.呼吸时,肺泡中的氧气能进入血液的原因是肺泡中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浓度8.图甲中X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含量。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X表示肺B.血管①为肺动脉C.血管②为上、下腔静脉D.经过X后,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9.血液流经下列结构时,能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是()A.B.C.D.10.如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气体a、b分别代表氧气和二氧化碳B.外界的a进入血液至少穿过两层细胞C.①处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呼吸运动D.②处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扩散作用二.填空题(共2小题)11.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指与里的气体交换。
第二節人體內能量的利用【教學目標】1.通過進行實驗探究活動,能夠自主探究幾種不同食物的熱價。
2.通過閱讀文本、觀看課件及素材,能夠解釋體內能量是釋放的過程。
3.通過閱讀文本、觀看課件及素材,能夠舉例說明影響能量消耗的因素。
【教學重點】探究幾種不同食物的熱價;解釋人體內能量釋放的過程。
【教學難點】探究幾種不同食物的熱價;解釋人體內能量釋放的過程。
【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花生、大豆、餅乾等,大試管、解剖針、鐵架台、試管夾、錫箔紙、溫度計、量筒、酒精燈、天平,蒸餾水。
製作課件、多媒體圖片等。
2.學生準備:課前預習,查閱常見食物的熱價。
【教學內容】究。
提出問題:不同食物的熱價有沒有差異?提示:探究的食物應該是容易燃燒的。
做出假設:引導學生做出假設制定計劃:1.根據小組提出的探究問題,討論並制定計劃。
2.小組展示交流,完善實驗計畫。
實施計畫:實施計畫:1號(組長) :用量筒取30毫升水倒入錐形瓶或試管,並測量水溫。
組裝實驗裝置(合作完成)。
2號:取已稱好的一粒花生米(或核桃仁等),將其點燃後迅速移至錐形瓶或試管下方,完全燃燒後,測定錐形瓶內加熱後水的溫度。
3號:記錄各項資料利用公式並在表格中進行最後的計算(合作完成)。
得出結論:表達交流:1.食物在燃燒過程中能夠釋放熱量,這學生理解熱價的概念及計算食物熱價的原理和方法。
提出問題並做出合理的假設。
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並計算,總結得出結論。
【板書設計】第二節人體內能量的利用能量的攝取—食物:探究不同食物的熱價進行各項生理活動人體內能能量的釋放—氧化分解量的利用維持體溫影響能量消耗的因素:年齡、性別、體質、活動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