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能量的利用jxl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20
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1、热价:每克营养物质是所释放的热量,称为食物的热价。
2、三大营养物质的热价:每克蛋白质的热价为千焦,每克脂肪的热价为千焦,每克糖类的热价为千焦。
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具体来源于食物中的。
3、人体能量的释放: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氧化分解,同时释放。
实际上就是一个消耗产生的过程。
这个能量主要用于。
4、能量消耗与什么有关:①因、、有所不同②不同,所需能量不同。
5、每天摄取的食物数量与消耗之间应该维持平衡,如果长时间食物超过能量的,就会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
【巩固练习】1.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不同,所以它们所储存的能量也。
2、当你呼吸时,能保证气管和支气管中气体畅通的结构是()A 甲状软骨B 环状软骨C 会厌软骨D “C”形软骨3、你认为人体内既是食物的通道又是呼吸的通道的器官是()A 口腔B 咽C 喉D 鼻腔4、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后,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什么实现的()A 呼吸运动B 气体的扩散作用C 呼吸肌的收缩D 胸廓的扩大和缩小5、人的肺泡内氧气的浓度与外界空气中氧气的浓度相比()A 始终高些B 始终低些C 时高时低D 一样高低6、平静吸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A 高于外界大气压B 低于外界大气压C 等于外界大气压D 无法确定7、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产生于()A 肺泡B 血液C 细胞D 肾脏8、成年人平静呼气时,肋间外肌、肋骨和膈肌的活动以及胸廓的容积是()A 舒张下降舒张扩大B 收缩上升收缩缩小C 舒张下降收缩扩大D 舒张下降舒张缩小9、为什么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大?【中考衔接】。
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探讨不同食物的热价。
2.说明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进程。
3.举例说明阻碍能量消耗的因素。
●进程与方式:培育学生自学探讨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树立良好的饮食观念和饮食适应。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能量的释放。
难点:探讨不同食物的热价;能量的释放。
教学新课:生阅读讲义30页-33页,完成以下问题,看哪组完成的最快。
一、能量的摄取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具体说是来源于食物中的。
食物的热价是指1克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
▲、和都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其热价别离为千焦/克、千焦/克和千焦/克。
其中是人体最要紧的供能物质。
二、能量的释放▲人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一个消耗和产生的进程,这一进程的场所是人体内的,所释放的能量用于进行和。
三、阻碍能量消耗的因素每一个人维持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因、、而有所不同,也与和_有关。
学习疑问:生看讲义完本钱节课的任务,明白能力的摄取和来源及如何利用的,提出疑问,小组讨论,各组选派代表回答,看那组回答的最好。
视野拓展:1.一个人在冬季比夏天往往饭量大一些,试分析缘故。
2.人在清醒、静卧、空肚、室温20℃条件下所消耗的能量称为基础代谢。
在此条件下所消耗的能量要紧用于那些生命活动?3.比较有机物在人体内氧化分解与在体外燃烧的异同。
是否需要氧能量的形式是否产生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的速度分解场所体外燃烧体内分解达标检测:1.以下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A.水、脂肪、糖类B.脂肪、糖类、蛋白质C.水、无机盐、维生素D.糖类、蛋白质、维生素2.以劣等量的食物中,燃烧时放热最多的是()A.馒头B.花生C.牛肉D.苹果3.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要紧来源于()A. 糖类B. 脂肪C. 蛋白质D. 维生素4.人的各类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以下活动消耗能量最多的是()A.唱歌B.扫地C.快走D.骑车5.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胖墩”不断增加,从营养卫生的角度动身,造成“小胖墩”的要紧缘故是()A.营养良好B.营养不良C.缺少运动D.缺乏维生素6.在100克饼干样品中,有蛋白质20克,脂肪10克,糖类60克,维生素10克,那么它能为人体提供的总热量约有()A.1761千焦B.1783千焦C.476千焦D.1671千焦7.右表数据为不同年龄组的人,天天所需能年龄组每天所需能量的平均值(千焦)量的平均值。
人体发电原理
人体发电原理是指人体在进行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电能的一种物理现象。
人体内部存在着许多电解质,如钠离子、氯离子等,它们在细胞膜上形成了电化学梯度。
当这些离子在细胞膜上移动时,就会产生电流,从而产生电能。
人体的神经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电活动中心。
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是通过离子通道打开和关闭来实现的,这一过程产生的电位差就是神经信号。
这种电活动在大脑和神经系统中持续不断地进行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电能。
心脏也是一个重要的发电器官。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由心脏起搏细胞产生的电位差控制的。
心脏起搏细胞产生的电活动通过传导系统传播到心脏肌肉细胞,从而使心脏收缩,将血液泵送到全身。
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电能被称为心电图,通过心电图可以监测心脏的电活动情况。
肌肉也是产生电能的重要器官。
肌肉的收缩是由神经冲动引起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导系统传播到肌肉细胞,引起肌肉收缩。
肌肉收缩的过程中产生的电能被称为肌电图,通过肌电图可以监测肌肉的电活动情况。
总的来说,人体发电的原理是通过神经系统、心脏和肌肉等器官的电活动产生电能。
这种电能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如神经传导、心脏跳动、肌肉收缩等。
因此,人体发电原理不仅是一种物理现象,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通过深入研究人体发电原理,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为人类健康和医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人体能量的作用和功效人体能量的作用和功效,哎呀,说起这个话题,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点高大上。
咱们都知道,身体每天都得“加油”,就像车需要油一样,咱们的人体也得有源源不断的能量来支持,才能走得远、跑得快,甚至连做个小小的动作都离不开它。
就好比你早上吃了顿丰盛的早餐,整个人都精神焕发,不用说,连走路都轻飘飘的。
那为什么能量这么重要?你一不小心就会发现,原来它跟咱们每天的情绪、体力、甚至大脑的运转都息息相关。
你想想,咱们一整天都在消耗能量,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吃东西,不然你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
人家说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咋说呢,这道理大家都懂,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
你想,光是打理好三餐,你这一天的能量补充就已经是一场大工程了。
人体能量就像是一块“大蛋糕”,每天每个细胞都需要从这块蛋糕上“分一块”来支撑你的各种活动。
早晨的那顿饭,基本上是给你补充日常所需的“基础能量”,就像你给手机充电一样,充满了电,手机才能正常使用。
否则,你就变成了“没电”状态。
再说说,人体能量对体力的作用。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运动完一场大汗淋漓的运动后,尤其是那种连续跑步、跳绳、或者打篮球的时候,身体就会变得特别累,心脏跳得飞快,呼吸也开始急促,这就是身体能量消耗过多的表现。
说白了,运动一旦开始,人体的“引擎”就开始全速运转了,各种能量源就被调动起来,消耗得不亦乐乎。
所以,一运动完,就得补充一些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食物,这样才能让你的能量回升,恢复得更快,免得第二天起床觉得腰酸背痛,连翻个身都难。
而且呢,你看啊,咱们说的能量不仅仅是体力的支持,它还会影响到咱们的情绪。
你一整天没吃好,突然就感觉心情不太对,甚至有些焦躁或者烦躁。
这就是低血糖的典型表现,能量不够了,大脑的运转就受影响,连情绪都变得不稳定。
所以,大家经常说“饭后温和散步”,这不就是调节身体能量的一种方式吗?吃饱了,肚子舒坦了,咱们再活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能量堆积给身体带来负担,还是挺重要的。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本教案针对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科书第四章“人体内能量的利用”内容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体内能量的来源和利用原理,并能正确应用于生活中,促进学生的整体思考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内能量的来源和利用原理;2.掌握人体内三种营养素的作用及其相应的生成与分解过程;3.能够对不同的营养物质进行分类;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饮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二、教学难点1.掌握三种能量产生机制的原理;2.理解不同膳食所能提供的营养物质;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膳食疑问。
三、教学内容1. 人体内的能量来源•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能量产生机制:糖原酶、脂肪酸、蛋白质分解。
2. 人体内的能量利用•能量供给器官:心脏、呼吸系统、血液、肝脏、肌肉等;•能量利用原理:细胞呼吸、氧化酶等。
3. 营养物质的生成与分解•碳水化合物:光合作用;•脂肪:糖原、酮体生成;•蛋白质:蛋白质合成。
4. 营养素的作用•碳水化合物:提供热能;•脂肪:提供热能和维持体温;•蛋白质:维护生命活动。
5. 营养物质的分类•水溶性营养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脂溶性营养素:维生素A、D、E、K等;•矿物质:钙、铁、锌、碘等。
6. 膳食管理•合理膳食的基本原则;•餐次和食物结构的合理安排;•生活中的膳食建议。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实验和实际活动,让学生理解人体产生能量和利用能量的原理;2.阅读理解法: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3.听课笔记法:要求学生重点记录教师讲解的关键点和重点内容;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加深对借款理解和思考。
五、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人体内的能量来源和利用原理第二课时营养物质的生成与分解第三课时营养素的作用和分类第四课时合理膳食建议和实践六、教学评价方法1.定期测试和考试,检查学生掌握情况;2.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和其他交互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3.动手实验和实际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4.研究报告和学术文稿评估,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学术写作能力。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
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
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
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
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
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学目标:1、探究几种不同食物热价。
(重点)(难点)2.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难点)(重点)3.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能量的摄取和释放的过程,通过举例、亲身感受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并能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课前准备:教师:1、制作课件。
2、花生、大豆、饼干等,大试管、解剖针、铁架台、试管夹、锡箔纸、温度计、量筒、酒精灯、天平,蒸馏水。
学生:学生课前进行预习,查阅常见食物的热价。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承前启后5分钟投影课本P28图3.2-10人体内气体交换示意图(分4个区域)观察图示,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准备回答问题。
复习旧知,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提出问题1.人体内气体交换包括哪两个过程?途中哪两个区域代表?2.人体摄入的氧气最终去向哪里?3.人体气体交换的结果是什么?进入学习状态导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一激趣引入:提出问题:1、学校的运动会正在激烈地进行,参加比赛的你会有什么感觉呢?(投影P30图)2、上第四课时饥饿时,会有什么感觉呢?生谈感觉。
引入:这些现象都与人体能量的供给有关。
那么,人体是如何利用能量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板书课题)学生畅谈感想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人类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人类不但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食物,还要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呼吸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与人体的新陈代谢直接相关。
我们摄入的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体内最终被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出能量,人类利用这些能量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鉴于此,本章内容承接了“人的生活需要营养”,与之密切相关的还有“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
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的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二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几种不同食物的热价和人体内能量释放的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人体能量释放的过程和意义,加深学生对人与生物圈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2、理解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3、了解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举例说出几种常见食物的热价,培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能量的摄取、消耗以及影响因素关注身体健康 【教学重点】探究几种不同食物的热价;解释人体内能量释放的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几种不同食物的热价;解释人体内能量释放的过程。
1.教师准备:花生、大豆、饼干等,大试管、解剖针、铁架台、试管夹、锡箔纸、温度计、量筒、酒精灯、天平,蒸馏水。
制作课件、多媒体图片等。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查阅常见食物的热价。
【板书设计】第二节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能量的摄取—食物: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进行各项生理活动 人体内能 能量的释放—氧化分解量的利用 维持体温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年龄、性别、体质、活动强度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