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 格式:pptx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26
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2.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3.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树立良好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能量的释放。
难点: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能量的释放。
讲授新课:生阅读课本30页-33页,完成以下问题,看哪组完成的最快。
一、能量的摄取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具体说是来源于食物中的。
食物的热价是指1克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
▲、和都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其热价分别为千焦/克、千焦/克和千焦/克。
其中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二、能量的释放▲人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一个消耗和产生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场所是人体内的,所释放的能量用于进行和。
三、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每个人维持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因、、而有所不同,也与和_有关。
学习疑问:生看课本完成本节课的任务,知道能力的摄取和来源及如何利用的,提出疑问,小组讨论,各组选派代表回答,看那组回答的最好。
视野拓展:1.一个人在冬天比夏天往往饭量大一些,试分析原因。
2.人在清醒、静卧、空腹、室温20℃条件下所消耗的能量称为基础代谢。
在此条件下所消耗的能量主要用于那些生命活动?3.比较有机物在人体内氧化分解与在体外燃烧的异同。
达标检测:1.下列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A.水、脂肪、糖类B.脂肪、糖类、蛋白质C.水、无机盐、维生素D.糖类、蛋白质、维生素2.下列等量的食物中,燃烧时放热最多的是()A.馒头B.花生C.牛肉D.苹果3.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源于()A. 糖类B. 脂肪C. 蛋白质D. 维生素4.人的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下列活动消耗能量最多的是()A.唱歌B.扫地C.快走D.骑车5.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胖墩”不断增加,从营养卫生的角度出发,造成“小胖墩”的主要原因是()A.营养良好B.营养不良C.缺少运动D.缺乏维生素6.在100克饼干样品中,有蛋白质20克,脂肪10克,糖类60克,维生素10克,那么它能为人体提供的总热量约有()A.1761千焦B.1783千焦C.476千焦D.1671千焦7.右表数据为不同年龄组的人,每天所需量的平均值。
专题3.2-1人体的激素调节-内分泌腺和激素目录 (1) (3) (3) (4) (7)1.内分泌腺(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人体内各种内分泌腺构成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它与神经系统一起指挥或协调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
(2)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腺中的胰岛、女性的卵巢、男性的睾丸等。
(3)内、外分泌腺的区别:有无导管。
2. 激素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1)作用: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它们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人体各种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的功能3.激素分泌异常引发的疾病[注意]侏儒症和呆小症的异同点:身材都是较为矮小;但侏儒症是智力正常,呆小症是智力低下。
1.人体内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不同的内分泌腺分泌不同的激素,不同的激素具有各自独特的生理功能。
总结:各种激素与神经系统一起指挥或协调人体内的各种不同生理活动。
2.生长激素分泌失调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全身的生长发育。
幼年时,如果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就会使骨骼生长加快,身材过高,出现“巨人症”。
相反,则患者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特别矮小,出现“侏儒症”。
因为生长激素对脑的发育没有明显的影响,所以,巨人症、侏儒症患者智力发育仍然正常。
【例1】下列与人体生长、发育的调节无直接关系的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B.生长激素C.性激素D.胰岛素【答案】D【解析】胰岛素的功能是能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
【例2】内分泌紊乱会引起一些疾病,下列与激素分泌无关的疾病是()A.扁桃体炎B.肢端肥大症C.大脖子病D.糖尿病【答案】A【解析】扁桃体炎是由细菌感染造成的,不是由激素分泌紊乱引起的;肢端肥大症是因为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导致甲状腺补偿性再生,形成大脖子病,因此大脖子病,是由激素分泌紊乱引起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是由激素分泌紊乱引起的。
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热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B.烧开水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C.汽油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D.端午粽子飘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内能减少D.煮好的豆浆香气四溢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1964年人类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盏用海浪发电的航标灯.它的气室示意图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海浪上下起伏的力量将空气吸入气室,压缩后再推入工作室,然后推动涡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那么()A.当海水下降时,阀门K1开启,阀门K2关闭B.当海水上升时,阀门K1关闭,阀门K2开启C.航标灯消耗的电能是空气的机械能转化来的D.航标灯消耗的电能是海水的机械能转化来的4、用不锈钢水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A.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B.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C.不锈钢的比热容比水小,不锈钢的吸热能力比水强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电风扇工作时,扇叶的机械能是由电能转化的C.在被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干电池给小灯泡供电时,干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6、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达芬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他设计时认为,在轮子转动过程中,右边的小球总比左边的小球离轮心更远些,在两边不平衡的力作用下会使轮子沿箭头方向转动不息,而且可以不断地向外输出能量.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装置能永不停息地转动,并在不消耗能量的同时不断地对外做功B.忽略碰撞中的能量损耗,给它一个初速度,它能永不停息地转动,但不能对外做功C.这种装置不可以永不停息地转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7、下面是小明同学的“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有关系B.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不同时存在的C.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D.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8、将一瓶煤油倒掉一半,则留下的一半()A.密度不变,比热容和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B.质量、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C.比热容和热值不变,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D.比热容、热值和密度都不变9、酒精灯内的酒精燃烧用去其中的一半之后,关于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不变B.都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C.酒精的密度不变,但比热容和热值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D.密度、比热容不变,但热值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10、某种巧克力的营养成分表上标有“每100g能量2361kJ”,该标识的含义与下列物理量含义类似的是A.热量B.内能C.热值D.比热容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B.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C.比热容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只有斥力的作用12、以下四幅图中,关于能量转化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所示,过山车向下运动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图乙所示,水电站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图丙所示,自行车运动员奋力蹬车时,人体内的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D.图丁所示,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会发热,将内能转化为动能1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人体器官消耗能量表人体是一个复杂而又神奇的机器,它不仅能够自我修复和调节,更能够进行各种生理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需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物质的供应,同时也需要能量的支持。
人体器官消耗能量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器官在人体内所消耗的能量,从而更好地了解人体的能量分配和机能运行。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负责将血液循环到全身各个部位。
心脏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能量支持。
每天,心脏消耗的能量约占总能量消耗的5-10%。
这是因为心脏的肌肉组织需要不断地收缩和放松,以保持血液的流动。
而这种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大脑。
大脑是人体的指挥中枢,它控制着人体的各项活动。
大脑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能量支持。
虽然大脑的质量只占人体总质量的2%,但它却消耗了人体总能量的20%。
这是因为大脑的神经细胞需要不断地传递信号,进行思考、判断和记忆等活动,这些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
肌肉是人体另一个能量消耗的重要器官。
人体的肌肉组织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是我们主动控制的肌肉,它负责我们日常的运动活动。
平滑肌主要存在于内脏器官中,如消化道和血管等。
心肌则是心脏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些肌肉组织的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
根据统计数据,肌肉组织的能量消耗约占总能量消耗的20-30%。
肝脏也是一个能量消耗相对较高的器官。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脏器,它在体内扮演着重要的代谢调节和排毒功能。
肝脏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能量支持。
根据研究,肝脏的能量消耗约占总能量消耗的20%以上。
除了以上提到的器官,其他器官如肾脏、肺脏、胃肠道等也都需要消耗能量。
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它负责排除代谢产物和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
肺脏则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它负责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胃肠道则是人体的消化器官,它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这些器官的工作都需要能量的支持。
人体的各个器官在人体内消耗的能量是不同的。
心脏、大脑、肌肉和肝脏是人体消耗能量最多的器官。
了解不同器官的能量消耗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能量分配和机能运行。
第一章绪论1.1营养学的基本概念1.营养(nutrition)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脑力与体力)等正常生理状态的总过程,即人体摄取并实现营养的过程。
2.营养素(nutrients)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3.营养学(Nutriology)就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以及营养改善措施的一门学科。
食品营养学就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及健康的关系;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方法;食物资源的开放;是营养学的分支学科。
4.营养价值(Nutritional Value)指食物中营养素及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
5.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营养素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等指标。
6.健康与亚健康(health inferior health or sub-heanlth)健康:指生理、心里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状况。
亚健康: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亦称“第三态”。
7.营养素的生理功能①供能②参与机体构成③调节机体生理功能8.宏量营养素与微量营养素①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因为需要量多,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大,称之为宏量营养素。
②矿物质和维生素因需要相对较少,在膳食中所占比重也较少,称为微量营养素。
矿物质中有7种在人体内含量较多,叫做常量元素,有8种在人体内含量较少,称为微量元素。
9.人体需要的营养素①蛋白质protein②脂类lipids③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④矿物质minerals⑤维生素vitamins⑥水water⑦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10.营养不良(malnutrition)亦称营养失调,是指由于一种或几种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包括两种表现即营养缺乏(nutrition deficiency)和营养过剩(over nutrition)。
运动营养学基础指南第1章运动营养学概述 (3)1.1 运动营养学的发展历程 (3)1.2 运动营养学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3)1.3 运动营养学的应用领域 (3)第2章营养素与运动营养 (4)2.1 营养素的分类与功能 (4)2.2 能量营养素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 (4)2.2.1 碳水化合物 (4)2.2.2 蛋白质 (4)2.2.3 脂肪 (4)2.3 微量营养素在运动中的作用 (4)2.3.1 维生素 (4)2.3.2 矿物质 (5)第3章运动与能量代谢 (5)3.1 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 (5)3.2 运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6)3.3 运动与能量摄入、消耗的平衡 (6)第4章运动营养补充剂 (6)4.1 运动营养补充剂的分类与功能 (6)4.2 常见运动营养补充剂的作用与副作用 (7)4.3 运动营养补充剂的选择与应用 (7)第5章肌肉生长与恢复 (8)5.1 肌肉生长的原理与过程 (8)5.2 蛋白质与肌肉生长 (8)5.3 运动与肌肉恢复 (8)第6章运动与体重管理 (9)6.1 体重管理的原理与方法 (9)6.1.1 能量平衡 (9)6.1.2 营养均衡 (9)6.1.3 生活方式调整 (9)6.1.4 体重管理方法 (9)6.2 运动与能量摄入调控 (9)6.2.1 增加能量消耗 (9)6.2.2 调节食欲 (10)6.2.3 改善能量摄入结构 (10)6.3 肥胖与消瘦的饮食干预 (10)6.3.1 肥胖的饮食干预 (10)6.3.2 消瘦的饮食干预 (10)第7章不同运动项目营养需求 (10)7.1 有氧耐力运动的营养需求 (10)7.1.1 能量摄入 (10)7.1.2 营养素供给 (11)7.1.3 水分补充 (11)7.2 力量与爆发力运动的营养需求 (11)7.2.1 能量摄入 (11)7.2.2 营养素供给 (11)7.2.3 水分补充 (11)7.3 球类与团队项目的营养支持 (12)7.3.1 能量摄入 (12)7.3.2 营养素供给 (12)7.3.3 水分补充 (12)第8章儿童与青少年运动营养 (12)8.1 儿童与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 (12)8.2 儿童与青少年运动营养需求 (13)8.3 儿童与青少年运动营养干预策略 (13)第9章女性运动营养 (13)9.1 女性生理特点与运动营养需求 (13)9.1.1 女性生理特点 (14)9.1.2 运动营养需求 (14)9.2 经期与孕期运动营养指南 (14)9.2.1 经期运动营养指南 (14)9.2.2 孕期运动营养指南 (14)9.3 女性运动员的营养支持 (14)第10章运动营养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15)10.1 运动营养咨询与评估 (15)10.1.1 运动营养咨询的基本原则 (15)10.1.2 运动营养评估的方法与步骤 (15)10.1.3 常见运动项目的营养需求特点 (15)10.1.4 运动员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 (15)10.1.5 运动营养咨询的实施策略 (15)10.2 运动营养干预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5)10.2.1 运动营养干预的目标与原则 (15)10.2.2 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 (15)10.2.3 营养素的摄入比例与推荐摄入量 (15)10.2.4 运动营养补剂的选用与合理使用 (15)10.2.5 运动营养干预计划的实施与监测 (15)10.3 运动营养学的未来发展与应用前景 (15)10.3.1 运动营养学与基因营养学的发展 (16)10.3.2 运动营养个性化与精准营养的应用 (16)10.3.3 植物源性运动营养食品的研发 (16)10.3.4 运动营养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16)10.3.5 运动营养在运动康复领域的拓展 (16)第1章运动营养学概述1.1 运动营养学的发展历程运动营养学作为一门研究运动与营养相互关系的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
3.2.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检测题1.下列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A.无机物B.有机物C.无机盐D.维生素【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
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 具体地说是来源于食物中的一些有机物。
2.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消耗的能量是从食物中获得的, 食物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什么表示( )A.温度B.重量C.热价D.湿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食物的热价。
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用热价表示。
食物的热价是指1克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
3.在“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的实验中, 小明提出的问题是“花生仁与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
在他制订的计划中不正确的是( )A.在锥形瓶内加入同样多的水, 并插入温度计B.实验前安装好实验装置, 并测量水温C.取一个花生仁和一个核桃仁作为实验材料, 燃烧后比较水温升高的差异D.重复实验3次, 取平均值进行比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的探究实验进行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如果要比较两种果仁能量的差异, 应该是比较相同质量条件下释放能量的不同, 一个花生仁和一个核桃仁的质量不一定相同, 所以是没有可比性的。
必须要先对二者称重, 然后计算出单位质量的种子释放的热量。
4.下列等量的食物中, 燃烧时放热最多的是( )A.馒头B.花生C.牛肉D.苹果【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食物的热价。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热价分别是17.15千焦/克、17.15千焦/克、38.91千焦/克。
馒头富含糖类, 花生富含脂肪, 牛肉富含蛋白质, 苹果富含糖类、维生素和无机盐。
由于脂肪的热价最高, 所以在相同质量的情况下, 花生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多。
5.10克蛋白质在人体内完全分解释放的能量, 相当于多少糖类完全分解释放的能量( )A.20克B.10克C.30克D.40克【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热价。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热价分别为17.15千焦/克、17.15千焦/克、38.91千焦/克。
第一讲化学能量三要素本课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2. 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熟知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3. 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实质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知识导图大招速递断吸成放一分解三特殊模块一化学反应与化学键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 断键与成键的能量变化(1)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或原子团)的重新组合,即反应物中________________和生成物中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中的原子之间是通过________结合的。
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________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________能量。
答案: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吸收放出大招点睛:断吸成放。
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微观角度(1)化学反应过程(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3.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决定因素——宏观角度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二、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计算 1. 宏观角度2. 微观角度方法:判断吸放热后求差值。
【小结】吸放热反应比较模块二常见的吸放热反应一、实验探究①②___________③______闻到刺激性气味,烧杯壁___________混合后溶液温度比原来的两种溶液的温度高二、常见的放热反应三、常见的吸热反应大招点睛:常见的吸热反应——一分解三特殊。
【注意】(1)“三个不一定”①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碳和氧气的反应;②放热反应常温下不一定容易发生,如铝热反应;③吸热反应也不一定需要加热,如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的反应。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都是化学变化,如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但不是放热反应;如升华、蒸发等过程是吸热过程,但不是吸热反应。
模块三能源分类一、化学能与热能互相转化的应用1.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化学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热能,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和动力,如化石燃料的燃烧、炸药开山、发射火箭等;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是人们进行化工生产、研制新物质不可或缺的条件和途径,如高温冶炼金属、分解化合物等。
对不饱和脂肪的利用率较高,对饱和脂肪酸的利用率较低1.引言1.1 概述概述脂肪酸作为人体能量来源的重要成分,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被分解成较小的分子,进而转化为能够供给细胞功能运行所需的能量。
然而,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在体内的利用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般来说,不饱和脂肪酸的利用率相对较高,而饱和脂肪酸的利用率则相对较低。
本文将探讨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的差异,包括其化学结构和代谢途径的比较。
通过对这些差异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不同类型脂肪酸对人体能量利用的影响,进一步为人们准确了解和科学合理地调节膳食结构提供依据。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将首先介绍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结构特点,并对其在体内代谢途径进行综合分析。
随后,我们将总结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于饱和脂肪酸的优势,以及饱和脂肪酸的限制。
最后,我们将得出对不饱和脂肪酸利用率较高,饱和脂肪酸利用率较低的结论,并探讨其在膳食建议中的意义。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读者将全面了解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在人体代谢中的差异,并对如何合理选择膳食中的脂肪酸类型有更清晰的认识。
这对于维护人体健康、预防慢性疾病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请继续阅读本文的后续部分,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一话题。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组织方式以及各个章节的内容概述,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文将按照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展开叙述。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研究内容进行概述,并解释为什么对不饱和脂肪的利用率较高,而对饱和脂肪酸的利用率较低。
引言部分还将介绍文章的结构,包括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分为两个主要章节:不饱和脂肪的利用率较高和饱和脂肪酸的利用率较低。
在这两个章节中,我们将详细探讨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结构和代谢途径,并解释为什么不饱和脂肪的利用率较高,而饱和脂肪酸的利用率较低。
最后是结论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对前面章节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不饱和脂肪酸的优势以及饱和脂肪酸的限制。
章节题目:3.2.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内容标准】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能说出糖类、脂肪、蛋白质的热价,并能用来计算食物中的热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能通过所学的植物呼吸作用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3.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活动需要的能量归纳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评价设计】1.通过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能说出糖类、脂肪、蛋白质的热价,并能用来计算食物中的热量。
2.能通过所学的植物呼吸作用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3.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活动需要的能量归纳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教学准备】花生、饼干等,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解剖针、铁架台、试管夹、锡箔纸、温度计、量筒、滴管、酒精灯、打火机(比火柴要节约时间,减少实验误差)、天平,蒸馏水。
【教学过程】活动一: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学习任务:(1)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_____,具体说来源于食物中的______ 。
(2)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用________表示,即1克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________。
(3)糖类、蛋白质、脂肪的热价分别为_____、______、 ______千焦/克。
(4)各种食物______ 的含量不同,它们所贮存的能量也不相同,猪肉的热价是______,面粉的热价是______。
评价标准:能正确回答以上3个问题,并能总结出糖类、蛋白质、脂肪的热价。
(优秀小组+3分)训练反馈:1克食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热量为该食物的热价,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热价(单位:千焦/克)分别为( )。
A.17.15、17.15、38.91B.38.91、17.15、23.43C.17.15、23.43、38.91D.17.15、18.91、38.91活动二:能量的释放学习任务:阅读教材第32页内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能量释放的场所是。
膳食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产热系数是指在人体内被氧化产生单位能量时,所需氧气量与产生能量的比值。
这个比值能够反映食物在人体内氧化产热的效率,也可以用来计算膳食热量和能量需求。
产热系数的研究对于饮食调控、能量代谢以及体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是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营养素。
它们在人体内被氧化分解时,产生的产热系数并不一样。
了解它们的产热系数有助于合理安排饮食结构,满足机体能量需求,预防肥胖和疾病的发生。
下面将分别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产热系数进行介绍。
1. 蛋白质的产热系数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调节新陈代谢,维持机体功能正常的重要物质。
蛋白质的产热系数为3.2千卡/克,比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高,这意味着单位质量的蛋白质氧化可以释放出较多的能量。
但是,蛋白质的摄入过量会增加肾脏负担,对身体不利。
在膳食中应适当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建议每天摄入蛋白质的总量不超过体重的1克。
2. 脂肪的产热系数脂肪是人体的重要能量来源,同时也是维持细胞结构、合成激素等重要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脂肪的产热系数为9.4千卡/克,是三种营养素中产热系数最高的。
这也说明了脂肪是一种高能量的营养素,但是过多摄入脂肪容易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在饮食中应适量摄入脂肪,建议每天总热量中脂肪的比例不超过30。
3. 碳水化合物的产热系数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它不仅是供给机体能量的首选物质,还是维持大脑功能的关键能量来源。
碳水化合物的产热系数为4.1千卡/克,处于三种营养素之间。
而且,碳水化合物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不会产生脂肪,这也意味着碳水化合物相对脂肪更不容易引起肥胖。
科学合理地摄入碳水化合物对于维持机体能量平衡、健康饮食具有重要意义。
膳食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产热系数对于人体能量代谢和健康十分重要。
合理安排膳食结构,科学摄入不同营养素,是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合理搭配膳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同时也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饮食过量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