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中学时代 第2课时 少年有梦
- 格式:docx
- 大小:321.20 KB
- 文档页数:3
2023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中学时代1.2少年有梦教案朗、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
通过陈奇康考盲医证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梦想和中国梦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梦想,在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也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到了怎样的启示?师倾听并指导。
2、分享<知识积累卡>M :目标YSM1.关■:)!力rt«£«J鼻蒯台 瓶"修好m≡[「1aWH 作 ________ !小结:努力是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努力还需要方法。
环节三:圆梦人分享一条我的朋友圈给大家看,这是上几届的学长陈奇康的朋友圈,我们来看看他发了些什么?生思考回答。
生思考讨论,并派代表发突破,通过本次探究活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实现梦想”,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合理规划人生的能力。
知识积累卡的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如何更有效地记录笔记。
陈奇康感谢市残联的领导们给我们安排这次培训的机会,感谢残联的老师们一天6个多小时不停的讲,带着我们把盲医考的内容重新重习了一遍,真的是太辛苦了,每当听到最后有些犯困的时候想想老师都还在这么辛苦的讲,我有什么理由偷徽?明天最后两门,真的是无以回报,只能努力争取把盲医证考出来!IHI2023军8月14日17:48••。
3.3问:陈奇康学长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的帮助?小结:是的,这背后无不反映出国家对你们的真切关怀!少年的梦想不仅与我学生观看聆听。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2课时)第2课时少年有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梦想的含义和作用,尤其是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2、梦想的实现需要努力。
过程与方法1、认识青少年时代是怀揣梦想、放飞梦想的时代。
2、能不断完善自我,树立努力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梦想的作用和对人生的意义。
2、培养自己为人生奋斗的远大理想和亲近社会、热爱祖国、奉献社会、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梦想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2、努力是拉近梦想与现实距离的桥梁和纽带。
难点梦想与时代和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感受梦想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
但她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
她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
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地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少年时代是一个追梦的时代,每个少年都有自己心中的梦想。
邓亚萍小时候的梦想对她成为世界冠军起到了很大作用。
教师总结:少年有梦想就有希望。
(二)问题导读,新知研讨有梦就有希望1、阅读教材第9页正文第一段,思考:(1)什么是梦想?(2)梦想有什么作用?学生阅读教材、交流,老师请同学回答。
教师总结: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
【故事拓展】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大约一百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
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
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飞到哪里去?”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
”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这样飞起来就好了。
1.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会实现梦想吗?2.莱特兄弟圆梦的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只有坚持努力,才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讨论,回答种生活态度,要坚持努力,不放弃。
课堂小结同学们,步入中学,我们将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这时期的我们有朝气,有活力,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希望,我们要编织与人类发展、个人目标、时代脉搏和国家前途紧密相连的梦想,在追梦过程中坚持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努力需要立志,也需要方法。
让梦想从这里起航吧!总结本课所学板书板书可在本课内容完成后,带领学生再次回顾本课所学时绘制完成,注意提炼主要观点拓展空间我的努力计划生活中你会为实现梦想付出怎样的努力?写下自己的计划学以致用明确方向附: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的故事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在12岁那年,随父亲驾马车到城里,偶然间见到一部以蒸汽做动力的车子,他觉得新奇,心中想着:“既然可以用蒸汽做动力,那么汽油应该也可以,我要试试!”虽然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从那时候起,他便为自己立下了10年内完成一辆以汽油做动力的车子。
他告诉父亲说:“我不想留在农场里当一辈子的农民,我要当发明家。
”然后他离开家乡到工业大城底特律去,当一名最基本的机械学徒,逐渐对机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工作之余,他一直没忘记他的梦想,每天劳累地从工厂下班后,仍孜孜不倦地从事他的研发工作。
29岁那年,他终于成功了,在试车大会上,有记者问他:“你成功的要诀是什么?”福特想了一下说:“因为我有远大的梦想,所以成功。
”。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课程标准依据: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第2课时少年有梦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运用已有经验分析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学会把握人生机遇,促进自我发展。
三、知识目标1.懂得努力就有改变的道理。
2.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努力就有改变。
难点:努力就有改变。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创设,引发共鸣,欣赏:2019央视春晚歌舞《我们都是追梦人》:“……不怕万万里路遥,再高远的梦呀也追得到,我们都是追梦人……”活动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梦想是怎样的。
过渡: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梦,是人类正常生活的继续;梦,是创造的源泉。
”如果没有梦想,我们的世界将会失去很多色彩,正是因为这些梦想,我们才会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人类需要梦想,我们青少年更需要梦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少年有梦。
一、有梦就有希望1.梦想的意义教师讲述: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在不同的阶段我们的梦想也是不一样的。
青少年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
归纳: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
2.少年的梦想活动二:全班齐读教材P9“阅读感悟”——《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通过阅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提示:感受到了人生需要梦想。
有了梦想,就有了希望,就有了前进的动力等。
归纳: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活动三:视频播放与材料相关的非洲人民的生活片段,阅读教材P10“探究与分享”,了解瑞恩的梦想产生的现实条件,以及实现梦想过程的艰辛与不易。
回答:(1)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梦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2)你从他的故事中获得怎样的启发?提示:(1)略。
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课时少年有梦板书设计课堂练1.对如图漫画的认识中正确的是(D)①少年的梦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②梦想可以使生活更有色彩③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④少年的梦想虽然不切实际,但都能实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张存浩说:“从青年时代起,为自己树立的最大科研人生理想,就是报国。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这说明少年的梦想( D )①天真无邪,美丽可爱②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③是不切实际的臆想④与中国梦密不可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持续了43年,我国69岁的无腿勇士夏伯渝终于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峰!为了这一梦想,他用坚持不懈书写着攀登的曲折艰难过程,用顽强勇敢完美阐释“人生之中从来不会有句号,而是一个又一个‘未完,待续’”。
夏伯渝的故事启示我们(D)①梦想是一成不变的②梦想会激励我们不断超越自己③梦想就像罗盘,引导人生前进的方向④梦想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中国举重队运动员谌利军是世界纪录保持者。
他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向奥运冠军梦发起冲击时,比赛中腿抽筋不得不遗憾退赛。
现在,他又顽强训练,希望圆梦2021年东京奥运。
谌利军的追梦之路表明(D)①人生需要梦想,有了梦想就一定能成功②梦想能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③实现梦想需要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④青少年要学习立志,明确奋斗方向,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对下面漫画寓意理解正确的是(D)①把梦想变为现实,需要我们付诸行动②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③只要树立梦想,我们就一定能成功④没有行动的梦想,只能是空想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教学反思。
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课时少年有梦)班级:姓名:小组:一、课本导入,出示目标(5分钟)课程导入:播放歌曲《最初的梦想》,学生认真聆听。
听完歌曲,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梦想是怎样的。
并思考: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出示目标:1.少年需要梦想。
(识记)2.少年梦想的特点。
(理解)3.实现少年梦想的途径。
(探究)二、围标设疑,自主探究(15分钟)1.梦想的含义P9:梦想是对生活的 .2.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梦想的作用②③)P9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②梦想能不断,让生活更有色彩。
③有梦想,就,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少年要有怎样的梦想?)①②P9--- P10①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②与个人的紧密相连。
③与紧密相连,与密不可分。
4.对待梦想不同人不同的的态度?P11①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
②有人坚持,将进取变成一种。
5.怎样才能实现梦想?(实现梦想的途径)P11-13①不应止于心动,更要。
,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
②努力,需要。
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③努力,需要,需要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也需要。
6、什么是努力?P12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韧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7、什么是中国梦?P10: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8、中国梦的基本内涵P10: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9、实现中国梦的途径P10: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P10三、合作探究,展示点评(7分钟)探究一:在班里组织的“畅谈梦想”主题班会上,有的同学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子萱:“在少年时代,我们要有梦想,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将来才能走得更远。
”佳宁:“树立梦想后,我们还要付出努力,坚持不懈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你对他们的观点是如何认识的?四、拓展升华,检测评价(10分钟)(1----6题单选题)1.“有目标的人在奔跑,无目标的人在流浪。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框少年有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学时代第二框少年有梦》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理解少年梦与中国梦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激发学生追求梦想的热情。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同时也有许多困惑。
他们开始意识到人生的重要性,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尚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追求梦想的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理解少年梦与中国梦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追求梦想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理解少年梦与中国梦的联系。
2.难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追求梦想的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追求梦想的热情。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设计好课堂提问,以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名人的梦想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他们能够取得成功?他们的梦想对他们的影响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少年有梦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你们的梦想是什么?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并探讨如何实现梦想。
提问:你们的梦想如何实现?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品质?4.巩固(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少年梦与中国梦的联系,提问:你们的梦想与中国梦有什么关系?如何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相结合?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梦想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说课稿: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课时少年有梦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中的第一课“中学时代”,主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学时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适应中学生活。
第二课时“少年有梦”,则引导学生理解梦想的重要性,学会树立梦想并努力实现梦想。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梦想的含义,理解梦想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树立梦想,规划自己的未来;认识到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思考。
他们对自己的梦想充满热情,但同时也面临着现实的种种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梦想的含义,理解梦想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树立梦想,规划自己的未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梦想观,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鼓励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梦想的含义,学会如何树立梦想,规划自己的未来。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梦想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梦想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梦想的含义,让学生了解梦想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树立梦想,规划自己的未来。
第2课时少年有梦
1.我们为什么要有梦想?(梦想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为什么】
(1)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________,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________,让生活更有________。
有梦想,就有________。
(2)少年的梦想虽然总是和________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________。
2.我们应怎样确立自己的梦想?【怎样做】
(1)少年的梦想,要与个人的________紧密相连。
(2)少年的梦想,要与____________紧密相连,与__________密不可分。
3.对待梦想的两种态度【是什么】
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________;有人坚持,将进取变成一种________。
4.少年梦与中国梦的关系【是什么】
(1)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________。
(2)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________的机会,共同享有________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__________的机会。
(三个“共同享有”)
(3)________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________。
5.我们应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怎样做】
(1)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________。
(2)________,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6.什么是努力?怎样做到努力?【是什么、怎样做】
(1)努力,是一种____________,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________,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__________。
(2)①努力,需要________。
志向是人生的________。
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
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____________联系在一起。
②努力,需要________。
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7.中国梦: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怎样做】
1.【我的烦恼】我有很多梦想,可是基本上都没有实现,最终不了了之。
妈妈批评我总是喜欢做梦,却从不追梦。
走出烦恼:梦想是人生的目标,是人生奋斗的方向。
有梦想才会有动力,有梦想才会有干劲。
梦想的实现要与脚踏实地的精神结合起来,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想”的阶段。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去实现梦想,要有方法,学会坚持,不达目的不罢休,切不可半途而废。
2.为什么要有梦想?
(1)梦想是支撑我们前进的动力。
如果没有了梦想,生活可能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2)每个人都有梦想,在不同的时期,梦想的内容也是不同的,它反映了我们在那个阶段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代表着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
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
3.【误区】既然拥有梦想不一定能够成功,那么我们还有必要确立梦想吗?
走出误区:有必要。
因为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
梦想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
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4.梦想与理想的区别
(1)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指在现在想未来的事或是可以达到但必须努力才可以达到的情况。
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甚至其可以视为一种信仰。
梦想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成为现实。
梦想最大的意义是给予人们一个方向、一个目标。
(2)理想,是指人们希望达到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向往的奋斗前景。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有可能实现的想象,但是,并不是任何想象都是理想。
理想既不同于幻想,也不同于空想和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