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粉剂、可湿性粉剂加工
- 格式:ppt
- 大小:910.00 KB
- 文档页数:13
可湿性粉剂综述周训卿农药可湿性粉剂(WP)是农药制剂中历史悠久、技术比较成熟、使用方便的一种基本剂型,它是由原药、载体(填料)、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分散剂等)、辅助剂(稳定剂、警色剂等)组成并粉碎得达到一定细度的粉体制剂。
可湿性粉剂在用水稀释成田间使用浓度时,能形成一种稳定的、可供喷雾的悬浮液,施用后能在防治对象上达到较大的均匀覆盖。
一般说来,在应用同一种农药防治同一种害虫时, 可湿性粉剂的药效优于粉剂,残效优于可溶性粉剂,触杀效果略逊于乳油。
1 基本原理可湿性粉剂的自然润湿性和分散悬浮性是公认的最重要的性能指标, 可湿性粉剂的研究, 主要是所需助剂应用技术的研究。
助剂的选择是本研究的技术关键, 其原理是根据现有助剂品种, 设计复合配方, 通过试验测定设计配方的性能, 首先是悬浮率及润湿性。
经数据比较, 择优选定出助剂系统。
配方筛选的原则是产品必须达到有关技术指标, 所选助剂价廉、易得、资源丰富, 最终的产品相比之下应是价廉物美、具有市场竞争力。
2 可湿性粉剂的组成可湿性粉剂由原药、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分散剂等)、载体(填料)和辅助剂(稳定剂、警色剂等)组成。
一个农药制剂产品只有有合理的配方才能进行加工生产,筛选配方时,所选载体(填料)、助剂等,应价廉易得、资源丰富。
最终产品应低成本、高质量,在市场上才具有竞争力。
2.1 载体(填料)2.1.1 载体的性能载体(填料)是调节成品含量和改善物理性状而配加的固态原料。
载体的主要特性是具有多网孔结构或片、层状结构,比表面积大,对农药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
载体功能,一是作为农药有效成分的微小容器或稀释剂,二是将有效成分从载体中释放出来。
不同类别的载体其理化性能不同,即使同一类载体往往由于产地不同和混入杂志不同,其性能的差异也很大。
载体的性能包括矿物分析、平均化学分析、产地、包装、价格、颜色、硬度、密度、容重、粒子大小(平均粒径、范围和分布)、粒子形状、筛分析、最大吸油率、pH、折射率、阳离子交换容量、比表面积、流动性、润湿性、分散性、相容性。
第四章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农药主要是指用来防治为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但通常也把改善农药有效成分的物理化学助剂包括在内。
2.除草剂:用来防除农田杂草,又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的药剂。
3.原药:未经加工的农药。
4.原粉:农药的固体形态。
5.原油:农药的液体形态。
6.农药加工:将原药造成可以使用产品的过程。
7.农药制剂:农药加工后的产品。
8.剂型:制剂的具体形态。
9.农药助剂:凡为农药原药混用或通过加工过程与原药混用,能改善剂型的理化性质,提高药效的物质。
10.毒力:农业上习惯将对标靶生物的毒性,称为毒力。
11.毒性:对人畜等高等动物的损害则称为毒性。
12.急性中毒:指农药一次大剂量或24小时内多次对生物体作用后产生的毒性。
13.致死中量:在供试动物实验中,测出一次给药杀死群体中50%个体所需的剂量。
14.致死中浓度:在供试动物实验中,测出一次给药杀死群体中50%个体所需的浓度。
15.亚急性中毒:指在较长时间内经常接触、吸入或食入某种农药部分,最后导致人、畜发生与急性中毒类似的症状,称亚急性中毒。
16.慢性中毒:指污染或残留食物中的微量农药,长期少量地被人、畜摄食,造成体内积累,引起的慢性毒害,称为慢性中毒。
17.农药残留:农药施用后,以经过一段时间的降解,以极少原药或有毒的转化产物存在于环境与动植物和食品中。
18.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距作物收获的时间段,也称安全等待期。
二.填空题1.施用农药相对于其他防治措施,具有高效、速效、方便、适应性广和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2.按防治对象,可分为三大类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
3.杀虫剂按其成分来源分类,可分为四类无机杀虫剂、有机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植物性杀虫剂。
4.杀虫剂的作用方式分类,可分为胃毒剂、触杀剂、内吸剂、熏蒸剂、驱避剂、拒食剂、引诱剂、不育剂、昆虫生长调节剂。
5.按杀虫剂的毒理作用分类,可分为神经毒剂、呼吸毒剂、物理性毒剂。
第四章农药应用技术练习题一.填空题(每空/0.5)20分1.常用的农药剂型有(粒剂)、(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微胶囊剂)、(胶悬剂)。
2.按杀菌剂作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保护剂)、(治疗剂)。
3.我国的农药制剂名称中,第一部分为(有效成分的含量),第二部分为(农药品种名称),第三部分为(剂型名称)。
4.农药中毒导致的毒害:即为农药的“三致性”(致畸性)、(致癌性)、(致突变性)以及(有机磷农药)的(迟发性神经毒性)。
5.杀菌剂根据能否被植物内吸并引导、存留的特性,可以分(内吸性杀菌剂)、(非内吸性杀菌剂)。
6.农药施用后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对(土壤)、(大气)、(水体)和(农副产品)的污染。
7.我国《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规定:严禁剧毒和高残留农药在(蔬菜)、(果树)、(烟)、(茶)、(中药材)等作物上使用。
8.农药药效试验小区的排列有(对比法)、(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裂区设计)。
9.常用的农药浓度表示方法有(浓度表示方法)、(倍数法)、(单位面积药量)。
10.按除草剂的对植物作用的性质来分。
可以分为(灭生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
11.农药常用的助剂有(填料)、(湿展剂)、(乳化剂)、(溶剂)等。
二.选择题10分1.下列农药剂型中药效最高的是(C ),稳定性较差的是(A )。
A.粉剂B.可湿行粉剂C.乳油D.粒剂2.最易从土壤中吸收农药的作物是(D )。
A.白菜B.番茄C.菠菜D.胡萝卜3.敌杀死是属于(B )杀虫剂。
A.胃毒剂B.触杀剂C.内吸剂D.熏蒸剂4.下列(C )属于微生物杀菌剂。
A.青虫菌B.苏云金杆菌C.井冈霉素D.白僵菌5.洗衣粉属于( B )。
A.填料B.湿展剂C.乳化剂D.溶剂6.(C )防治地下害虫,土传病害及杂草。
A.拌种法B.撒施法C.土壤处理法D.熏蒸法7.粒剂按药剂颗粒大小分类,粒度范围在60-200目,直径为74-250um。
它属于(C )。
农药粉剂与可湿性粉剂有何区别在使用农药时,粉剂农药和可湿性粉剂农药是常见的两种剂型。
但在使用中许多农民把这两种粉剂等同使用,不但达不到防治效果,给生产带来损失,反而浪费了农药。
虽然两种粉剂外观均为粉末状,但性质及使用方法却有很大的区别。
一是它们的构成成分不同。
粉剂农药是由一种或多种农药原药与陶土、粘土等填料混合,经机械加工粉碎混合而成,粉碎末经过200号筛目,粉剂直径在100微米以下,粉粒较粗不易结块,其有效成分含量只有百分之几;而可湿性粉剂它是由一种或多种农药原药和填料陶土等,加入一定数量的洗衣粉等湿润剂,经机械加工粉碎混合而成,其颗粒细度比粉剂更小,粉粒直径在74微米以下,粉碎细度99.5%通过200目筛目,其有效成分含量高于粉剂农药,一般为20%~70%。
二是粉剂农药不能对水使用。
粉剂农药的使用方法为直接喷粉、撒施、拌种、土壤处理或配制毒饵等,使用前不能对水稀释,因粉剂不易被水湿润,也不能分散和悬浮在水中,所以不能对水喷雾使用。
因此粉剂适用于缺水的地区及需控制湿度的温室、大棚。
在早、晚作物有露水时使用,粉剂易于粘附。
其缺点是在喷撒过程中容易滑落而随风飘移,宜在早晚无风或风力微弱时使用。
三是可湿性粉剂不能喷粉使用。
可湿性粉剂它能使疏水性的粉剂能被水所湿润,并能均匀地悬浮在水中,其悬浮率一般在60%以上,可使液体药剂充分粘着在植物和有害生物体表面上,使药剂发挥触杀或胃毒作用。
因它吸湿性强,加水后能分散和悬浮在水中,所以可湿性粉剂主要是对水喷雾使用,也可用来对水喷药制作毒饵和土壤处理等用。
它含有易吸湿的湿润剂,能使粉剂农药结块或成因,故不能作粉剂喷粉使用,同时也不能作毒土撒或拌种用,因为它的分散性能差、浓度高,易产生药害。
可湿性粉剂使用时配制成液态,故其在作物上粘附性好,防治效果一般比粉剂农药要高。
可湿性粉剂生产工艺
可湿性粉剂是一种常见的固体颗粒形态的药物制剂,它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湿润性,适用于口服、外用和注射等剂型。
下面是可湿性粉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准备原料。
可湿性粉剂的主要原料包括活性成分、可溶性载体、填充剂和湿润剂等。
活性成分是药物的关键组分,可溶性载体则用于增强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
填充剂主要用于调节药物的体积和稳定性,湿润剂用于提高颗粒的湿润性能。
其次,进行混合制粒。
将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干法或湿法制粒的方法制备颗粒状的药物混合物。
干法制粒是将原料均匀混合后,通过加热或加压的方法形成颗粒;湿法制粒则是将原料溶解或悬浮于溶剂中,然后通过挥发溶剂或干燥的方法将颗粒形成。
然后,进行干燥处理。
制粒后的粉剂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湿气,提高稳定性。
常用的干燥方法有真空干燥、喷雾干燥和流化床干燥等。
不同的粉剂性质和生产规模选择不同的干燥方法。
接下来,进行粉碎和筛选。
将干燥后的颗粒进行粉碎处理,得到所需颗粒粒度;然后通过筛选将得到的粉末进行分级,去除过大或过小的颗粒。
最后,进行包装和质量检测。
将粉末装入特定的包装容器中,并进行包装密封。
然后对包装好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
观、颗粒粒度、溶解度和湿润性等指标的检测。
总结起来,可湿性粉剂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混合制粒、干燥处理、粉碎筛选、包装和质量检测等环节。
合理选择原料和掌握正确的工艺参数,能够保证可湿性粉剂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不同的药物和工艺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植物化学保护绪论一、植物化学保护(化学防治):应用化学药剂来防治害虫、害螨、线虫、病菌、杂草及鼠类等有害生物,保护农林业生产的一门科学。
二、化学防治的优点:对有害生物高效、速效、操作方便、适应性广、经济效益显著三、农药的发展:1.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高效安全方面取得进展。
近20年来农药在对有害生物高效和对环境靶标生物安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除草剂所占比重最高,约占50.8%,杀虫剂占25.5%,杀菌剂占20.2%3.各大公司收购和兼并成为近十年来农药行业的一大景观4.农药产品结构调整:5.农药加工剂型及施药技术方面: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第一节农药的定义及分类一.农药的概念根据1997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农药系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农药的含义和范围,古代和近代有所不同,不同国家也有所差异。
目前,中国与国际上的现代农药词意基本是一致的,但不包括天敌昆虫等活体生物,而包括微生物及生物体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物如鱼藤精、硫酸烟碱等,及人工模拟合成物,如昆虫保幼激素等。
二.农药的分类可根据农药的成分、用途、防治对象、作用方式或作用机理等进行分类。
1.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1)化学农药又可分为有机农药和无机农药。
(2)生物源天然产物农药生物源天然产物农药主要是指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具有农用生物活性的次代谢产物开发的农药。
2.按用途分类按农药主要的防治对象分类,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杀虫剂对昆虫机体有直接毒杀作用,以及通过其他途径可控制其种群形成或可减轻、消除害虫危害程度的药剂。
(2)杀螨剂可以防除植食性有害螨类的药剂。
(3)杀菌剂对病菌能起到杀死、抑制或中和其有毒代谢物,因而可使植物及其产品免受病菌危害或可消除病症、病状的药剂。
农药原料合成的液体产物为原油,固体产物为原粉,统称原药。
绝大多数农药原药由于其理化性质和有效成分含量很高而不能直接使用,实践当中,需要加工成不同的剂型。
目前,常用的农药剂型有以下几种:1. 乳油(EC)乳油主要是由农药原药、溶剂和乳化剂组成,在有些乳油中还加入少量的助溶剂和稳定剂等。
溶剂的用途主要是溶解和稀释农药原药,帮助乳化分散、增加乳油流动性等。
常用的有二甲苯、苯、甲苯等。
农药乳油要求外观清晰透明、无颗粒、无絮状物,在正常条件下贮藏不分层、不沉淀,并保持原有的乳化性能和药效。
原油加到水中后应有较好的分散性,乳液呈淡蓝色透明或半透明溶液,并有足够的稳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内不产生沉淀,不析出油状物。
稳定性好的乳液,油球直径一般在0.1~1微米之间。
目前乳油是使用的主要剂型,但由于乳油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施用后增加了环境负荷,所以有减少的趋势。
2. 粉剂(DP)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和填料混合加工而成。
有些粉剂还加入稳定剂。
填料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粘土、高岭土、滑石、硅藻土等。
对粉剂的质量要求,包括粉粒细度、水分含量、pH值等。
粉粒细度指标,一般95% ~ 98%通过200号筛目,粉粒平均直径为30毫米;通过300号筛目,粉粒平均直径为10~15微米。
通过325号筛目(超筛目细度),粉粒平均直径为5~12微米。
水分含量一般要求小于1%。
PH 值6~8。
粉剂主要用于喷粉、撒粉、拌毒土等,不能加水喷雾。
3. 可湿性粉剂(WP)可湿性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填料和湿润剂混合加工而成的。
可湿性粉剂对填料的要求及选择与粉剂相似,但对粉粒细度的要求更高。
湿润剂采用纸浆废浆液、皂角、茶枯等,用量为制剂总量的8%~10%;如果采用有机合成湿润剂(例如阴离子型或非离子性)或者混合湿润剂,其用量一般为制剂的2%~3%。
对可湿性粉剂的质量要求应有好的润湿性和较高的悬浮率。
悬浮率不良的可湿性粉剂,不但药效差,而且往往易引起作物要害。
悬浮率的高低与粉粒细度、湿润剂种类及用量等因素有关。
农药剂型加工范文农药剂型加工是指将农药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一定的工艺和工具加工制成具有稳定性和易使用性的农药制剂的过程。
农药剂型加工是农药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提高农药的利用效率、降低农药的风险及减少农药残留具有重要意义。
粉剂是将农药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混合后研磨成粉状物,具有质量稳定、储存方便等特点。
粉剂广泛用于种子处理、土壤处理和农田喷施等领域。
悬浮剂是将农药有效成分通过乳化技术和分散剂等辅助成分形成悬浮液状物,具有分散快、效果持久等特点。
悬浮剂适用于农田的叶面喷雾和果树的喷施等需求。
乳剂是将农药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乳化剂和稳定剂等混合而成的乳状液体剂型,具有分散均匀、使用方便等特点。
乳剂适用于蔬菜、水果、棉花、水稻和玉米等作物的喷施和病虫害防治。
可湿性粉剂是将农药有效成分和表面活性剂等混合后研磨成粉状物,具有快速湿润、迅速吸附等特点。
可湿性粉剂广泛用于种子处理、土壤处理和农田喷施等农作物保护领域。
水分散粒剂是将农药有效成分通过离子交换剂等成渣剂制成颗粒状物,具有均匀粒度、使用方便等特点。
水分散粒剂适用于农田的根部施肥和果树的土壤处理等需求。
水溶性片剂是将农药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浸涂技术制成片状物,具有易溶解、使用方便等特点。
水溶性片剂适用于蔬菜、水果和棉花等作物的追肥和叶面喷雾。
高浓度悬浮剂是将农药有效成分通过高浓度乳化剂和稳定剂等混合而成的悬浮液体剂型,具有高效、使用方便等特点。
高浓度悬浮剂适用于穴盘苗的叶面喷雾和果树的喷施等需求。
微胶囊是将农药有效成分和包衣剂通过微胶囊化工艺制成胶囊状物,具有颗粒均匀、控释效果好等特点。
微胶囊适用于长效控制野草和病虫害的需求。
农药剂型加工的过程包括原料筛选、成分配比、搅拌混合、研磨制粒和包装等环节。
合理的剂型设计和严格的加工工艺可以确保农药剂型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
同时,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选择适合的设备和材料也是农药剂型加工的重要内容。
农药经营许可培训考试题库答案(本题库有选择题和判断题共219道,考试内容会在本题库抽取20道选择题、10道判断题、1道简答题)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无机农药( C )A 乐果B 功夫C 硫磺D 克百威2.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有机农药( D )A 石灰B 波尔多液C 磷化铝D 敌敌畏3. 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按照( C )来分类。
A 原料的来源B 成分C 用途D 机理4. 下列哪种不属于植物性农药( A )A 除虫菊素B 烟草C 鱼藤酮D 苏云金杆菌5.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虫剂( A )A 乐果B 大隆C 百菌清D 2.4-滴6.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除草剂( A)A 草甘膦B 功夫C 硫磺D 克百威7.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菌剂( C )A 敌敌畏B 功夫C 代森锰锌D 呋喃丹8. 低毒农药的LD50值( D )mg/ml。
A 小于50B 大于50C 小于500D 大于5009. 下列哪类农药属于负温度系数的农药( C )A 有机磷B 氨基甲酸酯C 拟除虫菊酯D 苯氧羧酸10. 害虫( B )对农药敏感。
A 卵期B 幼虫期C 蛹期D 成虫期11. 致死中量常用的剂量单位有( B )A mg/LB mg/kgC mg/个D ml/个E μg/g12. 相对毒力指数的计算公式(T= )中,A表示( A )A 标准药剂的用量 B供测药剂的用量 C标准药剂的等效剂量 D供测药剂的等效剂量13. 农药急性毒性最常用的测量尺度是( A )A LD50B LC50C EC50D ED50值是(B )14. LD50A 杀死昆虫种群 5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B 杀死昆虫种群 5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 C杀死昆虫种群 9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D杀死昆虫种群 9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二、判断题1. 防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使用胃毒剂效果好。
( X)2. 防治咀嚼式口器的害虫使用内吸剂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