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湿性粉剂工艺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
可湿性粉剂综述周训卿农药可湿性粉剂(WP)是农药制剂中历史悠久、技术比较成熟、使用方便的一种基本剂型,它是由原药、载体(填料)、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分散剂等)、辅助剂(稳定剂、警色剂等)组成并粉碎得达到一定细度的粉体制剂。
可湿性粉剂在用水稀释成田间使用浓度时,能形成一种稳定的、可供喷雾的悬浮液,施用后能在防治对象上达到较大的均匀覆盖。
一般说来,在应用同一种农药防治同一种害虫时, 可湿性粉剂的药效优于粉剂,残效优于可溶性粉剂,触杀效果略逊于乳油。
1 基本原理可湿性粉剂的自然润湿性和分散悬浮性是公认的最重要的性能指标, 可湿性粉剂的研究, 主要是所需助剂应用技术的研究。
助剂的选择是本研究的技术关键, 其原理是根据现有助剂品种, 设计复合配方, 通过试验测定设计配方的性能, 首先是悬浮率及润湿性。
经数据比较, 择优选定出助剂系统。
配方筛选的原则是产品必须达到有关技术指标, 所选助剂价廉、易得、资源丰富, 最终的产品相比之下应是价廉物美、具有市场竞争力。
2 可湿性粉剂的组成可湿性粉剂由原药、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分散剂等)、载体(填料)和辅助剂(稳定剂、警色剂等)组成。
一个农药制剂产品只有有合理的配方才能进行加工生产,筛选配方时,所选载体(填料)、助剂等,应价廉易得、资源丰富。
最终产品应低成本、高质量,在市场上才具有竞争力。
2.1 载体(填料)2.1.1 载体的性能载体(填料)是调节成品含量和改善物理性状而配加的固态原料。
载体的主要特性是具有多网孔结构或片、层状结构,比表面积大,对农药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
载体功能,一是作为农药有效成分的微小容器或稀释剂,二是将有效成分从载体中释放出来。
不同类别的载体其理化性能不同,即使同一类载体往往由于产地不同和混入杂志不同,其性能的差异也很大。
载体的性能包括矿物分析、平均化学分析、产地、包装、价格、颜色、硬度、密度、容重、粒子大小(平均粒径、范围和分布)、粒子形状、筛分析、最大吸油率、pH、折射率、阳离子交换容量、比表面积、流动性、润湿性、分散性、相容性。
农药制剂加工工艺流程示范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农药制剂加工工艺流程示范1、乳油配制: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溶剂、乳化剂、其它助剂(如渗透剂等)→搅拌混合→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配置)→静置或过滤→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配制或包装)→入库2、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填料、助剂→混合→初粉碎→气流粉碎或超微粉碎→再混合→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混合)→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3、悬浮剂(包括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填料、助剂、水(水溶性助剂和水应预混合)→混合→砂磨(球磨)→再混合→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混合)→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4、颗粒剂:(1)包衣法: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水或溶剂、助剂→混合→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混合)→喷入装有河沙或其它载体的包衣机内→包衣→干燥→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2)捏合法: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助剂、高岭土或粘土等→混合→粉碎(有效成分和高岭土也可分别粉碎)→+水混合→造粒→干燥→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混合)→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3)吸附法: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溶剂、助剂→混合→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混合)→喷入装有吸附性的颗粒(如陶土颗粒等)的混合机内→干燥→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5、水分散粒剂(片剂):(1)干法: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填料、助剂→混合→初粉碎→气流粉碎或超微粉碎→加水再混合造粒(挤出、沸腾床或盘式造粒)→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混合)→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2)湿法: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填料、助剂→混合→初粉碎→加水再混合→砂磨→喷雾造粒→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6、微乳剂: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溶剂、水、助剂等→混合搅拌或高速剪切搅拌→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混合)→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7、水乳剂: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溶剂、助剂等→混合→加入水→高速剪切搅拌→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混合)→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8、微胶囊剂: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溶剂、助剂等→混合→加入成囊剂→加水→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混合)→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9、可溶性粉剂: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助剂、填料(以上成分应具有水溶性)→混合→粉碎→造粒→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混合)→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10、盘式蚊香: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溶剂、助剂等→混合配制蚊香液(也可直接购买蚊香液)→检测(不合格返回配置)→喷药→干燥→包装→检测(不合格去无害化处理)→入库蚊香坯制造:木粉或碳粉、水、粘合剂、助剂等混合→压制成型→干燥→检测(不合格返回粉碎、混合)→包装→入库(自用或外售)11、电热蚊香片: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溶剂、助剂(也可购买配制好的滴加液)→混合配制→检测(不合格返回配置)→滴加→入库12、气雾剂: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溶剂、助剂等→混合配制→检测(不合格返回配置)→灌装→封盖→加气→检漏→包装→检测(不合格去无害化处理)→入库以上是一般的加工流程,各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加工过程,以方块图的形式表示,特别提请注意的是:一定要写明有效成分名称,特殊的助剂如烟剂中的助燃剂、阻燃剂;泡腾片(颗粒)的崩解剂;微胶囊剂的成囊剂等应单独表示。
农药制剂加工工艺流程示范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农药制剂加工工艺流程示范1、乳油配制: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溶剂、乳化剂、其它助剂(如渗透剂等)→搅拌混合→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配置)→静置或过滤→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配制或包装)→入库2、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填料、助剂→混合→初粉碎→气流粉碎或超微粉碎→再混合→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混合)→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3、悬浮剂(包括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填料、助剂、水(水溶性助剂和水应预混合)→混合→砂磨(球磨)→再混合→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混合)→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4、颗粒剂:(1)包衣法: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水或溶剂、助剂→混合→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混合)→喷入装有河沙或其它载体的包衣机内→包衣→干燥→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2)捏合法: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助剂、高岭土或粘土等→混合→粉碎(有效成分和高岭土也可分别粉碎)→+水混合→造粒→干燥→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混合)→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3)吸附法: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溶剂、助剂→混合→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混合)→喷入装有吸附性的颗粒(如陶土颗粒等)的混合机内→干燥→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5、水分散粒剂(片剂):(1)干法: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填料、助剂→混合→初粉碎→气流粉碎或超微粉碎→加水再混合造粒(挤出、沸腾床或盘式造粒)→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混合)→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2)湿法: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填料、助剂→混合→初粉碎→加水再混合→砂磨→喷雾造粒→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6、微乳剂: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溶剂、水、助剂等→混合搅拌或高速剪切搅拌→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混合)→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7、水乳剂: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溶剂、助剂等→混合→加入水→高速剪切搅拌→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混合)→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8、微胶囊剂: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溶剂、助剂等→混合→加入成囊剂→加水→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混合)→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9、可溶性粉剂: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助剂、填料(以上成分应具有水溶性)→混合→粉碎→造粒→检测(含量不合格返回混合)→包装→检测(不合格返回混合或包装)→入库10、盘式蚊香: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溶剂、助剂等→混合配制蚊香液(也可直接购买蚊香液)→检测(不合格返回配置)→喷药→干燥→包装→检测(不合格去无害化处理)→入库蚊香坯制造:木粉或碳粉、水、粘合剂、助剂等混合→压制成型→干燥→检测(不合格返回粉碎、混合)→包装→入库(自用或外售)11、电热蚊香片: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溶剂、助剂(也可购买配制好的滴加液)→混合配制→检测(不合格返回配置)→滴加→入库12、气雾剂:有效成分(应写明农药名称)、溶剂、助剂等→混合配制→检测(不合格返回配置)→灌装→封盖→加气→检漏→包装→检测(不合格去无害化处理)→入库以上是一般的加工流程,各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加工过程,以方块图的形式表示,特别提请注意的是:一定要写明有效成分名称,特殊的助剂如烟剂中的助燃剂、阻燃剂;泡腾片(颗粒)的崩解剂;微胶囊剂的成囊剂等应单独表示。
农药可湿粉配方工艺研究摘要:农药可湿粉是当前农药的重要剂型之一,和乳油、悬浮剂等是农药的三大剂型,在农业防治中有重要的作用,充分被水湿润,可以均匀地散在极细的粉末中。
可湿粉由粉剂改良而来的,是当前应用广泛的一种类型。
在整个过程中,能避免出现污染的现象,在田间的利用率比较高。
此外可视性粉剂一般是兑水应用的,将其加入到喷雾器后,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形成悬浊液。
在喷雾应用中,在靶标上分布比较均匀,在田间应用广泛。
关键词:农药可湿粉;配方工艺;应用要求引言:结合现有的配方工艺要求可知,在农药可湿粉配方选择的过程中,兼顾到工艺形式和需求等,必须明确工艺流程要求。
此外在测定中,以智能化的测定系统作为基础,提供的是新技术,结合粉碎工艺模式要求,进行工艺创新。
在未来的农药市场中,可湿粉的地位稳定,但是依然存在市场空间不稳定的现象,要求合理应用农药可湿粉,结合工艺需求进行设定,确保合理性。
1.农药可湿粉的指标需求流动性、分散性以及湿润性等是农药的特点,在整个应用过程中,针对化学存储的稳定性和细度等,需要进行的是酸碱度的测评。
在整个评价阶段,实施各项指标的测评。
1.1流动性好的流动性是基础和关键,以耐受性作为基础,在性能测试的过程中,合理进行包装,输送也是关键,一般情况下包装模式有重要的作用,在输送处理的过程中,进行流动性分析。
兼顾到外观和手感等,合理进行应用。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主要是载体的性能,兼顾到依附性以及原药的含量以及黏度等,在测量中,实施工艺分析,确保符合流动性要求。
1.2湿润性湿润性是农药可湿粉配方工艺的具体要求,在当前测定的过程中,需要对方剂进行分析,确保湿润性,结合自然湿润性和性能等方面因素,在测定过程中进行药剂量的调整。
湿润性一般指通过湿润时间进行调整和表示,湿润的时间越长,湿润性越长,性能良好。
1.3分散性分散性指的是药粒悬浮在水介质中,能确保水分散成细微的个体的粒子。
结合分散性以及悬浮率的变化等,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性能分析。
可湿性粉剂生产工艺
可湿性粉剂是一种常见的固体颗粒形态的药物制剂,它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湿润性,适用于口服、外用和注射等剂型。
下面是可湿性粉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准备原料。
可湿性粉剂的主要原料包括活性成分、可溶性载体、填充剂和湿润剂等。
活性成分是药物的关键组分,可溶性载体则用于增强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
填充剂主要用于调节药物的体积和稳定性,湿润剂用于提高颗粒的湿润性能。
其次,进行混合制粒。
将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干法或湿法制粒的方法制备颗粒状的药物混合物。
干法制粒是将原料均匀混合后,通过加热或加压的方法形成颗粒;湿法制粒则是将原料溶解或悬浮于溶剂中,然后通过挥发溶剂或干燥的方法将颗粒形成。
然后,进行干燥处理。
制粒后的粉剂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湿气,提高稳定性。
常用的干燥方法有真空干燥、喷雾干燥和流化床干燥等。
不同的粉剂性质和生产规模选择不同的干燥方法。
接下来,进行粉碎和筛选。
将干燥后的颗粒进行粉碎处理,得到所需颗粒粒度;然后通过筛选将得到的粉末进行分级,去除过大或过小的颗粒。
最后,进行包装和质量检测。
将粉末装入特定的包装容器中,并进行包装密封。
然后对包装好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
观、颗粒粒度、溶解度和湿润性等指标的检测。
总结起来,可湿性粉剂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混合制粒、干燥处理、粉碎筛选、包装和质量检测等环节。
合理选择原料和掌握正确的工艺参数,能够保证可湿性粉剂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不同的药物和工艺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农药制剂加工工艺流程示范1.原药配方:根据农药制剂的需求,确定原药配方,包括主要活性成分、辅助成分等。
根据不同的农药制剂类型,如悬浮剂、乳剂、可湿性粉剂等,确定不同的原药配方比例。
2.原药筛选:根据配方要求,选择质量合格的原药供应商,并进行原药筛选,确保原药的质量和纯度。
3.原药加工:将所选择的原药按照一定比例称量,然后进行粉碎、研磨等加工处理,获得所需要的细粉或颗粒。
4.辅助原料准备:根据配方要求,将辅助原料进行称量、溶解或稀释等处理。
辅助原料可能包括增稠剂、分散剂、抗结剂等,用于提高制剂的稳定性和使用效果。
5.混合制备:将加工好的原药和准备好的辅助原料进行混合,可以使用搅拌机等设备进行搅拌混合,确保原药和辅助原料充分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6.精细调整和检验:对混合制备好的制剂进行精细调整,如调整pH 值、调整粘度等。
同时,对制剂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活性成分含量、物理性质等。
如果不符合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再加工。
7.过滤:对调整好的制剂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杂质和颗粒,保证制剂的纯净性。
过滤可以使用滤布、过滤纸、滤板等不同的过滤设备。
8.灭菌和杀菌:对过滤好的制剂进行灭菌和杀菌处理,以确保制剂的无菌状态,提高制剂的保存期限。
可以使用高温灭菌、紫外线照射等方法进行处理。
9.包装和储存:将灭菌好的制剂进行包装,可以使用塑料瓶、铝箔袋等不同的包装材料。
同时,对包装好的制剂进行储存,保管在干燥、阴凉和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暴晒和高温。
以上是一个示范的农药制剂加工工艺流程,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严格控制原药和制剂的质量,确保最终的制剂符合农药的使用要求,并能提供良好的防治效果。
农药车间可湿性粉剂工段安全操作规程本规程旨在确保农药车间可湿性粉剂工段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生产事故的发生,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规定进行操作。
1. 安全防护装备所有进入农药车间可湿性粉剂工段工作的人员必须佩戴下列防护装备:1.呼吸器:应佩戴过滤效率不低于95%的防尘口罩或者呼吸防护面罩。
当出现气味或眼睛发痒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更换。
2.眼镜:眼镜必须符合GB14866-2011 标准,能够完全保护眼部。
佩戴时要注意清洁卫生,检查是否有裂纹、划痕等损伤情况。
3.服装:工作服、鞋,应选用防护性能强、无静电的防护服,鞋子应为耐酸碱鞋。
4.手套:应选择耐化学剂的防护手套,并注意各种化学药品的相容性,更换时要手套内侧朝外取下,避免手套内面沾到化学药品。
5.安全帽:应选用符合GB2811-2007标准的安全帽,佩戴时应将帽带系好,注意帽壳是否存在损坏情况,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2. 操作规程1.操作前应熟悉工艺流程,工作人员应培训后合格方可操作,并制定操作计划。
2.操作前检查工作场所是否干净、整洁、无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或其他危险物品。
搬运工具要放置在安全位置上。
3.操作过程中,应按照操作计划执行操作,避免随意调整操作顺序或违规操作,禁止进行私自试验或管理员工作。
4.在加料、搅拌过程中应注意返混及加料排列的合理性,避免形成死角或有堵塞现象,严禁用手或工具清除设备内部时进行操作。
5.工作过程中如出现现象异常,要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班组长或安全管理人员,千万不能隐瞒、包庇或自行处理。
出现不安全因素时,应及时进行整改和消除。
6.将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收集起来,安排专人进行妥善处置,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7.操作后工具设备的清理和收拾,应按规定进行,设备清洁和维修等工作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8.工作结束后,在清理完毕后的同时要关闭设备电源和阀门,仔细检查设备电气元件、管线、阀门等是否出现渗漏情况,如有渗漏应及时处理。
可溶性粉剂生产工艺
可溶性粉剂是一种将固体药物或其他活性物质溶解于水中,形成可溶液,并通过干燥工艺将溶液转化为粉末的制剂。
可溶性粉剂具有易于溶解、便于使用和稳定性好等特点,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下面是可溶性粉剂的生产工艺简要描述:
首先,选择适合溶解药物或活性物质的溶剂。
常见的溶剂有水、乙醇、甘油等。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单一的溶剂或多种溶剂的混合。
然后,将溶剂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达到溶解药物或活性物质的温度。
溶解温度取决于具体物质的性质,一般在30-60摄氏
度之间。
接下来,将药物或活性物质逐渐加入溶剂中,同时不断搅拌以促进溶解。
可以根据溶解特性决定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以确保物质充分溶解。
溶解完成后,将溶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或不溶物。
可以使用滤纸、滤膜等材料进行过滤。
过滤后的溶液可以直接进行干燥,将其转化为粉末。
干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包括喷雾干燥、真空干燥、辐射干燥等。
选择适合的干燥方式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能。
干燥后,可溶性粉剂的生产工艺基本完成。
可以对产品进行质
量检测,包括溶解性、含量测定、纯度等指标的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最后,将合格的可溶性粉剂进行包装和存储。
包装需要选择符合药品包装规范的容器,并采取适当的防潮、防光、防氧化措施。
存储条件应符合产品的要求,避免阳光直射、高温、高湿等情况。
可溶性粉剂是一种生产工艺简单、操作相对容易的制剂,但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的条件和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