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剂农药与可湿性粉剂农药的区别
- 格式:pdf
- 大小:61.34 KB
- 文档页数:1
可湿性粉剂综述周训卿农药可湿性粉剂(WP)是农药制剂中历史悠久、技术比较成熟、使用方便的一种基本剂型,它是由原药、载体(填料)、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分散剂等)、辅助剂(稳定剂、警色剂等)组成并粉碎得达到一定细度的粉体制剂。
可湿性粉剂在用水稀释成田间使用浓度时,能形成一种稳定的、可供喷雾的悬浮液,施用后能在防治对象上达到较大的均匀覆盖。
一般说来,在应用同一种农药防治同一种害虫时, 可湿性粉剂的药效优于粉剂,残效优于可溶性粉剂,触杀效果略逊于乳油。
1 基本原理可湿性粉剂的自然润湿性和分散悬浮性是公认的最重要的性能指标, 可湿性粉剂的研究, 主要是所需助剂应用技术的研究。
助剂的选择是本研究的技术关键, 其原理是根据现有助剂品种, 设计复合配方, 通过试验测定设计配方的性能, 首先是悬浮率及润湿性。
经数据比较, 择优选定出助剂系统。
配方筛选的原则是产品必须达到有关技术指标, 所选助剂价廉、易得、资源丰富, 最终的产品相比之下应是价廉物美、具有市场竞争力。
2 可湿性粉剂的组成可湿性粉剂由原药、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分散剂等)、载体(填料)和辅助剂(稳定剂、警色剂等)组成。
一个农药制剂产品只有有合理的配方才能进行加工生产,筛选配方时,所选载体(填料)、助剂等,应价廉易得、资源丰富。
最终产品应低成本、高质量,在市场上才具有竞争力。
2.1 载体(填料)2.1.1 载体的性能载体(填料)是调节成品含量和改善物理性状而配加的固态原料。
载体的主要特性是具有多网孔结构或片、层状结构,比表面积大,对农药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
载体功能,一是作为农药有效成分的微小容器或稀释剂,二是将有效成分从载体中释放出来。
不同类别的载体其理化性能不同,即使同一类载体往往由于产地不同和混入杂志不同,其性能的差异也很大。
载体的性能包括矿物分析、平均化学分析、产地、包装、价格、颜色、硬度、密度、容重、粒子大小(平均粒径、范围和分布)、粒子形状、筛分析、最大吸油率、pH、折射率、阳离子交换容量、比表面积、流动性、润湿性、分散性、相容性。
粉剂与可湿性粉剂的区别两种粉剂外观均为粉末状,但性质及使用方法却有很大的区别。
一、成分不同。
粉剂农药原药+填充料混合而成。
粉剂直径在100微米以下,粉粒较粗不易结块,其有效成分含量只有百分之几;可湿性粉剂是由原药+填充料+湿润剂混合而。
其颗粒细度比粉剂更小,粉粒直径在74微米以下,其有效成分含量高于粉剂农药,一般为20%至70%左右。
二、粉剂农药不能兑水使用。
粉剂农药的使用方法为直接喷粉、撒施、拌种、土壤处理或配制毒饵等,使用前不能兑水稀释,因粉剂不易被水湿润,也不能分散和悬浮在水中,所以不能兑水喷雾使用。
三、可湿性粉剂不能喷粉使用。
可湿性粉剂能使疏水性的粉剂被水湿润,并能均匀地悬浮在水中.因它吸湿性强,加水后能分散和悬浮在水中,所以可湿性粉剂主要是兑水喷雾使用,也可用来兑水喷药制作毒饵和土壤处理等用。
它含有易吸湿的湿润剂,能使粉剂农药结块,故不能作粉剂喷粉使用,同时也不能作撒施或拌种用,可湿性粉剂使用时配制成液态,故其在作物上粘附性好,防治效果一般比粉剂农药要高。
乳油与水剂的区别一、成分不同。
乳油由原药+有机溶剂+乳化剂配成。
外观呈均匀油状,加水稀释后呈乳白色浑浊液。
而水剂由原药+水混合而成。
外观上与水一样(颜色不一,一般为浅色),对水稀释后无现象。
二、药效不同。
乳油有药效高,稳定性好,附着性强。
但对人畜毒性大,污染环境。
水剂药效不如乳油。
不耐贮藏,易水解失效,湿润性差,附着力弱,残效期很长。
三、使用方法不同。
乳油可对水喷雾,也可涂茎、灌心叶、拌种、浸种处理土壤等。
一般只能对水喷雾。
粉剂与可湿性粉剂的区别两种粉剂外观均为粉末状,但性质及使用方法却有很大的区别。
一、成分不同。
粉剂农药原药+填充料混合而成。
粉剂直径在100微米以下,粉粒较粗不易结块,其有效成分含量只有百分之几;可湿性粉剂是由原药+填充料+湿润剂混合而。
其颗粒细度比粉剂更小,粉粒直径在74微米以下,其有效成分含量高于粉剂农药,一般为20%至70%左右。
真菌源农药的种类及主要剂型1、白僵菌:我国研究时间最长和应用面积最大的真菌杀虫剂,主要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油剂、乳剂和微胶囊剂。
2、绿僵菌:广谱的昆虫病原菌,常用的剂型有粉剂(每克含孢量23亿-28亿个或50亿以上)、10%颗粒剂、20%杀蝗绿僵菌油悬浮剂。
3、淡紫拟青霉:内寄生性真菌,其菌剂是纯微生物活孢子制剂。
4、木霉菌:一种新型生物杀菌剂,主要剂型为粉剂和可湿性粉剂。
5、蜡蚧轮枝菌:主要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
一、白僵菌1、白僵菌在自然条件下,能通过体壁接触感染杀死害虫,是我国研究时间最长和应用面积最大的真菌杀虫剂。
它对人畜和环境比较安全,害虫一般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与某些化学农药(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同时使用。
2、白僵菌的主要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油剂、乳剂和微胶囊剂,防治对象有蛴螬、玉米螟、松毛虫、介壳虫、水稻叶蝉、飞虱、蓟马、桑天牛、茶小叶蝉、茶毛虫、大豆食心虫、蚜虫、蝗虫等,尤其对玉米螟和松毛虫很有用,已作为常规手段连年使用。
二、绿僵菌1、绿僵菌是一种广谱的昆虫病原菌,在国外其防治害虫的应用面积已超过了白僵菌,防治效果可与白僵菌媲美。
它对人畜无害,对天敌昆虫安全,不污染环境。
2、绿僵菌在生产上常用的剂型有粉剂(每克含孢量23亿-28亿个或50亿以上)、10%颗粒剂、20%杀蝗绿僵菌油悬浮剂,防治对象有金龟子、象甲、金针虫、蛾蝶幼虫、蝽和蚜虫等。
三、淡紫拟青霉1、淡紫拟青霉属于内寄生性真菌,是一些植物寄生线虫的重要天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具有功效高、寄主广、易培养等优点。
2、淡紫拟青霉菌剂是纯微生物活孢子制剂,能够寄生于卵,也能侵染幼虫和雌虫,能有效的防治柑桔、柠檬和马铃薯等多种作物根结线虫,对大豆孢囊线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四、木霉菌1、木霉菌生物农药是一种新型生物杀菌剂,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可有效防治土传性真菌病害,杀菌谱广,无残留毒性,对作物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乳油、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农药有啥区别杀虫剂的乳油效力要显着高于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同一种农药的有效成分以选用乳油为好,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乳油、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农药有啥区别。
叶面喷雾用的杀菌剂,一般以油为介质的剂型对杀菌作用的发挥并无好处,所以宜选择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
叶面喷洒用的除草剂,因杂草叶片表面有一层蜡质层,含有机溶剂的乳油、浓乳剂、悬浮剂等剂型都可以选用。
施用于水田或土壤中的除草剂,颗粒剂和其它能配制毒土的剂型用得比较多。
作为乳油的替换剂型,悬浮剂的药效虽次于乳油,但显着高于可湿性粉剂,其所含的多种助剂有利于药剂颗粒粘附在生物体表面,从而提高药效。
与乳油相比,浓乳剂和微乳剂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使用比较安全,药效也很好,但制造成本核算略高,价格也略贵。
从施药人员的安全考虑,炎热天气下喷药,以油为介质的乳油易引发
人员中毒,最好选用同类的以水为介质的剂型,如可湿性粉剂、悬乳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
乳油、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农药有啥区别就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看后对乳油、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农药有啥区别都有所了解,希望小编的介绍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如何辨别农药质量的好坏?(一)粉剂1.外观粉剂的外观应为疏松的细粉,无团块。
2.吸湿性在取药粉测吸湿性之前,先查看一下粉剂包装纸袋外面有没有潮湿的情况,如果有,当然是吸湿性大的表现。
然后从袋里取出一点药粉倒在一张白纸上,拿起白纸,用拇指和食指在纸外面捏一下,如果粘成一片就表明这种药粉已吸潮,如果这种药粉是喷粉用的就表明质量不好;如果仍旧是松散的细粉,表明是好的喷粉药剂。
对于可湿性粉剂的吸湿性要比一般粉剂大一些,但是这种药剂反正是兑水用的,吸湿性对它的影响比喷粉用的粉剂小。
不过吸潮总不是好事情,因为农药受湿后容易变质。
(二)可湿性粉剂1.外观应为很细的疏松粉末,无团块。
2.湿润性用一只大口的玻璃瓶,里面装上水,然后用小勺轻轻地从上面把一勺可湿性粉剂倒在水面上,2分钟以后,如果能够全部湿透并且逐渐沉下的,就是润湿性好的可湿性粉剂;如果药粉还是漂在水面上,那就是润湿性差的药剂。
用这种方法也可以区别出哪一种是可湿性粉剂,哪一种是撒粉用的粉剂,容易湿润的是可湿性粉剂。
一般粉剂不被润湿。
3.悬浮性把上面测过湿润性的玻璃瓶口堵好,来回振摇30次,然后放置10分钟,看一看。
如果药液仍然是浑浊的,瓶底沉下的药粉不多时,就是悬浮性比较好的可湿性粉剂;如果有一多半都已沉下或者药液已近澄清,悬浮性能就不好;若全部药粉都已沉到瓶底时,就是悬浮性很差的可湿性粉剂;如果药剂凝成一团也说明不是好的可湿性粉剂。
(三)乳油1.外观先看看药瓶里的乳油是不是已经分层,再看一看是不是已经浑浊,有没有结晶析出来,凡是不分层、不浑浊又没有结晶的乳油都是好的乳油。
而有分层、浑浊或有结晶析出来的乳油就是已经变质的,使用起来药效就差。
当然,如果乳油是放在很冷的温度下,发现有结晶,待放到室温下又能溶解时,不能认为是变质。
2.乳化性把一份体积的乳油倒进19份体积的水里,混合以后摇30下,然后静置半个小时,看一看有没有油状物或膏状物浮在水面上,再看一看底部有没有沉淀物,如果都没有,就表明该药剂的乳化力很好。
农药常用剂型及应用农药剂型是指农药制剂的物理形态和化学性质的总和,常用剂型有液态剂型、固态剂型和气态剂型。
下面将详细介绍农药常用剂型及其应用。
一、液态剂型1. 悬浮剂:悬浮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被均匀地悬浮在溶剂中,形成悬浮液。
悬浮剂具有悬浮性好、便于使用、剂量准确等优点,适用于防治多种病虫害。
常见的悬浮剂有苏力菌素、石硫合剂等。
2. 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其他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搅拌,形成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制剂。
可湿性粉剂具有分散性好、使用方便、储存稳定等特点,适用于防治蚜虫、飞虱等。
常见的可湿性粉剂有敌敌畏、乐果等。
3. 浸膏剂:浸膏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被溶于溶剂中,形成胶状或膏状的制剂。
浸膏剂具有均匀性好、渗透力强、持效期长等特点,适用于防治果树病虫害。
常见的浸膏剂有溴硫磷、氯硫丹等。
4. 可溶性液剂:可溶性液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被完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透明或微浑浊的制剂。
可溶性液剂具有药效快、吸收率高、处理方便等优点,适用于防治病毒病、杂草等。
常见的可溶性液剂有吡蚜灵、草甘膦等。
二、固态剂型1. 粉剂:粉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搅拌形成的粉末状制剂。
根据粒径的不同,可分为超微粉剂、微粉剂和粗粉剂。
粉剂具有药效稳定、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防治多种病虫害。
常见的粉剂有杀菌粉、硫磺粉等。
2. 颗粒剂:颗粒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搅拌形成的颗粒状制剂。
根据颗粒粒径的不同,可分为微型颗粒剂、粉型颗粒剂和块状颗粒剂。
颗粒剂具有药效稳定、携带方便等优点,适用于防治病虫害。
常见的颗粒剂有杀虫剂、杀菌剂等。
3. 片剂:片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成型形成的片状制剂。
片剂具有溶解速度慢、持效期长等特点,适用于防治病虫害。
常见的片剂有杀虫片、除草片等。
4. 微胶囊剂:微胶囊剂是指将农药活性成分包裹在微胶囊中,形成液态或固态的制剂。
微胶囊剂具有释放控制、药效持久等特点,适用于防治果树病虫害。
不同剂型农药的使用方法
农药的剂型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固体粉剂、颗粒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乳剂、水溶性片剂等。
不同剂型的农药使用方法也有所不同,下面是常见剂型农药的使用方法:
1. 固体粉剂:将固体粉剂按照配比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后,用喷雾器或喷洒器进行喷雾或喷洒。
2. 颗粒剂:将颗粒剂均匀撒在作物或土壤上,然后用喷雾器或水龙头冲洗或浇水,使颗粒剂和作物或土壤充分接触。
3. 悬浮剂:将悬浮剂按照配比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均匀后,用喷雾器或喷洒器进行喷雾或喷洒。
4. 可湿性粉剂:将可湿性粉剂按照配比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均匀后,用喷雾器或喷洒器进行喷雾或喷洒。
5. 乳剂:将乳剂按照配比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均匀后,用喷雾器或喷洒器进行喷雾或喷洒。
6. 水溶性片剂:将水溶性片剂直接投入水中,充分搅拌均匀后,用喷雾器或喷洒器进行喷雾或喷洒。
使用任何农药时,都应按照产品说明书或农药专业人员的建议正确使用,注意农药的安全操作,并遵循农药使用的规定和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