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304.24 KB
- 文档页数:4
儿童自身抗体检测项目
抗核抗体(ANA):这是筛查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基础的项目,但其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疾病,因为部分健康人也可能呈现低滴度阳性。
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主要用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韦格纳肉芽肿病、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及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等相关。
抗甲状腺抗体:包括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用于检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氏甲状腺炎。
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与1型糖尿病有关。
抗心磷脂抗体(aCL)和β2-糖蛋白I抗体:与抗磷脂综合征有关。
抗肌内膜抗体(EMA)和抗肌腱端蛋白抗体(anti-tTG):用于诊断乳糜泻。
抗SS-A/Ro和抗SS-B/La抗体:与干燥综合症有关。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与类风湿关节炎有关。
抗LKM-1抗体:虽然更常见于成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但也在特定类型的儿童AIH中有较高阳性率。
根据儿童的具体临床表现和疑似疾病类型,医生会选择相应的自身抗体检测。
以上列举的只是一部分,实际的自身抗体检测谱非常广泛,并且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新的自身抗体标志物不断被发现和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系统性红斑狼疮抗体意义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皮肤、关节、肾脏等多个器官系统。
该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SLE患者体内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 ANA)。
ANA是一类针对人体细胞核内多种抗原的抗体,它们的产生与SLE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在SLE的诊断与评估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SLE患者中,抗核抗体的阳性率非常高,达到80%以上。
抗核抗体可作为SLE的特异性标志物,有助于SLE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抗核抗体检测可以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IFA)或特异性抗体检测得到结果。
除了ANA,SLE患者还可产生多种其他抗体,如双链DNA抗体(anti-double-stranded DNA antibodies, anti-dsDNA)、Sm抗体(anti-Smith antibodies)、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等。
这些抗体的产生与SLE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并且在SLE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nti-dsDNA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抗体,其阳性率与病情活动呈正相关。
该抗体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并与肾小球损伤相关,是SLE肾脏损害的重要标志。
Sm抗体是另一个与SLE密切相关的抗体,其特异性较高。
Sm抗体与SLE的关联性更加具体,阳性率较低,约为30%左右。
Sm抗体常常出现在SLE的早期阶段,与疾病的活动性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抗磷脂抗体主要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 ACA)和抗β2糖蛋白I抗体(anti-beta2 glycoprotein I antibodies, anti-β2GPI)。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是风湿自身抗体系统的一种,类风湿关节炎(RA)具有高特异性的瓜氨酸相关自身抗体系统包括AKA、APF、AFA、抗CCP抗体,这些抗体对早期RA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这些指标越高患风湿的可能性也越大。
1概述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是环状聚丝蛋白的多肽片段,是以IgG型为主的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抗CCP抗体阳性的RA病人骨破坏较抗CCP抗体阴性者严重。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全世界大约有1%的人罹患此病。
RA能引起关节的疼痛、僵直及肿胀。
在发病2年内即可能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损伤,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神经系统疾病、心包炎、淋巴腺炎等。
因此,及早诊断RA及给予缓解病情的药物治疗,对控制病情非常重要。
1998年,国外,首次报道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抗CCP抗体)的检测,对R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RA新的血清标志物。
2生物学特性1998年Schellekens和Girbal Neuhause等根据filaggrin的cDNA序列合成的多肽证实瓜氨酸残基是类风湿关节炎特异的抗中间丝相关蛋白(filaggrin)抗体识别表位的必需组成。
通过对基因文库中各个序列号的filggrin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合成了一条以瓜氨酸代替精氨酸的20个左右氨基酸残基的肽链。
并通过一定的试验显示了瓜氨酸是RA患者血清中抗filaggrin 相关抗体识别的主要组成性抗原决定簇成分。
在2000年,Schellekens将一条由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瓜氨酸肽链中的两个丝氨酸替换为半胱氨酸,形成与β-转角具有相似结构的二硫键,合成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
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刘亚萍【摘要】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筛选该院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为非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疾病,40名为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患者血清抗CCP抗体水平,类风湿因子水平(RF).结果观察组患者抗CCP抗体水平(30.55±4.12)U/mL及RF水平(28.14±3.02)U/mL较研究组(20.88±3.05)U/mL、(20.72±2.67)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p)=5.8906,t(RF)=4.3326,P<0.05),研究组患者抗CCP抗体及RF水平较对照组(20.52±1.77)U/mL、(18.26±1.13)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cp)=0.2314,t(RF)=0.7213,P>0.05).观察组患者抗CCP抗体和RF阳性率为88.75%、71.25%显著高于研究组21.6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c p)=90.9824,x2(RF)=98.8190,P<0.05).结论可通过检测抗CCP抗体水平明确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严重程度,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8(037)030【总页数】3页(P171-172,175)【关键词】抗环瓜氨酸肽;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诊断价值【作者】刘亚萍【作者单位】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苏徐州 22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是临床上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类风湿关节炎高度特异指标,对诊断RA,明确疾病严重程度有巨大的临床意义[1]。
该次研究以该院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例,探讨通过检测抗CCP抗体水平确诊RA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18 期 ·检测与诊断·132·检测与诊断·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在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刘月皎,张宪波(江苏省中医院检验科,江苏 南京 210029)[摘要]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在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12月期间江苏省中医院风湿病科收治的92例RA患者、92例非RA患者和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92例体检者纳入本次研究。
将其中的92例RA患者作为试验组,将其中的92例非RA患者作为对照1组,将其中的92例体检者作为对照2组。
对三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抗CCP抗体检测。
然后,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
结果:试验组患者抗CCP抗体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1组患者和对照2组体检者,P<0.05。
对这276受检者进行血清抗CCP抗体检测的灵敏度为85.87%,特异度为97.83%,准确率为93.84%,阴性预测值为95.18%,阳性预测值为93.26%。
结论:抗CCP抗体对RA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是早期筛查RA和鉴别诊断RA的有效自身抗体指标。
[关键词]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诊断[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18-0132-02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以关节炎性病变为基本病理改变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该病患者以手足多关节发生慢性、对称性、侵袭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严重时其可出现关节僵硬、畸形及功能丧失等临床表现[1]。
由于RA的病因、病机不明,无法彻底根治该病,故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时主要以缓解患者的炎性症状、降低其骨质被破坏的程度、保护其关节肌肉的功能为主[2]。
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向秀华;徐文波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13(24)3
【摘要】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74例SLE患者血清中ACCP抗体水平,并与SLE患者关节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CCP抗体在SLE 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6.2%(12/74).其中在45例SLE关节炎组ACCP抗体水平在32.1,阳性率为31.1%(14/45),非关节炎组39例ACCP抗体水平11.5,阳性率为12.8% (5/39),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CCP阳性SLE患者比ACCP 阴性SLE患者RF水平明显升高,血沉、CRP无明显变化.抗CCP抗体及内风湿因子检测对SLE关节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综合检验结果和影像检查有助于判断SLE关节炎的严重程度.
【总页数】3页(P583-585)
【作者】向秀华;徐文波
【作者单位】玉溪市人民医院,云南玉溪653100;玉溪市人民医院,云南玉溪653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3.241
【相关文献】
1.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病变研究进展
2.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3.系统性红斑狼疮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分析
4.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ACA检测结果分析
5.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中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检验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波形蛋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等诊断类风湿指标解读和临床意义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RF),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指标,由人体B细胞产生,出现在60%~8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
RF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阳性率很高,而在其他类型关节炎、非风湿性疾病及健康人群中阳性率较低,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抗CCP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简称抗CCP抗体,是环状聚丝蛋白的多肽片段,可见于80%以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同时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特异性高达95%左右。
抗CCP抗体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重要意义,目前被认为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金标准”。
抗MCV抗体抗波形蛋白抗体,简称抗MCV抗体,是以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
波形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细胞骨架蛋白,主要表达于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白细胞等,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滑液、滑膜细胞内也有发现。
抗MCV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特异性与抗CCP抗体相当,但敏感性高于抗CCP抗体,且骨侵蚀具有更好地预测价值。
抗MCV 抗体可以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断血清学指标之一,与抗CCP 抗体、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特异性。
AKA抗角蛋白抗体,简称AKA,AKA能与大鼠食管角质层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故命名为抗角蛋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前若干年便可在患者血清中检测出,故被认为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AKA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特异性高达94%,但敏感性低,仅为40%,主要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补充诊断指标。
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抗MCV抗体、AKA,尽管对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均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可以形成有效的补充,用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是临床上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类风湿关节炎高度特异指标,对诊断RA,明确疾病严重程度有巨大的临床意义[1]。
该次研究以该院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例,探讨通过检测抗CCP 抗体水平确诊RA 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筛选该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60例非类风湿性关节炎自DOI:10.16662/ki.1674-0742.2018.30.171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刘亚萍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苏徐州221006[摘要]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筛选该院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为非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疾病,40名为健康体检者。
分别检测患者血清抗CCP 抗体水平,类风湿因子水平(RF)。
结果观察组患者抗CCP 抗体水平(30.55±4.12)U/mL 及RF 水平(28.14±3.02)U/mL 较研究组(20.88±3.05)U/mL、(20.72±2.67)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ccp )=5.8906,t (RF )=4.3326,P<0.05),研究组患者抗CCP 抗体及RF 水平较对照组(20.52±1.77)U/mL、(18.26±1.13)U/mL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ccp )=0.2314,t (RF )=0.7213,P>0.05)。
观察组患者抗CCP 抗体和RF 阳性率为88.75%、71.25%显著高于研究组21.6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ccp )=90.9824,χ2(RF )=98.8190,P<0.05)。
抗循环瓜氨酸肽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是风湿自身抗体系统的一种,类风湿关节炎(RA)具有高特异性的瓜氨酸相关自身抗体系统包括AKA、APF、AFA、抗CCP抗体,这些抗体对早期RA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这些指标越高患风湿的可能性也越大。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是环状聚丝蛋白的多肽片段,是以IgG型为主的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抗CCP抗体阳性的RA病人骨破坏较抗CCP抗体阴性者严重。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全世界大约有1%的人罹患此病。
RA能引起关节的疼痛、僵直及肿胀。
在发病2年内即可能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损伤,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神经系统疾病、心包炎、淋巴腺炎等。
因此,及早诊断RA及给予缓解病情的药物治疗,对控制病情非常重要。
1998年,国外,首次报道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抗CCP抗体)的检测,对R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RA新的血清标志物。
1998年Schellekens和Girbal Neuhause等根据filaggrin的cDNA序列合成的多肽证实瓜氨酸残基是类风湿关节炎特异的抗中间丝相关蛋白(filaggrin)抗体识别表位的必需组成。
通过对基因文库中各个序列号的filggrin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合成了一条以瓜氨酸代替精氨酸的20个左右氨基酸残基的肽链。
并通过一定的试验显示了瓜氨酸是RA患者血清中抗filaggrin相关抗体识别的主要组成性抗原决定簇成分。
在2000年,Schellekens将一条由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瓜氨酸肽链中的两个丝氨酸替换为半胱氨酸,形成与β-转角具有相似结构的二硫键,合成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
采用环瓜氨酸肽为抗原基质用ELISA法检测RA患者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明显提高。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特征[1],发病2年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因此RA的早期诊断对有效控制该病的病情尤其重要。
目前,对于RA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血清学指标类风湿因子(RF)检测,但均有碍于早期诊疗。
2000年国外首次人工合成环瓜氨酸肽(CCP),并成功应用于RA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的检测[2],且显示出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4,5]。
我们应用ELISA法检测了抗CCP抗体在RA患者及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与RF的相关性,探讨抗CCP抗体对RA早期诊断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03年4月至2006年10月风湿免疫科收治的6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作为观察组,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RA分类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5例,女性40例(男女比例1:1.6);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58.5岁。
选择2002年12月至200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48例患者作为非RA对照组,各项诊断均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其中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21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1例,骨关节炎9例,多发性肌炎5例,痛风2例;男性17例,女性31例(男女比例1:1.82);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60.3岁。
选取的35例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其性别、年龄等指标与与上述两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抗CCP抗体,具体步骤为采集所有受检人员的血清以样本缓冲液1:100稀释,-20℃保存待检;取待检液并加入酶修饰的精氨酸残基包被的反应板微孔中,以室温孵育 60min,再用洗涤缓冲液洗板3次后加入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体IgG,继续用室温孵育30min,之后于每孔中添加P-硝基酞酚(PNPP)反应30min,最后加入终止液(2mol/L的硫酸)100μl终止反应,设定酶标仪波长为405nm进行检测(以吸光度A值表示)。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抗C1q抗体的检测及意义尹芳蕊;庞春艳;白力;王馨;王永福【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目的:探讨抗 C1q 抗体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为儿童 SLE 的早期诊断提供经验。
方法选择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初诊住院 SLE 患儿40例,同期健康儿童20例。
记录患儿和健康儿童抗 C1q 抗体、抗 dsDNA 抗体、抗 SM 抗体、抗 U1RNP 抗体、抗 SSA 抗体、抗 SSB 抗体、补体 C3、C4等相关免疫检验指标并分析其与抗 C1q 抗体的相关性。
结果1)SLE 患儿与健康儿童平均年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0例 SLE 儿童抗 C1q 抗体阳性率为37.5%,而健康儿童组抗 C1q 抗体均为阴性,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1,P<0.01),抗 C1q 抗体对儿童 SLE 的诊断敏感度为37.5%,特异度为100%;抗 dsDNA 抗体对儿童 SLE 诊断的敏感度为62.5%,特异度为95%;抗 SM 抗体对儿童 SLE 诊断的敏感度为22.5%,特异度为90%。
3)抗 C1q 抗体阳性组的抗SM 抗体、抗 RNP 抗体、抗 SSA 抗体、抗 SSB 抗体、补体 C3、C4与抗 C1q 抗体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 dsDNA 抗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98,P=0.02);4)抗 dsDNA 抗体与抗 C1q 抗体正相关(r=0.51,P<0.01)。
结论抗 C1q 抗体对儿童 SLE 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助于抗 dsDNA 抗体阴性的儿童 SLE 的诊断。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associations of anti-C1q antibody with patients of children with systemic lupas erythematosus(SLE) and its potential clinica1significance,and to explore its early clinical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for children with systemic lupas erythematosus. Methods There are 40 cases of SLE and 20 healthy volunteers in children were derived from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from Jun. 2009 to Dec. 2013, the laboratory data of 40 cases of SL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such as anti-SSA, anti-SSB, anti-RNP, anti-dsDNA, anti-SM, C3, C4. A method of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serum anti-C1q antibodies in 40 cases of SLE and 20 healthy volunteer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nti-C1q antibodies and the laboratory data was analyzed. Results 1) The mean age was similar in children with systemat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controls(P>0. 05). 2) Among 40 SLE children, the anti-C1q antibodies of 15 SLE children were positive, while the anti-C1q antibodies of 20 healthy controls were negati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字2 =8. 1, P<0. 01). The sensitivity of anti-C1q antibodies in SLE children was 37. 5%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100% . The sensitivity for anti-dsDNA antibodies was 62. 5%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95% . The sensitivity for anti-SM antibodies was 22. 5%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90% . 3) Comparing anti-C1q-positive and -negative patien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concentrations of anti-SSA, anti-SSB, anti-RNP, anti-Sm, C3, C4. Howev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anti-dsDNA antibodies(字2 =5. 98, P=0. 02). 4)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anti-dsDNA levels and both anti-C1q(r=0. 51, P<0. 01). Conclusion Our study demonstrated ClqAb has a highersensitivity in diagnosis of SLE in children, which is helpful to the diagnosis of SLE in children with negative anti-dsDNA antibodies.【总页数】4页(P809-812)【作者】尹芳蕊;庞春艳;白力;王馨;王永福【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内蒙古包头 014010;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内蒙古包头 014010;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内蒙古包头 014010;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内蒙古包头 014010;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内蒙古包头 01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6.92【相关文献】1.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检测 [J], 茹晋丽;高惠英;罗静;吕志勤;李小峰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与抗C1q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 金卫东;俞晓洁;贾敬年;周永列3.血清抗 C1q 抗体在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及狼疮性肾炎病理分型中的临床意义 [J], 崔婵娟;柏明见;冯珍如;闫存玲;李志艳;牛飞4.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与抗C1q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 金卫东;俞晓洁;贾敬年;周永列;5.血清AnuA、抗dsDNA抗体、抗C1q抗体水平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J], 裴全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PEKEG UNITERSITY(HEALTH SCIENCES)Vol.51No.6Dec.2019・1019--著-抗类瓜氨酸化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李英妮,相晓红,赵静,李云,孙峰,王红彦,贾汝琳,胡凡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100044)[摘要]目的:探讨抗类瓜氨酸化抗体(anU-carbamylated fibrinogen antihodies,抗CarP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Opus epthematosus,SLE)中的意义,SLE是否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一样,存在大量针对类瓜氨酸的自身抗体,抗CarP抗体与关节损伤及疾病活动度高度相关。
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p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105例确诊的SLE患者和7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抗CarP抗体水平,收集其他SLE相关临床和实验室数据,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相应统计学分析。
结果:SLE中存在抗CarP抗体,且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
抗Car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SLE患者相比,在以下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程、血沉(eptUe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心磷脂抗体、抗dsDNA抗体、D-二聚体、IgA、IgG、补体C3-补体C4、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P<0.05)+与SLE其他自身抗体相比,抗CarP抗体的阳性率(21.9%)高于抗Sm抗体(15.24%),与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22.86%)阳性率相似;在SLE特异性抗体阴性的患者中可检测到抗CarP抗体,其阳性率分别为:抗Sm(-)组20.2%(18/89),抗dsDNA(-)组9.3%(4/43),抗核小体抗体(-)组12.5%(6/48)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组20.9%(17/81)+而且,抗CarP抗体水平与病程、补体C3、补体C4、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ESR、CRP、IgA、IgG、RF、抗心磷脂抗体、抗dsDNA抗体及D-二聚体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中抗CarP抗体水平升高,抗CarP抗体与SLE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具有相关性+[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类瓜氨酸化抗体(抗CarP抗体)[中图分类号]R593.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R67X(2019)06R019R6doi:10.19723/j.issn.1671-167X.2019.06.007Signidcancc of anti-carbamylated fibrinogen antidodie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LI Ying-nl,XINNG Xiao-hong,ZHAO Jing,LI Yun,SUN Feng,WANG HongRan,JL Ru-Pn,HU Fan-lei!(Department of Rheumatology&Immunolo g y,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 a l,Beijing100044,China)ABSTRACT Objective:Antibodws against carbamylated peCin(anti-CarP)were found to ba a promising marker to o/O//joint damage and diseaa activity W patienW with rheumatoih arthritis(RA)-However,whether anti-CarP antibodies were present in systemic lupus epthematosus(SLE)remained ambi-guite-Wo have therefore undeWaken this study to assess the Oveis of sem^anti-CarP antibodws and toev/luaio-heir clinical v/1uo in SLE.Methods:Semm levels of antibodies against carbamylated-ObWnv-gen(a n i t-Ca e P)weemeasued byeneyme-tnked t m munoobenia s ay(ELLSA)n105SLEpai t enisand73ho/Oy cont e ls.Oth e r clinical and laboratop mexsuremenW of tho SLE patients were collectedfem medical records.Data analyses between anti-CarP antibodWs and other laboratop mexsuemeniswee perfotned using SPSS software fvr Windows24.0.只^^信:Tho Ovals of semm anti-CarP antibodies in the patient s with SLE wee significantO higher than thosa in th o ho/Oy controls(P<0.05)-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Weences between tho an/-CarP-pos/iva geup and anti-CarP-n e g ativ a gmup inmany clinical featues.Th o disease dumtion,v/I ucs of ESR,CRP,RF,anti-cardiolipin,anh-dsDNA,D-dipolymor,IgA and IgG were signiheantiy higher in tho anti-CarP-positiva geup compared with tho negativa geup(Pv0.05)-Conversely,tho v/luos of complement3,compOmot4,peWpheral bOodRBC,and hemoglobin were signiheantiy lower in anti-CarP-positiva geup tOan in tho negativa geup(P<0.05)-Moreover,tho incidence of incexsa of CTytOecyO sedimentation rata(ESR),C-reactivapetein(CRP),rheumatoid faetvr(RF),D-diyolymor,doeaa of peripheral blood RBC,hemogObin, compOmot3,complement4,and positOv rata of anh-dsDNA were signiheani diWeent between tho twvgroups(P<0-05)-Tho positive rate of anti-CarP(21.9%)was higher than that of anti-Sm(15.2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1604、81302554、31530020)、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Z181100006218044)和北京大学临床医学+X青年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PKU2019LCXQ018)SuppoW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On of China(81671604,81302554, 31530020),the Beijing Nova Program(Z181100006218044)and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Central Univetihes:Peking Univetity Clinical Medcine Plus X-Young Scholars Project(PKU2019LCXQ018)△Covespondin g auth o r&s e-mail, fanleihu@网络出版时间:2019R0R08:23:26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enkh neOkcms/dOaii/11.4691-R.20191029-1702-011-html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OF PEKING UNIVERSITY!HEALTH SCIENCES)Vol.51No.6Dec.2019・1020・and clog tv anti-Cbosomai P protein(22-86%)in our SLE p—ents.In addition,dnti-C/P antipodewas present in tha SLE patients lackiny tha diseasa specific—tidodivs,includiny anh-Sm(anti-TarPpositiva rata20-2%,18/89),anti-dsDNA(dnti-C/P pos/iva rata9-3%,4/43),anti-nucleosome(anti-TarP positiva rate12.5%,6/48),and anti-Cbosomai P protein antibody(anti-TarP pos/iva rate20.9%,17/81)-Moreovar,tha high Oveis of anti-TarP antibodPs woo cogeOwd with sho/diseasadui/Wn,&w C3,C4,RBC,and heloglobin(P<0.05),hph ESR,CRP,IgA,pG,RF,antP cyOiolipin,anti-dsDNA,and D-dipoly m ar(P<0.05)-Conclusion:Tha Oval of anti-TarP antipodewas increased in tha serum of patients with SLE.Thera woo cowelations between anti-TarP antidodivsand catntc a aand aaboeaioeytndtc ai oesofSLEpaitn s.KEY WORD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AnW—tibodPs;Anti-cerbamylated fidonogen antidodms(anit-CaeP)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并伴有大量自身抗体产生[1-2]+外周血中的高浓度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l-body,ANA)、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及抗Sm 抗体在SLE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SLE疾病诊断及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3-5]+然而,现有的自身抗体的检测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仍然存在部分现有血清学诊断抗体阴性的SLE患者,因此,发现新的自身抗体将有助于提高SLE的诊疗水平。
检验科新开展项目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检测的临床意义异常结果临床意义:
①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特异性高(90.4%~98.0%);
②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③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性相关;
④已有多数研究提示,其阳性与骨侵蚀程度相关,提示类风湿关节炎预后不良。
⑤需要检查的人群: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一般要求检查。
结果阳性可能性疾病:
特发性关节痛综合征、指疔、滑膜炎。
⑥抗环瓜氨酸抗体检测可鉴别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有类似关节表现的风湿疾病,可预测其对骨的侵蚀,与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尤其是对症状不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更有意义。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检测: 项目编号S250402002 价格:102元
所属单元:生化检验项目→风湿全项也可单独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