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 格式:docx
- 大小:104.54 KB
- 文档页数:2
分析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RF)对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它们被广泛应用于RA的临床诊断和监测。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因此对老年RA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分析CCP抗体和RF 对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展开讨论。
一、CCP抗体在老年RA诊断中的价值CCP抗体是一种对多聚谷氨酸的抗体,它主要作用于滑膜组织的炎症过程,是RA的特异性标志物。
CCP抗体的检测不受干扰,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于早期RA的诊断有着很高的价值。
研究表明,CCP抗体在老年RA的诊断中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项针对老年RA患者的研究发现,CCP抗体在老年RA的敏感性为74%,特异性为95%,阳性预测值为85%,阴性预测值为88%,显示了CCP抗体在老年RA诊断中的较高价值。
CCP抗体的检测还能够帮助鉴别老年RA与非RA的关节炎,以及RA的不同亚型。
研究表明,CCP抗体在老年RA与非RA的鉴别诊断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RF,因此CCP 抗体对老年RA的诊断是非常有帮助的。
RF是RA的常见生物标志物之一,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相对较低。
尤其在老年人中,RF的阳性率并不高。
一项关于老年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RF的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降低,这使得RF在老年RA的诊断中的价值受到一定的限制。
CCP抗体和RF的联合检测还有助于评估老年RA患者的疾病风险和预后。
一项针对老年RA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CCP抗体和RF的联合检测结果阳性与老年RA患者的关节炎严重程度和预后呈显著相关,阳性结果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关节破坏和功能障碍。
CCP抗体和RF 的联合检测不仅有助于老年RA的早期诊断,还可以帮助医生对老年RA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CCP抗体和RF的联合检测对于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预测价值。
分析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RF)对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慢性的对关节的炎症性病变。
这种疾病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生活负担和痛苦。
对于老年RA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因为早期干预可以帮助减缓疾病的发展和减轻症状。
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是早期诊断RA常用的标志物,它们的联合检测对于老年RA的诊断价值备受关注。
一、CCP抗体和RF的生物学意义CCP抗体是一类针对于抗原核心蛋白的抗体,它们通常在RA患者的血清中高水平表达。
研究显示,CCP抗体可以在RA的早期阶段就出现,它们与疾病的发展和关节破坏密切相关。
RF是一种自身免疫抗体,大多数RA患者血清中可以检测到它的存在。
RF的产生与疾病的活跃程度和关节破坏相关,也是RA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CCP抗体和RF的联合检测在老年RA的诊断1. 早期诊断CCP抗体和RF的联合检测可以帮助早期诊断老年RA。
研究表明,CCP抗体和RF在RA的早期阶段就可以检测到,有助于在疾病尚未出现明显症状时就进行干预治疗。
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因为疾病的隐匿性和不典型症状更加突出,CCP抗体和RF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机。
2. 鉴别诊断老年人群中,由于机体免疫系统的老化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干扰,RA的诊断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
CCP抗体和RF的联合检测能够帮助鉴别RA与其他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多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从而避免误诊和延误治疗。
3. 评估疾病活动性和预后CCP抗体和RF的水平与RA的疾病活动性和关节破坏密切相关。
通过对CCP抗体和RF的定量检测,可以更好地评估疾病的活动程度和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尽管CCP抗体和RF的联合检测在老年RA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两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是百分之百,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是风湿自身抗体系统的一种,类风湿关节炎(RA)具有高特异性的瓜氨酸相关自身抗体系统包括AKA、APF、AFA、抗CCP抗体,这些抗体对早期RA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这些指标越高患风湿的可能性也越大。
1概述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是环状聚丝蛋白的多肽片段,是以IgG型为主的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抗CCP抗体阳性的RA病人骨破坏较抗CCP抗体阴性者严重。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全世界大约有1%的人罹患此病。
RA能引起关节的疼痛、僵直及肿胀。
在发病2年内即可能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损伤,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神经系统疾病、心包炎、淋巴腺炎等。
因此,及早诊断RA及给予缓解病情的药物治疗,对控制病情非常重要。
1998年,国外,首次报道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抗CCP抗体)的检测,对R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RA新的血清标志物。
2生物学特性1998年Schellekens和Girbal Neuhause等根据filaggrin的cDNA序列合成的多肽证实瓜氨酸残基是类风湿关节炎特异的抗中间丝相关蛋白(filaggrin)抗体识别表位的必需组成。
通过对基因文库中各个序列号的filggrin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合成了一条以瓜氨酸代替精氨酸的20个左右氨基酸残基的肽链。
并通过一定的试验显示了瓜氨酸是RA患者血清中抗filaggrin 相关抗体识别的主要组成性抗原决定簇成分。
在2000年,Schellekens将一条由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瓜氨酸肽链中的两个丝氨酸替换为半胱氨酸,形成与β-转角具有相似结构的二硫键,合成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了解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 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CCP抗体,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RF)水平。
结果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敏感性为55.55%,RF为60.00%,两者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性达95.00%,明显高于RF的72.50%,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结论抗CCP抗体是诊断RA的特异性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常见的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两年内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及降低生活质量。
近年来,在RA 患者中发现了多种新的抗体,特别是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的自身抗体,因其在RA中的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而倍受关注[1,2]。
笔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例RA患者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citrullinated peptide,抗CCP)抗体,旨在探讨其对RA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RA组45例,来自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风湿病科门诊、住院患者,以上患者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87年修订的诊断分类标准[2]。
其中男13例,女32例,年龄9~79岁,平均49.5岁。
非RA组40例,其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14~75岁,平均51.3岁。
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7例,强直性脊柱炎10例,结缔组织病6例,系统性硬化病2例,痛风性关节炎2例,多发性皮肌炎3例,骨关节炎1例,银屑病关节炎1例,反应性关节炎2例,诊断符合各自的诊断标准。
临床检验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波形蛋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等诊断类风湿指标解读和临床意义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RF),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指标,由人体B细胞产生,出现在60%~8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
RF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阳性率很高,而在其他类型关节炎、非风湿性疾病及健康人群中阳性率较低,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抗CCP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简称抗CCP抗体,是环状聚丝蛋白的多肽片段,可见于80%以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同时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特异性高达95%左右。
抗CCP抗体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重要意义,目前被认为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金标准”。
抗MCV抗体抗波形蛋白抗体,简称抗MCV抗体,是以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
波形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细胞骨架蛋白,主要表达于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白细胞等,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滑液、滑膜细胞内也有发现。
抗MCV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特异性与抗CCP抗体相当,但敏感性高于抗CCP抗体,且骨侵蚀具有更好地预测价值。
抗MCV 抗体可以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断血清学指标之一,与抗CCP 抗体、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特异性。
AKA抗角蛋白抗体,简称AKA,AKA能与大鼠食管角质层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故命名为抗角蛋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前若干年便可在患者血清中检测出,故被认为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AKA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特异性高达94%,但敏感性低,仅为40%,主要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补充诊断指标。
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抗MCV抗体、AKA,尽管对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均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可以形成有效的补充,用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意义严利文;李晶;吴玲;张梅棣【期刊名称】《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7(017)002【摘要】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及在鉴别类风湿关节炎和其他结缔组织疾病(非RA组)中的意义.方法: 对80例RA患者与45例其他结缔组织疾病患者(弥漫性结缔组织病32例、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8例、痛风3例、骨性关节炎2例)检测抗CCP抗体(ELISA法),类风湿因子IgM-RF(散射比浊法).结果:IgM-RF诊断RA的敏感性较抗CCP抗体高(RA 71.3%,抗CCP抗体55%),但抗CCP抗体有更高的诊断特异性(抗CCP抗体91.1%,RF 62.2%).抗CCP抗体和IgM-RF联合检测特异性(93.3%)高于单独检测IgM-RF(P <0.01).结论:抗CCP抗体是RA良好的血清学诊断指标,与IgM-RF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RA与其他结缔组织疾病的鉴别.【总页数】3页(P164-166)【作者】严利文;李晶;吴玲;张梅棣【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江苏,镇江,212001;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江苏,镇江,212001;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江苏,镇江,212001;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江苏,镇江,21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2【相关文献】1.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杨期辉2.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核周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J], 陈超;徐升强;王银;蒋冰;胡先泳3.抗角蛋白抗体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比较 [J], 王丽;邱敏4.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J], 陶蕾;李兴福5.关节液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和评估中的意义 [J], 刘黎;Tran Thi To Chau;陈晓翔;吕良敬;陆瑜;陈顺乐;鲍春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8年9月临床医学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对称性的滑膜关节炎症和以破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未适当治疗,病情会加速发展,滑膜持续炎症导致关节结构破坏、畸形和功能丧失[1]。
目前在RA的诊断中,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占有重要地位[2],但其特异性较低。
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是新发现的一种对RA敏感度、特异度都较高的抗体。
2007年欧洲风湿病防治联合会将抗CCP抗体作为早期RA诊断指南中一个血清学指标[3]。
本研究旨在探讨抗CCP抗体和RF检测对RA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风湿科住院的RA患者184例(RA组),男65例,女119例;平均(49.24±22.03)岁。
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4]。
同期选择在本院风湿科治疗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78例患者(非RA组),男25例,女53例;平均(48.57±21.32)岁;系统性红斑狼疮15例,多发肌炎18例,强直性脊柱炎24例,硬皮病9例,干燥综合征12例。
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随访治疗2个月至1年的RA患者56例,按照201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RA患者病情缓解标准[1],分为缓解组(43例)和活动组(13例),两组患者均经4~7次检测抗CCP抗体和RF,将其滴度水平与临床表现进行对比。
1.2方法采用德国CobasC31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RF和抗CCP抗体。
RF试剂由德国罗氏诊断有限公司提供。
抗CCP抗体试剂由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严格遵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定标、质控、血清检测。
RF 测定为免疫透射比浊法,正常参考值为0~14IU/mL。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银屑病关节炎患者中的检测及意义潘虹;李明【摘要】目的研究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银屑病关节炎(PsA)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探讨抗CCP抗体与PsA患者伴发关节炎、骨侵蚀破坏的关系及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56例PsA患者血清的抗CCP 抗体水平,分析比较抗CCP 抗体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抗CCP抗体在PsA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2.5%(7/56).抗CCP抗体在PsA五种临床分型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1%、21.4%、0%、0%、0%,抗CCP抗体阳性率在对称性多关节炎型PsA中明显高于其他四种PsA(P<0.05).抗CCP抗体阳性与阴性PsA患者临床及其他实验室指标比较结果显示:抗CCP抗体阳性组外周关节肿胀数、腕关节受累比例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均高于抗CCP阴性组(P<0.05);在发病年龄、关节炎病程、阳性家族史、肘关节受累、腊肠指(趾)、腰骶痛和C反应蛋白(CRP)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2.5%的PsA患者体内存在抗CCP抗体;抗CCP抗体的出现与PsA患者多发性关节炎和骨侵蚀密切相关,对判断PsA关节炎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anti-CCP )in patients with psoriatic arthritis( PsA ), and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nti-CCP and the complicated arthritis and bone erosion and also the significance of anti-CCP in the judgment of prognosis. Methods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anti-CCP level in the serum of 56 patients with PsA.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nti-CCP and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those patient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anti-CCP in patients with PsA was 12. 5 %( 7/56 ). The positive rate of anti-CCP in the five clinicalclassification of PsA was 7. 1% ,21.4% ,0% ,0% ,0% ,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rate of anti-CCP in symmetry polyarthritis Ps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t those in the other four kinds of PsA( P <0. 05 ). The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indexes between PsA patients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nti-CCP antibody indicated that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ial arthrocele, the wrist joint involvement scale,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in the group with positive anti-CCP antibody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with negative anti-CCP antibodyv P < 0. 05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ge of onset, the course of arthritis, positive family medical history,elbow joint involvement, sausage-like toe, lumbosacral pain, and C reactive protein( CRP j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Anti-CCP antibody exists in 12. 5% of the patients with PsA. There is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the anti-CCP antibody and the incidence of polyarticular arthritis and the erosion of bone in patients with PsA, which has an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in the prognosis judgment of PsA arthritis.【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3(023)005【总页数】3页(P507-509)【关键词】银屑病;关节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作者】潘虹;李明【作者单位】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已被证实对类风湿关节炎(RA)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而且与RA的关节破坏及预后密切相关〔2〕。
抗循环瓜氨酸肽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是风湿自身抗体系统的一种,类风湿关节炎(RA)具有高特异性的瓜氨酸相关自身抗体系统包括AKA、APF、AFA、抗CCP抗体,这些抗体对早期RA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这些指标越高患风湿的可能性也越大。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是环状聚丝蛋白的多肽片段,是以IgG型为主的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抗CCP抗体阳性的RA病人骨破坏较抗CCP抗体阴性者严重。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全世界大约有1%的人罹患此病。
RA能引起关节的疼痛、僵直及肿胀。
在发病2年内即可能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损伤,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神经系统疾病、心包炎、淋巴腺炎等。
因此,及早诊断RA及给予缓解病情的药物治疗,对控制病情非常重要。
1998年,国外,首次报道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抗CCP抗体)的检测,对R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RA新的血清标志物。
1998年Schellekens和Girbal Neuhause等根据filaggrin的cDNA序列合成的多肽证实瓜氨酸残基是类风湿关节炎特异的抗中间丝相关蛋白(filaggrin)抗体识别表位的必需组成。
通过对基因文库中各个序列号的filggrin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合成了一条以瓜氨酸代替精氨酸的20个左右氨基酸残基的肽链。
并通过一定的试验显示了瓜氨酸是RA患者血清中抗filaggrin相关抗体识别的主要组成性抗原决定簇成分。
在2000年,Schellekens将一条由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瓜氨酸肽链中的两个丝氨酸替换为半胱氨酸,形成与β-转角具有相似结构的二硫键,合成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
采用环瓜氨酸肽为抗原基质用ELISA法检测RA患者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明显提高。
RA患者抗CCP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目的分析研究类风湿(RA)患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方法抽选该院风湿科门诊收治以及住院的144例患者,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RA组和非RA组的类风湿因子(RF)和抗CCP抗体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
结果检测结果表明,RA组的抗CCP抗体阳性率、RF组与非RA组相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A组抗CCP抗体和RF的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 组抗CCP抗体和RF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诊断类风湿患者时,通过对抗CCP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标签:RA患者;抗CCP抗体;检测类风湿关节炎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的侵袭性疾病,因其病因不明,临床在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时,常出现误诊漏诊。
若不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患者病情会不断恶化发展,其致残率较高。
临床应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诊断以及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1]。
为分析研究类风湿(RA)患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该研究抽选该院2012年6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44例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检测不同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和抗CCP 抗体水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选该院于风湿科门诊收治以及住院的144例患者,其中RA组72例,非RA组72例。
男87例,女57例,年龄为18~78岁,平均年龄为(48±1.2)岁。
1.2 诊断标准根据风湿病的诊断标准为:①血清RF含量增加;②经X线检查发生变化,至少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以及骨质疏松;③存在有皮下结节;④对称性关节肿≥6周;⑤近侧指间、掌指以及腕关节肿时间≥6周;⑥出现超过3个的关节肿;⑦病史时间最少为6周,晨僵持续时间每天≥1 h。
上述标准最好符合其中4项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
的临床意义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检验科新开展项目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检测的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临床意义:
①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特异性高%~ %);
②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③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性相关;
④已有多数研究提示,其阳性与骨侵蚀程度相关,提示类风湿关节炎预后不良。
⑤需要检查的人群: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一般要求检查。
结果阳性可能性疾病:
特发性关节痛综合征、指疔、滑膜炎。
⑥抗环瓜氨酸抗体检测可鉴别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有类似关节表现的风湿疾病,可预测其对骨的侵蚀,与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尤其是对症状不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更有意义。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检测: 项目编号S2 价格:102元
所属单元:生化检验项目→风湿全项也可单独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