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三级医院评审管理组检查手册
- 格式:pdf
- 大小:9.19 MB
- 文档页数:45
安徽省三级医院评审医技组营养检查手册一.临床营养检查人员及时间安排1.人员:临床营养检查共2人2.时间:检查时间为2天二.时间安排1.第一天上午:参加临床科室检查总体汇报、查阅各相关文件及资料2.第一天下午:现场查看3.第二天上午:访谈4.第二天下午:追踪检查、评分及撰写检查小结三.检查内容(一)文件及资料查询1.临床营养科室及人员等资料查阅(1)临床营养科独立建制及负责人任命文件(2)临床营养科全体人员名册、执业资格证书及注册情况(3)临床营养科负责人的学历、职称、社会学术团体任职证书(4)营养食堂资质等级证书(5)其它相关获奖、表彰证书2.营养科室岗位职责及各项工作制度(1)营养科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包括科主任、营养师、营养士、营养食堂管理员、营养食堂库房保管员、营养食堂采购员、营养食堂配餐员、营养厨师)(2)营养科查房、会诊及门诊工作制度(3)营养治疗医嘱执行工作制度及完整明晰的膳食医嘱执行路径(4)肠内营养配制室工作制度(5)营养科重点病房治疗膳食医嘱的效果评价制度(6)独特的治疗膳食种类及制备技术标准(7)营养科业务学习、岗位培训及工作考核制度(8)营养科质量安全管理制度(9)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症和膳食应用原则手册及效果评价办法(10)营养科与临床科室的协作制度(11)食品操作(准备、处理、贮存、运送)标准与程序(12)食品卫生相关制度(13)营养科感染管理制度(14)餐前检查制度(15)食物留样制度(16)食物残渣、餐具清洗消毒贮存的操作标准与程序(17)营养科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要求(18)营养科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制度(19)监督指导营养食堂财务管理、成本核算、库房管理以及卫生工作制度(20)营养膳食若是外包服务,则应提供外包合同,及食品监督质量与安全制度(21)营养科设备维护维修制度3.营养科室相关岗位职责及工作制度执行情况记录(1)餐具消毒记录(2)食物品尝记录(3)食品留样记录(4)餐车卫生检查记录(5)征求意见记录,定期座谈会记录及总结分析记录(6)业务学习与培训记录等4.临床营养治疗工作记录(1)临床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定记录(2)重点病人临床营养病历(含查房记录、会诊记录等),以及各类营养不良/营养失衡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案(3)住院患者治疗膳及就餐率日、月、年统计报表(4)开展对各类人员临床营养相关健康教育工作及开设健康体检营养咨询工作记录。
三级医院评审临床组检查手册一、临床组检查人员及分工安排(一)临床组共五人检查,检查时间为二天半。
(二)检查范围:内科系统、外科系统、手术室、麻醉科、重症医学科、门诊部、急诊科、病案室、介入科、血液净化中心、放疗科(可选)、康复科、感染性疾病科、新生儿科、精神科(可选)、中医科、高压氧舱管理(可选)、医务科、质控科。
(三)五人分工:甲:内科系统随机两个科、血液净化、肿瘤和放疗、康复、中医;乙:内科系统随机两个科、感染性疾病科、精神科、新生儿室;丙:外科系统随机两个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丁:外科系统随机两个科、手术室、介入诊疗、麻醉与镇痛;戊:医务科、质控科、门诊部,病案室、高压氧舱、三基及法律法规考试。
二、时间安排(一)第一天上午:先集中听取汇报,汇报会结束后甲乙丙丁检查内外各一个科,另一个人组织三基考试( 1 小时),考试结束后查病案室;(二)第一天下午到第二天下午:五个人分头检查,完成其他各科室检查工作,包括追踪检查;(三)第三天上午:五个人集中查病历,核对必备技术指标达标情况和相关统计指标(包括病历评分和统计甲级病历率);对未完成的指标补缺补差。
(四)第三天下午:集中汇报检查情况,并进行评分,撰写检查总结。
三、检查内容(一)第二章医院服务(除第五节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管理为管理组):第一节、预约诊疗服务 3 项第二节、门诊流程管理 6 项第三节、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5 项、其中核心项目 2 第四节、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 5 项第六节、患者的合法权益 5 项、其中核心项目 1 第七节、投诉管理 5 项、其中核心项目 2 第八节、就诊环境管理 6 项(二)第三章患者安全(第四节执行手卫生规范为院感组,第五节特殊药物的管理为医技组,第七八节为护理组):第一节、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 4 项、其中核心项目 1 第二节、确立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 3 项第三节、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3 项、其中核心项目 1 第六节、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2 项、其中核心项目 1 第九节、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3 项、其中核心项目 1 第十节、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2 项(三)第四章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第一节、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5 项第二节、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3 项第三节、医疗技术管理9 项、其中核心项目 3 第四节、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7 项第五节、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26 项第六节、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15 项、其中核心项目 2 第七节、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19 项、其中核心项目 2 第八节、急诊科管理与持续改进16 项、其中核心项目 1 第九节、重症医学科管理与持续改进8 项、其中核心项目 3 第十节、感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9 项第十一节、中医管理与持续改进 5 项第十二节、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10 项第十三节、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5 项第十四节、精神病管理(可选)8 项第二十一节、介入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12 项第二十二节、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19 项第二十四节、医用氧舱管理(可选)11 项第二十五节、放射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14项第二十七节、病历(案)管理与持续改进16 项、其中核心项目2 共281 个项目,其中核心条款21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