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 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2.56 MB
- 文档页数:58
第一章概论§1.1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工业生产中,机械工程科学是最基本的技术科学之一,机械设计学科又是机械工程科学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举例:内燃机,课本图1.1 机器包含三种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将活塞的往复移动转化为曲柄的连续转动;齿轮机构,改变转速大小和转向;凸轮机构,将凸轮的连续转动转变为推杆往复移动。
1. 机器与机构:机器可视为若干机构的组合机器:既能实现确定的机械运动,又能做有用的机械功,或者能传递或转换能量、物料、信息等。
如内燃机——转换能量;车床——实现确定的机械运动,又作有用的机械功;机械手——传递物料;照相机——传递信息机构:仅能传递运动和动力。
如齿轮机构——传递运动;摇头风扇—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转换运动2、机器的特征(共性)1)人为的实物组合——由人工组合的构件系统2)各实物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如:活塞—缸体:往复运动;曲轴—缸体:转动;连杆—曲轴:摆动;刨头—床身:往复直线3)实现能量转换或完成有效的机械功如:内燃机:热能→机械能;发电机:机械能→电能;电动机:电能→机械能具有以上三个特征——机器;只具有机器的前两个特征——机构如:牛头刨主体机构:把回转运动→直线运动——作机械功凸轮机构(配气机构):把回转→直线运动——作机械功曲柄滑块机构:将活塞的直线运动→曲柄的回转运动可见,机器与机构的关系:机器是由一种或多种机构组成的。
机构仅考虑运动问题,不考虑能量问题。
3、构件和零件构件:组成机器的各个相对运动的实物。
是机构的基本运动单元,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如:单一零件——曲轴,多个零件的刚性组合——连杆零件是组成机器最基本的单元,机械中不可拆的制造单元体。
专用零件:特定机器中所使用的零件,如活塞、曲轴、叶片通用零件:各类机器中普遍使用的零件,如齿轮、轴、螺栓等构件是机械中运动的单元体,零件是机械中制造的单元体。
机械设计基础第一章:绪论1.1引言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机械产品的构思、设计、分析、制造、试验和优化等方面。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
本章将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过程、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1.2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机械设计是指根据产品功能、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等要求,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进行机械系统的构思、分析和计算,并最终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
机械设计的目标是创造具有优良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机械产品。
1.3机械设计过程机械设计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创造性工作过程,它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制造和试验等阶段。
需求分析阶段是确定设计任务和目标,明确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方案设计阶段是形成设计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机构和结构形式;详细设计阶段是进行零件和装配图的绘制,确定零件的尺寸和形状;制造阶段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产品;试验阶段是对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和可靠性验证。
1.4机械设计方法机械设计方法是指在机械设计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和工程技术。
常用的机械设计方法包括经验设计法、计算设计法和优化设计法。
经验设计法是基于设计经验和常识进行设计的方法;计算设计法是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进行设计的方法;优化设计法是通过优化算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设计的方法。
1.5机械设计原则机械设计原则是指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机械设计原则包括可靠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环保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要求机械产品具有稳定的性能和长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原则要求机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经济性原则要求机械产品在成本和效益方面具有竞争力;环保性原则要求机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创新性原则要求机械产品具有新颖的结构和功能。
1.6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可靠性和耐久性要求、经济性要求、安全性和环保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