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II)卷
- 格式:doc
- 大小:479.00 KB
- 文档页数:12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房屋倒塌B.铁锅生锈C.树枝折断D.灯泡发光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验满氧气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4.从2012年开始,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颗粒物,为降低PM2.5的含量,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A.大量植树造林B.直接燃烧煤炭C.充分利用太阳能 D.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5.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比原子大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7.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呼吸B.酒的酿造C.酒精燃烧D.农家肥腐熟8.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9.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10.海南澄迈县盛产富硒西瓜,如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C.硒原子核内有78个质子D.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11.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2H表示2个氢元素B.2N表示2个氮原子C.O3表示3个氧原子D.2Mg+2表示2个镁离子1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B.碳酸氢铵→水+二氧化碳+氨气C.二氧化碳+石灰水→碳酸钙+水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1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C.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性质都不变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1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氦气、二氧化碳 B.空气、蒸馏水C.冰水共存物、红磷D.五氧化二磷、加碘食盐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5.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二氧化氮(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2)有毒气体且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是;(3)可用作于食品防腐剂的是;(4)可用于动植物呼吸的是.16.1777年,拉瓦锡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燃烧氧化说.他认为空气是由两种气体组成的,一种是能够帮助燃烧的,称为“氧气”;另一种是不能帮助燃烧的,称之为“窒息空气”﹣﹣氮气.拉瓦锡对空气组成认识的不足之处是17.某未知物质A贮存在煤油中(如图).小明为了研究这种物质,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观察A沉于试剂瓶底部密度比煤油的大取出A用小刀切割易切开,断面呈银白色光泽硬度小、银白色放置片刻银白色变为灰暗可能与空气中的气体反应(1)写出A物质的物理性质(2)写出A物质的化学性质.18.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实验(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也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3)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不一样的原因是.19.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的物质是由构成的,如:水、二氧化碳等;有的物质是由构成的,如:铁、汞等;有的物质是由构成的,如:氯化钠等.三、简答题(共10分)20.为探究分子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如图,往烧杯B中加入20mL无色酚酞溶液,往小试管中加入5mL浓氨水,小试管置于烧杯A中,再用一个大烧杯将A、B罩在一起.请回答下列的问题.(1)一段时间以后,B烧杯中产生的实验现象(2)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21.如图所示,表示的是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之间的关系,按示例填空按示例填空:A部分: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例:二氧化碳+水→碳酸;B部分:,例: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C部分:,例:.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2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a的仪器名称;(2)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紫色的原因是(4)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小,在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23.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在导管口系一个有很多小孔的气球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2)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3)若实验中进入集气瓶的水不足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原因主要有:(说出一点).(4)查阅资料:镁+氧气氧化镁;镁+氮气氮化镁;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的问题,请问镁条能否用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填“能”或“不能”)并说出原因是.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房屋倒塌B.铁锅生锈C.树枝折断D.灯泡发光【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房屋倒塌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锅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树枝折断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验满氧气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考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分析】A、根据氧气验满的正确方法分析;B、倾倒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C、读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存水平;D、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解答】解:A、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内部,故A错误;B、倾倒液体时,瓶口与试管口紧挨,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故B正确;C、读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存水平,故C错误;D、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故D正确.故选BD.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解答】解:A、氮气大约占78%,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故选项正确;B、氧气大约占21%,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大约占0.03%,含量比较少,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大约占0.94%,化学性质稳定且不活泼,故选项错误;故选A4.从2012年开始,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颗粒物,为降低PM2.5的含量,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A.大量植树造林B.直接燃烧煤炭C.充分利用太阳能 D.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分析】根据PM2.5的含义,分析能减少固体颗粒排放的措施的选择项.【解答】解:A、大量植树造林,能减少固体颗粒排放,能减少PM2.5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B、直接燃烧煤炭,生成的微小颗粒物越多,会增加PM2.5污染,所以该做法不应提倡.故B符合题意;C、充分利用太阳能,能减少微小颗粒物越多,不会增加PM2.5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D、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能减少微小颗粒物,不会增加PM2.5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比原子大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析】A、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B、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D、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考虑.【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具体到某一分子,该分子中的分子比构成该分子的原子大,否则不能比较分子和原子的大小.故A错;B、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故B错;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C正确;D、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故D错.故选C.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分析】A、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红热,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是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7.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呼吸B.酒的酿造C.酒精燃烧D.农家肥腐熟【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定义可知缓慢氧化是指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其特点为放出热量但不发光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呼吸是体内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则包含缓慢氧化,故A错误;B、酿酒是粮食与氧气、水等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制成的,则包含缓慢氧化,故B错误C、酒精燃烧有明显的发光、发热现象,是剧烈的氧化反应,则不包含缓慢氧化,故C正确;D、农家肥腐熟是农家肥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则包含缓慢氧化,故D错误;故选C8.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为原子,故选项错误.D、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9.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从分子的基本性质入手,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的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发生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解答】解: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的快,此说法正确;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香味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嗅到,这种说法正确;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分子运动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此说法错误;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随着压力的增大,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此说法正确.故选:C.10.海南澄迈县盛产富硒西瓜,如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C.硒原子核内有78个质子D.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取的信息有: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硒元素是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不是金属元素,故A错误;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单位不是g,故B错误;C、硒原子的原子序数是34,其质子数是34,故C错误;D、由图示可知,硒原子的原子序数是34,故D正确;故选D.11.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2H表示2个氢元素B.2N表示2个氮原子C.O3表示3个氧原子D.2Mg+2表示2个镁离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多个分子或者原子或者离子是在分子或者原子或者离子前面加上数字.离子书写中一定要结合化合价判断带电量.元素的化合价的标注应该在元素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不可以省略.【解答】解:A、2H表示2个氢原子,而不是2个氢元素,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错误;B、2N表示2个氮原子.正确;C、O3表示的是臭氧或者臭氧分子,3个氧原子应该是3O.错误;D、两个镁离子应该是2Mg 2+,离子的带电量应该是数字在前,符号在后.错误.故选:B.1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B.碳酸氢铵→水+二氧化碳+氨气C.二氧化碳+石灰水→碳酸钙+水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据此解答.【解答】解:A、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的分解反应,故B正确;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B.1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C.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性质都不变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析】A、有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B、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C、根据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D、催化剂一定能改变反应速率.【解答】解:A、有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例如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催化剂,故A错;B、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B错;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C错;D、催化剂一定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故D正确.故选D.1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氦气、二氧化碳 B.空气、蒸馏水C.冰水共存物、红磷D.五氧化二磷、加碘食盐【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氦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C、冰水共存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红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D、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5.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二氧化氮(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③;(2)有毒气体且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是④;(3)可用作于食品防腐剂的是②;(4)可用于动植物呼吸的是①.【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分析】性质决定用途,根据常见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用途分析即可.【解答】解:(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有毒气体且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是二氧化氮;(3)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无毒,可用作于食品防腐剂;(4)氧气能够供给呼吸,可用于动植物呼吸;故填:③;④;②;①.16.1777年,拉瓦锡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燃烧氧化说.他认为空气是由两种气体组成的,一种是能够帮助燃烧的,称为“氧气”;另一种是不能帮助燃烧的,称之为“窒息空气”﹣﹣氮气.拉瓦锡对空气组成认识的不足之处是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含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等物质.【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本题考查了空气的组成,空气是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除氧气和氮气外,还有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等.【解答】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空气成分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体积分数21%78%0.94%0.03%0.03%特点相对固定可变成分不足之处是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含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等物质故答案为: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含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等物质.17.某未知物质A贮存在煤油中(如图).小明为了研究这种物质,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观察A沉于试剂瓶底部密度比煤油的大取出A用小刀切割易切开,断面呈银白色光泽硬度小、银白色放置片刻银白色变为灰暗可能与空气中的气体反应(1)写出A物质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煤油大、银白色、硬度小(2)写出A物质的化学性质可能与空气中的气体反应.【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解答】解:(1)密度比煤油大、银白色、硬度小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A物质的物理性质;(2)可能与空气中的气体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答案为:(1)密度比煤油大、银白色、硬度小;(2)可能与空气中的气体反应.18.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实验(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也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3)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不一样的原因是可燃物燃烧时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木炭、铁丝、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生的反应及注意事项分析回答.【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也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3)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不一样的原因是可燃物燃烧时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故答案为: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可燃物燃烧时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19.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二氧化碳等;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铁、汞等;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等.【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二氧化碳等,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铁、汞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铁原子、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分子;原子;离子.三、简答题(共10分)20.为探究分子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如图,往烧杯B中加入20mL无色酚酞溶液,往小试管中加入5mL浓氨水,小试管置于烧杯A中,再用一个大烧杯将A、B罩在一起.请回答下列的问题.(1)一段时间以后,B烧杯中产生的实验现象(2)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根据酚酞溶液遇到浓氨水会变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性质分析解答.【解答】解:因为浓氨水在小试管中它具有挥发性,氨水分子就会运动到烧杯B溶液里面,酚酞溶液遇到碱性的氨水就会变红.故答案:(1)溶液变成红色;(2)由于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从小试管中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后使酚酞变成红色.21.如图所示,表示的是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之间的关系,按示例填空按示例填空:A部分: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例:二氧化碳+水→碳酸;B部分: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例: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C部分: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例:碳+氧气二氧化碳(合理即可).【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结合它们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部分: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则B部分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C部分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如碳+氧气二氧化碳,符合要求(合理即可).故答案为: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碳+氧气二氧化碳(合理即可).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2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a的仪器名称试管;(2)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装置组合是AD(或AE)(填字母序号);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紫色的原因是试管口未放棉花(4)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小,在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
河南省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有关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无色气体,但成分比例不同B.呼出气体中仍然含有稀有气体和氮气C.通过带火星的小木条,可比较二者的氧气含量不同D.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相比,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2 . 下列仪器中不能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是()A.试管B.蒸发皿C.烧瓶D.燃烧匙3 . 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下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4 .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现象或变化与氧气无直接关系的是()A.春季潮湿环境中金属锈蚀B.夏季食物腐败C.秋季山林着火D.冬季河水结冰5 . 下列关于仪器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试管用作反应容器B.量筒用作反应容器C.玻璃棒用来过滤时引流D.托盘天平用来称量物质质量6 . 果果亲身感受到本地区雾霾天气连年增多,她认为主要的来源是化石能源的消耗增多,逐年增加大气污染物。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治理雾霾天气需要长期的一致行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我国环境部将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建设成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B.人体吸入PM2.5等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危害C.空气质量日报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则空气质量状况越差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则属于空气污染物7 .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备、检验和用途能达到目的是()A.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说明气体是二氧化碳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D.干冰用来人工降雨8 . 下列过程中利用了氧气物理性质的是()A.推进火箭的过程中使用液态氧B.炼钢的过程中使用纯氧C.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D.急救病人时输氧气9 . 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铁钉等材料探究生锈的条件B.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用75%的酒精溶液杀菌消毒D.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10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气体元素组成的物质为()A.Fe(NO3)2B.Al(NO3)3C.Al2O3D.CaCO311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向试管中加入锌粒D.读取液体体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12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加热高锰酸钾C.测定溶液pH D.暂时储存氧气13 . 硝酸见光时发生反应:4HNO32H2O+4X↑+O2↑。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6分)1.一元二次方程x2=3x的解为()A.x=0B.x=3C.x=0或x=3D.x=0 且x=32.方程2x2+5=7x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3.将抛物线y=﹣3x2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A.y=﹣3(x﹣1)2﹣2B.y=﹣3(x﹣1)2+2C.y=﹣3(x+1)2﹣2D.y=﹣3(x+1)2+24.(3分)如图,∠CAB=25°,CA、CB是等腰△ABC的两腰,将△ABC绕点A顺时针进行旋转,得到△ADE.当点B恰好在DE的延长线时,则∠EAB的度数为()A.155°B.130°C.105°D.75°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2,3)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点P′,则点P′的坐标是()A.(﹣2,3)B.(3,﹣2)C.(﹣3,2)D.(2,﹣3)6.如图,∠AOB=100°,点C在⊙O上,且点C不与A、B重合,则∠ACB的度数为()A.50°B.80°或50°C.130°D.50°或130°7.如图,A,B,C三点在⊙O上,且∠BOC=100°,则∠A的度数为()A.40°B.50°C.80°D.100°8.(3分)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结论:①abc>0;②4ac<b2;③2a+b>0;④其顶点坐标为(,﹣2);⑤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⑥a+b+c>0中正确的有()A.3 个B.4 个C.5 个D.6 个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8分)9.(3分)当a=时,(a﹣3)x|a|﹣1﹣x=5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0.(3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点P(﹣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11.(3分)二次函数y=﹣x2﹣2x+3的最大值是.12.(3分)已知抛物线y=ax2+x+c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则a+c=.13.(3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x﹣3=0的一个根是x=﹣1,则另一根为.14.(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经过点A,作AB⊥x轴于点B,将△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CBD,若点B的坐标为(2,0),则点C的坐标为.15.如图,P是⊙O的直径AB延长线上的一点,PC切⊙O于点C,∠AP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若∠APC=40°,则∠CDP=.16.如图,已知点C是的一点,圆周角∠ACB为125°,则圆心角∠AOB=度.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8分)17.(8分)解方程与不等式:(1)(x﹣3)(x﹣2)+33=(x+9)(x+1)(2)(2x+3)(2x﹣3)<4(x﹣2)(x+3)18.(8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有实数根.(1)求m的取值范围(2)若两实数根分别为x1和x2,且x12+x22=11,求m的值.四.解答题(共2小题)19.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点O也在格点上.(1)画△A'B'C',使△A'B'C'与△ABC关于直线OP成轴对称,点A的对应点是A';(2)画△A''B''C'',使△A''B''C''与△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点A'的对应点是A''.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2,0),点B(0,),把△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A′BO′,点A,O旋转后的对应点为A′,O′,记旋转角为α.如图,若α=90°,求AA′的长.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0分)21.(10分)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以A(﹣1,4)为顶点,且过点B(2,﹣5)(1)求该函数的关系式;(2)求该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3)将该函数图象向右平移,当图象经过原点时,A、B两点随图象移至A′、B′,求△OA′B′的面积.22.(10分)如图,在⊙O中,直径AB经过弦CD的中点E,点M在OD上,AM的延长线交⊙O于点G,交过D 的直线于F,且∠BDF=∠CDB,BD与CG交于点N.(1)求证:DF是⊙O的切线;(2)连结MN,猜想MN与AB的位置有关系,并给出证明.六.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0分)23.(10分)某商场一种商品的进价为每件30元,售价为每件40元.每天可以销售48件,为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降价促销.(1)若该商品连续两次下调相同的百分率后售价降至每件32.4元,求两次下降的百分率;(2)经调查,若该商品每降价0.5元,每天可多销售4件,那么每天要想获得510元的利润,每件应降价多少元?24.(10分)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50元.当售价为每件70元时,每星期可卖出300件,现需降价处理,且经市场调查: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在确保盈利的前提下,解答下列问题:(1)若设每件降价x元、每星期售出商品的利润为y元,请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当降价多少元时,每星期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七.解答题(共1小题)25.在矩形ABCD中,AB=6,AD=8,点E是对角线BD上一动点.(1)如图1,当CE⊥BD时,求DE的长;(2)如图2,作EM⊥EN分别交边BC于M,交边CD于N,连MN.①若,求tan∠ENM;②若E运动到矩形中心O,连CO.当CO将△OMN分成两部分面积比为1:2时,直接写出CN的长.八.解答题(共1小题)26.如图,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bx+c(c>0)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且OB=OC=3,顶点为M.(1)求出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点P为线段MB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PD,垂足为D.若OD=m,△PCD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m的取值范围;(3)探索线段MB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CD为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6分)1.【解答】解:方程移项得:x2﹣3x=0,分解因式得:x(x﹣3)=0,解得:x=0或x=3,故选:C.2.【解答】解:方程化为2x2﹣7x+5=0,因为△=(﹣7)2﹣4×2×5=9>0,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A.3.【解答】解:将抛物线y=﹣3x2向左平移1个单位所得直线解析式为:y=﹣3(x+1)2;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为:y=﹣3(x+1)2﹣2,即y=﹣3(x+1)2﹣2.故选:C.4.【解答】解:∵CA=CB,∴∠CBA=∠CAB=25°,∵△ABC绕点A顺时针进行旋转,得到△ADE.点B恰好在DE的延长线上,∴∠D=∠ABC=25°,∠DAE=∠BAC=25°,AD=AB,∴∠ABD=25°,∴∠ABD=∠CAB,∴AC∥BD,∴∠D+∠DAC=180°,∴∠EAB=180°﹣25°﹣25°﹣25°=105°.故选:C.5.【解答】解:如图,过P、P′两点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为A、B,∵线段OP绕点O顺时针旋转90°,∴∠POP′=∠AOB=90°,∴∠AOP=∠P′OB,且OP=OP′,∠P AO=∠P′BO=90°,∴△OAP≌△OBP′,即P′B=P A=3,BO=OA=2,∴P′(3,﹣2).故选:B.6.【解答】解:当点C在优弧上时,∠AC′B=∠AOB=×100°=50°,当点C在劣弧上时,∠ACB=(360°﹣∠AOB)=×(360°﹣100°)=130°.故选:D.7.【解答】解:由题意得∠A=∠BOC=×100°=50°.故选:B.8.【解答】解:①由图象开口可知:a>0,c<0,∵>0,∴b<0,∴abc>0,故①正确;②由图象可知:△>0,∴b2﹣4ac>0,∴b2>4ac,故②正确;③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1,0),B(2,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2a+b>0,故③正确;④由图象可知顶点坐标的纵坐标小于﹣2,故④错误;⑤由③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由图象可知:x<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故⑤正确;⑥由图象可知:x=1时,y<0,∴a+b+c<0,故⑥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8分)9.【解答】解:∵(a﹣3)x|a|﹣1﹣x=5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3≠0,|a|﹣1=2,解得:a=﹣3,即当a=﹣3时,(a﹣3)x|a|﹣1﹣x=5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故答案为:﹣3.10.【解答】解: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得点P(﹣2,﹣3)关于原点对称点P′的坐标是(2,﹣3).故答案为:(2,﹣3).11.【解答】解:∵y=﹣x2﹣2x+3=y=﹣(x2+2x+1﹣1)+3=﹣(x+1)2+4,∴当x=﹣1时,y取得最大值4,故答案为:4.12.【解答】解:∵抛物线y=ax2+x+c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抛物线y=ax2+x+c经过(﹣1,0),∴a﹣1+c=0,∴a+c=1,故答案为1.13.【解答】解: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x2,则﹣1×x2=﹣3,解得:x2=3,故答案为:3.14.【解答】解:过点C作CE⊥x轴于点E,∵OB=2,AB⊥x轴,点A在直线y=x上,∴AB=2,OA==4,∴RT△ABO中,tan∠AOB==,∴∠AOB=60°,又∵△CBD是由△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D=∠AOB=∠OBD=60°,AO=CD=4,∴△OBD是等边三角形,∴DO=OB=2,∠DOB=∠COE=60°,∴CO=CD﹣DO=2,在RT△COE中,OE=CO•cos∠COE=2×=1,CE=CO•sin∠COE=2×=,∴点C的坐标为(﹣1,),故答案为:(﹣1,).15.【解答】解:如图,连接OC,∵PC为圆O的切线,∴PC⊥OC,即∠PCO=90°,∴∠CPO+∠COP=90°,∵OA=OC,∴∠A=∠ACO=∠COP,∵PD为∠APC的平分线,∴∠APD=∠CPD=∠CPO,∴∠CDP=∠APD+∠A=(∠CPO+∠COP)=45°.故答案为:45°.16.【解答】解:在优弧AB上取点D,连接AD,BD,∵∠ACB=125°,∴∠ADB=180°﹣125°=55°,∴∠AOB=110°,故答案为:110.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8分)17.【解答】解:(1)x2﹣5x+6+33=x2+10x+9,x2﹣5x﹣x2﹣10x=9﹣6﹣33,﹣15x=﹣30,x=2;(2)4x2﹣9<4(x2+x﹣6),4x2﹣9<4x2+4x﹣24,4x2﹣4x2﹣4x<﹣24+9,﹣4x<﹣15,x>.18.【解答】解:(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有实数根,∴△=b2﹣4ac=32+4m≥0,解得:m≥﹣;(2)∵x1+x2=﹣3、x1x2=﹣m,∴x12+x22=(x1+x2)2﹣2x1•x2=11,∴(﹣3)2+2m=11,解得:m=1.四.解答题(共2小题)19.【解答】解:(1)如图所示,△A'B'C'为所求三角形;(2)如图所示,△A''B''C''为所求三角形.20.【解答】解:∵点A(2,0),点B(0,),∴OA=2,OB=.在Rt△ABO中,由勾股定理得AB=.根据题意,△A′BO′是△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900得到的,由旋转是性质可得:∠A′BA=90°,A′B=AB=,∴AA′==.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0分)21.【解答】解:(1)设抛物线顶点式y=a(x+1)2+4将B(2,﹣5)代入得:a=﹣1∴该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4=﹣x2﹣2x+3(2)令x=0,得y=3,因此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0,3)令y=0,﹣x2﹣2x+3=0,解得:x1=﹣3,x2=1,即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3,0),(1,0)(3)设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M、N(M在N的左侧),由(2)知:M(﹣3,0),N(1,0)当函数图象向右平移经过原点时,M与O重合,因此抛物线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故A'(2,4),B'(5,﹣5)∴S△OA′B′=×(2+5)×9﹣×2×4﹣×5×5=15.22.【解答】(1)证明:∵直径AB经过弦CD的中点E,∴AB⊥CD,.∴∠BOD=2∠CDB.∵∠BDF=∠CDB,∴∠BOD=∠CDF,∵∠BOD+∠ODE=90°,∴∠ODE+∠CDF=90°,即∠ODF=90°,∴DF是⊙O的切线;(2)猜想:MN∥AB.证明:连结CB.∵直径AB经过弦CD的中点E,∴,.∴∠CBA=∠DBA,CB=BD.∵OB=OD,∴∠DBA=∠ODB.∴∠AOD=∠DBA+∠ODB=2∠DBA=∠CBD,∵∠BCG=∠BAG,∴△CBN∽△AOM,∴.∵AO=OD,CB=BD,∴,∴,∵∠ODB=∠MDN,∴△MDN∽△ODB,∴∠DMN=∠DOB,∴MN∥AB.六.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0分)23.【解答】解:(1)设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40×(1﹣x)2=32.4x=10%或190%(190%不符合题意,舍去)答:该商品连续两次下调相同的百分率后售价降至每件32.4元,两次下降的百分率啊10%;(2)设每天要想获得510元的利润,且更有利于减少库存,则每件商品应降价y元,由题意,得(40﹣30﹣y)(4×+48)=510,解得:y1=1.5,y2=2.5,∵有利于减少库存,∴y=2.5.答:要使商场每月销售这种商品的利润达到510元,且更有利于减少库存,则每件商品应降价2.5元.24.【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y=(70﹣x﹣50)(300+20x)=﹣20x2+100x+6000,∵70﹣x﹣50>0,且x≥0,∴0≤x<20;(2)∵y=﹣20x2+100x+6000=﹣20(x﹣)2+6125,∴当x=时,y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6125,答:当降价2.5元时,每星期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6125元.七.解答题(共1小题)25.【解答】解:(1)∵矩形ABCD中,AB=6,AD=8∴∠BCD=90°,BC=AD=8,CD=AB=6∴BD==10∵CE⊥BD∴∠CED=∠BCD=90°∵∠CDE=∠BDC∴△CDE∽△BDC∴∴DE=(2)①如图1,过点M作MF⊥BD于点F,过点N作NG⊥BD于点G∵,BD=10∴BD=BE+DE=3DE+DE=4DE=10∴DE=,BE=设MF=a,NG=b∵∠BFM=∠C=90°,∠FBM=∠CBD∴△FBM∽△CBD∴∴BF==a∴EF=BE﹣BF=a同理可证:△GDN∽△CDB∴∴DG==b∴EG=DE﹣DG=b∵EM⊥EN∴∠MEN=∠MFE=∠NGE=90°∴∠MEF+∠NEG=∠MEF+∠EMF=90°∴∠EMF=∠NEG∴△EMF∽△NEG∴∴EF•EG=NG•MF∴(a)(b)=ba整理得:16a=90﹣27b∴在Rt△MEN中,tan∠ENM==②如图2,过点M作MF⊥BD于点F,MP⊥OC于点P,过点N作NG⊥BD于点G,NQ⊥OC于点Q,设OC 与MN交点为H∵点O为矩形中心,BD=10∴OB=OD=OC=BD=5由①可得,设MF=a,NG=b,则BF==a,DG==b,OF•OG=NG•MF∴OF=OB﹣BF=5﹣a,OG=OD﹣DG=5﹣b∴(5﹣a)(5﹣b)=ab整理得:16a=60﹣9b∴=设CN=5x∵∠NCQ=∠BDC,∠NQC=∠BCD=90°∴△NCQ∽△BDC∴=∴CQ=CN=3x,NQ=CN=4x∴OQ=OC﹣CQ=5﹣3x∵∠MPO=∠MON=∠OQN=90°∴∠MOP+∠NOQ=∠NOQ+∠ONQ=90°∴∠MOP=∠ONQ∴△MOP∽△ONQ∴i)若S△OMH=2S△ONH,且两三角形都以OH为底∴MP=2NQ=8x∴解得:x=∴CN=ii)若2S△OMH=S△ONH,则MP=NQ=2x∴解得:x=∴CN=综上所述,CN的长为或.八.解答题(共1小题)26.【解答】解:(1)∵OB=OC=3,∴B(3,0),C(0,3)∴,解得1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2)∵y=﹣x2+2x+3=﹣(x﹣1)2+4,∴M(1,4)设直线MB的解析式为y=kx+n,则有解得:,∴直线MB的解析式为y=﹣2x+6∵PD⊥x轴,OD=m,∴点P的坐标为(m,﹣2m+6)S三角形PCD=×(﹣2m+6)•m=﹣m2+3m(1≤m<3);(3)∵若∠PDC是直角,则点C在x轴上,由函数图象可知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PDC≠90°,在△PCD中,当∠DPC=90°时,当CP∥AB时,∵PD⊥AB,∴CP⊥PD,∴PD=OC=3,∴P点纵坐标为:3,代入y=﹣2x+6,∴x=,此时P(,3).∴线段BM上存在点P(,3)使△PCD为直角三角形.当∠P′CD′=90°时,△COD′∽△D′CP′,此时CD′2=CO•P′D′,即9+m2=3(﹣2m+6),∴m2+6m﹣9=0,解得:m=﹣3±3,∵1≤m<3,∴m=3(﹣1),∴P′(3﹣3,12﹣6)综上所述:P点坐标为:(,3),(3﹣3,12﹣6).。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生活现象五花八门,下列场景,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铁锅生锈C.纸张燃烧D.葡萄酿酒2. 蜡烛从引燃到燃烧,一般经过如下环节: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①②③B.②③C.③D.①③3.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闻气体的气味C.量筒读数D.取用液体4. 物质的用途可反映其性质。
以下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汽油做燃料C.铜作导线D.铁可做饮具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A.32.6gB.27.4gC.32.3gD.27.2g6.平稳的量筒内放有15mL的水,某学生读数却是16.3mL,造成误差的原因是A.俯视B.仰视C.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D.以上说法都不对7.小宇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磁铁来检验某种金属是否是铁,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交流评价B.获得结论C.收集证据D.提出问题8.有关过滤和蒸馏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过滤操作能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B.蒸馏属于物理变化c.过滤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待过滤液体,可以加快流速D.过滤操作中玻璃棒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9.《黄帝内经》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表明古人已认识到云和雨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经阳光、温度、风等影响变化而来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聚集成云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B.雨水落地后,水分子静止不动C.地面雨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D.此过程体现了自然界中的水循环10.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水”的是A.矿泉水B.河水C.蒸馏水D.自来水11.把锌粒装入试管中,应选择的仪器是A.用镊子B.用玻璃棒C.用药匙或纸槽D.直接倒入12.经过近两年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新泰的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A 卷(共100分)第I 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潇.洒(xi āo ) 翘.首(qi ào )由衷.(ch ōng )锃.(c èng )亮B .颤.抖(ch àn ) 澎湃..(p éng b ài )桅.杆(gu ī)屏.声敛息(p íng )C .抑扬顿挫.(cu ò)绯.红(f ěi )瞥.见(bi ē)殚.精竭虑(d ān )D .叱咤.风云(zh à)芋梗..汤(y ù g ěng ) 字帖.(ti è) 颔.首低眉(h àn ) 2.下列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3分)A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弟开放。
B .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慧星撞击地球的的结果。
C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蔼时,春天就来到了。
D .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让情况更加尖锐的是这些势力越来越锐不可当....并常常卷入法律制裁之中。
B .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上场比赛到底怎样,还不得而知,我们将刮目相看....。
C .十一黄金周,天南海北的游客齐聚北京游玩,故宫景点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D .这栋现代建筑,在这个老社区里显得鹤立鸡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 .随着“神舟十号”飞船和长征二F 遥十火箭组合体顺利转运到发射区,意味着“神十”发射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初三化学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25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2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的俗名正确的是------------------------------------------------------------------()A.CaO(熟石灰) B.Ca(OH)2(石灰石)C.NaOH(苛性钠) D.Na2CO3(烧碱)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石蜡熔化B. 纸张燃烧C. 冰雪融化D. 瓷碗破碎3. 据报道,“第三代”瓷珠圆珠笔问世。
该圆珠笔的球珠由氧化锆陶瓷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的应用使球珠的耐腐蚀、耐磨性得到了提高,从而填补了国内空白。
氧化锆的化学式为,在氧化锆中锆元素的化合价为()A. +2B. +3C. +4D. +54. 北京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为丙烷(),则丙烷属于()A. 混合物B. 化合物C. 氧化物D. 单质5.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含钙的化合物。
小明同学将稀盐酸滴在鸡蛋壳上,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这说明鸡蛋壳一定含有-------------------------------------------------() A.Ca(OH)2 B.CaCO3 C.CaCl2 D.CaO6. 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M n+与N元素的阴离子N m-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N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A.m+n+a B。
m+n-a C。
a-n-m D.a+m-n7.在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稀盐酸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木炭烤肉串8. 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氯原子带有7个单位的负电荷B. 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1个电子C. 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 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描写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10.哈尔滨2013年初冬的天气是雪大(如图),雾霾天气多,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碾压积雪后形成冰,水分子没有改变11.二氧化碳气体(CO2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氧化汞是氧化物C.保持一氧化碳的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一氧化碳分子D.原子不能再分,分子可以再分13.C.14.对有关空气和水资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利用空气资源,在工业上将其发生分解反应来制取氧气B.地球上水的总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C.缺水会造成土壤沙漠化,土壤沙漠化也会引发空气污染D.海洋不属于淡水资源,但却蕴藏着大量的化学资源15.两位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因为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了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
新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几个验证性小实验,错误的是A.把钢笔帽放在静止的木块上,突然拉动木块,笔帽倾倒说明木块惯性B.把两个皮碗压紧在一起很难分开,说明大气有压强C.将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转动一周,U型管液面始终有高度差,说明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D.用橡皮泥捏成各种小动物,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2 .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的作用。
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不属于弹力B.桌面对茶杯没有作用力C.茶杯和桌面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但两者均未发生形变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3 . 小红用甲、乙两个物体,做“探究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根据测得的数据画出它们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A.1∶2B.2∶1C.4∶1D.8∶14 . 将一瓶煤油倒掉一半,则剩下的一半()A.热值、比热容和密度都不变B.密度不变,热值和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C.热值、质量和比热容都不变D.热值不变,质量和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5 . 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剩下一半的酒精的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的情况是A.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B.质量和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C.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D.质量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6 . 公共汽车上的一些设施和做法与物理原理相对应,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转弯时播放“汽车转弯,请抓好扶手”﹣﹣防止由于惯性对人体造成伤害B.方向盘上裹着的皮套﹣﹣用来减小摩擦C.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用来减小摩擦D.公交车紧急刹车一﹣采用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7 . (2017巴蜀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很难被拉长,是由于分子运动造成的B.炎热的夏天,在地面洒水降温是利用了液化吸热C.一杯冰水混合物温度没有改变则其内能一定没变D.打开醋瓶的瓶盖后,屋里弥漫着醋味,这说明醋分子不停地运动8 .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A.灰尘的自然堆积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9 . 2019年国际乒联匈牙利公开赛于1月15日~20日在布达佩斯举行,国乒男队女队共有31名选手报名本次赛事;下列关于比赛中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兵乓球被击出后,仍受到球拍的弹力作用B.乒乓球飞行时,球拍的弹力对乒乓球没有做功C.击球时球拍对乒乓球的力大于乒乓球对球拍的力D.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不受力的作用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不做功B.悬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压力,压力的合力与该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C.汽车车窗打开时,遮阳的窗帘总是往外飘是因为车内空气流速大,压强大D.将一个物体提升同一高度,竖直拉物体比利用斜面费力,做的有用功也大些11 .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下列各对力中是平衡力的是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B.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路面对汽车的阻力D.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12 . 1m3的冰和1m3的水相比较A.冰和水的体积相同,水比冰的质量大B.冰的体积跟它全部熔化成水后的体积相同C.水全部结成冰后,与冰的质量相同D.冰的密度比水小,冰的质量比水大二、填空题13 . 一杯酒精质量为16g,体积20 cm3,则其物体的密度是_____kg/m314 . 图(a)所示是晓明同学在体育测试中跳箱时的情景。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浓硫酸盛放在烧杯中较长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C.固体氢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保存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飘出白雾2 . 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O2N,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关于丙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丙氨酸是由四种原子构成的B.丙氨酸是一种化合物C.丙氨酸分子中C、H、O、N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7:2:1D.丙氨酸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13 . 构建模型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丙的化学式为H2B.x的数值为2C.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4 . 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①Fe2+——铁离子;②2Ca2+——2个钙离子;③O2——2个氧原子;④——钠离子;⑤2H2O——2个水分子;⑥2H——2个氢元素;⑦——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A.①⑤⑦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⑦D.②⑤⑦5 .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B C D物质铁干冰小苏打盐酸性质导热性升华吸热能与酸反应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用途制作铁锅人工降雨治疗胃酸过多除铁锈A.A B.B C.C D.D6 . 下图是某保健品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保健品的主要功能是补钙B.锌属于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C.维生素 D 对钙的吸收没有任何帮助作用D.严重胃溃疡患者最好慎用该药品7 . 下列实验能用如图表示的是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B.常温下,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C.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片D.常温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8 . 下表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健康常识人体缺铁元素会导致缺铁性贫血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B生活常识热水瓶中水垢可用食醋除去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C防治污染废旧电池不必集中回收处理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D安全常识电器着火用水扑灭进入深井前做灯火实验A.A B.B C.C D.D9 . 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27分)1.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格子里,要求规范、端正、整洁。
(4分)同学们,一起来谱写语文学习的新篇章吧!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倦怠 凋谢 残损 惟妙惟肖 B .狼籍 枢纽 丘壑 长途拔涉 C .牛犊 无遐 琐屑 春寒料俏 D .琢磨 暄嚣 鄙视 因地治宜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社戏》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谣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C .《灯笼》中“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运用夸张与比喻,形象地表达出了“我”与“灯笼”之间结下的缘分之多,突出了“我”对灯笼的喜爱。
D .腰鼓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散文《安塞腰鼓》正是抓住了“安塞腰鼓”的这一特点。
4.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
(柳宗元《小石潭记》)(3)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关雎》)(4)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 (5)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
(杜牧《赤壁》) (6)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7)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锦江学校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初三化学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7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请按照题号的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1、图⻓中的内容不属于化学对⻓类贡献的是()2、下列描述叙述正确的是()A.道尔顿提出分⻓学说B.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C.“绿⻓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产⻓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向发展D.中国的四⻓发明指南针、造纸术、⻓药和印刷术都发⻓化学变化3、学习道路千万条,实验安全第一条。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4、2023年10月份哈尔滨市正式迎来冬季供暖期!此时空气质量问题也最为人们所关注,人们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可以及时准确解空气质量状况。
下面关于空气质量状况方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以保护空气B.冬季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C.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空洞和酸雨等都与空气污染有关D.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细颗粒物、臭氧、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等5、下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6、下列描述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性质的是()A.⻓酿成醋⻓在0℃能结冰B.灯泡发光铜丝能导电C.⻓物会腐烂汽油易挥发D.医⻓酒精能消毒⻓盐溶于⻓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拉瓦锡利用天平进行定量研究,弄清了物质燃烧的本质B.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C.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D.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更有规律可循8、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9、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二氧化锰能作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B.硫酸铜溶液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加快反应速率D.加入二氧化锰催化后,氯酸钾分解产生的氧气质量会增加10、⻓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法可以检查右图装置的⻓密性,当缓慢向外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密性良好,可观察到()A.⻓颈漏⻓下端⻓产⻓⻓泡B.瓶中液⻓明显上升C.⻓颈漏⻓内有液⻓上升D.注射器内有液体11、下列叙述、相应原理(用符号表达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12、在实验室⻓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法均正确的是()A B C D区分的物质铁片和铝片蔗糖和食盐酒精和水空气和呼出气体第一方法磁铁吸引尝味道点燃燃着的小木条第二方法看颜色加水看是否溶解观察颜色通入澄清石灰水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炭在氧⻓中燃烧:发⻓⻓⻓焰,放出⻓量的热B.红磷在空⻓中燃烧:发出⻓⻓⻓⻓焰,放热.并产⻓⻓⻓烟雾C.将稀盐酸加⻓⻓理⻓固体中:⻓⻓固体逐渐减少,固体表⻓有⻓泡冒出D.硫在空⻓中燃烧:产⻓蓝紫⻓⻓焰,放出⻓量热,⻓成有刺激性⻓味⻓体14、将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除去,所选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A氮气氧气伸入红热的木炭B氯化钾氯酸钾加入二氧化锰后再充分加热C水过氧化氢足量的二氧化锰,过滤D二氧化碳氧气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15、如图所示中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正确的是( )A.图1:充分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固体B.图2:充分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C.图3: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①有催化剂②无催化剂)D.图4:向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二、非选择题(请根据题意填写空白,16—22小题,共40分)16.(4分)试根据图片及题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 图3 图4(1)一般来说,常根据、、、等实验现象来证明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2)飞艇中充入的气体是;(3)硫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作用;(4)灯泡中充氮气的目的。
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共27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1~6小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深湛.(zhèn)悠.闲(yōu)矜.持(jīn )劫.后余声(jié)B.斑斓.(lán)炫.目(xuàn)摇.曳(yàn )矢志不移 (shì)C.烙.印(lào)倏.地(shū)喧嚣.(xiāo)虚无缥缈.(miǎo)D.轨.迹(kuǐ)娴.熟(xián)安谧(bì)娓娓.动听(wěi)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玲珑巉岩大相径庭潸然泪下B、安谧签于毅然绝然虚无缥缈C、掩应谛听风度翩翩悬崖绝璧D、丰硕争辨梦寐以求横空出世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他从连长手中接过军旗,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B.各种各样的车标,五颜六色,奇形怪状,凑到一起难免会让人扑朔迷离....。
C.母子之间有什么要说的就应当坦诚相告,大可不必转弯抹角....地让人猜测。
D.这里是鸟儿的天堂,鸟儿的世界,真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
①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无限魅力②所以,我们不能任梦想流失③也不会因人的成败得失而停滞④而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A.②④③① B.③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5. 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划线处有三处毛病,请按要求答题。
(3分)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综合检测卷03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关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高纯硅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B.氧化铝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它是生物陶瓷C.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可用于制造陶瓷发动机的受热面D.二氧化硅制成的光导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光缆【答案】D【详解】A.高纯硅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制造芯片,故A正确;B.氧化铝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它是生物陶瓷具有特定的生物或生理功能,可直接用于人体,故B正确;C.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高温结构材料,可用于制造陶瓷发动机的受热面,故C正确;D.二氧化硅不具有导电能,故D错误;故选D。
2.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是A.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使煤燃烧产生的SO2最终生成CaSO3,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C.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CO2、SO2,从而使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答案】C【详解】A.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故A错误;B.石灰石高温煅烧产生的氧化钙可以和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之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为稳定的硫酸钙,实现煤的脱硫,故B错误;C.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故C正确;D.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pH<5.6,故D错误;故选C。
3.下列对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和铜片加热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SO2、H2、具有还原性,故浓硫酸不能干燥SO2、H2C .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不反应,所以铁质、铝质容器能盛放浓硫酸D .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取SO 2时,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 【答案】A 【详解】A .浓硫酸和铜片发生反应:24422ΔCu+2H SO ()CuSO +SO +2H O ↑浓,反应中硫酸部分转变成二氧化硫表现氧化性,部分转变成硫酸铜表现酸性,故A 正确;B .浓硫酸和二氧化硫为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的化合物,没有中间价态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浓硫酸能干燥SO 2,故B 错误;C .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发生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故C 错误;D .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取SO 2,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表现浓硫酸的酸性,故D 错误; 故选:A 。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松雷中学八年级化学期中试卷一、非选择题(1-15题共30分)1.“礼衣华夏,国风松雷”,9月28日松雷中学举行首届汉服文化节。
化学渗透在活动现场的各个角落,下列叙述不属于化学的贡献的是()A.利用化学技术合成新材料,使鼓皮弹性好且不易老化B.化学工艺制作的各种材质衣料,穿起来舒适透气C.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有害物质直接逸散到空气中D.经过化学处理和印染的扇子,色泽鲜艳2.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西瓜榨成西瓜汁B.高粱酿酒C.铝块压制成铝箔D.胆矾研碎3.规范的实验操作可以避免一些实验的失误,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规范的是()A.液体的量取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C.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D.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4.关于化学发展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莫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C.古代炼丹术士发明了许多器具及一些分离物质的方法D.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气体组成的结论5.下列物质的应用,主要用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氮气用于制氮肥C.酒精用作燃料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二氧化碳B.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D.向呼出气体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7.生活中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气B.食醋C.百事可乐D.桶装纯净水8.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都属于物理性质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C.催化剂是一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D.动植物的呼吸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9.某同学要煮沸5mL 蒸馏水,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向试管中加入5mL 蒸馏水;②点燃酒精灯;③用试管夹夹住试管;④用灯帽盖灭酒精灯;⑤给试管加热。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2 .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O2+H2O→H2CO3B.Ca(HCO3)2CaCO3↓+CO2↑+H2OC.2Mg+CO22MgO+CD.CuSO4+2NaOH→Na2SO4+Cu(OH)2↓3 . 一位同学要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他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移,这时,他应该A.添加药品B.减少药品C.添加砝码D.移动游码4 .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纯净空气B.白酒C.盐酸D.冰水混合物5 . 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大——受热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C.做完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为避免药品浪费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6 .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液体读数B .液体取用C .点燃酒精灯D .滴加液体7 .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醋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猜想假设B .收集证据C .设计实验D .得出结论8 . 小明指着厨房桌面上的一小块白色固体,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可能是小石子,也可能是蜡块。
”爸爸说:“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是小石子,若漂浮着是蜡块。
”妈妈和爸爸的说法分别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A .猜想和设计实验B .设计实验和获得结论C .猜想与反思评价D .猜想与进行实验9 . 给150mL 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的: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石棉网;⑥铁架台(带铁圈) A .①③④ B .②④⑤⑥ C .②④⑥ D .①④⑥ 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B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原因是水分子受热后运动速率加快C .气体比液体容易被压缩,原因是物质的气态分子小而液态分子大D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11 .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2019年中国是世界环境日主办国。
其主题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主题,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为了保护环境,你认为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①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②合理使用化肥、农药③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④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⑤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A.只有②③④⑤B.只有①③④⑤C.只有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12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B.塞紧橡皮塞C.点燃酒精灯D.测溶液的 pH13 . 2017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
震后灾区人民须将河水净化成生活用水,常见的净水操作有①过滤;②吸附沉淀;③消毒杀菌;④蒸馏。
应选用的净化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③D.①③④14 .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B.浓盐酸易挥发C.甲烷能燃烧D.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15 . 图片中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A.改良水稻品种B.合成药物C.合成新材料D.制作化学肥料16 . 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2.62g的食盐B.用10mL量筒量取8.76mL蒸馏水C.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D.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8.2mL17 . 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A.电解水B.蜡熔化C.盐结晶D.碘升华18 . 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A.CB.CO2C.OD.O219 .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过滤液体C.给液体药品加热D.读出液体的体积20 .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D.增江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二、填空题21 .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注意营养均衡,膳食合理,有些青少年不爱吃蔬菜、水果,影响生长发育,这主要是由于摄入_____不足而引起的。
(填字母序号,下同)A 维生素B 油脂C 蛋白质(2)下列疾病中,与缺少钙元素有关的是_____ 。
A 骨质疏松B 坏血病C 佝偻病D 贫血 F 大脖子病(3)汽车、高铁、飞机等已成为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
①汽油是汽车常用的一种燃料,将石油加热,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该过程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铝合金是制造高铁,飞机的常用材料,这主要利用了它的_____性能。
(填字母)A 密度小,强度好B 密度大,硬度大C 熔点低,硬度小(4)将浑浊的河水用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暑期就要到了,外出旅游是许多人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
①为防止旅途中皮肤意外擦伤后感染,常备碘酒,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填物质名称)。
②有时遇到蚊虫叮咬,蚊虫会分泌一些酸性物质,使皮肤奇痒难忍。
你认为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来涂抹止痒。
(填序号)A 食盐水B 牛奶C 牙膏或肥皂水22 . 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的本质,以及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实验现象,都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A.铁B.金刚石C.硫酸铜D.氢气(2)在右图所示实验中,一段时间后,烧杯A 里的现象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3)从分子的角度来看,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是。
(4)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和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①请在方框里画出C 物质的微观图。
②生成物C 和D 的质量比为。
23 . 回答下列问题:(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洗涤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
(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先进行____,试管中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
(3)量取10 mL某液体时,如果俯视量筒的刻度(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量取液体的体积____(填“>”,“<”或“=”)10mL。
(4)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左手拿____,右手拿____,把插入胶皮管一端____,再稍稍用力____插入。
三、实验题24 .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结合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用字母序号填空:可用于存放液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若要给少量液体加热,应选择_____。
(2)若用G收集某难溶于水的气体,则气体从_____(填“左”或“右”)端进入。
(3)过滤时要用到_____和E,其中E的作用是_____。
(4)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KCl溶液,量水时仰视,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5 . 如图是验证水的组成的装置,A、B是两个连通并带有刻度的玻璃管(上端是带活塞的尖嘴管),C为连接在A、B中间的漏斗,A、B活塞下端是与直流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实验步骤如下:(1)先将活塞打开,然后从C处将水倒入装置中,使A、B玻璃管中充满水,关闭活塞后再接通电源。
(2)打开电源开关,几分钟后在A、B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填空:①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管中液体的液面___________ (填“上升”或“下降”),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管中的气体是_________,证明B管中的气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 5 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__________mL或____________mL。
四、简答题26 . 如何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无色气体?_____27 . 如何证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_____(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五、流程题28 .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1)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图中 X 和 Y 处应该依次设置______________(填序号);A活性炭吸附池和过滤池 B沉淀池和过滤池C活性炭吸附池和沉淀池 D过滤池和活性炭吸附池(2)若取水口进入的是硬水,经过几步净化之后,到清水池中的水应该是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同学们可以用加入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来判断。
(3)若是在实验室里完成过滤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滤纸应该低于漏斗边缘 B过滤能够除去水中的颜色和气味C过滤后仍浑浊,可重新过滤 D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六、科学探究题29 . 据报道:某村民家发生煤气罐爆炸,经初步调查,事件起因是液化石油气钢瓶连接软管老化,造成液化气泄漏,遇明火燃烧、发生燃爆。
小刚同学刚开始学习化学,他想知道液化气燃烧是不是化学变化,对此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的探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吗?(查阅资料)液化气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猜想与假设)假设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的一种能被检验的假设性结论,其表述方式为:如果……,那么……。
(1)对于液化气燃烧是否为化学变化,你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证据)小刚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2)打开液化气,点燃并将其调至小火,把一只干冷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到:①玻璃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
②手摸玻璃杯壁有___________感觉。
③将玻璃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观察到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
(获得结论)(3)该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作出此判断的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4)液化气燃烧过程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小刚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你认为小刚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试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