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背膘厚与初情期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母猪断奶时背膘厚度对配种间隔和下一胎繁殖性能的影响作者:杨菲菲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23期摘要为研究母猪断奶时背膘厚度对配种间隔和下一胎繁殖性能的关系,采用超声波测定母猪刚断奶时的背膘厚度并分析其对断奶至配种间隔和下一胎产仔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母猪断奶背膘厚与发情间隔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即发情间隔随背膘厚的增加而增加。
母猪断奶时背膘厚平均值为12.5~18.0 mm时母猪产仔数最高,平均可达11.92头。
说明母猪背膘厚度适中繁殖性能最好。
关键词背膘厚度;配种间隔;繁殖性能;母猪;影响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3-0264-02目前,国内对断奶时母猪的体况研究少且限于粗略的体况评分,缺乏客观的测定[1-5]。
而应用超声波测定猪活体背膘厚度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猪遗传改良,效果良好[6-10]。
为此,笔者结合超声波测定猪活体背膘厚度的技术研究了母猪断奶时背膘厚度对配种间隔和下一胎繁殖性能的影响,为今后指导母猪生产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选用科盛种猪场饲养的大白纯种母猪共66头。
每头母猪用超声波背膘仪测定3次刚断奶时胸腰椎结合处、腰荐椎结合处左侧距背中线5 cm处的背膘厚度,取其平均值,记录数据。
同时收集试验母猪断奶日期、配种日期和配种后的窝产仔数等数据。
主要器材:超声波背膘仪,耦合液,温水,毛巾,剪刀等。
1.2 试验方法1.2.1 待测母猪的选择及剪毛。
仔猪断奶后,将母猪转移到配怀舍,立即测定背膘厚度,并记录断奶日期。
剪毛:于其胸腰结合处和腰荐结合处左侧距背中线约5 cm处剪毛(尽量剪干净,必要时用温水擦洗去痂)。
1.2.2 涂油及测定。
探头平面及猪背测量位置涂上耦合剂。
测定:将探头置于测量位置上,探头直线平面与猪背正中线纵轴面垂直,不可斜切,使探头与猪背密接,不要重压。
使探头与剪毛处充分接触,不留空隙。
1.2.3 读数记录。
终测和初配时背膘厚对法系和美系大约克母猪头胎繁殖性能的影响田雅莉1,张鹏2,张巨成1,陈景民2,高亚飞2,郑先瑞1,丁月云1,殷宗俊1,张晓东1*(1.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 230061;2.安徽禾丰浩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亳州 236800)引言母猪的繁殖性能是影响猪场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受品种、年龄、营养、环境及管理水平的影响。
背膘厚是反映母猪体况的重要指标,与繁殖性能密切相关。
在后备母猪培育过程中,检测和控制合适的背膘厚对母猪精细化管理非常重要。
鲁春刚等研究表明法系大约克母猪背膘厚为18~22 mm时配种,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均最高。
许栋等研究表明后备母猪在背膘厚10~13 mm时初配,繁殖性能最优。
目前,针对法系和美系大约克母猪,研究终测时(达100 kg体重日龄)背膘厚和初配背膘厚对其繁殖性能影响的报道尚不多见。
因此,本研究对500头美系和300头法系大约克后备母猪的终测背膘厚和初配背膘厚进行测定,并分析不同背膘厚与730窝头胎繁殖性能的关系,以期获得不同发育阶段的最佳背膘厚,为法系和美系大约克后备母猪的培育及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以安徽某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美系和法系大约克后备母猪为试验对象,美系500头、法系300头;测定仪器为深圳盛诺维兽用B超仪(SONO V5+)。
1.2 试验方法1.2.1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后备母猪饲喂全价配合饲料,配怀舍为单体限位栏,分娩舍为高床分娩栏;后备猪实施批次化管理,每周六、周日孕检,周一上产房,周五断奶(断奶日龄28 d);夏季猪舍采用湿帘风机降温,冬季采用暖风机、地暖等保温措施,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按常规进行。
1.2.2 背膘厚测定一般而言测定猪背膘厚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超声波仪器在测量猪背膘厚时具有一致性和准确性,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经济生产效率。
终测背膘厚在体重达100 kg左右测定,并矫正到标准达100 kg体重背膘厚;初配背膘厚在后备母猪第1次配种后3 d测定,测定位置为P2点,即最后肋骨距背中线5~6 cm处。
养猪SWINE PRODUCTION 2019第2期母猪背膘厚与其繁殖性能关系性分析孟庆利,葛富涛,周海深(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北京昌平102202)中图分类号:S8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957(2019)02-0049-03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母猪背膘厚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
对母猪妊娠期各阶段的背膘厚与母猪的产仔性能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只有母猪产前背膘厚能分析出对母猪繁殖性能的显著影响。
母猪的产前背膘厚与总产仔数、健仔数、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变化(P <0.05),且随着母猪背膘厚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凸二次曲线变化。
而弱仔数随着母猪背膘厚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凹二次曲线变化(P =0.02)。
死胎数是随着母猪背膘厚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的变化(P =0.03)。
然后对母猪背膘厚与相关的母猪繁殖性能指标进行线性拟合,当母猪背膘厚处于21~22mm 、23~24mm 时,总产仔数和健仔数最多,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最高,而弱仔数最少。
尽管根据母猪背膘厚与母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分析,母猪妊娠后期背膘厚处于21~24mm 时,母猪均有较好的繁殖性能,建议产前背膘厚保持在21~22mm ,以节约饲料和达到最佳的繁殖性能。
关键词总产仔数;产活仔数;背膘厚收稿日期:2019-01-26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资助(cars-35)作者简介:孟庆利(1977-),男,北京昌平人,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种猪生产管理工作.E-mail :mql1977@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试验动物选取2016年6—12月产仔母猪1502头,在母猪妊娠30d 、65d 、产前和断奶时对其进行背膘测定。
1.1.2试验地点与时间试验于2016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在北京育种中心所属猪场进行。
1.2方法按照种猪场母猪饲养的日常管理,进行常规免疫和消毒,猪舍保持干净卫生。
每单元母猪采取全进全出饲养模式,饲养员不允许窜栋。
130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9年36卷第12期养猪一点通EASY SKILL母猪的体况直接影响其繁殖性能,而繁殖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
母猪的体脂含量能够较好地反映其体况,其与背膘厚直接相关。
母猪背膘厚通常作为评估其营养状况是否良好的标准,也是进行种猪选留和决定营养供给的重要依据。
文章对母猪背膘厚与其繁殖性能的关系以及调控方法进行研究和阐述,希望为养猪生产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背膘厚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动物的脂肪组织不仅能够储存和释放能量物质,而且还有旺盛的内分泌功能,能够分泌瘦素、抵抗素、脂联素和内脂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它们广泛地参与到动物的生长发育、能量平衡、摄食和生殖等过程。
1.1 背膘厚对母猪发情的影响背膘厚对母猪的发情具有重要影响。
在哺乳期间背膘厚没有损失或者损失较少的母猪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也最短,背膘厚损失过大会显著延长母猪断奶后的发情时间。
在哺乳阶段通过加强营养,背膘厚降低较少的母猪断奶后的发情时间要比未进行干预的母猪提前。
有研究发现长大二元母猪断奶摘 要:母猪背膘厚对繁殖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与发情、产仔和泌乳都紧密相关。
在母猪不同的繁殖阶段根据其背膘厚,可以采取不同的饲养方法来调控其体况,以保证繁殖性能的正常发挥。
关键词:母猪;背膘厚;繁殖性能基金项目: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5)、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团队项目(2016-620-000-001-022)、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2017ABA134)作者简介:董斌科(1983- ),男,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方向,E-mail:dbk02@母猪背膘厚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及调控方法董斌科,李良华,武华玉,孙 华,彭先文(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0)时的背膘适中,发情快,而背膘厚低于适中范围(10~13 mm )的数值越多的母猪其发情越慢,高于此范围的同样也越困难[1]。
50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9年36卷第9期主题策划F E A T U R E摘 要:母猪体况在现代养猪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反映母猪体况最为直接的指标就是背膘厚度。
因此,控制母猪适宜的背膘厚度便成为生产管理的重要目标。
猪只不同阶段的背膘厚度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
母猪不同生长或生产时期背膘厚度与其繁殖性能存在相关性。
文章重点分析了背膘厚度与母猪繁殖性状的相关性、不同时期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旨在为确立母猪不同生理生产时期的适宜背膘厚度提供依据。
关键词:背膘厚度;初情期;繁殖性能基金项目:南充市科技计划项目(18YFZJ0006)作者简介:王怀禹(1968—),男,汉族,四川阆中人,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联系电话:159********,E —mail :wanghuai_yu@ 。
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王怀禹(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南充 637131)猪的繁殖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人们试图通过决定猪繁殖性状的基因进行遗传标记,但这项工作有相当大的难度,而且进展缓慢。
因此,通过常规改良手段提高猪繁殖效率仍然是当前养猪生产的重要任务,其中对母猪体况调控就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母猪在其一生的各繁殖周期内的不同繁殖阶段,体况存在差异性,依据各阶段繁殖目的和任务来保持适宜的体况,是保证其繁殖性能良好发挥的关键。
反映母猪体况最为直接的指标就是背膘厚度。
因此,控制母猪适宜的背膘厚度便成为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猪不同阶段的背膘厚度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
母猪不同生长或生产时期背膘厚度与其繁殖性能存在相关性,研究不同时期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能为确立不同生理生产时期的适宜背膘厚度提供依据,也为母猪生产中各阶段饲养规程和营养标准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1 背膘厚度与母猪繁殖性状的相关性母猪背膘厚度本身属于高遗传力性状,它与产仔数存在较强的正相关,但与下一胎的产仔数存在较强的负相关[1]。
后备母猪培育需要重点落实管理交配、控制体重、首配背膘厚度、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长、补充生殖营养及达标配种等注意事项启动初情,管理诱情初情期预示着未来的生产力,较早启动初情期的后备猪的窝均活仔数更高,终生的生产力更优秀。
随着后备母猪生长发育,生殖器官同步生长发育,初情期将在5.5月龄或者体重超过90公斤后启动。
为了促进生殖系统进一步发育成熟,避免初情和性成熟推迟,同时也为以后更精准前置性采取措施处理,这个时候需要采取措施触发初情。
最有效初情诱导和管理方法是用公猪刺激后备母猪,通过口鼻和身体接触,使含有大量雄激素的公猪唾液刺激母猪,迅速促使母猪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促使黄体溶解和排卵发生。
诱情公猪要轮换使用12月龄以上,泡沫丰富、腥味浓重、性欲旺盛公猪,诱情时必须将公猪赶入后备母猪栏中,不低于15秒/头的身、口、鼻充分接触才能达到有效刺激促情。
在诱情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完善记录,做好母猪繁殖性能的基础档案。
限制长速,控制体重,匹配体成熟与性成熟后备母猪培育不能等同于育肥猪饲养,肥胖不仅会降低乳腺组织发育程度,更严重的导致卵巢脂肪浸润,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母猪排卵少或者难受孕,需要限制生长速度,避免因体脂肪过早沉积,体重超标而导致生殖器官发育不成熟,谨防母猪变肥猪。
在后备母猪超过100公斤以后,要进行的严格限饲,控制每日采食量在2.2kg左右,限制其生长速度,控制各组织器官协调的生长发育,拉长骨架,增强骨胳密度,以达成体重、骨骼、生殖器官同步合理发育的理想状态,体成熟与性成熟相匹配的培育目标。
首配背膘厚度首配背膘厚度是后备母猪优质排卵、连续高产、提高使用年限的重要保障,后备母猪150日龄或体重达到100千克时,背膘厚度低于10毫米和高于14毫米初情期会延迟。
后备配种最佳背膘厚度在16-18mm之间,母猪头胎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重也最重,且能最大限度降低哺乳期掉膘的负面影响,缩短断奶间隔,减少二胎综合征的发生,提高下一胎产活仔数及仔猪初生窝重。
PIGS TODAYJuly 201957文 ⊙ 郭晓飞 张效生 张金龙 李义海 刘海军 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背膘厚度除了直接反映其个体脂肪沉积情况,还代表着母猪的营养摄入、激素分泌和疾病防御等水平。
多项研究指出背膘厚度与母猪繁殖性能存在相关关系,具体表现在母猪初情期、发情周期、产仔数、产仔间隔等差异。
背膘厚度与母猪繁殖性能相关性的研究近况背膘厚度是衡量母猪体况的重要指标。
该指标除了直接反映其个体脂肪沉积情况,还代表着母猪的营养摄入、激素分泌和疾病防御等水平。
在饲养过程中,由于母猪各个阶段的营养供给和代谢特点,其脂肪沉积的差异会导致背膘厚度的变化。
而母猪个体体况的差别往往是导致各自繁殖性能差异的重要因素。
因此,多项研究指出背膘厚度与母猪繁殖性能存在相关关系,具体表现在母猪初情期、发情周期、产仔数、产仔间隔等差异。
1 母猪背膘与测量背膘主要由水、胶原蛋白和脂质组成,其中脂质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
背膘内的脂质含量与母猪采食量、脂肪摄入量密切相关。
皮下脂肪的厚度会影响水、胶原蛋白和脂质的浓度,当水和胶原蛋白大幅下降时,脂质增加背膘增厚。
在养猪生产中,背膘厚度可通过目测评分法、屠宰测定法、探针法和超声波测定法进行评估。
其中,超声波测定法由于无创伤、操作简便且读数准确等特点,是最适宜活猪背膘厚度测定的方法。
背膘测定位置通常选择猪最后一对肋骨处,两侧距背中线6~8cm点,取其背膘测量平均值(图1),即P2背膘厚。
2 后备母猪背膘与初情期的关系后备母猪第一次出现发情和排卵现象时,即预示着其初情期的到来。
后备母猪的初情期由性腺轴激素介导调控,并受个体内在因素(品种、体重、背膘)和生产管理因素(营养、公猪接触、饲养环境)的共同影响。
后备母猪一般在出生后的200d左右出现初情期,某些养猪场工作人员会通过初情期的时间决定后备母猪是否要淘汰,较晚进入初情期图1 P2背膘厚度测量(Roongsitthichai et al.,2014);A 为最后一对肋骨处的背中线,B为距离背中线6~8cm的P2点,两个B点处的背膘厚度平均值即为P2背膘厚。
母猪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作者: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03期摘要:通过对母猪背膘厚度分析,经产母猪在配种期间背膘的厚度和本胎窝均产仔数及初生窝重关系;和哺乳时期结束后对母猪背膘的厚度减少与其断乳到发情期间隔的关系。
结果表明母猪背膘的厚度与繁殖性能存在影响,在母猪配种时期背膘厚度13.5~18.5mm 区间繁殖性能最优。
关键词:母猪;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影响采用超声波背膘仪对201头经产长大的二元母猪背膘厚度进行观察分析,经产母猪在其配种时背膘厚度对窝均产仔成活数、初生窝重的影响。
在哺乳时期背膘厚度变化对断乳窝重、断乳到发情时期间隔等的关系。
结果表明母猪在哺乳时期背膘厚度减少2.5~5.5mm时,母猪发情间隔最短,5.79±1.61d;经产母猪背膘在13.5~18.5mm间,当胎窝平均产仔成活数最高、初生窝重同样最重。
表明母猪背膘的厚度对其繁殖能力有一定作用,母猪配种时期背膘厚度13.5~18.5mm间,其繁殖能力较强。
二元母猪是较优良的品种,对精饲料要求低,适应能力强,产仔数量多,在饲养条件较好的状况下,有比较高的市场价位。
母猪的繁殖性能是作为养猪生产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体况的母猪对繁殖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背膘厚度由于容易测量所以常作测量指标。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选用本县某商品猪养殖场饲养的经产长大的二元母猪201头。
[1]1.2 试验方法用超声波背膘仪对每头母猪配种时、分娩时以及哺乳20d的背膘厚度进行测定。
首先选定待测对象,在其最后的肋骨上大约距离背中线5cm处剪毛,对剪毛处及探头上涂抹耦合剂,使探头能与剪毛处进行充分接触,不留空隙,调节背膘仪,待背膘仪的读数趋于稳定后,记下背膘厚度的数据。
对每头猪以相同的方法重复测量3 次,取平均值。
繁殖性能的记录包含测试母猪所产活仔数目、仔猪初生时窝重、母猪自断乳到发情间的时间。
1.3 数据分析使用EXCEL2007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利用SPSS19.0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所得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后备母猪多大可以配种,配种失败的表
现有哪些
回答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是7.5个月以上,体重必须达到120公斤,背膘厚18-20毫米才能开始配种。
对后备母猪配种的有效时间是发情后的12-36小时之间,第一次配种应在静立发情被检出之后的12-16小时内完成。
一般早上压母猪背有静立反应时,可以在当天下午配种一次,次日早上再配一次。
一、后备母猪多大可以配种
1、后备母猪初配年龄在7.5个月以上,体重需要达到120公斤,背膘厚度需达到18-20毫米。
备母猪一定要及时配种,配种时要做到不漏配、不早配,以免耽搁最佳的配种时间。
2、配种的有效时间差不多是发情开始后的12-36小时内,第一次配种应在出现静立反应之后的12-16小时内完成,经过12小时后必须再次进行配种。
3、一般早上压母猪背有静立反应时,可以在当天下午配种1次,次日早上再配1次;当下午压母猪背有静立反应时,可以在次日早上配种1次,次日下午再配1次。
猪配种后如果两个情期观察未见发情表现,则可初步判定母猪受胎。
二、后备母猪配种失败的表现有哪些
1、一般母猪配种成功后20多天不会再出现发情,但是配种失败的母猪还是会有发情现象出现,一般母猪到第2个发情期仍不发情,就可认为已经妊娠。
2、母猪配种失败后不会出现安静、贪睡、吃得很香、食量增加、容易上膘、皮毛日益光亮并紧贴身驱、性情变得温顺、行动稳重、阴
户收缩、阴户下联合向上方弯曲、腹部逐步膨大等现象。
3、如果想要知道母猪是否受孕成功,可以用拇指与食指用力压捏母猪第9胸椎到第12胸椎背中线处,如果母猪背中部出现凹陷反应,即表示未受孕;如指压时表现不凹陷反应,则为妊娠。
收稿日期:2020-05-14作者简介:杨菲菲(1979-),女,浙江义乌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家畜遗传育种。
摘要:为研究二元后备母猪配种日龄、情期、体重和P2背膘厚对初产母猪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的影响,对284头加系二元后备母猪的配种指标和产仔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2背膘厚的增加,窝均产仔数和窝均产活仔数呈线性增加;初配体重在145~155kg 的后备母猪繁殖性能最佳;2个情期以上参与配种的后备母猪产子性能高于初情期配种的母猪,配种日龄在246~270d 范围内繁殖性能最佳。
关键词:配种日龄;情期;体重;背膘厚;产仔数中图分类号:S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699(2020)06-0068-04DOI :10.3969/j.issn.1671-3699.2020.06.014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猪肉制品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这就直接促进了规模化、集约化生猪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
养殖场除了要在较短时间内扩大养殖规模、增加每年生猪的出栏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猪的繁殖性能与繁殖效率来满足人们的需要[1]。
繁殖性能是养殖场选种和育种的主要性状。
母猪的繁殖性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遗传性状、自然环境、营养因素和管理因素等。
初配母猪的配种体重、情期、母猪体况都会对母猪的繁殖性能造成影响[2-4],此外还与母猪的使用寿命及终身繁殖成绩密切关联[5]。
关于长大、大长二元母猪的配种日龄、情期、体重和背膘厚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有所差异。
许光锋等[6]的研究表明长大、大长二元初产母猪的最佳配种日龄为220~275d 、体重130~145kg 、P2背膘厚为18~23mm ;陈志林等[7]对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的研究结果表明初次配种日龄在225~285d 内,并有2次或以上情期经历为适宜;叶超等[8]试验表明纯种美系后备母猪初配日龄应控制在256~285d 内,初产日龄控制在374~403d 内;也有研究认为将丹系大白母猪初配背膘厚调整至17mm ,初配日龄控制在240~269d 为最佳[9]。
老刘养猪培训后备母猪——解决后备母猪不发情的措施(1)
解决母猪不发情的第一项措施,是调控母猪营养。
这里涉及两方面的营养因素,一是母猪膘情,另一个是影响发情的维生素。
前面所说,后备母猪配种最适宜的背膘厚度为130-140公斤期间,背膘厚度为17-20mm;超过或低于这个指标,都会影响到母猪的发情;所以首要的措施是使母猪恢复到正常膘情范围;下面一表是根据母猪膘情进行营养调控方案:
体况评分饲喂量调整
(kg/d)
1.0+0.6
1.5+0.4
2.0+0.3
2.5+0.2
3.00
3.5-0.2
4.0-0.3
4.5-0.4
5.0-0.6
下图是背膘厚度与评分对应图:
由于目测容易出现误差,最好是采用背膘仪测定为准。
维生素E,也叫生育酚,体内含量会影响到母猪促卵泡激素分泌,从而影响卵子的成熟;如果缺乏维生素E,就会缺乏成熟的卵子;即使使用促进发情的雌激素,母猪也只能发情而不排卵;所以,对不发情的母猪在饲料中添加或者注射维生素E,可以促进母猪发情排卵。
在膘情恢复正常和添加维生素E后,母猪一般都会在一个情期内出现发情,并且可以配种受胎。
北京兴潮公司生产的专利产品益母王,就是以调节母猪营养,补充维生素E为主要手段;同时添加大豆黄酮,调节母猪激素平衡,最后起到正常发情排卵的目的;如果我们自己采购或添加这些成分有难度,直接购买现成的产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母猪背膘厚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梁停停;彭首策;刘则学【摘要】背膘厚与母猪的繁殖性能息息相关.不同品系母猪的繁殖性能和营养需要差异明显.针对国内饲养的主要母猪体系,比如美系、丹系、加系、法系.笔者认为不同品系母猪同一繁殖阶段的最适背膘厚的标准是有差异的.本文主要从背膘测定方法,以及对不同品系母猪繁殖周期的分娩时、断奶时、后备母猪初配时的3个关键点的最适背膘厚进行综述,以期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为促进养猪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期刊名称】《现代畜牧兽医》【年(卷),期】2019(000)006【总页数】5页(P27-31)【关键词】母猪;背膘厚;测定方法;繁殖性能【作者】梁停停;彭首策;刘则学【作者单位】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200;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200;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8.5中国是世界上养猪规模最大的国家,几乎占全球养猪总量的一半。
但是,在养猪方面,却不低丹麦等一些国家[1]。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现代商品猪的生产性能,营养学家、兽医和生产者都在从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包括日粮营养、基因和管理等各方面的改变。
已被确认,母猪的体况对改善产活仔数和随后的繁殖性能至关重要,母猪拥有最佳体况不仅意味着动物福利的改善,也是获得足够生产力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在高产母猪群体中[2]。
而背膘厚是母猪体况一个重要参数,且遗传力较高(h2 为0.5)[3]。
养猪,强调精准饲喂的理念,即零误差和零偏差,完全满足动物客观需求且可重复的营养。
由于不同体系母猪繁殖性能有很大的差异[4],根据目的决定需求,需求决定供给的思维,母猪所需要的营养也许会不同,研究报道同一组后备母猪达到初情期的体脂肪含量不相同,即使基因相似的动物达到初情期的体脂肪含量变化也很大[5]。
因此不同品系母猪同一繁殖阶段的最适背膘厚的标准也许是有差异的,本文对不同品系母猪繁殖周期中的分娩时、断奶时,以及后备母猪初配时三个关键点的最佳背膘厚进行总结,以便在养猪场制定适当的育种管理措施。
背膘厚度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选自《畜牧人》杂志总第四期
qdet
qdet楼主
最近用背膘仪侧了几个规模猪场的背膘,结果发现大多数猪场凭眼观看膘情有很大误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很不利于猪场的效益。
在网上找了点资料和大家分享,这里说得都是一点背膘,位置:最后一根肋骨上侧距背中线6.5厘米处,单点背膘厚。
配种时年龄和体况
220-240日龄;体重130-145kg;P2背膘18-23毫米(220日龄达不到130kg体重的延长到245-275日龄配种)。
小母猪首次配种时,P2背膘厚对其5胎期间生产率的影响。
表1
小母猪躯体脂肪含量对其在繁殖群内利用年限的影响
表2
love-swine2楼
这给大家一个思路,后备猪该怎么养?我们现在的后备母猪配种前从不限料。
lyl 7楼
咱条件有限,没办法测啊,但是实践证明后备猪喂肥点,比如说十成膘配种,效果还
是蛮好的,只要猪体重在280斤左右,什么难产了,泌乳差了等,都不存在的,这是本人养猪两年的心得体会。
畜牧刀客 8楼
这样的背膘用手去感知,很多中小型猪场只能用手去感知或者从视觉。
请孙老师赐教。
qdet 9楼
love-swine说得有道理,7、8月达到250-290斤,基本上就是不限喂。
用手指压最后肋骨背中线,用力按可以按到骨头这样吧。
后备母猪背膘厚与初情期的关系
众所周知,后备母猪的初情期越早越好。
目前全国生猪养殖都提倡瘦肉型猪,而且在后备猪选择上,把背膘厚作为衡量种猪综合评定的一个重要指标,全国的很多冠军猪背膘厚都在6~8 mm。
但是很多文献报道,选择背膘薄的猪反而会影响其繁殖性能,导致初情期日龄的增加。
该文就大白、长白纯种后备母猪的背膘厚与初情期作一统计,结果与刘小红老师翻译的《后备母猪使用寿命的选择》文章中的内容一致。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及试验动物
试验于2004年12月在松垭原种猪场进行。
选择四川铁骑力士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个种猪场4个月所留的后备母猪作为研究对象,未对该批猪进行抽样和选择,是测定选留前的所有后备母猪,其中大白猪128头,长白猪57头,杜洛克样本太少未作统计。
1.2 试验方法
后备母猪第一次发情作为它的初情期,记录每次发情的日期,后备母猪没有用公猪诱情。
背膘厚是按照国家测定要求,在后备母猪达到8O~105 kg时,用超声波背膘仪进行活体测定,测定部位为后备母猪倒数3~4肋,距背中线3~5 cm处。
1.3 数据分析
测定的数据录入NETPIG育种软件进行计算,得出体重达100 kg的校正背膘厚及相对应的校正日龄。
将校正背膘厚和记录的初情期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保留两位小数。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大白后备母猪背膘厚小于10.00 mm的初情期比背膘厚在11.00~12.00mm之间的初情期晚7.01 d;背膘厚在10.00~11.00mm之间的初情期比背膘厚在11.00~12.00 mm之间的初情期晚1.44 d;背膘厚在12.00~13.00 mm之间的初情期比背膘厚在11.00~12.00 mm之间的初情期晚3.33 d;背膘厚≥13.00mm 的初情期比背膘厚在11.00~12.00mm之间的初情期晚5.5 d。
由表2可知,长白后备母猪背膘厚小于10.00m m 的初情期比背膘厚在1 1.00~12.00 mm之间的初情期晚7.11 d;背膘厚在10.00~11.00 mm之间的初情期比背膘厚在11.00~12.00 mm之间的初情期晚1.37 d;背膘厚在12.00~13.00 mm之间的初情期比背膘厚在11.00~12.00 mm之间的初情期晚7.19 d;背膘厚≥13.00 mm的初情期比背膘厚在11.00~12.00 mm之间的初情期晚1.99 d。
3 讨论
本试验后备母猪达100 kg时背膘厚在11.00~12.00 mm之间的初次发情的平均日龄是最早的,背膘厚在10.00 mm以下初情期是最晚的,背膘厚在13.00 mm以上初情期也较晚。
因此生产瘦肉型猪,要求背膘薄,但达到一定的范围(11.00~12.00 mm)即可,过薄过厚都会影响初情期,从而影响配种日期,增加成本。
美国的一名教授认为,初情期是越早越好,后备母猪最好在165~170日龄出现第一次发情,才为以后配种打好基础。
本试验后备母猪的初情期平均在140~155日龄,其中最早的有在112日龄出现第一次发情,最晚的也有189日龄才出现第一次发情的,总体比美国专家要求的初情期平均早了近20 d,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笔者认为,不同品种的初情期不同,像我国地方品种母猪背膘较厚,但初情期和性成熟都早,因此初情期不完全是由背膘厚决定的。
从本试验的数据统计来看,外种猪中,要让后备母猪更早的出现初情期,主要是控制后备母猪的膘情。
因此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1) 不同种猪场对后备母猪背膘厚的选择;(2) 饲养管理对后备母猪肥育程度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