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母猪背膘管理的重要性
- 格式:pptx
- 大小:7.72 MB
- 文档页数:48
母猪保健的措施及注意事项1. 引言1.1 什么是母猪保健母猪保健是指为了确保母猪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益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方法。
保健的范围包括定期体检、合理饲料搭配、饲养环境的管理和疫苗接种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保健措施,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和生存率,保障母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母猪是养猪场的经济支柱,其繁殖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养殖业的盈利。
母猪保健是养殖业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只有保证母猪身体健康,并给予适当的关爱和管理,才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益,确保猪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母猪保健不仅是一种养殖技术,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养猪户们应该始终把母猪保健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管理,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保健知识和技术,为母猪的健康和生产做出努力。
母猪保健是养殖业的基础,也是养殖户们应该重视的重要问题。
1.2 为什么重视母猪保健母猪保健在养猪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母猪是种猪群体中的核心,其身体健康直接影响着整个猪群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保持母猪的健康状态可以提高其生产力和繁殖率,从而增加猪场的产量。
母猪在怀孕期间需要特别的照料和关注,以确保胎猪的健康发育和母猪的生产顺利进行。
健康的母猪能够生下更多更健康的猪仔,提高繁殖效率和生产效益。
母猪的保健也可以减少疾病传播和传染风险,保护整个猪场免受疾病侵害,保障经济利益和生产安全。
重视母猪保健对于猪场的稳定发展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保健措施和健康管理,可以确保母猪在生产周期中保持良好的状态,保障猪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2. 正文2.1 母猪保健的重要性母猪保健的重要性在猪场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母猪是整个生产链条中的核心,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产仔量和质量。
良好的保健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力,还可以减少生病和死亡率,降低兽医费用,增加猪场的利润。
母猪保健的重要性体现在保持母猪健康的前提下,提高其受胎率和产仔率。
健康的母猪能够更好地吸收营养,生长更为迅速,繁殖能力也更加强大。
母猪背膘测定参数计算欧美等发达国家每头母猪年提供上市商品猪约为25头,而国内平均水平为19~20头,集团猪场也就在22头左右,国内生猪品种和国外差别不大,什么原因导致国内母猪生产性能上不来呢?经过研判,问题可能出在妊娠母猪体况评定方法上。
国内现行母猪体况评定方法是评分员根据经验目测母猪体况并打分,但体况评分并不能准确反映猪群总体肥度的背膘水平,不同的评分员会对同一头母猪的体况打出不同的分数,即使是同一评分员在不同时间点可能对同一头母猪打出不同的分数。
据统计,无论一个猪群中总体母猪群的体况如何,体况评分往往在1.5 - 4.0的范围内,这说明使用现有的目测打分法存在较大的误差。
仅仅根据体况评分确定饲喂水平的做法并不合理。
国内对母猪的饲喂量就是根据存在较大误差的体况评分来确定的。
体况评定结果不同,母猪的给料量就不同。
而妊娠母猪供料量的微小差异会导致母猪体增重和背膘水平的巨大差异,这是国内母猪生产性能低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有没有一个科学的依据来判定母猪体况并据之确定母猪的饲喂水平呢?有,那就是世界通行的母猪P2点背膘。
P2点背膘(图1)是国际养猪业通用的一个基础数据,是指猪最后一根肋骨处距背中线6.5厘米处的背膘厚度。
通过对母猪的P2点背膘厚度进行测定,以数字化的方法来对母猪体况进行测定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误差。
图3 活体背膘测定仪现代瘦肉型母猪在配种初期由于脂肪储备低(P2点背膘<18mm),会给繁殖性能带来不良影响。
近30多年育种工作的成绩是母猪的脂肪减少了50%,使繁殖母猪对营养变得更加敏感了;而脂肪的储备是可以通过调控营养水平来控制,这在制定母猪饲养方案时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制定有效的饲养方案变得越来越重要。
事实上,猪的不同养阶段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
母猪整个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后备阶段、初情到第一次配种、未成熟的繁殖周期(通常指的是第一胎)、成熟的繁殖周期(经产阶段)等四个阶段。
猪背膘厚的测定方法介绍猪背膘厚是评估猪的肉质和屠宰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确测定猪背膘厚对于养殖业者和肉类加工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背膘厚的测定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仪器和设备测定猪背膘厚需要用到以下仪器和设备:1.背膘测定仪:用于测量猪背膘的厚度。
2.电子秤:用于测量猪的体重,作为背膘测定的参考。
测定步骤下面将介绍测定猪背膘厚的具体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确保仪器和设备正常工作。
2.准备好待测的猪只。
步骤二:猪只的准备1.将待测猪只放置在固定的位置或猪栏内。
2.让猪只适应环境,以减少其紧张情绪。
步骤三:测量背膘厚度1.将待测猪只的背膘位置清洁干净。
2.将背膘测定仪的探头放置在猪背膘的中央位置。
3.调整背膘测定仪,使其与猪背膘垂直接触,并确保测定仪的平衡。
4.按下测定仪的测量按钮,测定仪会显示猪背膘的厚度。
步骤四:记录数据1.根据测定仪的显示结果,记录下猪背膘的厚度数据。
2.同时记录下猪只的体重数据,以备后续分析参考。
步骤五:数据分析1.根据记录的猪背膘厚度和体重数据,进行适当的统计分析。
2.可以计算平均背膘厚度、不同猪只群体的背膘厚度差异等指标。
注意事项在进行猪背膘厚的测定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测定时要注意安全,确保操作人员和猪只的安全。
2.背膘测定仪的探头要保持清洁,以避免污染。
3.测定时要保持仪器和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维护和校准。
结论通过猪背膘厚的测定,可以客观评估猪只的肉质和屠宰价值。
本文介绍了猪背膘厚的测定方法,包括仪器和设备的准备、测定步骤、数据记录和分析等内容。
希望读者能够正确应用这一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和肉类加工品质。
规模猪场母猪背膘测定标准版(收藏)欧美等发达国家每年每头母猪提供断奶仔猪数PSY超过25头,⽽国内到去年勉强才超过20头,我们饲养的猪只品种与国外差别并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内母猪⽣产性能上不来呢?据笔者初步调查研究,问题可能出在我们对母猪体况评定⽅法上。
国内现⾏的母猪体况评分母猪体况评分是由评分员根据经验⽬测母猪体况并打分,但是⼈为的母猪体况评分并不能准确反映猪群总体肥度的背膘⽔平,不同的评分员会对同⼀头母猪的体况会打出不同的分数,即使是同⼀评分员,在不同时间也可能对同⼀头母猪打出不同的分数。
统计表明,⽆论⼀个猪群中总体母猪群的体况如何,评分往往在1.5 - 4.0的范围内,特别集中在2-3.5分之间,这⼈为误差。
对根据体况评分确定饲喂⽔平的做法,更多的是依靠说明使⽤⽬测评分存在较⼤的⼈为误差个⼈的饲养经验,并⽆准确依据。
国内对母猪的饲喂量往往就是根据存在较⼤误差的体况评分来确定的。
体况评定结果不同,母猪的给料量⾃然就不同。
给分过低往往易导致妊娠期饲喂量过⼤母猪偏肥,哺乳期母猪采⾷量上不去,母猪奶⽔不⾜或出现乳汁中脂肪过多,造成仔猪15~18天左右拉稀严重。
⽣产上往往妊娠母猪供料量的微⼩差异会导致母猪体增重和背膘⽔平的巨⼤差异,这是国内母猪⽣产性能低下的⼀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究竟有没有⼀个科学的依据来判定母猪体况并据之确定母猪的饲喂⽔平呢?有,那就是母猪P2点背膘。
P2点背膘是国际养猪业通⽤的⼀个基础数据,是指猪最后⼀根肋⾻外切线距背中线6.5厘⽶处的背膘厚度。
通过对母猪的P2点背膘厚度进⾏测定,以数字化的⽅法来对母猪体况进⾏测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误差。
今天重点谈⼀谈母猪背膘测定⽅⾯的内容。
展开剩余89%⼀、背膘厚度正常情况下,母猪背部有2-3层脂肪,在⽣长前期,母猪背部的脂肪⼀般储存在靠外侧的2层,只有在⽣长后期才会出现第三层脂肪的沉淀。
母猪背膘厚度正常范围⼀般在10-25毫⽶,背膘越厚表⽰母猪越肥,背膘越薄表⽰母猪越瘦。
一、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与保健(二元母)1、体重达到70公斤-85公斤以上必须换料(母猪妊娠料)2、限制喂料80公斤到配种期间,每天用经产母猪料4斤,如果喂量过大,影响发情和受孕。
3、在饲料中加入VE(仔猪壮),每100克拌料200斤,促使母猪生殖系统提前发育成熟,促进更多的卵子发育成熟,为多产小猪打下基础,使母猪缩短空怀期。
4、母猪在100公斤应添加鱼肝油+霸王(或千金壮)在此期间的母猪性成熟未达到体成熟时,应该补钙,110公斤左右如发情可配种(结合测试体温)。
5、配种技术,在母猪配种前要做好两项检测测体温,在母猪空怀时,测体温建立档案母猪配种前体温升高时是排卵期,一般情况下1-3胎龄母猪体温在39度时,能产6头仔猪/胎,39.1度时能产8头仔猪/胎,39.2度时能产10-12头仔猪/胎,39.3度时能产13-18头仔猪/胎,39.8-40.4度时能产2-5头仔猪/胎,40.4-40.8度能产0-3头仔猪/胎,40.8度以上的不能配种,以后每增加1胎体温指数下降0.2度。
准确率达70%,仅供大家参考。
二、经产母猪的饲养管理对新产品系种母猪的饲养管理,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30%以上的母猪不发情,久配不孕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经产母猪的保健没有做或者是没有做好引起的,特别是配种较早的带子猪较多的、断奶太早的,出现产前产后不食的,在哺乳期发病的母猪,出现就不发情,屡配不孕的现象其保健方法如下:母猪从哺育期15天起到配种的这段时间用补铁健、VE\霸王都是拌料200斤饲喂。
三、怀孕母猪的管理1、母猪配种后,严格控制采食量,配种1-3天,每天喂精料3斤,4-7天每天的采食量不得超过3.5斤,8-15天每天采食量不得超过4斤,16-22天根据母猪的状态2:4:8,23天-85天每天采食量不得超过4.5斤,以后每天加料半斤,加到101天,最多每天12斤,同时在饲料中加入鱼肝油霸王(仔猪壮),提高新生仔猪的出生重和整齐度。
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种母猪的管理好坏直接关系着母猪的淘汰率和产仔数。
所以抓好种母猪的饲养管理应该是每个猪场应该多下功夫的地方。
下面店铺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母猪的管理技术吧。
母猪饲养管理要点一、优良母猪的体形标志俗话说,“母猪喂成八分膘,容易怀胎产仔高。
”即母猪应保持不肥不瘦,七八成膘的繁殖体况。
二、喂养母猪的原则母猪的消化功能强,吸收功能也强,特别是在怀孕期和哺乳期。
因此,不要太多精料,适当增加含粗纤维多的饲料,如青饲料、麦鼓等,又能防便秘。
对体瘦的母猪,要尽快恢复膘情。
过胖的母猪易使脂肪浸润卵巢,影响卵子成熟和正常发情,故要减料和多运动。
精料严重不足,以劣质青粗料饲养母猪的办法应杜绝。
否则,母猪会过度消瘦,引起内分泌失调,卵泡不能正常发育,故发情也不正常或根本不发情。
母猪对钙的不足极为敏感。
缺钙会造成母猪受胎率低、产仔数少、缺乳和产后瘫痪。
三、母猪管理(1)充足的阳光,适量的运动,新鲜的空气,对母猪保持良好的繁殖体况,正常发情、排卵、体质锻炼,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配种前加强放牧,使母猪采食牧草,接触阳光、土壤、新鲜空气,能促进母猪发情。
对长期圈养的母猪应设有运动场。
四、母猪的发情与配种(1)母猪初配年龄与体重:在正常情况下,地方品种小母猪可在7月龄左右,体重60-70千克以上开始配种。
国外品种8-10月龄,体重90-120千克开始配种。
我国新培育的品种和杂种猪初配年龄和体重在两者之间。
母猪初配过早、过晚对身体都有影响。
过早配种,不但影响延长自我发育,还会降低排卵数和产仔数。
而过晚配种,既增加了空怀时间,加大饲养费用,还会影响母猪产后泌乳量。
(2)母猪初配的具体时间:母猪的初情期即指母猪开始出现发情现象的时期。
因身体还没发育成熟,还不能配种。
本地猪可在第二次发情时配,外来猪种在第三次发情期配为好。
(3)提高受胎率的措施:母猪发情只是第一步,关键是促使母猪排卵和多排卵,只发情不排卵达不到受胎的目的。
怎样给母猪减肥
首先,合理饲养是母猪减肥的关键。
在饲养方面,我们应该根据母猪的生长发
育阶段和体重情况,科学调配饲料,避免过量喂养。
对于已经肥胖的母猪,可以适当减少日粮量,增加运动量,帮助其消耗多余的脂肪。
其次,合理运动也是母猪减肥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饲养环境设计,增加母猪的运动空间,引导母猪进行适量的运动。
比如,可以设置合适的游泳池或者悬挂玩具,让母猪在活动中消耗能量,达到减肥的效果。
另外,定期体检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定期体检,我们可以及时了解母猪的体
重和健康状况,对于已经肥胖的母猪,可以根据兽医的建议进行针对性的调整饲养和运动方案,帮助母猪减肥,保持健康状态。
此外,合理的饮水管理也是母猪减肥的重要因素。
母猪的饮水量应该充足,但
不宜过量,避免因过量饮水导致的肥胖问题。
同时,饮水温度也需要适宜,过冷或过热的饮水都会影响母猪的消化吸收,增加肥胖的风险。
最后,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母猪减肥的关键。
我们需要根据母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合理制定饲养计划,避免过度饲养和滥用添加剂,保证母猪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母猪减肥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饲养、运动、体检、饮水和管理等方
面的问题。
只有从多个方面入手,合理调整饲养管理,才能帮助母猪减肥,保持健康状态。
希望每一位养殖户都能够重视母猪的减肥问题,为母猪的健康着想,做好相关的饲养管理工作。
母猪为什么要做保健母猪保健的妙处!
绵羊为什么必要保健?母猪是猪场赚钱的宝物!猪场最高级中独
享待遇最高的都是母猪,尤其是孕期和哺乳期的母猪!
母猪为什么要做保健?母猪保健的妙处!
图:哺乳期的母猪
为了提高母猪的滋生力,增加母猪的窝产仔数和壮仔数!手艺员
职员和豢养治理人员对母猪的都是格外通知。
让母猪拥有健康的体格,所以必要给母猪疗养恰当好身体,也就是必要给母猪做保健!
好多养殖户回响母猪在养殖过程碰上中往往会碰到母猪产仔少,
巨细不平均,产生死胎,弱胎,木乃伊等,成活率低,出生重,断奶
重低下;黄白痢发病率高;母猪不食,产前产后瘫痪、便秘、肢蹄脆弱、蹄裂等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药物治疗结果不睬想或者基本无法治疗,因其和母猪的营养有很大的关系。
切实做好母猪的保健能够起到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可有效促进母猪正常发情,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
第二:促进母猪采食,促进泌乳,提高奶水质量;
第三:提高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削减仔猪黄白痢;
第四:可有效缓解或严寒等应激回响造成的母猪不吃;
第五: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显著调高肢蹄疾病发生,耽误母猪所
用年限。
母猪保健选择什么样的乙醛?母猪保健重在净化体内毒素、提高
畜禽的抗病力,我们用上为保健方案:瑞力强+紫锥菊+优维素!
紫锥菊在养病母猪亚健康、增加母猪的滋生力、净化体内毒素等
方面具有好多产物各个方面独有的奇特优势。
若是你想提高母猪产能,用此招试试!。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哺乳母猪的疾病预防工作-养猪技术哺乳母猪日进食能量不足,母猪就要消耗背标变为母乳的能量,日进食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母猪就会动用肌肉组织转化为母乳中的蛋白。
如果体能过度消耗,一方面造成仔猪营养性腹泻,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母猪体重的过度损失,造成母猪发情间隔或不发情,甚至下一胎次的产仔数也会下降,母猪将失去连续性高产的性能。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哺乳母猪的疾病预防工作。
1、提供充足的营养哺乳母猪除了要维持自身的基础代谢外,由于其泌乳的需求、体质的恢复、生殖系统的复旧等都需要大量的营养,因此,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是母猪哺乳阶段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
各类营养物质都是泌乳母猪必不可少的,主要有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能量。
母猪在哺乳阶段需要的能量要比空怀期高。
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母猪每生产1kg乳汁需消化能8. 708 MJ,每千克饲料中含有消化能为12. 983 MJ,哺乳5头仔猪需要4 kg,每增加1头仔猪,需给母猪多饲喂0.4 kg的饲料,因此,单一的能量水平并不能满足所有条件下的泌乳母猪,母猪对能量的实际需求要根据哺乳母猪实际的养殖情况,包括体重、哺乳仔猪数、仔猪的生长率等来决定,只有这样才可满足母猪在哺乳期对能量的需求,才可保证哺乳母猪能分泌充足的乳汁,使身体和生殖系统得到快速的恢复。
蛋白质。
泌乳期母猪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很高,蛋白质的摄入水平对母猪的泌乳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研究表明,如果将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提高到20. 2%时,赖氨酸提高到1. 12%时,母猪的泌乳量大幅度增加,但是也并不是蛋白质浓度越高越好,一般在泌乳期保持蛋白质的水平在18%,赖氨酸的水平在1.O%的效果最佳。
蛋白质除了对泌乳量有影响外还会影响乳体蛋白质的量,如果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低,则母猪在泌乳期体质蛋白质损失严重,乳中的蛋白质水平也相对的降低。
因此,要保持泌乳母猪日粮中适宜的蛋白质水平。
猪B超背膘标准
根据农业部颁布的《猪的B超背膘评价标准》(NY/T 823-2004),猪的B超背膘标准如下:
1. 背部脂肪厚度:背部脂肪厚度是指在第二背椎突以上测定的
猪背部皮下脂肪层的厚度。
标准要求背部脂肪厚度应在15-25mm之间。
2. 背部腰眼脂肪厚度:背部腰眼脂肪厚度是指在第四背椎突以
上测定的猪背部腰眼处皮下脂肪层的厚度。
标准要求背部腰眼脂肪厚
度应在15-25mm之间。
通过B超背膘评价可以判断猪的肥瘦程度和肥满度,对肉猪的选
育和屠宰具有重要意义。
畜禽屠宰企业和农户在进行猪的背膘评价时
应按照上述标准进行测定和判断。
母猪保健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母猪是猪场的重要生产力之一,保障母猪的健康是保障猪场生产的关键。
合理的保健措施和注意事项对母猪的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母猪保健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饲养环境:
1.空气流通:母猪的饲养环境应该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氨气积聚,有利于提高母猪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2.照明和温度:母猪饲养环境的照明和温度要适宜,避免过强的光线和过低的温度对母猪的健康造成影响。
二、饲料和饮水:
1.饲料质量:合理的饲料是保障母猪健康的前提,应该保证饲料的质量,不含有害成分。
2.饲料添加剂:适当添加抗生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母猪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3.饮水卫生:母猪应该保证充足的饮水,并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感染。
三、疾病预防:
1.定期体检: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检,及时排除疾病。
2.免疫接种:母猪应该定期接种疫苗,提高其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3.定期除虫:定期对母猪进行除虫,避免寄生虫对母猪的伤害。
四、生产管理:
1.孕期管理:孕期应该对母猪特别关注,提供较好的饲养环境和饲料,保证母猪生产后的健康。
2.产后护理:产后母猪需要适当的休息和垫料,避免受凉,保持体温平稳。
五、精神状态:
母猪的精神状态对其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应该避免母猪过度的紧张和恐慌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总结:母猪的保健措施及注意事项对猪场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母猪的保健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母猪的健康水平,也可以增加猪场的经济效益。
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认真对待母猪的保健工作,做到“以预防为主,常规护理为辅”,为母猪的健康保驾护航。
育肥猪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育肥猪是指经过特殊饲养和管理的猪,旨在尽快增加体重和肌肉,以迅速达到出售或屠宰的适宜体重。
育肥猪具有一系列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方法,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生理特点:1. 生长快速:育肥猪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通常在出生后的6-8个月内就可以达到适宜屠宰体重。
2. 食欲旺盛:育肥猪的食欲非常旺盛,每天能够摄食相当于体重2%-3%的饲料。
3. 膘肥体壮:育肥猪的体型较大,肌肉发达,脂肪较多,肉质紧实,适宜用于屠宰和肉品加工。
4. 耐受力强:育肥猪的耐受力较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和饲养方式,适应性广泛。
二、营养需要:1. 蛋白质:育肥猪需要高含量的蛋白质,以满足其快速增长的需要。
常用的蛋白质饲料包括豆粕、鱼粉、玉米等。
2. 能量:育肥猪需要大量的能量来支持其生长,常用的能量饲料有玉米、大豆粕、糯米等。
3. 维生素和矿物质:育肥猪需要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和生长发育,包括维生素A、D、E、K以及钙、磷等。
三、饲养管理:1.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育肥猪饲养的关键,需要根据猪的生长阶段调整饲料的配比和喂养量。
同时,定期清理饲槽和水槽,确保饲料的清洁和新鲜。
2. 环境管理:育肥猪需要安静、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受到寒冷、潮湿和高温等不良环境的影响。
合理设计猪舍的布局和通风设施,保持猪舍的卫生。
3. 疾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保持猪只的健康状况。
同时,对不适或疾病症状的猪只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避免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4. 生长监测:定期对育肥猪的体重和体况进行监测,及时调整饲料配比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其良好的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育肥猪具有生长快速、食欲旺盛、膘肥体壮和耐受力强的生理特点。
其营养需要包括高蛋白质、高能量、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饲养管理方面,要注意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防控和生长监测等。
只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才能确保育肥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2018年非洲猪瘟(ASF )进入中国,在ASF 的压力下中国很多集团猪场,规模猪场,和家庭农场都在使用批次化生产模式,在ASF 防控中也起到很重要的的作用,所以在疾病压力下有很多猪场选择这种模式,但是国内猪场在运用批次化生产模式后对其褒贬不一,生产成绩有好有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很多猪场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笔者走访很多猪场,将猪场里面在运用批次化生产过程中繁殖生产常见的六大误区进行总结,希望对行业内做批次化生产的猪场有所帮助。
1 误区一:后备母猪没有初情期管理直接进入批次化生产模式很多猪场为了赶任务和不够重视后备母猪的培育过程,忽视了后备母猪的情期管理,很多没有进行初情期管理的后备母猪都参与到批次化生产当中,导致停药后配准率很低,母猪的初情期出现越早,后期的繁殖生产性能越好,所以后备母猪的初情期管理非常重要,后备母猪良好的初情期是母猪场提高繁殖生产成绩,也是做好批次化生产的关键。
后备母猪初情启动有三大批次化母猪繁殖生产管理六大误区余 奎 1,2, 3,刘自逵 1,2,3,4 *(1. PSY 应用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329;2. PTT 养猪学习院,湖南 长沙 410329; 3.湖南加农正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329;4.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5)作者简介:余奎(1985.05—),男,PTT 养猪学习院讲师,PSY 应用应用研究院配怀研究室主任,湖南加农正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全国技术服务经理,研究方向:母猪繁殖方向配怀领域,E-mail :*****************通信作者:刘自逵(1965—),男,教授,PTT 养猪学习院首席科学家,研究方向:中药母猪生殖保健关键措施。
1.1公猪诱情公猪是刺激母猪发情的关键因素。
170日龄左右初情期,在大多后备母猪初情期来临的前半个月左右进行,每次查情每圈用公猪刺激5~10 min ,并辅以人工刺激五步法,每天上、下午各进行一次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