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格式:docx
- 大小:6.21 KB
- 文档页数:1
介绍母猪背膘厚度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母猪背膘厚度是衡量母猪肥胖程度以及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DOI:10.16174/j.issn.1673-4645.2023.04.013收稿日期:2023-03-26基金项目:生猪选育提高及杂交配套系的应用(桂垦牧科2022024)作者简介:许建春(1995-),男,河南驻马店人,硕士,主要从事动物育种相关工作*通信作者:潘红丽(1987-),女,广西武鸣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猪场生产相关工作母猪背膘厚度与繁殖性能的关系研究许建春吴先华李宇文波卓清陆崇国潘红丽*(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盛塘牧业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0)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纯种母猪和杂种母猪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通过分析不同胎龄美系大白猪和长大二元母猪的背膘厚度变化,探讨了上产床背膘厚度对美系大白猪和长大二元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仔猪出生窝重及断奶窝重的影响。
结果显示,美系大白猪的背膘厚度随着胎龄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趋势;长大二元母猪的背膘厚度呈现先升高再降低再升高的趋势。
上产床背膘厚度16~19mm 的美系大白猪总产仔数、健仔数、仔猪出生窝重及断奶窝重均显著高于其他组(<0.05);上产床背膘厚度在16~19mm 的长大二元母猪总产仔数、健仔数、仔猪出生窝重均高于其他组,仔猪断奶窝重显著高于其他组(<0.05)。
关键词:背膘厚度;繁殖性能;美系大白猪;长大二元母猪中图分类号:S828;S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645(2023)04-0057-0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扫一扫,了解文章更多内容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w Backfat Thickness and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XU Jianchun,WU Xianhua,LI Yu,WEN Bo,ZHUO Qing,LU Chongguo,PAN Hongli *(Guangxi Nongken Yongxin Animal Husbandry Group Shengtang Herding Co Ltd,Liuzhou 545000,China)Abstract:The articl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backfat thickness on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purebred and crossbred sows.We analyzed the changes in backfat thickness of purebred and crossbred sows at different gestational ages,then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backfat thickness on total litter size,live litter size,litter weight at birth and weaning litter weight of purebred and crossbred sows in the upper farrowing b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ackfat thickness of purebred sows tended to firstly decrease,then increase,and then decrease as the gestational age increased;the backfat thickness of backfat thickness tended to increase,then decrease and then in-crease.The total litter size,number of healthy piglets,litter weight at birth and litter weight at weaning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urebred sows with backfat thickness between 16~19mm in the upper farrowing bed than in the other groups (<0.05);the total litter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母猪的繁殖性能对提高猪场经济效益和推进养猪业发展至关重要[1,2]。
106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5年32卷第10期遗传改良GENETIC IMPROVEMENT哺乳期经产母猪背膘变化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胡闪耀1,郑雨剑1,荣 雷1,毛元良2,张子君2,毛慧敏2,王利通2,王国水2,左 波2,郑 嵘1*(1.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武汉 430070;2.浙江天蓬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江山 324111)0 前言母猪繁殖性能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猪场的整体生产管理水平。
膘情是一个衡量母猪体况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母猪在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状况和能量储备,并且影响母猪繁殖性能。
母猪的膘情会受到生理阶段、饲料营养、生产管理、生产胎次、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膘情变化进而又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
背膘厚与母猪体内脂肪含量密切相关,可以有效反映母猪的营养储备情况,且测量也比较简便,是预测母猪繁殖性能的良好指标。
采用超声波技术测定猪背膘厚,分析其与母猪繁殖性能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母猪膘情变化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从而为母猪的精细化饲养提供一个参考标准。
A 型超声波诊断仪具有能够在不损害机体的情况下,采集到活畜体内部的信息,因此在相关研究中被广泛的应用。
陈方琴的研究发现,后备母猪背膘在11.0~12.0 mm 之间时,母猪的初情期最早(P <0.05),且大白猪和长白猪的结果一致。
秦玉玲等的研究发现,在新加系大白和长白母猪群体中,分娩时背膘厚在15~16 mm 之间时总产仔数最高;并且妊娠期背膘变化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出生窝重和出生均重都有影响。
也有研究表明,哺乳期背膘损失严重会显著延长发情间隔,这是因为哺乳期间母猪机体损耗过大会造成母猪在断奶后恢复时间延长,当断奶背膘厚在10~13 mm 之间时,发情间隔基金项目:本项目受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4BAD20B01)、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编号:2014C02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编号:2014PY038;2662015PY160)资助。
背膘厚度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选自《畜牧人》杂志总第四期
qdet
qdet楼主
最近用背膘仪侧了几个规模猪场的背膘,结果发现大多数猪场凭眼观看膘情有很大误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很不利于猪场的效益。
在网上找了点资料和大家分享,这里说得都是一点背膘,位置:最后一根肋骨上侧距背中线6.5厘米处,单点背膘厚。
配种时年龄和体况
220-240日龄;体重130-145kg;P2背膘18-23毫米(220日龄达不到130kg体重的延长到245-275日龄配种)。
小母猪首次配种时,P2背膘厚对其5胎期间生产率的影响。
表1
小母猪躯体脂肪含量对其在繁殖群内利用年限的影响
表2
love-swine2楼
这给大家一个思路,后备猪该怎么养?我们现在的后备母猪配种前从不限料。
lyl 7楼
咱条件有限,没办法测啊,但是实践证明后备猪喂肥点,比如说十成膘配种,效果还
是蛮好的,只要猪体重在280斤左右,什么难产了,泌乳差了等,都不存在的,这是本人养猪两年的心得体会。
畜牧刀客 8楼
这样的背膘用手去感知,很多中小型猪场只能用手去感知或者从视觉。
请孙老师赐教。
qdet 9楼
love-swine说得有道理,7、8月达到250-290斤,基本上就是不限喂。
用手指压最后肋骨背中线,用力按可以按到骨头这样吧。
母猪背膘标准母猪背膘标准是衡量母猪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背膘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母猪的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因此科学合理地控制母猪的背膘是养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下面将从母猪背膘标准的定义、影响因素和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母猪背膘标准指的是母猪背部脂肪组织的厚度和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母猪的背膘主要集中在脊柱两侧和脊椎骨上方,形成一定的膘肉。
背膘的厚度和分布均匀与否,直接反映了母猪的体内脂肪储备情况,也是评价母猪体态和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其次,影响母猪背膘标准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饲料、饲养管理、疾病和遗传等。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母猪背膘的增长速度和脂肪的积累情况,从而保证母猪的背膘标准达到理想状态。
此外,及时预防和治疗疾病,选择优良的遗传品种也对母猪背膘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针对母猪背膘标准的管理方法,我们可以从饲料管理、运动锻炼和定期检查等方面入手。
在饲料管理上,需要根据母猪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产性能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控制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量,以防止背膘过度积累或者不足。
在运动锻炼方面,可以适当地增加母猪的活动空间和运动量,促进脂肪的分解和消耗,有利于控制背膘的厚度。
定期检查母猪的背膘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保持母猪背膘标准在理想范围内。
总之,母猪背膘标准的合理控制对于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合理的营养配给,可以有效地控制母猪背膘的增长速度和脂肪的积累情况,从而保证母猪的背膘标准达到理想状态。
希望养猪人员能够重视母猪背膘标准的管理,确保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母猪背膘标准母猪背膘标准是衡量母猪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母猪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背膘薄则母猪生长缓慢,生产性能差,反之则生长快,生产性能好。
因此,科学合理地控制母猪的背膘是提高母猪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关键。
一、母猪背膘的测定方法。
1. 观察法,通过目测母猪背膘的厚度和质量来判断母猪的背膘情况。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准确性较低。
2. 手感法,用手指按压母猪的背膘,通过手感来判断母猪的背膘情况。
这种方法准确性较高,但需要经验积累。
3. 仪器测定法,利用专业的背膘仪器对母猪的背膘厚度和质量进行测定,准确性最高,但设备成本较高。
二、母猪背膘标准。
根据母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要求,可以将母猪的背膘标准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瘦型,背膘薄,几乎感觉不到脂肪,这种情况下母猪的生长速度慢,生产性能差。
2. 适中型,背膘适中,手感柔软但有一定的脂肪质感,这种情况下母猪的生长速度适中,生产性能一般。
3. 肥胖型,背膘厚,手感松软,有较多的脂肪质感,这种情况下母猪的生长速度快,生产性能好。
三、控制母猪背膘的方法。
1. 合理饲养,科学配制饲料,根据母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要求,合理控制饲料的蛋白质和能量含量,避免过度肥胖或者营养不良。
2. 合理运动,适当安排母猪的运动量,避免长时间的围栏饲养,保证母猪的运动量和活动空间。
3. 定期检测,定期对母猪的背膘厚度和质量进行测定,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四、结语。
母猪背膘标准是影响母猪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合理地控制母猪的背膘对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定期检测,可以有效控制母猪的背膘,提高母猪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为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评定在繁殖母猪中的应用1前言母猪在整个繁殖周期内随繁殖阶段的不同,体况也存在差异,依据不同繁殖目的保持适宜的体况是保证其繁殖性能发挥的关键。
根据体况(背膘厚)调控妊娠母猪饲喂量,是实现母猪优质高效养殖的有效途径,因此母猪背膘厚度已成为衡量母猪体况的重要方法。
本文就体况评定技术在繁殖母猪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为今后进一步科学指导母猪养殖提供资料。
2母猪的体况评定2.1母猪体况对繁殖性能的影响背膘厚度可以有效反映母猪体况的变化,是母猪繁殖性能良好的预测指标。
以背膘厚衡量时,配种时经产母猪背膘较薄组(小于l2.5 mm)和较厚组(大于l8.0 mm)的当胎窝产活仔数、当胎仔猪初生窝重均极显著低于背膘适中组,即背膘厚l2.5~18.0mm组(张守全等,2005)。
范振先等(2005)的研究也发现,英系大白猪配种时标准体型的母猪情期受胎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等繁殖性能表现最好,显著优于肥胖型母猪与瘦母猪。
据研究,青年母猪首次配种时体重在125~145 kg、P,背膘厚为l8~20 mm时,5胎次的生产性能可达到最佳,连续5个胎次的产仔数差异可达9头,相当于多产1胎(Challinor等,l996),详见表l。
可见,青年母猪拥有足够的瘦肉与脂肪沉积是其实现成功配种的基础,确保其在繁殖周期之初有充足的体储或者首次配种时有良好体况,能有效避免后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其在整个繁殖周期的表现影响十分明显(Gaughan等,1995;Challinor等,l996)。
对泌乳母猪来说,如果因在泌乳期不能采食足够的饲粮以满足需求,导致母猪动用体储,体重降低,对其后续的繁殖性能影响很大。
据报道,泌乳期母猪背膘的下降程度主要与泌乳期长短、仔猪数量和生长情况、泌乳开始时的体重、体成分及环境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Close等,2001)。
研究证实,母猪配种后的妊娠几率、仔猪初生重和窝增重等繁殖性状随断奶到配种后3周内背膘厚增加幅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Kongsted,2006)。
健康养殖·诊疗772020.05 畜牧业环境摘 要:P2点背膘目前是大型规模猪场研究的重点,它对整个猪场提高生产潜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猪场日常生产管理中,哺乳母猪断奶后7天断配率不仅影响整个猪场的非生产天数,还影响了整个圈舍及场地的利用。
如果7天断配率达不到一定的高度,断奶后未发情母猪就会越积越多,这样给整个猪场的圈舍及场地带来巨大的压力,可能导致猪场无法正常运转,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疫病风险。
本试验主要对哺乳母猪哺乳期P2点背膘变化大数据分析,研究其对7天断配率的影响。
关键词:P2点背膘;7天断配率;非生产天数1 7天断配率对非生产天数的影响在猪场影响非生产天数的因素有很多,如:机械性损伤导致妊娠母猪流产,疫病因素(如:蓝耳、伪狂犬、乙脑等)导致流产、整胎死胎、木乃伊等。
然而在绝大多数猪场,影响非生产天数主要因素还是7天断配率。
在实际生产中,若要猪场正常运转,7天断配率应不低于90%。
规模化猪场中,一般来说断奶母猪7天内若不发情,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发情,甚至达到1到2个情期或者永远不发情。
在这段时间内的母猪不仅没有对猪场产生效益,还会浪费饲料、水电、磨损硬件设施等,导致猪场成本增加。
假设我们有一个1000母猪规模养殖场,每个断奶批次为20头母猪共50个批次,只考虑7天断配率的情况下,且在7天内发情的母猪,非生产天数均按7天来计算,50批次截止后,来计算该猪场的非生产天数,结果如表1:表1 7天断配率对非生产天数的影响(天)断配率90%80%70%60%非生产天数≥7.1≥7.2≥7.3≥7.4从表1可以看出,7天断配率越低,非生产天数越高,在实际生产中,非生产天数差距会更明显。
众所周知,一头母猪一年大约消耗1~1.1吨左右饲料,假如按每吨饲料4000元计算,其他因素不计算在内,每增加1天非生产天数,每头母猪饲养成本增加情况如表2:表2 非生产天数增加对每头母猪饲养成本的影响(元)非生产天数1天2天3天4天增加成本10.9621.9232.8843.84从表2可以看出非生产天数每增加1天,每头母猪的饲养成本增加10.96元,这还是在未考虑人工、水电、硬件磨损等消耗情况下计算的。
母猪背膘标准母猪背膘是评定母猪生产性能和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母猪的生产效率和猪肉品质。
因此,科学合理地控制母猪背膘是养猪生产中的重要工作。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母猪背膘的标准及其管理方法。
一、母猪背膘标准。
1. 背膘厚度,母猪背膘的厚度是评定其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母猪的背膘厚度应该在2.5厘米至3.5厘米之间,这样既能保证母猪有足够的能量储备,又不至于过度肥胖影响生产性能。
2. 背膘分布均匀,除了背膘的厚度外,其分布均匀也是评定标准之一。
背膘过于集中或者分布不均匀都会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因此在饲养管理中要注意保持母猪背膘的均匀分布。
3. 背膘质地,母猪背膘的质地应该柔软而有弹性,手感丰满。
如果背膘质地过于硬或者过于松软都会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因此在饲养管理中要注重饲料的配比,保证母猪获得充足的营养。
二、母猪背膘管理方法。
1. 合理饲养,在饲养管理中,要根据母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和生产性能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保证母猪获得充足的营养,避免背膘过度肥胖或者能量不足的情况发生。
2. 定期测定背膘厚度,定期测定母猪的背膘厚度,及时发现背膘过薄或者过厚的情况,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保持母猪背膘在合理的范围内。
3. 加强运动管理,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母猪消耗能量,保持身体健康和背膘的合理厚度。
因此,在饲养管理中要注意合理安排母猪的运动时间和方式,避免长期静止导致背膘过厚。
4. 疾病防治,及时发现和治疗母猪的疾病,避免疾病影响母猪的食欲和消化吸收,导致背膘过薄的情况发生。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母猪背膘标准的合理管理对于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和猪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养猪生产中,我们要加强对母猪背膘的管理,科学合理地控制母猪的背膘,为提高养猪效益和猪肉品质提供有力保障。
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王怀禹
【摘要】母猪体况在现代养猪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反映母猪体况最为直接的指标就是背膘厚度。
因此,控制母猪适宜的背膘厚度便成为生产管理的重要目标。
猪只不同阶段的背膘厚度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
母猪不同生长或生产时期背膘厚度与其繁殖性能存在相关性。
文章重点分析了背膘厚度与母猪繁殖性状的相关性、不同时期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旨在为确立母猪不同生理生产时期的适宜背膘厚度提供依据。
【期刊名称】《猪业科学》
【年(卷),期】2019(036)009
【总页数】3
【关键词】背膘厚度;初情期;繁殖性能基金项目:南充市科技计划项目
( 18YFZJ0006 ) 猪的繁殖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人们试图通过决定猪繁殖性状的基因进行遗传标记,但这项工作有相当大的难度,而且进展缓慢。
因此,通过常规改良手段提高猪繁殖效率仍然是当前养猪生产的重要任务,其中对母猪体况调控就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母猪在其一生的各繁殖周期内的不同繁殖阶段,体况存在差异性,依据各阶段繁殖目的和任务来保持适宜的体况,是保证其繁殖性能良好发挥的关键。
反映母猪体况最为直接的指标就是背膘厚度。
因此,控制母猪适宜的背膘厚度便成为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猪不同阶段的背膘厚度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
母猪不同生长或生产时期背膘厚度与其繁殖性能存在相关性,研究不同时期背膘厚度对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