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OH)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称...
- 格式:ppt
- 大小:400.50 KB
- 文档页数:41
醇的通性醇:醇的定义:羟基跟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醇。
说明: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存在两个或多个羟基的多元醇,羟基连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不饱和碳原子上的醇,都不能稳定存在。
醇的性质:1.醇的物理性质饱和一元醇的沸点比其相对分子质量接近的烷烃或烯烃的沸点高。
这是因为一个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可与另一个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氧原子相互吸引形成氢键,增强了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2.醇的化学性质(1)羟基的反应①取代反应在加热的条件下,醇与氢卤酸(如HCl、HBr、HI)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相应的卤代烃和水,例如: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及加热的条件下,醇可以发生分子间的取代反应生成醚和水,例如:说明a.由醇生成醚的反应又叫做脱水反应或分子间脱水反应。
b.在醇生成醚的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催化剂和脱水剂。
温度是醇脱水生成醚的必要条件之一,若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很慢或不能反应;若温度过高,反应会生成其他物质。
②消去反应含β—H的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和水,例如:说明a.由醇生成烯烃的反应又叫做脱水反应或分子内脱水反应。
b.从分子组成与结构的方面来说,脱水生成烯烃的醇分子必须含有β一H,如由于分子中没有β—H,不能脱水生成烯烃。
c.在醇生成烯烃的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催化剂和脱水剂。
d.人们通常把和官能团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α一C 原子.α—C原子上的氢原子称为α—H 原子;依次称为β一C原子,β—H原子……(2)羟基中氢原子的反应①与活泼金属反应由于氧元素与氢元素电负性的差异较大,羟基中氢氧键的极性比较强,容易断裂,所以羟基中的氢原子比较活泼,能与钠、钾、镁、铝等金属发生反应。
例如,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
②酯化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醇羟基中的氢原子能够被羧酸分子中的酰基()取代生成酯和水。
例如:说明a.该类反应由于生成了酯,所以叫做酯化反应。
从物质分子组成形式变化的角度来说,该反应又属于取代反应。
高中化学:醇知识点一、醇的概述1.醇的概念、分类及命名(1)概念醇是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饱和一元醇通式为CnH2n+1OH或CnH2n+2O(n≥1,n为整数)。
(2)分类(3)命名①步骤原则②实例:③注意:用系统命名法命名醇,确定最长碳链时不能把—OH看作链端,只能看作取代基,但选择的最长碳链必须连有—OH。
2.物理性质(1)沸点①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
②饱和一元醇,随分子中碳原子个数的增加,醇的沸点升高。
③碳原子数相同时,羟基个数越多,醇的沸点越高。
(2)溶解性: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丙三醇等低级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3)密度:醇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几种重要的醇二、醇的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1.醇的化学性质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时,可断裂不同的化学键,如(1)与钠反应分子中a键断裂,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消去反应分子中b、d键断裂,化学方程式为(3)取代反应①与HX发生取代反应分子中b键断裂,化学方程式为②分子间脱水成醚一分子中a键断裂,另一分子中b键断裂,化学方程式为(4)氧化反应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分子中a、c键断裂,化学方程式为③醇还能被KMnO4酸性溶液或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其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醇催化氧化的规律(1)RCH2OH被催化氧化生成醛:2.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装置(2)实验步骤①将浓硫酸与乙醇按体积比3∶1混合,即将15 mL浓硫酸缓缓加入到盛有5 mL 95%乙醇的烧杯中混合均匀,冷却后再倒入长颈圆底烧瓶中,并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②加热混合溶液,迅速升温到170 ℃,将生成的气体分别通入KMnO4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
(3)实验现象KMnO4酸性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 ℃,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醇与酚一、醇的定义:醇:羟基(—OH )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醇。
酚:羟基(—OH )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酚。
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醇,哪些是酚? CH 3CH 2OH二、醇的分类: 1.按烃基结构分类:2、按羟基所连的碳原子级别不同:一级醇(伯醇) 二级醇(仲醇)三级醇(叔醇)3、按羟基的个数:CH 2OHOHCH 3OH CH 3CHCH 3OH饱和醇 不饱和醇 脂环醇 芳香醇CH 3CH 2CH 2CH 2OHCHCH 2OHCH 2OH CH 2OH正丁醇烯丙醇环戊醇OHR CH R'R CH 2OHR'OHR C R''一元醇 二元醇 多元醇CH 3OH CH 2OHOHCH 2OH OH CH 2CH CH 2甲醇乙二醇丙三醇醇碳原子数相同的醇,羟基越多,沸点越高。
三、醇的命名:主链尽可能多的包含羟基或连接羟基的碳原子。
1.结构简单的一元醇可用普通命名法命名 根据与羟基相连的命名为“某醇”2.结构比较复杂的醇,采用系统命名法1.选择连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不饱和醇还应包含双键或叁键)。
若为多元醇,主链应连有尽可能多的羟基。
2.从距羟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给主链上碳原子编号,根据主链上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醇”,然后按次序标出取代基位次、数目、名称及羟基的位次,在“某醇”前面。
四、乙醇----一元饱和醇(C n H 2n 0 n ≥1)1、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 颜 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熔沸点溶解性乙醇无色液体特殊香味比水小较小,易挥发 与水互溶工业酒精 约含乙醇96%以上(质量分数) 工业酒精中含少量甲醇(CH3OH),一种剧毒的物质,无色透明液体,俗称木精或木醇,误饮眼睛会失明甚至死亡。
OHCH 2CH CH 2OHCH 3CHCH CH 2CH 2CH 33CH 2CH 2CH 2CH 2OHCH 3CHCCH 3CH 3CH 2CH 3OH CH 3CH CCH 2CH 3CH 36H 5CH 2CH 2CH 3CH 3CH 2OH无水酒精 99.5%以上(质量分数) 医用酒精 75%(体积分数) 3、乙醇的化学性质(1)置换反应 与活泼金属反应(如Na 、K 、Ca) 2CH 3CH 2OH + 2Na → 2CH 3CH 2ONa + H 2↑ (2)氧化反应1、燃烧完全氧化 CH 3CH 2OH + 3O 22CO 2 + 3H 2O 2、催化氧化 CH 3CH 2OH + CuO → CH 3CHO + Cu + H 2O 烧红的Cu 或Ag 作催化剂,Cu 丝黑色又变为红色,液体产生特殊气味(乙醛的气味)3、强氧化剂氧化(如酸性KMnO4、K 2CrO 4)(3)取代反应1、乙醇与卤代烃反应 C 2H 5OH + HBr → C 2H 5Br + H 2O2、分子间脱水CH 3CH 2OH + HOCH 2CH 3 CH 3CH 2OCH 2CH 3 + H 2O3、酯化反应4、消去反应 (分子内脱水)CH 3CH 2OH C 2H 4 ↑+H 2O点燃△△浓硫酸140℃ 浓H 2SO 41700C体积比:乙醇∶浓硫酸=1∶3 加药品顺序:乙醇→浓硫酸 加沸石或小瓷片-----防暴沸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五、酚类------苯酚1、苯酚结构化学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2、苯酚的物理性质纯净的苯酚是___色___体,具有_____气味,有毒。
醇【学习目标】1、了解醇类的结构特点、一般特性和用途;2、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要点梳理】要点一、醇的定义1.醇是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或者说醇是烃分子中饱和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形成的化合物。
—OH 是醇类物质的官能团。
2.醇的分类。
根据醇分子中含有的醇羟基的数目,可以将醇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等。
一般将分子中含有两个和两个以上醇羟基的醇分别称为二元醇和多元醇。
3.醇的通式。
一元醇的分子通式为R —OH ,饱和一元醇的分子通式为C n H 2n+1—OH 。
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醇与饱和一元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要点二、醇的物理性质1.低级的饱和一元醇为无色中性液体,具有特殊的辛辣气味。
2.常温常压下,碳原子数为1~3的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碳原子数为4~11的醇为油状液体,仅部分可溶于水;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高级醇为无色无味的蜡状固体,不溶于水。
3.醇的沸点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的沸点。
4.醇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要点三、醇的化学性质醇发生的反应主要涉及分子中的C —O 键和H —O 键:断裂C —O 键脱掉羟基,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断裂H —O 键脱掉氢原子,发生取代反应。
此外醇还能发生氧化反应。
1.消去反应。
2.取代反应。
CH 3CH 2OH+HBr H +∆−−−→CH 3CH 2Br+H 2O CH 3CH 2CH 2OH+HBr H +∆−−−→CH 3CH 2CH 2Br+H 2O C 2H 5OH+H —OC 2H 5140C ︒−−−−→浓硫酸C 2H 5—OC 2H 5+H 2O此外醇与钠、羧酸的反应也都属于取代反应。
如:2C 2H 5OH+2Na →2C 2H 5ONa+H 2↑3.氧化反应。
①大多数醇能燃烧生成CO 2和H 2O 。
C n H 2n+1OH+32n O 2−−−→点燃nCO 2+(n+1) H 2O ②在Cu 作催化剂时醇能被氧气氧化为醛或酮。
考点烃的含氧衍生物一、醇类1.醇类(1)定义: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醇。
(2)醇的分类注意啦:饱和一元醇的通式是C n H2n+1OH,饱和一元醚的通式为C n H2n+2O,所以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一元醚互为同分异构体,如丁醇和乙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碳原子数相同的芳香醇及酚互为同分异构体。
(3)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递变规律密度一元脂肪醇的密度一般小于1g·cm-3直链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升高沸点醇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高于烷烃水溶性低级脂肪醇易溶于水,饱和一元醇的溶解度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化学性质由于醇类都以羟基为官能团,所以醇类的化学性质与乙醇相似,即能与活泼金属反应,能发生酯化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等。
注意啦:在二元醇或多元醇的分子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羟基结合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时,物质不能稳定存在(如:→)。
在写二元醇或多元醇的同分异构体时,要避免这种情况。
(4)重要的醇的用途①甲醇:有毒,饮用约10 mL就能使人双目失明。
工业酒精中含甲醇,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车用燃料。
②乙二醇和丙三醇:都是无色、黏稠、有甜味的液体,都易溶于水和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乙二醇还用作汽车防冻液,丙三醇用于配制化妆品。
2.脂肪醇、芳香醇、酚和芳香醚的比较类别脂肪醇芳香醇酚芳香醚实例CH3CH2OH C6H5CH2OH C6H5OH C6H5OCH3官能团—OH—OH—OH—O—结构特点—OH与链烃基相连—OH与芳香烃侧链相连—OH与苯环直接相连氧原子连接2个烃基主要化学性质①与钠反应②取代反应③脱水反应④氧化反应⑤酯化反应等①弱酸性②取代反应③显色反应④加成反应等______特性红热铜丝插入醇中有刺激性气味(生成醛或酮)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______二、酚1.酚的概念和结构特征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酚。
醇1.认识醇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掌握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醇的分类、组成与物理性质1、醇的概念(1)羟基化合物:烃基中的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为羟基化合物。
羟基化合物有醇和酚两大类。
(2)醇的概念: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3)官能团:羟基(—OH)(4)结构:(R 1、R 2、R 3为H 或烃基)【易错提醒】①羟基连接在双键碳、三键碳上,该物质不稳定,会异构化转化为其它物质,如:乙烯醇会转化为乙醛。
②同一个碳上不能连接有多个羟基,易脱水转化为其它有机物,如:(5)饱和一元醇通式:C n H 2n +1OH 或C n H 2n +2O (n≥1)。
饱和x 元醇的通式为:C n H 2n +2O x 。
2、醇的分类依据类别举例羟基的数目一元醇CH 3CH 2OH (乙醇)二元醇(乙二醇)多元醇(丙三醇)饱和醇CH3CH2CH2OH(正丙醇)烃基的饱和程度不饱和醇CH2=CH-CH2OH(丙烯醇)3、醇的命名(1)选主链,称某醇:选择含有羟基在内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按主链所含有的碳原子数成为“某醇”(2)编号位,定支链:把支链作为取代基,从离羟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3)标位置,写名称:取代基位次—取代基名称—羟基位次—某醇CH3-CH2--CH3命名为4-甲基-2-戊醇;命名为2,2-二甲基-1-丙醇。
【易错提醒】①用系统命名法命名醇,确定最长碳链时不能把—OH看作链端,只能看作取代基,但选择的最长碳链必须连有—OH②多元醇的命名时,要选取含有尽可能多的带羟基的碳链作为主链,羟基的数目写在“醇”字的前面,用“二、三、四”等数字表示3—甲基—2—丁醇3—甲基—1,3—丁二醇4、物理性质(1)状态:C1~C4的低级一元醇,是无色流动的液体,C5~C11为油状液体,C12以上高级一元醇是无色蜡状固体。
(2)溶解性①醇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降低,原因是极性的—OH在分子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
第3课时醇酚醛[课型标签:知识课基础课]知识点一醇的结构与性质1。
概念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醇,官能团为羟基(—OH),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 n H2n+2O(n≥1)。
2.分类3。
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1)溶解性:低级脂肪醇易溶于水。
(2)密度:一元脂肪醇的密度一般小于1 g·cm-3。
(3)沸点①直链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升高。
②醇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高于烷烃。
4.由断键方式理解醇的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如图所示将醇分子中的化学键进行标号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断键位置置换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①取代反应CH3CH2OH+HBr CH3CH2Br+H2O②2CH3CH2OH C2H5—O-C2H5+H2O①②CH3CH2OH+CH3COOH CH3COOC2H5+H2O①氧化反应CH3CH2OH+3O22CO2+3H2O①②③④⑤2CH3CH2OH+O22CH3CHO+2H2O①③消去反应CH3CH2OH CH2CH2↑+H2O②⑤[名师点拨] (1)醇的消去反应规律醇分子中,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并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键。
表示为(2)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醇的催化氧化的反应情况与跟羟基(—OH)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的个数有关。
5。
几种常见的醇名称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俗称木精、木醇酒精甘油结构简式CH3OHCH3CH2OH或C2H5OH特性有毒75%杀菌消毒有机合成原料保湿护肤状态、溶解性液体,易溶于水且互相混溶题组一醇的结构与性质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是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O-H键断裂B.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含水C。
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成CH3COOHD.甲烷、乙烯、苯、乙醇都是无色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解析: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D不正确。
第3课时必备知识——烃的含氧衍生物[基本概念]①醇和酚;②醛和酮;③羧酸和酯;④酯化反应;⑤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⑥显色反应[基本规律]①醇类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②醇类的消去反应规律;③酯化反应的类型及规律;④烃的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及规律知识点1醇和酚的结构与性质一、醇的结构与性质1.醇的概念醇是羟基(—OH)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构成的化合物,饱和一元醇分子的通式为C n H2n+1OH或R—OH。
2.醇的分类3.醇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递变规律密度一元脂肪醇的密度一般小于1 g·cm-3沸点①直链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升高②醇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高于烷烃水溶性低级脂肪醇易溶于水,饱和一元醇的溶解度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4.醇的化学性质由断键方式理解醇的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乙醇分子中可能发生反应的部位如下,填写表格内容:条件断键位置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Na ①置换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HBr,△②取代反应CH3CH2OH+HBr―→CH3CH2Br+H2OO2(Cu),△①③氧化反应2CH3CH2OH+O2――→Cu△2CH3CHO+2H2O浓硫酸,170 ℃②④消去反应CH3CH2OH――→浓硫酸170 ℃CH2===CH2↑+H2O浓硫酸,140 ℃①或②取代反应2CH3CH2OH――→浓硫酸140 ℃C2H5OC2H5+H2OCH3COOH/ (浓硫酸) ①酯化反应CH3CH2OH+CH3COOH浓H2SO4△CH3COOC2H5+H2O2.苯酚的物理性质3.苯酚的化学性质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酚羟基比醇羟基活泼;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酚中羟基邻、对位的氢比苯中的氢活泼而易取代。
[通关2] (2020·湖南长郡中学检测)咖啡中的咖啡酸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粥样硬化等多种有益作用。
考点一:醇类的结构与性质[基础自主落实]1.概念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醇,饱和一元醇的组成通式为C n H2n+1OH或C n H2n+2O。
2.分类3.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物理性质递变规律密度一元脂肪醇的密度一般小于1 g·cm-3沸点①直链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升高②醇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高于烷烃水溶性低级脂肪醇易溶于水,饱和一元醇的溶解度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4.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反应物及条件断键位置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Na ①置换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HBr,△②取代反应CH3CH2OH+HBr――→△CH3CH2Br+H2OO2(Cu),△①③氧化反应2CH3CH2OH+O2――→Cu△2CH3CHO+2H2O浓硫酸,170 ℃②④消去反应CH3CH2OH―――→浓H2SO4170 ℃CH2===CH2↑+H2O浓硫酸,140 ℃①②取代反应2CH3CH2OH――→浓H2SO4140 ℃CH3CH2OCH2CH3+H2OCH3COOH(浓硫酸) ①取代反应CH3COOH+CH3CH2OH浓H2SO4△CH3COOCH2CH3+H2O5.几种常见的醇名称甲醇乙二醇丙三醇俗称木精、木醇甘油结构简式CH3OH状态液体液体液体溶解性易溶于水和乙醇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60 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2)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3)甘油作护肤保湿剂(√)(4)可用无水CuSO4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5)向工业酒精中加入新制的生石灰,然后加热蒸馏,可制备无水乙醇(√)(6)用浓硫酸、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制备乙烯,应迅速升温至170 ℃(√)(7)乙醇的分子间脱水反应和酯化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8)原理上可用于检验酒驾的重铬酸钾溶液,遇乙醇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2.现有以下几种物质:其中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有________;被氧化后生成醛的有________;其中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________;消去反应得到的产物相同的有________。
醇复习知识点一、醇的定义:羟基与烃基或者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二、醇的分类:〔1〕按羟基数目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
〔醇分子中含有羟基,且羟基个数不限,但不存在1个C原子上连有2个羟基的醇,因为这样的醇不稳定。
〕〔2〕按羟基连接类别分为:脂肪醇、芳香醇。
〔3〕按连接链烃基类别分为:饱和醇、不饱和醇〔不饱和醇中羟基连在不饱和碳上不稳定,易转化为羰基〕。
〔4〕饱和一元醇的通式:C n H2n+1OH 或C n H2n+2O、R—OH三、醇的物理性质〔1〕状态:C1-C4是低级一元醇,是无色流动液体,比水轻。
C5-C11为油状液体,C12以上高级一元醇是无色的蜡状固体。
甲醇、乙醇、丙醇都带有酒味,丁醇开始到十一醇有不愉快的气味,二元醇和多元醇都具有甜味,故乙二醇有时称为甘醇。
甲醇有毒,饮用10毫升就能使眼睛失明,再多用就有使人死亡的危险,故需注意。
〔2〕沸点:醇的沸点比含同数碳原子的烷烃、卤代烷高。
且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
〔3〕溶解度:低级的醇能溶于水,分子量增加溶解度就降低。
含有三个以下碳原子的一元醇,可以和水混溶。
由于醇分子中羟基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中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着相互吸引作用,这种吸引作用叫氢键。
醇中的氢键是醇分子中羟基中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中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的相互吸引力。
甲醇、乙醇、丙醇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这是因为甲醇、乙醇、丙醇与水形成了如下所示的结构:〔4〕几种常见的醇:1.甲醇:甲醇俗称木精,能与水任意比互溶,有毒,饮用10毫升就能使眼睛失明,再多用就有使人死亡的危险,故需注意。
工业酒精里为了防止盗窃通常加入了甲醇。
2.乙二醇:乙二醇是一种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主要用来生产聚酯纤维。
乙二醇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
3.丙三醇〔甘油〕:丙三醇俗称甘油,是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吸湿性强,有护肤作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四、乙醇的物理性质:1.乙醇的结构分子式:C2H6O 结构简式:CH3CH2OH2.乙醇的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沸点78℃;易挥发;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