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方新中考》化学__第一部分_第二单元_第9讲_质量守恒定律
- 格式:ppt
- 大小:457.00 KB
- 文档页数:15
绝密★启用前-------------广东省 2014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在---------------- 化学--------------------(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80 分钟 ): H—1 C—12 N—14 O—16 Na— 23 Cl—_ 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__ Ca—40 Cu—64 Ag —108___ 一、选择题 ( 此题共 14 小题, 每题 2 分, 共 28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___ 个是正确的 )___--------------------__ 1. 以下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_ 卷( )号_生考_ A . 铁矿炼铁 B . 干冰制冷 C. 海水晒盐 D. 风能发电___ 2. 以下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符合的是___ _ _( )_ __ _ --------------------__ 上__ _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 A . 液化气站 B. 煤矿的井下通道 C. 农产品批发市场 D .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名_ _ --------------------姓__ 答 3.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 )__ A . 玻璃钢和碳纤维是天然资料___ B . 钢铁在海水中不易锈蚀___ C. 白色物质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__ --------------------__ 题 D . 用灼烧的方法差别棉花和羊毛__ 4. 以下物质的名称和俗名对应正确的选项是校( )学业A.碳酸钙——纯碱B. 氯化钠——食盐毕C. 碳酸钠——小苏打 D . 氧化钙——熟石灰--------------------无5. 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 极易溶于水 , 以下采集氨气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第 1页(共 8页)效化学试卷A B C D6. 以下分类正确的选项是()A . 蒸馏水和矿泉水:硬水 B. 生铁和塑料:合成资料C. 金刚石和石墨:碳单质D. 氧化钾和碳酸钾:盐类7.以下考证明验不可以成功的是()A .CO2能与烧碱溶B. 不一样物质的着C. 分子在不停运动D . 质量守恒定律液反响火点不一样8.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 酒精、天然气和石油是化石燃料B. 大海有大批的水, 因此不用珍惜水资源C. 施用农药造成污染, 应严禁使用D. 少食蔬菜水果的同学会缺维生素C, 有可能惹起坏血病9.如图是某芝麻酱说明书 , 以下对于该芝麻酱判断正确的选项是()芝麻酱每 100 g 含有:蛋白质: 19.2 g脂肪:52.7 g糖类:16.8 g维生素 A: 17 ug铁:50.3 mg硒: 4 ug钙: 720 mg( 提示:可惹起部分婴儿过敏性皮炎)A . 不含微量元素 B. 不含糖类和油脂化学试卷第 2页(共 8页)C. 婴儿要慎用 D . 钙含量高于蛋白质10.以下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选项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食醋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明展现象两者之间不发生反响B向红墨水中加入活性炭, 过滤红墨水变无色活性炭拥有吸附性C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铜片上有划痕黄铜的硬度比铜大D电解水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水电解有气体生成11. 如图是 R 原子构造表示图和磷元素的有关信息,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X8B . 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C. 两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P2 R 5的化合物D . 磷能够在R 的单质中强烈焚烧12.KCl 与KNO3在不一样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表中所示。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解析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B.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1个电子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2.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3.食盐不仅可以做调味品,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A.H2B.Cl2C.NaOH D.Na2CO34.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2215反应后质量/g1029待测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是生成物B .测得反应后丁的质量为4gC .乙可能是催化剂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6.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C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7.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 (OH )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 Y > B .X 一定是2CuCl C .Y 可能是2H O D .Y 可能是24Na SO 8.物质X 、Y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X+2Na0H 2Y+Cu(OH)2↓,则()A .X 一定是Cu(N03)2B .X 的式量比Y 大C .Y 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2D .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9.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A .H 2OB .HeC .O 2D .NaCl10.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 .AlO ﹣﹣氧化铝B .2N ﹣﹣2个氮元素C .H +﹣﹣1个氢离子D .Cl 2﹣﹣2个氯原子 11.闽西盛产杨梅。
中考化学专题—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映的各物质的,等于反映后生成的各物质的,那个规律叫做。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1)微观:化学反映的进程确实是参加反映的原子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进程。
在化学反映中原子的没有改变,没有增减,也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映前后必然相等。
(2)宏观:化学反映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3、明白得质量守恒定律,抓住:“五个不变”、“两个必然改变”,“两个可能改变”六个不变:宏观: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养量不变微观: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量不变原子质量不变两个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必然改变微观:分子种类必然改变两个可能变:宏观: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微观:分子总数可能改变五、A、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内容说明现象的一样步骤:(1)说明化学反映的反映物和生成物;(2)依照质量守恒定律摆出参加反映的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3)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缘故。
B、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实质说明现象的一样步骤:(1)表达物质的宏观元素组成或微观的粒子组成(2)依照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映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或原子的种类、数量、质量不变(3)具体分析,得出结论。
考点二化学方程式1.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映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表示反映物、生成物、反映条件(2)表示反映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质量比)(3)表示反映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如:S+O2=点燃SO2表示三重意义:;;。
2.化学方程式配平:(一)最小公倍数法KClO3→KCl+O2↑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侧是3,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成:2KClO3→KCl+3O2↑,由于左侧钾原子、氯原子变成2个,那么KCl前配2,短线改成等号,标明条件:2KClO3=2KCl+3O2↑(二)归一法:选择最复杂的化学式,系数定为1如:C2H2+O2→CO2+H2O,选C2H2为标准,系数定为1 ,则CO2前配2,H2O前配1,右边氧原子共5个,那么O2前配5/2。
南方新课堂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教材分析:本章节在初三化学学习的整个阶段占有核心地位,为以后的化学计算将奠定良好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已经掌握了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接触化学计算,应让学生熟练掌握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完善计算解题步骤。
科学知识与技能: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能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表述质量守恒定律。
3、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4、掌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够展开直观排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探讨、总结进一步强化对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含义的认知。
2、使学生有针对性的把握考点和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使学生体会化学科学知识中的微粒美和排序美,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书写。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学生展示、讲授法。
课前准备工作:小白纸、记号笔。
一、复习采用的是三段式复习法第三阶段就是演示测试。
按照中考试题格式及标准,设计中考演示试题,展开中考模拟训练。
这一分阶段要于6月12日前完结,时间约2周。
二、复习策略⑴章节备考——依据教材展开横向备考。
这是基础复习阶段,是中考复习的基础环节,决定着能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章节复习要按照有利于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降低教学重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复习基础知识,通过章节复习要达到记忆准确、理解透彻、应用灵活的作用。
其指导思想是:基础、全面、系统、扎实。
⑵专题备考——依据知识点展开纵向备考这是综合复习阶段,是中考复习的.关键环节,决定着能否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专题复习要按照有利于巩固基础,有利于提高综合能力的原则,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对比,加强知识的融合与应用,提高学生综合辩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其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⑶演示测试——依据考题展开综合为丛藓科扭口藓模拟即进行定时、定量、规范的模拟训练,通过模拟测试有利于学生规范考试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程序,有利于促进学生查缺补漏,反思基础知识,有利于强化解题规律或技巧,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有利于调节情绪,提高应考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