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导向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 格式:docx
- 大小:11.07 KB
- 文档页数:2
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视听说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当今高职《英语视听说》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然后深刻分析了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视听说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必然性,最后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和实施建议。
关键词:高职视听说教学职业导向实践一体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规定:高职高专教育要根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认真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听、说、读、写、译并重”和“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的原则。
这一规定的出台把高职学生涉外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放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更明确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职业导向性。
同时,“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的原则无疑强调了英语教学实践一体化的基本需要。
因此,英语教学的基础课程“英语视听说”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然而,传统的“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却始终阻碍着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视听说实践一体化教学,为了切实落实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视听说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1.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问题的现状(1)缺乏导向性的、系统并完整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当前,许多高职英语视听说课程标准的设定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系统、完整地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更像是泛泛而谈的教学大纲,而且,更严重的问题是其标准并非以职业为导向,以及基于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性标准。
这样缺乏导向性、系统性与完整性的高职英语视听说课程标准便从根本上、整体上无法科学指导其教学运作。
(2)学生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教学缺乏职业导向的实践性操练。
目前大多数的视听说教学仍然无法摆脱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观地将众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甚至出现教师“死”灌,把学生灌“死”的做法,学生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模式有待开发。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摘要:目前,基于职业导向的教学改革在高职教育中正大刀阔斧得推进。
为了顺应这一潮流,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基础课的公共英语就要开展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本文结合金融行业的具体岗位(群)要求,对高职金融类专业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就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两个方面做了适度探索,旨在不断改进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和思路。
关键词:职业导向;公共英语;金融类专业;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一、引言近年来,由于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高职教育规模发展十分迅速。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是,随着高职高专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各院校注重专业发展后,作为基础课的公共英语课程逐渐被边缘化。
与此同时,社会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英语技能的要求不但没有降低,反因涉外业务的增多而提高要求。
因此,结合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对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性质和目标的要求,英语作为一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必修课。
如何进行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职业化改革是每一位高职公共英语教师都在不断思考、探索的课题。
本文以金融类专业为载体,以教学实践为平台,以职业为导向,就如何深化高职金融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展开研究。
二、基于职业导向的金融类专业岗位(群)分析教育部16号文件对加大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如下文字描述:“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该文件即明确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导向特征。
职业导向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
在职业导向的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需要更加贴近实际应用,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本文将就职业导向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改革的建议。
在职业导向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需要更加贴近实际应用,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设置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对语法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忽略了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2.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接受者,缺乏互动与实践的教学环节。
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3.考试导向教学
1.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在职业导向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可以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体验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强化对就业需求的了解
高职英语教学应该更加贴近就业市场,了解当前就业市场对英语能力的需求,将教学内容与实际职业需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就能够具备就业所需的实际技能。
3. 多元化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入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教学方式,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素养,使学生成为适应职业发
展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