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c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4
幼儿园葡萄酒课堂教学方案幼儿园葡萄酒课堂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开展葡萄酒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对葡萄酒的基本了解和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品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葡萄酒的基本知识2. 葡萄酒的分类和特点3. 葡萄酒的制作工艺和过程4. 葡萄酒的品尝技巧和注意事项5. 葡萄酒与文化的关系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葡萄和葡萄酒的图片,引起幼儿们的兴趣。
与幼儿们一起回顾葡萄的特点和葡萄是如何制成葡萄酒的。
第二步: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1. 老师向幼儿们介绍葡萄酒的基本知识,包括葡萄酒的产地、历史等。
2. 老师根据幼儿们的实际理解能力用简单的语言解释葡萄酒的含义。
第三步:葡萄酒的分类和特点(15分钟)1. 老师用图片和模型展示不同种类的葡萄酒,如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玫瑰葡萄酒等,并解释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2. 老师引导幼儿们观察不同种类的葡萄酒的颜色、气味和口感。
第四步:葡萄酒的制作工艺和过程(20分钟)1. 老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葡萄酒的制作工艺和过程,包括种植、收获、压榨、发酵、陈放等环节。
2. 老师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每个环节的作用和影响。
第五步:葡萄酒的品尝技巧和注意事项(15分钟)1. 老师向幼儿们介绍葡萄酒的品尝技巧,包括观察外观、闻香气、品味、评价等。
2. 老师强调葡萄酒的适量饮用,并告知幼儿们葡萄酒对儿童不适宜饮用的原因。
第六步:葡萄酒与文化的关系(20分钟)1. 老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葡萄酒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老师引导幼儿们讨论葡萄酒与节日、庆祝活动的关系,增加幼儿对葡萄酒文化的了解。
第七步:总结(5分钟)由老师简单总结幼儿们学到的知识和体会,鼓励幼儿们将葡萄酒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幼儿传授葡萄酒的基本知识。
2. 示范法: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观察、触摸和嗅闻葡萄酒,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
幼儿园小班小小葡萄酒家教育教案教学主题:小小葡萄酒家——让孩子认识葡萄酒教学目标:1. 让孩子能够认识葡萄酒,并知道其由葡萄酿制而成。
2. 培养孩子的品尝和品味能力,让孩子能够感受到葡萄酒的香气和口感。
3. 增强孩子自信心,让孩子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尝试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快乐。
教学准备:1. 葡萄酒杯若干,葡萄酒几瓶(不需要是真实的葡萄酒,可以是用水和食醋等调制而成的仿制葡萄酒)。
2. 一些食物,如干果、奶酪、巧克力等。
3. 简单易懂的葡萄酒相关知识。
4. 一些图片或视频,用于介绍葡萄酒的生产过程和各种类型的葡萄酒。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导孩子认识葡萄酒1. 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或图片等方式介绍葡萄酒的种类、颜色、香气和口感等基本概念,让孩子对葡萄酒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通过图示和实物对比,让孩子认识葡萄和葡萄酒的关系,并了解葡萄酒是如何通过葡萄酿制而成的。
3. 让孩子亲自体验葡萄酒的味道和口感,让他们品尝并感受不同种类葡萄酒的不同口感。
第二步:品尝葡萄酒1. 为孩子提供葡萄酒杯和几瓶葡萄酒(可以是仿制品),让他们自己尝试倒酒和品尝。
2. 让孩子尝试不同种类的葡萄酒,并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葡萄酒的口感和味道。
3. 为孩子提供一些食物,如干果、奶酪、巧克力等,让他们搭配葡萄酒品尝。
教师可以指导孩子如何搭配,让他们感受到食物和葡萄酒的互动。
第三步:认识葡萄酒文化1. 介绍葡萄酒的文化背景,包括葡萄酒在欧洲等地区的地位、葡萄酒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等。
2. 通过一些故事和传说,让孩子了解葡萄酒的文化内涵和背后的故事。
3.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孩子积极互动,鼓励他们提问或分享自己的观点,不断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四步:拓展实践1. 在讲解和品尝葡萄酒的过程中,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验感受,从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 让孩子亲自动手制作一款葡萄酒,可以用水、食醋等配料来制作仿制品。
让孩子从实践中体验到葡萄酒的制作过程,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幼儿园小小厨师葡萄酒酿造DIY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了解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和原理。
2.学会使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制作葡萄酒。
教学准备:1.葡萄(酿造葡萄酒的葡萄品种)2.红酒酵母3.白糖4.一块布5.一个玻璃瓶6.一个漏斗7.一个漏网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老师给孩子们看一段关于葡萄酒的视频,简单介绍葡萄酒的历史和酿造过程,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10分钟)老师简单介绍葡萄酒的酿造原理,包括葡萄的压榨、发酵和熟成过程。
解释清楚酵母和糖与葡萄汁的关系,并提醒孩子们进行实验时要小心操作。
3.实验操作(20分钟)(1)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需要酿造的葡萄品种,并轻轻将葡萄压榨,将葡萄汁倒入玻璃瓶中。
(2)孩子们用漏网过滤掉葡萄渣,将葡萄汁倒回玻璃瓶内。
(3)孩子们向葡萄汁中加入少量的白糖,搅拌均匀。
(4)孩子们将酵母撒入玻璃瓶中,用布盖好。
4.实验观察(10分钟)孩子们观察学习所酿制的葡萄酒的发酵过程。
老师指导孩子们注意观察酵母的作用,以及葡萄汁中的气泡。
5.实验总结(15分钟)(1)孩子们集体讨论葡萄酒酿造的过程,总结并复习实验中的步骤和观察结果。
(2)孩子们分享自己对葡萄酒酿造的认识,以及实验中的心得体会。
6.拓展活动(15分钟)(1)孩子们分组进行小小酿酒师比赛。
每组选择一种葡萄品种,酿造出自己的葡萄酒,评选最好的一组。
(2)孩子们可以自己准备一些小礼物,尝试给家人或朋友送上自己亲手酿造的葡萄酒。
7.家庭作业(5分钟)老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孩子们写一篇关于葡萄酒酿造的小作文,写自己亲手制作葡萄酒的过程和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实验活动,幼儿们不仅了解了葡萄酒的酿造原理,而且亲自参与了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增加了他们对实验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在酿造过程中,需要孩子们仔细观察并进行操作,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小小酿酒师比赛和分享,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这样的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幼儿的学习内容,也培养了他们的爱好和创造力。
幼儿园科学实验——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教案及健康饮食教育幼儿园科学实验——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教案及健康饮食教育幼儿园阶段是孩子的成长黄金期,科学实验教育可以引发孩子们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健康饮食教育中,对于葡萄酒的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以幼儿园科学实验为主题,深入探讨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教案及健康饮食教育。
1. 实验材料准备在进行这个科学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材料,包括红葡萄酒、白葡萄酒、透明的玻璃杯、白色餐巾纸和放大镜等。
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观察和理解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区别。
2. 实验过程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区别,我们可以先让他们用放大镜观察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颜色和质地。
可以在透明的玻璃杯中分别倒入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让孩子们用白色餐巾纸将杯子上部的液体抹干净,观察纸巾的变化。
可以让孩子们一起讨论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香气、口感和颜色的变化。
通过这些实验过程,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之间的差异。
3. 健康饮食教育在进行葡萄酒的实验教育的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们了解葡萄酒对健康的影响。
可以通过简单的健康饮食教育,让孩子们明白葡萄酒适量饮用的重要性,并且与他们共享葡萄酒对健康的益处,例如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和提高免疫力等。
4. 感悟与总结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从观察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颜色和质地中,增进对于葡萄酒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健康饮食教育,也能使他们认识到适量饮用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5. 我的观点和理解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们来说,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探索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区别,可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教案的设计需要贴近实际,结合幼儿园的特点和孩子们的认知水平,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悟,全方位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科学实验——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教案及健康饮食教育,不仅可以拓展孩子们的认知范围,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化学葡萄酒原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葡萄酒的成分和制作过程;
2. 掌握葡萄酒的发酵原理;
3. 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葡萄酒。
二、教学内容:
1. 葡萄酒的成分和分类;
2. 葡萄酒的酿造过程;
3. 葡萄酒的发酵原理;
4. 葡萄酒的品鉴技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葡萄酒的发酵原理;
2. 葡萄酒的品鉴技巧。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解结合实例分析;
2. 实验演示;
3. 课堂讨论。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葡萄酒的成分和分类;
3. 分析葡萄酒的酿造过程;
4. 探讨葡萄酒的发酵原理;
5. 演示葡萄酒的品鉴技巧;
6. 练习:让学生自行品鉴葡萄酒,并分享感受;
7. 总结:梳理葡萄酒的相关知识点。
六、作业:
1. 搜索并了解一种葡萄酒的生产过程;
2. 品鉴一种葡萄酒并撰写品鉴报告。
七、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葡萄酒文化与品鉴》课程教学人纲课程编码:总学时:32总学分:2开课学期:第一学期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先修课程: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对葡萄酒起源、产地、产区、文化内涵、饮用习惯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葡萄酒文化的基础知识:学习葡萄酒的外观、品种分类、等级、品酒技巧、菜肴搭配以及侍酒流程等葡萄酒的品鉴过程,全面掌握识酒与品酒的方法。
本课程打开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感知鉴赏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在各专业深造和开拓提供活力。
二、课程基本内容:第一章葡萄酒的起源教学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酒的定义和分类,了解葡萄酒的起源和传说及中外葡萄酒的发展状况。
教学内容:了解开设本课程的意义,酒的分类,葡萄酒的起源和酒神传说,掌握葡萄酒的发展和葡萄酒文化。
教学重点:葡萄酒的发展概况和葡萄酒文化。
教学难点:葡萄酒的种类。
第二章葡萄酒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葡萄酒的定义和分类,了解葡萄酒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教学内容:了解葡萄酒的定义,葡萄酒的分类和分级,酒瓶与酒标的识别;掌握葡萄酒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教学重点:葡萄酒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葡萄酒分类和分级。
第三章酿酒葡萄品种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酿酒葡萄品种的分类,了解品种的选择及葡萄管理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了解主要酿酒葡萄品种介绍,葡萄园地点的选择和管理;理解影响葡萄生长的因素,葡萄果粒的构造和成分;掌握收获成熟度的确定及采摘。
教学重点:酿酒葡萄品种的分类和葡萄园管理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酿酒葡萄收获指标的确定。
第四章葡萄酒酿造工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葡萄酒酿造工艺流程,了解不同类型葡萄酒的工艺,掌握家庭葡萄酒酿造工艺。
教学内容:了解现代工业葡萄酒酿造工艺,发酵前的准备:理解红葡萄酒的酿造;白葡萄酒的酿造:香槟酒的酿造;掌握葡萄酒的贮存、后处理和包装:掌握家庭葡萄酒酿造工艺。
教学重点:不同类型葡萄酒工艺。
教学难点:不同类型葡萄酒工艺。
一、实验背景葡萄酒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饮品,在我国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葡萄酒制作过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生物学、化学、食品科学等。
通过葡萄酒实验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葡萄酒的制作原理、工艺流程以及质量评价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实验设计方案旨在设计一套完整的葡萄酒实验教学方案,以期为葡萄酒专业教育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标1. 了解葡萄酒的原料、生产工艺和质量评价方法。
2. 掌握葡萄酒制作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实验报告撰写等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实验内容1. 葡萄酒的原料与成分2. 葡萄酒的发酵过程3. 葡萄酒的陈酿与调配4. 葡萄酒的质量评价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实验材料:新鲜葡萄、葡萄汁、酵母、糖、酸度调节剂、二氧化硫、酒精、实验器具等。
(2)实验设备:发酵罐、酒精计、酸度计、比重计、温度计、蒸馏器、无菌操作台等。
(3)实验试剂:酒精、二氧化硫、酸度调节剂等。
2. 实验操作(1)原料处理:将新鲜葡萄去梗、去籽,破碎成葡萄汁。
(2)酵母活化:将酵母按比例溶解于温水中,加入少量糖,活化30分钟。
(3)发酵:将活化后的酵母加入葡萄汁中,控制温度在20-25℃,发酵时间为7-10天。
(4)酒精提取:将发酵后的葡萄酒进行蒸馏,提取酒精。
(5)陈酿:将提取酒精后的葡萄酒放入橡木桶中,陈酿时间为6个月以上。
(6)调配:根据个人口味,对陈酿后的葡萄酒进行调配。
(7)质量评价:使用酒精计、酸度计、比重计等仪器对葡萄酒进行质量评价。
3.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记录发酵过程中葡萄酒的酒精含量、酸度、糖度等数据。
(2)记录陈酿过程中葡萄酒的色泽、口感、香气等变化。
(3)分析实验数据,评估葡萄酒的品质。
4. 实验报告撰写(1)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与分析。
(2)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实验心得与体会。
课程名称:葡萄酒品尝与鉴赏实践课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葡萄酒的基本知识,包括起源、分类、酿造工艺等。
2. 学会品鉴葡萄酒的基本技巧,包括观色、闻香、品尝、评价等。
3. 培养学生对葡萄酒文化的兴趣,提升生活品质。
教学重点:1. 葡萄酒的品鉴技巧。
2. 葡萄酒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1. 葡萄酒品鉴的细致操作。
2. 葡萄酒与食物搭配的原理。
教学准备:1. 葡萄酒样品(红葡萄酒、白葡萄酒、起泡酒等)。
2. 品酒杯。
3. 酒具(酒杯、醒酒器、酒瓶等)。
4. 品酒笔记纸。
5. 食物样品(与葡萄酒搭配的食品)。
6. 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葡萄酒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葡萄酒的基本分类和酿造工艺。
二、理论讲解1. 葡萄酒的起源、历史和发展。
2. 葡萄酒的分类(按颜色、产区、酿造方法等)。
3. 葡萄酒的酿造工艺。
三、品酒技巧讲解1. 观色:观察酒液的颜色、透明度等。
2. 闻香:辨别酒香,区分果香、花香、木香等。
3. 品尝:品尝酒液的口感、酸度、甜度、单宁等。
4. 评价:综合评价酒的品质。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品尝一种葡萄酒。
2. 指导学生按照品酒技巧进行操作。
五、交流分享1. 各组汇报品酒感受,分享品酒心得。
2. 教师点评,总结品酒技巧。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回顾葡萄酒的基本知识和品酒技巧。
2. 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葡萄酒与食物搭配1. 讲解葡萄酒与食物搭配的原理。
2. 介绍一些经典的葡萄酒与食物搭配实例。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品尝一种葡萄酒与食物的搭配。
2. 指导学生按照搭配原理进行操作。
四、交流分享1. 各组汇报搭配感受,分享搭配心得。
2. 教师点评,总结搭配技巧。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葡萄酒品鉴的重要性。
2. 拓展阅读材料,推荐相关书籍和网站。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葡萄酒知识的掌握程度。
山西葡萄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山西葡萄酒的地理标志、品种特点及酿造工艺;2. 学生能掌握葡萄酒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山西葡萄酒的历史地位;3. 学生能了解葡萄酒与健康、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品鉴山西葡萄酒,提高品酒技能;2. 学生能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整理与山西葡萄酒相关的信息;3. 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葡萄酒课程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家乡特产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2. 学生在品鉴和了解葡萄酒的过程中,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提升审美素养;3. 学生通过学习葡萄酒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方特色课程,结合山西葡萄酒产业实际,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主旨。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对家乡特产感兴趣,好奇心强。
教学要求:教师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实现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山西葡萄酒地理标志与品种特点- 章节:地方特产与地理标志- 内容:介绍山西葡萄酒的地理标志,分析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讲解山西主要葡萄酒品种的特点。
2. 山西葡萄酒酿造工艺- 章节:葡萄酒酿造工艺- 内容:阐述山西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包括选料、发酵、陈酿等环节。
3. 葡萄酒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章节:中国葡萄酒文化- 内容:讲述葡萄酒在我国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山西葡萄酒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4. 葡萄酒品鉴与礼仪- 章节:葡萄酒品鉴与礼仪- 内容:教授葡萄酒品鉴的基本方法,包括观色、闻香、品味等;讲解葡萄酒礼仪,培养学生的优雅气质。
5. 葡萄酒与健康- 章节:葡萄酒与健康- 内容:介绍适量饮用葡萄酒对健康的益处,强调饮酒需适量,关注食品安全。
项⽬⼀⾛进葡萄酒初步了解葡萄酒(教案模版)项⽬⼀⾛进葡萄酒初步了解葡萄酒果酒是世界上最早的饮料酒之⼀,在世界各类酒中占据着⼗分显赫的位置,其产量在世界饮料酒中仅次于啤酒列第⼆位。
是最健康、最卫⽣的饮料。
⼴义地讲,凡含有⼀定糖分和⽔分的果实,经过破碎、压榨取汁、发酵或者浸泡等⼯艺精⼼调配酿制⽽成的各种低度饮料酒都可称为果酒。
对所有果酒以其果实原料的名称来命名,如葡萄酒、猕猴桃酒、苹果酒。
葡萄酒是⽤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
通常分红葡萄酒和⽩葡萄酒两种。
前者是红葡萄带⽪浸渍发酵⽽成;后者是葡萄汁发酵⽽成的。
定义葡萄酒:按照国际葡萄酒组织的规定,葡萄酒只能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汁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其酒精度数不能低于8.5°;按照我国最新的葡萄酒标准GB15037-2006规定,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0%的酒精饮品。
通常分红葡萄酒和⽩葡萄酒两种,前者是红葡萄带⽪浸渍发酵⽽成,后者是葡萄汁发酵⽽成的。
1.1 葡萄酒的⽣产历史与发展1.1.1 葡萄酒的起源与⽣产历史我国酿酒历史悠久.⼀些⽂献也记载着,葡萄酒、梨酒、桃酒、柑橘酒等,在我国古代时候就有了。
2000年前葡萄酒传到希腊、罗马、后传到法国、西班⽛和德国等地区。
9世纪,英国由罗马输⼈葡萄酒。
10世纪后,再传到丹麦等北欧国家。
16世纪后,葡萄栽培及葡萄酒酿造技术在世界各地⼴为传播。
近20年来,全世界的葡萄酒产量在2 500~3 600万吨之间。
其中法国、意⼤利两国的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
1.1.2 我国葡萄酒⼯业的发展与现状我国葡萄酒⽣产发展始于近代,1892年,印尼华侨张弼⼠先⽣引进欧美葡萄品种170余种,在⼭东省烟台建⽴了⼤⾯积的葡萄种植园,并成⽴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新中国成⽴后,尤其是进⼈改⾰开放的80年代,我国的葡萄酒⾏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各地区积极引进和培育优良葡萄品种,成⽴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改进葡萄酒的酿造技术,更新葡萄酒的酿造设备。
XX校教案
课程名称:酒水服务与酒吧管理编制日期 2014 年 3 月 3 日
3周星期二和四周星期周星期周星期授课日期
3月 4日和6日月日月日月日班次12级旅游
章节及课题:
第二章发酵酒
2.1 葡萄酒(2.1.2 法国葡萄酒)
目的要求:
1、了解法国葡萄酒的历史和品酒知识;
2、掌握法国葡萄酒酒法和法国各产地葡萄酒的特点。
重点与难点:
法国葡萄酒酒法和法国各产地葡萄酒的特点。
课的类型:新课
课的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引导法、举例说明法
参考书及教具:黑板、粉笔、教案、课本
教学内容(详后)
●复习
同学,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探讨了“葡萄酒的分类”和“储存”两小节的内容,请问葡萄酒是如何分类的,不同分类的特征分别是什么?葡萄酒的储存要注意哪些问题?
●新课导入
提到“葡萄酒”这个词,我们就会想到浪漫之都——法国,法国葡萄酒世界闻名,这是为什么啊?我们一起探讨学习了这节
课的内容,你就明白了。
讲授新课
2.1.2 法国葡萄酒
1)法国葡萄酒概述
法国葡萄酒被世人奉为世界葡萄酒的极品。
它之所以深受人们的爱戴,不仅仅在于它与香水、时装一样象征着法兰西的浪漫情调,更重要的是它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法国葡萄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
(简要介绍法国葡萄酒的历史。
)历史的反复、求生存的渴望、文化的熏染以及大量的品质改良和技术革新,推动了法国葡萄种植和酿造业日臻完善,最终使法国葡萄酒走进了世界葡萄酒极品的神圣殿堂。
(介绍:法国葡萄酒的地域分布)
2)法国葡萄酒酒法
法国葡萄酒有严格的等级和品质体系,大致可分为四等:第一等:法定产地葡萄酒(AOC):是法国葡萄酒的最高级别。
AOC意为“原产地控制命名”。
只能用原产地种植的葡萄酿制,绝对不可和别地的葡萄汁勾兑。
又细分为超一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多个级别。
第二等:优良产地葡萄酒(VDQS):是普通地区葡萄酒向AOC级别过渡所必须经历的级别。
如果在VDQS时期酒质表现良好,则会升级为AOC。
上述两类酒对产地、所采用的葡萄品种、酿制过程、每公顷葡萄的产酒量及最低酒精含量都进行了严格规定。
第三等:地区餐酒(Vin de pays):注明产地的佐餐酒。
它可以用标明产区内的葡萄汁勾兑,但仅限于该产区的葡萄。
第四等:日常餐酒(Vin de table):不注明产地,大多是通过不同酒窖的酒勾兑而成的。
此外,法国葡萄酒还特别讲究年成,分为特别好年、很好年、好年、较好年、一般、差等几类。
(简要介绍四个等级酒的标签标示。
)
3)法国葡萄酒的著名产地
(1)波尔多
位于法国西南部,在法国最大的纪龙德省内,是法国最著名的葡萄酒产地。
整个法国有四分之一的品牌葡萄酒来自这里。
盛产红、白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享誉世界。
本地区的葡萄酒多为调配型葡萄酒,因其悦人的果香和酒香,被誉为“葡萄酒女王”的美称。
(2)勃艮第
位于法国的东部,由一系列小葡萄种植园组成,呈南北细长延伸的带状分布。
(简要介绍勃艮第相对波尔多地区葡萄酒的区别和葡萄的品种)
(3)香槟
位于法国东北部,葡萄品种主要有三种:比诺罗瓦、比诺曼尼、霞多利。
香槟是一种独特的法定产区葡萄酒,它的酿造过程和销售都受到严格的管制。
依调味剂的甜味不同,分为干、半干、半甜、甜四种类型。
香槟通常上市就适于饮用。
市场上销售的香槟分为记年和不记年两种。
记年香槟,是葡萄采摘酿制3年后销售的香槟酒;不记年香槟,是装瓶12个月后销售的香槟酒。
香槟区也生产静态葡萄酒。
扩展:
1、酒瓶小常识
2、品酒知识——如何品尝法国葡萄酒(结合视频进行讲解)
●小结
法国葡萄酒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历史的反复、求生存的渴望、文化的熏染以及大量的品质改良和技术革新,推动了法国葡萄种植和酿造业日臻完善,最终使法国葡萄酒走进了世界葡萄酒极品的神圣殿堂。
形成了波尔多、勃艮第、香槟等著名的葡萄酒产区。
法国葡萄酒有严格的等级和品质体系,大致可分为法定产地葡萄酒(AOC)、优良产地葡萄酒(VDQS)、地区餐酒(Vin de pays)和日常餐酒(Vin de table)四个等级。
品尝葡萄酒分为看酒、闻酒和品酒三个步骤。
●课后作业
完成P57简答题的第3题。
预习“中国葡萄酒”这节的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章发酵酒
2.1 葡萄酒
2.1.2 法国葡萄酒
1)法国葡萄酒概述
2)法国葡萄酒酒法
3)法国葡萄酒的著名产地
教师:教研组长: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