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散曲欣赏.ppt.Convertor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5
元代散曲欣赏元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元曲。
第一、元曲分类:元曲分杂剧(北曲)、南戏(南曲)和散曲三种。
其中杂剧成就最大,基本是套曲(杂剧中的套曲可借宫:即宫调相近的曲牌可以互相借用)、加科(动作串连)、宾(两人对话)白(一人说)组成。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什么叫散曲散曲是在元代出现的新诗体,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歌形式,因多用北方歌曲演唱,也叫北曲。
散曲小令也叫街市小令、叶儿。
散曲由小令和套曲(套数、散套)组成。
小令分寻常小令(单支曲子,一韵到底,相当于诗的一首,词的一阕)、重头小令(重复填写,用韵、题目可不同)、带过曲(三支以下不同的曲子组成一曲,需同一宫调,必须一韵到底,题目有曲牌加“兼过”、“带”、“过”、“兼”等字连曲牌,也有曲片连写。
);套曲由两支以上的宫调相同的只曲联缀,不可借宫,同押一韵,每套应有尾声(如以带过曲作结,可省略)。
寻常小令:[越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重头小令:双调寿阳曲潇湘八景马致远山市晴岚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
四围山一竿殘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远浦帆归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平沙落雁南传信,北寄书,半栖近岸花汀树。
似鸳鸯失群迷伴侣,两三行海门斜去。
潇湘夜雨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烟寺晚钟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
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禅定。
渔村夕照鸣榔罢,闪暮光,绿杨堤数声渔唱。
挂柴门几家闲晒网,都撮在捕鱼图上。
江天暮雪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洞庭秋月芦花谢,客乍别,泛蟾光小舟一叶。
豫章城故人来也,结末了洞庭秋月。
元代散曲欣赏元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元曲。
第一、元曲分类:元曲分杂剧(北曲)、南戏(南曲)和散曲三种。
其中杂剧成就最大,基本是套曲(杂剧中的套曲可借宫:即宫调相近的曲牌可以互相借用)、加科(动作串连)、宾(两人对话)白(一人说)组成。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什么叫散曲散曲是在元代出现的新诗体,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歌形式,因多用北方歌曲演唱,也叫北曲。
散曲小令也叫街市小令、叶儿。
散曲由小令和套曲(套数、散套)组成。
小令分寻常小令(单支曲子,一韵到底,相当于诗的一首,词的一阕)、重头小令(重复填写,用韵、题目可不同)、带过曲(三支以下不同的曲子组成一曲,需同一宫调,必须一韵到底,题目有曲牌加“兼过”、“带”、“过”、“兼”等字连曲牌,也有曲片连写。
);套曲由两支以上的宫调相同的只曲联缀,不可借宫,同押一韵,每套应有尾声(如以带过曲作结,可省略)。
寻常小令:[越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重头小令:双调寿阳曲潇湘八景马致远山市晴岚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
四围山一竿殘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远浦帆归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平沙落雁南传信,北寄书,半栖近岸花汀树。
似鸳鸯失群迷伴侣,两三行海门斜去。
潇湘夜雨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烟寺晚钟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
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禅定。
渔村夕照鸣榔罢,闪暮光,绿杨堤数声渔唱。
挂柴门几家闲晒网,都撮在捕鱼图上。
江天暮雪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洞庭秋月芦花谢,客乍别,泛蟾光小舟一叶。
豫章城故人来也,结末了洞庭秋月。
带过曲: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薛昂夫花无人正欢,花落春如醉。
春醉有时醒,人老欢难会。
一江春水流,万点杨花坠。
谁道是杨花,点点离人泪。
回首有情风万里,渺渺天无际。
愁共海潮来,潮去愁难退。
更那堪晚来风又急。
套曲:双调·夜行船秋思马致远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
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
不恁么渔樵无话说。
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
鼎足三分半腰里折,知它是魏耶?知它是晋耶?〈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
无多时好天良夜。
看钱奴硬将心似铁,空辜负了锦堂风月。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
晓来清镜添白发,上床与鞋履相别。
莫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名利竭,是非绝。
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方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
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
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
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登高节?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第二、南曲(南调)与北曲(北调)区别:1、声调不同:南曲婉转为主,行腔迂缓,五音:宫、商、角、徴、羽;北曲节奏紧促,无入声字,七音:宫、商、角、变徵、徴、羽、变宫。
2、板眼、衬字有别:常用鼓板按节拍,北是活板,南是死板;北曲多,南曲少。
3、伴奏乐器不同:北弦索为主,南吹奏器为主。
第三、与词渊源:1、长短句诗歌形式:2、倚声填辞:3、曲牌与词牌虽名称不同,然而形式却相同:[风入松]基本相同,[青玉案]大同小异,[捣练子]完全不同。
第四、曲与词的主要区别:1、散曲可加衬字:[越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越调]天净沙秋思严忠济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
大丈夫时乖命蹇,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
一般:衬字用在句首句中,不能用在句末;小令衬字少,套曲多;北曲多,南曲少;俚俗的多,典雅的少。
2、声韵较密:不少曲牌每句押韵,不能转韵,一韵到底。
补救:北曲平、上、去通协(无入声);南曲四声通协;韵脚可复用。
3、对仗丰富:合璧对(两句对):这是诗词曲最常见的对仗形式。
连璧对(四句对):周德清[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鼎足对(三句对、三枪):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扇面对(隔句对):关汉卿[双调碧玉箫]:“膝上琴横,哀怨动离情;指下风生,潇洒弄清音。
”联珠对:全篇基本上都作对仗。
另还有首尾对、重叠对等等。
但由于元曲衬字多,需细心分辨衬字对。
写作曲子的一些要领:元代著名曲家乔吉曾谈作散曲方法时说:“作乐府(指散曲)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
”又解释说:“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
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
能若是,斯可以言乐府矣。
”曲子的末句很重要,末句之中,末字尤为重要。
有些牌调,末句各字的阴、阳、上、去要特别严守。
所以前人有“诗头曲尾”的说法。
也是起要尖新,中要丰满,结尾要响亮。
关于曲子的用语,古人说:“有文章者谓之乐府(指散曲),如无文饰者谓之俚歌,不可与乐府共论也。
”所以这种文体就文字说,既不能做得太文,类似词;也不能写得太俗,有如市井俚歌。
最好是不文不俗,亦文亦俗。
作曲要少引圣集,多发自然。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欣赏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注:了是衬字)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注释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背倚秦岭山脉,面临黄河,故称“山河表里”。
表里:内外。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晋楚之战前,子犯劝晋文公决战,说即使打了败仗,晋国“山河表里,必无害也。
”这里用此成语,说潼关形势异常险要。
西都:指关中一带,周、秦、汉、北朝、隋、唐等朝均在这里建都。
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意踌躇:徘徊不定,心事重重。
踌躇,原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这里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
宫:皇宫建筑。
阙:王宫前面两边的望楼。
【山坡羊】曲谱小令兼用。
又名山坡里羊、苏武持节。
共十一句,做“四四七三三七七一三一三”。
本调平仄要求较严,检《全元散曲》所载本调作品99首,句式平仄方面出入较少。
亦入[黄钟]、[商调]。
与南曲小异。
平平平去△,平平平去△,通平通仄平平△去。
仄平平△,仄平平△,通平通仄平平去△,通仄通平平去上△(平)。
平▲,通去平△(上);平▲,通去平△(上)。
北曲入派三声,故只列平上去。
上去为仄声。
字声通用标“通”。
北曲去声特别重要,必用去声标“去”,宜用去声标“厶”。
韵位标“△”,可叶可不叶标“▲”。
怀古题材大多笔调沉稳老辣,或影射当时政局,或针贬时弊。
天历二年(1329),陕西大旱,张养浩晚年被召为陕西行台中丞,去赈济灾民,同年死于任所。
在此期间,作者亲眼目睹了人民的万般苦难,写出了一些有进步思想的散曲和诗歌,写了九首怀古曲。
这是最有名的一首。
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本篇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怀古,再到议论。
字里行间充溢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凸现了怀古诗的特色,又别具一格。
意蕴深邃,感情沉郁,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散曲字里行间充溢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突现了怀古诗的特色,又别具沉郁风格。
附:张养浩七题九首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
骊山怀古骊山屏翠,汤泉鼎沸,说琼楼玉宇今俱废。
汉唐碑,半为灰,荆榛长满繁华地,尧舜土阶君莫鄙。
生,人赞美;亡,人赞美。
沔池怀古秦如狼虎,赵如豚鼠,秦强赵弱非虚语。
笑相如,大粗疏,欲凭血气为伊吕,万一座间诛戮汝,君也,谁做主?民也,谁做主?秦王强暴,赵王懦弱,相如何以为怀抱?不量度,剩粗豪,酒席间便欲伐无道,倘若祖龙心内恼,君,干送了;民,干送了!北邙山怀古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
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了北邙山下尘。
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洛阳怀古天津桥上,凭阑遥望,舂陵王气都凋丧。
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千古转头归灭亡。
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未央怀古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
见遗基,怎不伤悲,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
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
咸阳怀古城池俱坏,英雄安在?云龙几度相交代!想兴衰,若为怀,唐家才起隋家败,世态有如云变改。
疾,也是天地差;迟,也是天地差!双调·水仙子寻梅欣赏双调·水仙子·寻梅·乔吉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释][冬前冬后]:指深冬早春,即江南梅花开盛季。
[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
[孤山]:杭州西湖孤山,位处里外二湖之间,又名瀛屿,宋林逋隐居于此山北麓养鹤植梅,旧时多梅花。
[缟袂绡裳]:缟(gǎo)袂(mèi):素绢的衣袖。
缟,白色的绢。
袂,袖子。
绡(xiāo)裳:薄绸的下衣。
绡,生丝织成的薄绸。
这里将梅花拟人化,形容梅花风姿绰约的神态,将其比作缟衣素裙的美女,圣洁而飘逸。
[酒醒寒惊梦]:寒气融着梅香袭来,酒也醒了,梦也醒了。
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迁罗浮;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间,憩仆车于松林间酒肆傍舍,见一女人淡妆素服,出迓师雄。
时已昏黑,残雪末消……久之,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树下。
”曲中写见了梅花后如醉如狂的心态。
[笛凄春断肠]:古笛曲有《落梅花》。
李白诗:“黄鹤楼前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淡月昏黄]:月色朦胧(空气中浮动着梅花的幽香)。
这是对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化用。
水仙子元曲曲牌简介曲牌名。
又称为《湘妃怨》、《冯夷曲》、《凌波曲》、《凌波仙》等。
亦入[中吕]、[南吕]。
首二句宜对。
六、七句可作五字,宜对;亦可作两个四字句,与末句相配。
八句,句式为七七七六七五五四,第五句以下也可作五六三三四。
押六平韵,二去韵。
第六句也可不入韵。
兼作小令、套曲。
也可带《折桂令》为带过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