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理科数学
- 格式:doc
- 大小:838.50 KB
- 文档页数:11
压轴题高分策略之集合新定义数学思维的创新是思维品质最高层次,以集合为背景的创新问题是近几年高考命题创新型试题的一个热点,此类题目常常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途径,以“发现"为目的,以集合为依托,考查考生理解问题、解决创新问题的能力.常见的命题形式有新概念、新法则、新运算等,这类试题中集合只是基本的依托.一、定义新概念创新集合新定义问题是通过重新定义相应的集合,对集合的知识加以深入地创新,结合原有集合的相关知识和相应数学知识,来解决新定义的集合创新问题.【典例1】【2017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摸底】设S,T是R的两个非空子集,如果存在一个从S到T的函数y=f(x)满足:(1)T={f(x)|x ∈S};(2)对任意x1,x2∈S,当x1<x2时,恒有f(x1)<f(x2),那么称这两个集合“保序同构”.以下集合对不是“保序同构"的是() A.A=N*,B=N B.A={x|-1≤x≤3},B={x|x=-8或0<x≤10}C.A={x|0<x<1},B=R D.A=Z,B=Q【答案】D【典例2】【2017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月考理科数学】已知集合M={},若对于任意,存在,使得成立,则称集合M是“垂直对点集”.给出下列四个集合:①M={}; ②M={};③M={};④M={}.其中是“垂直对点集”的序号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对于①中是以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渐进性的夹角是,所以在同一支上,任意,不存在,不满足垂直对点集的定义;在另一支上对任意,不存在,所以不满足“垂直对点集”的定义;对于②,对于任意,存在,使得成立,满足“垂直对点集"的定义,所以正确;对于③中,取点,曲线上不存在另外的点,使得两点与原点的连线互相垂直,所以不满足“垂直对点集"的定义;对于④中,如下图中直角始终存在,对于任意,存在,使得成立,满足“垂直对点集”的定义.考点:新定义的概念及其应用.【易错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度点集"的定义,属于中档试题,利用对于任意对于任意,存在,使得成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同时注意存在与任意的区别是本题的一个易错点.【典例3】【2017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月考】定集合A,若对于任意a,b∈A,有a+b∈A,且a-b∈A,则称集合A为闭集合,给出如下三个结论: ①集合A={-4,-2,0,2,4}为闭集合;②集合A={n|n=3k,k∈Z}为闭集合;③若集合A1,A2为闭集合,则A1∪A2为闭集合.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答案】②【审题指导】(1)准确转化:解决新定义问题时,一定要读懂新定义的本质含义,紧扣题目所给定义,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恰当转化,切忌同已有概念或定义相混淆.(2)方法选取:对于新定义问题,可恰当选用特例法、筛选法、一般逻辑推理等方法,并结合集合的相关性质求解.(3)遇到新定义问题,应耐心读题,分析新定义的特点,弄清新定义的性质.按新定义的要求,“照章办事",逐条分析、验证、运算,使问题得以解决.对于选择题,可以结合选项通过验证,用排除、对比、特值等方法求解。
银川一中2024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数学(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05}A xx =<<∣,104x B x x ⎧⎫+=≤⎨⎬-⎩⎭,则A B = ()A.[]1,4- B.[)1,5- C.(]0,4 D.()0,4【答案】D 【解析】【分析】由分式不等式的解法,解出集合B ,根据集合的交集运算,可得答案.【详解】由不等式104x x +≤-,则等价于()()1404x x x ⎧+-≤⎨≠⎩,解得14x -≤<,所以{}14B x x =-≤<,由{}05A x x =<<,则{}04A B x x ⋂=<<.故选:D.2.复平面上,以原点为起点,平行于虚轴的非零向量所对应的复数一定是()A.正数 B.负数C.实部不为零的虚数D.纯虚数【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向量的坐标写出对应复数,然后判断即可.【详解】由题意可设()()0,0OZ a a =≠,所以对应复数为()i 0a a ≠,此复数为纯虚数,故选:D.3.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20B.32C.203D.323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答案】D 【解析】【分析】先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得出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再由几何体的特征得出几何体的体积.【详解】解:如图,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可以得出该几何体是底面为矩形的四棱锥E -ABCD ,该几何体的高为EF ,且EF =4,13224433E ABCD V -=⨯⨯⨯=,故选:D.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规”指圆规,“矩”指由相互垂直的长短两条直尺构成的方尺,是古人用来测量、画圆和方形图案的工具.敦煌壁画就有伏羲女娲手执规矩的记载(如图(1)).今有一块圆形木板,以“矩”量之,如图(2).若将这块圆形木板截成一块四边形形状的木板,且这块四边形木板的一个内角α满足3cos 5α=,则这块四边形木板周长的最大值为()A.20cmB.C. D.30cm【答案】D 【解析】【分析】作出图形,利用余弦定理结合基本不等式可求得这个矩形周长的最大值.【详解】由题图(2)cm =.设截得的四边形木板为ABCD ,设A α∠=,AB c =,BD a =,AD b =,BC n =,CD m =,如下图所示.由3cos 5α=且0πα<<可得4sin 5α=,在ABD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aα=,解得a =在ABD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a b c bc α=+-.,所以,()()()()222222616168055545b c b c b c bc b c b c ++=+-=+-≥+-⨯=,即()2400b c +≤,可得020b c <+≤,当且仅当10b c ==时等号成立.在BCD △中,πBCD α∠=-,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26802cos π5a m n mn m n mn α==+--=++()()()()22224445545m n m n m n mn m n ++=+-≥+-⨯=,即()2100m n +≤,即010m n <+≤,当且仅当5m n ==时等号成立,因此,这块四边形木板周长的最大值为30cm .故选:D.5.若13α<<,24β-<<,则αβ-的取值范围是()A.31αβ-<-<B.33αβ-<-<C.03αβ<-<D.35αβ-<-<【答案】B 【解析】【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解.【详解】∵24β-<<,∴04β≤<,40β-<-≤,又13α<<,∴33αβ-<-<,故选:B.6.已知向量(1,1)a = ,(,1)b x =- 则“()a b b +⊥”是“0x =”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利用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列出方程求得0x =或=1x -,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详解】由向量(1,1)a = ,(,1)b x =-,可得(1,0)a b x +=+r r ,若()a b b +⊥,可得()(1)0a b b x x +⋅=+= ,解得0x =或=1x -,所以()a b b +⊥是0x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7.“莱洛三角形”是机械学家莱洛研究发现的一种曲边三角形,它在很多特殊领域发挥了超常的贡献值.“莱洛三角形”是分别以正三角形的顶点为圆心,以其边长为半径作圆弧,由这三段圆弧组成的曲边三角形(如图所示).现以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作一个“莱洛三角形”,则此“莱洛三角形”的面积为()A.8π-B.8π-C.16π-D.16π-【答案】A 【解析】【分析】求出正三角形的面积和弓形的面积,进而求出“莱洛三角形”的面积.【详解】正三角形的面积为21π4sin 23⨯=圆弧的长度为π4π433l =⨯=,故一个弓形的面积为18π423l ⨯-=-,故“莱洛三角形”的面积为8π38π3⎛-+=- ⎝.故选:A8.若数列{}n a 满足11a =,1121n n a a +=+,则9a =()A.10121- B.9121- C.1021- D.921-【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由递推公式可得数列11n a ⎧⎫+⎨⎬⎩⎭是等比数列,即可得到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从而得到结果.【详解】因为11a =,1121n n a a +=+,所以111121n n a a +⎛⎫+=+ ⎪⎝⎭,又1112a +=,所以数列11n a ⎧⎫+⎨⎬⎩⎭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所以112n n a +=,即121n n a =-,所以99121a =-.故选:B9.如图,圆柱的轴截面为矩形ABCD ,点M ,N 分别在上、下底面圆上,2NB AN =,2CM MD =,2AB =,3BC =,则异面直线AM 与C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10B.4C.5D.20【答案】D 【解析】【分析】作出异面直线AM 与CN 所成角,然后通过解三角形求得所成角的余弦值.【详解】连接,,,,DM CM AN BN BM ,设BM CN P ⋂=,则P 是BM 的中点,设Q 是AB 的中点,连接PQ ,则//PQ AM ,则NPQ ∠是异面直线AM 与CN 所成角或其补角.由于 2NB AN =, 2CMDM =,所以ππ,36BAN NBA ∠=∠=,由于2AB =,而AB 是圆柱底面圆的直径,则AN BN ⊥,所以1,AN BN ==,则122AM PQ AM ====,12CN PN CN ====,而1QN =,在三角形PQN中,由余弦定理得1010313144cos 20NPQ +-+-∠==.故选:D10.已知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70a >,690a a +<则()A.数列{}n a 为递增数列B.80a <C.n S 的最大值为8SD.140S >【答案】B 【解析】【分析】由70a >且78690a a a a +=+<,所以80a <,所以公差870d a a =-<,所以17n ≤≤时0n a >,8n ≥时0n a <,逐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由70a >且78690a a a a +=+<,所以80a <,故B 正确;所以公差870d a a =-<,数列{}n a 为递减数列,A 错误;由0d <,70a >,80a <,所以17n ≤≤,0n a >,8n ≥时,0n a <,n S 的最大值为7S ,故C 错误;114147814()7()02a a S a a +==+<,故D 错误.故选:B11.银川一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每位参与的同学都是受益者,以下这道题就是小组里最关心你成长的那位同桌给你准备的:中国古代数学经典《九章算术》系统地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书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称之为鳖臑.如图为一个阳马与一个鳖臑的组合体,已知PA ⊥平面ABCE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2AD =,1ED =,若鳖臑P ADE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3,则阳马P AB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等于()A.15πB.16πC.17πD.18π【答案】C 【解析】【分析】因条件满足“墙角”模型,故可构建长方体模型求解外接球半径,利用公式即得.【详解】如图,因PA ⊥平面ABCE ,AD DE ⊥,故可以构造长方体ADEF PQRS -,易得:长方体ADEF PQRS -的外接球即鳖臑P ADE -的外接球,设球的半径为1R ,PA x =,由12PE R ==,且314π33R =,解得:1R =, 3.x =又因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阳马P ABCD -的外接球即以,,PA AB AD为三条两两垂直的棱组成的正四棱柱的外接球,设其半径为2R22R ==,解得:2172R =故阳马P AB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224π4π(17π.2R =⨯=故选:C.12.若曲线ln y x =与曲线22(0)y x x a x =++<有公切线,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ln 21,)--+∞B.[ln 21,)--+∞C.(ln 21,)-++∞D.[ln 21,)-++∞【答案】A 【解析】【分析】设公切线与函数()ln f x x =切于点111(,ln )(0)A x x x >,设公切线与函数2()2(0)g x x x a x =++<切于点22222(,2)(0)B x x x a x ++<,然后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表示出切线方程,则可得21212122ln 1x x x a x ⎧=+⎪⎨⎪-=-⎩,消去1x ,得222ln(22)1a x x =-+-,再构造函数,然后利用导数可求得结果.【详解】设公切线与函数()ln f x x =切于点111(,ln )(0)A x x x >,由()ln f x x =,得1()f x x '=,所以公切线的斜率为11x ,所以公切线方程为1111ln ()-=-y x x x x ,化简得111(ln 1)y x x x =⋅+-,设公切线与函数2()2(0)g x x x a x =++<切于点22222(,2)(0)B x x x a x ++<,由2()2(0)g x x x a x =++<,得()22g x x '=+,则公切线的斜率为222x +,所以公切线方程为22222(2)(22)()y x x a x x x -++=+-,化简得2222(1)y x x x a =+-+,所以21212122ln 1x x x a x ⎧=+⎪⎨⎪-=-⎩,消去1x ,得222ln(22)1a x x =-+-,由1>0x ,得210x -<<,令2()ln(22)1(10)F x x x x =-+--<<,则1()201F x x x '=-<+,所以()F x 在(1,0)-上递减,所以()(0)ln 21F x F >=--,所以由题意得ln 21a >--,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ln 21,)--+∞,故选:A【点睛】关键点点睛:此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考查导数的计算,考查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表示出公切线方程,考查计算能力,属于较难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若实数,x y 满足约束条件4,2,4,x y x y y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4【解析】【分析】依题意可画出可行域,并根据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其最大值为4.【详解】根据题意,画出可行域如下图中阴影部分所示:易知目标函数2z x y =-+可化为2y x z =+,若要求目标函数z 的最大值,即求出2y x z =+在y 轴上的最大截距即可,易知当2y x =(图中虚线所示)平移到过点A 时,截距最大,显然()0,4A ,则max 4z =,所以2z x y =-+的最大值为4.故答案为:414.已知偶函数()f x 满足()()()422f x f x f +=+,则()2022f =__________.【答案】0【解析】【分析】由偶函数的定义和赋值法,以及找出函数的周期,然后计算即可.【详解】令2x =-,则()()()2222f f f =-+,又()()22f f -=,所以()20f =,于是()()()422f x f x f +=+化为:()()4f x f x +=,所以()f x 的周期4T =,所以()()()20225054220f f f =⨯+==.故答案为:0.15.在ABC 中,已知3AB =,4AC =,3BC =,则BA AC ⋅的值为________.【答案】8-【解析】【分析】根据数量积的定义结合余弦定理运算求解.【详解】由题意可得:cos ⋅=-⋅=-⋅∠uu r uuu r uu u r uuu r uu u r uuu rBA AC AB AC AB AC A22222291698222+-+-+-=-⋅⨯=-=-=-⋅AB AC BC AB AC BC AB AC AB AC ,即8BA AC ⋅=-.故答案为:8-.16.将函数sin y x =的图象向左平移π4个单位长度,再把图象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0)ωω>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f x ,已知函数()f x 在区间π3π,24⎛⎫⎪⎝⎭上单调递增,则ω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答案】150,,332ω⎛⎤⎡⎤∈⋃ ⎥⎢⎥⎝⎦⎣⎦【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像平移变换,写出函数()y f x =的解析式,再由函数()y f x =在区间π3π,24⎛⎫ ⎪⎝⎭上单调递增,列出不等式组求出ω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将函数sin y x =的图象向左平移π4个单位长度得到πsin 4y x ⎛⎫=+ ⎪⎝⎭的图象,再将图象上每个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0)ωω>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πsin 4y f x x ω⎛⎫==+⎪⎝⎭的图象, 函数()y f x =在区间π3π,24⎛⎫⎪⎝⎭上单调递增,所以3ππ242T ≥-,即ππ4ω≥,解得04ω<≤,①又πππ3ππ24444x ωωω+<+<+,所以πππ2π2423πππ2π442k k ωω⎧+≥-+⎪⎪⎨⎪+≤+⎪⎩,解得3184233k k ω-+≤≤+,②由①②可得150,,332ω⎛⎤⎡⎤∈⋃ ⎥⎢⎥⎝⎦⎣⎦,故答案为:150,,332ω⎛⎤⎡⎤∈⋃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7.如图,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是1AA ,11C D 的中点,过D ,M ,N 三点的平面与正方体的下底面1111D C B A 相交于直线l .(1)画出直线l 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需要说明理由;(2)求三棱锥D MNA -的体积.【答案】(1)答案见解析(2)324a 【解析】【分析】(1)延长DM 与11D A 的延长线交于E ,连接NE 即为所求;(2)根据D MNA N DAM V V --=结合三棱锥的体积公式求解出结果.【小问1详解】如图所示直线NE 即为所求:依据如下:延长DM 交11D A 的延长线于E ,连接NE ,则NE 即为直线l 的位置.11E DM D A ∈ ,E DM ∴∈⊂平面DMN ,11E D A ∈⊂平面1111D C B A ,E ∴∈平面DMN ⋂平面1111D C B A ,又由题意显然有N ∈平面DMN ⋂平面1111D C B A ,EN ∴⊂平面DMN ⋂平面1111D C B A ,则NE 即为直线l 的位置.【小问2详解】因为D MNA N DAM V V --=,所以3111112332224D MNA DAMa aa V ND S a -⨯=⨯⨯=⨯⨯= .18.已知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满足13a =,424a =,数列{}nb 满足14b =,422b =,设n n nc a b =-,且{}n c 是等差数列.(1)求数列{}n a 和{}n c 的通项公式;(2)求{}n b 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n T .【答案】18.13·2n n a -=,2n c n =-19.1322n n b n -=⋅+-,21332322=⋅-+-n n T n n 【解析】【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定义求解;(2)先写出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再分组求和即可求解.【小问1详解】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q ,因为13a =,34124a a q ==,所以2q =,即132n n a -=⋅,设等差数列{}n c 公差为d ,因为1111c a b =-=-,444132c a b c d =-=+=,所以1d =,即2n c n =-.【小问2详解】因为n n n c a b =-,所以n n n b a c =-,由(1)可得1322n n b n -=⋅+-,设{}n b 前n 项和为n T ,()()131242212-=⋅+++⋅⋅⋅++-++⋅⋅⋅+n n T n n 21232122n n n n -+=⋅+--21332322n n n =⋅-+-.19.为践行两会精神,关注民生问题,某市积极优化市民居住环境,进行污水排放管道建设.如图是该市的一矩形区域地块ABCD ,30m AB =,15m AD =,有关部门划定了以D 为圆心,AD 为半径的四分之一圆的地块为古树保护区.若排污管道的入口为AB 边上的点E ,出口为CD 边上的点F ,施工要求EF 与古树保护区边界相切,EF 右侧的四边形BCFE 将作为绿地保护生态区. 1.732≈,长度精确到0.1m ,面积精确到20.01m )(1)若30ADE ∠=︒,求EF 的长;(2)当入口E 在AB 上什么位置时,生态区的面积最大?最大是多少?【答案】(1)17.3m(2)AE =2255.15m 【解析】【分析】(1)根据DH HE ⊥得Rt Rt DHE DAE ≅ ,然后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求出EF 即可;(2)设ADE θ∠=,结合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可表示,AE HF ,然后表示出面积,结合二倍角公式化简,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小问1详解】设切点为H ,连结DH ,如图.15DH DA == ,DA AE ⊥,DH HE ⊥,Rt Rt DHE DAE ∴≅△△;30HDE ADE HDF ∴∠=∠=∠=︒;15tan 3015tan 3017.3m EF EH HF ∴=+=︒+︒≈.【小问2详解】设ADE θ∠=,则902EDH θ∠=︒-,15tan AE θ∴=,()15tan 902HF θ︒=-.()1111515tan 1515tan 1515tan 902222ADE DHE DHF AEFD S S S S θθθ=+=⨯⨯++⨯⨯+⨯⨯︒-△△△梯形 2225111tan 31225tan 225tan 225tan 2tan 222tan 44tan θθθθθθθ⎛⎫-⎛⎫=+=+⨯=+ ⎪ ⎪⎝⎭⎝⎭22513tan 4tan 2θθ⎛⎫=+≥⎪⎝⎭,当且仅当tan 3θ=,即30θ=︒时,等号成立,30152ABCD BCFE AEFD S S S ∴=-=⨯-梯形梯形矩形,15tan AE θ∴==时,生态区即梯形BCEF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2450255.15m 2-≈.20.已知向量()π2cos ,cos21,sin ,16a x x b x ⎛⎫⎛⎫=+=+- ⎪ ⎪⎝⎭⎝⎭.设函数()1,R 2f x a b x =⋅+∈ .(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及其单调递增区间;(2)将()f x 图象向左平移π4个单位长度得到()g x 图象,若方程()21g x n -=在π0,2x ⎡⎤∈⎢⎥⎣⎦上有两个不同的解12,x x ,求实数n 的取值范围,并求()12sin2x x +的值.【答案】(1)()πsin 26f x x ⎛⎫=-⎪⎝⎭,()πππ,π,Z 63k k k ⎡⎤-++∈⎢⎥⎣⎦(2)实数n的取值范围是)1,1-,()12sin22x x +=【解析】【分析】(1)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坐标公式和三角恒等变换的公式化简即可;(2)利用函数的平移求出()g x 的解析式,然后利用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求解即可.【小问1详解】由题意可知()1π1112cos sin cos212cos sin cos cos2262222f x a b x x x x x x x ⎛⎫⎛⎫=⋅+=⋅+--+=⋅+-- ⎪ ⎪ ⎪⎝⎭⎝⎭21cos211cos cos cos2=sin2cos22222x x x x x x x +=⋅+--+--1πsin2cos2sin 2226x x x ⎛⎫=-=- ⎪⎝⎭()πsin 26f x x ⎛⎫∴=- ⎪⎝⎭.由πππ2π22π,Z 262k x k k -+≤-≤+∈,可得ππππ,Z 63k x k k -+≤≤+∈,∴函数()f x 的单调增区间为()πππ,π,Z 63k k k ⎡⎤-++∈⎢⎥⎣⎦.【小问2详解】()ππππsin 2sin 24463g x f x x x ⎛⎫⎛⎫⎛⎫⎛⎫=+=+-=+ ⎪ ⎪ ⎪ ⎪⎝⎭⎝⎭⎝⎭⎝⎭,πππ2π22π,Z 232k x k k -+<+<+∈ ,得5ππππ,Z 1212k x k k -+<<+∈,()πsin 23g x x ⎛⎫∴=+ ⎪⎝⎭在区间()5πππ,πZ 1212k k k ⎛⎫-++∈ ⎪⎝⎭上单调递增,同理可求得()πsin 23g x x ⎛⎫=+ ⎪⎝⎭在区间()π7ππ,πZ 1212k k k ⎛⎫++∈ ⎪⎝⎭上单调递减,且()g x 的图象关于直线ππ,Z 122k x k =+∈对称,方程()21g x n -=,即()12n g x +=,∴当π0,2x ⎡⎤∈⎢⎥⎣⎦时,方程()12n g x +=有两个不同的解12,x x ,由()g x 单调性知,()g x 在区间π0,12⎡⎤⎢⎥⎣⎦上单调递增,在区间π12π,2⎡⎤⎢⎥⎣⎦上单调递减,且()πππ0,1,,261222g g g g ⎛⎫⎛⎫⎛⎫====- ⎪ ⎪ ⎪⎝⎭⎝⎭⎝⎭故当31122n +≤<时,方程()12n g x +=有两个不同的解12,,x x11n -≤<,实数n 的取值范围是)1,1-.又()g x 的图象关于直线π12x =对称,12π212x x +∴=,即()1212π3,sin262x x x x +=∴+=.21.已知函数()ln 1,R f x x ax a =-+∈.(1)若0x ∃>,使得()0f x ≥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证明:对任意的2222*22221223341N ,e,e 112233k k k k k+++++∈⨯⨯⨯⨯<++++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答案】(1)1a ≤;(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变形不等式()0f x ≥,分离参数并构造函数,再求出函数的最大值即得.(2)由(1)的信息可得ln 1(1)x x x <->,令221(N )x k k k k k*+∈+=+,再利用不等式性质、对数运算、数列求和推理即得.【小问1详解】函数()ln 1f x x ax =-+,则不等式()ln 10ln 1x f x ax x a x +≥⇔≤+⇔≤,令ln 1()x g x x+=,求导得2ln ()xg x x'=-,当(0,1)x ∈时,()0g x '>,函数()g x 递增,当(1,)x ∈+∞时,()0g x '<,函数()g x 递减,因此当1x =时,max ()1g x =,依题意,1a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a ≤.【小问2详解】由(1)知,当1x >时,()(1)g x g <,即当1x >时,ln 1x x <-,而当N k *∈时,222111111()11k k k k k k k k ++=+=+->+++,因此2211111ln 1()111k k k k k k k k ++<+--=-+++,于是222222221223341ln ln ln ln 112233k k k k +++++++++++++ 11111111(1)()()()112233411k k k <-+-+-++-=-<++ ,即有222222*********ln()1112233k k k k +++++⨯⨯⨯⨯<++++ ,所以222222*********e 112233k k k k+++++⨯⨯⨯⨯<++++ .【点睛】结论点睛:函数()y f x =的定义区间为D ,(1)若x D ∀∈,总有()m f x <成立,则min ()m f x <;(2)若x D ∀∈,总有()m f x >成立,则max ()m f x >;(3)若x D ∃∈,使得()m f x <成立,则max ()m f x <;(4)若x D ∃∈,使得()m f x >成立,则min ()m f x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2.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33x t ty t t ⎧=+⎪⎪⎨⎪=-⎪⎩(t 为参数).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2π3θρ=∈R .(1)求C 的普通方程和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点P 是C 上的一点,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答案】(1)C 的普通方程2212x y -=;直线l0y +=(2【解析】【分析】(1)利用消参法求C 的普通方程,根据极坐标可知直线l 表示过坐标原点O ,倾斜角为2π3的直线,进而可得斜率和直线方程;(2)设33,P t t t t ⎛⎫+- ⎪⎝⎭,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结合基本不等式运算求解.【小问1详解】因为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33x t ty t t ⎧=+⎪⎪⎨⎪=-⎪⎩(t 为参数),两式平方相减得22223312x y t t t t ⎛⎫⎛⎫-=+--= ⎪ ⎪⎝⎭⎝⎭,即C 的普通方程2212x y -=;又因为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2π3θρ=∈R ,表示过坐标原点O ,倾斜角为2π3的直线,可得直线l的斜率2πtan 3k ==,所以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y =0y +=.【小问2详解】由题意可设33,P t t t t ⎛⎫+- ⎪⎝⎭,设点33,P t t t t ⎛⎫+- ⎪⎝⎭到直线l0y +=的距离为d ,则d =当且仅当))311t t+=,即(232t=-时,等号成立,所以点P 到直线l .【选修4-5:不等式选讲】23.已知函数()22f x x x =-++.(1)求不等式()24f x x ≥+的解集;(2)若()f x 的最小值为k ,且实数,,a b c ,满足()a b c k +=,求证:22228a b c ++≥.【答案】(1)(,0]-∞(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分<2x -、22x -≤≤和2x >三种情况解不等式,综合可得出原不等式的解集;(2)利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可求得()f x 的最小值,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可证得所证不等式成立.【小问1详解】由题意可知:2,2()224,222,2x x f x x x x x x -<-⎧⎪=-++=-≤≤⎨⎪>⎩,①当<2x -时,不等式即为224x x -≥+,解得1x ≤-,所以<2x -;②当22x -≤≤时,不等式即为424x ≥+,解得0x ≤,所以20x -≤≤;③当2x >时,不等式即为224x x ≥+,无解,即x ∈∅;综上所示:不等式()24f x x ≥+的解集为(,0]-∞.【小问2详解】由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可得:()22(2)(2)4=-++≥--+=f x x x x x ,当且仅当22x -≤≤时,等号成立,所以()f x 取最小值4,即4k =,可得()4+=a b c ,即4ab ac +=,所以()()22222222228a b c a bac ab ac ++=+++≥+=当且仅当22224ab ac a b b c +=⎧⎪=⎨⎪=⎩,即a b c ===时,等号成立.。
银川一中2022届高三班级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S-32 Cl-35.5 Cu-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通过无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B.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23个四分体C.高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产生纺锤体方式不同D.蚕豆叶肉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及蛋白质合成2.下列是有关生物学试验方法和试验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对分别现象的解释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提出假说”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格里菲思的转化试验证明白DNA是“转化因子”D.在观看叶绿体的试验中,藓类的叶片薄,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进行观看3.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B.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纯合子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别D.同胞兄妹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4.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都是单倍体B.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确定是单倍体C.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确定不是单倍体D.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肯定是单倍体5.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则下列对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转变肯定会形成新物种B.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供应原材料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6.下图是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淌的方向。
银川一中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数 学 试 卷(理)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x x A ,}4,2,1,0{=B ,则B A CR)(=A 。
}1,0{B 。
}0{C 。
}4,2{D 。
∅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1}()={0,1}R R C A x x C A B ≤∴,选A考点:集合的运算2。
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 .02,1>∈∀-x R x B 。
0)1(,2>-∈∀*x NxC .1lg ,00<∈∃x R xD.2tan ,00=∈∃x R x3。
2222π=--⎰-dx x x m ,则m 等于A .-1B .0C .1D .2【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可知,原题即为求函数22y x x =--与x 轴在区间[]2.m -上围成图形面积大小,而函数22y x x =--的图像是以()1,0-为圆心,以1为半径在x 轴上方的半圆,它的面积为21122ππ⋅⋅=,即为题目所求面积,而m 为函数22y x x =--与x 轴另一个交点的横坐标,由图像可得0m =考点:定积分的几何意义4。
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2,1(内是增函数的是 A .x y 2cos = B 。
x y 2log =C.2xx e e y --=D 。
13+=xy5。
若4tan 1tan =+θθ,则=θ2sin A. 错误!B 。
错误!C.错误!D. 错误!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2221tan 1tan 111tan 442sin 2tan 1tan tan 2tan 22tan θθθθθθθθθ+++=⇒=⇒=∴==+考点:三角函数恒等变换6.若)1,0(∈x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x x x 2lg >>B .x x x>>lg 2C .x x xlg 2>> D .x x x lg 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0,1)lg 0,01,21x x x ∈∴<>,故选C考点:函数的性质7。
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数 学 试 卷(理)命题人:尹向阳、尹秀香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数i ii z (1)1(2+-=为虚数单位)的虚部为A .1 B. -1 C. 1± D. 02.设集合{}312|A ≤-=x x ,集合B 为函数)1lg(-=x y 的定义域,则=⋂B A A .)2,1( B. ]2,1[ C. )2,1[D. ]2,1(3.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513,2a a a ==,则=9S.A 72- .B 54- .C 54 .D 724.设a 为实数,函数x a ax x x f )3()(23-++=的导函数为)(x f ',且)(x f '是偶函数, 则曲线:)(x f y =在点))2(,2(f 处的切线方程为 A. 0169=--y x B. 0169=-+y x C. 0126=--y x D. 0126=-+y x5.已知幂函数)(x f y =的图像过点()2,4,令)()1(n f n f a n ++=,+∈N n ,记数列⎭⎬⎫⎩⎨⎧n a 1的前n 项和为n S ,则n S =10时,n 的值是A. 110B. 120C. 130D. 1406.如图,在矩形ABCD 中,2AB BC ==,点E 为BC 的中点, 点F 在边CD 上,若2=⋅,则⋅的值是A.2 B. 2 C. 0 D. 17.已知函数()sin()f x A x ωϕ=+(其中π0,2A ϕ><) 的部分图象如右图所示,为了得到()sin 2g x x =的图象, 则只需将()f x 的图象 A. 向右平移π6个长度单位 B. 向右平移π12个长度单位 C. 向左平移π6个长度单位 D. 向左平移π12个长度单位 8.若不等式x 2+ax +1≥0对于一切x ∈(0,12)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0≥aB .2-≤aC .25-≥a D .3-≤a9.若54cos -=α,α是第三象限的角,则2tan12tan 1αα-+等于A .21-B. 21C. -2D. 210.函数ln x xx xe e y e e ---=+的图象大致为A. B. C. D.11.若函数)0,0(1)(>>-=b a e bx f ax 的图象在0x =处的切线与圆221x y +=相切,则a b +的最大值是A .4B.C.212. 定义域为R 的偶函数)(x f 满足对x R ∀∈,有)1()()2(f x f x f -=+,且当]3,2[∈x时,18122)(2-+-=x x x f ,若函数)1|(|log )(+-=x x f y a 在),0(+∞上至少有三个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22,0( B .)33,0( C .)55,0( D .)66,0( 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设变量y x ,满足约束条件⎪⎩⎪⎨⎧≤+-≤-+≥043041y x y x x ,则目标函数y x z -=3的最大值为 .14.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n S n =,某三角形三边之比为234::a a a ,则该三角形最大角为_____________.15.设函数)0(2)(>+=x x xx f ,观察: 2)()(1+==x x x f x f , 43))(()(12+==x xx f f x f ,87))(()(23+==x xx f f x f ,……根据以上事实,由归纳推理可得:当2≥∈*n N n 且时,==-))(()(1x f f x f n n . 16.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是奇函数且满足)()23(x f x f =-,3)2(-=-f ,数列{}n a 满足11-=a ,且21nnSa nn=⨯+(其中n S 为{}n a 的前n 项和),则=+)()(65a f a f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70分。
银川一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数 学 试 卷(理)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 2009.09命题人:宋彦东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2+12ππcoslog sin log 22的值为( )A . 2B .-2C .4D .-42. 3.已知,100tan k =则80sin 的值等于( ) A .21kk + B. 21kk +-C.kk 21+ D. kk 21+-3.函数y=log 2(1-x)的图象是( )A B C D 4.函数y=12sin(62π-x )-5sin(32π+x )的最大值是( )A.5B.12C.13D.15 5.若函数f(x)=3sin(ϕω+x )对任意实数x ,都有f(x +4π)=f(x -4π),则f(4π)等于( )A.0B.3C.-3D.3或-36. f (x)是偶函数, 且当x ) ,0[∞+∈时, f (x)=x -1, 则不等式f (x -1)<0的解集为( )A. )0 ,1(-B. )0 ,(-∞∪)2 ,1(C. )2 ,0(D. )2 ,1( 7.将函数y=sin (6π+x )(∈x R)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行移动4π个单位长度,再把图像上各点的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 )A.sin =y (1252π+x )(∈x R) B.sin =y (1252π+x )(∈x R) C.sin =y (122π-x )(∈x R)D.sin =y (2452π+x )(∈x R) 8. 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既是偶函数又是周期函数,若)(x f 的最小正周期是π,且当]2,0[π∈x 时,x x f sin )(=,则)35(πf 的值为( )A. 21-B. 21C. 23D. 23- 9.在△ABC 中,若,2tan 12tan 1)12cos 2(222B BbA a +-=-则△ABC 是(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10. 已知tan α tan β是方程x 2+33x+4=0的两根,若α,β∈(-2,2ππ),则α+β=( )A .3πB .3π或-π32 C .-3π或π32D .-π3211.已知函数f(x)=kπxsin3的图象上相邻的一个最大值点与一个最小值点恰好在圆x 2+y 2=k 2上,则f(x)的最小正周期是( )A.1B.2C.3D.412.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f (x )=f (x +2),当x ∈[3,5]时,f (x )=2-|x -4|,则( )A. f (sin6π)<f (cos 6π) B.f (sin1)>f (cos1) C.f (cos3π2)<f (sin 3π2) D.f (cos2)>f (sin2) 第II 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23、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tan2010°的值为 。
银川一中2024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任何技术都不是从天而降的,技术是人类造物精华的再现。
技术能够如此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并非因为它是点石成金的“现代魔法”,而是因为人类发明技术就是为了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其中必然包括了对社会关系的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技术改变社会关系”的表达倒置了因果,改变社会关系其实是因,技术创新才是果。
越是对社会影响深刻的革命性技术,其中蕴含发明人改变社会的动机就越强。
为何“反技术依赖”现象会以这种因果倒置的样貌大行其道呢?这是因为在技术和社会关系的公开讨论中,人们常常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每一项技术都是人创造的,反之则不然,并非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技术的创生。
因此,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职业的社会群体,面对技术特别是颠覆性、革命性技术带来的冲击时必然会产生分化,进而出现数字技术驱动的社会新阶层重组,如日趋显现的“数字移民”、“数字原住民”和“数字难民”等,这种新的阶层基础较之传统的社会阶层基础在解读上述现象时显然更为恰当。
“数字移民”是数字技术改造社会的亲历者,从固定电话、BB机、模拟机到数字机、功能机、智能机、智能手表,他们经历了数字技术在我国从无到有,再到逐渐支配生活的全过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刷新着生产工具、生活方式乃至社会体验,裹挟着中国社会从工业化向数字化迈进、从现实社会向网络空间迁移的过程。
正是“数字移民”所在的这代人促成了我国过去三十年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他们既是改变时代的推手,也是被时代改变的对象,故而面对“技术改变社会”的态度是五味杂陈的。
他们既有“技术颠覆”乐见其成的进取,也有“故土难离”网络隐居的保守,还有“反依赖、不反技术”的纠结,这就使其内部开始出现意见分歧和行为分化。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 科 数 学(银川一中第四次模拟考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22~24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222,1,2xM y y x N x y ⎧⎪===+=⎨⎪⎩则M N ⋂=A .{(1,1),(1,1)}-B .{1}C .D . [0,1]2.i 为虚数单位,则201411i i +⎛⎫= ⎪-⎝⎭A. iB. 1-C. i -D.13.已知D 是ABC ∆的边BC 上(不包括B 、C 点)的一动点,且满足AD AB AC αβ=+,则11αβ+的最小值为A. 3B. 5C. 6D. 44.设{}n a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12a =且136,,a a a 成等比数列,则{}n a 的前n 项 和n S =A .2744n n + B .2533n n + C .2324n n + D .2n n +5. 41(1)(1)x x++的展开式中含3x 的项的系数为A .4B. 5C. 6 D .76.下列四个判断:①某校高三一班和高三二班的人数分别是,m n ,某次测试数学平均分分别是,a b ,则这两个班的数学平均分为2a b+; ②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5,17,14,10,15,17,17,16,14,12,设其平均数为a ,中位数为b ,众数为c ,则有b a c >>;③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12221111(,),(,),,(,),,n nn n i i i i x y x y x y x x y y n n ====∑∑若记,则回归直线y =bx a +必过点(,x y );④已知ξ服从正态分布(0N ,2)σ,且(20)0.4P ξ-≤≤=,则(2)0.2P ξ>=. 其中正确判断的个数有:A .3个B .0个C .2 个D .1个7.在ABC ∆中,设命题BcA b C a p sin sin sin :==,命题ABC q ∆: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命题p 是命题q 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若双曲线2221(0)y x b b-=>的一条渐近线与圆22(2)1x y +-=至多有一个交点,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 .(1,2] B. [2,)+∞C.D. )+∞ 9.已知锐角βα,满足:51cos sin =-ββ, 3tan tan 3tan tan =⋅++βαβα,则cos α= A.410 B .410 C.310+ D.31010.抛物线的弦与过弦的端点的两条切线所围成的三角形常被称为阿基米德三角形,阿基米德三角形有一些有趣的性质,如:若抛物线的弦过焦点,则过弦的端点的两条切线的交点在其准线上.设抛物线px y 22=p (>)0,弦AB 过焦点,△ABQ 为其阿基米德三角形,则△ABQ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A .22p B .2p C .22p D .24p11.假设在5秒内的任何时刻,两条不相关的短信机会均等地进入同一部手机,若这两条短信进人手机的时间之差小于2秒,手机就会受到干扰,则手机受到干扰的概率为 A .425 B .825 C .2425 D .162512.若存在正实数M ,对于任意(1,)x ∈+∞,都有()f x M ≤,则称函数()f x 在(1,)+∞ 上是有界函数.下列函数: ①1()1f x x =-; ②2()1x f x x =+; ③ln ()xf x x=; ④()sin f x x x =. 其中“在(1,)+∞上是有界函数”的序号为A. ②③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③④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等差数列}{n a 中12014a =,前n 项和为n S ,10121210S S -2-=, 则2014S 的值为____.14.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15. 已知0a >,,x y 满足约束条件()133x x y y a x ⎧≥⎪+≤⎨⎪≥-⎩,若2z x y =+的最小值为1,则a =_______16因为儿子的身高与父亲的身高有关,该老师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预测他孙子的身高为 .参考公式: 回归直线的方程是:∧∧+=a x b yˆ, 其中 x b y a x xy y x xb ni ini i i∧∧==∧-=---=∑∑,)())((211;其中i y 是与i x 对应的回归估计值.参考数据: 18)(312=-∑=i i x x ,18))((31=--∑=i i i y y x x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内角,,A B C 所对的边,且满足sin 2A A +=. (1)求A 的大小;(2)现给出三个条件:①2a =; ②45B =︒;③c =.服务时间/小时试从中选出两个可以确定ABC ∆的条件,写出你的选择并以此为依据求ABC ∆的面积 (只需写出一个选定方案即可,选多种方案以第一种方案记分) . 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市规定,高中学生三年在校期间参加不少于80小时的社区服务才合格.教育部门在全市随机抽取200位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数据,按时间段[)75,80,[)80,85,[)85,90,[)90,95,[]95,100(单位:小时)进行统计,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求抽取的200位学生中,参加 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90小时的学生人 数,并估计从全市高中学生中任意选取一人,其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90小时的概率;(2)从全市高中学生(人数很多)............. 中任意选取3位学生,记ξ为3位学生 中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90小时的 人数.试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和数学 期望E ξ和方差D ξ.19. (本小题满分12分)在正三角形ABC 中,E 、F 、P 分别是AB 、AC 、BC 边上的点,满足AE:EB =CF:FA =CP:PB =1:2(如图1).将△AEF 沿EF 折起到EF A 1∆的位置,使二面角A 1-EF -B 成直二面角,连结A 1B 、A 1P (如图2) (1)求证:A 1E⊥平面BEP ;(2)求直线A 1E 与平面A 1BP 所成角的大小; (3)求二面角B -A 1P -F 的余弦值.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为12,右焦点到右顶点的距离为1.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是否存在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的直线l :()y kx m k =+∈R ,使得22OA OB OA OB +=-成立?若存在,求出实数m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21()e 1x f x ax +=-+,a ∈R .理科数学试卷 第5页(共(1)若曲线()y f x =在点(0,(0))f 处的切线与直线e 10x y ++=垂直,求a 的值; (2)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3)设32e a <,当[0,1]x ∈时,都有()f x ≥1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答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 且不与△ABC 的顶点重合,已知AE 的长为m ,AC 的长为n ,AD ,AB 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x 2-14x +mn =0 的两个根.(1)证明:C ,B ,D ,E 四点共圆;(2)若∠A =90°,且m =4,n =6,求C ,B ,D ,E 所在圆的半径.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曲线221:1C x y +=,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的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取相同的单位长度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直线:(2sin )6l cos ρθθ-=.(1)将曲线1C 2倍后得到曲线2C .试写出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和曲线2C 的参数方程;(2)在曲线2C 上求一点P ,使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最大,并求出此最大值.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1|||f x x x a =-+- (1)若a=1,解不等式()2f x ≥;(2)若1,,()|1|2a x R f x x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024-2025学年度高三10月月考数学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DBCCABDABDBCDABD二、填空题12.5013.2433ππ⎛⎫ ⎪⎝⎭,14.(1)1327;(2)13425153n -⎛⎫-⋅- ⎪⎝⎭三、解答题15、解:(1)由题3sin 21==∆θbc S ABC ,可得θsin 6=bc ,又36cos 0≤=⋅≤θbc AC AB ,所以36sin cos 60≤≤θθ,得到33tan ≥θ或2πθ=因为()πθ,0∈,所以,62ππθ⎡⎤∈⎢⎥⎣⎦6分(2)()2cos sin cos34f πθθθθ⎛⎫=⋅++ ⎪⎝⎭,化简得()21sin 2cos 4f θθθ=进一步计算得()1sin 223f πθθ⎛⎫=- ⎪⎝⎭,因为,62ππθ⎡⎤∈⎢⎥⎣⎦,故22033ππθ⎡⎤-∈⎢⎥⎣⎦,故可得()102f θ⎡⎤∈⎢⎥⎣⎦,13分16、解:(1)过点P 作PO 垂直于平面ABCD ,垂足为O ,连接BO 交AD 于E ,连接PE ,则有AD PB AD PO ⊥⊥,,又P PB PO =⋂,所以POB AD 平面⊥,因为POB PE 平面⊂,所以PE AD ⊥,又PD P A =,所以E 为AD 得中点依题侧面P AD 与底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为120°,即有32π=∠PEB ,所以3π=∠PEO ,因为侧面P AD 为正三角形,所以323sin 4=⋅=πPE ,则323323sin =⋅=⋅=πPE PO ,所以38323443131=⋅⋅⋅⋅==-PO S V ABCD ABCD P 7分(2)如图,在平面ABCD 内过点O 作OB 得垂线Ox ,依题可得Ox OB OP ,,两两垂直,以Ox OB OP ,,为轴轴,轴,x y z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可得()0,3,2A ,()0,0,0P ,()0,33,0B ,取PB 得中点为N ,则⎪⎪⎭⎫⎝⎛23,233,0N 因为AB AP =,所以PB AN ⊥,由(1)POB AD 平面⊥,AD BC //,知POB BC 平面⊥所以PB BC ⊥,可得NA BC ,所成角即为二面角A PB C --的平面角,求得⎪⎪⎭⎫ ⎝⎛-=23,23,2AN ,()0,0,2=BC,则72724-=-==BC NA则21sin 7A PBC --=15分17、解:(1)当a e =时,1()e lnx e f x x -=+,0(1)e ln 2f e =+=,11()e ,(1)0x f x f x-''=-=所求切线方程为:)1(02-=-x y ,即2y =5分(2)()2≥x f 转化为ln 2e ln ln 2a x a x +-+-≥,可得ln 2e ln +2ln 0a x a x x x x +-+-≥+>,构造函数()e x g x x =+,易得()g x 在R 单调递增所以有()(ln 2)ln g a x g x +-≥,由()g x 在R 单调递增,故可得ln 2ln a x x +-≥,即有ln ln 2a x x ≥-+在()∞+,0恒成立令()2ln +-=x x x h ,()011=-='xx h ,得到1=x ,可得()10,∈x 时,()0>'x h ;()∞+∈,1x 时,()0<'x h ,所以()x h 在1=x 时取最大值所以()ln 11a h ≥=,得到ea ≥15分18、解:(1)∵椭圆E 经过点A 52,3⎛⎫⎪⎝⎭,23e =∴222222549123a b a b c c e a ⎧⎪+=⎪⎪⎨=+⎪⎪==⎪⎩,解得32a b c =⎧⎪=⎨⎪=⎩E :22195x y +=;4分(2)由(1)可知,1(2,0)F -,2(2,0)F 思路一:由题意,1:512100AF l x y -+=,2:2AF l x =设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为(),P x y ,则51210213x y x -+=-得9680x y --=或2390x y +-=∵斜率为正,∴21AF F ∠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为9680x y --=思路二:椭圆在点A 52,3⎛⎫⎪⎝⎭处的切线方程为2319x y +=,23k =-切根据椭圆的光学性质,21AF F∠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l 的斜率为32l k =,∴,21AF F ∠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34:23l y x =-即9680x y --=10分(3)思路一:假设存在关于直线l 对称的相异两点()()1122,,,B x y C x y ,设2:3BC l y x m =-+,∴2222195912945023x y x mx m y x m ⎧+=⎪⎪⇒-+-=⎨⎪=-+⎪⎩∴线段BC 中点为25,39m mM ⎛⎫⎪⎝⎭在21AF F ∠的角平分线上,即106803m m --=得3m =∴52,3M ⎛⎫⎪⎝⎭与点A 重合,舍去,故不存在满足题设条件的相异的两点.思路二:假设存在关于直线l 对称的相异两点()()1122,,,B x y C x y ,线段BC 中点()00,Mx y ,由点差法,2211222212122222195095195x y x x y y x y ⎧+=⎪⎪⇒+=⎨⎪+=⎪--⎩,∴0121212120552993BC x y y x x k x x y y y -+==-=-=--+,∴0065OM y k x ==,:968052,63:5AM OM l x y M l y x --=⎧⎪⎛⎫⇒⎨⎪=⎝⎭⎪⎩与点A 重合,舍去,故不存在满足题设条件的相异的两点.17分19、解:(1)①()()()222121()111b f x x bx x x x x +=-=-+'++,∵1x >,()()2101h x x x =>+恒成立,∴函数()f x 具有性质()P b ;3分②设()()211u x x bx x =-+>,(i)当0b -≥即0b ≤时,()0u x >,()0f x '>,故此时()f x 在区间()1,+∞上递增;(ii)当0b >时当240b ∆=-≤即02b <≤时,()0u x >,()0f x '>,故此时()f x 在区间()1,+∞上递增;当240b ∆=->即2b >时,12441122b b x x +===,,∴x ⎛⎫∈⎪ ⎪⎝⎭时,()0u x <,()0f x '<,此时()f x在1,2b ⎛⎫⎪ ⎪⎝⎭上递减;4,2b x ∞⎛⎫+∈+ ⎪ ⎪⎝⎭时,()0u x >,()0f x '<,此时()f x在∞⎫+⎪⎪⎝⎭上递增.综上所述,当2b ≤时,()f x 在()1,+∞上递增;当2b >时,()f x在⎛⎫⎪ ⎪⎝⎭上递减,在∞⎫+⎪⎪⎝⎭上递增.9分(2)由题意,()()22()()21()1g x h x x x h x x =-+=-',又()h x 对任意的()1,x ∈+∞都有()0h x >,所以对任意的()1,x ∈+∞都有()0g x '>,()g x 在()1,+∞上递增.10分∵12(1)mx m x α=+-,12(1)m x mx β=-+,∴()()1212,21x x m x x αβαβ+=+-=--1先考虑12x x αβ-<-的情况即()()121221m x x x x --<-,得01m <<,此时1122(1)x mx m x x α<=+-<,1122(1)x m x mx x β<=-+<∴1212()()(),()()()g x g g x g x g g x αβ<<<<∴12()()()()g g g x g x αβ-<-满足题意13分2当1m ≥时,11112(1)(1)mx m x mx m x x α--≤==++,12222(1)(1)m x mx m x mx x β=--+≥=+,∴12x x αβ≤<≤∴12()()()()g g x g x g αβ≤<≤,∴12()()()()g g g x g x αβ-≥-,不满足题意,舍去16分综上所述,01m <<17分。
宁夏银川一中
2010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
数学试卷(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y=的定义域为( )
A.{x|x≠} B.(,+∞) C.(-∞,) D.[,+∞)
2.若,则是()
A.第二象限角B.第三象限角
C.第一或第三象限角 D.第二或第三象限角
3. 设函数f(x)=lo g a x(a>0且a≠1)满足f(9)=2,y=f-1(x)是y=f(x)的反函数,则
f-1(lo g a2)等于( )
A.2 B.C.D.lo g2
4. 函数y=cos2(2x+)-sin2(2x+)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B.2 C.4 D.
5.已知等差数列满足,则有()
A.B.C.D.
6.x为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且 sinx+cosx=,则sin2x等于()A.B.-C.3 D.-3
7.设A(-2,3),B(3,2),若直线与线段AB有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D.
8.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为偶函数,且上是增函数,若
的解集为()
A. B.C. D.
9.下面能得出△ABC为锐角三角形的条件是()
A.B.
C.D.
10.已知向量等于()
A.-3 B.-2 C.3 D.
11.已知函数在区间[1,2]上单调递增,则a的取值范围是()
A.B.C.D.
12.设a,b∈R,ab≠0,则直线ax-y+b=0和曲线bx2+ay2=ab的大致图形是( )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23、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将直线y=-x+2绕点A(2,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所得到的直线方程是
_________.
14. 向量=(-2,3),=(1,m),若、夹角为钝角,则实数m的范围是_________.
线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6.定义“等和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的后一项的和都为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和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该数列的公和。
已知数列{a n}是等和数列,且a1=2,公和为5,那么a18的值为______________,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S n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A、B是△ABC的两个内角,,其中、为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若求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过点A(0,1)的直线,斜率为k,与圆C:(x-2)2+(y-3)2=1相交于M、N两个不同
..点.
(1)求实数k取值范围;
(2)若为坐标原点,且,求k的值。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a为实数,。
⑴求导数;
⑵若,求在[-2,2]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⑶若在(-∞,-2]和[2,+∞)上都是递增的,求a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对于函数f(x),若存在x0∈R,使f(x0)=x0成立,则称x0为f(x)的不动点。
如果函数
有且只有两个不动点0,2,且
⑴求函数f(x)的解析式;
⑵已知各项不为零的数列(
为数列前项和),求数列通项;
⑶如果数列满足,求证:当时,恒有成立.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设△的面积为,已知.
(1)若,求向量与的夹角的取值范围;
(2)若,且,当取最小值时,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求以为中心,为一个焦点且经过点的椭圆方程.
四、选做题.(本小题满分10分.请考生在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标号涂黑.) 22.(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所示,已知与⊙相切,为切点,
为割线,弦,相交于点,
为上一点,且
(1)求证:;
(2)若,,求的长
23.(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直线经过点P(1,1),倾斜角,
(1)写出直线的参数方程
(2)设与圆x2+y2=4相交与两点A、B,求点P到A、B两点的距离之积24.((选修4-5;不等式选讲)
求函数的最大值
高三第四次月考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
13. x=2 14. m<且m≠- 15. []
16.3 当n为偶数时,;当n为奇数时,)17.解:………………2分
即即, (6)
分
(10)
分
………………………12分18.(1)由题意方程为y=kx+1,代入圆C的方程得(1+k2)x2-4(1+k)x+7=0 ∴△>0…………………6分
(2)设M(x1,y1),N(x2,y2),x1+x2=,x1x2=
又x1x2+y1y2=(1+k2)x1x2+k(x1+x2)+1=
∴k=1 …………………12分
19.解:⑴由原式得∴…………4分⑵由得,此时有.
由得或x=-1 , 又
所以f(x)在[-2,2]上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8分
⑶解法一:的图象为开口向上且过点(0,-4)的抛物线,由条件得
即∴-2≤a≤2.
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2,2]. …………………12分
解法二:令即由求根公式得:
所以在和上非负.
由题意可知,当x≤-2或x≥2时, ≥0,
从而x1≥-2, x2≤2,
即解不等式组得-2≤a≤2.
∴a的取值范围是[-2,2].
20.⑴依题意有,化简为由fnh 达定理, 得
解得……………2分
代入表达式,由
得,不满足题意
………………4分
⑵由题设得(*)
且(**)
………………6分
由(*)与(**)两式相减得:
解得(舍去)或,由,若这与矛盾,
,即{是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8)
分
⑶采用反证法,假设则由(I)知
,
有,而当
这与假设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a n<3 ……………12分21.(1)由题意知,可得.--------2分∵,∴,有. --------6分(2)以为原点,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点的坐标为,
∵,∴,.
∴, ∴.------8分
设,则当时,有.
∴在上增函数,∴当时,取得最小值,
从而取得最小,此时.---------------------11分
设椭圆方程为,
则,解之得,故
.--------12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解: (1)∵,∴.
∵
∴……………………3分
又∵,
∴∽
∴.即.………5分
(2)∵,
∽,.
,,,∴.………6分∵弦相交于点,∴
∴.………7分
∴.解得:.………8分
∴,.
由切割线定理得:,………9分
∴, ………………10分
23.解:(1)直线的参数方程为,即…………………5分
(2)把直线代入
得
,则点到两点的距离之积为…………………10分24.解:函数的定义域为,且…………………2分
…………………10分
天利考试信息网 天时地利考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