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站规划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992.22 KB
- 文档页数:5
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例析所谓“城市综合体”又称HOPSCA,是将城市中的酒店(Hotel)、写字楼(Office)、公园(Park)、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会议中心(Convention)、公寓(Apartment)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建筑群落,往往被称为“城中之城”. [1] 城市综合体一般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第一是高可达性. 一般应有三种以上的交通到达方式,且每种交通方式终端应与综合体紧密联系。
第二是高密度,一般来说,综合体土地容积率较高,建筑规模较大。
第三是功能复合,一般具有三种以上功能,相互之间存在紧密的空间关联与渗透关系.第四是特色鲜明,按照开发计划进行开发的建筑群,在形态上呈现较强的标志性和完整性。
[2]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阶段性调整和相对饱和,资产型、经营型商业地产特别是城市综合体无疑将成为刺激消费带动投资的发动机,城市综合体已成为城市高端商业地产发展的主流开发模式,其开发建设涉及到项目选址、前期策划、建筑设计、品牌招商、运营围护等众多领域,众多维度。
本文以富罗恩斯广场项目为例,从建筑规划设计的角度,结合商业定位,业态布局,交通组织,个性特色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项目概况富罗恩斯广场项目位于佛山市三山新城,规划总用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规划计容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容积率2.99,地上最高33层,地下1层。
项目定位为商业综合发展项目,包括特色商业街、高级公寓、星级酒店、创意办公等业态,本着“整体规划,分期开发”的开发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引入纯正欧洲建筑风格元素,创造一个集休闲、购物、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具有浓厚异域特色的大型休闲购物场所。
商业定位准确的商业定位是商业发展项目成功的先决条件,一般需根据市场调研结果,综合城市和商业发展状况、项目所在区域的发展趋势等因素定性分析研究,同时对潜在客户的社会阶层、购物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分析,进而确定项目的商业定位。
广州南站地区城市设计2010年11月9日,叶浩军副局长在局附七楼会议室主持召开《广州南站地区城市设计》媒体见面会,向驻穗各新闻媒体记者详细介绍了广州南站地区城市设计编制的背景及广州南站地区的发展定位、交通规划、城市设计的特色等相关情况,会同编研中心副主任陈勇、交通研究所所长贺崇明等领导回答记者提问。
《广州南站地区城市设计》规划编制完成附:新闻背景材料广州南站:将成中国六大铁路客运枢纽之一——《广州南站地区城市设计》规划编制完成广州火车南站于今年1月30日投入使用,从广州南站出发乘高铁到长沙不用2个小时,到武汉也只要3个小时。
9月28日起,广州地铁2号线延伸到广州南站,实现广州市区与高速铁路网的无缝链接,珠三角地区实现全程公交北上湘鄂。
广州南站高铁开通,给我们的生活的带来了许多便利。
从前,我们要花一天甚至更多时间办的事情,现在只要一个小时。
有媒体报道说,广州南站已经让“朝饮珠江水,午食武昌鱼,晚品羊城茶”由梦想变成了现实。
目前,广州南站已经开通武广专线,今后将逐步开通贵广铁路、南广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和广珠城际铁路。
高铁除了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我想,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广州南站地区未来是什么样子?它的发展定位是怎样的?我希望通过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来解答这个问题。
一、高水平设计团队打造南站地区规划2003年11月,广州南站选址于番禺区石壁街。
2004年4月,广州市规划局组织了“广州铁路新客站(南站)地区概念规划方案国际咨询活动”,邀请了国内外交通、规划方面知名的设计机构进行方案咨询,并通过专家评审确定以美国RTKL公司和WHL工程顾问公司(联合体)方案、英国阿特金斯集团和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联合体)方案作为深化工作的基础框架。
2006年6月,市规划局组织完成“广州铁路新客站(南站)地区分区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9年3月,为贯彻落实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强化广佛同城深度融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广州在华南地区客运铁路枢纽战略地位,奠定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地位,根据市政府要求,广州市规划局重新组织编制《广州南站地区城市设计》,对上一轮规划进行修编,邀请了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天津市城市规划研究院和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三家单位共同负责该项规划工作。
广州南站桥建合建结构设计综述蔡德强【摘要】广州南站桥建合建结构巧妙的将房建与桥梁融为一体,但同时由于其共同受力,协调变形,给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对广州南站桥建合建结构体系的建立、设计原则、抗震设计及振动性能研究等进行重点论述,结果表明:广州南站传力明确,设计理念可靠,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旅客舒适性及安全性均能得到保障。
%Guangzhou Nan railway station is an ingenious design of the combination of elevated bridge with building structure. The combinationof railway bridge with station building poses great challenge to deal with the co-stressing and coordinative deformation. This paper addresses some key problems of the combination structure in terms of system establishment, design principle, seismic design and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ce transmission is clear, the design concept is reliable and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is excellent, and passengers are ensured comfort and safety.【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5页(P164-168)【关键词】广州南站;铁路客站;桥建合建结构;抗震;振动【作者】蔡德强【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4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8.1广州南站是超大型桥建合建的综合结构体系,从下到上依次为铁路桥梁结构、候车层框架结构、屋顶大跨度钢结构,屋顶雨棚柱全部支撑在铁路桥墩上,候车层则整体全部落于铁路桥梁上,广州南站为国内首座真正意义上的桥建合建结构形式超大型铁路客站。
广州南站区域地下空间及主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与概述广州南站区域地下空间及主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是为了满足广州南站区域城市发展需求,通过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并改善区域交通状况。
该方案主要包括地下商业区、地下交通互通、地下停车场等主体工程设计方案。
二、地下商业区设计方案1.地下商业区总体规划根据广州南站区域的交通状况和人流分布,将地下商业区划分为不同功能区域,包括购物区、餐饮区、休闲娱乐区等。
规划合理的商业区域面积,确保商业设施的商业经济效益。
2.商业区内部布局商业区内部根据功能需求进行合理布局,确保商铺的通风、采光和空间布局符合消防和环保要求。
同时,根据商业区的不同功能需求,设计合理的商铺大小和区域划分,提供多样化的商业设施。
3.设施设备配置商业区的设施设备需包括空调、照明、消防设备等,确保商业区内的环境舒适和安全性能。
同时,提供必要的无障碍设施,方便行动不便人群的使用。
三、地下交通互通设计方案1.地下通道规划根据广州南站区域的交通流线、人流分布和周边道路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地下通道布局,确保交通互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同时,根据需求配置必要的标识和导引系统,提供行人的导航和安全保障。
2.设施设备设置地下交通通道内需设立合理的照明和防火设备,确保交通通道的可见性和安全性。
同时,根据交通流量设置合理的通风设备,提供通风良好的交通环境。
四、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1.停车场规划根据广州南站区域的停车需求和交通情况,设计合理的停车场布局。
根据停车场使用率和停车时长,设置不同类型的停车位,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2.设施设备配置停车场内需设置合理的照明和监控设备,保障停车场的安全性和用户的使用便利。
同时,考虑到车辆的排放和环境保护要求,设置必要的排气设备。
3.车辆流线设计设计合理的车辆流线,确保车辆的进出和停放的便利性。
同时,要考虑停车场内的行人通道和消防通道的设置,保证交通安全。
五、施工管理与维护1.施工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高铁枢纽地区发展研究——以广州南站地区为例肖健,李福映摘要:在新发展背景下,全国各地兴起“高铁新城建设热”。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国内外案例研究寻求高铁枢纽经济发展背后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城市原来中心区功能外溢及其背后的区域经济需求是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开发能否获得成功的根本因素,同时站点地区和城市中心区的便捷联系、适度的功能混合等对高铁站点开发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其次本文对高铁枢纽地区的产业空间布局规律——包括圈层理论、圈层范围和相关重点产业发展特征进行识别研究。
最后我们选取广州南站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前文高铁枢纽地区的规律经验对南站地区进行圈层划分、产业布局方面的策略说明。
关键词:高铁枢纽地区,发展逻辑,产业空间布局,广州南站以往的城市发展主要是依靠高快速路、港口来组织生长,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尤其是城市走向区域化的过程中,信息流、服务流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
通过人的快速流动和商务信息的集聚来组织生产关系,已经成为城市走向区域多中心的发展的关键。
而高铁枢纽具有对人流的快速中转,商务信息的快速交换的特点,在抢占区域经济,发展商务经济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有36座新城拔地而起,这其中很多新城试图打造高铁商务区做为副中心来带动城市发展。
实际上高铁枢纽发展背后是有一定的逻辑支撑的,需要一些关键因素的培育。
1 高铁枢纽经济发展背后的内在逻辑1.1国外案例研究我们选取了国外开发成功的高铁枢纽地区进行研究,探寻高铁枢纽发展起来的关键因素。
研究发现,城市原来中心区功能外溢及其背后的区域经济需求是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开发能否获得成功的根本因素。
例如新宿站开发的成功是因为其处于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城市带。
即使规划在功能和结构层面出现一些问题,这种大背景下的经济动力也会推动项目实现成功。
阿姆斯特丹泽伊达斯枢纽也是在中心区功能相对饱和,交通拥挤、建筑高度密集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引导建立起来的商务副中心(图1)。
广州获批新建7条地铁线(广州地铁网)/广州市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近日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同意广州新建7条共228.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这标志着广州轨道交通建设将进入新一轮大发展。
规划实施后,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超过500公里,届时市民利用包括地铁在内的公共交通出行率将达60%。
经过近20年的建设,广州已建成开通地铁一至五号线、八号线、广佛线广州段、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共8条线路222公里,日均客流量接近500万人次。
同时目前在建的还有六号线首期、广佛线西朗至沥滘段、八号线凤凰新村至文化公园段、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一期和九号线一期等6条线路,长约93.8公里。
按照覆盖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加强城乡统筹,充分考虑衔接铁路、城际轨道、公路等重要交通枢纽的选取原则,国家发展改革委此次批复的七条新线分别为:1为加强城市北部地区、城市中心区与珠江前航道河南地区的组团内交通联系,覆盖石井工业区、黄金围物流区、同德围居住区、康王路商业街、海珠区西部旧城中心、东部新城中心和琶洲会展中心等各区主要客流集散点,建设轨道交通8号线北延段工程(白云湖~文化公园),长约15公里。
2为加强老城区、新城区、发展区与城市副中心联系,在缓解老城区地面交通压力、疏导交通,引领发展区轨道周边集聚发展,建设轨道交通13号线首期工程(鱼珠~象颈岭),线路长约28.3公里。
3为解决从化到广州中心组团的交通需求,兼顾沿线组团开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外围组团与中心区的联系,尽快实现广州都市1小时交通圈,建设14号线一期工程(嘉禾望岗~街口),线路长约51.2公里。
4为加强东部新城区、萝岗区、增城区与中心区的快速交通联系,解决外围组团到广州中心组团的交通需求,兼顾东部新城开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和新城发展,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功能带的发展,建设轨道交通21号线工程(天河公园~增城广场),线路长约58.7公里。
广州南站调研报告目录一、广州南站情况简述 2(一)广州南站区位分析 2(二)现实意义 2(三)设计理念 3(四)建筑规模 4二、一层及三层分析 5三、缺点简述 11(一)视线阻碍 12(二)停车、标志及卫生问题 13四、关于广州南站地下空间规划 141、广州南站情况简述(1)广州南站区位分析广州南站是客运特等站,又称新广州站或广州新客站,前称石璧站,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壁街石壁村,是一个大型现代化铁路客运站,是一个功能全面的多模块交通枢纽设施。
广州南站位于珠三角地区的核心地带,坐落于广州市与佛山之间,距离广州市中心17公里,于2004年12月30日动工兴建,并于2010年1月30日(即2010年春运前)建成启用。
广州南站与广州站、广州东站和广州北站共同形成由中国铁道部规划的全国铁路四大客运中心之一——广州铁路客运枢纽。
作为广州的高铁枢纽,广州南站是京港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广珠城轨、广佛肇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环线的交汇点,并且是武广客运专线和广深港客运专线的三个始发站之一,也是广珠城际轨道交通的三个始发站之一,另外也建有三眼桥联络线连接既有的广州站、广州东站及广州西站等。
(2)现实意义广州南站是铁道部和广东省合作加快铁路建设的重点工程,是京广高铁武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广州春运压力,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布局,完善区域旅客运输结构,扩大运输能力,缓解广州客运枢纽能力紧张局面,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3)设计理念广州南站以“芭蕉叶”为造型,充分体现广东岭南文化特色。
按照代化大型客站“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的建设新理念,广州南站站房与站场融为一体,为旅客提供方便舒适的乘车环境和人性化的服务设施。
旅客流线简洁明快,高速铁路旅客“上进下出”,城际铁路旅客“下进下出”,交通流组织快速便捷,实现“双十目标”:十分钟内可换乘公交、地铁;十分钟内接驳高速公路。
浅谈广州南站流线及地下空间换乘设计摘要:综合交通换乘是地下空间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也是地下空间设计的核心。
本文对广州南站的交通枢纽规划、既有交通设施等情况进行了阐述、归纳和分析,对区域内各类交通流线进行梳理、细化,初步构建出广州南站站房内部、地面广场及地下空间的立体交通空间模型,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提供指引。
关键词:交通换乘;流线分析;综合交通;空间模型随着广州南站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内其地下空间开发将具备经济可行性;而随着该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以及规划接入广州南站的地下轨道交通各线路、城际铁路线位、站位方案的稳定,其地下空间开发研究更为必要和迫切1广州南站枢纽地位广州南站建成运营,将逐渐成为广州铁路枢纽内新的客运中心,其在枢纽内的分工为:京广高铁终点站,也是广深港客运专线、广珠城际铁路的起点站,主要办理京广高铁衡阳方向A 类车、B 类车始发终到作业,广深港客运专线铁路、广珠城际铁路城际客车始发终到及折返作业,以及京广高铁与广深港客运专线铁路、广珠城际铁路间直通车的通过作业。
2广州南站地区交通设施情况2.1国铁:广州南站是目前国内功能最复杂、客流量最大的铁路旅客站房之一,衔接武广、广深港、广珠城际、贵广、南广各线路,是广州铁路枢纽中最主要的客站。
2.2城市轨道交通:广州南站引入广州地铁2 号线、7 号线、佛山地铁3 号线,远期预留广州地铁20 号线接入。
2.3城市公交:广州南站东、西广场设置有配套的长途汽车首末站和公交车站,站房首层设有出租车上落客场地和临时停车场地,以及配套社会停车场。
2.4城际轨道交通: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广佛环线、佛莞城际铁路在广州南站引出、两线并站,车站拟设置在广州南站东广场南侧。
2.5直通车:广州南站拟开行至香港的直通车,形成集高铁、城际铁路、口岸直通旅客列车和地铁、公交、出租等市政交通设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3综合交通流线3.1广场交通体系广州南站为高架车场,四周有城市新规划道路,设东西两座广场,广场上设置公交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