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填空题

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填空题

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填空题
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填空题

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填空题

1.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2.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积()。

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那么积()。4.两个因数的积是60,这时一个因数缩小4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现在的

积是()

5.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12平方米、把长乘3,宽不变,扩大后的面积是

()

6.两个因数的积是100,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7.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2平方米、把边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扩大后的面积是()

8.两个因数的积是100,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

9.两个因数的积是100,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也缩小到原来的3倍,积是()

10.一个因数不变,把其中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11.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12.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3倍,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1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14.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宽不变,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15.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宽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16.一个因数缩小5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17、125×80的积的末尾有()个零。

18、如果A×40=360,那么A×4=()。

19、在72×20=1440中,如果20缩小10倍,积就变成()。

20、如果4×3=12,那么(4×3)×(3÷3)=()。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综合能力训练(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得数. 8X (125 —25) 160 + 40 十4 (12 + 42 宁7) X 5 二、把下面运算中不正确的地方改过来. 1. (841 —41) - 25X 4 =800 十25 X 4 =8 三、把下面各组式子列成综合算式. 1. 3280- 16=205 205X 10=2050 6000—2050=3950 四、计算下面各题. 1. 280+ 840- 24 X 5 2. 85X (95 —1440- 24) 3. 58870- (105 + 20 X 2) 4. 80400- (4300 + 870- 15) 48 + 52 - 4 (19 —11) X 125 26 X 8 -26 X 8 2 . 600 X (1200 —200-25) =600X (1000 十25) =24000 2 .23X 16=368 625—368=257 1028 - 257=4

五、装订车间每人每小时装订课本 640 册,照这样计算, 12 人 8 小时装 订课 本多少册? 六、汽车队开展节约用油活动, 12 辆车一年共节约汽油 7200 千克,平均 每辆 车每个月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七、一部电话机售价 320元,一台“彩电”的售价是电话机售价的 8 倍, 台 电脑的售价比“彩电”售价的 3 倍还多 1000 元,一台电脑多少元? 5 天后甲车间生产 1520 个零件,乙车间生产 8 小时,乙车间比甲车间每小时少生产多少个 参考答案 1. 6000— 3280十 16X 10 2. 1028- (625 — 23X 16) 四、 1. 455 2. 2975 3. 406 4 . 76042 五、 640X 12X 8= 61440(册) 六、 7200- 12- 12=50(千克) 七、 320X 8X 3+1000=8680(元) 八、 (1520 — 1280) - (8 X 5)=6(个) 八、两个车间生产零件, 1280个零件,若每天工作 零件?

2020四年级数学上册30道填空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30道填空练习题 1、与最小的八位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2、10个鸟蛋重50克,100万个鸟蛋约重()吨。 3、用两根一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大。 4、100张纸厚1厘米,1亿张纸厚约()千米。 5、用"万"作单位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945000≈()万305100≈()万996043≈()万 6、用"亿"作单位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420000000≈()亿650000000≈()亿6990000000≈()亿 7、写出□里的数。 □□□÷26=7......6298÷□□=9 (1) □□□÷35=8......3197÷□□=5 (2) 8、把下面的每一组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73+27=100100÷25=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找规律填数 (1)30600、32600、34600、()、()。 (2)100000、99900、99800、()、()。 14、把两个边长都是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5、有一个数,它的百万位的左边、右边的数以及百位左边的数都是"8",其余各个数位上都是"0",那么这个数()位数,写作(),读作(),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得()。 17、万里长城全长()千米。(67、670、6700、67000)。 18、100张纸厚约1厘米,那么一亿张纸厚约()千米。 19、慈溪市人口100万,这是一个()(近似、准确)数,慈溪市人口最多可能有()人,最少可能有()人。 20、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其中每两条射线都能组成一个()。 21、角的大小跟()无关,跟()有关。

四年级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的练习题 知识点: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几倍。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几倍,积就缩小几倍。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a倍,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a×b倍。两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a, 另一个因数除以b,积就除以(a×b)倍。 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a倍,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a,积不变。 4、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a倍,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b,积就×a÷b;例如:两数相乘 积是10,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2,积就变成10×3÷2=15 一、填空题 1、两个因数分别是14和9,积是(),如果把9乘以4,积是()。 2、两个因数分别是18和4,积是(),如果把18除以2,积是()。 3、两个因数分别是15和6,积是(),如果把15除以3,6乘以2,积是()。 4、两个数相乘,积是3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3倍,那么得到的新积是()。 5、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8,积就();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9,积就();一个因数除以4,另一个因数乘以8,积就()。 6、在乘法算式12×40,如果一个因数乘以4,另一个因数除以4,积就是()。 7、两个数相乘,积是36,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4倍,另一个因数缩小为它的1/3,那么得到的新积是()。 8、两个数相乘,积是7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为它的1/5,那么得到的新积是()。 9、两个数相乘,积是81,如果一个因数缩小为它的1/9,另一个因数缩小为它的1/3,那么得到的新积是()。 10、由8×20=160可得16×20=(),32×20=(),32×40=(), 4×20=(),16×10=()。 11、一个长方形面积是12平方米,把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宽不变,扩大后的面积是()。 12、一个长方形面积是12平方米,把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宽扩大到原来的2倍,扩大后的面积是()。 1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米,把边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扩大后的面积是()。 14、两个因数的积是100,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 15、两个因数的积是100,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也缩小到原来的3倍,积是()。 16、一个因数不变,把其中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17、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18、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3倍,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19、明明在做一道整数乘法算式题时,把其中一个因数末尾的“0”漏写了,得到的结果是240,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20、芳芳在做一道整数乘法算式题时,在一个因数末尾多写了一个“0”,得到的结果是240,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21、两个数相乘,积是66,如果一个因数乘以8,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该有什么变化? 二、选择题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上册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1.填空。 (1)10个十万是( ),10个一百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 (2)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五位是( )位,第九位是( )位。 (3)万级的数位包括( )位,( )位,( )位,( )位。 (4)最大的六位数是( ),最小的七位数是( )。 (5)( )个千万是一亿,l0个十亿是( )。 (6)由3个亿,8个万,6个千,3个十组成的数是( ),这是( )位数。 (7)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5,百万位是8,个位是l,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 (8)写数的时候,从( )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 (9)三十六万四千零四十是由( )个十万,( )个万,( )个千和( )个十组成的,它写作( )。 (10)在首次使用计算器前一定要按( )键。 (11)用3,7,6,8,0,0,0可以组成一个最大的七位数是( )。最小的七位数是( )。 2.判断。 (1)在整数数位顺序表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2)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是百万位。() (3)164567800≈16亿() 3.选择题。 (1)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10次是()。

A、一千万 B、一亿 C、一亿万 D、一百万 (2)590000000约等于() A、5亿 B、59亿 C、6万 D、590万 (3)下面四个数中,读数时只读出一个零的数是() A、49000700 B、4970000 C、49007000 D、40900700 (4)由8个亿,80个万和800个一组成的数是() A、880800 B、80800800 C、800800800 D、800808000 (5)1234567890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 A、百万 B、千万 C、亿 D、十亿 4.写出下面各数。 (1)地球的陆地面积为十五亿零九十万五千平方千米()(2)太阳的表面温度为六千度,太阳中心温度为一千万度。 ()() (3)2000年度我国总人口约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人。()5.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数。 (1)57348000≈()万 (2)409269800≈()亿 (3)600300000≈()亿 (4)810000000≈( )亿 (5)1472005000≈()万≈( )亿 6.在○里填上“>”、“<”或“=”。 802004○804002

四年级数学上册填空题汇总67

一个数的1.6倍是4.32,这个数是______.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9°,另一个锐角是______度.1290000000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______亿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______亿元. 在9.68、9.984、9.005和9.092中,最大的数是_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_. 95、85、100、94、90、80和88这组数的平均数是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5.599…保留三位小数是______,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 24吨311千克=__________吨, 420平方分米=___________平方米.0.215去掉小数点变成了______,扩大到它的______倍. 4.617吨=______吨______千克, 7米73厘米=______米. 某城市的人口是1422800人,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是______万人,保留一位小数是______万人. 一个五位数保留到万位后的近似数是3万,这个数最大是______,最小是______. 小新过生日,买了一个正方形蛋糕,周长是36厘米,在蛋糕的边上每隔4厘米插一根蜡烛,共需______根蜡烛. 一个数由169个亿、2个千万和4个千组成,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_,用“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是______亿. 7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______°角,______时整,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袋中有12个黄球、5个白球,那么从中摸出一个球,摸到______球的可能性大;至少要摸出______个球,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一个是白球. 100张纸摞在一起大约厚1厘米,照这样计算,2亿张这样的纸摞在一起大约厚______米. 育英小学四年级共有学生261人,如果学校组织四年级学生参观,每辆大客车可乘坐40人,至少需要______辆这样的大客车. 把一根木头锯成4段需要27分钟,如果把它锯成3段需要______分钟.□71÷39中,如果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______,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______. 4.548548…可以记作______,0.112323…可以记作______. 9个十,2个0.1,3个0.01组成的数是______,它的小数部分有______个百分之一. 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100°,它的一个底角是______. 两星球间的距离是886200000千米,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是______,将这个数精确到十分位是______. 12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是______度. 12.55吨=______吨______千克9米77厘米=______米610公顷 =______平方千米14元2角6分=______元. 一个小数,整数部分是6,十分位是3,百分位是2,这个小数写作 ______,读作______. 小数2.418扩大到它的100倍是______.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______;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的60°,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 册练习题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姓名:成绩: 一、口算:(20分) 20×4= 50×2= 80×6= 60÷20= 240÷40= 150÷30= 160÷40= 400÷50= 560÷70= 490÷70= 540÷90= 720÷80= 360÷40= 480÷80= 560÷70= 200×4= 300÷50= 350÷70= 420÷60= 320÷40= 二、填空题:(12分) 1、()里最大能填几 40×()<319 90×()<640 80×()<570 70×()<500 2、720÷24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是()位。 3、196÷39,把39看作()来试商,444÷74把74看作()来试商。 4、200里面有()个40,有()个50。 5、甲数÷乙数=8,如果甲数扩大10倍,乙数扩大10倍,那么商是(); 如果甲数缩小100倍,乙数也缩小100倍,那么商是()。 6、900÷30=90÷()=()÷150=()÷2=8100÷() 三、用竖式计算:(24分) 92÷23= 324÷81= 775÷25= 960÷40= 384÷16= 140÷27= 四、列式计算:(10分) 234是13的多少倍 700里面有多少个28 五、解决问题。 1、一辆摩托车16小时行56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果园有480箱苹果,每次运走40箱,要运几次才能运完 3、学校图书馆有325本连环画,每班借40本,可以借给几个班还剩几本 4、李老师有250元,要买38元一本的词典,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 5、小花家到学校的路程是702米,小花每分钟走54米,小花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分钟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 教材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自已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规律。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课件出示:献爱心图片】汶川大地震后,我们学校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全校同学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为地震灾区小朋友购买一些图书和学习用品。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盒水彩笔6元,买2盒花多少钱?20盒呢?200盒呢? 1、学生思考后口答列出算式【出示课件】 6 × 2 = 12(元) 6 × 20 = 120(元) 6 × 200 = 1200(元) 2、师提出问题:你能说说在这道乘法算式中,乘号前面的是什么?乘号后面的是什么?等号后面的是什么?这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呢?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课件出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一)探索积随因数扩大而扩大的规律。 1、为方便研究,可以称这三个算式分别为(1)式、(2)式和(3)式。如果把(1)式作标准,(2)式和(3)式分别与(1)比,因数和积各是怎样变化的?【课件出示】 (1)6╳2= 12(元) (2)6╳20=120(元) (3)6╳200=1200(元)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 3、集体汇报。 4、如果其中一个因数乘5呢?乘20呢? 5、用一句话怎么概括你发现的规律呢?(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二)探索积随一个因数缩小而缩小的规律。 1、刚才,我们从上往下观察,发现了这样的积的变化特点,那从下往上观察这几个算式,用刚才比较研究的方法,比一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还是乘几吗?积和因数是怎么变化的?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填空题专项综合练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填空题专项综合练习 1. 给加下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 (1)jiǎ|jià 暑假______ 假装______ 假日______ (2)jī jǐ 几乎______ 几时______ 窗明几净______ (3)zhōng zhòng 中奖______ 中华______ 中毒______ (4)chǔ chù 到处______ 处分______ 处罚______ 2.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大海______的翡翠______的香山______的画卷 ______的西湖______的泰山______的屏障______的漓江 3. 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乍暖还寒时分,在小河边,在石缝中,迎春花一丛丛,一簇簇地冒出了嫩绿色的新叶长出了灿烂的小花。她不屑______于北风的凌辱,执着地,qiè______而不舍地开放,用她不经意的绽放,璀càn______着整个早春…… 4. 请你用“静”字组成的词语填空。 ①夜晚的乡村______而安详。 ②自习课上,教室里非常______。 ③我们的教室非常______。 ④小红大哭了一场,心情慢慢地______下来。 5. 读拼音,写字词。 ①晚上,因为没人陪弟弟玩shuǎ______,他打了两个哈qian______后,便shuì______着了。 ②我xǐ______欢观chá______花儿慢慢shèng______开的样子,看着它们不断变化,真有qù______! 6. 根据课文内容补充词语,再照样子写一个,并造个句子。 ①懒______ ______溜溜 造句:______;______。 ②______摇摇 ______辈辈 造句:______;______。 7.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填空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填空题练习 1、一个数由6个亿,8个千万和9个万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 数是(),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2、要使()( 58÷8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要使 473÷4()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3、( )的角是锐角,()的角是 钝角。平角是()度,周角是()度。1周角=() 平角=()直角。 4、课桌相邻的两边互相(),对边互相()。 5、一副三角尺的角分别是()、()、()或 ()、()、()。可以拼成()、()、()度。 6、74()635≈74万,()里可以填(),()里最大填 ()。 7、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是80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 是()。 9、把一根长20米的木头锯成相同的5段,每锯一段用8分钟,共需 要()分钟。 10、从四点到六点,分针转了()度,时针转了()度。

11、() 叫互相平行, ()叫互相垂直。 12、分针和时针形成直角的时刻是(),形成平角的时刻是()。 14、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 15、与最小的八位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 16、10个鸟蛋重60克,1亿个鸟蛋约重()吨。 17、用两根一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的面积大。 18、100张纸厚1厘米,1亿张纸厚约()千米。 19、用"万"作单位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945000 23395100 996043 20、用"亿"作单位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3420000000 650000000 6990000000 21、一本书共156页,每天看35页,看了3天,第4天从()页看起。 25、写出□里的数。 □□□÷26=7......6 298÷□□=9 (1) ()50÷76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填空题

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填空题 1.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2.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积()。 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那么积()。4.两个因数的积是60,这时一个因数缩小4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现在的积是() 5.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12平方米、把长乘3,宽不变,扩大后的面积是 () 6.两个因数的积是100,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7.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2平方米、把边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扩大后的面积是() 8.两个因数的积是100,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 9.两个因数的积是100,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也缩小到原来的3倍,积是() 10.一个因数不变,把其中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11.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12.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3倍,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1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14.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宽不变,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15.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宽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16.一个因数缩小5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17、125×80的积的末尾有()个零。 18、如果A×40=360,那么A×4=()。 19、在72×20=1440中,如果20缩小10倍,积就变成()。 20、如果4×3=12,那么(4×3)×(3÷3)=()。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练习题集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转载) 1亿以内数的认识 年班姓名 小学生数学辅导网试题(https://www.doczj.com/doc/075050495.html,) 一、填一填,我最棒。 1、个、十、百、千……等都是(),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2、从个位起向左数,第()位是十万位,第()位是千万位。 3、十万里面有()个一万,一百万里面有()个十万,一千万里面有()个一百万,一亿里面有()个一千万。 4、补充数位顺序表。 5、367908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6、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7、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第八位是()位,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8、一个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9、个级包括的计数单位有()个,由右向左依次是()、()、()、()。 10、56849227这个数是由()个千万、()个百万、()个十万、()个万、()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二、比一比,我最准。 “8”在 位上;表示:“8”在 位上;表示: 三、数一数,我最行。 1、六十六万、六十七万、六十八万、六十九万、、、 、。 2、九千六百万、九千七百万、九千八百万、、、 、。 3、、、一千万、一千一百万、一千二百万。 四、我是小法官。 1、万级包括的计数单位有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100个百万是一亿。() 3、79500000和7950中的“9”表示的意义不同。() 4、十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万。() 5、一千万里面有10个十万。() 6、个位、十位、百位……都是计数单位。() 7、1个万、1个千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10000100010。() 五、智力冲浪! 1、在76后面添上()个0,这个数就变成七十六万。 2、在9后面添上()个0,这个数就变成九千万。 3、生活中有很多时候用到万以上的数,相信你一定能举几个例子。 例如: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共八套)

综合能力训练(一)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得数. 8×(125-25) 48+52÷4 160+40÷4 (19-11)×125 (12+42÷7)×5 26×8÷26×8 二、把下面运算中不正确的地方改过来. 1.(841-41)÷25×4 2.600×(1200-200÷25) =800÷25×4 =600×(1000÷25) =8=24000 三、把下面各组式子列成综合算式. 1.3280÷16=205 2.23×16=368 205×10=2050 625-368=257 6000-2050=3950 1028÷257=4 四、计算下面各题. 1.280+840÷24×5 2.85×(95-1440÷24) 3.58870÷(105+20×2) 4.80400-(4300+870÷15)

五、装订车间每人每小时装订课本640册,照这样计算,12人8小时装订课本多少册? 六、汽车队开展节约用油活动,12辆车一年共节约汽油7200千克,平均每辆车每个月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七、一部电话机售价320元,一台“彩电”的售价是电话机售价的8倍,一台电脑的售价比“彩电”售价的3倍还多1000元,一台电脑多少元? 八、两个车间生产零件,5天后甲车间生产1520个零件,乙车间生产1280个零件,若每天工作8小时,乙车间比甲车间每小时少生产多少个零件? 参考答案 三、1.6000-3280÷16×10 2.1028÷(625-23×16) 四、1.455 2.2975 3.406 4.76042 五、640×12×8= 61440(册) 六、7200÷12÷12=50(千克) 七、320×8×3+1000=8680(元) 八、(1520-1280)÷(8×5)=6(个)

四年级数学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九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的规律”。 1.研究问题。 (1)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时,积怎么变化。 请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并把发现写出来。 6×2=()8×125=() 6×20=()24×125=() 6×200=()72×125=() (2)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时,积又怎么变化。 请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又发现了什么?把发现也写出来。 80×4=()25×160=() 40×4=()25×40=() 20×4=()25×10=() 2.概括规律 (1)分层概括发现的规律。 ①组织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先把在第⑴组算式中独立发现的规律说给自己的同伴听。学生也许是就题说题,如,左边一组算式,发现的规律是:20是2的10倍,120也是12的10倍;右边一组算式,发现的规律是:24是8的3倍,3000也是1000的3倍。 ②组织全班交流。在小组交流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第(1)组算式中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将发现的上述规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两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时,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③再引导学生讨论第(2)组算式中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与第(1)组算式的讨论过程相同,最后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时,积也缩小相同的倍数。” (2)整体概括规律。 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并用简明的话语表示出来: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验证规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填空题专项训练答案(最新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填空题专项训练 1、由5 个千万、4 个万、8 个十和9 个一组成的数是(50040081 ),读作(五千零四万零八十一),取近似值到万位约是(5004 万)。 2、406000000 读作(四亿零六百万),这个数中的6 在(百万)位上,表示(6 个百万),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40600 万)。 3、一周角=( 2 )平角=( 4 )直角。 4、367÷23 把23 看作(20 )来试商比较方便。 5、下午3:00 时针和分针夹成的最小角是(90 )度。 6、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起第四位是(千)位,这个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如果这个数位上的数字是8,8 表示(8 个千)。 7、5 个一百万、4 个十万、2 个千和4 个一组成的数是(5102001 )。读作(五百一十万二千零一),它有(5102001 )个计数单位。 8、在9、8 中间添( 6 )个0,这个数才是九千万零八。 9、一个数加上2 的和比最小的五位数多1,这个数减2 是(9999 ) 14、120 分米=(12 )米540 秒=(9 )分72 小时=( 3 )天132 个月=(11 )年 15、计量角的单位是(度)。(量角器)是量角的工具。 16、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角度)越大,角越大。 17、线段有(2 )个端点。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它(没有)端点。 18、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19、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88000 80800 80008 80080 88000<80800<80080<80008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填空题

四年级抽测专项复习卷--数学填空题 14.写出一个最小的六位数,其中每个数字都不相同:() 15.70082000由七千万、()和二千组成,) 1.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 2.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八位是())位70082000=()+( 16.在数位顺序表中,右起第五位是()位,第七位的 位是( 3.367908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6在( )位上,表示() 4.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是384400千米。读作:() 5.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离地面约是36000千米。读作:() 6.某地的冰雪资源丰富,冰雪总量约是9006010立方千米。读作:() 7.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建筑面积约是258000平方米。读作:() 8.80006200读作: 63500000读作:17.最大的六位数是(),比它大1的数是( 18.一个数的万级里有304个万,个级里有48个一,这个数写5,万位上的数字是7 19.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上的数字是上的数字是6其他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是()。 这个数 20.由7个十万、2个百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作:( 21.五千万、二百万和七万,写作:()读作:(

)读 22.8个百万、9个万、5个百、6个一,写作:((是()。 65□200<654200□48756>77717742641951>□9124799 13.在66后面添上( )个0,就变成了六千六百万。1□36200<136000028.在○里填上“<”“>”或= 50140○43140384562○3854622341008976600○949900487000○478000799500○79590030600000○3060000最小的六位数○10个一万 29.在( )里填上相邻的数。 ()<79999<() ()<2460071<()()<35020609<() 30.在( )里填上整万数。 ()<70800<() ()<653600<()○23420005000000=4730000=970000=1000000= 35.求近似数,我们可以用()的方法。 位,千位上 36.省略426900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要看()数字是(位进一,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写比()大,向()“万”字()万。 37.最小的自然数是( ),自然数有()个。 请你再写出一 38.在计数单位中,千与万之间的进率是( ),率是十的计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进制计数法。户。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积的变化规律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积的变 化规律 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2、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4、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应用规律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口算:30×400= 26×100=10×650= 6×110=2.导入:动车的速度可达6千米/分钟,算一算它开2分钟会行多少千米?20分钟呢?200分钟呢?引导发现:随着动车行的时间越来越多,所行的路

程越来越长。同学们,在刚刚所列的三个乘法算式中,它们之间的因数有什么变化,积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的(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二、探究新知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另一个因数不变,它们的积如何变化饿规律。【一】、研究问题,概括规律(例3)1、观察下面一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1)6×2=12 6×20=120 6×200=1200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你能根据上面算式发现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一组算式吗?试试看 3×100= 9×100= 27×100=组织小组交流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一组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什么?(2)20×4=80 5×4=XX×4=40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4、整体概括规律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二】、验证规律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20 ×3= 15×5=200×3= 150×5=XX×3=

2019-2020四年级上册数学填空题

一、填空。 1、计算814÷19时,可以把19看作()来试商。 2、甲数是乙数的12倍。①如果乙数是24,那么甲数是()。 ②如果甲数是60,那么乙数是()。 3、800÷25=(800×4)÷(25×4)这是根据()。 4、花店有615支花,如果每次用28支花制作花篮,能做()个花篮,还余()支花。 5、如果△+□=18,□×5=20,那么△=(),□=()。 6、两位数除三位数商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7、在计算432÷74时,把74看作()来试商,商()与74相乘得(),()比432多(),说明商大了就改商为()。 8、在算式7□2÷79里,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能填(),最小能填()。 9、在笔算95÷25时,商是()位数,商就写在数字()上面。 10、统计你们班有()人,大约()个这样的班有1万人。 11、200里面有()个20,()5个0 。 12甲数÷乙数=8,如果甲数扩大10倍,乙扩大10倍,那么商是(),如果甲数扩大100倍,乙扩大100倍,那么商是().

13、一个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最大是()。 14()除于15等于12,余数是13。 15、736÷58的商是()位数。试商时可以把58看作()来试商;546÷62的商是()位数。 16、若被除数是除数的28倍,那么商是();从200中减25,减()次后得0。 17、□÷△=74??37,△表示的最小的一个数是(),这时□表示的数是()。 18、估算:396÷51≈();623÷18≈()。小学四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 19、两个数相除,商是36,如果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是();除数乘5,被除数(),商不变。20、两个数相除的商是32,如果被除数除以4,除数不变,那么商是()。 21、□23÷56,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要使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如果742÷7□,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要使商是一位数,□可以填()。 22、明明算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24看成4,结果商是48,原来的商是()。 23、一根木头锯成5段要20分钟,锯成7段要()分钟。 24、307除以一个数商是23,余数是8,除数是()。

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得数. 8×8+52÷4 160+40÷ ×125 ×6×8÷26×8 二、把下面运算中不正确的地方改过来. 1.÷25×2.600× =800÷25× =600× ==24000 三、把下面各组式子列成综合算式. 1.3280÷16=202.23×16=368 205×10=2050625-368=257 6000-2050=3950 1028÷257=4 四、计算下面各题. 1.280+840÷24×5 2.85× 3.58870÷ 4.80400- 五、装订车间每人每小时装订课本640册,照这样计算,12人8小时装订课本多少册? 六、汽车队开展节约用油活动,12辆车一年共节约汽油7200千克,平均每辆车每个月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七、一部电话机售价320元,一台“彩电”的售价是电话机售价的8倍,一台电脑的售价比“彩电”售价的3倍还多1000元,一台电脑多少元? 八、两个车间生产零件,5天后甲车间生产1520个零件,乙车间生产1280个零件,若每天工作8小时,乙车间比甲车间每小时少生产多少个零件? 参考答案 三、1.6000-3280÷16×10 2.1028÷ 四、1.45.2975 3.40.76042 五、640×12×8=1440 六、7200÷12÷12=50 七、320×8×3+1000=8680 八、÷=6 综合能力训练 一、填空. 1.学校有足球24个,是篮球的3倍,学校有足球,篮球共个. 2.甲数是15,乙数比甲数的2倍多3,乙数比甲数多..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14,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18,甲、丙两数的平均数是16.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是.

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填空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填空题》专项练习题 1.7个千亿,5个百万,8个万,5个一组成的数是. 2.在括号里填上“>”“<”或“=”。 4公顷(________)38000平方米 1公顷30平方米(________)13000 平方米 306×20(________)206×30 450×40(________)440×50 3.高速列车每小时行驶350千米,可以写成(_______),它连续行驶3小时,共行驶(_______)千米. 4.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或“=”。 钝角________90° 689500________680万 周角________2个平角15×600________150×80 5.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①在尼罗河沿岸有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共用2300000石,每块巨石平均重达2.5吨.(______) ②古罗马斗兽场的看台有三层,最多可容纳50000人.(______) ③冥王星与太阳的距离约为5900000000米.(______) ④1978年我国钢产量为31780000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 4.42%,到2010年,我国钢产量突破600000000占全球产量的44.3%.(______)(______) 6.0×300= 0+1500= . 7.跑道每圈400米,2圈半是米.小华跑5圈跑了米,是千米. 8.9000公顷= 平方千米. 9.下面图中各有几个角? ( )个 ( )个 10.改写单位。

高速列车每小时行320千米,高速列车的速度可以写成 (_______) 神州飞船每秒约飞行8千米,神州飞船的速度可以写成 (______)。 卫星每分钟飞行470千米,卫星的速度可以写成(____)。 11.计数单位有(________)、十、百、(________)、(________)、十万、百万、(________)、(________)。 12.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作一条高(高在平行四边形内)。可把平行四边形分一个(________)和一个(________)。 13.图中,∠1=()∠2=()∠3=() 14.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篮球乒乓球羽毛球 总价720元()元240元 单价()元85元6元 数量6个 5 ()个 15.450×24的积是位数,最高位是位,积的末尾共有个0.16.李阿姨要出门,出门之前她要完成以下几件事:整理房间5分钟,把衣服放入洗衣机1分钟,洗衣机自动洗衣12分钟,擦鞋3分钟,晾衣服 1 分钟,那么李阿姨最快(_____)分钟后就可以出门。

四年级上册数学填空题集合

1、从右边起,第()位是万位,10 个一百万是(),()个十万是一百万,1 0个()是一亿。 2、从右边起,每()个数位分一级,个级的数位包括(),表示多少个();万级的计数单位是(),表示多少个(),亿级的数位包括(),表示多少个()。 3、五百零四万零九百写作(),这是个()位数,其中“0”要读出来的分别在()位和()位,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其中4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4、一个数四舍后所得的近似数是60万,这个数千位上的数最大是(),最小是();一个数五入后所得的近似数是60 万,这个数千位上的数最大是(),最小是()。 5、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是9,第五位是4,百位上是 3,其它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这个数读作(),这个数最高位上的计数单位是(),把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6、840000= ()万79430285 ≈()亿7087052 ≈()万800000000= ()亿 7、方框里应填几:47□98200000≈478亿(),78□321 ≈78 万(),99□421 ≈100万(),63 □6478 ≈637 万() 8、比最大的六位数多1 是(),比它小 1 的数是(),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五位数的和是(),差是() 9、与 9999 相邻的整数是()和() 10、用 0、3、2、1、7、8 组成最大的六位数是(),最小的六位数是(),相差()。 11、直线有()个端点,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和()可以无限延长,()可以测量长度。 12、从一点引出两条()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叫做角的()。 13、测量角的大小要用(),角的度量单位是()。 14、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15、把量角器平均分成()份,每一份所对应的大小是(),记作()。 16、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与 (两边所张开的程度) 有关。 17、3 点整,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为()度, 8 点整,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为()度,时针和分针成180°时是()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