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及其十大弟子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59.50 KB
- 文档页数:26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士七十二人,可谓人才济济。
在孔子的眼中有不少他欣赏的弟子,他的这些弟子,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长和性格,但有十位弟子,孔子尤为推崇。
他们分别是谁他们又有着怎样的独特个性和人生呢在孔子的弟子当中,恐怕我们最熟的只有两位:子路与颜回,但还有其它八位同样也是孔子眼中的佼佼者。
我会分别用一句诗对十大弟子进行逐一概括,并对他们进行描述和评价,就先说子路吧!仲由(字子路)——武功高强显忠烈,舍身取义志伉直。
子路也许是十大弟子当中唯一会武功的人,不论是在从师孔子前还是从师中,子路就非常好勇争胜,但不欺幼弱,《集解》中说子路:“冠以雄鸡,佩以暇豚。
二物皆勇,子路好勇,故冠之。
”(意思是戴雄鸡形的帽子,佩野猪形的饰物。
雄鸡野猪皆好斗,古时以冠带像其形,表示好勇),他始终不像一个儒雅学子,倒像一个侠士,孔子说他未“入室”,由于武功高强,从师孔子后,他成了孔子的贴身保镖,忠心耿耿,从此无人敢欺慢孔子。
孔子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子路不仅性格独特,而且还有着政治方面的杰出才能,做过季氏宰,任过卫国蒲邑的大夫,直到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但就是做孔悝的邑宰时,为了忠于主人、恪守职责,最终舍身取义:孔俚的母亲伯姬与其它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子,胁迫孔俚杀卫出公(即姬辄,为春秋诸侯国卫国君主之一),卫出公闻讯而逃之夭夭。
子路在外面听到消息后,立即进城去见蒯聩,可是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似裂,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
”毅然系好缨帽,就这样从容就义了。
说完会武功的子路,接下来说文采翩翩的卜商。
卜商(字子夏)——命理始祖桃李遍,辈晚才高传佳作。
卜商是最早提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观点的始祖,这句话对中国人的命理观影响几千年,这并不是子夏在提倡一种宿命论,而是教导人们:要看得开生和死,生和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必经之路,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生死;富有、地位在某一程度上是由上天决定的(比如出身的家庭有富有、贫穷、皇室、平民之分),但是当一个人哪怕是处于贫穷和艰难之中,也要奋发向上,努力拼搏。
孔子门徒众多,除了弟子三千,七十二贤,还有著名的孔门十哲。
所谓孔门十哲,就是孔子的十大弟子。
这一说法出自《论语·先进》,孔子曾列举了十位弟子的修养和成就:德行优秀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擅长辞令的有宰我、子贡;通晓政事的有冉有、季路;精通制度文献的有子游、子夏。
(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孔子常各因其材以四者教之。
)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这十个人被后人称为“孔门十哲”。
德行1颜渊颜渊即颜回,姓颜名回,字子渊,比孔子小三十岁,鲁国人。
因为敏而好学,能闻一知十,注重仁德修养,深得孔子欣赏和喜爱,在众多弟子中,颜回最能理解孔子。
颜回29岁头发白尽,41岁英年早逝,孔子哭之极恸,痛如丧子,悲呼:“天丧我矣!天丧我矣!”2闵子骞子骞即闵损,姓闵名损,字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鲁国人。
闵损以德行著称,孔子特别表彰他的孝行,说他顺事父母,友爱兄弟。
闵损幼时遭后母虐待,其父怒而欲将后妻赶走,闵损反为后母求情,世人都称赞他孝顺,后世二十四孝故事中亦彰其孝行。
闵损守身自爱,“不仕大夫,不贪污君之禄”,品格高尚。
3冉伯牛伯牛即冉耕,姓冉名耕,字伯牛,比孔子小七岁,鲁国人。
冉耕以德行著名,为人端正,善于待人接物。
因恶疾早逝,冉耕患病之时,孔子前去探望,执其手而叹:“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悲痛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4仲弓仲弓即冉雍,姓冉名雍,字仲弓,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鲁国人。
与冉耕同宗。
冉雍气量宽宏,沉默厚重,深得孔子的器重,认为冉雍具有人君的容度,可以做地方长官。
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
”言语5宰我宰我即宰予,姓宰名予,字子我,鲁国人。
口齿伶俐,能说善辩,宰予遇事有自己的主见,常与孔子讨论问题,很有独到的见解。
是孔门弟子中唯一敢正面对孔子学说提出异议的人。
也曾因昼寝(白天睡觉)而被骂道:“朽木不可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