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天水经济区与陕南经济互动发展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357.81 KB
- 文档页数:5
社科论坛摘要:关中-天水经济区其范围包括陕西省的关中平原地区及甘肃省天水地区,共六市一区,战略区位重要。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经济区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本文试从经济区资源优势互补的角度提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互补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关天经济区资源装备制造对策1关天经济区资源现状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简称“关天经济区”,2009年经国务院批复通过,其范围包括陕西省的关中平原地区及甘肃省天水地区,共六市一区。
经济区以大西安(含咸阳)为中心城市,宝鸡为副中心城市,天水、铜川、渭南、商洛、杨凌等为次核心城市。
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依托陇海铁路(欧亚大陆桥)和连霍高速公路,形成中国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与关中城市群相呼应。
国家在西部布局了四大产业基地,其中的能源化工基地和优势资源深加工基地主要布局在陕甘宁经济区,与布局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新兴产业基地互为补充、互动发展。
距离关中地区200多公里的陕甘宁能源化工基地,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能源供应和保障的重要基地。
我省陇东南地区与陕西关中地区联系紧密、互补性强、产业关联度大。
天水市具有交通区位、制造加工、特色农业、自然生态、文化旅游和人力资源等优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不仅是陇右重镇,也是陇东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辐射区的平凉、庆阳、陇南三市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多样、历史文化深厚,产业优势明显,通过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辐射带动,将会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关天经济区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战略区位重要。
经济区处于中国内陆中心,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多条铁路、公路、航线、管线在此交汇,是全国交通、信息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和西部地区连通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科教实力雄厚。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宝鸡加快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意见陕政发〔2011〕53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宝鸡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的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支持宝鸡加快建设经济区副中心城市,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辐射带动力,实现与西安中心城市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相互支撑、互动发展,带动大关中加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抢抓发展机遇,全力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1 基础条件。
宝鸡是西部老工业基地,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研发生产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区位优势较为明显,是连接陕甘宁川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交通节点。
近年来,宝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了大城市的规模和格局,已经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基本具备了建成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良好基础条件。
2 面临形势。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为宝鸡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同时宝鸡也面临着各城市竞相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仍存在着经济总量不大、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优势特色发挥不够、对外开放度不高等诸多问题,与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仍有一定差距,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和艰巨。
3 战略定位。
立足于宝鸡现有基础条件、特色优势和发展潜力,按照全省“三个上台阶”的总体要求,围绕建设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和功能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为动力,以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社会管理为保障,努力将宝鸡打造成为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国家以钛金属为代表的新材料基地、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彰显华夏文明的文化产业基地、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城市、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陕甘宁川毗邻地区的特大城市。
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推动陇东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主要论点摘录充分认识关中―天水经济区对甘肃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观点首先,要明确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战略地位:经济区位于欧亚大陆桥的中心,丝绸之路的起点,祖国的心脏地带,西部的核心枢纽,两个西三角的连接点与过渡带。
天水市是甘肃的东大门,东翼的增长极,一核外围、一轴西点、三辐两挑。
从国家层面看有六个“有利于”: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形成新的增长极;有利于统筹科技资源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构建合作开放新格局;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消除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利于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从甘肃自身看也有六个“有利于”:有利于培育甘肃新的增长极;有利于加快重大联动项目和产业基地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开放开发和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提升陇东南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有利于探索和创新区域协调发展、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有利于落实新的区域发展战略。
转变发展方式是推进《规划》实施的关键,体制机制创新是重要保障。
一一五战略定位――一枢纽一中心:区域交通枢纽(陇东南立体交通网的核心)、区域物流中心(陇东南区域物流业的龙头),“五”是指先进制造、能源化工、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文化旅游和有色冶金工业五大基地。
打造文化旅游大市,将天水纳入西安西线大旅游圈与延伸线,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不可替代的旅游产品与精品线路,彰显天水在华夏文明发源地中的特殊地位。
现场互动现场嘉宾:天水在融入大关中之后,如何带动陇东南的发展?范鹏:陇东南是一个整体,平凉、庆阳、陇南都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在未来西部的振兴中,都有巨大发展潜力,比如庆阳的煤炭石油基地。
天水作为陇东南核心城市,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平凉、庆阳作为石油化工基地、传统能源基地,对天水也有辐射带动作用,这个作用是互相的。
谁带谁,谁推谁,不能绝对地说。
多元互补,明确地位目标,整体推进,看到自己的长处,互相拉一把,这应该是一个正确的态度。
2011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及社会发展数据统计及分析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面对着严峻挑战:世界经济复杂多变、经济增速趋缓、通胀压力较大等问题,我省经济做到了平稳较快增长,实现了“十二五”起步之年稳健开局。
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跨陕、甘两省的重要经济区,包括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商州、洛南、丹凤、柞水一区三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以下将对关中——天水经济区2011年各地市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能对该经济区以后经济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地市经济发展总状况:国民生产总值(GDP)及三大产业分布及增幅(表1:数据信息来源陕西省、甘肃省统计局网站)1、总体分析: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与其他六个地级市的各项经济指标总额不能进行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中,三大产业所占的比重也是不同的。
西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明显比除铜川外的其他五个城市的少,仅为4.5%。
第二产业所占的国民生产总值情况中,西安与商洛、天水两市接近,铜川市和宝鸡市第二产业较发达,而西安的第三产业发展远远好于其他几个城市。
这也说明,发展较缓慢和不全面的城镇大多是开始以发展农林畜牧业为主,并逐渐向第二产业的工业和地产产业的服务业等结构转化。
以下将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2、国民生产总值(GDP)情况分析:(1)西安市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51.6%超GDP半数由表1可知,西安市第三产业(包括旅游业、饮食业、交通运输业等)同比增长的幅度为12.1%,较其他几个城市的情况相当,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增加51.6%,远远高于其他几个城市的情况,可以推断2011年西安的第三产业发展中有特殊机会的存在。
经过分析可知,2011年西安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也许这是推到第三产业发展的特殊动力所在。
价值工程0引言关中—天水经济区总面积7.98万平方公里,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总体目标定位是:建设成为西部及北方内陆地区的“开放开发龙头地区”,“以高科技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集中地,以旅游、物流、金融、文化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中地,以现代科教为支撑的创新型地区,领先的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地区,综合型经济核心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
近两年来,关中—天水经济区内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旅游、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继续壮大。
高新技术、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西安高新区科技创新竞争力居全国107个开发区第三位。
西安成为四家国家级软件产业和出口双基地之一,依托西安国际港务区设立的综合保税区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在基础设施方面,关中地区的铁路、高速公路、市政路网和航空设施更加完善,开通了西安至郑州的高铁,西安地铁二号线将于9月底试运行;即将建成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和第二条跑道,将使机场设计旅客年吞吐量达到3100万人次,比原有能力和目前实际水平分别提高210%和72%,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2小时交通圈”和省内当日往返、周边中心城市当日到达的“一日交通圈”。
[1]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化总体水平处于全国中等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8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为0.645,陕西信息化发展指数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6倍,甘肃信息化发展指数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8%[2]。
由此可见,关中—天水经济区整体信息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是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信息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利润的源泉,区域信息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保障。
其次,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是提高关中—天水经济区整体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