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介绍PPT资料52页共54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97 MB
- 文档页数:54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介绍(组图)(建筑成本167亿)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3号航站楼简介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主楼由荷兰机场顾问公司(NACO)、英国诺曼•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负责设计,2000年6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开始进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远期规划研究。
2004年3月26日,3号航站楼完成施工及监理招标,正式签订了施工和监理合同,首都机场开始三期扩建工程。
共征用了22200多亩土地,搬迁了9个村庄,共涉及1.2万人。
扩建工程将于2007年底全面竣工,2008年2月试运行,确保2008年奥运会之前投入正常运营。
3号航站楼位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东边。
T3主楼及其配套工程位于现有东跑道和新建跑道之间。
3号航站楼建成后将是中国国内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
3号航站楼(T3)由主楼和国内候机廊、国际候机廊组成,配备了自动处理和高速传输的行李系统、快捷的旅客捷运系统以及信息系统,总建筑面积98.6万平方米。
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满足F类飞机的使用要求,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类精密自动飞机引导系统,这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起降导航系统,在很低的能见度下仍可实行飞机起降。
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中客车A380能够顺利起降。
跑道试飞成功后,于2008年10月份投入试用。
此外,新建北货运区,相应配套建设场内交通系统,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油、通导、航空公司基地等设施。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3号航站楼概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由T3A主楼、T3B、T3C主楼、T3D、T3E国际候机廊和楼前交通系统组成。
T3主楼地面五层和地下两层,T3主楼一层为行李处理大厅、远机位候机大厅、国内国际VIP;二层是旅客到达大厅、行李提取大厅、捷运站台;三层为国内旅客出港大厅;四层为办票、餐饮大厅;五层为餐饮。
T3C(国内区)和T3E(国际区)呈“人”字形对称,在南北方向上遥相呼应,中间由红色钢结构的T3D航站楼相连接。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3号航站楼简介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主楼由荷兰机场顾问公司(NACO)、英国诺曼•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负责设计,2000年6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开始进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远期规划研究。
2004年3月26日,3号航站楼完成施工及监理招标,正式签订了施工和监理合同,首都机场开始三期扩建工程。
共征用了22200多亩土地,搬迁了9个村庄,共涉及1.2万人。
扩建工程将于2007年底全面竣工,2008年2月试运行,确保2008年奥运会之前投入正常运营。
3号航站楼位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东边。
T3主楼及其配套工程位于现有东跑道和新建跑道之间。
3号航站楼建成后将是中国国内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
3号航站楼(T3)由主楼和国内候机廊、国际候机廊组成,配备了自动处理和高速传输的行李系统、快捷的旅客捷运系统以及信息系统,总建筑面积98.6万平方米。
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满足F类飞机的使用要求,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类精密自动飞机引导系统,这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起降导航系统,在很低的能见度下仍可实行飞机起降。
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中客车A380能够顺利起降。
跑道试飞成功后,于2008年10月份投入试用。
此外,新建北货运区,相应配套建设场内交通系统,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油、通导、航空公司基地等设施。
3号航站楼概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由T3A主楼、T3B、T3C主楼、T3D、T3E国际候机廊和楼前交通系统组成。
T3主楼地面五层和地下两层,T3主楼一层为行李处理大厅、远机位候机大厅、国内国际VIP;二层是旅客到达大厅、行李提取大厅、捷运站台;三层为国内旅客出港大厅;四层为办票、餐饮大厅;五层为餐饮。
T3C(国内区)和T3E(国际区)呈“人”字形对称,在南北方向上遥相呼应,中间由红色钢结构的T3D航站楼相连接。
南北向长2900米,宽790米,建筑高度45米。
三号航站楼比已有的两座航站楼要大得多。
土木工程鉴赏报考题目: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T3)航站楼系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本电气自动化101班姓名:邹志强学号:2010020143104指导老师:陈铃培日期:2012年12月16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T3)航站楼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该工程的独特与创新之处 (3)三:该工程的设计理念 (4)四:该工程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5)五:该工程对于新技术及新工艺的应用 (6)六:我欣赏这个伟大建筑的原因 (10)七:参考文献 (12)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土木工程鉴赏报告一:工程概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T3)航站楼主楼由荷兰机场顾问公司(NACO)、英国诺曼·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负责方案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管理和施工图设计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 ,民航机场(成都)电子工程设计所负责弱电/信息系统专项设计。
2000年6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开始进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远期规划研究。
2004年3月26日,3号航站楼完成施工及监理招标,正式签订了施工和监理合同,首都机场开始三期扩建工程。
共征用了22200多亩土地,搬迁了9个村庄,共涉及1.2万人。
扩建工程已于2007年底全面竣工,2008年2月试运行,确保了2008年奥运会之前投入正常运营。
3号航站楼位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东边。
T3主楼及其配套工程位于现有东跑道和新建跑道之间。
3号航站楼是世界第二大的单体航站楼。
3号航站楼(T3)由主楼和国内候机廊、国际候机廊组成,配备了自动处理和高速传输的行李系统、快捷的旅客捷运系统以及信息系统,总建筑面积98.6万平方米。
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满足F类飞机的使用要求,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类精密自动飞机引导系统,这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起降导航系统,在很低的能见度下仍可实行飞机起降。
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中客车A380能够顺利起降。
跑道试飞成功后,于2008年10月份投入试用。
土木工程鉴赏报考题目: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T3)航站楼系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本电气自动化101班姓名:邹志强学号:20指导老师:陈铃培日期:2012年12月16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该工程的独特与创新之处 (3)三:该工程的设计理念 (4)四:该工程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5)五:该工程对于新技术及新工艺的应用 (6)六:我欣赏这个伟大建筑的原因 (10)七:参考文献 (12)一:工程概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T3)航站楼主楼由荷兰机场顾问公司(NACO)、英国诺图设计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 ,民航机场(成都)电子工程设计所负责弱电/远期规划研究。
2004年3月26日,3号航站楼完成施工及监理招标,正式签订了9个村庄,共涉及1.2万人。
扩建工程已于2007年底全面竣工,2008年2月试运行,确保了2008年奥运会之前投入正常运营。
3号航站楼位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东边。
T3主楼及其配套工程位于现有东跑道和新建跑道之间。
3号航站楼是世界第二大的单体航站楼。
3号航站楼(T3)由主楼和国内候机廊、国际候机廊组成,配备了自动处理和高速传输的行李系统、快捷的旅客捷运系统以及信息系统,总建筑面积98.6万平方米。
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满足F类飞机的使用要求,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类精密自动飞机引导系统,这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起降导航系统,在很低的能见度下仍可实行飞机起降。
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中客车A380能够顺利起降。
跑道试飞成功后,于2008年10月份投入试用。
此外,新建北货运区,相应配套建设场内交通系统,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油、通导、航空公司基地等设施。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新增机位99个;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客A380也能够顺利起降。
此外,新建北货运区,相应配套建设场内交通系统,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油、通导、航空公司基地等设施。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世界最大单体建筑工程总投资:250亿元工程期限:2004年——2008年——世界最大单体建筑" alt="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世界最大单体建筑"src="/DownloadImg/2016/07/2518/7 6574557_1.jpg" width="657" height="372">奥运重点工程之一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T3),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是我国目前投资建设的最大机场。
工程总投资250亿元,历经近4年时间建成,于2008年2月29日和3月26日分两期投入运营。
首都机场叁号航站楼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项目,3号航站楼总体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长2900米,宽790米,建筑高度45米。
甚至将之前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写字楼——美国五角大楼都比了下去(五角大楼的总建筑面积是60.8万平方米),相当于160个足球场那么大。
但是如此庞大的工程却花了不到4年的时间就建造完毕了。
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规模,是英国希思罗机场5号航站楼的两倍,但在筹划和兴建上,只花了5号航站楼一半的费用,以及不到1/3的时间。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飞机乘客的数量已经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几百万人增长到现在的1.85亿人。
到2020年,中国97%的机场都将重建。
“欧洲的城市化过程用了200多年,中国只用了20年。
”-- 英国建筑大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的设计者诺曼·福斯特其中三号航站楼主楼建筑面积达55万平方米。
楼内许多设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新增机位99个;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届时,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客A380能够顺利起降。
根据设计能力,到2015年,首都机场将实现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200万人次的目标,比现有能力增加1倍。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新航站楼一、工程概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国际航空港,工程总投资250亿元,是国家重点工程,同时也是2008奥运会最重要的配套工程,其规模宏大、举世瞩目。
T3航站楼分为T3A、T3B和T3C三部分,其中T3B工程主楼建筑面积约38.7万m2,平面布置呈“Y”字形,为大面积、大跨度抽空三角锥钢网壳结构,屋面为双曲面外形,呈飞行体状。
南北方向长约958m,东西方向宽约775m,其投影面积约为11万㎡,屋顶顶标为42m。
3号航站楼南北两座建筑(T3C和T3E)由于距离过长,两座楼之间会建造旅客捷运系统以方便乘客。
旅客捷运系统(APM)是一套无人驾驶的全自动旅客运输系统。
捷运系统采用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轨旁和中控传递信号控制车辆的运行。
行车路线单程长2080米。
分别设置在T3C、T3D、T3E共有3个车站。
3号航站楼行李系统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自动分拣和高速传输系统,行李处理系统由出港、中转、进港行李处理系统和行李空筐回送系统、早交行李存储系统组成,覆盖了T3C、T3E及连接T3C与T3E 行李隧道的相应区域,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系统总长度约70公里。
航空公司只要将行李运到分拣口,系统只需要4.5分钟就可以将这些行李传送到行李提取转盘,大大减少旅客等待提取行李的时间。
交通中心(GTC)位于3号航站楼前,地下有两层总面积为30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可停车7000辆。
旅客从停车场下车后,乘坐电梯可直达候机楼内。
在交通中心的地面上,是轻轨交通车站,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椭圆形玻璃壳体结构。
旅客可从城内乘坐轻轨交通直到航站楼。
东直门至首都机场的轻轨线路会分岔后分别达到2号和3号航站楼,3号航站楼与原有2号航站楼之间也会建立轨道连接。
第二机场高速路、机场南线高速路、机场北线高速路、机场轨道交通等场外配套工程的建设,为旅客来往首都机场提供了方便通道。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投入使用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第三条跑道在3号楼投入使用之际完工。
ARCHICREATION 2004.06112overview of the section facing land/陆侧剖面鸟瞰 1model of the terminal building/3号航站楼整体模型 2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设计terminal building 3 of BeijingCapital Airport莫扎·马加迪 罗隽 邵韦平Mouzhan·Majidi, Luo Juan, Shao Weiping1自2003年10月底,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宣布NACO-FOSTER-ARUP设计联合体赢得3号航站楼的国际设计竞赛以来, 设计联合体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于2003年12月5日共同完成了方案设计,并于2004年3月20日提交了初步设计。
目前正进行初步设计深化和部分施工图设计。
工程已于3月28日奠基开工。
首都机场作为中国的门户机场,近年来旅客流量年平均增长幅度超过12%。
2002年旅客流量达2716万人次,货物吞吐量达88.61万吨。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到2015年,机场年旅客流量将从每年2700万人次增长到6000万人次。
为了满足北京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国民航工业的要求,实现国际枢纽机场功能,增强与亚太地区其他大型机场的竞争力,扩建现有机场设施十分重要。
200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通过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立项报告》,2003年10月,中国民航总局完成了申报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号航站楼是首都机场此次扩建工程的主体部分,包括航站楼内旅客捷运系统(APM)、行李处理系统(BHS)和信息技术系统(IT)3个机场特殊系统。
辅助基础设施项目包括航站楼前的地面交通中心(GTC)、空侧跑道、滑行道和站坪系统等其他设施,也将新建一条从东直门直达新航站楼的城市轻轨和第二条机场高速公路,新航站区空侧规划新的3号航站楼设施将分期实施,设计容量到2015年为旅客2004.06 ARCHICREATION113ARCHICREATION 2004.061142004.06 ARCHICREATION115流量达3 100万人次,2020年达4 300万人次。
ARCHICREATION 2004.06112overview of the section facing land/陆侧剖面鸟瞰 1model of the terminal building/3号航站楼整体模型 2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设计terminal building 3 of BeijingCapital Airport莫扎·马加迪 罗隽 邵韦平Mouzhan·Majidi, Luo Juan, Shao Weiping1自2003年10月底,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宣布NACO-FOSTER-ARUP设计联合体赢得3号航站楼的国际设计竞赛以来, 设计联合体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于2003年12月5日共同完成了方案设计,并于2004年3月20日提交了初步设计。
目前正进行初步设计深化和部分施工图设计。
工程已于3月28日奠基开工。
首都机场作为中国的门户机场,近年来旅客流量年平均增长幅度超过12%。
2002年旅客流量达2716万人次,货物吞吐量达88.61万吨。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到2015年,机场年旅客流量将从每年2700万人次增长到6000万人次。
为了满足北京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国民航工业的要求,实现国际枢纽机场功能,增强与亚太地区其他大型机场的竞争力,扩建现有机场设施十分重要。
200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通过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立项报告》,2003年10月,中国民航总局完成了申报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号航站楼是首都机场此次扩建工程的主体部分,包括航站楼内旅客捷运系统(APM)、行李处理系统(BHS)和信息技术系统(IT)3个机场特殊系统。
辅助基础设施项目包括航站楼前的地面交通中心(GTC)、空侧跑道、滑行道和站坪系统等其他设施,也将新建一条从东直门直达新航站楼的城市轻轨和第二条机场高速公路,新航站区空侧规划新的3号航站楼设施将分期实施,设计容量到2015年为旅客2004.06 ARCHICREATION113ARCHICREATION 2004.061142004.06 ARCHICREATION115流量达3 100万人次,2020年达4 3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