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介绍.pptx
- 格式:ppt
- 大小:3.31 MB
- 文档页数:53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介绍(组图)(建筑成本167亿)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3号航站楼简介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主楼由荷兰机场顾问公司(NACO)、英国诺曼•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负责设计,2000年6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开始进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远期规划研究。
2004年3月26日,3号航站楼完成施工及监理招标,正式签订了施工和监理合同,首都机场开始三期扩建工程。
共征用了22200多亩土地,搬迁了9个村庄,共涉及1.2万人。
扩建工程将于2007年底全面竣工,2008年2月试运行,确保2008年奥运会之前投入正常运营。
3号航站楼位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东边。
T3主楼及其配套工程位于现有东跑道和新建跑道之间。
3号航站楼建成后将是中国国内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
3号航站楼(T3)由主楼和国内候机廊、国际候机廊组成,配备了自动处理和高速传输的行李系统、快捷的旅客捷运系统以及信息系统,总建筑面积98.6万平方米。
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满足F类飞机的使用要求,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类精密自动飞机引导系统,这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起降导航系统,在很低的能见度下仍可实行飞机起降。
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中客车A380能够顺利起降。
跑道试飞成功后,于2008年10月份投入试用。
此外,新建北货运区,相应配套建设场内交通系统,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油、通导、航空公司基地等设施。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3号航站楼概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由T3A主楼、T3B、T3C主楼、T3D、T3E国际候机廊和楼前交通系统组成。
T3主楼地面五层和地下两层,T3主楼一层为行李处理大厅、远机位候机大厅、国内国际VIP;二层是旅客到达大厅、行李提取大厅、捷运站台;三层为国内旅客出港大厅;四层为办票、餐饮大厅;五层为餐饮。
T3C(国内区)和T3E(国际区)呈“人”字形对称,在南北方向上遥相呼应,中间由红色钢结构的T3D航站楼相连接。
土木工程鉴赏报考题目: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T3)航站楼系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本电气自动化101班姓名:邹志强学号:2010020143104指导老师:陈铃培日期:2012年12月16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T3)航站楼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该工程的独特与创新之处 (3)三:该工程的设计理念 (4)四:该工程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5)五:该工程对于新技术及新工艺的应用 (6)六:我欣赏这个伟大建筑的原因 (10)七:参考文献 (12)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土木工程鉴赏报告一:工程概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T3)航站楼主楼由荷兰机场顾问公司(NACO)、英国诺曼·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负责方案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管理和施工图设计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 ,民航机场(成都)电子工程设计所负责弱电/信息系统专项设计。
2000年6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开始进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远期规划研究。
2004年3月26日,3号航站楼完成施工及监理招标,正式签订了施工和监理合同,首都机场开始三期扩建工程。
共征用了22200多亩土地,搬迁了9个村庄,共涉及1.2万人。
扩建工程已于2007年底全面竣工,2008年2月试运行,确保了2008年奥运会之前投入正常运营。
3号航站楼位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东边。
T3主楼及其配套工程位于现有东跑道和新建跑道之间。
3号航站楼是世界第二大的单体航站楼。
3号航站楼(T3)由主楼和国内候机廊、国际候机廊组成,配备了自动处理和高速传输的行李系统、快捷的旅客捷运系统以及信息系统,总建筑面积98.6万平方米。
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满足F类飞机的使用要求,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类精密自动飞机引导系统,这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起降导航系统,在很低的能见度下仍可实行飞机起降。
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中客车A380能够顺利起降。
跑道试飞成功后,于2008年10月份投入试用。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设计
莫扎·马加迪;罗隽;邵韦平
【期刊名称】《北京勘察设计》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自2003年10月底,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宣布NACOFOSTER—ARUP设计联合体赢得3号航站楼的国际设计竞赛以来,设计联合体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于2003年12月5日共同完成了方案设计,并于2004年3月20日提交了初步设计。
目前正进行初步设计深化和部分施工图设计。
工程已于3月28日奠基开工。
【总页数】5页(P107-111)
【作者】莫扎·马加迪;罗隽;邵韦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5.4
【相关文献】
1.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B新航站楼超大空间CRAB模块式脚手架可移动作业平台
的设计及施工2.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内幕墙设计与施工技术3.北京首都
国际机场T3航站楼站前交通中心城铁站台空调通风策略分析与系统设计4.高完成度建筑产品的设计控制--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站楼合作设计实践随感5.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央电视台新址中央电视台新址位于北京东部CBD(中央商务区),其设计造型为环形建筑。
2007年,这座大楼以其独特的造型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之一。
1.中央电视台新址的设计师是谁?雷姆·库哈斯,荷兰著名建筑师。
他出生于1944年,幼年曾在印度尼西亚生活,后移居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早年曾从事剧本创作并当过记者。
1968—1972年,他转入建筑学,就读于伦敦一所建筑学院。
1972—1979年,他曾在当时建筑界很知名的安格斯事务所以及彼得爱瑟曼的纽约城市规划、建筑研究室工作过,同时也在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
2002年,他设计了新央视大楼。
雷姆·库哈斯建筑作品有巴黎的法国图书馆(1981年)、法国的波尔多住宅(1994年)、荷兰驻德国大使馆(1997年)、西雅图图书馆(1999年)、广州歌剧院(2002年)等。
央视大楼新址总体造型为一个闭合的环,两座树立的塔楼向内侧倾斜,之间被横向的结构连接起来,这种结构突破了摩天大楼高耸入云直指天空的传统的观念。
关于它的建造还要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说起,当中国成功申请为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后,政府希望能让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变成一座现代化大都市。
在计划建造的众多建筑里就有央视大楼。
央视新址工程于2005年4月开工,历时3年之久,2008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它主要由园区西南侧的CCTV主楼、西北侧的电视文化中心、东北角的能源服务中心组成。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耗资8亿美元,是规模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的世界第二大办公楼。
其用地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最高建筑约230米。
其内部大楼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五星级酒店和电视文化中心。
大楼的四、五层内设酒店大堂和餐厅、商店、游泳池等公共活动场所。
大堂上部南北两侧为300间客房合围成的中庭,主楼顶部为酒店的风味餐厅。
央视大楼新址的建筑造型是对建筑界传统观念的一次挑战,突破了以往人们认为的摩天大楼“高”和“蛋糕式”造型,当这座建筑建成后,无疑成为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象征。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世界最大单体建筑工程总投资:250亿元工程期限:2004年——2008年——世界最大单体建筑" alt="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世界最大单体建筑"src="/DownloadImg/2016/07/2518/7 6574557_1.jpg" width="657" height="372">奥运重点工程之一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T3),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是我国目前投资建设的最大机场。
工程总投资250亿元,历经近4年时间建成,于2008年2月29日和3月26日分两期投入运营。
首都机场叁号航站楼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项目,3号航站楼总体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长2900米,宽790米,建筑高度45米。
甚至将之前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写字楼——美国五角大楼都比了下去(五角大楼的总建筑面积是60.8万平方米),相当于160个足球场那么大。
但是如此庞大的工程却花了不到4年的时间就建造完毕了。
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规模,是英国希思罗机场5号航站楼的两倍,但在筹划和兴建上,只花了5号航站楼一半的费用,以及不到1/3的时间。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飞机乘客的数量已经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几百万人增长到现在的1.85亿人。
到2020年,中国97%的机场都将重建。
“欧洲的城市化过程用了200多年,中国只用了20年。
”-- 英国建筑大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的设计者诺曼·福斯特其中三号航站楼主楼建筑面积达55万平方米。
楼内许多设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新增机位99个;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届时,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客A380能够顺利起降。
根据设计能力,到2015年,首都机场将实现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200万人次的目标,比现有能力增加1倍。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新航站楼一、工程概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国际航空港,工程总投资250亿元,是国家重点工程,同时也是2008奥运会最重要的配套工程,其规模宏大、举世瞩目。
T3航站楼分为T3A、T3B和T3C三部分,其中T3B工程主楼建筑面积约38.7万m2,平面布置呈“Y”字形,为大面积、大跨度抽空三角锥钢网壳结构,屋面为双曲面外形,呈飞行体状。
南北方向长约958m,东西方向宽约775m,其投影面积约为11万㎡,屋顶顶标为42m。
3号航站楼南北两座建筑(T3C和T3E)由于距离过长,两座楼之间会建造旅客捷运系统以方便乘客。
旅客捷运系统(APM)是一套无人驾驶的全自动旅客运输系统。
捷运系统采用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轨旁和中控传递信号控制车辆的运行。
行车路线单程长2080米。
分别设置在T3C、T3D、T3E共有3个车站。
3号航站楼行李系统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自动分拣和高速传输系统,行李处理系统由出港、中转、进港行李处理系统和行李空筐回送系统、早交行李存储系统组成,覆盖了T3C、T3E及连接T3C与T3E 行李隧道的相应区域,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系统总长度约70公里。
航空公司只要将行李运到分拣口,系统只需要4.5分钟就可以将这些行李传送到行李提取转盘,大大减少旅客等待提取行李的时间。
交通中心(GTC)位于3号航站楼前,地下有两层总面积为30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可停车7000辆。
旅客从停车场下车后,乘坐电梯可直达候机楼内。
在交通中心的地面上,是轻轨交通车站,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椭圆形玻璃壳体结构。
旅客可从城内乘坐轻轨交通直到航站楼。
东直门至首都机场的轻轨线路会分岔后分别达到2号和3号航站楼,3号航站楼与原有2号航站楼之间也会建立轨道连接。
第二机场高速路、机场南线高速路、机场北线高速路、机场轨道交通等场外配套工程的建设,为旅客来往首都机场提供了方便通道。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投入使用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第三条跑道在3号楼投入使用之际完工。
ARCHICREATION 2004.06112overview of the section facing land/陆侧剖面鸟瞰 1model of the terminal building/3号航站楼整体模型 2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设计terminal building 3 of BeijingCapital Airport莫扎·马加迪 罗隽 邵韦平Mouzhan·Majidi, Luo Juan, Shao Weiping1自2003年10月底,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宣布NACO-FOSTER-ARUP设计联合体赢得3号航站楼的国际设计竞赛以来, 设计联合体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于2003年12月5日共同完成了方案设计,并于2004年3月20日提交了初步设计。
目前正进行初步设计深化和部分施工图设计。
工程已于3月28日奠基开工。
首都机场作为中国的门户机场,近年来旅客流量年平均增长幅度超过12%。
2002年旅客流量达2716万人次,货物吞吐量达88.61万吨。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到2015年,机场年旅客流量将从每年2700万人次增长到6000万人次。
为了满足北京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国民航工业的要求,实现国际枢纽机场功能,增强与亚太地区其他大型机场的竞争力,扩建现有机场设施十分重要。
200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通过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立项报告》,2003年10月,中国民航总局完成了申报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号航站楼是首都机场此次扩建工程的主体部分,包括航站楼内旅客捷运系统(APM)、行李处理系统(BHS)和信息技术系统(IT)3个机场特殊系统。
辅助基础设施项目包括航站楼前的地面交通中心(GTC)、空侧跑道、滑行道和站坪系统等其他设施,也将新建一条从东直门直达新航站楼的城市轻轨和第二条机场高速公路,新航站区空侧规划新的3号航站楼设施将分期实施,设计容量到2015年为旅客2004.06 ARCHICREATION113ARCHICREATION 2004.061142004.06 ARCHICREATION115流量达3 100万人次,2020年达4 300万人次。
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一、工程概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位于北京市郊顺义县天竺镇首都国际机场内,工程建筑面积33.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物平面呈"工"字型,南北长747米,南北指廊东西宽343米,中央大厅东西宽121米,单层面积达9万平方米。
新航站楼的南、北、东侧共设有36个登机桥,可同时停靠36架飞机。
楼内设自动步道、自动扶梯、配有168个办票柜台、设有行李自动分检、安全检查、楼宇自动化控制、内部通讯等先进的机场管理系统。
新航站楼的结构型式为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局部四层,屋架顶最高处27.9m。
地下室底板为650mm厚的平板筏式基础,地下室顶板厚300mm。
地上1-3层的顶板厚分别为250mm、180mm、150mm。
基本柱网9×9m,为直径1m 圆柱。
地下室外墙厚400mm,内墙厚300mm、200mm。
结构底板、外墙和各层楼板、中央大厅边柱均为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设计混凝土等级除地下室底板、部分内墙为C 40外其余均为C60的高性能混凝土。
中央大厅采用空间曲面薄壁钢管钢架,跨度分别为2 7m、36m,南北指廊采用进口钢板拱曲面屋架,屋面为复合金属防水屋面板。
新航站楼是一项体重大、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的工程。
其单体工程和单层建筑面积属全国最大;地下结构连成一体,中间不设变形缝,国内无施工先例;主体结构工程中应用1 7万立米C60高强高性能砼,数量之大,在全国没有先例;主体结构的水平和竖向构件中广泛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钢管屋架中也采用了内藏多折线预应力筋。
新航站楼工程是由国家计委、中国民航总局、首都机场、北京市建委等组成的首都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总包施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工程监理部负责工程施工监理。
该工程95年10月26日奠基,同年11月份破土动工,在1999年8月20日前完成全部土建装饰、装修、水电、设备安装施工,并投入使用。
首都机场T3航站楼屋面不要第四次再被风掀开 -提高金属屋面抗风力技术探讨-龙文志摘 要:简要介绍了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屋面三次被风掀开及相关案例,从技术规范面探讨了设计原因,提出了咬合强度参考计算方法,列举了两起加强金属屋面抗风性能的工程,提出了一些提高金属屋面抗风力技术建议,期望首都机场T3航站楼屋面不要第四次再被风掀开。
关键词:金属屋面、阵风系数、咬合强度、风揭试验。
前 言首都机场T3航站楼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竟然连续两年多被三次掀顶!首都机场扩建指挥部相关责任人此前曾表示,首都机场的工程质量没有问题,T3航站楼屋顶是按照百年一遇的标准设计建设的,能抗击每秒28.3米的大风,也就是12级的风力,T3航站楼的建设标准远远超过了国家的设计标准。
按照百年一遇的标准设计建设的巨大工程屋顶年复一年地被竟被风3次掀顶,一幢如此先进的现代建筑,为何就抗不住在北京地区并不罕见的10级大风呢?不得不令人震惊和质疑!网站有诗一首。
本文抛砖引玉探讨“二年三遭百年遇”探讨技术原因,期望首都机场T3航站楼屋面不要第四次被风掀开。
(一)首都机场新三号航站楼T3A 金属屋面工程简介1.1首都机场新三号航站楼T3A 金属屋面像是一条飞腾的巨龙三号航站楼T3A 主楼金属屋面表面颜色采用渐变式色彩组成,设计根据工程屋顶不同的位置由黄-橙-红三种渐变色彩。
坐在飞机上观看航站楼渐变式的屋面颜色,不仅像是一条飞腾的巨龙,还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图1.1-1三号航站楼T3A金属屋面像是一条飞腾的巨龙图1.1-2三号航站楼T3A主楼金属屋面图1.1-3三号航站楼T3A主楼金属屋面1.2首都机场新三号航站楼T3A主楼金属屋面的构造形式首都机场新三号航站楼T3A主楼金属屋面采用双层的构造形式,顶部外层采用铝合金框架开缝体系的铝单板幕墙系统,采用定距压块式的构造形式。
铝板接缝之间采用开缝体系铝板幕墙专用的铝合金盖板封盖,以遮盖缝内的铝合金压块和紧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