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理想气体的压强温度与内能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18
1. 理想气体的压强,温度的微观解释2. 理想气体的内能3. 热力学第一定律知识点拨一.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先来作个估算:在标准状态下,1mol 气体体积1330104.22--⨯=moI m V ,分子数1231002.6-⨯=moI N A ,若分子直径m d 10100.2-⨯=,则分子间的平均间距m N V L A 93/101034.3)/(-⨯==,相邻分子间的平均间距与分子直径相比17/≈d L 。
由此可知: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大,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可以把气体分子视为没有大小的质点;同时可以认为气体分子除了相互碰撞或者跟器壁碰撞之外,分子力也忽略不计,分子在空间自由移动,也没有分子势能。
因此理想气体是指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和分子可以看作质点的气体。
这一微观模型与气体愈稀薄愈接近于理想气体的宏观概念是一致的。
1.理想气体的压强宏观上测量的气体施给容器壁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的结果。
在通常情况下,气体每秒碰撞21cm 的器壁的分子数可达2310。
在数值上,气体的压强等于单位时间内大量分子施给单位面积器壁的平均冲量。
可以用动量定理推导,其表达式为K n P ε32=设气体分子都以平均速率运动,因沿上下、左右、前后各向运动的机会均等,所以各占总数的.若分子的数密度(即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为,则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应为.每个分子每次与器壁碰撞时将施于器壁的冲量,所以压强,假设每个分子的速率相同.每个分子的平均平动动v 16n 1(1)6n v ×2mv 211(1)263p n v mv nmv ==××知识体系介绍第二讲 理想气体的内能能,所以.,式中n 是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221υεm K=是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n 和K ε增大,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分子碰撞器壁一次给予器壁的平均冲量增大,因而气体的压强增加。
理想气体的压强及温度的微观解释在普通物理热学的教学中,对理想气体的压强、温度的学习和讨论时,学生对压强、温度的微观实质理解困难,特别是对宏观规律的微观解释与分析问题。
文章从理想气体分子模型的建立和统计假设的提出,对压强、温度的实质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得到正确理解,并学会用微观理论解释和研究宏观现象和规律的分析方法。
标签:理想气体;微观模型;压强;温度;微观本质在物理的学习和研究中,经常会讨论和分析一些物理现象和规律,很多物理现象和规律,是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的宏观规律,而表征分子、原子运动性质的微观量,很难用观察或实验直接测定。
宏观量与微观量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要更深入地认识和研究宏观规律,必须对宏观规律的微观本质进行分析。
通过对理想气体的几个宏观规律与微观实质的关系对比和分析,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气体动理论的有关规律,并掌握这一研究方法。
1 理想气体模型及状态方程1.1 理想气体模型。
所谓理想气体是指重力不计,密度很小,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都严格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稀薄气体。
理想气体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对实际气体的科学抽象。
理想气体的微观特征是:分子间距大于分子直径10倍以上,分子间无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势能为零,其内能仅由温度和气体的量决定,内能等于分子的总动能。
温度提高,理想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降低,理想气体的内能减小。
实际气体抽象为理想气体的条件:不易被液化的气体,如氢气、氧气、氮气、氦气、空气等,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所发生的状态变化,可近似地按理想气体处理。
分子本身的线度与分子之间的距离相比可忽略不计,视分子为没有体积的质点;除碰撞瞬间外,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容器壁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不计分子所受的重力;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壁之间作完全弹性碰撞,没有能量损失,气体分子的动能不因碰撞而损失。
容器各部分分子数密度等于分子在容器中的平均密度n=NV,式中,n是气体分子数密度,N是气体的总分子数,V是气体容器的容积;沿空间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目是相等的;气体分子的运动在各个方向机会均等,不应在某个方向更占优势,即全体分子速度分量vx、vy和vz的平均值vx=vy=vz=0。
高中物理气体的性质公式总结高中物理气体的性质公式1.气体的状态参量: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 {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1900pxHg(1Pa=1N/m2)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 {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注:(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2)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
高中物理气体的性质1.气体的状态参量: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 {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 {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注:(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2)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
高中物理热学--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试题及答案、单选题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2、V2、A. p i =p2, V i=2V2, T i= 1T22 C. p i =2p2, V i=2V2, T i= 2T2 T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iB. p i =p2, V i= 2 V2 , T i= 2T2D . p i =2p2 , V i=V2, T i= 2T22.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
如图所示的实线为汽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i到状态2的变化曲线,则在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内能A.先增大后减小C.单调变化B.先减小后增大D.保持不变3•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热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 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5 .气体内能是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其大小与气体的状态有关,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势能分别取决于气体的A .温度和体积B .体积和压强C.温度和压强 D .压强和温度6.带有活塞的汽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
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过程ab到达状态b或进过过程ac到状态c, b、c状态温度相同,如V-T所示。
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压强分别为Pb、和PC ,在过程ab和ac 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b和Qac,贝UA. Pb >Pc, Qab>QacB. Pb >Pc, Qab<QacC. Pb <Pc, Qab>QacD. Pb <Pc, Qab<Qac中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B. 气体的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 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 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对一定量的气体,若用N表示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则p i、V i、T i,在另一平衡状态下的1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 经状态B 变为状A 当体积减小时,V 必定增加B 当温度升高时,N 必定增加C 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D 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二、双选题9•一位质量为60 kg 的同学为了表演“轻功”,他用打气筒 只相同的气球充以相等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然 这4只气球以相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 在气球的 放置一轻质塑料板,如图所示。
热学中的理想气体压强与温度关系热学是研究物体温度、热能传递及其它热现象的一门学科。
理想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是热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气体状态方程中,理想气体压强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联,下面我们将从分子级微观角度以及宏观理想气体方程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关系。
首先,我们从微观角度来看。
理想气体的分子是以高速无规则运动的,且相互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的。
当气体分子气温升高时,其平均动能也会增大,分子的高速运动将在容器内壁产生更大冲击力。
因此,气体分子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撞击次数也会随之增加,进而使得容器壁所受到的气体分子撞击力增大。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温度呈正相关的关系。
其次,我们从宏观角度上看。
根据理想气体方程,PV=nRT,其中P为气体压强,V为气体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温度。
根据此方程,我们可以得出压强与温度的关系为P∝T。
这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气体温度升高时,理想气体的分子动能增大,分子的冲击力也会增大,从而增加了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撞击次数,使得压强增大。
理想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还可以从热力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其内能的增加等于外界对气体做功,即ΔU=W。
而对于理想气体而言,ΔU=CvΔT,其中ΔU为气体内能的增加,Cv为气体的等容热容量,ΔT为气体温度的变化。
由此可得,W=CvΔT。
若假设气体体积不变,即V=常量,则对于这种情况下的气体,ΔU=0,因此W=0。
由此可知,当理想气体在等容过程中,对外界做功为0,即没有外界对气体做功。
而根据理想气体方程,PV=nRT,如果V为常量,那么P∝T。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在等容过程中,理想气体压强与温度呈正比关系。
总结一下,无论从微观角度还是在宏观层面上,理想气体压强与温度都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理想气体方程可以得知,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温度呈正比。
而从热力学角度解释,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可以通过热力学第一定律以及理想气体的等容过程来说明。
高中物理热学--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 1、V 1、T 1,在另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 2、V 2、T 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p 1 =p 2,V 1=2V 2,T 1= 21T 2 B .p 1 =p 2,V 1=21V 2,T 1= 2T 2C .p 1 =2p 2,V 1=2V 2,T 1= 2T 2D .p 1 =2p 2,V 1=V 2,T 1= 2T 22.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
如图所示的实线为汽缸内一定 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1到状态2的变化曲线,则在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内能A.先增大后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C.单调变化D.保持不变3.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热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 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5.气体内能是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其大小与气体的状态有关,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势能分别取决于气体的A .温度和体积B .体积和压强C .温度和压强D .压强和温度6.带有活塞的汽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
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 ,然后经过过程ab 到达状态b 或进过过程ac 到状态c ,b 、c 状态温度相同,如V-T 图所示。
设气体在状态b 和状态c 的压强分别为Pb 、和PC ,在过程ab 和ac 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b 和Qac ,则A. Pb >Pc ,Qab>QacB. Pb >Pc ,Qab<QacC. Pb <Pc ,Qab>QacD. Pb <Pc ,Qab<Qac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B.气体的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8.对一定量的气体,若用N表示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则A 当体积减小时,V必定增加B 当温度升高时,N必定增加C 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必定变化D 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可能不变二、双选题9.一位质量为60 kg的同学为了表演“轻功”,他用打气筒给4只相同的气球充以相等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然后将这4只气球以相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在气球的上方放置一轻质塑料板,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