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016.63 KB
- 文档页数:1
Apr. 2021 CHINA FOOD SAFETY75分析与检测测量不确定度已成为判定检测结果可靠性的重要依据[1],本文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要求[2-4],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韭菜中腐霉利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1前处理过程取10.0g 试样于50mL 离心管中,加入10mL 乙腈、提取盐包和均质子,振荡1min 后5000r/min 离心5min 。
取6mL 上清液至含有净化剂的15mL 离心管中,振荡1min 后5000r/min 离心5min 。
取2mL 上清液于试管,40℃水浴氮吹近干,加入1mL 乙酸乙酯复溶。
2标液配制取1mL 100μg/mL 标准品用乙酸乙酯定容至25mL 容量瓶中,重复以上操作,即可获得浓度为0.16μg/mL 的标准溶液。
3仪器测定色谱条件:TSQ QUANTUM GC (色谱柱:DB-5MS UI 30m×0.250mm×0.25μm );载气流速:1.0mL/min ;不分流进样;进样口温度:250℃;进样体积:1μL ;柱温:65℃(1min )→25℃/min280℃(5min )。
质谱条件:EI 源;离子源温度:280℃;碰撞气:Ar ;传输线温度:280℃;SRM 模式:283.02/96.01、283.02/255.02。
4建立数学模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就猜中腐霉利含量的数学模型如式(1)所示。
ω=V 1×A ×V 3V 2×m ×A s×ρ(1)式(1)中,ω—试样中腐霉利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韭菜中腐霉利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张嵘丁宗博初晓娜张朋朋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韭菜中腐霉利残留进行测定,分析检测过程中的各不确定度分量来源,建立了数学模型,对分量进行分析并合成,最后得出韭菜中腐霉利含量为(0.15±0.010)mg/kg (k =2)。
气相色谱仪在食品安全检验中的应用探讨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 GC)是一种广泛用于分析和鉴定物质成分的仪器,其原理是通过气相色谱技术将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检测化合物的相对浓度。
在食品安全检验中,气相色谱仪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将对其应用进行探讨。
首先,气相色谱仪在食品中残留物检测方面应用广泛。
食品中常常残留有农药、兽药以及化学添加剂等有害物质。
气相色谱仪能够有效地将食品样品中的化合物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确定食品中的残留物是否超过安全标准。
例如,对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物检测,气相色谱仪可以有效地将农产品样品中的农药成分分离,并通过比对标准库中的数据确定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物的种类和浓度。
这对于保证人们食用的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其次,气相色谱仪在食品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以食品中的脂肪酸为例,通过气相色谱仪分析食品中的脂肪酸组成,可以确定其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这对于判断食品的营养价值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气相色谱仪还可以用于食品中的香气成分分析,通过分析食品中的香气成分,确定食品的香气特征,并保证食品的口感和风味。
此外,气相色谱仪还可以在食品中的添加物检测中起到重要作用。
食品中的添加剂如食品色素、甜味剂、防腐剂等,如果超过了安全标准,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气相色谱仪能够有效地将食品样品中的添加剂分离,并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检测食品中的添加物的浓度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这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来说,能够帮助他们提高产品质量,并确保其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另外,气相色谱仪还可以用于食品中的香味成分分析。
食品中的香气成分对于提升食品口感和风味有重要作用。
通过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分析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从而确定食品的香味特征,确保食品的口感和风味。
总之,气相色谱仪在食品中的应用探讨了食品安全检验的重要性和优势。
气相色谱—质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5-21T07:24:46.90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8期作者:孙炜寇雷[导读] 在食品安全问题当中,食品检测是确保食品能够保质地送到消费者面前的重要步骤,在食品检测当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常用食品检测仪对食品中非食用化学物质、食物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等等进行定性定量的检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830000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直线上升,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
在食品安全问题当中,食品检测是评价食品安全的重要步骤,检验的结果能够反映食品的安全程度,因此在食品检测当中检测技术需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与灵敏性,其中气相色谱—质谱法便是一项有效的检测技术,本文根据其工作原理探讨了在食品检测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法;食品检测在食品安全问题当中,食品检测是确保食品能够保质地送到消费者面前的重要步骤,在食品检测当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常用食品检测仪对食品中非食用化学物质、食物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等等进行定性定量的检测。
但是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需求的增多,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提升食品检测的准确度是当前的热点问题。
气相色谱—质谱联合了气相色谱法与质谱法,能够更加有效的分离并鉴定食品中的各项化学成分,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能够有效保障食品安全。
一、食品检测概述食品检测是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项目,在食品检测当中主要项目包括了食品感官检测、乳与乳制品的质量检测、饮料产品的质量检测、酒类产品的质量检测、肉和蛋制品的质量检测等等,对食物的主要检测项目包括了食物的理化指标、营养成分检测、食品卫生检测与微生物检测。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在食品检测技术上却跟不上食品加工的发展,导致诸多检测技术落后、检测范围不全面等等问题。
目前在我国的食品检测当中,常用的检测技术有微波消解-ICP法,主要是采用了消解仪对食品当中的重金属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另外还有原子荧光光度计法,主要是利用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将待分析成分还原为挥发性共价气态氢化物,能够有效检测食物当中砷的成分含量。
综述GC-MS原理和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1.GC-MS的原理气相色谱(GC)是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方法,当多组分的混合物进入色谱柱后,由于吸附剂对每个组分的吸附力不同,经过一定时间后,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也就不同。
吸附力弱的组分容易被解吸下来,最先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而吸附力最强的组分最不容易被解吸下来,因此最后离开色谱柱。
如此,各组分在色谱柱中彼此分离,顺序进入检测器中被检测、记录下来。
[1]质谱分析法(MS)是通过对被测样品离子的质荷比的测定来进行分析的一种。
被分析的样品首先经过离子化,然后利用不同离子在电场或磁场的运动行为的不同,把离子按质荷比(m/z)分开而得到质谱,通过样品的质谱和相关信息,可以得到样品的定性定量结果。
[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是将分析能力很强的色谱仪与定性定量能力很强的质谱通过适当的接口相结合成完整的分析仪器。
两谱有机的结合起来而实现在线联用,相互取长补短,获得两种仪器单独使用时所不具备的更快、更有效的分析功能。
气相色谱仪分离试样中的各组分,起着样品制备的作用;接口把气相色谱流出的各组分送入质谱仪进行检测,起着气相色谱和质谱之间适配器的作用,质谱仪将接口依次引入的各组分进行分析,成为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计算机系统交互式地控制气相色谱、接口和质谱仪,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由此同时获得色谱和质谱数据,对复杂试样中的组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3]接口技术中要解决的问题是气相色谱仪的大气压的工作条件和质谱仪的真空工作条件的联接和匹配。
接口要把气相色谱柱流出物中的载气尽可能多的除去,同时保留和浓缩待测物,使近似大气压的气流转变成适合离子化装置的粗真空,并协调色谱仪和质谱仪的工作流量。
由于气相色谱峰很窄,有的仅几秒钟时间,一个完整的色谱峰通常需要至少6个以上数据点。
这样就要求质谱仪有较高的扫描速度,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多次全质量范围的质量扫描。
另一方面,要求质谱仪能很快在不同的质量数之间来回切换,以满足选择离子检测的需要。
气质联用色谱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分析作者:高家文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9期【摘要】食品安全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问题。
具有高灵敏度和低检出限特征的气质联用色谱技术是食品检验中的常用技术。
本文主要从气质联用色谱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作用入手,对应用这一技术的气相色谱联用仪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气质联用色谱技术;气相色谱联用仪;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根据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不同种类的食品所表现出来的基质复杂性和一些痕量水平的违禁物质的存在,已经让食品的检测难度有所增加。
气质联用色谱技术是应用于食品检验的一种重要技术。
食品检验工作中所应用的气相色谱联用仪和气相色谱-串联色谱仪就是气质联用色谱技术的产物。
一、气质联用色谱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作用(一)对检测物质进行有效分类在气质联用色谱技术应用于食品检验以后,人们可以借助这一技术对食品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进行分类。
一般而言,食品中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分为以下内容:一是外来有机污染物;二是内源有机污染物;三是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迁移污染物[1]。
氯联苯类物质、二噁英物质是食品外来有机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内源有机污染物主要指的是肉制品中的N-二甲基亚硝胺和面包、酱油中所含有的丙烯酰胺和氨基甲酸乙酯等物质。
食品添加剂主要指的是食品中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等物质。
(二)对食品检验技术进行优化气质联用色谱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可以在减少复杂样品的基质干扰的情况下提升食品的色谱分离度[2]。
气相色谱联用仪可以借助电场和磁场之间所产生的相反的速度色散对食品进行检验。
色谱-串联质谱仪可以将分子量和化学结构较为相似的物质进行有效鉴定。
二、气质联用色谱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分析(一)气相色谱联用仪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分析气相色谱联用仪是食品检验中的一种常用设备。
它可以在以下领域得到应用:一是蔬菜水果、粮食作物和茶叶作物的农药残留量检测工作;二是奶制品中的三聚氰胺的检测工作;三是白酒和油脂中的塑化剂的检测工作。
气相色谱法在食品质量检验中的应用分析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将气相色谱技术用于食品品质的检测,可以有效地解决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气相色谱法作为一种常用的食品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各种气体混合物、易挥发液体和食品中的杂质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促进食品检测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食品质量;质量检验;应用分析前言: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而食品质量检测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气相色谱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检测技术,不仅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等优势,而且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质量检验中。
1 气相色谱法应用于脂肪酸与浸油溶剂检测气相色谱法目前应用最广的领域是对瓜果蔬菜进行质量检测,能够展现出食品添加剂剂量,气相色谱法能够对调配油以及食品包装进行质量检验。
一般来说,平时所用的调配油中含有脂肪酸,如果脂肪酸过量,其中含有的芥酸会对人体产生损伤,从而会引起血管壁增厚和心肌脂肪沉积等症状。
采用 GC/FID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6号溶剂是植物油的萃取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溶剂,在萃取过程中没有完全祛除6号溶剂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严重影响到神经健康和血液生成。
在测定过程中,多采用高压气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再进行测定。
气相色谱法可以实现对芳烃、烷烃进行检测和分离。
垃圾袋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生产垃圾袋的过程中,为了增强它的韧性和强度,通常都会添加一些增塑剂,而邻苯二甲酸酯就是一种非常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果过量的话,就会对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1]。
2 气相色谱法应用于食品添加剂检测因为我国的人口很多,地域很广,所以食物需要一段长期的保存期,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或者是因为包装不当,导致食物保存出现问题,食物不能满足食用要求。
当变质的食物被民众食用,很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影响。
为了预防食物变质问题,食物生产者会采用在食物中加入添加剂的方式来减缓食品变质的速度。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食品种类日益增多,食品安全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
食品安全贯通生产、流通、销售的全过程,需要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其中,产品抽检是重要环节。
现阶段,相关部门严格遵照要求,选取食品样品进行检验工作,明确主要物质成分、营养元素、食品添加剂情况以及食用安全性等,继而分析食品的市场前景,明确食品是否满足进入市场的质量要求与安全要求。
但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积极采用更先进、优良的技术,才能保证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信度。
既往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多应用单一的检验技术,如气相色谱法、质谱法,但检测结果缺乏可信度,不利于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人们的身心健康。
现今食品检验主张联合应用检测技术。
例如,气相色谱法与质谱法的有效联合使用可提升检测技术的性能与价值,有效弥补单一检测技术的缺陷,提升检测效率,更快、更好地完成食品检验工作。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食品检验;应用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原理概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是气相色谱和质谱的结合。
气相色谱法的最大功能就是将混合液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分离,在混合液的分离和分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质谱法能对混合液中的成分进行准确、定量的检验。
对于某一成分,通过电离分析可以得到其对应的质谱图谱。
通过对混合气中不同成分的质谱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对混合气中的特殊分子进行鉴定,从而实现对混合气中特殊成分的精确鉴别。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能够将气相色谱的分离能力与质谱的定性和定量能力结合起来,从而可以实现对比较复杂的混合物的更加准确、细致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因此能够让被检样品的处理过程更加简单、快速,进一步简化了整个样品的分析过程,还能够节约时间,提升了分析样品的能力。
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的应用2.1检测粮油食品香气成分粮油食品是我国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
中国居民的膳食模式是以谷类食物为主食,肉类、奶蛋、蔬果为副食的结构。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摘要]近年来,人们主要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来对物质中的有机物进行研究测定.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联用技术在食品,医药,化工生产检测,环境保护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应用GC-MS 联用仪是开发最早的色谱联用仪器,在所有联用技术中发展相对最为完善.目前,从事有机物质分析的实验室几乎都把GC-MS作为最主要的定性确认手段之一,在很多情况下也用于定量分析.近几年主要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生产检测,环境保护领域的检测.一、气-质联用技术的应用(一)在食品检验方面的应用。
气-质联用技术在上世纪末就在食品检验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随着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仪器的不断改进,该技术也将食品中香气成分、脂肪酸,奈等分析检验技术进一步提高到一个更为迅速准确的新水平[1]。
吴宇峰[2]等运用气相色谱/质谱仪HP5890/5972(美国惠谱公司),用异丙醇,优级纯;丙酮,农残级;二氯甲烷,农残级试剂对红玫瑰、绿茶、尤加利、薰衣草、香茅等5种植物香薰精油进行了分析,鉴定出主要活性物质为单萜烯类、单萜醇类、多种醛类和酯类,其中有些物质是杀菌剂、抑菌剂,防腐剂,因此而被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工业中。
丁利君[3]应用日本岛津QP2010GC2MS,色谱柱DB217(30m×0.25mmi.d.),石英弹性毛细管柱,SZF206A脂肪测定仪,KDN208B消化仪及定氮仪,用溶剂萃取法提取樟林番荔枝果实种子中的挥发性物质,测定出其挥发油质量分数为13.3%;利用GC2MS方法分离确认出其中的9种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得出了9种脂肪酸在挥发油中的质量分数;其中92十八烯酸占49.42%,十六酸占20.37%,十八酸占14.16%,9,22十八二烯酸占13.59%;不饱和脂肪酸,占63.01%。
该项研究给番荔枝果实的深入开发利用及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随之其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食品中萘污染的检测却鲜有报道。
T logy科技食品科技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热点话题,由于农产品极易受到虫害侵袭,为获取到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某些农产品种植人员使用了毒性较高的杀虫类农药,对民众的饮食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
为应对此种局面,全力保障民众的生命健康,需及时开展农药残留检测工作。
在科学技术的引领下,现今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得到了极大提升,已经能够进行极微量的检测。
但还应进一步细化检测种类,从而得到更为精确的数据。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具备气相色谱高分离的特点,且因检测速度快、反应灵敏、准确率高等优势,已成为农药残留检测中必不可少的专业化 仪器。
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概述气相色谱法使用便捷、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但受到定性能力较差的影响,需要与质谱法相配合使用。
气相质谱法的定性能力较强,但对进样纯度的要求极高,并且定量分析较为复杂繁琐。
将两种方式联合使用可提高检测准确性。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同时具备了高分离与高鉴别的双重特点,可将其应用到多组分混合物中未知组分的定性鉴定中,还可得出各种分子的含量。
因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需不断加强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研究。
1.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工作原理分析在待检测有机物经色谱柱的分离后,会进入离子源成为离子状态,此类离子经过总离子流检测器,方可进入质谱质量分析器。
总离子流检测器可以截留某些离子流信号,总离子流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曲线即混合物的总离子流色谱图。
针对图中的峰极值,制作出相应的质谱图,据此能够推断出各个色谱峰的性质。
每个峰的最高值、持续时间等指标,可作为定量参数。
由于氦气具有极强的电离电位,因此可将氦气作为载气用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之中。
氦气的电离电位可达24.6 eV,在各类气体中稳居首位,氦气电离难度较大,即使在气流速度不稳定的状况下也不会对色谱图基线产生影响。
另外,氦气的相对分子量极低,容易与各类分子分离,并且氦气的质谱峰几乎只在m/z为4处出现,不会影响到后续的质谱峰[1]。
10生物技术世界 BIOTECHWORLD
1 前言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新的分离分析技术。
其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气相色谱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防、农业、工业等领域。
将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为气相色谱法。
因为在气相中样品的传递速度是最快的,所以将样品分别放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可以迅速使其达到平衡状态。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将高灵敏选择性检测器与气相色谱法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其分析灵敏度,扩大其应用范围。
但是由于气相色谱法的定性能力不强,所以只能依靠组分的保留特性来对样品进行定性,应用很不方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应运而生。
气质联用技术涵盖了气相色谱法的优点,并且弥补了其定性不强的确定。
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其功能也日趋完善,现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定量准确等特点。
目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药物、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原理及分析特点
2.1 气质联用的原理
在对样品进行分析检测时,混合物样品经过分离进入质谱仪离子源,经过电离过程转化成离子,然后离子再逐步经过质量分析器
和检测器成为质谱信号录入到计算机中。
在检测过程中,样品不断的流入离子源,只需将分析器的扫描的质量和扫描的时间设置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利用计算机采集每一个质谱。
质谱仪主要有离子扫描和全扫描两种。
离子扫描监测只是对感兴趣的离子进行选择性检测,并记录其特征,对于不相关的离子会选择性排除,所以离子扫描监测的灵敏度比全扫描的灵敏多高100倍左右。
在一般的色谱分析中多采用离子扫描监测,可以使离子色谱图更简单清晰,并且消除其他成分造成的干扰。
2.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特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弥补单独使用气相色谱或气相质谱中存在的缺点,并且充分发挥气相色谱法高分离效率和质谱法定性能力强的特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有很多优点,主要有以下表现:①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即满足了质谱分析的单一性样品要求又避免了样品制备和样品转移等繁琐过程。
②色质联用技术可以同时获得质量、强度三维、保留时间等信息。
③色质联用技术的发展推动分析技术的计算机化,借助计算机,可以使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可以更高效的进行检测分析,实现分析自动化。
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可以对物质成分进行准确分析。
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食品检验中也有很广泛
的应用。
例如,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淡水鱼肉气味进行成分
分析,可以检测出其鲫鱼、鲢鱼、草鱼肉中包含42、40、30种挥发性成分,且主要成分是羟基化合物和醇类;利用联用技术与固相微萃取技术相结合对啤酒组分进行分析检测,共检测出42种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农药残留检验中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共同话题,而近年来由于农药残留而导致的中毒事件使人们更加重视食品农药残留的检测。
现在蔬菜往往中有很多品种复杂的残留农药,且农药极性差别很大,不能利用单一色谱进行检测,而传统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多是用气相色谱的检测器,不能全面的对所有品种的残留农药进行检测。
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离子检测方式可以对农产品中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有机氯以及除虫菊酯等多种农药残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检测回收率在80%~120%。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果蔬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已经有了广泛应用。
例如,利用联用技术对苹果中的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等50种农药进行检测分析,通过质谱和色谱联用,可以对苹果的多种残留农药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保证苹果残留农药检测的准确可靠;利用固相萃取技术对啤酒进行有机磷农药检测,方法平均回收率很高,在80.5%~97%之间,该检验方法的检出限低至1.10~1.45μg/kg,测量结果与标准值偏差为1.5%~8.15%(n=6);许国旺[3]等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同时结合时间编程选择离子检验模式,研发了一种回收率高、检出限低、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的用于检测蔬菜水果中各种除虫菊酯的检验技术,该技术无需对提取液进行严格净化即可进行GC/MS分析,大大提高了检验速度。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兽药残留中的应用。
目前,养殖户在畜禽的养殖过程中会使用一些预防疾病、促进生长、控制疾病的药物,兽药可能会在动物的组织、器官中有残留。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对动物内脏、肉、蛋等畜禽产品的兽药残留进行准确检测。
4 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检测原理,分析了联用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随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例如酒香气成分检测、香精香料检测、品质检测等,所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艳霞,骆传环.色谱-质谱联用法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J].生命科学仪器,2004,2(5):6-8.
[2]许国旺.现代气相色谱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蔡迪韦
(三亚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所 海南三亚 572000)
摘要: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原理、特点及相关性能,重点阐述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验领域的应用,并且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测分析方面的应用提出改进意见,以保证其在食品检验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食品检验 应用中图分类号:Q5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060(2015)01-0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