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届高一理科化学下期半期考试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99.00 KB
- 文档页数:8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化学学科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9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23小题,每题3分,共计69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废电池深埋,可防止重金属污染B.所有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D.开发利用可燃冰是缓解能源紧缺的唯一途径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错误..的是A.甲烷的比例模型: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氮气分子的结构式:N≡N D.过氧化钠的电子式:3.下列晶体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金刚石B.氟化镁C.冰D.金属钾4.下列离子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的是A. NaClB.MgCl2C.Na2OD.NaOH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形成化学键B.氢气燃烧C.铝热反应D.电解熔融氯化钠6.下列各组物质形成的晶体中,晶体类型相同的是:A.晶体硅和SiC B.C60和Mg C.NaCl和HCl D.SO2和SiO27.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时,与共价键的键能无关..的是A.N2比O2的化学性质稳定B.F2、C12、Br2、I2的沸点逐渐升高C.金刚石的熔点比晶体硅高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减弱8.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D)=0.40 mol·L-1·s-1B.V (C)=0.50 mol·L-1·s-1C.V(B)=1.2 mol·L-1·min-1 D.V(A)=0.30 mol·L-1·s-19.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N2的同时生成3nmolH2C.N2、H2、NH3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D.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10. 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H2(g)+1/2 O2(g)=H2O(g);ΔH=aKJ·mol-1,H2(g)+1/2 O2(g)=H2O(l);ΔH== bkJ·mol-1,2H2(g)+O2(g)=2H2O(l);ΔH== c kJ·mol-1,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a、b和c均为正值C.a== b D.2b== c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B.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由浓度单位决定D.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12. 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g) + O2(g) = 2CO2(g);△H = -566kJ·mol-1CH4(g) + 2O2(g) = CO2(g) + 2H2O(l);△H = -890kJ·mol-1由1molCO和3molCH4组成的混和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A.2912kJ B.2953kJ C.3236kJ D.3867kJ13.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1),H=-571.6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mol气态H2与1mol气态氧气完全燃烧生成2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量B.1mol气态H2与0.5mol气态氧气完全燃烧生成1mol液态水时吸收285.8kJ的热量C.2个氢分子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量D.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2(g)+ O2(g)=H2O(1),H=-285.8 kJ·mol-114.反应:A(g)+3B(g)=2C(g)+D(g),在某一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0.5 mol·L-1·min-1B.1 mol·L-1·min-1C.2 mol·L-1·min-1D.3 mol·L-1·min-115.短周期的A、B、C、D、E物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凯里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理科)命题人:审题人: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Mn 55 Ba 137 He 4 Cu 64第I卷(选择题,共54分)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2. 请考生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该题记为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国际化学年曾以“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为主题.下列不符合该主题的做法是A.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B.提高煤炭和石油的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C.提倡使用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实现资源的“3R”利用,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重复使用(Reuse)、提高资源循环利用(Recycle)2.I13153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I13153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下列有关I1315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I13153的化学性质与I12753相同B.I13153的原子序数为53C.I13153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I13153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3.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B.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C.单质的颜色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D.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4.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A.NH4Br的电子式:B.S2-的结构示意图:C.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可用电子式表示为:D . N 2的结构式:∶N≡N ∶5.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A .稀有气体元素B .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C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D .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6.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 .金属性强弱:Na >Mg >AlB .原子半径大小:Na >S >OC .碱性强弱:KOH >NaOH >LiOH D . 酸性强弱:HIO 4>HBrO 4>HClO 4 7.短周期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 、Z 、W 位于同一周期,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三倍,W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
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半期考试试卷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C -12 H-1 O-16 N-14 Na -23 Mg-24 Al -27 Cu -64 Zn-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下列单质中,氧化性最强,最容易跟氢气反应的是( )A.O 2B.N 2C.F 2D.Cl 22.在N 2+3H 22NH 3的反应中,一段时间后,NH 3的浓度增加了0.9mol ·L -1。
用N 2表示其反应速率为0.15 mol ·L -1·s -1,则所经过的时间为 ; A .2 s B .3 s C .4 s D .6 s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冰箱保存食物,是因为温度降低至0℃,化学反应速率也减小到0B.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C.H H H 312111、、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互称为同位素D.Cl NH 4和2MgCl 均为离子化合物,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4.肼(N 2H 4)—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环保碱性燃料电池,其电解质溶液是KOH 溶液。
电池总反应为:N 2H 4+O 2=N 2↑+2H 2O 。
下列关于该燃料电池工作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肼(N 2H 4)作正极.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 2+4H ++4e -=2H 2O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N 2H 4+4OH ――4e -=4H 2O +N 2↑D.溶液中阴离子向正极移动5.已知反应A +B =C +D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6.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这类化学反应是( ) A 非氧化还原反应 B 氧化还原反应 C 放热反应 D 吸热反应7.在一定条件下,使NO 和O 2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 、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为零C 、 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D 、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不变 8.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锌、铜、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质量减轻,正极产生气泡B .在铁、铝、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外电路电子由铁片通过导线流向铝片C .在锌、铜、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当电池工作时,硫酸根离子向正极移动D .在镁、铝、稀NaOH 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镁是负极,铝是正极 9.有a 、b 、c 、d 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A. a>b>c>dB. b>c>d>aC. d>a>b>cD. a>b>d>c10.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原子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氢原子组成HmX 分子,在a 克 Hm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 A .a A +m (A -N +m) mol B .a A (A -N) mol C .a A +m (A -N) molD .aA(A -N +m) mol11.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④容器内A 、C 、D 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 ⑤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C ,同时生成n mol D⑥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D ,同时生成2n mol A A .①②⑤B .①③⑥C .②③⑥D .②③④12.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高2016级化学半期考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P -31 Cl- 35.5 Cu-6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共50分。
)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 CO2B、 H2C、 Na2SO4D、 Cu2.如果花生油中混有水份,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3.下列仪器:①容量瓶②蒸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斗⑦胶头滴管,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①②⑥ D.②③⑥4.下列关于粗盐提纯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粗盐时,应尽量使溶液稀些,以保证食盐完全溶解B.滤去不溶性杂质以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C.当蒸发到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D.将制得的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5.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D.滴管加水时,有少量水滴到容量瓶外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7.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42-离子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A.形成较多的白色沉淀 B.形成的沉淀纯度更高C.排除SO42-以外的其它阴离子及Ag+的干扰 D.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阳离子的干扰8.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 N A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 AC.通常状况下,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 N A9.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A.O3 B.CH4 C.CO D.N210.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 11.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A.5 : 2 B.3 : 1 C.15 : 2 D.1 : 3 12.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4℃时2.7mL 水B.2.24L一氧化碳(标准状况下)C.6.02×1022个氯化氢分子D.4.9g 磷酸13.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差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氯化钠晶体 D.铜14.等质量的H2S和PH3所含的粒子数不同..的是A.分子数 B.原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数15.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D.用灯冒熄灭酒精灯16.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1mol/L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是A.100ml 1mol/LNaCl溶液 B.75ml 1mol/LMgCl2溶液C.150ml 3mol/LKCl溶液 D.25ml 2mol/LAlCl3溶液17.给出下列条件,无法确定该物质摩尔质量的是A.已知气体在标准状况时的密度 B.已知物质的体积和质量C.已知一定量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D.已知物质一个分子的实际质量18.“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
2016年高一化学下册期中考试测试题集
》》》2016高一化学下册期中练习题
》》》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中模拟题2016
》》》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中练习题精选
》》》2016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届高一化学下册期中试卷(带答案)
》》》2016届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中模拟试题2016学年
》》》高一化学下册期中练习试题(含参考答案)
2016年高一化学下册期中考试测试题集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一化学期中试题请继续关注高中频道!
高一必修二化学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中复习题精编。
高2016级高一下期期中检测化学测试题2014-4-19 廖斌命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卷6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位置,其他试题用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对应题框区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57 B.47 C.61 D.93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以 VIIA 族的为最大B.在周期表中零族元素的单质全部是气体C.IA、IIA 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就越容易得电子D.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数都和它的族序数相等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H4比CH4稳定 B.O2-半径比F-的小C.Na和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D.P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的种类由核外电子数决定B.原子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共同决定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两个原子一定是同种原子D.某元素的原子核内有m个质子,n个中子,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是最活泼金属,F是最活泼非金属B.Mg(OH)2碱性比Ca(OH)2强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纵行D.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四周期第ⅡA族7. 下列分子内部都存在着极性键的一组物质是( )A.H2S、NH3、SO3 B.CO2、NH4Cl、Na2O2 C.N2、CS2、NO D.CaO、H2O2、CH48. 短周期元素M和N的离子M2+和N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2+的离子半径比N2-小 B.M的原子序数比N小C.M和N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D.M和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9.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COz反应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10.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11.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电池中,正极就是阳极,负极就是阴极B.形成原电池时,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D.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12. 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半月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 64第I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 3 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B .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C • P、S、CI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D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含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的粒子一定是原子B •两种粒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就一定相同C •质量数相同的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D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或简单的离子,一定是同种元素3•短周期元素X和元素Y,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元素Y 原子的M 层电子数为(a-b), L层电子数为(a+b),则X、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 .和水反应B .和硫酸反应C.和氢氧化钠反应D .和氯气反应4 .已知115号元素的一种核素为289X,下列有关115号元素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115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八周期B •该115号的元素的这种核素的原子中,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174C. 1个115号元素的原子与1个12C原子质量之比为115:12D.115 号元素可显+5 价5.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①CI2与H2S溶液发生置换反应②受热时H2S能分解,HCI则不能③单质硫可在空气中燃烧,Cl2不能④HCl是强酸,H2S是弱酸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6.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滴加BaCD 溶液 滴加氯水和CCI 4,振荡, 静置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 焰色反应滴加NaOH 溶液加热,将 D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置于 试管口7•应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可以预测我们不知道的一些元素及其化合物 的性质。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半期考高一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42分)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氦气可用于填充飞艇B. 氯气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C. 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 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淸洗剂2.下列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B. 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的反应C. Ba(OH)2• 8H2O与NH4Cl反应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3.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5 mol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 AB. 标准状况下,11.2L 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 AC. 0.1molCH4所含的电子数为1N AD. 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N 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Cl-的结构示意图.②次氯酸电子式:,③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④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⑤Na2O的水溶液能导电,这不能说明Na2O是电解质⑥SiO2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SiO2是两性氧化物;A. ①②③④⑤⑥B.⑤⑥C. ①②③D. ①⑤5.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 X>r Y>r Z>r W>r QB. 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Q的强C. 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D. 离子Y2-和Z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6.下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7.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物质,检测甲醇含量的测试仪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B.a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H3OH + H2O - 6e-═ CO2↑ + 6H+C.当电路中有1 mol e-转移时,正极区n(H+)增加1 molD.将酸性电解质溶液改为碱性电解质溶液该测试仪不可能产生电流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共58分)8.(16分)科学家在围绕土星公转的最大卫星——“土卫六”上发现了纯度极高的液态甲烷海。
第I 卷(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
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2. 从宏观来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
从微观角度来看,下列变化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 .变化时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形成B .变化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C .变化时释放出能量D .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分子种类增加了3.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11H 原子组成H m X 分子.在a g H m 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 .mol m N A m A )(a+-+ B. mol N A A )(a- C.mol N A mA )(a-+ D. mol m N A A)(a+- 4. 当A 、B 两种元素的原子分别获得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 放出的能量大于B 放出的能量;当C 、D 两种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 吸收的能量大于C 吸收的能量。
A 、B 、C 、D 之间分别形成化合物时,属于离子化合物可能性最大的是A .D 2AB .C 2B C .C 2AD .D 2B5.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 3XO 4,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A.H2X B.HX C.XH3D.XH46.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 mol N2和8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A.5% B.10% C.15% D.20% 7. 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2AgCl+ Mg =Mg2++ 2Ag+2Cl-。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Mg为电池的正极B.负极反应为AgCl+e- =Ag+Cl-C.不能被KCl溶液激活D.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8. 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nY(g) △H=Q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 B.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C.Q<0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9.如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量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大庆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化学学科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据新闻网报道:科学家首次合成第117号元素,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当年十大科学发现。
假如第117号元素符号暂时定为Up,下列关于293117Up和294117U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293117Up和294117Up是两种元素B. 293117Up和294117Up互为同位素C. 293117Up和294117Up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D. 293117Up和294117Up质量数相同、电子数不同2.下列关于充电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充电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B. 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C. 充电是使放电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D. 较长时间不使用电器时,最好从电器中取出电池,并妥善存放3.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 mol·L-1·min-1 ②v(B)=0.6 mol·L-1·s-1③v(C)=0.4 mol·L-1·s-1 ④v(D)=0.45 mol·L-1·s-1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④>③=②>①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4.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5.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C.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D.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6.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A.氮的非金属性比磷强,所以氮气的性质比白磷活泼B.ⅦA族元素一定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第二周期元素的最高正价和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D.Na+半径大于Cl-半径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①CaCl2和Na2S②Na2O和Na2O2③CO2和CS2④HCl和NaOH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8.一定条件下,分别对反应C(s)+CO2(g)=2CO(g)(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进行如下操作(只改变该条件):①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②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④减少体系中CO的量。
成都七中2019—2019学年度下期高一年级半期考试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高一化学备课组审题人:廖志成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Al—27 Pb—207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8分)1.“火星快车”号和“金星快车”号探测器分别在火星和金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气态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的存在不但会导致金星上的温室效应被成倍的放大,而且可能会在火星上也诱发温室效应的产生。
它的结构式为16O==C==18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O与18O为同种原子B.16O==C==18O与16O==C==16O互为同位素C.16O==C==18O与16O==C==16O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D.16O==C==18O与Na162O2反应生成的氧气中含18O2.下列四个选项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化学反应A(g)+3B(g)2C(g)+2D(g)测得的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D)=0.5mol·L-1·min-1B.v(C)=0.40 mol·L-1·min-1C.v(B)=0.45 mol·L-1·s-1D.v(A)=0.3mol·L-1·s-13.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HCl的电子式H:Cl B.HClO的结构式H-Cl-OC.Cl-的结构示意图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17Cl374.硒是人体肝脏和肾脏的组成元素之一,现在含有元素硒(Se)的保健品已经进入市场,已知它与氧元素同主族,与K同周期,关于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34 B.还原性:H2Se<H2SC.酸性:H2SeO4<HBrO4D.稳定性:H2Se>AsH35.已知对角线规则为:沿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方向对角的两主族元素性质相似,如Li与Mg,Be与Al,B和Si相似,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Li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为Li2O2 B. Be(OH)2溶于NaOH可生成BeO2-C.BeO是两性氧化物D.B2O3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6.A、B、C、D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C同主族,B、D同周期,A的气态氢化物比C的气态氢化物稳定;B的阳离子比D的阳离子氧化性强;若B的阳离子比C的阴离子少一个电子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A>B>D>C B.金属性B>D,非金属性A>CC.原子半径:D>B>C>A D.简单离子半径:C>B>D>A7.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它们均为金属元素,则X与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只含离子键B.若它们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则它们均为非金属元素Array C.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大小顺序一定是Z=Y>XD.Z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一定大于X元素8.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9.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B.CaCO3与盐酸反应制取CO2时,改用浓硫酸C.C(s)+H2O(g)CO(g)+H2(g),将碳块改成碳粉进行实验D.粗锌与盐酸反应,将粗锌换成纯锌10.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①②中Mg作负极,③④中Fe作负极B.②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C.③中Fe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D.④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11.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和理论解释正确的是12.将一定质量的钠、钾分别投入到盛有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盐酸的两个烧杯中,产生的气体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入的Na、K的质量一定相等B.投入的Na的质量小于K的质量C.曲线A表示Na与盐酸反应,曲线B表示K与盐酸反应D.该实验能证明K的金属性小于Na的金属性13.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负极为FeB.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C.电池放电时,若外电路中有2mol电子转移,则内电路中有2molOH-移向正极D.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14.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78gNa2O2晶体中所含离子数约为1.806×1024B.4.48L氨气分子中含0.6N A个N-H键C.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N2H4分子中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比值为1:4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8分)15.一定量的锌片与过量2 mol·L-1的盐酸跟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一定量6mol·L-1的硝酸溶液.加入适量的CH3COONa固体16.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实验条件,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A.第4组实验的反应速率最慢B.第1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大于2.5 mol·L-1C.第2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等于2.5 mol·L-1D.第3组实验的反应温度低于30 ℃17.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烷的分子式是CH4,是H元素质量分数含量最高的烃B.甲烷中最多三个原子共面C.CCl4可由CH4制得,CCl4可萃取碘水中的碘D.1 mol甲烷和氯气光照充分反应,最多消耗2mol氯气18.X、Y为短周期元素,已知a X n-比b Y m+多两个电子层,则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Y元素为Na元素B.X只能位于第3周期C.a+n-b+m=10或16 D.Y不可能位于第2周期19.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恒容容器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 mol·L-1·s-1③2s时物质A与物质B的转化率相等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0.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1 mo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 mol 铁粉,充分搅拌后,Fe溶解,溶液中不存在Fe3+,同时析出0.1 mol Ag,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溶液质量减轻B.Fe3+的氧化性大于Cu2+C.溶液中Cu2+与Fe2+的物质的量比为1∶1D.Fe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Ⅷ族,是一种过渡金属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三、(本题共2个小题,共27分)21.(13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元素,列出了10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试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⑦可形成18电子的氢化物X,其电子式为,⑩与⑨形成的5原子分子的结构式为。
(2)①②③④⑤⑥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该物质内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3)请用电子式表示①⑧组成化合物Y的形成过程,氢化物X与化合物Y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第五周期元素中,与⑨元素同主族的元素原子序数为,用一个离子方程式比较该元素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22.(14分)CH3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已知CH3OH(g)+1/2O2(g)CO2(g)+2H2(g)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是一个吸收能量的过程B.H2的生成速率与CH3OH的消耗速率之比为1:2C.化学变化不仅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也一定有能量变化D.1 mol H—O键断裂的同时2 mol C=O键断裂,则反应达最大限度(2)某温度下,将5molCH3OH和2molO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经过4min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O2)=0.2mol·L-1,3min内平均反应速度v(H2)=,则CH3OH的转化率为。
(3)CH3OH燃料电池是目前开发最成功的燃料电池之一,这种燃料电池由甲醇、空气(氧气)、KOH(电解质溶液)构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通入空气的电极为负极B.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CO2↑+2H2OC.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D.电池放电时每消耗6.4gCH3OH转移1.2 mol电子①若电解质溶液改为酸溶液,请写出甲醇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
②与铅蓄电池相比,当消耗相同质量的负极活性物质时,甲醇燃料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是铅蓄电池的___________倍(保留一位小数)。
③肼(N2H4)—空气燃料电池也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对环境很友好的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共2个小题,共27分)23.(13分)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具有许多重要的用途,下图是从铝土矿中制备铝的工艺流程:已知:①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②溶液中的硅酸钠与偏铝酸钠反应,能生成硅铝酸盐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SiO3+2NaAlO2+2H2O===Na2Al2Si2O8↓+4NaOH。
回答下列问题:(1)Al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电解制取Al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二氧化碳的结构式为。
(2)写出向Al2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