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大学英语》移就修辞格的理解
- 格式:pdf
- 大小:270.43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移就修辞及翻译绵阳师范学院 文小兵[摘 要]移就是英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它由转移修饰语和中心语构成。
被修饰的中心语只是形式上的被修饰语,而真正的逻辑被修饰语有时存在于语境之中,有时存于语境之外,二者通过语意的巧移而形成一种临时的搭配。
本文主要探讨英语移就修辞格的基本性质、主要特征以及其翻译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移就修辞格 类型 特征 翻译 移就是汉、英语中都存在的一种修辞格。
“移就”在英语修辞系统中有一个对应名称,叫t ransferr ed epithet或hypallag e(转移修辞)。
这种修辞格的格式是把本应用来描写甲事物性质状态的定语移来形容乙事物。
使读者产生一种意外之感,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
陈望道定义其为“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甲印象的性状移属于乙印象的,名叫移就”。
例如: (1)“他们被幽闭在宫闱里,戴个花冠,穿着美丽的服装,可是陪伴着他们的只是七弦琴和寂寞的梧桐树。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梧桐树”哪有“寂寞”可言?实际上,“寂寞的”是用来描述句中“他们”的心情;(2)A nd w hen I spoke of it,ther e w as a stra ng e embarr assed silence;(fr om A N ew English Cour se Bo ok3by L i Guan yi)句中“silence”谈不上“窘迫”与否, embarr assed在结构上修饰;但从语意上看,它实际上是指我的父母因贫困而无钱过圣诞节,怕我知道了今天是圣诞节而向他们要礼物,可我又恰巧提到了,他们一时不知如何应答所表现的窘迫之情。
本文就移就修辞格的使用特点以及翻译加以简单的探悉。
一、移就修辞格的使用类型及特点移就是艺术语言的一种有效手段。
从逻辑上来分析,是不合情理的,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却恰倒好处,而且还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它是利用事物的相近、相关、相属原理,利用人们邻近联想的心理特征去重新进行合乎逻辑的比拟、联想,在特殊的语域中将语义临时“巧移”来实现一种有悖逻辑的逻辑性搭配,从而创造一种新奇感,一种朦胧性,一种艺术魅力;其作用在于引导读者的联想,还有出人意外,引人入胜之妙,从而更形象地表现主题,烘托气氛,渲染意境,表达情感。
英语移就修辞格及其翻译策略探讨篇一:英语修辞格是一种语言手法,用于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和感染力。
在翻译过程中,准确传达原文中的修辞格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常见的英语修辞格及其翻译策略。
一、比喻(Metaphor)比喻是一种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来传达意义的修辞格。
在翻译中,我们需要寻找目标语言中与原文中所用比喻相似的表达方式,从而传递相同的意义。
例如,原文中的比喻句 'He is a shining star in the company.' 可以翻译为 '他是公司中的闪亮之星。
'二、隐喻(Metonymy)隐喻是一种通过使用与所描述事物密切相关的其他事物来传递意义的修辞格。
在翻译中,我们需要选择目标语言中相似的隐喻表达方式,以便传递相同的意义。
例如,原文中的隐喻句 'The White House issued a statement today.' 可以翻译为 '今天,白宫发表了一份声明。
'三、夸张(Hyperbole)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或表达来传达情感或强调的修辞格。
在翻译中,我们需要找到目标语言中相似的夸张表达方式,传达相同的情感或强调。
例如,原文中的夸张句 'I've told you a million times!' 可以翻译为 '我已经告诉你一百万遍了!'四、反问(Rhetorical Question)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实际上是表达观点或引起思考的修辞格。
在翻译中,我们需要找到目标语言中相似的反问表达方式,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例如,原文中的反问句 'Do you think I'm stupid?' 可以翻译为 '你认为我是傻瓜吗?'五、双关语(Pun)双关语是一种利用词语的多重意义来制造幽默效果或表达复杂含义的修辞格。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
隐喻和转喻是修辞手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在英语移就辞格中,这两种修辞手法经常被使用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隐喻是指通过对比或比拟来传达一种隐藏含义的修辞手法。
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隐喻可以揭示出被表达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性质。
例如,"He's a lion on the football field.",这
句话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隐喻地表达了他在足球场上的勇敢性格。
转喻是指将一个词或短语从其本来的语境转移到另一个语境中,以传达一种新的含义的修辞手法。
通过转喻,我们可以用一个领域中的概念或经验来理解另一个领域中的事物。
例如,"Her words were music to my ears.",这句话转喻地表达了她的话语
给我带来了愉悦和享受,就像音乐一样。
在英语移就辞格中,隐喻和转喻常常被用来创造更生动和具体的形象,使读者或听众更容易理解和记住所表达的内容。
它们通过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或将一个领域的经验应用于另一个领域,使得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隐喻和转喻也可以激发读者或听众的联想和想象力,使其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所表达的含义。
因此,掌握和运用隐喻和转喻在英语移就辞格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表达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英语移就修辞格及其翻译策略探讨篇一:英语修辞格是一种文学技巧,通过使用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达到增强文本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的目的。
翻译修辞格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为它要求译者不仅要理解原文中的修辞格,还要找到适当的翻译策略来保持修辞效果。
在英语修辞格中,最常见的类型是比喻、拟人、夸张、反复和对比等。
比喻是用一个事物来描绘另一个事物,以便更好地理解或更生动地描述。
拟人是给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征,以增强表达的力度。
夸张是夸大事物的特征或程度,以吸引读者的注意。
反复是通过在文本中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或短语来强调某个观点或概念。
对比是通过将两个相对的事物进行对比,以凸显它们之间的差异。
在翻译修辞格时,译者需要考虑如何保留原文中的修辞效果。
一种常见的翻译策略是使用相似的修辞格来传达相同的意义。
比如,如果原文中使用了比喻来形容一个事物,译者可以努力寻找相同或类似的比喻来传达相同的意思。
如果原文中使用了拟人来赋予事物人类的特征,译者可以尝试通过使用拟人或其他形式的拟人来保持同样的效果。
另一种翻译策略是根据目标语言和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习惯,选择适当的修辞格来替代原文中的修辞格。
有时,原文中使用的修辞格在目标语言中可能没有相对应的修辞格,或者相应的修辞格在目标语言中不太常见。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尝试使用其他的修辞手法来传达相似的意义。
此外,译者还需要注意修辞格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解读和理解。
某个修辞格在英语中可能具有某种特定的意义,但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相同的意义。
因此,译者需要对目标语言和文化有深刻的了解,以确保修辞格的翻译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总之,翻译修辞格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译者需要理解原文中的修辞格,并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来保持修辞效果。
同时,他们还需要考虑目标语言和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习惯,以确保修辞格的翻译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篇二:英语修辞格是英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移就修辞法及其翻译
移就修辞法及其翻译(1)移就:改变句子原来的语气和停顿。
这种修辞方法,叫做移就。
比如说“他强调环境保护”,但又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而当“大熊猫”一词出现在报刊上时,人们已经知道它的珍贵了。
用移就法,可以使被移动的语言得到充分的表达,而且,由于移就后,与前面意思没有联系,读者也容易理解。
(2)“移就”这个词,还常指“顺着事情发展规律办事”,即按照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去办事。
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你不肯嫁给我,我偏要娶你为妻”,运用的正是移就修辞法。
142 丨语言#$!浅谈“移就”修辞格◎雷琼移就作为一种日常生活和文艺作品中常用的修 辞手法,以其特殊的表达效果和特定的结构模式受到人们的青睐,它是一种超乎常规的语言现象,可以 说是利用词语的错位搭配来追求表达效果的,它能 精练地把人的情绪、思想、性格鲜明地表达出来。
一、移就的定义关于移就,从现代汉语给它的定义阐述,我们可 以修格移就就把用于的词用于 。
用移就 格,能 语言出且富有情趣。
例如:(1$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和文人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2)两个看坡的老人,地头上禾稼丛里,领一条 狗,曳一杆猎枪,在夜色凄茫的时候,吸烟说杂话,听禾苗刷刷的长,那夜谈是有田野风的。
(3 )醉袖倚危栏,天淡云闲。
何人此路得生还?回,是长安民《卖花声•题岳楼》)例(1)中常用来的品格不良,移 来 的修 语,文蔑刘和的言,表达了作 的情绪。
例(2 来 用 的词语来,用 的思,用来 述 的受的,用移就的 法,地 明的(J例(# 作 ,途作 中的 ,,,,心中到常,自一饮酒,抚栏远沉思。
文中“醉袖倚危栏”一句 用了移就手法 会醉,但衣袖会醉,醉的词人自己,但他 醉的衣袖,以是属于将 的词语移用到 的移就手法二、移就的审美功能第一,移就格超常搭配(或错位搭配),突破传统的语法结构模式,成一种修艺术上的张力,有效地渲染气氛。
恰当地用移就会有一种 D 省约的审美特征。
可以使言语表达精炼有效,例如:你看,微微的凉风,暖暖的日光,那是让极的天 (《一淡 的》)天气能用温暖、潮湿、干燥等词语 ,“温情”通常用 的情 ,正由于用了移就,愉快的 心情和温暖的天气两种各具特征的情景缩融为一体,明快,精炼传神,恬淡明丽的春景图跃然 于眼第二,创造深远的意境,绘、叙述或抒情更有蕴,语言表达要完成的任务,移就格完成个任务的重要手段。
恰当地用移就,可以 认得抽象的情变得具体,情景交融,象生动,从而具有一种 的审美特征,例如:剪辑一方秋的落寞,采撷一朵蓝色的忧郁。
浅析“移就、移觉、移时、移情”“移就、移觉、移时、移情”这四种修饰手法虽然不在高考必考的八种修辞方式之中,但是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也偶尔会看到和用到,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同点,可是似乎还没有人结合教材对着四种修辞进行总结分析。
本人资历有限,目前只能结合高一课本以及网络资源对这四种修辞方式进行了简单的整理。
首先说下“移就”和“移觉”,两者虽只有一字之差,有些人常会混淆。
一、“移就”和“移觉”A、“移就”据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和《汉语语法修辞词典》(张滌华、胡裕树等先生主编),把描写甲事物性状的词语移来描写乙事物的性状,这种修辞手法叫“移就”。
由此看来,所谓“移就”,就是把原适用于甲事物的修饰语(形容词性定语)移用作乙事物的修饰语。
这实际上是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灵活的超常搭配运用。
如下面短语中加点的词语(定语)都属于“移就”手法:欢乐的春节、愉快的双休日、甜蜜的事业、火红的青春、幸福的晚年、沸腾的生活、愤怒的枪口、仇恨的子弹。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上也有这么几处运用到了“移就”的修辞方式:1、“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紫色的灵魂”(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紫色”本指本来是修饰具体可感的事物的,这里用来修饰没有颜色的灵魂,更显出大堰河的灵魂因饱受磨难和艰辛而愈加的高贵、美丽和圣洁,这是艾青发自肺腑的感激和歌颂。
2“在阴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鲁迅《祝福》)。
“无聊”一词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心绪,这里用来写“书房”,就把“我”当时在四叔家书房里窒息的极为无聊的情绪描写得十分突出。
3、“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验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阴险”是用来形容人的品质不良,这里用来形容反动文人污蔑爱国青年的无耻谰言,深刻揭示出其手段之卑劣。
4、“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浓黑”是形容“非人间社会”的极端黑暗,这里用来形容人的悲哀心情,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无比愤懑和对革命烈士深切怀念的感情。
英语移就修辞格的表现类型及翻译策略探究1 引言移就修辞格(transferred epithet)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的特点是:用本应该用来描述甲事物性质状态的定语去修饰乙事物,而乙事物却根本不具备这种功能或性质,即“转移的修饰语”。
从逻辑上分析,这是不合情理的,是一种有悖逻辑的搭配,但是在具体语境中却恰到好处,能创造出一种新奇感,且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其作用是激发读者的丰富联想,把读者的感情渗透到语言环境中,收到语言简练,形象突出,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语言艺术魅力和别开生面的艺术效果。
例如:She closed her busy life at the age of 75. (她75岁时结束了她忙忙碌碌的一生)。
我们知道,按照词语原本的逻辑意义,形容词busy是用来描写人的性状的词语,这里却移来修饰life,新颖别致,耐人寻味。
再如:The people are silent in the baking court. (人们在气氛炙热的法庭上鸦雀无声)。
动词bake意为“烘”,“烤”,形容词baking 有“炙热的”意思,此词却转移修饰court, 突出审判时的严肃,紧张的气氛,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 移就的表现类型英语移就修辞格一般有两种表现类型:“移人于物”和“移物于物”。
2.1移人于物把用来描写人的修饰语移用于事物,从而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2.1.1描写人的修饰语移用于修饰具体事物例如: The indefatigable bell now sounded for the fourth time.(不知疲倦的钟声已经敲了第四遍了。
)形容词“indefatigable”通常用来描写人的精神状态,但作者在特定的语境中把它移来修饰具体事物――钟声。
这样处理虽然有些令人费解,但却使语言生动别致,它给人一种暗示:人们对那不停的钟声感到非常厌倦。
2.1.2描写人的修饰语移用于修饰抽象事物例如: And once when I spoke of it, there was a strange embarrassed silence.(一旦我谈起这件事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奇怪的,尴尬的沉默。
什么是移就修辞手法什么是移就:移就修辞格在作品中经常出现,能收到以少胜多、含蕴深远的表达效果。
什么是移就呢?在辞海解释如下:甲乙两项关联,就把原来属于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乙事物,叫移就。
唐铖《修辞格》说:“两个观念联系在一起时,一个的形容词常常移用于他一个上头。
”移就是一种超乎常格的语言现象,也是词语搭配的创造性运用。
通过词语的移用,将人的情绪、状态同事物联系起来,不需要耗费更多的笔墨,极简练地把人的情绪、思想、性格鲜明地表达出来,或将事物的形状、本质突出出来,而且使语言出奇制胜,富于变化,饶有情趣。
移就的种类:移人于物和移物于物。
好像有点与拟人和拟物类似。
移人于物,就是把原来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于物。
如:郁达夫《还乡记》中:“我女人经过的'悲哀的足迹,现在有我一步步的践踏过去!”“悲哀”原是表现人的心情悲凉、哀伤,这里用来修饰“足迹”。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脉脉”是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形容人含情的样子,有“脉脉含情”“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词句,这里却用来修饰“流水”。
陆游《过采石有感》:“明日重寻石头路,醉鞍谁与共联翩。
”“醉”的本是放翁,表现其情态,这里却移用于“鞍”。
移物于物,把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用于乙事物。
如: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中把描摹颜色的“浓黑”用来修饰“悲凉”,表现“悲凉”的沉重浓烈:“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峻青《海滨仲夏夜》中“晚霞”原不会“燃烧”,这里却把此词移用来形容“晚霞”的形态和色彩。
“西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李瑛《一月的哀思》中把描摹颜色的“苍白”同来修饰“日子”,表现“日子”让人伤恸:“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历,会埋藏着这样苍白的日子。
”。
英语移就修辞格的理解与翻译
冯丽
【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8)007
【摘要】移就是英语中一种常见而独特的修辞格.移就是由转移修饰语和新的被修饰语构成的,是一种超常规的搭配,其本质特征在于修饰语的位移而造成移修饰语与中心词的语义冲突.文章从的定义、修辞特点、表现形式及翻译策略等方面对英语移就格进行了论述.
【总页数】3页(P120-122)
【作者】冯丽
【作者单位】钦州学院,外事办公室,广西,钦州,5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31
【相关文献】
1.《新视野大学英语》移就修辞格的理解 [J], 王育红
2.英语修辞格Hypallage的翻译与汉语“移就”的比较 [J], 卢晓季
3.移就修辞格的理解与翻译 [J], 高凤江
4.浅谈英语翻译中移就修辞格的灵活运用 [J], 江洋
5.浅谈英语翻译中移就修辞格的灵活运用 [J], 江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语中的移就修辞手段移就修辞手段是英语语言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段,即用一个词或句子替换另一个词或句子,以更清晰地表达意思。
英语中的移就修辞手段形式多样,包括提示移就、褒贬移就、词性移就、句式移就等。
其中,提示移就是最常用的移就修辞手段。
提示移就是指,用某一词或词组来指示另一个词或词组,以表达某种关系或意思。
比如,用“母亲”来指示“儿子”,表示这两者之间的亲子关系。
这种修辞手段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可以更具体地描述某种情况或某种感情。
例如,一位母亲在深夜里照顾着她的孩子,写作者可以用“母亲”这一词来指示“孩子”,更具体地表现出母爱的无私付出,更好地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另外,褒贬移就是另一种常见的移就修辞手段。
褒贬移就是指,用一个褒义词或贬义词来指示另一个词,以表达褒贬关系或意思。
比如,用“美”来指示“丑”,表示这两者之间的对比关系。
这种修辞手段常用于散文作品中,可以更深刻地表达某种观点或某种感受。
例如,一位作者写到他见证了令人震撼的美景,但却又遭遇了令人沮丧的情况,他可以用“美”这一词来指示“丑”,更深刻地表达出人生的双面性,更好地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此外,词性移就是另一种常见的移就修辞手段。
词性移就指,用一个动词或名词来指示另一个动词或名词,以表达某种关系或意思。
比如,用“工作”来指示“辛苦”,表示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这种修辞手段常用于议论文作品中,可以更直接地表达某种观点或某种情感。
例如,一位作者写到他的工作很辛苦,他可以用“工作”这一词来指示“辛苦”,更直接地表达出工作的艰苦,更好地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最后,句式移就是另一种常见的移就修辞手段。
句式移就是指,用一个句子或短语来指示另一个句子或短语,以表达某种关系或意思。
比如,用“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来指示“梦想终有一天会实现”,表示这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这种修辞手段常用于诗歌作品中,可以更抽象地表达某种观点或某种感悟。
例如,一位作者写到梦想终有一天会实现,他可以用“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一句来指示“梦想终有一天会实现”,更抽象地表达出坚持的重要性,更好地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移就的修辞手法“移就”,指有意识的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方法。
一般可分为移人于物、移物于人、移物于物三类。
具有使文句更简洁生动、使语句表达力强、给人想象的空间给人以无穷诗意的作用。
移就表达作用:总用法而言之,移就看着好像用词不当,但正是这种不当,却创造出了一种美丽,创造出了一种意境,创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情调,产生了无穷的艺术魅力,收到了良好的修辞效果。
但是移就修辞格偶一为之,会使人觉得新鲜有趣,然而用多了不但不会使人感到惊奇,反而会使人生厌,所以要避免在一篇文章中大量运用移就手法。
举例移就修辞格的基本要素是含有移用词,这个移用词即是原来属于甲印象的性状,后移用到乙印象中。
①等我把一盘用精盐、麻油、味精、白糖精心调配好的荠菜放到餐桌上去的时候(小的时候,我可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我那可爱的荠菜会享受到今天这样的“荣华富贵”),他们也还是带着那种迁就的微笑,漫不经心地用筷子挑上几根荠菜……看着他们那双懒洋洋的筷子,我的心里就像翻倒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
(张洁《挖荠菜》)②一百棵木瓜一百棵梨;家家户户欢乐歌声起;我们种的是幸福树,我们种的是社会主义。
(李季《人人来种幸福树》)③两个看坡的老人,地头上禾稼丛里,领一条狗,曳一杆猎枪,在夜色凄茫的时候,吸烟说杂话,听禾苗刷刷的长,那夜谈是有田野风的。
(吴伯箫《夜谈》)④教堂右边是向运河去的路,是一个小方场,本来显得空阔些,钟楼恰好填了这个空子。
好像我们戏里大将出场,后面一杆旗子总是偏着取势;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
(朱自清《欧游杂记·威尼斯》)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鲁迅《彷徨·祝福》)。
【精品】修辞手法移就 Transferred Epithet 解析
“移就修辞”(Transferred Epithet)又称“交移”(Metaphor of Transference),
它是一种修辞形式,其用来把形容词或者动词,从一个名词转移到另一个名词上使用。
转
移的形容词或动词会给句子增添活力,以及变幻出不同的形象生动中。
移就修辞是利用夸张、类比、借代等语言方法,把一个本身不具备的实际属性,归纳
地转移到另一个词语上,赋予说话者表现语言特色,增添出丰富内涵的修辞方式。
例如:
1、“明月”:“连枝叶间的移就的钟声悠扬。
”
这里的“明月”被赋予了钟声的响音,用“悠扬”来描述,给人传达出非一般的美感,更能表达美好情感。
2、“流水”:“枝头袅袅五色霞,流水落入去不复返。
”
这里的“流水”被赋予了“去不复返”的实际景象,带给人一种淡漠,时而向前,时
而留与古人;把回忆缅怀之情幻化成苍山碧水,给读者一个深邃的思考空间。
“移就修辞”的使用要注意:
1、形容词或动词不要过渡太用的偏激,这样容易使文章脱离现实,审美思维也不能
正确导向;
2、所用的修辞形式一定要贴切恰当,应有过渡的衔接。
总而言之,“移就修辞”是一种生动的表现手法,可以给文章增色,把朴素、普通的
文章给读者以新的视角,增加表达思想的语言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