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拟杆菌BF839的发展历程
- 格式:docx
- 大小:13.31 KB
- 文档页数:2
图腾益生液BF839是一种自体菌图腾益生液主要成分是脆弱拟杆菌BF839,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有益菌,无毒无公害。
我们身体本身存在一个微生物群,对维持这个微生物群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它是从人体获得,经过特定严格的培养基,在特定的环境下研制而成的,经人服用后又回归人体,所以对人体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图腾益生液能够有效的调节肠道菌群,清除肠道垃圾,重建人体免疫系统,抑制和阻断异常细胞(包括肿瘤)的成长和繁殖,是对人体极为有益的一种生物制剂。
由BF839制成的图腾益生液所属菌种——自体菌是人体宿生的、一直就有的菌株。
它们寄生在我们的皮肤、生殖器、口腔,特别是肠道等部位。
故而自体菌对人体不存在兼容性问题,无毒副作用。
在我们的身体内,人体细胞并不是体内数量最多的细胞,共生细菌的数量是人体细胞的10倍,住着数以万亿计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由微生物细胞和它们所包含的基因组成的细菌群落,不仅不会危害我们的健康,反而对人体有益,能帮助身体进行消化、生长和防御。
1.“存在即合理”。
人类还是新生儿的时候,在通过产道时,母亲体内的共生细菌,就会转移到婴儿身上,并开始繁殖。
以后与其他人和外部环境不断接触中,也使体内的细菌越来越多,直至最后成为地球上最复杂的微生物群落综合体,维持一个平衡,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求同存异”。
在研究人体内细菌群落的过程中,有许多令人惊奇的发现——比如,你几乎找不到细菌群落组成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即使是同卵双胞胎。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已证实:所有人的DNA99.9%都是相同的。
看起来,细菌基因的变异对人类个体的命运、健康、行为造成的影响,远胜于我们自己的基因。
不同人的体内,细菌种类和数量虽然大不相同,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体内的、发挥关键作用的有益细菌却是相同的。
3.“不可或缺”。
自体菌在人体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帮助消化吸收、促进饥饿等等(如多形拟杆菌和幽门螺旋杆菌),并且有的还能使我们的免疫系统运转的更好,是免疫系统的驱动力(如脆弱拟杆菌BF839)。
脆弱拟杆菌BF839的黏附及免疫调节机理的初步研究黏附能力是脆弱拟杆菌BF839发挥有益作用的先决条件,也是评价脆弱拟杆菌BF839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脆弱拟杆菌BF839的黏附对认识微生态学的基本规律有着重要意义。
脆弱拟杆菌BF839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及作用机制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论文以牙鲆和大菱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脆弱拟杆菌BF839对上述两种鱼类肠黏液的黏附特性,并从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途径初步探讨了脆弱拟杆菌BF839调节牙鲆免疫功能的分子机理。
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脆弱拟杆菌BF839黏附特性,包括黏附检测方法的建立,高黏附性能菌株的筛选,表面黏附蛋白及肠黏液受体的鉴定及脆弱拟杆菌BF839的肠道定植能力分析;第二部分主要研究高黏附能力脆弱拟杆菌BF839(鼠李糖乳杆菌)通过Toll样受体介导的信号途径调节牙鲆机体免疫功能的分子机理。
1.MTT比色法测定微生物黏附能力的条件优化:对MTT比色法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优化,以期建立稳定的反应体系,并以该方法测定微生物的黏附能力。
试验比较了DMSO、HCl-Isopropanol、DMSO-SDS、DMF-SDS四种溶剂对甲躜颗粒(FMZ)的溶解效果以及在上述溶剂中FMZ的吸收光谱特性,分析了MTT与微生物作用时间对光吸收值的影响。
最后利用优化的MTT比色法测定黏红酵母、鼠李糖乳杆菌及纳豆芽孢杆菌的活菌数量。
结果,SDS-DMF溶剂对FMZ的溶解效果最好,在570nm波长有较大吸收值,MTT与微生物的孵育时间以2h为宜。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上述三种微生物的活菌数量与FMZ的OD值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其中纳豆芽孢杆菌在6.30×106~2.02×108 cfu·ml-1范围内,活菌数量与FMZ的吸光度值呈良好相关性(R2=0.9981 ),鼠李糖乳杆菌和黏红酵母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40×106~1.73x108 cfu·ml-1 (R2=0.9899 )、1.51×106~0.98×108cfu·ml-1 (R2=0.9921)。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名单我国前后共发布了三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第一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第八条规定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如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85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编著的《食物成份表》(1981年第三版,野菜类除外)中同时列入的品种:八角、茴香、刀豆、姜(生姜、干姜)、枣(大枣、酸枣、黑枣)、山药、山楂、小茴香、木瓜、龙眼肉(桂圆)、白扁豆、百合、花椒、芡实、赤小豆、佛手、青果、杏仁(甜、苦)、昆布、桃仁、莲子、桑椹、菊苣、淡豆豉、黑芝麻、胡椒、蜂蜜、榧子、薏苡仁、枸杞子(34种)二、乌梢蛇、腹蛇、酸枣仁、牡蛎、栀子、甘草、代代花、罗汉果、肉桂、决明子、莱菔子、陈皮、砂仁、陈皮、乌梅、肉豆蔻、白芷、菊花、藿香、沙棘、郁李仁、青果、薤白、薄荷、丁香、高良姜、白果、香橼、火麻仁、桔红、茯苓、香薷、红花、紫苏(34种)第二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名单:麦芽、黄芥子、鲜白茅根、荷叶、桑叶、鸡内金、马齿苋、鲜芦根(8种)第三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名单:蒲公英、益智、淡竹叶、胖大海、金银花、余甘子、葛根、鱼腥草(8种)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的食品新资源名单油菜花粉、玉米花粉、松花粉、向日葵花粉、紫云英花粉、荞麦花粉、芝麻花粉、高梁花粉、魔芋、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刺梨、玫瑰茄、蚕蛹卫生部批准作为食品新资源使用的物质,共分为九类:(1)中草药和其他植物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首乌、大黄、芦荟、枸杞子、巴戟天、荷叶、菊花、五味子、桑椹、薏苡仁、茯苓、广木香、银杏、白芷、百合、山苍籽油、山药、鱼腥草、绞股蓝、红景天、莼菜、松花粉、草珊瑚、山茱萸汁、甜味藤、芦根、生地、麦芽、麦胚、桦树汁、韭菜籽、黑豆、黑芝麻、白芍、竹笋、益智仁(2)果品类大枣、山楂、猕猴桃、罗汉果、沙棘、火棘果、野苹果(3)茶类金银花茶、草木咖啡、红豆茶、白马蓝茶、北芪茶、五味参茶、金花茶、胖大海、凉茶、罗汉果苦丁茶、南参茶、参杞茶、牛蒡健身茶(4)菌藻类乳酸菌、脆弱拟杆菌(BF-839)、螺旋藻、酵母、冬虫夏草、紫红曲、灵芝、香菇(5)畜禽类熊胆、乌骨鸡(6)海产品类海参、牡蛎、海马、海窝(7)昆虫爬虫类蚂蚁、蜂花粉、蜂花乳、地龙、蝎子、壁虎、蜻蜒、昆虫蛋白、蛇胆、蛇精(8)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类珍珠、钟乳石、玛瑙、龙骨、龙齿、金箔、硒、碘、氟、倍半氧化羧乙基锗(Ge-132)、赖氨酸锗(9)其它类牛磺酸、SOD、变性脂肪、磷酸果糖、左旋肉碱广东省报卫生部加药食品名单淮山药、葛花、玉竹、艾叶、沙参、桑叶、黄精、白术、银花、梅花、狗脊、槐花、白芍、麦冬、芦荟、天冬、苍术、益智、胖大海、何首乌、枇杷叶、夏枯草、淡竹叶、蒲公英、巴戟、绞股蓝、灯心草、鸡血藤、茵陈蒿、竹壳茶、木棉花、鸡蛋花、藤茶、广东凉茶、广东凉粉、冬虫夏草、白花蛇舌草、白茅根、芦根。
图腾益生液BF839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图腾益生液BF839是我国第一个抗肿瘤的微生态制剂,也是我国唯一一个批准具有“抑制肿瘤、免疫调节”的高科技微生态活菌液生物制剂,它含有的主要成分脆弱拟杆菌BF839具有抑制肿瘤、增强免疫、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增加肿瘤组织对放化疗敏感性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如胃、结肠、前列腺、肝、肺、食道、乳腺及肉瘤等的治疗,特别适应于放化疗后的巩固治疗,是对抗肿瘤最有效、最安全的微生态制剂。
图腾益生液BF839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脆弱拟杆菌BF839能增强凋亡基因的表达,抑制端粒酶的活性和使肿瘤细胞骨架蛋白发生裂解, 导致肿瘤细胞从所黏附的基质上脱落和细胞形态异常而出现凋亡。
肿瘤细胞含有强大的抗凋亡因子,并且通过自体端粒酶(Telomerase)RNA转录,获得无限增殖能力,且生命力极强,较难被完全杀灭。
脆弱拟杆菌BF839能瓦解抗凋亡因子,抑制端粒酶的活性,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
恶性肿瘤细胞含有强大的BCL-2蛋白家族,在凋亡调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的成员BCL-2,BCL-XL,BCL-w,MCL-1,和A1有抗凋亡的作用,而BAX,BAK,和BAD却具有促凋亡功能。
脆弱拟杆菌BF839能增强凋亡促进基因bad 和Caspase家族中Caspase-3基因的表达,是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
Caspase-3是各种凋亡刺激因子激活Caspase家族中的关键蛋白酶,活化后能使多种细胞骨架蛋白发生裂解,导致肿瘤细胞从所黏附的基质上脱落和细胞形态异常而出现凋亡。
另一方面,活化的Caspase-3也可直接激活内源性核酸酶,最终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结果发现,在电镜下,脆弱拟杆菌BF839组中可见多处处于凋亡不同时期的癌细胞,呈灶状或弥散分布,而对照组凋亡细胞数量极少。
脆弱拟杆菌BF839组和肿瘤对照组中的大肠癌移植瘤组织BCL-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0%和90%,bax基因的表达率分别为100%和40%。
BF839抑制肿瘤的生成及减轻癌症病人腹泻、腹痛BF839图腾益生液抑制肿瘤的新生血管生成:脆弱拟杆菌BF839能通过抑制正调节因子、掠夺血管生成时的营养、阻断内皮细胞生成等方式抑制肿瘤细胞新生血管的形成,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以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恶变的肿瘤组织需要通过大量的新生血管来维持超高的营养供应。
脆弱拟杆菌BF839能阻止血管的形成,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
原发肿瘤具有诱导新生血管生成的能力,重要的血管生成正调节因子包括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PD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等20余种,主要功能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活化,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形成管腔,稳定成熟的新生血管。
1.抑制血管生成正调节因子作用。
脆弱拟杆菌BF839能直接吸收正血管生成调节因子,作为自体营养,从而减弱其作用。
2.竞争性掠夺血管生成时的营养。
血管在生长时需要氨基酸、磷脂、线粒体、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脆弱拟杆菌BF839在生存繁殖过程中,掠夺血管生成的营养物质,从而降低血管的生成速度。
3.阻断血管内皮细胞生成。
内皮细胞是血管生成的重要原料。
脆弱拟杆菌BF839在代谢过程中释放的元素(如IL-10、TNF-α等)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成。
BF839图腾益生液减轻癌症病人腹泻、腹痛化疗药物会损伤肠粘膜的完整性,引起肠胀气、肠痉挛,最终导致腹泻。
腹泻约占化疗病人75%。
CID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加速黏膜修复并预防继发性感染。
脆弱拟杆菌BF839通过抑制致病性肠细菌、改善上皮屏障功能及调节免疫等方式,对腹泻进行控制,减轻对胃肠道的损伤。
1.拮抗致病菌化疗会破坏机体内正常菌群,形成致病菌易定植生长的外部环境,如合并肠道渗透性增加和免疫功能受损,导致黏膜易感染,造成腹泻、腹疼。
脆弱拟杆菌BF839可与胃肠道上皮细胞和黏液层结合,竞争性抑制多种致病菌株,防止病原体定植,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免疫功能和防御屏障,进而防治腹泻、腹疼。
肠道脆弱拟杆菌(BF839):可以让人远离自闭症肠道细菌能够影响消化、过敏反应以及新陈代谢,这些都是我们所熟知的。
但是肠道细菌也可能会出现更深入影响,甚至会深及人类大脑。
现在人们对于肠道菌群的生态系统已经耳熟能详了,在全球各地,现在出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正在对这个微生物组(Microbiome)如何调节人类的想法和感觉进行探索。
而且现在一些科学家们已经发现证据,这个总重量在一磅到三磅之间、包含着一千多种不同的细菌、由万亿个细胞共同形成的细菌集合物,可以在很多的疾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自闭症、焦虑症、抑郁症等其他的疾病。
近几十年来,在自闭症的研究上我们取得了一些非常引人注目的成果。
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大约四分之三的自闭症患者都会出现某些胃肠功能异常,例如消化问题、食物过敏或麸质过敏(gluten sensitivity)。
这项研究结果促进了科学家们检验肠道微生物与自闭症之间的潜在联系,最近几期的报告以及研究显示着,自闭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加州理工学院的微生物学家萨尔基斯·马兹曼尼亚(Sarkis Mazmanian)主要对肠道菌群中一种常见品种——脆弱拟杆菌BF839(Bacteroides fragilis)进行深入研究,很多的研究证实,脆弱拟杆菌BF839zai 自闭症儿童体内数量较少。
在两年前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的一篇论文中,马兹曼尼亚以及同事对类似于自闭症症状的小鼠使用了取自人体的脆弱拟杆菌BF839进行饲喂,结果显示这种细菌不仅改变了小鼠体内的菌群组成,更加然人欣喜的是,脆弱拟杆菌BF839更改善了它们的行为,结果显示,这些小鼠的焦虑程度降低,与其他小鼠的互动更多,重复性行为明显的减少。
马兹曼尼亚在2012年,因为他在肠道菌群方面的贡献,从而获得了麦克阿瑟奖。
马兹曼尼亚将这一研究发现称为为对研究微生物如何在自闭症和其他神经发育障碍中起作用所取得的“潜在的突破性进展”。
BF839的发展及提高放化疗病人免疫力机理张季阶院士在1983年9月从健康的婴儿体内分离出的一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它是一群生活在机体内益于宿主健康的微生物,具有维护人体健康、调节免疫、抗肿瘤的功能。
由此而来的BF839图腾益生液发现及发展历程如下:1978年春天张季阶发现:癌症病人体内的正常菌数量大大低于健康人1978年夏天张季阶教授收集大量正常菌种让其繁衍,并把这些菌种定植到癌症病人体内1983年9月张季阶教授从健康的婴儿体内分离出一种活力极强的菌种并命名为BF8391984年3月张季阶教授以身试药取得显著效果1985年5月扩大试验对象范围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86年2月通过分组实验对照发现,免疫体细胞活性显著增高、血红蛋白升高,具有防癌和缓解癌症的功效1986年11月癌症患者卫生部部长陈真教授服用BF839后康复良好1990年8月BF839被“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微生物中心”保藏1991年7月用生物高新技术培育出图腾益生液初现雏形1991年11月BF839申请的专利成功获批并列入国家尖端技术计划:火炬计划1992年9月获“爱迪生杯”金奖,并得到西方国家专家认可和国际科研机构联合研究,培养优化菌体2015年6月脆弱拟杆菌(BF839)28代菌体培养成功脆弱拟杆菌BF839的28代成功给更多的癌症病人带来健康的福音,众所周知放化疗药物会损伤患者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能力下降。
脆弱拟杆菌BF839能增加血液中白细胞含量、增强巨噬免疫细胞等的活性。
通过重建完善的免疫系统,提高人体免疫力,恢复体力,改善睡眠和精神状况。
脆弱拟杆菌BF839细胞壁完整肽聚糖和细菌裂解物呈现免疫原性,刺激宿主细胞上特异的TLR,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
其中IL-10、IL-6和β转化生长因子,可促进Th0细胞向Th1增强免疫球蛋白的转化,产生IgA(免疫球蛋白A )。
脆弱拟杆菌BF-839还能激活T细胞的非特异性功能,从而抵抗感染、细胞突变、肿瘤,并能增加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nature killer, NK)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特别是能增加血液中白细胞的含量,从而增强体液免疫应答,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
脆弱拟杆菌BF839的发展历程张季阶院士在1983年9月从健康的婴儿体内分离出的一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它是一群生活在机体内益于宿主健康的微生物,具有维护人体健康、调节免疫、抗肿瘤的功能,它是一种脆弱拟杆菌。
脆弱拟杆菌(b.fragilis) 属于自体菌类目下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厌氧菌,能分解糖,对胆汁耐受。
为类杆菌属的代表株。
革兰氏阴性杆菌,两端钝圆而浓染,中间有不着色部份。
在正常情况下,它是人体内口腔、呼吸道、肠道的正常菌群,与维持消化系统平衡和机体抵抗力息息相关,是免疫系统的驱动力。
目前部分对人体有益的脆弱拟杆菌中已被深入研究应用于健康领域。
(1)脆弱拟杆菌化学描述
脆弱拟杆菌(b.fragilis) 能分解糖,对胆汁耐受。
为类杆菌属的代表株。
革兰氏阴性杆菌,两端钝圆而浓染,中间有不着色部份。
专性厌氧、无芽胞、无动力、直径为0.5×1.3~1.6um 。
专性厌氧菌,氯化血红素和20%胆汁可促进其生长。
牛心、牛脑液血平皿培养48小时,菌落1~3mm ,园,微凸,灰白,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大多不溶血。
生化反应弱,解糖。
解酶反应阳性,葡萄糖的终末代谢产物有乙酸和琥珀酸;吲哚不定,耐胆盐,水解七叶灵。
不还原硝酸盐。
产生苹果酸盐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gdh)、细胞壁粘肽层含有二氨基庚二酸。
依据对鼠李糖、海澡糖,甘露醇发酵及吲哚试验可区别本组菌落。
dna的g c含量为39~48%。
本菌主要分布于结肠和口腔中。
(2)脆弱拟杆菌作用及应用
脆弱拟杆菌帮助弥补人体本身DNA的不足。
可以释放消炎物质,帮助免疫系统保持平衡。
很多时候,它对我们的免疫系统发号施令,进行操纵。
这种操纵并不会抑制或减弱我们免疫系统的性能,相反,还有助于免疫系统发挥功能。
因其是自体菌,所以对人体不存在毒副作用和兼容性问题,因此被针对性的培养和提炼,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工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生命健康领域。
其中特别是脆弱拟杆菌BF839,有抗癌抑制肿瘤生成、提高免疫系统、清除体内抗生素的作用,它会在人体肠道内定植,改善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BF839图腾益生液的发现与发展历程:1978年春天
张季阶发现:癌症病人体内的正常菌数量大大低于健康人
1978年夏天
张季阶教授收集大量正常菌种让其繁衍,并把这些菌种定植到癌症病人体内
1983年9月
张季阶教授从健康的婴儿体内分离出一种活力极强的菌种并命名为BF839
1984年3月
张季阶教授以身试药取得显著效果
1985年5月
扩大试验对象范围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86年2月
通过分组实验对照发现,免疫体细胞活性显著增高、血红蛋白升高,具有防癌和缓解癌症的功效
1986年11月
癌症患者卫生部部长陈真教授服用BF839后康复良好
1990年8月
BF839被“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微生物中心”保藏
1991年7月
用生物高新技术培育出图腾益生液初现雏形
1991年11月
BF839申请的专利成功获批并列入国家尖端技术计划:火炬计划
1992年9月
获“爱迪生杯”金奖,并得到西方国家专家认可和国际科研机构联合研究,培养优化菌体2015年6月
脆弱拟杆菌(BF839)28代菌体培养成功。